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語文考試反思500字
在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里,我犯了很多不該犯的錯誤。
我一向語文很好,可是這次鬼使神差的,語文竟然錯了很多不該錯的地方。經過我的仔細反思,我想這和我閱讀題目不認真有著很大的關系。這點也同樣延伸到了數學和英語方面。很多計算和語法上的小錯誤讓我丟掉了不少分數。例如:(這個我不能替你寫,不知道你究竟錯了什麼,舉上幾個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師對於我有著很大的期望,可是我還是沒有考好。對於這點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錯誤就要改正,所以,通過考試我也想了很多以後一定要學習的東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著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後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許也和答題技巧有關系。總之,通過以後的練習,我一定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於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以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習題強化。通過考試,我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麼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你就先編著吧)。只怪自己買的練習題做的少。不能允許自己再繼續這樣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增加力量,為下一次考試做好准備,打好基礎。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復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復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數學也要多積累難的題目,英語則是語法項目。對做完形填空等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期中考試畢竟不是期末考試,我還是有機會的。下一次考試,我要更努力,爭取不讓老師、家長和同學們失望。不讓自己失望。
對於各科老師,我希望老師不要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❷ 淺談寫好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的幾點好處
在新課程標准要求下,現代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從事語文教學的我們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跑到教育的前沿,引領教育不斷地向前發展。
不管是從事哪一學科教學,我們都在精心盡力的備課。教學活動結束後,每位教師都把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及教學效果進行審視和分析。這就說明每位教師的教學在不斷地反思中進行。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寫教學反思對我們語文教師的成長有多麼重要。我認為寫教學反思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寫教學反思促使語文老師不斷成熟、自我完善
作為教師,每一堂課總是有自己滿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細節;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感觸;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整合和創造性處理;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引起教與學共振效應的途徑;先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的滲透與應用,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在課堂中應用的感悟;設計合理、條理分明的板書;學法指導的技巧等等,把這些詳略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總結、改善,推陳出新,教學藝術才能日益完善。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或教學內容安排不妥,或教學方法不適用,或練習設計難易程度把握不準,或課堂中的生成處理不當,或未針對學生差異區別對待等。教師課後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可以幫助你查找根源、尋求對策、吸取教訓,使之成為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少走或不走彎路,進而使自己的教學活動逐漸完善。
如有些教師同時參加工作,在相同的環境進行教育活動,有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便成名師;而有的教師則不然,需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才能基本勝任教學工作。分析其原因,他們在專業知識、個人素質、敬業精神等方面都基本相當,問題出在他們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有沒有進行思考,有沒有及時地總結和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即有沒有進行教學反思。
二、寫教學反思促使語文教師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教學體系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很多語文教師每天都在實踐但每天並未思考。一般而言大多數教師只知道按課本按部就班的去教,而對怎樣去教才是最好,對學生怎樣最容易接受思考得較少,不能自然將理論與實踐及學情有機的結合,結果事與願違,自己的教學目標無法完成。
每所學校都在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在教育科研活動上,每位語文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將語文教學中的新發現和困惑帶到這里進行共同商討,尋找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形成共識。這樣實現對語文教育理論認識的提高,增加了語文教師教學活動中的科研含量,同時取其精華,共同提高。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只要根據語文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的需要對教學結果和過程進行適時和靈活的反思,用系統的思想和整體的觀點,努力地把前瞻性反思、過程性反思和回顧性反思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改善實踐的效益,提升反思的質量,進而使實踐與理論形成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局面。
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應該把開展教學實踐反思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和方式,在實踐反思中確立書寫教學反思的意識,把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形成書寫教學反思的習慣,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三、寫教學反思促使語文教師由經驗教育教學向科研性教師轉變
教學反思要體現在教學的始終,反映在教學的過程。教學前的反思集中在教學定位、設計理念和方法上,教學中的反思集中在課堂動態生成的事件上,教學後的反思集中在教學效果與設計意圖是否一致上。
在教育教學研究中,人們常說:「問題既課題。」問題從哪兒來?如果平時沒有反思習慣的教師,就很難從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堅持書寫,往往就會引導教師去關注他的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中所顯示出的問題(教學事件或個案)進行仔細和全面的認識探究,從而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問題及「課題」。而且,寫教學反思所記錄下來的大量原始材料本身就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的最好素材。而且這些記錄下來的原始材料有時本身就可以「串聯」成一些小的科研論文。反思成為引導教學的基本手段,成為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也就成了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動力和源泉。
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才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在潮頭沖浪。考爾徳希徳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沒有反思,教學將只建立在沖動、直覺或常規之上。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養成經常書寫教學反思的習慣,這樣就能充分地激發自己的教學創造性和開拓性,從教書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讓我們都來做有心人,為了提高教育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法,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家行動起來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吧!
