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教學的思考
摘要: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明確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起來,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數學總復習 基礎知識 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總復習不同於單元復習、學期復習,對學生來說,知識容量多、跨度大、時間長,所學的知識遺忘率高;對教師來說則感到時間緊、內容多,知識的綜合性強,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的復習效果。下面我就多年六年級數學教學所得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系統分析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階段開始前,老師要首先明確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學任務、知識范圍、順序與結構,教學重點與難點,這些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況,知道每一位學生現在學到了什麼程度,還需要加強哪些方面的知識;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明確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起來,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六年級知識特徵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二、抓好基礎
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中,首先要抓好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運用:一是概念。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識點,把容易混淆的內容一一區別開來。比如:讓學生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嗎?等等。二是開拓視野。在數學復習中,老師要注重開拓學生的視野,不斷反饋教學。比如:a的3/5與b的1/4相等,比較a、b大小(a、b都不為零)。解答完這個題,再給學生出一道題:甲班的4/5同乙班的3/4的人數相等,那麼,甲班同乙班人數誰多誰少?稍微這么一改,有的學生就無從下手了。教師應提示學生a、b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麼甲班和乙班是班級的名稱,它同a、b有何聯系?這時候有的學生就明白了。三是公式推導。比如圓的面積、圓柱的體積、等計算公式的是怎麼推導出來的,讓學生進行回顧,親自實踐、親自品嘗。四是知識對比。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意義,尤其是小數、分數的乘法意義,學生們容易混淆。要從整數乘法入手,看學生是不是寫成幾個數相加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真正理解他們的意義。五是計算能力。很多學生到了六年級,連基本加減乘除計算都算錯,更談不上應用題了。老師普遍認為是學生太粗心、不認真。追根溯源,原因還是在老師。我們要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首先要讓學生觀察式子,進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簡便方法,其次結合四則混合運算進行計算。學會了做題方法,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檢查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不斷地反饋教學,讓學生把知識掌握了,應用更靈活,計算準確率就高了。
三、能力的培養
一要注意培養學生合理、靈活地應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的能力。在復習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鞏固畫圖和測量的技能。二要培養一題多變的能力。重點是要抓住母題,使學生知道題目源於母題,萬變不離其宗。通過改變條件、問題和情境,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必須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啟發學生多思考,從而達到善於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應變及解題能力。三是是培養操作實踐的能力。如:八寶粥公司請包裝公司設計一個能裝12罐八寶粥的盒子。[八寶粥罐子為圓柱形,底面直徑6厘米,高13厘米]你准備怎樣設計?(提示:包裝盒一般可設計成長方體,要求需要多少硬紙板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即先確定八寶粥罐子怎麼擺)這時不急於讓學生做,讓學生找易拉罐擺放。通過親身實踐可以獲得直接感受把題解出來。但有的同學做得不切合實際,確定的長、寬、高不適中。所以教師必須把學生做的幾種方法都一一列出來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們選用最省料的方法。
四、學困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要善於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裡?用什麼手段解決?我認為除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外,還要根據記憶和遺忘的規律,重視信息反饋原理的運用,及時鞏固當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科學訓練,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知識素質,在這方面應做到:細水長流逐一補,以新帶舊分散補,突出對象個別補。在班裡成立幾個小組,每小組選擇一個學習好的負責,成績好的學生教成績差的學生,這樣成績差的學生進步了,成績好的成績更好了,整個班掀起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
❷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
今天上午,我閑著沒事干,媽媽說:「既然你沒事干,那我就考考你吧?」「好呀,沒問題。」我爽快地答應了。
