⑴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
1.找論點(論點鮮明、概括、有力、句子不是很長),議論文的論點是作者對議論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中心論點是全文的靈魂,起統率作用。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中心論點所處的位置首先看標題,要區分論題和論點。有的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在開頭,有的在中間,有的在結尾。還有的對論點表述不很集中,需要讀者自己用語言歸納概括出來。
如:閱讀一篇議論文章,首先應看標題是論題,還是論點,象標題「留點空白」顯然是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而擬的一個論題。因此運用修辭手法的標題不能作為中心論點。
一般的論點採用的句式為「某某是什麼」的肯定判斷句式,本次二次模擬考試的題目為「閱讀不僅僅是文科的事」就不是論點,因為它用的是否定的判斷句式。
找論點時往往會出現兩種錯誤,就是混淆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混淆中心論點與最後總結的話。區分中心論點與分論點要把握住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補充,不全面。區分中心論點與最後總結的話注意總結的句子往往談的是論點的意義和作用。
2.給議論文加上恰當的標題,一定要理解全文的內容,定題要聯系論點,論題。
因此擬題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作答:一是看本文議論的話題是什麼,就可用論述的話題作標題;二是看作者所持的觀點是什麼,即中心論點是什麼,就可用揭示中心論點的語句作標題,
3.劃分部分,按要求概括層意,這要求對作者的寫作思路,論證思路理解才能答得好。
中考中對論證結構的考查主要是對全文結構的劃分和對重點語段的層次劃分。對結構層次的劃分應從文章內容入手,看它是如何提出論點並展開論證的。
主要看文章的主題部分,如果中心部分的內容是先提出論點,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是「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是「總論——分論」式;對所要論述的問題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是「分論——總論」式。
先提出論點,而後步步深入,逐層闡發是「層層深入」式。
同時還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過渡詞等關鍵性的文字。如有「還有」「另外」這些詞語為並列式;如有「不但,而且」「首先」「其次」等詞語為層進式。
4.找出某種論證方法的句子並說明其作用,這需要對論證方法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分析作用時一定要與論點及內容相結合。
做題時可以採用下面的句式:
如:比喻論證+形象生動+論證與論點及內容結合在一起。
舉例論證+證據確鑿、充分、有代表性+論證與論點及內容結合在一起。
5.對論據材料的概括。第一注意把握段的中心句,特別是首括句或總結句;第二把握人物、事件等記敘的要素,然後按照「人(事物)+發生發展的結果」的公式用簡明的語言加以壓縮。
6.對散文式的議論文,語言的隱含性強,考查對某些句子的理解或含義。一定要理出本文的論點,作者的思路,及寫作目的,這樣才能化難為易。可採用下列公式:修辭手法+本句話與論點的關系
7.當要你添加論據時,一定要注意概括性強,字里行間都要有論點的影子為論點服務。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是論據的兩種基本形式。事實論據指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史實及統計數字等。道理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性已為人們公認的革命導師的理論、名人的言論、科學領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識等。
閱讀議論文,應該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實,從事實中看出道理,再檢驗它與文章的論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的。
做這類題可以積累一些名人典型事例以及讀書、勤奮、幸福、理想、時間等常見的名言。
8.某些段落能調換位置。考查的是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下手:要麼是與前面的段落前後照應;要麼是邏輯順序(遞進、轉折、因果、由現象到本質)。按照這個方法去套用一般不會有問題。
9.用詞准確、嚴謹,邏輯性強。
議論文的語言概括性強,往往利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議論文的語言還很嚴密周到,往往無懈可擊。閱讀議論文,就要抓住這些關鍵性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反復琢磨。好的議論文,不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性色彩。
我們常見題型是某個詞語能否刪去,可以採用以下模式:不能+詞語起修飾、限製作用+詞語在文中含義(扣住論點和分論點)+去掉的後果+准確周密(邏輯性強、形象生動)。
10.遇到其他的主觀題要根據要求作答,揣摩作者出題的意圖。
總之閱讀議論文一般步驟可總結如下:從問題中知其文體——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用文體知識去加以深入理解——理出文章思路、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題
⑵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論據和論證(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
一、論點的特點:
①正確
②鮮明
③簡潔
歸納論點的方法:
1.標題
2.文章開頭
3.結尾
4.中間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②根據總結性的詞找到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後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合並同類項,最後歸納。
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性的論斷的句子。
二、論據
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1.真實性。2.典型性。)
道理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麼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1.舉例論證(事實論證):具體典型有力地論證了某一論點。
2.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引用了什麼論證了某一論點,使論證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3.比喻論證:形象生動地闡述了某一論點,使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
4.對比論證:通過對比,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論點,使說理更鮮明。
類比論證、歸納論證
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
1.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概括性很強,作用: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
2.議論文中時而也有生動形象的描寫,作用:更鮮明生動地證明了某一觀點。
3.議論中的抒情,作用: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嚴密
六、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七、論證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⑶ 初中語文閱讀知識點
知識點總結
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泛指敘事、記人、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說和散文等文學作品;而後者則專指以敘事、記人為主,且具有比較完整情節的一類寫實性文章。本節內容所講的是後者。
對這類文章的閱讀,課標要求我們「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並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為此,近年來各地中考記敘文閱讀一般主要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脈絡和層次;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概括主題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推敲重要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把握文中關鍵語句,並根據表達方式及常用修辭手法等,體會其深層含義及作用;提煉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觀點態度及情感傾向,並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和鑒賞」等知識點和能力點。
考查知識點概述:
第一、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些記敘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准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記敘的人稱。包括: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記敘文常見的人稱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少數如書信、為了表達的特殊需要等情況下才使用第二人稱。
第五、掌握記敘的中心和記敘的詳略。與文章中心關系密切的內容是要詳寫的,相反,與文章中心有關系但關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寫的。
第六、分析描寫的作用。描寫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描寫,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環境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閱讀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敘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常見考法
考查方式,在保留「選擇、填空、簡答、辨析」等傳統題型的基礎上,呈現出「多角度、有創意」的特點。主要有:
想像補寫題。即通過想像,或再現情景,或推斷故事發展,或揣摩人物語言等方式來考查閱讀理解。它不僅要求考生能讀懂原文,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再現融合的能力。
理解評析題。這類題目主要考查閱讀感受或評價的能力。它比傳統的閱讀理解題在能力層級上有所提升,不僅要求考生通過閱讀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並在此基礎上發表自己的閱讀見解,作出自己的評價。
體驗感悟題。這類考題主要考查的是閱讀體驗,即人們所說的用「心」讀書,讀出「個性」。這是閱讀的較高要求。一般說來,只有在讀書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進文本,才能從文本中獲得自己所獨有的啟迪。
自主賞析題。這類考題是傳統「賞析」類試題的進步,它是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考題中的具體體現。它往往在題干中只規定賞析的范圍,至於具體的賞析對象則由考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這樣有利於張揚同學們的閱讀個性,有利於培養同學們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情景設置題。這類考題往往藉助選文中的某些情景,運用「換位」的方式來設問。它既是對考生選文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也是對考生生活素養的考查。
比較閱讀題。這類考題在閱讀試題中穿插閱讀材料,一般用鏈接的方式,從兩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設置一兩個比較點,以考查考生對選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能力。
讀書方法題。這類考題是為了檢驗「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落實情況而出現的一種題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從整體閱讀入手設題,如根據相關要求作「讀書筆記」;可以從局部賞析設題,如要求對文中傳神的詞語、精彩的句子「作批註」;也可以就閱讀積累設題,如按照要求製作「讀書卡片」等。
⑷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要注意什麼
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答題格式。
⑸ 初中語文所有閱讀理解知識點
語文答題公式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
⑹ 議論文閱讀的知識點
文體簡介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種類(按照論證方法分類)
1.立論文
1.定義:指針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正面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同時要用充足的有說服力的論據來證明所提出的論點
2.要求:(1)要對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 (2)用充足有說服力的論據 (3)要言之有理,合乎邏輯
2.駁論文
1.定義:論辯是針對對方的觀點加以批駁,在批駁的同時闡述己方的觀點
2.方式:(1)提出論點 (2)證明論點 (3)總結論點
3.駁論文的破立結合
定義: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
論點
1.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只要研究這些論點的關系,就可以分出主從。
2.如何找中心論點。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標題、文章開頭、文章結尾、文章中間,有的則需要讀者概括。(但在考試中,最好要明確論點,因為閱卷老師沒有過多時間去閱讀,最好讓他們一目瞭然。以防止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扣分)
1.論點: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一般可以有分論點。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
(1)論點的含義:論點就是文章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閱讀議論文,首要的就是尋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論點。
(2)論點有幾個:一篇文章的論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不止一個。如果論點不止一個,那就需要明確中心論點。這幾個論點可以是並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但它們都應該服從全文的中心論點。
(3)論點的位置:文章的論點可以安排在開頭,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間或結尾,有時會是標題。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
(4)論點的呈現方式: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論點的提出和確立要注意:
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而不能模稜兩可,含混不清。
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特、新穎。
論點的位置
一般有四個:①文題 ②開頭 ③文章中間 ④結尾
論據
(1)什麼是論據:論據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依據。
(2)論據的類型: ①事實的材料作為論據的事實材料,可以是a. 具體的事例,b.概括的事實,c. 統計數字,
②理論的材料作為論據的理論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經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間的諺語和俗語,C.科學上的公理、規律等等。
(3)使用論據的要求:
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
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
③論據與論點的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應該聯系緊密一致。
1.事實論據: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事實論據又包括事例和數據。
2.理論論據:作為論據的理論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理論論據又包括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以及作者的說理分析。
用來證明論 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
選用事實論據 要注意:
①必須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最起碼是登過報紙上過電視的。
②最好具有新穎性。 ③論據的表述要准確、敘述要概括 ,能證明論點即可。
選用的理論論據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話、諺語、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選取小說中的
②要精 確,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論點有必然聯系,能證明論點的。
論證
(1)什麼是論證: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論證的目的在於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2)論證的類型: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以充足的論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②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3)基本的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論證了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作用: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觀點,使文章淺顯易懂,易於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5.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3.論證:論證時使用論據證明論點 的過程。
①論證的基本類型:立論、駁論。立論從正面論述,駁論從反面論述。我們寫議論文一般以立 論為主。
②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
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 么)→解決問題(怎麼辦)
也即:引論 本論 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
a、總分式結構 b、對照 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議論文邏輯性的具體體現。
1.基本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和解決問題(結論)。
2.議論文的語言必須准確、鮮明、嚴密、有針對性。
段落與段落之間 要有非常清楚的邏輯關系 ,如總分 、對照 、層進 、並列等。藉助起過渡性作用的語句來突出這種關系。如:「有」、「還有」「雖 然、但是」「固然」「誠然」「由此」是等。
2.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a.縱式: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2.「起承轉合」式:開頭破題,引出論述問題(起);接著承接開頭,闡述所論述的問題(承);是從各個角度證明論點(轉);最後歸結,就是(合)。
3.並列式結構。
b.橫式: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⑺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把握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⑻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之議論文閱讀
蘭州市考現來代文閱讀通考兩篇篇源記敘性散文或說篇說明文或議論文 說明文通第題往往提煉信息諸說明象及特徵(事物說明文)或者文段主要說明內容(事理說明文);說明及作用必考;語言特點(准確嚴密)百八十考 議論文論點、論證及作用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