❸ 初中語文考試反思
時間如流水般淌過,轉眼間考試也已結束,試卷也發下來了.望著試卷上的分數,我驚訝了.因為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數.為什麼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於是,我開始自我檢查.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地理竟然還沒及格,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盡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著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❹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一、營造和諧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新理念下,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位學生;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解放學生的口、手和思維,讓學生敢說、敢做、敢於發現問題、敢於發表見解。
首先,教師應由一個學習的控制者轉變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無論是學習問題的提出,學習問題的設計,學習方式的選擇,還是學習小組的組成,學習結果的預想都要貼近學習的實際,充分參與到學生中去,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教師應由一個學習的預設者轉變為一個學習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學習過程中,都讓一群毫無准備的學生去面對一個經過充分准備的教師,要將學習當作學生與教師共同設計並共同完成的一個過程。教師要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進行教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有意識學習理論,新的有意義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識學習是不存在的,在認知結構中是否有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可以利用,這是影響有意識
學習與保持的第一個重要認知結構變數。教師的教學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點相聯系,確保自己的教學從已知邁向未知。 再次,教師應由一個學習的權威者轉變為一個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擁有者和信息的傳遞者,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教師還應該是一個顧問、參謀和引導者。努力做到「果」讓學生自己摘,「問」讓學生自己提,「話」讓學生自己說,「情」讓學生自己抒,「題」讓學生自己解,「法」讓學生自己探,讓學生在「誤」中感悟,在「錯」中切磋,在「探」中感嘆,在「情」中自信,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動中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
和諧的學習情境,讓語文教學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師可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努力創設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貼近自身體驗的學習情境,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吸引人、感動人、激勵人的和諧環境中開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❺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引領者,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其自身「質量」之高下,顯然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低。所謂「教師質量」,不僅包括知識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教學技能,還包括教師的人格、教師的心胸。
以某教師講授《南京大屠殺》為例。在第一課時,該教師先是范讀課文,然後認學生概括文章三大部分的主要內容(文章三大部分教材上本身就是分開的),再認學生歸納文章中心。第二課時,先討論文章寫作特點,再談報告文學的特點,再處理「思考與練習」。然後,布置作業,結束全文的教學。這個教學流程,單就傳授知識而言,應該說,基本完成了任務。但按中國人民大學黃克劍教授的「三重門」理論,它還只停留在第一重門。按照《有效上課》專題一中關於衡量好課的五個核心維度(即情境創設、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內容習得、建構生成)來看,五個維度一個都沒達標。《南京大屠殺》本來是篇絕佳的愛國主義教材,可惜其內涵並沒有被該教師發揮出來。
我們再來看看張鵬霄老師是如何上這一課的。張老師先是用沉痛的語言簡介那段歷史,接著播放電影《南京大屠殺》片段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而後用充滿感情的語言范讀,與學生討論文章內容、知識要點,因勢利導地提了幾個很有質量但教材上沒有的問題,同時播放電影《東京審判》片段,最後,他談到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問題,並讓學生給日本中學生寫封信。
兩者的對比是鮮明的。在張老師的課上,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了解了相關的歷史事實,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堂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尤其重要的是,張老師在最後還對學生的情緒與理性作了正確的引領,認學生以史為鑒,學史讀史,是為了更好地走以後的路。整節課,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者、引領者,卻又絕不是一言堂,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在師生的良好合作中,教學任務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通過對比,筆者認為,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老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打造自己:一要有廣博而深厚的生活積累;二要有廣博而深厚的知識積累;三要有嫻熟的教學技能;四要有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五要有高尚的人格;六要有廣闊的心胸;七要有對學生真摯而深沉的愛。一個教師,能做到這幾點,他就足以成為課堂的「中心」!就完全能夠出色而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二、吃透教材,把握學生心理,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要合理而高效地組織教學,必須抓好兩個「基本點」――教材和學生。
