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關於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研究

關於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1-02-10 16:46:03

⑴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

閱讀教來學直接關繫到各科基礎自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而去學習寫作技能及加深對其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⑵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中

一般抄中學閱讀分為詩詞,文言文和襲現代文閱讀。首先要明確閱讀的框架結構,搞清楚閱讀的考察內容,詩詞無非內容,技巧和情感。文言文其實就是兩個字,翻譯,需要學生像記英語單詞一樣記古漢語。現代文按表達方式又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除此分類還有散文,小說,學生需分類掌握文體特點。此外學生閱讀時要學會整體把握文章大意,抓住關鍵句分析文章結構,概括內容,學會對做過的閱讀進行歸納,掌握答題技巧,提供不同方法引導

⑶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教會學生閱讀,可以說,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版教權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閱讀可以美化學生的心靈,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
審美能力
和綜合素養。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的語感,積累詞彙和語言材料,從而更好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那麼,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剩餘1755字)

⑷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閱讀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從定義上來看,閱讀教學指的是教師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語文知識,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做好准備。從意義上來講,閱讀教學是對學生一種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了重要的閱讀能力,能夠更有效地進行閱讀學習,在不斷學習的時候夯實自己的文學基礎,提高自身的文學素質。不管從何種角度來看,閱讀教學都是提高教師語文教學效率的一種手段,它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下就是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的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也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如果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有不竭的動力來學習語文,但是如果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一點都不感興趣,不管教師做出怎樣的努力,學生也不會努力地學習,教師閱讀教學的效率也不會提升。因此,對於教師來說,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確保閱讀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

1、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氣氛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的行為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歷史已經證明,人總是在不停地適應環境,然後才能很好地生存了下來。既然環境決定了人的行為,教師就需要很好地利用這一點進行課堂教學,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受到這個氛圍的感染。比如在學習《最後一課》的時候,筆者就在課前給學生構建了一個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去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筆者這樣對學生說,假如今天就是你們上的最後一課,那麼你們內心是怎樣的心情呢?如果你們上完這一課就要與其他的學生分別了,你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筆者的語言引導讓學生陷入了深思,學生開始認真地思考這一個問題,這樣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就已經構建起來了。見學生在認真地思考,筆者就開始引導學生開始這一篇文章的閱讀,筆者問學生,你們想知道這一篇文章講的是什麼,想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嗎?在筆者的詢問下,學生很快就做出了積極地回應,他們非常想閱讀這一篇文章,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2、運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訓練的是學生的感性思維,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感悟出作者表達的情感,但是文章畢竟是由文字組成的,它們並不能直接反映出文章表達的畫面,這樣學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想像在大腦中構建畫面,然後才能夠去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運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多媒體可以將一些與文章相關的畫面展示給學生,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就會直接在大腦中構建那麼一副畫面,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進行閱讀學習。另外,多媒體教學有著一定的科技含量,這些與時代相關的內容會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學生就會更積極地學習。比如說在學習《甜甜的泥土》的時候,筆者將自己從網上搜索到的教學課件播放給學生看,讓他們結合具體的視頻、圖片來感受這篇文章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情。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好地教學效果,學生對這樣的上課形式非常感興趣,每一個都充滿激情地去閱讀文章。

