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六年級上冊美術書目錄
第一課 凝固的音樂——建築
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
第三課戲曲人物
第四課圖形回的魔術組合答
第五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第六課自製小相框
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第九課箱板上的新發現
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第十一課神秘的禮盒
第十二課故事裡的人
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第十四課電腦美術——漫畫肖像
第十五課神州風采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第十七課家鄉的小吃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第十九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貳』 六年級上冊人美版美術書內容
第一課 凝固的音樂——建築
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
第三課戲曲人物
第四課專圖形的魔術組合
第五課線描屬畫中的黑白對比
第六課 自製小相框
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第九課 箱板上的新發現
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第十一課 神秘的禮盒
第十二課故事裡的人第
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第十四課電腦 美術 ——漫畫肖像
第十五課神州風采第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第十七課 家鄉的小吃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第十九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叄』 六年級上冊美術書目錄人教版
第一課 凝固的音樂——建築
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
第三課戲曲人物
第四課回圖形的魔術組合答
第五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第六課自製小相框
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第九課箱板上的新發現
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第十一課神秘的禮盒
第十二課故事裡的人
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第十四課電腦美術——漫畫肖像
第十五課神州風采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第十七課家鄉的小吃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第十九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肆』 中國的建築和外國建築從顏色和外形有什麼區別 小學六年級上冊美術
第一課 凝固的來音樂——建築自
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
第三課戲曲人物
第四課圖形的魔術組合
第五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第六課自製小相框
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第九課箱板上的新發現
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第十一課神秘的禮盒
第十二課故事裡的人
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第十四課電腦美術——漫畫肖像
第十五課神州風采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第十七課家鄉的小吃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第十九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伍』 六年級上冊語文作文「一面」
微笑的另一面
微笑,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微笑擁有強大的力量。微笑的力量,無處不版在,輕易間,你會權在自己不知不覺中把這力量散發到周圍,帶給別人的是一種無形的幫助和鼓勵。
在路上,迎面走來的是一個飽受挫折的失業者,他正在為自己的工作煩惱,在他眼裡,幾乎看不到一絲希望,都是黑乎乎的絕望。無論你是否注意到了他的神情,你只是出於習慣性的禮貌,對他微笑。一瞬間,簡單的微笑便在無意間悄悄地化為了他再次尋業的動力。你不過是展出了一個很普遍的微笑,微笑的力量真的就有這么大!
微笑就像一面鏡子,它顯示出的不是你的樣貌和穿著,而是你的品質。而這面鏡子,不是你在家裡的化妝鏡、落地鏡里對自己露出的微笑,那微笑是來自於別人臉上,與你並不相識的人臉上。
善於幫助別人的你,走到哪裡就會幫到哪。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動作,那些被你幫助的人,總會對你展出一個微笑表示感謝,因此,你走到哪,微笑就在哪。一個簡單的微笑,卻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從這些人們的微笑中,輕而易舉的看出了你的品質。微笑真的就好像一面鏡子,那麼的真實。
微笑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表情,微笑還有另一面,更美好的一面!