1.吃透教材,對教材作創造性的處理
有些教師,上課只是圍著一本教參轉,除了教參,便不知所雲;離了教參,便啞口無言。前面所舉的那個例子中的老師,顯然也是屬於此類教師之列。這種教師,又有人把他們叫做「教參的奴隸」。為什麼這樣?原因有二:一是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甚至是嚴重不足!二是知識儲備也許還過得去,卻沒有認真鑽研教材。
作為教師應該要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這叫「入乎其內」;此外還要能「出乎其外」――要能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著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說:「一個語文教師成熟的標志,就是自己能獨特處理教材。」所謂「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主要指兩個方面。
對教材的整體把握、教學的整體設計,以及向教材之外作合理的延伸。如前面所舉的張鵬霄老師的那個課例。張老師首先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沉痛的氛圍,然後播放《南京大屠殺》視頻節選;再到精彩的朗讀;討論問題後播放《東京審判》視頻節選;最後,讓學生就日本右翼勢力抬頭給日本中學生寫一封信。這些環節,大多數都是教參所沒有的,都是張老師的創造。另外,教師不僅要旁徵博引,還要善於聯系生活,聯系學生的實際,因為,應該「生活進課堂,課堂融生活。」「教書」,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育人」。因此,我們絕不應該把教材僅僅看作是教材,是傳授知識的工具;還應該把它看作是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紐帶。顯然,這種能深度開發教材的創造性教學,不僅是非常合理的,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筆者認為,作為教師要善於找准教材的切入點。文章的樣式是豐富的,文章的內容是多樣的。如果既不管文章是什麼樣式,也不管文章是什麼內容,總是千篇一律地以不變應萬變,用一種方法去教,可想而知,至少,其中有許多教學是低效的。教師在上任何一篇課文之前,都應該在熟讀課文內容後思考該從何處切入。因為文章樣式與內容的豐富多樣,不同的文章,顯然都有各自的最佳切入點。這個最佳切入點,應該是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又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
總之,教師既要吃透教材,要能「入乎其內」;在上課時,又要對教材作創造性的處理,找准切入點,做到「出乎其外」,這樣才可能上出高效的能吸引學生的課來。
2.把握學生心理,抓住學生的興趣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必須要能緊緊地抓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始至終隨著教師的指揮棒行動。要達此目的,有兩點最重要:一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他們思考,而且要讓他們思考合理的問題;還要讓他們有機會合作,共同探討。二是要關注每一個學生,認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地參與學習。這既需要教師有嫻熟的課堂教學技巧,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像李鎮西老師那樣,能真心地成為學生朋友的老師,肯定非常受學生歡迎、愛戴!學生也肯定喜歡上他的課!「親其師,信其道」,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老師,如果能讓學生對他的課感興趣,他便成功了一半。
三、結論
綜上所述,要想上出高效的、充實豐盈、流光溢彩、能充分吸引學生的課來,教師首先要抓好自身建設,要能「厚積於中」;在此基礎上,抓好「教材」、「學生」這兩個基本點,「善發於外」。只有做好以上三點,才能切實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❻ 初中語文期中考試反思
這次的期中考試我覺的我考的不是很好就說數學,在這次考試中我明白了單單書面上的知識是不夠的,要多做一些課外習題,擴展知識面,這樣數學成績才能節節攀升。除了課外的輔導,還要細心,因為有可能在考試時,一道題的列式正確,可最後的計算卻錯了,這也是時常發生的,所以一定不能馬虎,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後悔莫及。
在各科成績當中,我的英語算較差的一門,其中聽力、閱讀也是最薄弱的。所以,我想我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做一些聽力、閱讀的輔導材料,來提高我的英語成績。我想紙上談兵是不夠的,我應該從現在做起,施行我的計劃。還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我假如做到了這一點,我的英語成績一定能變好。
要想語文成績變好,應該多看一點課外書,提高寫作水平。因為現在語文考試寫作占很多分,要想語文成績變好,首先寫作水平必須得提高,這樣才能抓到分數。還應該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和古詩,這些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對語文考試也都有一定的幫助。
這次考試雖然沒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著我上面寫的學習方法做,我的成績一定會變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下次的目標是全年級150名之前。
我一定能成功。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