「第一題:有一隻長尾鱷魚,它的尾巴是頭部長度的三倍,而身體只有尾巴的一半長。它的尾巴和身體加在一起是1.35米,問它有多長?」我開始計算:「可以想像把鱷魚分成幾等分,頭部算一份。由於尾巴是頭的三倍,尾巴就應該佔三份。身體是尾巴長度的一半,因此身體應該佔3/2份。這樣一來,鱷魚的總長是1+3/2+3=11/2 份,其中頭部恰好佔一部分,所以可以先把頭長算出來:
頭長:1.35÷(1+3/2+3)=1.35 ÷11/2=27/110(米)
「照你這么說,鱷魚的頭長是27/110米嘍?」「對....等等,不對!」「怎麼又不對了?」媽媽笑著問,「1.35米只是鱷魚的身體和尾巴的長度,不包括頭的長度。求頭長時,應該用3/2+3去除才對。」我「嘿嘿」笑了幾聲,說:「正確的演算法是:
頭長=1.35÷(3/2+3)=1.35÷9/2=0.3(米)
總長=1.35+0.3=1.65(米)」
媽媽笑了笑:「想不到你還有兩下子,再考你一道題。」「行!」我再次答應了媽媽。
「有一隻大象,它很愛喝酒,它有3隻裝酒的桶,大桶可以裝6升,中桶可以裝4升,小桶可以裝3升。一天,大象找到一桶6升的酒,它的老婆要5升酒,兒子要1升酒,它用這3隻桶怎麼分?」
我想了想,說:「先把6升的酒倒滿中桶,這時大桶中還有2升的酒。再把中桶的4升酒倒滿小桶。由於小桶只能裝3升,這時中桶里還剩下1升。最後把小桶的酒再倒回大桶,大桶里就是5升了。把大桶給老婆,把中桶給兒子就行了。」
「挺聰明,不錯,今天給你買好吃的。」「耶!老媽萬歲....」
❸ 小學六年級數學論文800字,在線等
學習數學,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其它科目一樣死背下來.數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舉一反三」.做會了一道題目,就可以總結這道題目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總結的原理去解決這類題,收效就會更好.學習數學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基本的下手,穩穩當當的去練,不求全部題都會做,只求做過的題不會忘,會用就行了.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往往一道題目會做,卻因粗心做錯了,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在考數學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急,要條理清楚的去計算,思考;這樣速度可能會稍慢,但卻可以使你不丟分.相比之下,我會採取稍慢的計算方法來全面分析題目,盡量做到不漏.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一定會取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直認為數學不是靠做題做出來的.方法永遠比單純做題更重要.在第二天講課前,最好先預習一下.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在老師講課時認真聽講,並在原先預習時不懂的地方加以解釋,寫好步驟.在課上,有選擇的聽和記老師所講的例題.首先要聽懂,然後再記下些重要的步驟和方法以及易錯的地方和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地方.還有,重要的定理和結論一定要熟記.課後要善於總結本堂課的內容,並在腦中梳理自己不懂的但經老師講後才明白的例題的步驟,梳理1至2遍.課後要按時完成作業.一般先看老師鉤的題目,看完後再自己動手做一遍.至於那些老師沒有鉤的題目,可選擇性的做一些.若想的時間太久,就需要『『放棄』』了.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因此,學好數學的一個必要前提便是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和運用。而在日常時對於數學的學習還是有許多方法的。
數學學習做題是極為必要的,因此做題之後的總結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否則只能是雜而不精,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總結工作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這樣做:一,常備改錯本,將自己做錯的題目摘錄下來,並將自己的錯誤做法和正確的作法一同記錄下來,,以此警惕自己;二,正確把握考點,抓好典型,以此舉一反三,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應該對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有一定的認識,不可盲目做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取一些具有某知識點的典型考法的題目,將其擬於一個標題之下記錄,以此不變而應萬變;三,對於許多學有餘力的同學而言,僅有以上兩點,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解題方法有一個思辯的理解,從許許多多
的解法中選取適於自己的解題方式,而對於一些靈活的題目而言,我們還應該在做題中對許許多多的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在考試中將方法靈活運用,防止死做與定性思維的產生。
❹ 教師論文 淺談如何抓好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中許多教師都會發現學生在一定階段內會出現進步暫時停頓甚至倒退的現象。這種現象的主要表現是:上課無精打采,思想常開小差;作業馬虎,常看錯數字或抄錯符號;對一些典型的題目屢做屢錯。究其原因,從客觀上看,數學本身是一種抽象的邏輯思維活動,當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後,易出現暫時的停頓現象。從主觀上說,是因為教師對教材還鑽得不「深」,對學生還研得不「透」,總復習時過分強調練習量或加大練習的難度而缺乏針對性,致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畏難、厭倦的心理。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可採取以下對策。
一、正確把握復習課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在實際復習中,有些教師對本班學生實際水平估計不足,有的教師常常用優生的標准來要求所有學生,一味強調多練,盲目加大作業量或練習難度,學生疲於應付,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得一部分學習能力有困難的學生提早進入停頓或倒退現象。因此,要克服這一現象,教師在總復習時要有目標意識,除了認真學習大綱、鑽研教材,還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在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結合點上花力氣、下功夫。復習時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從而真正使所有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都有自己的提高。