『陸』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提升學生道德品質
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環節,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我們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所在。美術課不是政治課、品德課,不是靠理論說教和標語口號式的教育,而是靠視覺藝術形象或通過藝術審美活動感染、熏陶,使學生等到啟迪,領悟道理,受到教育。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嚴已寬人、先人後已、勤學不倦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如何在美術課堂中,把這些優良的傳統融入進去,是現代教學的新的切入點。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強調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環節,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我們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所在。德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實施美育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它無形的體現在每一門學科的知識當中。在美術教育中,它主要是通過完美的藝術形象的感染來樹立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與此同時,德育的培養,又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終使學生更加熱愛藝術,熱愛生活。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某種角度上講,美術教育和德育應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各種實際能力,美術教育在人的成長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萬能的,單純的知識教育替代不了德育。美術德育工作過去由於受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存在著包得過多,多為指令性運動的活動,這些弊端不利於德育工作活力的發揮,必須加以克服。要敢於破除那些不適應新形勢的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建立正確的導向,形成多層次的追求,遵循學生心理、思想發展規律,為美術課堂中的德育教育創造良好的氛圍,構建生動活潑、形象有效的德育體系。一、 在課堂中,融入德育教育,循序善進的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美德教育,是德育和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美術課不是政治課、品德課,不是靠理論說教和標語口號式的教育,而是靠視覺藝術形象或通過藝術審美活動感染、熏陶,使學生等到啟迪,領悟道理,受到教育。在教學中,我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和富有感情的語言,將學生的思想感情帶入教材所描寫的情境之中,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共鳴,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又使他們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如在教《神州風采》,在課程教育前,先發動學生調查距離自己最近的一處,收集我國古代文明遺存(峨眉山、樂山大佛)和大自然賦予我國的奇特自然景觀(九寨溝)、珍稀動物(大熊貓)、植物(銀杏)共同形成的地貌;了解它、表現它,同時強調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家鄉及本地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課程中展示一組中國長城的圖片,讓學生激性搶答:「這組圖片展現的是什麼地方?」;「他的長度是多少?」;「它經過哪些省份?」;引出課題《神州風采》。在通過欣賞大量我國目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天壇、大足石刻、蘇州古典園林等),引導學生談論怎樣保護這些世界文化遺產,有些什麼好的建議,全班集體舉辦一期小報進行展示。這堂課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提升自我學習歷史、文化、藝術的自覺性和興趣,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在小學美術教材中,每幅作品都蘊含著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如美術教材中童年、家鄉的老房子、茶館、剪紙、可愛的大熊貓、中國龍等等,都是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教育的好內容;培養學生愛國旗、愛集體、愛勞動、愛學校、熱愛社會主義美好生活的教育。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得當,就能有效地進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二、 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要抓住美術的情感調節功能,生動具體地滲透德育。美術教育也屬於情感教育,它對於陶冶學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情感的調節功能。 如在欣賞家鄉題材的作品《家鄉的老房子》時,我先給學生介紹關於寬窄巷子的歷史背景,然後給學生講關於寬窄巷子的小故事,讓學生受到了氣氛熏陶,隨後放幻燈欣賞時,我刻意把相關寬窄巷子的圖片處理成黑白效果,又適時地放上音樂,學生彷彿被帶入了那個久遠的年代。欣賞完後,在教學中我將剪紙與民居相結合,再現了老成都小巷子的風貌,讓學生認識川西民居的特色並發現它的美。結合剪紙技法的學習和創作,創造美,最終通過作品的組合展示表現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作熱情,通過對比欣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剪紙技法的傳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我們的生存空間,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審美情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較好地完成德育的滲透。三、 在美術技能訓練中,自覺地滲透德育。美術技能訓練是培養、提高學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質、文化修養和個性特長的重要形式。在純技法訓練課上,我嚴格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進行美術創作,以培養鍛煉學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質;有時搞一次集體創作,還可以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使他們學會了顧全大局、團結合作,樹立了集體主義觀念。四、 在美術實踐活動中,愉快和諧地滲透德育。美術實踐是美術課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實踐中滲透德育,使美術課教學具有育人功能。如為了配合我市的「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主題活動,我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親手製作慰問災區小朋友的卡片或者畫一幅畫送給我們最可敬可愛的解放軍叔叔,既深化了主題活動,又使學生感受到中華名族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形成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從而激起學生對祖國的崇敬,使他們從小就樹立保衛祖國的信念。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全方位的滲透德育,充分利用美術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寓教於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
『柒』 我是六年級的學生,要辦一張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手抄報,資料急需!!!