二、採用問答的形式進行閱讀教學

學習需要目標,因為有了目標,學生才能夠真正的給自己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但是不能全讓學生自己制定目標,因為許多學生並不會制定目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筆者覺得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提問學生,讓學生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也從側面告訴學生他們應該做什麼,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有效地解決學生不知道學啥的難題。比如,在學習《海燕》的時候,筆者就問學生,你們知道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什麼呢?你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有哪些呢?現在同學們閱讀這一篇文章,我會給你們一些時間思考,你們自己考慮一下,看看哪位同學能夠最先得到答案。筆者這樣的提問,就是給學生制定了學習的目標,不是直接告訴他們,而是從側面提醒他們,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很重要,教師需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問學生來引導他們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⑸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程式化的教學形式失去了閱讀應有的美感;形式化的閱讀教學失去了教學靈活多樣性;藝術化的閱讀教案讓學生的理解受到了限制。
(一)程式化的教學形式失去了閱讀應有的美感
程式化的教學形式失去了閱讀應有的美感,在具體的教學中只注重簡單的分析與程式化的教學方式,不但抑制了學生對於閱讀產生的美感,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一種扼殺。在分析課文中,教師會帶著個人的理解去傳授學生。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極具有人文知識積累的文章閱讀時會產生一定的偏頗與不足,導致學生對於知識傳遞單方不平衡,失去應有的美感。
(二)形式化的閱讀教學失去了教學靈活多樣性
在初中閱讀教學工作中,許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向著多元化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與方式。與此同時,也應看到多媒體大行其道給教學工作者帶來的依賴性。多媒體教學課件「十年如一日」在老中青三代教師手中「星火傳遞」,生生不息,這也成為一種在多樣化教學形式下單一性的特殊性。這種流於形式性的多媒體教學嚴重限制了學生對於文學作品中最為主觀性的想像,沒有從真正意義上量化現代化教學給學生產生的實際作用。
(三)藝術化的閱讀教案讓學生的理解受到了限制
教師的教案是教學工作有計劃實施的規范和依據,對實際教學也是一種指導性延續,可以留存對照以往教學經驗修正新教案。而在實際的教案編制工作中以應付為主,主要以藝術化的加工為主。這種教案不利於教學,更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讓教學方式方法與學生的理解同樣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二、語文閱讀教學初中階段如何提高有效性
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階段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對於提高其課時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重點解決:一是引導學生創設情境與課時相結合;二是結合教學工作任務與主要工作目標創新教學形式;三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四是適當地結合教學要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要點引入式自行理解;五是強化互動主題優化課堂教學活動。
(一)引導學生創設情境與課時相結合
初中學生對於閱讀課文中帶有歷史與現實意義的課時表現出的興趣加以引導和利用對教學工作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比如有歷史性沉積知識課時,這種代入式引導創設情境的課時起到的閱讀效果與學生響應的積極性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會發揮非常好的主觀能動性。
(二)結合教學工作任務與主要工作目標創新教學形式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工作中,可以適當強化利用不同課型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課型的主要設計要體現出主要的工作目標,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如在學習《范進中舉》一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情景劇創作,讓學生通過對於閱讀課文的理解在講台上表現出來,加強對課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寫細膩性有進一步的了解。關注了主要學生群體對於閱讀課文中涉及人物的情感體驗,引導其感受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閱讀作品。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
閱讀是學習語文最原始的方式,沒有閱讀積累是難以寫出好的文章來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是更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應從讓學生學會多做學習筆記和摘抄兩種方法開始。良好的學習筆記不僅僅止步於對於文章膚淺性的理解,應該更深入地對於文章的寫作背景與人物理解做出准確的記錄與整理。只有做到了對於文章寫作背景與人物理解准確定位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作者對於人物情感描寫及文章情節走向,有著良好的預見性與理解。摘抄也是一種好的閱讀習慣,對於重要的段落與詞彙必要時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背誦。這種積累達到一定數量,就會對學生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合教學要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要點引入式自行理解
教學要點是課程標准中規定的教學主要目的,更是教學考試的重點。而在教學中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學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尋求答案。而不是由我們不管理解與否一味灌輸給學生。只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要點引入式自行理解,才能讓學生對於閱讀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填補到有效的知識點中。為此,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來使學生再創造情景再現,引導學生用實際理解來填充知識點。
(五)強化互動主題優化課堂教學活動
學生與教師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在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不但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會對課堂氣氛起到推動作用。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對於人物的思想活動及寫作背景及情節演化的推進作用會有更深的理解。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閱讀教學工作的能動性是初中教學的主要工作內容,要通過引導學生創設情境與課時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結合教學要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要點引入式理解;強化利用互動主題優化課堂教學活動等。

⑹ 關於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一)基本原則:理解「作者的理解」,比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作者的理解」是特指作者在特定時候、特定情景、特定場合通過文本表現出來的這一點、這一種、這一個方面的理解。也就是說,作者在其他時候、其他情景、特定場合,通過其他文本可能會是另外一種、另外一個方面的理解。

(二)基本方法:關鍵詞勾畫連綴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要對文本里的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等作勾畫圈點。平均每一句話畫一個關鍵詞、每一段話畫一個關鍵句子。勾畫時,要仔細琢磨文本的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要仔細體味其中的含義,揣摩作者的觀點。