❼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解答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樹立體現課改精神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要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要有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知識,要有較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技能。要有一顆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要有博採眾長、虛懷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於思考、奮發進取的創新意識,要有善於總結經驗、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的進取精神。教師要改進課堂教學內容,由傳統的單一傳授知識,改進為知識和方法並重。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過分注重傳授給學生知識,幾乎把課堂教學內容定性為:知識。總是羅列了一大堆語文知識點,這也要那也要,整節課塞得滿滿的,學生厭倦,教師勞累。還經常抱怨課教不完。所謂的沒上完,就是知識沒傳授完罷了。這就好比給學生「魚」,雖然可以喂飽學生,但卻不得體現「過程與方法」。這就要改「給魚」為「給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及學生中心理論代表人物羅傑斯主張「學會學習」。可見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應包括知識和方法。由注重知識,改為知識和方法並重。在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中學方法,再運用已有方法自主學習和獲取知識。尤其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學中要不斷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獲得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的方法。正如教學生打魚,不直接給「網」、給「船」,而是要教會學生怎樣「織網」、怎樣「造船」,怎樣「打魚」。讓學生掌握「捕魚」的方法,鍛煉培養學生運用方法去捕「魚」的能力。這樣,學生掌握了學習語文的方法,今後的終身學習就有了支柱。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結合文體的特點,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
例如,結合《在山的那一邊》、《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等現代詩歌教學,重點進行朗讀訓練,教會學生朗讀的技巧、方法,學會處理停頓、輕重音、緩急、揚抑、悲歡等。學會藉助語音、語調及肢體語言等方式方法表達感情。閱讀詩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誦讀,反復的讀,即能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詩歌閱讀教學中,就要以朗讀為重頭戲,促進學生感悟意象並體驗情感。再如,結合《春》、《風箏》(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等散文教學,教會學生整體感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散文的線索,尋找散文的「散形」和「聚神」點,藉助重點語句和精彩語段,歸納概括文章內容大意,進行整體感知,感受散文的「神」。再如,《中國石拱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等說明文教學,重點就要放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抓住「橋」的哪些特徵,介紹趙州橋時按照什麼順序,採用什麼方法來介紹中國的石拱橋的。這三大方面是閱讀和理解說明文的鑰匙,因此,說明文教學就要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徵,理清說明順序,了解說明方法。再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學會閱讀的幾種方式:瀏覽、略讀和精讀;默讀與朗讀;速讀等。
同時,還要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背影》、《台階》、《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學,其中的一項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章的一種方法,即抓「關鍵性語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閱讀能力,是學生快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學生的這種能力。那麼,在教學《背影》的過程中,就要重視指導學生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引導識別,體會作用。從整體來說,體會抓住全文的文眼:「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幾次的「背影」語句。從片斷來說,文章第六段是重點,要深入理解和體會此段的內容和情感,可以藉助抓幾句「文眼」。這一課學完後,接下來的《台階》和《老王》兩課,就要引導學生運用這一方法來閱讀。《台階》中抓住「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句,《老王》中反映幾件事的句子。當然,以後的許多文章都會有,如《陋室銘》(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適當的機會,就要提醒或檢查學生是否已學會了此方法。
二、激發興趣,開發有效課堂的源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不竭的動力,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素質的源泉。有源之「水」長流,興趣就如學習語文之「源」,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語文,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是優化課堂教學效率的內在因素。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譬如,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導入激趣這一環節,以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體驗。這樣教與學就能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具體可以通過採取引用既膾炙人口又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合理而精當的設置懸念,精彩、高超、新穎、別致的課堂導語,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的故事,形象直觀的演示、板書、圖畫影視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法,使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一種新奇,一種學習的沖動,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富有激情與想像,從而自然地激發學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興趣,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過程的有效與高效。