歡慶十一國慶節詩歌散文專題
幸福的開端 作者:康朗英 [傣族]
一
過去,
我們的生活不如牛馬。
收得的糧食,
落到領主家;
鐵做的雞籠,
保不住雞的命;
池塘里的鴨,
被老黃狗當鳥打。
勐海地方,
處處荒涼,
寬闊的壩子長滿野草,
道路上老虎豹子成群,
田地沒有人耕種,
寨子像墓地一樣陰冷。
窮人的命
像枯黃的茅草,
領主點著罪惡的火,
巴不得一下燒掉。
二
毛主席的光輝照到邊疆,
各民族人民得到了解放,
我們的勐海也不再黯淡,
如同星辰一樣發亮。
窮人分得了土地、茶園,
心裡像寒冬時得到棉被一樣溫暖,
人們用勞動來建設祖國,
婦女也走出了竹樓。
黨是我們的眼睛和方向,
村村都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就像千萬只孔雀,
展開金色的翅膀,
朝著社會主義飛翔。
神鬼被趕走了,
千年荒蕪的茶園發出嫩芽,
蓋起了高大的工廠,
壩子的新樓像盛開的荷花,
公路像新織的魚網。
三
我們幸福的開端,
我們神聖的節日,
偉大的國慶來臨了。
我們要在田野上鋪一層黃金,
用豐收,用蛋大的穀粒來迎接。
我們要替群山縫一件錦衣,
用千擔棉花,萬擔茶葉來迎接。
國旗
升起來了,升起來了,升到萬眾矚目的高度。
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盪。
升起來了,萬物在這個高度里陶醉!
多麼鮮紅的高度,尊嚴從這里獨領神州風騷,太陽就在燦爛里陪伴……
多麼有力的凝聚,自信從五角星的光芒中笑傲風景,萬物就在激情中生長,自信愈發堅強起來……
多麼豪邁的情懷,期待從這種浪漫中孕育美好,龍的傳人在佇立守望,期待愈發堅韌起來……
升起來了,升起來了,升起世人驚嘆的目光。
這鮮艷的五星紅旗喲,獵獵飄揚著半個世紀的輝煌,展示著神州風采!
面對國旗,山,站起來;水,活起來;天,闊起來!
面對國旗,每個生命都庄嚴起來、神聖起來,沿著國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飄揚的國旗啊,您是我晝夜難眠的情感……
國歌
這是真的。
她容納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樂感,她的每一個音節都凝聚著東方民族的骨氣,她的每一個音符都能夠滋生咆哮的力量,她的每一個音律都爆發出東方雄獅的最強音!
是的,每當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總要唱響這力量與信心之歌;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總要奏響這庄嚴和聖潔之歌;每當取得勝利和收獲的時候,總要從內心深處吟誦這雄渾與驕傲之歌……
沿著這歌聲潮頭,我們駕馭著追求之舟,向著理想的彼岸航行。
每一個人生的碼頭都有我們金色的夢幻。
只要歌聲不滅,我們總能挽起手來,摘取時代掛在亮麗之處的金牌!
再一次唱響這不朽之歌吧。
一半是勇往直前的勢不可擋的力量,一半是我們共同擁有的目光。
遠方的地平線既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在那裡,這歌聲還會與我們會合!
國徽
贊美有時不需要歌唱,要用心聆聽。
是的,我聽到了麥穗在齒輪中生長的聲音。
這個聲音縈繞著一群紅五星的光芒和一座城樓的文明。
文明都沐浴在這光芒和文明之中。
我深知泥土的真實和可靠,我深知鋼鐵的堅硬和骨氣。
這泥土、這鋼鐵終於用她的赤誠和硬度支撐起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脊樑!
在光芒中,我們揮舞鐮刀,收割幾千年的清香;在文明中,我們啟動齒輪,伸延幾千年的征程。
把民族的嚮往濃縮起來,把民族的尊嚴升華起來,濃縮到朴實里,升華到自然里!