第一,首抓標題。有的文段標題就是文眼,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或者提示容、線索,點明主旨。第二,綜觀全篇。每個文本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就應該有高屋建瓴、俯視全局的本領,從而防止斷章取義。包括明白事件的經過、作者的思路、敘述的對象、說明的事物、議話題等。同時結合表達技巧、語言風格、意境從宏觀上感知全文,從總體上把握內涵。

第三,關注重要詞語。因為詞語是構成文章基本材料,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漢語中,一個詞有時會具有多種相關的詞義,這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詞在語言中不是孤立出現的,一般 總是要跟其他片語合成句才能表達出某種意思。因此,對於詞的多義現象,我們必須聯繫上下文去體會,並正確理解它的含義。

第四,關注重要句子和關鍵段落。所謂「重要句子」一般指開頭提綱挈領性 的句子,文尾結論性的句子,文中概括性、總結性、過渡性及表明層次性的句子,交代要素的語句及敘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議論、抒情的語句,中心句和揭示中心 主旨、觀點、情感的句子。所謂關鍵段落是指開頭段、過渡段、結尾段。

第五,掌握相關信息。要看文本的作者、寫作時間和選文後的注釋等信息,不漏掉各個細節。深挖隱含信息,篩選關鍵信息。

第六,反復讀。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不是一遍就可以奏效的,它是漸進的漸悟的過程,需要反復閱讀。

(三)基本目標:明白文本的內容和結構

判斷是否理解,就看能否分別用簡潔明了的一句話概括文本的內容和構。議論性文本相對容易,記敘、抒情性文本的概括往往需要弄清以下要素,盡可能完善,第一,內容:何人、何時、何地、何景、何事、何情(何理),第二,結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⑺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網路化的學習環境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相整合,是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將為初中語文注入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對深化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與養成,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蘇聯教育家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發點。只有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有了興趣,才有利於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響下啟動發展起來的。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於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使語言、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基於一體的功能,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令學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極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是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使課堂教學更為嶄新,更為廣闊。
如教學《海燕》一課時,播放暴風雨前、暴風雨雨中、暴風雨雨後的生動畫面,加上雷電的聲音,海燕飛翔的身影,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突破重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就像是一個圓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如果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就能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也能達到解決重難點的目的。
如教學《草原》一課,作者是寫自己的家鄉草原很美,學生理解重點句意思有點難。這時可以製作兩組課件進行對比:一組是一片美麗的草原,一群馬、牛、羊,天空有白雲、小鳥,並配上優美的音樂,使學生賞心悅目。另一組是光禿禿的平原,上面有人們砍樹後留下的樹樁,平原旁有一條污染的小河。這樣的對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課文中描寫家鄉的美麗。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大都有教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的參與學習過程。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互動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的共享學習資源,在課前、課上可以搜集一些與課有關的內容資料。如教學《巍巍中山陵》一課,可以在網上找一找有關的圖片、視頻。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線索,讓學生圍繞主題自己去查詢、獲取、處理資源。學生可以在網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學會網上在線自學,發揮遠程教育的優勢,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不僅能學會教師交給的基礎知識,而且懂得怎樣去獲取知識。
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美感,滲透美育。
學生對於艷麗的色彩、和諧的聲音有一種天然喜愛的傾向。根據這一點,把語文課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過錄像、投影、計算機展現出來,創設一定的意境,渲染氣氛,讓學生感知審美對象,產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清操。這些情感色彩的印記,在觸動學生理智,改善認知行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如《阿里山紀行》《美麗的西雙版納》等展現自然美的課文,藉助多媒體教學,把優美的大自然景觀展現在學生們面前,加上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學生彷彿置身其中,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難忘的印象。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激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還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五、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啟發想像,培養創造。
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經常進行想像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造性。《愛蓮說》一課中,放映一段視頻:「一池荷花開放的各種形態」的畫面,教師再用一段精彩的導語把學生引入情境,學生彷彿身臨其境。這樣學生就可以想像到作者當時的心情,也能給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結合教材內容,憑借想像因素,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創造力有很大的幫助。正因為如此,愛因斯坦才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六、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能開闊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一堂閱讀課,過去是依靠讀課本這一種單一的形式,學生只能聽老師介紹有關的內容。現在他們可以利用網路,對課文理解、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景物描寫等方面進行查找,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相關的內容,在網上進行閱讀,這樣既節省時間,也能了解很多的知識。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學校的各科教師開辟了廣闊的空間。網路環境下的語文教學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但我們要牢記:整合不等於混合,整合也不等於簡單的相加。信息技術是為語文學科的教學服務的。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於信息技術進行整合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能夠以新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勞動,去精心搜集、選擇適合教材內容,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電教媒體,選擇適當的教學時機,靈活運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會由「枯燥」型變為「生動」型,學生也能充分發揮潛能,求得最佳「學」的效果。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一定能為語文教學改革開辟一條新道路,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素質和優化語文教學,為培養創新型人才開拓一片新天地。