二、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辦法很多,這里想強調的是教師要多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在小學數學總復習中,我們要善於運用情感,把全班學生吸引到教師的氛圍里,並及時給予他們直接的、有效的幫助,使他們順利地走出困境,有效地克服這種停頓或倒退現象。具體地說,總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人格上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學生學不好數學,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從不懂到教懂,從不會到教會。學生沒有學會,教師首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不能說學生太憨等傷學生自尊心的話。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有普遍性的錯誤,先要作自我檢討而不能責怪學生馬大哈,這樣做會使學生倍受感動,從而促使學生自覺地糾正錯誤。倘若學生一出現錯誤,教師就只是批評、責怪,很容易造成師生情緒上的對立。
2.從情感深處理解學生
學生對復習課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當冷靜地分析原因,且有必要征詢學生的意見,問問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復習課,喜歡復習哪一方面的知識點。也可以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提出各人喜歡復習的知識點或他們自身存在的知識難點及盲點,教師在綜合學生意見及建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復習,既利於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又加強了復習的有效性,可謂一舉兩得。
3.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
一位教育家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進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來建造大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復習課若能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類,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小學數學(人教版)總復習大致可以劃分為整數、小數(分數)、 幾何初步知識、代數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統計圖表、應用題等幾大知識塊,每個知識塊又分若干個知識點, 再把各個知識點繪成一個知識鏈,讓學生對照「鏈」上的各個知識點去回憶,哪些地方已經懂了,哪些地方還不懂或不太懂,然後分小組合作學習,由不會的學生提問,會的學生講解或輔導,教師進行巡視、點撥。
三、讓學生在復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喚起內心深處的學習熱情
心理學家認為,成功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高層次的追求。復習課,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為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應以創設成功機會為核心來組織教學,將教學目標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由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答,努力使所有學生都能自覺主動地 參與教學活動,在每個目標層次上做到快速反饋,評價激勵,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樂學的氛圍。對於學習能力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更應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口算題做得好或是書寫認真,都要及時予以表揚、肯定。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起其對學習的興趣。
四、教師要善於運用激勵手段,培養學生養成堅強的意志
激勵既是一種調節教學的手段,又是一種教學管理的藝術。小學生的意志從總體上說是比較薄弱的,而克服這種停頓或倒退現象恰恰需要比較堅強的意志,為此可運用激勵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我曾嘗試著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1.向學生介紹他們比較熟悉的偉人或名人的故事。
比如介紹毛主席少年時代在湖南長沙求學時,為了磨煉自己的意志,特意選在長沙街頭讀書;魯迅兒童時代為了提醒自己上學不遲到,在桌上刻一個「早」字等故事來教育學生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
2.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搞好教學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作為教師要積極投身教改,撰寫科研論文,參加自學考試 。不論這些努力是否成功,只要讓學生知道老師比他們還辛苦,既要備課、上課,還要學習、拿文憑、寫文章,就會受到感動,受到鼓舞,從而激發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3.讓學生身邊的榜樣談自身成功的經驗與體會。
班級中的優秀學生,分析他們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還得益於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情感、意志、習慣等。他們整天和同學們生活在一起,這樣的榜樣來自身邊,真實可信,學生易仿、易學,要創造機會讓這些榜樣生與學生交流他們成功的經驗與體會,既利於同學們相互學習,又利於優良班風的形成和鞏固,從而有效地防止這種停頓或倒退現象的發生。
