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詩詞鑒賞有哪些答題技巧
請採納,謝謝
一、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二、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鑒賞及答題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准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5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
3.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
(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
(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
(3)對比。
(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
(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
(2)比喻。(3)擬人。(4)誇張。
(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4.答題步驟:
(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 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准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朴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4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② 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公式)
我們知道初中語文成績的高低關鍵在於作文和閱讀,而閱讀答題的關鍵在於對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初中語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第一個方面,就是下面的一至七部分,我們先對記敘文的基本知識、專業術語作了解,這些是看懂題目的基礎,也是答題的必要准備;然後以下第八部分往後的,是咱們答題時會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及應對辦法,很是實用。這些都需要同學慢慢積累、慢慢理解,在平時訓練與模考中努力總結,閱讀分數提高指日可待。)
一、記敘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 經過 結果。
二、記敘順序: 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順敘: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記敘(時間先後),如《皇帝的新裝》。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插敘(追敘):在順敘的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把……起因或過程交代得更清楚。
三、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抒情 議論 說明
A、記敘: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由某種媒介觸發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手法。
D、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情感和評價
E、說明:是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
四、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1、人物描寫
外貌描寫 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思想性格等。 神態描寫 作用:交代了人物的„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
動作描寫 作用: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
語言描寫 作用: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
心理描寫 作用: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2、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作用:一切景語皆情語 ,寫景就是為了抒情 烘託人物的„心情、預示人物的„命運、渲染„環境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 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渲染„環境氣氛。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3、細節描寫
4、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5. 描寫的角度 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
五、修辭方法: 比喻 擬人 排比 誇張 反復 借代 反問 設問 引用 對比 反問 1、常用修辭方法
(1)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 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2)擬人 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 其作用是使所寫"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生動,表意豐富。
(3)誇張: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讀者的強烈共 鳴。
(4)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強調了+對象+特性 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 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5)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 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6)引用:說明文、記敘文:既增強了說服力,又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趣味盎然。 在議論文中,作為論據可以增強語言說服力,使論證更加充分。
(7)設問:作用: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思考,吸引讀者。 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可以有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 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8)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9)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 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10)對比:突出強調其中某一對象的„特點。
(11)反復:強調了„情感;強調了„內容
例1:"盼望著,盼望著,„„"強調了盼望的急切。
(12)反語: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例1:(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 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六、寫作手法及作用:
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寫作手法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想像、聯想、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設置懸念、象徵、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等。
常用具體如下: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
(8)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 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11)文章開篇的寫作手法:
A、可以用詩經里的賦比興手法。比如說,興,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類的
C、也可以先聲奪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氣勢強烈„„
D、或是採用題記的方法。顯得雋永深刻,又有文采
E、開頭用景物描寫也不錯,渲染你所需要的氣氛和基調。
F、開門見山。
G、倒敘
七、人稱及其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答題示例: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現:邊牆不再是屏障,紫塞(註:指長城)不再是嶔奇。它變得可笑,彷彿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節選自2000年全國卷《長城》)
問:這篇散文中,⑪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⑫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原因是什麼?
答:⑪將長城擬人化:A. 便於與長城對話,B. 便於抒發感情。 ⑫因為這句話承接「由是人們發現」而來,寫的是「人們」的感受,而 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
八.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的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 因為 何況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為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採用托物言志、象徵等手法,相當隱晦,我們也能從這些詞句中找到蛛絲馬跡。
九.概括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強調三個部分: 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答: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誰做了什麼—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答案。
B、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十、概括層意的方法
(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中心句進行適當的刪改)。(2) 概括法:例1:(記敘的段落)記敘了+××人(組織或單位)+××時××地+何種情況下+做××+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麼)例如2:(描寫的段落)描寫了+××景物+××特徵。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發了怎麼樣的感情。(3) 疊加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組合成句就行。
十一、 劃分層次
(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 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 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十二、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十三、品味題目:可以從—— A內容上 B主題上 C線索 D設置懸念上等方面進行品味。 示例:(1)主題上結合主旨必答,如象徵性的散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一語雙關,本指„實指„,突出主題,耐人尋味。 (2)說明文: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點明了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十四、.語言賞析或廣告:
類型1、分析某個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對策:(1)了解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精闢准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鍵詞能為中心服務。
(2)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語的比喻意、引伸意、雙關義。如阿來的《詞典的故事》中「營業員臉上顯出了更多的憐憫,這位阿姨甚至因此變得漂亮起來」。「漂亮」一詞就要從它的引伸意義去答題,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來,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憐憫使我對阿姨產生好感的內心活動。
類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理由。
對策:(1)了解語言美的幾種形式及作用
①修辭之美------ 見上第五 ②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就不同。 疑問句造成懸念,感嘆句便於抒情;反問句加強語氣語調引人深思;排比句疊句氣勢磅礴、層層深入;對偶句鏗鏘凝練,重復余韻悠然 ,也可以從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開頭結尾。(作用:可以給人以啟迪教育作用。) ④內容之美——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又與中心連接緊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穎,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
(2)注意答題格式:我喜歡 xx 句,因為它xx。
十五.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 性格 思想 個性)。 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
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①文章通過„„的敘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 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批判了/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並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
十六.問閱讀後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
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證明。 即提出、分析、解決問題。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指出本文蘊含著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
十七、其它考點及答題方式: 1、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題模式: 1、結構上從以下幾點分析 (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引出下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為下文作輔墊;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埋下伏筆、為下文作輔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3)文末:總結全文,深化中心;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首尾呼應;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 2、內容上,應從句子表現的句意和與主題的關繫上分析考慮。 2、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准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後就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徵)。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節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 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為什麼不說成「真是可愛的孩子」? 答:因為「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調皮」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徵。 結構類 3、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模式: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表達了……
以上就是咱們初中記敘文閱讀答題的技巧總結;但如你所知,閱讀能力的提升就如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必須長期積累,寫作也一樣。中學生閱讀與寫作品質社區,點擊了解更多題材(說明文、散文等)的閱讀技巧,以及進行寫作練習,與百萬中學生及語文教師在線交流閱讀與寫作。亦可與我私信交流。
做好閱讀和寫作, 語文成績蹭蹭滴上升。加油,努力一定會有收獲。望答主採納。
③ 初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詩歌鑒賞是中考語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今天為同學們整理了詩歌鑒賞的11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去輕松應對考試......
形象類
詩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種。
(一)設問方式
1.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
2.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3.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一類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詩人自己;另一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心理、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
具體分析思路與方法:
(1)知人論世,結合背景了解人物當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徵;(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詞句;(4)藉助意象和典故,展開聯想和想像,感知形象。
形象列舉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8)愛恨情長的形象。
常用詞語
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心憂天下、憂國憂民、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慷慨憤世、矢志報國、報國無門、建功立業、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獻身邊塞、反對征伐、愛恨情長、憫農憐農、熱愛山川、哀嘆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徵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徵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詠物詩中常見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對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針對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徵意義來設題。通過分析事物形象的特點,來探求象徵體和本體之間的聯系,進而分析並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體分析思路:
(1)捕捉所寫物象描寫特徵的詞語,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徵(形、色、聲、態等)、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2)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