⑻ 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一般中抄學閱讀分為詩詞,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首先要明確閱讀的框架結構,搞清楚閱讀的考察內容,詩詞無非內容,技巧和情感。文言文其實就是兩個字,翻譯,需要學生像記英語單詞一樣記古漢語。現代文按表達方式又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除此分類還有散文,小說,學生需分類掌握文體特點。此外學生閱讀時要學會整體把握文章大意,抓住關鍵句分析文章結構,概括內容,學會對做過的閱讀進行歸納,掌握答題技巧,提供不同方法引導

⑼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盡管新課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但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依舊堪憂,其效果多數時候任屬無效或低效。
一.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
主要表現在:
1.以「教」代「讀」。教師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觀念陳舊落後,教師以教材為中心,教學的目的和過程是學一篇解析一篇。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只看重問題的探究、知識的拓展,輕視學生的當堂閱讀,時常只是讓學生粗略地「掃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問、去分析、去歸納,最後給學生幾條規律,讓學生背背,老師「教」的太多,學生閱讀時間太少,很少真正走進文本。課堂因而造成學生的文化積淀太淺,缺乏語文功底。
2.以「考」代「讀」。為應對各次考試,教師將所要教學的課文,按照考試閱讀模式訓練學生,要求學生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把語文當做訓練,後果嚴重:敗壞學生的口味,將學生逼向「地下」,喪失思考,缺乏個性:為結論而教,學生語文感覺已經鈍化,閱讀已成為枯燥乏味的技藝,一種望而生畏、做而生厭的訓練。這種閱讀教學的八股使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難以和文本對話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維碰撞和審美情趣。不能讓那些充滿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閱讀成為學生的渴求,成為學生的精神享受。
3.重「義」輕「文」。在指導學生閱讀中,大多數教師憑自己的教學經驗,習慣於扎進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在含義、主旨的體會,忽視了對文章語言表達的體悟和認識,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詞句「好不好」「為什麼好」這個層面上。學生缺乏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難以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文以載道」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於文中「尋道」「取義」是語文教學的傳統,語文教學重「義」輕「文」由來已久,語文課程改革以來在這方面一直試圖「糾偏」,但效果不佳。
4.課外閱讀量少。初中生(尤其是農村中學)除閱讀課本外,很少接觸到課外閱讀,即使有閱讀的,也只是瀏覽故事情節,自發式的、漫無目的的閱讀,很少有同學認真細讀精品,《中學生必讀名著篇目》形同虛設。它不僅忽視了文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質量低下,也使學生逐漸失去閱讀的機會和興趣。
以上種種都違背了人的認知規律,與新課改理念相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語文閱讀現狀。
二.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1.確定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應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一句話,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發展是衡量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准。
在確定每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前,老師應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全面的認識,以確保目標實施的有效性。
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分解,閱讀能力大致可歸為以下十個方面:⑴ 認讀分析能力。對詞、句、段的認讀理解,准確做出判斷;理解句、段之間的關系,能分析層次、結構、思路。⑵ 整體把握能力。整體理解全文,領會情感傾向,理解寓意,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寫法、表達技巧、人物特點等。⑶ 提煉概括能力。對文段、篇的要點、寫法、思路、人物等進行提煉概括。 ⑷ 闡釋解說能力。能根據題目要求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說明、解說、闡釋,對圖表、細節、文段(篇)含義以及答題理由等進行闡釋。 ⑸ 文體辨識能力。辨識文體和表達方式,文學作品的描寫方法,藝術手法等。 ⑹ 語言品味能力。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包括對詞、句、段、篇的品析揣摩,在具體語境中品析體會表達作用。包括各種表達手法和寫作技巧的辨析、理解、分析、鑒賞,如正面側面、對比烘托、伏筆照應、懸念等。⑺ 感受評價能力。如表達閱讀感受,評價情感傾向,評價文中人物,提出看法建議等。⑻ 探究質疑能力。探究文中難點,提出自己疑問,設計思考題目等。⑼ 聯想遷移能力。由文中內容聯想到相關的內容,運用自己掌握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或語文的積累拓展、補充、解釋文章的有關內容或空缺。 ⑽ 綜合理解能力。即綜合閱讀和理解文本的能力,運用發散聚斂,求同求異思維(不要做知識的解說),能對同一文章的各部分或不同文體(相同題材文本)作比較的閱讀。