這就是麥穗和齒輪的不朽糅合。
國慶節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國慶節歷史由來 :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朗誦稿
五十前的今天
在亞細亞的廣大版圖上
一隻雄雞在昂首高唱
五十年前的今天
在天安門城樓上
一個聲音如春雷般炸響
剎那間
巨浪咆哮,天地呼應
四海翻騰,五洲震盪
風骨遒勁的中華民族啊
終於跨越一道沉重的門坎
巨人般挺起不屈的脊樑
五千年厚重的中國歷史啊
從此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神話般揭開嶄新的篇章
用勤勞的雙手播種
用智慧的頭腦暢想
用滾燙的汗滴澆灌
用誠摯的期待盼望
十二億中國人富民強國的激情
如火山迸發的岩漿
終於
偏僻的角落長出了繁華的都門
貧瘠的土地結滿了收獲的希望
五十個深深的腳印
踏出了高速公路和立交橋
十五圈厚實的年輪
布滿了衛星電視和信息網
五十年漫長的等待
迎來了小康村和百強鄉
中國,不再守著清貧與自足
她用敏銳明亮的眼光眺望
以挑戰者的形象出現
以征服者的英姿登場
用奧運會上的金牌
體現一個民族的強盛
用發射場上的火箭
再現巨龍騰飛的形象
用香港澳門的回歸
證明綜合國力的強大
用崛起的跨世紀宣言
迎來整個世界羨慕的目光
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念
迎接新世紀
中華民族的燦爛和輝煌
國慶節黑板報設計要求
黑板報,是配合學校美術學科開展素質教育的極好陣地。它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學校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美化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把美術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建立在黑板報上。
設計美化製作黑板報是每個學生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它在學生以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運用得比較廣泛。所以,如何把學生通過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所學得的基本理論付諸實踐,在實踐中使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我們在黑板報上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教學目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從如何辦好一塊高水準的黑板報進行展開。大家知道,一塊好的黑板報應當主題明確、版面醒目、抄寫整齊、設計美觀。故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首先從提高學生欣賞水平上做文章,例舉一些各種樣式、不同風格的典型範例,對學生進行講評,然後,教師進行示範,由此來引導和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當然,教學的重點還應放在輔導學生的親手實踐上,因為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才能真正獲得能力。
國慶節黑板報設計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生才會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國慶節黑板報設計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在具體訓練教學上,宣揚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還可以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結合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自然等和社會上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現象進行一些簡筆畫創作,這樣既幫助了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又提高了學生實際應用的表現能力。圖案、美術字等方面結合課堂教學進度,採取課堂教學、課外提高的辦法,給學生定予適度的量,通過教師的精心輔導,要求學生按質完成,這樣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熟練掌握表現要領。在書法訓練方面,採取先讀帖、再臨帖、後脫帖的反復過程,使學生逐步提高欣賞水平和書寫能力。
通過讓學生分析或評價美術作品,涉足於美術鑒賞領域。使學生在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和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藝術史知識、藝術表現手段的基本規律及其藝術語言,領會藝術作品產生的時代,作品內容的思想傾向及其由民族傳統所決定的表現形式,從而感知美,創造美。通過吸收和借鑒藝術的精華,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啟迪智慧,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華,藝術修養得到提高,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審美觀和勞動觀奠定科學的基礎。
利用黑板報長廊開辟一個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的心得窗口,正是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的一條不可多得的渠道。這對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活力,掌握學生的學習實情,提高教學質量和加深師生感情起著橋梁紐帶作用。教師利用這個窗口不斷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學生通過這個窗口談論學習中的體會、收獲及對教師教育工作的建議和要求,大家都暢所欲言,把教學的實際問題擺在桌面,這為學校加強教學工作管理,教師業務能力的自身建設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同時也增強了教學的透明度。
美術學科在黑板報長廊上開展多方面的素質教育,前景是廣闊的,只要正確把握學生的身心特徵,合理安排和穿插教學的內容,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尊重教育發展的規律,就一定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
1、國慶節小知識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2、世界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3、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4、國慶節有關稱呼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外國國慶節摘要
(1)慶國慶樂曲聲聲焰火騰空
法國是以7月14日法國大革命時巴黎群眾搗毀巴士底監獄這一天作為國慶日的。1989年,正值法國革命200周年。為此,法國舉行了十分隆重的慶祝活動。當天,在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閱兵式上,300多輛裝甲車、5000名士兵、250架飛機及直升機接受了檢閱。33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1萬多位外國來賓應邀參加了慶典儀式。在現場,有80多萬觀眾觀看了儀式。當天晚上,在雄壯的《馬賽曲》樂曲聲中,20萬支焰火騰空升起,8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民族的演員參加了在協和廣場舉辦的大型國慶演出。
(2)國慶節大典舉國歡騰