只有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語文有效課堂的源動力,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語文,才能達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從而使課堂呈現出五個變化:變「教師為本」為「學生為本」,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變「師道尊嚴」為「平等、和諧、民主、互動」的師生關系,師生在教與學中共同感悟、共同體驗;變「聚焦式」教學為「立體型輻射型」教學,營造課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面;變「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變「知識傳授」為目的為「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為目的,對學生作出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
三、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採用探究式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余文森認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說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綜合性」的寓意有兩點:一是聽說讀寫融於一體,尤其是把寫作與口語交際滲透於綜合性學習之中,中心內容是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二是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與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麼。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學生明確任務,有組織、有章法地開展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的結果;重在知識能力的綜合運用而非掌握知識的多少;重在親身參與獲得的感悟和體驗,而非接受別人傳授的經驗。
四、有效訓練,夯實基本功。
新課程標准實施後,語文重視了學生的體驗、感悟,但決不能忘記訓練這項基本功。我們要看到以往的語文教學中,一些機械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的訓練,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語文教學就不需要訓練,這其實是矯枉過正的做法。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猶如游泳,如果不把學生拋入水中去嗆幾口水,去實際訓練,只在岸上指手畫腳,任你如何比劃,恐怕幾年下來,學生還是一個旱鴨子。要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踐「三維目標」思想,語文課堂就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我們在反對高消耗的應試訓練的時候,把語文學習應有的訓練也當作一盆臟水一樣潑掉了。這真是可惜!比如,有的學生字寫得七歪八扭,書讀得支離破碎,說話像蚊子嗡嗡叫,作文更是詞不達意、別字連篇、語句不通……這些都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加以訓練。否則,語文素養的達成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就以「小組討論」來說,它可謂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做到扎實有效首先要設計好「討論」的程序:(1)出示教師事先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或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的貫穿全文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2)學生根據問題各自安靜閱讀文本,思考。(3)小組展開低聲討論,先由組員輪流闡述自己觀點,組長記錄,再由組長組織討論修訂代表本組的觀點寫好發言提綱。(每一次教師只選擇其中一組全程參與和指導)(4)小組推選代表上台發言。(5)教師點評、總結。這當中的論題,應該是有討論價值的。盡管沒有標准答案,但必須是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養成的。其次「說」要「說」得好,先要有充分的閱讀和思考,形成個人觀點,還要認真傾聽,聽明白了他人的觀點之長才得以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聽出了他人的不同理解才得以言之有物地據理力爭。再者是「寫」,將小組觀點有機結合簡練概括下來,共同斟酌推敲表述的詞句。這就是語文教學綜合訓練的基本功,這一過程要逐一落實到位,才能體現合作學習效果。
總之,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培養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我們一定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❽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積極地開發課程資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務之急還是要充分調動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學有情趣,是學習的潤滑劑。情趣問題是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老話題,我這里要談的是要調動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就不能拘泥於現行的初中語文教科書(註:特指人教版的)。我覺得現行的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有一定篇幅的文章沒有或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可讀性,甚至根本就沒有學習的必要性。尤其是對慢慢成熟而又仍然稚嫩的初中生而言,教科書中的一些文章不但難以引發他們的學習情趣,而且久而久之,會讓他們感到上語文課索然無味,學習語文的熱情盪然無存。
誠然,這套教科書傾注了編寫專家們大量的心血,凝聚了他們無窮的智慧。書中的篇目涉及到了古今中外許多的名家名作,各類有代表性的體裁題材文章幾乎應有盡有,而且有些名篇如果不教給學生會讓學生留下終生的缺憾。但我同時也認為這也是在照顧面子編教科書,而這樣照顧「面子」,卻忽視甚至漠視了處在十幾歲這個年齡段特別需要呵護(應有的呵護)的孩子們的內心感受。當然選入教科書的文章肯定不能只顧及初中生的可讀性、情趣性,必須重內涵、重品味及其給人的啟發教益等,這是無疑的,營養是首位的。哲思精深或才華橫溢的古今中外偉大作家的作品肯定要佔一定的比例選入教科書,但一定要精選。而且品味高、內涵深的文章編入教科書必須考慮它的可讀性,不能妥協於編入教科書的各類文章的代表性,而忽略了初中學生閱讀學習的心理承受能力。何況我們今日面對的是誕生在這個傳媒高度發達時代的孩子。他們幾乎是泡在電視、電腦里長大的。