❺ 六年級 數學論文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那麼,我們如何從小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究竟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才適合新一代的學生呢?我認為,在課堂中,由學生去擔任學習的主角,才是我們的心願。那麼,數學活動課就是讓我們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
活動課上,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分成小組,通過自己動手去測量、拼湊、剪切、計算,去探索發現的規律、掌握數學知識。這樣,即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我們的思維能力,而且讓我們初步嘗到了數學家研究問題成功時的滋味,使我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倍增。
例如,我們上《平行四邊形面積得計算》這節課時,老師讓我們分成幾個小組,發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小紙片,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怎樣使一個平行四邊形經過剪貼、拼湊變成一個我們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有的同學發現可以用剪刀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把它剪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梯形,然後可以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一些同學又發現還可以從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就得到兩個直角梯形,依然可以拼成一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就是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和「高」。由此,大家終於自己找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為:S=ah。再比如,上《有餘數的除法》這節課時,老師採用讓同學們玩撲克牌的游戲,使大家很快理解和掌握了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規律,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到知識。
我每次做數奧都是拿起一道題拉起來就做,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起來很快。可是今天做數奧時,有一道題改變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對,主要還是要做對。
今天,我做了一道題目把我難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想出來,於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礎提煉,讓它來幫我分析。這道題目是這樣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個奇數數字?分析是這樣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這道乘法算式由於數字太多使計算復雜,我們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化繁為簡,也就是把一個因數擴大3倍,另一個因數縮小3倍,積不變。使題目轉化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積中有十個奇數數字。這道題,我們還可以位數少的兩個數相乘算起,就能發現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即3×3=9→積中有1個奇數數字。33×33=1089→積中有2個奇數數字。333×333=110889→積中有3個奇數數字。3333×3333=11108889→積中有4個奇數數字。……
從上面試算中,容易發現積是由1,0,8,9四個數字組成的,1和8的個數相同,比一個因數中的3的個數少1,0和9各一個,分別在1和8的後面。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與一個因數中3的個數相同,可以推導出原題的積是:11111111108888888889,積中有10個奇數數字。
做了這道題,我知道做數奧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總之,我認為用活動課的方式上數學課,是我們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在課堂上,每個同學對知識的探索過程充滿了好奇心,都迫切渴望通過自己的實驗活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中,我們充分體驗套了做學習的主人的快樂和自豪。希望老師們能多用活動課的方式來上數學課。這樣,我們將會學的更扎實、更輕松、更靈活、更優秀。
❻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第一篇)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現了一道趣題:
在一個游泳池內,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許多石頭,現在把石頭全部從船里扔到水中,請問,游泳池內的水位會上升、下降,還是不變?
乍一看題目,我便疑惑不解:這道題似乎和數學沾不上一點關系啊!這下該怎麼做呢?我不氣餒,努力思考,不一會兒便理出了頭緒:當石頭扔到水中後,船的重量減輕,便會上浮,水位也會下降,但石頭在水中佔了一部分空間,水位又要隨之上升。因為這都是同一堆石頭,所以上升與下降的幅度也應該一致,水位當然保持不變啦!可爸爸看了,卻說是下降,我很不服氣,決定與他打個賭
可是,用什麼來證明我的猜想正確與否呢?這時,抽象的想像就沒有真實的操作好了。於是,我便在爸爸的協助下作了一個實驗:由於我能力有限,沒法從外面搬來一個游泳池,也沒法去造一艘小船,只好把題中的條件按比例縮小了。游泳池變成塑料盆,小船變成肥皂盒,石頭則變成了五塊橡皮。我先在塑料盆里倒進一些水,再把裝著五塊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後用直尺量出水位是20厘米。最關鍵的時刻到了,我把五塊橡皮小心翼翼地從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後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18厘米,是下降了!我錯了!
雖然事實證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水位怎麼會下降呢?