每逢8月9日,新加坡都會舉行國慶大典,舉國歡騰。同時還有國慶檢閱典禮,有戰機和跳傘表演。當總統檢閱儀仗隊後,3架F-16型獵鷹戰斗機、6架F-5S/T型戰斗機及5架A-4SU超級天鷹戰斗機,共14架戰機排列成五星與彎月形飛過,隊形就像是國旗上的五星彎月。步兵隊伍走過檢閱台後,組成五星彎月隊形的14架戰機,又與3架軍機——1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1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邏機飛越上空。接著,7架直升機,包括切奴克、超級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機以V字隊形飛過
直升機飛過後,接下來就是令人屏息仰首,由5名武裝部隊突擊隊員呈獻的跳傘表演,他們在1500米的高空,從大力士運輸機上跳下,他們身上都背負著40公斤重的裝備,政府大廈周圍摩天大樓林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3)人潮花海慶佳節
5月17日是挪威國慶節(又叫憲法日)。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街上,從少女到老婦幾乎都是背帶式拖地長裙,紅色、白色、黑色、綠色,在厚厚的毛呢或棉布上綉著鮮艷的花朵和圖案,每個人的胸前都有漂亮的銀制飾物,有的還披著配套的斗篷,戴著不同色彩的民族小帽,真是絢麗多彩。男士的服裝則從中世紀的宮廷禮服到21世紀的紅色流行時裝都有,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有許多老人胸前戴滿了各種各樣的勛章,手拿文明棍,頭戴高筒禮帽,頗有紳士風度.
這天,通向王宮的卡爾•約翰大街變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國旗的海洋。路兩邊臨時豎起的高大旗桿上、樓頂上、陽台上、窗戶上都飄揚著國旗
國慶遊行開始的時候,國王穿著黑色禮服,站在觀禮台中央;右邊是身著紅色禮服的王後;王後的右邊是王子和公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純朴,一切都體現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
4)各州首府輪流坐莊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並非「國慶日」。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為國慶節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裡並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締結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統一後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如2000年輪到了德累斯頓。所以,盡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沒有舉辦隆重庄嚴的慶祝活動並不奇怪。首都市民照樣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陽光下,盡情在勃蘭登堡門前玩樂一番。
(5)國慶節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
奈及利亞的民族獨立日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奈及利亞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相當落後,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奈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英勇斗爭,終於在1960年10月1日贏得了民族獨立
6、國慶節愛國教育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該法於當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旗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並於當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徵稿啟事。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關於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全體代表通過決議,選定了由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決議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更換國旗旗桿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
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後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升降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後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把之間。
更換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並於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徵;(乙)政權特徵;(丙)形式須庄嚴富麗。」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後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後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並送政協大會表決。此後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製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鍾長鳴。
『捌』 六年級上冊人美版美術書內容是什麼
第一課 凝固的音復樂——建築
第二課制有特點的人臉
第三課戲曲人物
第四課圖形的魔術組合
第五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第六課 自製小相框
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第九課 箱板上的新發現
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第十一課 神秘的禮盒
第十二課故事裡的人第
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第十四課電腦 美術 ——漫畫肖像
第十五課神州風采第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第十七課 家鄉的小吃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第十九課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玖』 油畫 開國大典 賞析
1.油畫《開國大典》場面恢宏,喜慶熱烈,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欒,氣度不凡。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並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畫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三分之一的畫面,而右邊是廣場群眾。
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布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在暖調子的紅燈籠、紅柱子、紅地毯的襯托下,毛澤東主席健朗魁偉的身姿處於畫面中心,也體現了領導全中國的核心之核心,並與遠方千千萬萬的群眾遙相呼應,共同為中國歷史掀開新的一頁而自豪。
畫家在構圖、設色、人物等場面的處理上,體現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氣魄和風度;再如,按正常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大紅柱子,但被抽掉了,並且天安門城樓中間兩根廊柱之間的跨度大大放寬了,和實際的建築構架也相差懸殊,他所以要做這樣的構圖處理,是運用了美術透視法則,都是為了顯出天安門廣場的明朗開闊,群眾場面的雄壯宏偉!