針對以上閱讀能力,教師在備課中,確定三維教學目標還必須細化、具體化,才便於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落實。把三維教學目標具體化,應包括以下內容:1.教學對象;2.學生的行為;3.確定行為的條件(條件是指能影響學習結果所規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為的速度、准確性和質量三個方面來確定)。如《沁園春·雪》三維教學目標擬訂如下:(一)知識與能力:1.積累、理解「妖嬈、風騷、紅裝素裹、一代天驕」等詞語。2.感知詞中的形象,理解詩人的思路和全詞的主旨。(二)過程與方法:1.揣摩雪景描寫的藝術特點。2.品味凝練貼切的詩歌語言,領悟深層意蘊。(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詞中贊美祖國山河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2.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多種形式的閱讀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講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其中,「讀」的訓練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內容,在有效的語文課堂里,朗讀應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教師們充分意識到閱讀教學中「讀」的重要性。
新課標還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如果說朗讀、默讀和誦讀是指閱讀的方式的話,那麼,精讀、略讀和瀏覽則是指閱讀的方法了。
在教學中,應當把朗讀教學提到應有的高度來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讀,是朗朗上口地讀,是有節奏地讀,在讀中生疑,在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想像,在朗讀中實現感情的升華。它要求學生在符合語音、詞彙、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准確、更恰當地表情達意。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一般要經歷准確的朗讀、流暢的朗讀和有表情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在所有的語言實踐中,朗讀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它在語文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它既能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生的情懷,培養學生的健康的審判觀和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
在教學中,還應重視默讀和速讀。默讀是一種無聲的閱讀,默讀時學生可將通過視覺所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大腦內部的思維活動。默讀有利於提高理解水平,有利於加快閱讀速度。速讀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閱讀速度快而正確,是閱讀能力強的重要標志。速讀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理解,增強識記,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在教學中,應當以精讀訓練為主,略讀、瀏覽則為精讀的重要補充。精讀是認真仔細地研讀,揣摩探究,有時甚至要咬文嚼字,結合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略讀和瀏覽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到大量的信息,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獲得對閱讀材料的認識,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法要綜合運用,通過瀏覽迅速選擇閱讀材料,通過略讀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通過精讀正確而有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例如:文言文教學主體設計基本環節(《孫權勸學》):一讀,讀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讀,讀出語氣,培養語感;三讀,讀出情感,理解文意;四讀,品讀文句,體會內涵;五讀,背讀課文,積累詞句。再如:文學記敘類教學的環節(《春》):一、美讀——基礎環節;二、悟讀——理解環節;三、賞讀——深層理解;四、寫讀——進層體驗。詩歌教學主體設計基本環節(《黃河頌》):一、自由誦讀,初步體會;二、指導誦讀,把握節奏;三、想像誦讀,進入意境;四、理解誦讀,領悟內涵;五、品味誦讀,體會韻味;六、匯報誦讀,表達情感。此外,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整體性閱讀」、「尋找性閱讀」、「瀏覽性閱讀」、「鑒別性閱讀」、「篩選性閱讀」等等,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不斷地探索和運用。
3.加強對學生的有效閱讀指導