著名特級教師、福州一中的陳同亮老師說,入編課本的文章要經過精心地「過濾」,要十分切合初中學生年齡的心理需求,可以滿足他們自主探究的慾望,在編入非常經典的傳統名篇時,如果不能融入與當代實際情況結合的文章就不能得到學生們的認同。
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的孫紹振教授認為語文教材編寫要「盡可能去掉那些機械的教條的扼奪學生個性和心靈的東西」,讓文章的語言、內容等「喚醒他們內心深層的共鳴」。
蘭州某中學教師深有感觸地說,教材要無聲地提醒教師永遠把教育的著眼點放在「人」上而非「書」上。
以毛澤東的《中原我軍解放南陽》這篇文章為例。毛澤東的詩詞文大氣磅礴,舉世公認,堪移一絕,讀來心潮澎湃,盪氣回腸。特別是作為領袖人物親自寫新聞又有幾人(現在,……都不用親自寫新聞了)。但把《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有幾個老師愛教的?有幾個學生愛讀的?我問我們學校的幾個老師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有什麼感受,有的老師脫口而出「像『裹腳布』一樣」(當然言重了),有的老師乾脆就說:「我根本就不上的,上了還把學生上糊塗了,新聞不像新聞,通訊不像通訊。」可我們的編者偏偏把它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合編一課,稱作《新聞兩則》,且美其名曰新聞中的「瑰寶」(見課文導語)。說《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是新聞中的「瑰寶」,的確當之無愧,令人心悅誠服;視《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為新聞中的「瑰寶」,我真的不願認同,作為新聞,篇幅冗長,特徵不突出。
特別鄭重申明:對一代偉人毛澤東,我是無比崇敬的,而且這種崇敬是一直深埋在骨子裡的。但這篇文章的確不適合初中生的閱讀口味,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很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味。
我們肯定不能一味地迎合學生的閱讀口味,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品味,但口味還是要考慮的,沒有口味,學生不愛讀,教師不愛教,營養再好,學生沒有吸收。何況有的文章既沒有口味,也談不上有品味。再說有口味的也未必就沒有品味、沒有營養。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的倪文錦教授說:「語文教材選擇經典文化也並非拒絕生活關懷,經典文化與時代文化是可以並存共處、和諧發展的。」何況名家偉人的文章未必都是經典。
面對初中語文教科書選文中存在的這種現實,我們怎麼辦?當然熱切地盼望著初中語文教科書的編寫專家們更有膽氣、更有智慧地多精選對初中學生能引發深切體驗、產生心靈震撼、既具品味又有口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情趣的文章供學生品讀、感悟。
但盼望和等待或許是慢長的,往往也是乏力的。要解決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改變我們自己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這一點我們語文學科的優勢更明顯。對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按部就班地、一課一課地、一篇不漏地上到底,當然這並不是隨意性的。人教版的《教師教學用書》(原來叫參考書)在開篇語《致老師們》中也有明示:「使用這套教科書時要改變」「凡編入教科書的都要教給學生,只要有所遺漏,就被認為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的「觀念」。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跳出樊籬,自主靈活地精選若干篇適宜我們所帶班級學生認知現狀、生活需要的,能引發學生的閱讀情趣的,能激發學生產生心靈共鳴的美文與學生一起品讀、感悟。
示例1:《賣草莓的小女孩》
星期六的早晨,我被檐下紫燕的啾唧聲叫醒。「賣草莓了,很新鮮的草莓。」一陣稚嫩的童聲在風中若隱若現。我心中一喜,時下正是吃草莓的季節。
披衣下樓,在巷口遇到那賣草莓的小女孩。女孩大約八九歲的樣子,從她那破舊的衣服、瘦小的身體和疲憊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家境的貧苦和生活的艱辛。女孩籃中的草莓還沾著晨露,顯然是剛剛摘下來的,個個顆粒碩大,紅嬌嬌、水靈靈。我問她:「小妹妹,這草莓多少錢一斤?」小女孩回答:「三塊錢一斤,奶奶說草莓是自家長的,不能賣貴。」我憐憫地問:「你爸爸媽媽呢?他們怎麼讓你早早地一個人出來賣東西?」小女孩低聲地說:「我爸去世了,我媽改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了,我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生了病,我就出來賣了。」
我心中一顫,忙說:「這籃草莓我全買下了。」小女孩卻認真地說:「您還是少買點吧,草莓要吃新鮮的,時間長了不好吃。」我打趣地說:「早一點賣掉了,你就能早些買早點吃。」小女孩嚴肅地對我說:「不,我不買早點吃,奶奶生病沒錢買葯,我要把賣草莓的錢攢下來給奶奶治病。」我誠懇地說:「小姑娘,你這籃草莓我全買下了。我要把它帶到單位分給我的同事吃。」說完,我掏出一百元遞給她。小女孩忙搖搖頭說找不開。我說:「不用找了,拿去給你奶奶買葯吧。」小女孩認真地說:「我奶奶說啦,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我硬是把錢塞進小女孩的手中,鄭重地說:「孩子,這是叔叔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小女孩很懂事地向我道謝,我說:「你家還有草莓的話,就送到我這兒來吧,我的幾位同事真的很喜歡吃草莓。」小女孩點了點頭。
一連三天,小女孩天天送草莓來,我也全買下了。可到了第四天,小女孩沒有來。我以為小女孩家的地里沒有草莓了,她不會再來了,心裡還有點悵然若失呢。可到第六天,小女孩又來了。這次,她拎來的不是草莓,而是籃雞蛋,我很詫異。小女孩抽泣著說:「我奶奶去世了。臨終前她交代我將我家這唯一的一籃雞蛋送給你。她說你是好人啊,讓我不要忘記你。叔叔,我就要走了,我媽來接我去她那兒上學。謝謝你這幾天來對我的關心。」我連忙從衣袋中拿出一百元往她手裡塞:「這是叔叔留給你的紀念,你收下吧。」小女孩堅辭道:「叔叔這次我真的不能再要了。謝謝,再見了!」說完,她轉身就跑。跑了一段路,小女孩又回過頭來,見我依舊站在風中,就高喊道:「叔叔,我會回來看你的。」我也依依不捨地向她揮了揮手說:「多保重。」
這事已經過去兩年多了,而今又到草莓上市時,看到鮮紅的草莓,我的腦海中又浮現出小女孩那瘦小的身影來。賣草莓的小女孩,你在他鄉,還好嗎?(八年級上冊《語文基礎訓練》P.26)
這篇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文章傳達出了人間的純真、純善、純美,極富感染力,一定能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也有益於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達自己較獨特、較真切的情感體驗。