使得國家領導人置身在這樣一個天地恢恢的氣氛中,從而體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庄嚴宣言。
為了穩重起見,董希文請教了幾位建築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這些都是為了適應並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適於中國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因而使這件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抒情性。
畫家在此畫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觀相適應,特別在色彩處理上,強調色彩的單純,對比強烈。紅地毯、紅燈籠、紅柱子及遠處紅旗的海洋與藍天、綠樹形成對比基調,使畫面熱烈而明快的;金黃色的菊花與藍天、白雲的對比。既點明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又與黃色的燈穗相呼應,增強了華貴燦爛、富麗堂皇的歡慶氣氛。
畫家艾中信曾作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設色,從人物到場面,它的氣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側,不僅是手法的大膽,重要的是他懂得構圖的大局。《開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纓絡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個風和日麗日子裡一個庄嚴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
《開國大典》體現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不是生活毫不走樣的「復制」,藝術的真實,不是生活的真實。藝術的表現,是由主題的需要而決定的。
《開國大典》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
2.《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於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畫,描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在文革期間,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原作不幸遭到兩次修改,破壞了藝術的真實性。2011年6月,為慶祝建黨90周年,油畫真跡首度向公眾開放。該作品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4年12月,《開國大典》草圖首面世,並將在2015年1月8日的「油畫中國風——董希文百年誕辰紀念展」中展出。
油畫《開國大典》所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場面恢宏,喜慶熱烈,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欒,氣度不凡。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
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並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在畫面的右側部位減去一根柱子,這些都是為了適應並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適於中國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
還應該提到的是,這些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抒情性 。有評者認為是「富有裝飾意味的紀念碑性的大型歷史畫。
《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創作的油畫作品,原作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庫,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是《開國大典》畫作的復製品。該作品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
《開國大典》油畫原作於1953年創作。《開國大典》草圖於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面世。
《開國大典》油畫(縱:405cm;橫:230cm),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盛大慶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場面氣勢恢宏,喜慶氣氛熱烈。
時任中國領導人,11位入畫: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
董希文創作的《開國大典》油畫,是受動於中國國家行為下,代表一個民族的政治無意識,該幅作品作為紅色經典,是對一個政黨、國家與民族,行走至一個重大歷史時刻的集體記憶,是紅色政治無意識的視覺想像,而全然不是畫家董希文的個人視覺私語。
作為畫家的個體,董希文也不敢承擔這幅作品是原創於他個人的創作動機。
《開國大典》充滿了新中國誕生時中國人意氣風發的豪情,以及在油畫民族化探索中的自覺踐行。該油畫作品,是中國老一輩文人、畫家關於政治無意識的集體記憶,由於該幅作品的創作,是那個時代中國美術界的國家行為,所以其本身必然就是一幅紅色經典。《開國大典》是國家畫語。
藝術家不是政治家,藝術家也不應該成為政治家,藝術家應該守護自己純然的職業身份,但是藝術家受動於政治無意識的執著,及其生發出來的不可遏制的激情與偏執,往往會使他們的立場呈現為一種極為前衛的姿態。
藝術家們,可能會依憑藝術家的稚氣,成為一個時代政治無意識的搖旗吶喊者及代言人,並且裹挾著一種非理性的藝術激情而所向披靡。
第二版《開國大典》油畫,在1959年中國建國10周年之際,被雕刻成紀念郵票。 《開國大典》作為表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作為歌頌新中國成立的世紀傑作,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備受人們的關注。它問世後,《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
人民美術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畫和各種美術圖片大量發行,印數達100多萬張,並收入當時的中小學課本。《開國大典》是新中國成立不久隨即和廣大群眾見面並博得廣泛稱譽的革命歷史畫。
董希文精心設計的這件新穎的油畫被藝術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使他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聲譽。自從《開國大典》問世,這幅洋溢神州風採的油畫,揭開了新中國美術史冊的第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