我苦思冥想了好長時間,草稿紙上全是一幅幅演示圖,可我還是一籌莫展。我急得團團轉,可越急腦子越亂,反而想不出了。就當我即將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數學家陳景潤孜孜不倦,夜以繼日算題目的故事,血液中彷彿充斥著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困難都擋不住我。果然,不出半小時,這道題我終於想通了:當石頭在船上時,上升水的重量=石頭的重量,而石頭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量的水和石頭,水的體積大於石頭的體積。當石頭被投進水中後,水便下降了石頭的重量,而石頭在水中要佔空間,因此,石頭扔進水中後,水上升的體積=石頭的體積。而同等體積的水和石頭,水的重量小於石頭的重量。綜合以上幾點,得到:石頭扔下去後,水位下降的重量大於石頭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於石頭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於上升的水的重量,於是下降的水的體積便大於上升的水的體積,水位當然下降了。就這樣,一道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其實,仔細觀察,這道題與數學密不可分,其中的體積、重量、密度,都屬於數學的范疇之內。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第二篇養螃蟹的數學)
【提出問題】:我們的家鄉高淳縣因為螃蟹而聞名全國,我家也是養螃蟹的。我喜歡我家的螃蟹,它們小的時候很可愛,爬在手上癢癢的。養螃蟹很辛苦,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收益也不錯,也許這就是「苦中有樂」吧!我們一家的生活就指望爸爸的蟹塘了,為了弄清楚今年我家蟹塘的利潤,我決定做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要知道我家今年的成本和收入各是多少,那麼就要先了解拿了多少蟹苗。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要問我無所不知的老爸。晚上,爸爸回來後,我連忙跑去問:「爸爸,咱們家今年拿了多少蟹苗呀?」爸爸不解的問:「你問這些干什麼呀?」於是,我便把前因後果跟他講了一下。老爸終於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對我說:「我們家一共拿了20000元的蟹苗。」接著又對我說了許多關於螃蟹的知識。
晚上問了一些問題後,我把它們用一張紙記錄下來,大概是以下這個樣子:
挖土機清塘
10000元
田畝費
18000元
蟹苗
20000元
玉米
3000元
小麥
4000元
螺螄
20000元
小魚
70000元
成本:
總計:145000元
現在已經知道成本是多少錢了,前面提到說要計算成本、收入各是多少,所以我還是要再問一下老爸。爸爸說:「目前大約有3000多隻螃蟹上岸了,占總數的四分之一,每斤平均可以賣到50元左右。」除了螃蟹可以賣錢,龍蝦和魚也可以賣錢,如果魚按4元一斤,龍蝦按7元一斤,我們家還是可以多賺一些錢。
【推算結果】:
計算成本已經算好了,是145000元,下面只要算收入了。如果按照每隻螃蟹0.35斤,每斤50元來算,那麼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算式:
3000×4 = 12000(只)
12000×0.35 = 4200(斤)
4200 × 50 = 210000(元)
210000 – 145000 = 65000(元)
4×600 = 2400(元)
7×2000 = 14000(元)
65000 + 2400 + 14000 = 81400(元)
除去成本的話,我家大約可以賺81400元。
【對推算結果的反思】:
結果出來了,我無比興奮,因為這是我忙活了很多時間的成果。我對爸爸說:「沒想到賺錢也這么辛苦呀!」我一開始以為養螃蟹不用成本呢!爸爸笑著說:「處處有數學呀,沒想到養螃蟹中也有數學!」這時,我考慮了一個問題:這些錢都花到哪兒去了呀?接著我想了想,明白了這些錢是家裡用來買生活用品和衣服糧食的錢,我笑我自己太笨了。
❼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
一、我
每次做數奧都是拿起一道題拉起來就做,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起來很快。可是今天做數奧時,有一道題改變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對,主要還是要做對。