當今學生似乎普遍缺乏施愛、缺乏感恩,應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12月12日,上海復旦大學18名大學生在黃山上探險迷路,一民警(張寧海)為找尋迷路的大學生而不幸墜崖,付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事後記者在采訪這些大學生中的代表時,有兩個代表不約而同地僅用「遺憾」來表達對民警不幸墜崖身亡的感受。我沒有去關注網友的評論,但我個人對這些大學生代表僅表「遺憾」表示非常的遺憾、悲哀,甚至氣憤!為了找你們命都賠上了,就用一個「遺憾」來打發?生命在這些大學生心中至少是口中就這么廉價?或許我們不該跟這幫大學們「較真」,或許他們只是有口無心,但此時此刻能這么有口無心嗎?當然我們也倡導說真話,但能讓這樣的「真話」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當今這些大學生們如此不懂事呢?難道就沒有我們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語文教育,包括語文教科書編寫內容的缺失嗎?
❾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教學中進行反思
教學反思按教學進程可分為:
1、教學前反思: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後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進行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漏補缺、吸收和內化的過程」。
教學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
2、教學中反思: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就是及時、自動地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捕捉教學靈感,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方法,努力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教學中反思具有監控性,不但能使教學過程高質高效地進行,更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
3、教學後反思:教學後反思是指「回頭思考」或「課後備課」。教師上完課後對整個教學過程及時反思並作出理性分析,根據教學反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確課堂教學改進的方向和措施;在每節課、每一章節教學結束後,教師對教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找出解決辦法,有針對性地改革教法,指導學法。
通過教學後反思,教師不僅能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而且能將教學經驗系統化、理論化,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教學後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四、教學反思的內容
1、教學成功之處。教師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最高境界。
2、教學不足之處。即使再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今後再教學時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教學再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教學再設計」或「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5、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五、教學反思的策略
1、反思日記。一次教學結束後,詳細回顧並記下自己的教學全程,就教學理念的先進性、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的准確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師生情感的默契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反思。
2、課堂錄像。用攝像機把自己的教學過程錄制下來,課後重播,圍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設計、教學手段等進行自我反思——「微格教學」。
3、同行觀摩。請同行聽課,課後研討,讓他們指出自己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明白自評與他評之間的差異,以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
4、交流探討。向其它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故事」,從中發現問題,或請別人就自己的做法和體會發表意見,從交流探討中反思教學的得失。
六、教學反思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所進行的研究,可簡單概括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教育教學,為了教育教學」的研究。
2、對比研究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樣的課,我們可以去聽優秀教師怎樣上課,閱讀優秀教師的教案,傾聽優秀教師的備課思路,並與自己的教案、課堂教學進行比較。通過學習比較,容易發現問題,產生新的想法,並且找出教學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的差異,不斷提升自己。
七、教學反思的意義
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學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能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能力,促使自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並使自己逐步由「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習型」教師,由單純的「教書匠」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實踐證明,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學與反思相結合,不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從日常復雜的教學工作中脫身出來(哪怕只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暫時超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從而使教師能夠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逐步實現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