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即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否讓全體學生學習有成效。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否有充分的時空與文本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否收到理解內容,領會含義,體會情感,產生共鳴的效果?師生之間的對話能否充分展示學生言意轉換的思考過程?教學過程能否促使學生內化、積累、轉換文本言語,老師的評價能否給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技能養成指出方向?等等,這些問題都應是老師充分考慮到的。
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用感動激發感動,用感悟喚醒感悟,用思考啟迪思考。那些經典的文字就那樣靜靜的沉睡,它的豐富與厚重等待我們去發現。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實時且有效的指導。以免學生的閱讀流於形式,泛泛而讀,成為無效或低效的閱讀。
⑴ 指導學生親近文字,走進文本。
體現語文教學的語文味。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主張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導下,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系和滲透教師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宗旨,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陳少堂語)對文字的敏感是閱讀的基礎,也是閱讀的目標。讓學生真正親近文字,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思維。
「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王榮生先生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變「鑒賞者取向」為「解讀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狀態下閱讀文章時的閱讀方式。例《風箏》一文可採用了評注式閱讀教學法,旨在讓學生帶著發現、探索的眼光解讀文本,通過交流探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一、自由誦讀,把握全文大意。問題一: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問題二:你覺得作者是帶著什麼情感來寫這篇文章的?二、用點劃評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請學生閱讀下列兩則評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處或者兩處加以評點,揣摩作者情感。示例: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於晴朗的天空中。評註: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禿樹枝」卻使得這幅畫面的色彩陡然變得黯淡,這個詞語在一開頭就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筆,使得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變得寒氣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適而是冬季的肅殺和寒威。這種情感作者在後面一句直接點出了,即「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正所謂景為情生,一句景語蘊含著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⑵ 以「真閱讀」替換「假閱讀」。
閱讀實質是建立學生的已有經驗與「這一篇」課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經驗的鏈接。真閱讀首先是真實體驗,體驗首先是感知,沒有感知就沒有感悟,當然就沒有體驗;「真閱讀」呼喚「共鳴」,體現「有我閱讀」。真閱讀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真閱讀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真閱讀能夠從容教師教學;不是為了教案,不是為了預設,而是在生成的精彩中提升課堂的魅力。有學生的參與才有調控;有生成才能有調控。沒有真閱讀的課堂是最不「人道」的課堂!「真閱讀」才有生命的參與,才有生命的感動,才有課堂的生機與鮮活。
新課標明確提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提倡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因此,追求實效的閱讀課上,除了注重指導朗讀理解文本的能力,老師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掌握學習方法和運用語言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俗話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例如,從課文的課題入手,通過學生的質疑來展開文本的閱讀,可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也能使教學的脈絡更為清晰。
總之,課堂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語文老師要轉變觀念和角色,在新課標理念的要求下,觀照自身的教學實際行動,及時糾正偏差,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在閱讀中獲得文學與人生的修養。真正實現有效甚至高效的課堂閱讀教學。