今天,我做了一道題目把我難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想出來,於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礎提煉,讓它來幫我分析。這道題目是這樣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個奇數數字?分析是這樣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這道乘法算式由於數字太多使計算復雜,我們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化繁為簡,也就是把一個因數擴大3倍,另一個因數縮小3倍,積不變。使題目轉化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積中有十個奇數數字。這道題,我們還可以位數少的兩個數相乘算起,就能發現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即3×3=9→積中有1個奇數數字。33×33=1089→積中有2個奇數數字。333×333=110889→積中有3個奇數數字。3333×3333=11108889→積中有4個奇數數字。……
從上面試算中,容易發現積是由1,0,8,9四個數字組成的,1和8的個數相同,比一個因數中的3的個數少1,0和9各一個,分別在1和8的後面。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與一個因數中3的個數相同,可以推導出原題的積是:11111111108888888889,積中有10個奇數數字。
做了這道題,我知道做數奧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二、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三、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四、蹺蹺板原理是利用杠桿原理 ,人對蹺蹺板的壓力是動力和阻力,人到蹺蹺板的固定點的距離分別是力臂. 重力加速度導致一上一下,高者重力加速度要大於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時在杠桿原理作用下將低者翹起來,如此循環。
❽ 小學六年級數學小論文
如何學寫數學小論文
「寫什麼?怎樣寫?」這是每個學寫小論文的同學都會碰到的問題。一篇好論文的產生,對於它的作者來說是一次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性的勞動對勞動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創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創作的靈感……,絕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它們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實踐中,去進行長期的積累與思考。從我校徵集的論文來看,作者中有的是在平時十分注意對課本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拓展延伸,學習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有的是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收獲與啟發後,獲得靈感、得以選題;……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注意觀察、探究,並與自己的數學學習相聯系,對觀察、探究的結果進行思考、歸納、總結,升華為理論,寫出了令人叫絕的好論文。綜觀獲獎論文的小作者們,他們大多是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好論文的作者不僅要有較好的數學感悟,還要有良好的文學修養、綜合素養。
(1) 寫什麼
寫小論文的關鍵,首先就是選題,大家的選題要從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寫的內容入手。
下面我結合我校同學部分獲獎論文的選題,進行一點簡單的選題分析。
論文按內容分類,大概有以下幾種:
①勤於實踐,學以致用,對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再利用模型對問題進行分析、預測;
如:探究大橋的熱脹冷縮度
②對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擾人心煩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它;
如: 一台飲水機創造的意想不到的實惠
③對數學問題本身進行研究,探索規律,得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如: 分式「家族」中的親緣探究
如: 紙飛機里的數學
④對自己數學學習的某個章節、或某個內容的體會與反思
如: 「沒有條件」的推理
如: 小議「黃金分割」
如: 奇妙的正五角星
(2) 怎樣寫