⑽ 如何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有效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盡管新課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但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依舊堪憂,其效果多數時候任屬無效或低效。
一.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
主要表現在:
1.以「教」代「讀」。教師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觀念陳舊落後,教師以教材為中心,教學的目的和過程是學一篇解析一篇。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只看重問題的探究、知識的拓展,輕視學生的當堂閱讀,時常只是讓學生粗略地「掃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問、去分析、去歸納,最後給學生幾條規律,讓學生背背,老師「教」的太多,學生閱讀時間太少,很少真正走進文本。課堂因而造成學生的文化積淀太淺,缺乏語文功底。
2.以「考」代「讀」。為應對各次考試,教師將所要教學的課文,按照考試閱讀模式訓練學生,要求學生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把語文當做訓練,後果嚴重:敗壞學生的口味,將學生逼向「地下」,喪失思考,缺乏個性:為結論而教,學生語文感覺已經鈍化,閱讀已成為枯燥乏味的技藝,一種望而生畏、做而生厭的訓練。這種閱讀教學的八股使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難以和文本對話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維碰撞和審美情趣。不能讓那些充滿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閱讀成為學生的渴求,成為學生的精神享受。
3.重「義」輕「文」。在指導學生閱讀中,大多數教師憑自己的教學經驗,習慣於扎進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在含義、主旨的體會,忽視了對文章語言表達的體悟和認識,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詞句「好不好」「為什麼好」這個層面上。學生缺乏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難以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文以載道」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於文中「尋道」「取義」是語文教學的傳統,語文教學重「義」輕「文」由來已久,語文課程改革以來在這方面一直試圖「糾偏」,但效果不佳。
4.課外閱讀量少。初中生(尤其是農村中學)除閱讀課本外,很少接觸到課外閱讀,即使有閱讀的,也只是瀏覽故事情節,自發式的、漫無目的的閱讀,很少有同學認真細讀精品,《中學生必讀名著篇目》形同虛設。它不僅忽視了文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質量低下,也使學生逐漸失去閱讀的機會和興趣。
以上種種都違背了人的認知規律,與新課改理念相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語文閱讀現狀。
二.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1.確定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目標應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一句話,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發展是衡量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准。
在確定每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前,老師應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全面的認識,以確保目標實施的有效性。
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分解,閱讀能力大致可歸為以下十個方面:⑴ 認讀分析能力。對詞、句、段的認讀理解,准確做出判斷;理解句、段之間的關系,能分析層次、結構、思路。⑵ 整體把握能力。整體理解全文,領會情感傾向,理解寓意,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寫法、表達技巧、人物特點等。⑶ 提煉概括能力。對文段、篇的要點、寫法、思路、人物等進行提煉概括。 ⑷ 闡釋解說能力。能根據題目要求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說明、解說、闡釋,對圖表、細節、文段(篇)含義以及答題理由等進行闡釋。 ⑸ 文體辨識能力。辨識文體和表達方式,文學作品的描寫方法,藝術手法等。 ⑹ 語言品味能力。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包括對詞、句、段、篇的品析揣摩,在具體語境中品析體會表達作用。包括各種表達手法和寫作技巧的辨析、理解、分析、鑒賞,如正面側面、對比烘托、伏筆照應、懸念等。⑺ 感受評價能力。如表達閱讀感受,評價情感傾向,評價文中人物,
,提出看法建議等。⑻ 探究質疑能力。探究文中難點,提出自己疑問,設計思考題目等。⑼ 聯想遷移能力。由文中內容聯想到相關的內容,運用自己掌握的其他學科的知識或語文的積累拓展、補充、解釋文章的有關內容或空缺。 ⑽ 綜合理解能力。即綜合閱讀和理解文本的能力,運用發散聚斂,求同求異思維(不要做知識的解說),能對同一文章的各部分或不同文體(相同題材文本)作比較的閱讀。
針對以上閱讀能力,教師在備課中,確定三維教學目標還必須細化、具體化,才便於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落實。把三維教學目標具體化,應包括以下內容:1.教學對象;2.學生的行為;3.確定行為的條件(條件是指能影響學習結果所規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為的速度、准確性和質量三個方面來確定)。如《沁園春·雪》三維教學目標擬訂如下:(一)知識與能力:1.積累、理解「妖嬈、風騷、紅裝素裹、一代天驕」等詞語。2.感知詞中的形象,理解詩人的思路和全詞的主旨。(二)過程與方法:1.揣摩雪景描寫的藝術特點。2.品味凝練貼切的詩歌語言,領悟深層意蘊。(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詞中贊美祖國山河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2.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多種形式的閱讀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講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其中,「讀」的訓練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內容,在有效的語文課堂里,朗讀應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教師們充分意識到閱讀教學中「讀」的重要性。
新課標還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如果說朗讀、默讀和誦讀是指閱讀的方式的話,那麼,精讀、略讀和瀏覽則是指閱讀的方法了。
在教學中,應當把朗讀教學提到應有的高度來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讀,是朗朗上口地讀,是有節奏地讀,在讀中生疑,在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想像,在朗讀中實現感情的升華。它要求學生在符合語音、詞彙、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准確、更恰當地表情達意。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一般要經歷准確的朗讀、流暢的朗讀和有表情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在所有的語言實踐中,朗讀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它在語文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它既能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生的情懷,培養學生的健康的審判觀和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