① 課題要小而集中,要有針對性;
② 見解要真實、獨特,有感而發,富有新意;
③ 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要表達的內容
(四) 評價數學小論文的標准
什麼樣的數學小論文算是好的論文呢?標准很多,但我以為一篇好的數學小論文必須有以下三個特徵——新、真、美。「新」,指的就是選題要有獨特的視角,寫的內容不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東西、不是單純地下載一段。文字,最好是自己原創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創造、自己的觀點,屬於自己的思想;「真」,指的就是內容要實在、言之有理,既不能空洞無味、也不能冗長拖沓,文章要緊扣主題,力求做到准確、精練,盡量地體現數學的嚴謹性與科學性;「美」,指的就是語言通順、文筆流暢,文章要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然,從第二屆時代數學學習「時代之星」實踐與創新論文大賽的名稱來看,既有實踐又有創新的論文肯定更容易受到評委們的親睞,所以,我希望同學們更加貼近生活、注意觀察、去尋找、去發現,把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把學習撰寫論文、爭取寫出好的論文,作為對自己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一種補充、一種提高,這樣你學寫小論文的目的就對了,你就會將數學小論文越寫越好。
「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的起苦,不斷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學習,好的數學論文就一定會在你的手中誕生。總之,學習撰寫論文、爭取寫出好的論文,對於我們每一位同學來說,始終是一個鍛煉自己、提高能力的極好的方式。我相信我校初一、初二的同學們一定會在老師的組織與指導下積極參與第二屆《時代數學學習》「時代之星」實踐與創新論文大賽的活動與交流,並取得好成績。祝願今後有更多更好的數學小論文,在同學們的手中誕生;願有更多的同學從學寫數學小論文開始起飛,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書寫出更多的高水平、高質量的論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❾ 小學六年級數學論文(學生)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❿ 六年級數學小論文(800字)
神奇的火柴棒
常熟市實驗小學
六(6)班
任芷儀
火柴棒到處可見,用它來做游戲,簡便易行,妙趣橫生。而游戲時,你必須認真思考,探索規律,因此被人們公認是一項有利於訓練思維,增長智慧的益智游戲。
暑假裡,我閑著沒事干,隨手打開書櫥,拿了幾十本我哥哥那時候的奧數書,要知道,我哥哥那時候特別酷愛數學,其中有一本名叫《神奇的火柴棒》裡面都是讓我們思考關於火柴棒的一系列題目,我翻開第一頁,一道火柴棒的題目映入我的眼簾,上面寫著一道題目17+41+1=72,要求只移動一根使火柴棒的等式成立。
我便開始思考起來,首先想到的是答案72不變,17的下面加上-就變成了12,12+41+1=72?不是,看來不能這樣一個一個的試看。只有從個位著手了!7+1+1=9,如果進位的話還相差3。我就想到了41的4,如果把1移開個位上7+4+1正好等於12,然後再考慮1往哪移,在這到題目中,1隻能放在兩個7的下面變成12+4+1=72或變成17+4+1=22看來是第二種行得通,由此得來答案17+4+1=22。
其實做這種形式的題目要掌握形成的變化規律就能輕而易舉的得出答案,只要認真思考,抓住竅門就能做出來,其實還是挺有趣的,能嘗到勝利的果實!以後我也要多做這種題目,增強奧數能力,提高奧數水平!
媽媽的年齡
六(6)班 吳杜妍
在神秘莫測的大海深處,鯨魚老師正在教同學們數學題,有一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天,小鯨魚對媽媽說:"媽媽,我到您現在這么大年齡時,您就31歲啦!」媽媽聽了,笑著對小鯨魚說:"孩子,我像你這么大年齡時,你只有1歲.」聽了她們的對話,你知道媽媽現在有多少歲嗎?」
聰明的聰聰小鯨魚很快就得到了答案,他舉手告訴老師是「21」,鯨魚老師點了點頭,笑著讓聰聰把解題過程給大家說一說,聰聰聽後,馬上走上講台,給大家說了起來.
首先,可以從題中得知:小鯨魚長到媽媽那麼大時,需要從現在起再長一個年齡差;而媽媽在小鯨魚長了一個年齡差,也就是像媽媽現在這么大時,媽媽也長了一個年齡差,即媽媽再長一個年齡差後是31歲;再根據後面的題目,也可得知,媽媽從現在起,減少一個年齡差和孩子現在一樣大時,孩子也減少了一個年齡差,變成了1歲,這說明:
小鯨魚現在的年齡:(1個年齡差+1)歲
媽媽現在的年齡:(2個年齡差+1)歲
媽媽再長一個年齡差後的年齡是:(3個年齡差+1歲),即31歲.看苯笨鯨魚不是很理解,聰聰就在黑板上畫了起來:
小鯨魚現在的年齡{---- ----- -----}
一歲 年齡差年齡差
媽媽現在的年齡 {---- ----- ----- -----}
31歲
最後列出方程 解:設小鯨魚現在與媽媽的年齡差為x歲
3x+1=31
3x=30
X=10
2x+1=2x10+1=21
答:媽媽現在21歲
現在大家都自發地給聰聰鼓掌,因為聰聰答這道題答得太好了。最後,鯨魚老師總結道:同學們,通過這道題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1歲與31歲相差3個年齡差,這種方法就叫做「作圖法」。大家在做題時,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其實,像這類年齡問題的主要特點就是隨著時間而變化,倍數關系是會發生變化的,但年齡卻一直是個不變數。
2009年10月26日
田忌賽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內容就是說的田忌在不利的情況下憑著聰明的頭腦戰勝了齊王,傳說戰國時期,齊王與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馬,同等級的馬中,齊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強。有一天,齊王要與田忌賽馬,雙方約定:比賽三局,每局各出一匹馬,每匹馬賽一次,贏得兩局者為勝。看樣子,田忌似乎沒有什麼勝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謀士了, 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馬分別比齊王的中、下等馬強……。怎麼辦呢?於是田忌就想出了一個妙辦法,既然循規蹈矩地去比賽根本就行不通,那麼乾脆就來一個超常規的方法,就是當齊王出下馬時自己就出中馬,那麼現在齊王和田忌的比分就是0:1,第一場田忌勝了,當齊王派出上馬時,由於自己的中馬已經比過不能再用,而下馬和上馬又沒一個是它的對手,怎麼辦呢,田忌就用了下馬迎戰,結果肯定是輸了,很多人會認為田忌這是自暴自棄沒有信心的行為,其實其中另有玄機,田忌已經這樣子思考過了,有兩種方法:(1)、自己出上馬,那就是輸,然後最後一場出下馬,對方出中馬,還是輸,最終的結果是2:1,自己會輸。 (2)、自己出下馬,這局雖然也是輸,但是下一局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自己的上馬可以贏齊王的中馬,所以總分是1:2,自己勝,哪個可取,肯定是方法2,田忌就用這個方法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數學不應該把它當成一個任務,枯燥乏味地去學習圖形和題目,而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愛好,讓數學成為你的夥伴,那麼數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那麼這時候的數學就不僅僅是一門科目了,它已經變成了你的摯友。
同學們,讓我們學習數學,鑽研數學,讓數學陪伴我們成長,讓思維得到解放,讓數學成為我們的朋友!!!
0
推薦「呼啦啦,嘩啦啦,我是種花的大行家……」狗熊笨笨正在為兔子一家種花賺錢,這時,狐狸狡狡正好路過,看到狗熊笨笨,心想:看那傢伙熊樣,讓我來耍耍他。狡狡來到笨笨跟前,說:「嗨,熊大哥,怎麼樣,幹活累吧,兔子家有三塊土地,每塊土地是邊長30米的正方形,在那裡面種花,一塊地種滿後是給你450元,而去我那裡,種三塊邊長是40米的正方形,一塊種滿後,我給你660元,怎麼樣,很合算吧。」笨笨是個文盲,沒學過數學,只知道基本的加減乘除,他算了算,兔子那裡每米是450÷3=150元,狐狸那裡每米是660÷4=165元,狐狸那裡賺的錢多呀!於是,笨笨就答應了。
第二天,笨笨就來到狐狸那裡幹活了,他幹得可賣力了,每天都大汗淋漓,可幾天下來,卻發現賺的錢不太多,笨笨心想,那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一天,笨笨的朋友猴子聰聰經過狡狡的田地,看到笨笨坐在邊上,滿頭大汗,聰聰問道:「笨笨大哥,你怎麼累成這個模樣?」笨笨答道:「我在兔子家種花,狐狸狡狡過來說要我去他家種,而且他給我的錢多,我就答應了,沒想到卻幹得很累。」給的錢多?狡狡從來都是不願意吃虧的,現在怎麼這么大方?聰聰不禁心生疑惑,他問笨笨:「他給你多少錢?」「種邊長是40米的3塊地,每塊地660元。」「那兔子家呢?」「也是種三塊地,每塊邊長30米,一塊450元。」聰聰快速算了一下,說:「笨笨大哥,你上當了,兔子家是每平方米450÷(30×30)=0.5元,而狐狸家是每平方米660÷(40×40)≈0.41元,0.41元小於0.5元,所以,你是吃虧了。」笨笨聽了,恍然大悟,他剛想生氣,但又想這是自己答應的呀,也不能怪狡狡騙他。聰聰拉著笨笨的手,說:「走,我們找狡狡辭職去。」笨笨「哦」了一聲,他邊走邊想:數學還真是重要啊,我也要去上數學班,學好數學,那樣才不會吃虧。對了,辭職後,我還是去兔子家種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