在教學中,還應重視默讀和速讀。默讀是一種無聲的閱讀,默讀時學生可將通過視覺所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大腦內部的思維活動。默讀有利於提高理解水平,有利於加快閱讀速度。速讀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閱讀速度快而正確,是閱讀能力強的重要標志。速讀可以節省時間,加快理解,增強識記,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速度。
在教學中,應當以精讀訓練為主,略讀、瀏覽則為精讀的重要補充。精讀是認真仔細地研讀,揣摩探究,有時甚至要咬文嚼字,結合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略讀和瀏覽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到大量的信息,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獲得對閱讀材料的認識,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法要綜合運用,通過瀏覽迅速選擇閱讀材料,通過略讀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通過精讀正確而有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例如:文言文教學主體設計基本環節(《孫權勸學》):一讀,讀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讀,讀出語氣,培養語感;三讀,讀出情感,理解文意;四讀,品讀文句,體會內涵;五讀,背讀課文,積累詞句。再如:文學記敘類教學的環節(《春》):一、美讀——基礎環節;二、悟讀——理解環節;三、賞讀——深層理解;四、寫讀——進層體驗。詩歌教學主體設計基本環節(《黃河頌》):一、自由誦讀,初步體會;二、指導誦讀,把握節奏;三、想像誦讀,進入意境;四、理解誦讀,領悟內涵;五、品味誦讀,體會韻味;六、匯報誦讀,表達情感。此外,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整體性閱讀」、「尋找性閱讀」、「瀏覽性閱讀」、「鑒別性閱讀」、「篩選性閱讀」等等,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不斷地探索和運用。
3.加強對學生的有效閱讀指導
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即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否讓全體學生學習有成效。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否有充分的時空與文本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否收到理解內容,領會含義,體會情感,產生共鳴的效果?師生之間的對話能否充分展示學生言意轉換的思考過程?教學過程能
否促使學生內化、積累、轉換文本言語,老師的評價能否給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技能養成指出方向?等等,這些問題都應是老師充分考慮到的。
語文教師的任務就是用感動激發感動,用感悟喚醒感悟,用思考啟迪思考。那些經典的文字就那樣靜靜的沉睡,它的豐富與厚重等待我們去發現。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實時且有效的指導。以免學生的閱讀流於形式,泛泛而讀,成為無效或低效的閱讀。
⑴ 指導學生親近文字,走進文本。
體現語文教學的語文味。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主張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導下,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系和滲透教師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宗旨,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陳少堂語)對文字的敏感是閱讀的基礎,也是閱讀的目標。讓學生真正親近文字,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思維。
「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王榮生先生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變「鑒賞者取向」為「解讀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狀態下閱讀文章時的閱讀方式。例《風箏》一文可採用了評注式閱讀教學法,旨在讓學生帶著發現、探索的眼光解讀文本,通過交流探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一、自由誦讀,把握全文大意。問題一: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問題二:你覺得作者是帶著什麼情感來寫這篇文章的?二、用點劃評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請學生閱讀下列兩則評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處或者兩處加以評點,揣摩作者情感。示例: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於晴朗的天空中。評註: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禿樹枝」卻使得這幅畫面的色彩陡然變得黯淡,這個詞語在一開頭就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筆,使得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變得寒氣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適而是冬季的肅殺和寒威。這種情感作者在後面一句直接點出了,即「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正所謂景為情生,一句景語蘊含著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⑵ 以「真閱讀」替換「假閱讀」。
閱讀實質是建立學生的已有經驗與「這一篇」課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經驗的鏈接。真閱讀首先是真實體驗,體驗首先是感知,沒有感知就沒有感悟,當然就沒有體驗;「真閱讀」呼喚「共鳴」,體現「有我閱讀」。真閱讀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真閱讀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真閱讀能夠從容教師教學;不是為了教案,不是為了預設,而是在生成的精彩中提升課堂的魅力。有學生的參與才有調控;有生成才能有調控。沒有真閱讀的課堂是最不「人道」的課堂!「真閱讀」才有生命的參與,才有生命的感動,才有課堂的生機與鮮活。
新課標明確提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提倡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因此,追求實效的閱讀課上,除了注重指導朗讀理解文本的能力,老師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掌握學習方法和運用語言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俗話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例如,從課文的課題入手,通過學生的質疑來展開文本的閱讀,可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也能使教學的脈絡更為清晰。
總之,課堂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語文老師要轉變觀念和角色,在新課標理念的要求下,觀照自身的教學實際行動,及時糾正偏差,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在閱讀中獲得文學與人生的修養。真正實現有效甚至高效的課堂閱讀教學。

閱讀全文

與關於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