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的語文第一課《散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初一的語文第一課《散步》的主要內容是:在初春的南方田野上,為了讓年邁版的母親多走權走,我們一家四口一起散步,可母親想走大路,兒子想走小路,最終我們選擇了走小路。
B.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的起因、經過、結果都是什麼呀
起因是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經過是散步途中意見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結果是走了小路,一家人和和睦睦
C. 初中上冊 語文課文23課散步,誰給偶講解一下啊
23、《散步》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注意把握文章的朗讀技巧。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揣摩文章的親情美、語言美和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揣摩文章的親情美、語言美和意境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設置情境,由公益廣告《媽媽,您洗腳……》導入新課。將愛心傳遞下去,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這堂課就來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體會另一種形式的愛心傳承。
二、整體感知
1、 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熬過[ áo ] 分歧[ qí ] 霎時[ shà ] 蹲下[ dūn ]
2、 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感情基調、語速、停頓、重音、語調等。[深沉舒緩]
請學生例讀第二自然段。
3、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從記敘文的六要素理解
三、深入探究
1、體味親情美
(1)思考:從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提示:這一家人,祖孫三代,和和美美,互敬互愛,這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
(2)思考:這一家三代四口是怎樣的人?請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板書:「我」——孝順、溫和、穩重(找出有關「我」的語段。)
母親——溫和慈愛
兒子——聰明伶俐、善於觀察
妻子——溫柔賢惠
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願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願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遊的興致。]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恆的情感:[板書:親情]
明確:「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2、品味語言美
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裡?
(1)寫景的句子
第四自然段「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明確:這段描繪了新綠、嫩芽、冬水,展現了春天的氣息,生命的呼喚,寫得富有詩意,讀後使人似乎聞到了鄉間田野泥土的芬芳,襯託了一家人散步時祥和、歡樂的情緒。
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明確:這句描寫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點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這幾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態都顯現出來了,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情態畢現。「正因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缺乏文化修養的人,話是不會這樣說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現什麼情態,就要用什麼樣的語言。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比得多妙!從內容上說,有回環的關系,把母子關系一下子追溯到幾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溫順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3、感悟意境美
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文章的深層內涵,如「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如何理解?
點拔: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四、拓展延伸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設置情景,請學生來告訴我們:父母平時是怎樣關心愛護你和孝順你的爺爺奶奶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如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生日嗎?如知道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父親節[父親節為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什麼時候嗎?
五、學習小結
《散步》這篇優美的散文,是對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的頌揚和傳承。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親情不單單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裡的零花錢,桌上可口的飯菜;它也應該是孩子和父母說的貼心話,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親情不單有甜美的寬容和寵愛,還包含著也許令人厭煩的嘮叨和可能產生的誤解。其實,在我們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
六、課後作業
再次觀看公益廣告:《媽媽,您洗腳……》——一位年輕的母親,先為年幼的兒子洗腳,後又用熱水為年邁的婆婆熱熱腳。年幼的兒子看在眼裡,也端來一盆水,說:「媽媽,您洗腳……」,並以之為話題,寫一篇隨筆,字數300字左右。
D.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
一復
朗讀全文。題目「散步」是從制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
本題在標題上做文章,意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也是揣摩標題藝術。第一問,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另擬標題,可以各顯神通.
二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並與同學交流。
本題要求理解語句的深層含義,重點應放在「整個世界」四個字上,兼及其他。
說明母親和兒子對一家的重要性
三
下面這篇短文也是講三代人的故事。與課文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三代》與《散步》主題相近,又有差異,情節則差別較大。本題作比較閱讀,培養鑒賞能力。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感動」這種情感更是個性化的,說《散步》更感動人,可以;說《三代》更感動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兩篇短文的主旨,《三代》說的是,寧可自己受傷,也要保護一老一小;《散步》說的是,孝順第一。衡量作品,也要從社會價值上去考慮。
E. 請看:為什麼把《散步》放在初中語文新教材的第一篇求解
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名為《散步》的散文。按照記敘散文寫真人真事的規則,應該是作者莫懷戚在講述自己經歷的一件事。幾年間,聽了同樣的幾節語文課,老師們都把文章的主題定為歌頌、贊美親情;筆者總認為有些牽強。2009年秋,我有幸在江蘇宜興再次聽了這節語文課,主講教師卻把文章的主題定為責任。為此,我當即表示贊同。之後他來北京我倆又當面交換了意見。日前,在講課時再次利用到此文,總覺地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交流是一件憾事。 其實,《散步》的情節並不復雜。開春天氣轉暖,我、我母親、我妻子和我兒子一家四口到田野中散步。後來遇到一個岔口出現分歧,母親開始要走平坦的大路,兒子要走有趣的小路。後來母親改變了主意,讓我背著她隨我兒子走小路。就這樣,我背著年邁的母親,妻子背著年幼的兒子一起走了小路。文中有幾句話引人深思:一是「她(母親)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二是「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三是「……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背的同她背上背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看到這里,其實寓意再簡單不過了。順著小傢伙的話講,「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里有兩對母子,所不同的是前面一對母子是兒子背著母親,而後面一對母子是母親背著兒子。這里,被妻子背著的兒子就是我的昨天,而背著母親的我則是兒子的明天。由此可見,作為兒子幼時都有享受母親背著的權利,以及長大了都有背著母親的義務。作為母親都有背起年幼兒子的義務,以及享受成年兒子背著的權利。可現實中,恰恰是每個母親都曾背過自己的兒子,而作為兒子未必每個人都背過自己的母親。 回過頭來再看這篇文章,她之所以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教材,筆者認為就是因為她用一個「背「字把一個人撫養子女與贍養老人這樣一種責任與義務形象化了。現實中,人們恰恰把這體位不同的兩對母子割裂開來,去過分強調未成年兒子的權利——保護、免責、減刑、免死等;而不去強調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必須接受家長和學校的教育的義務。當前,我們已經無法掩飾一些人不盡贍養老人之責這一社會的熱點問題了。啃老族的出現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話又說回來,關於子女不盡贍養責任的問題早已有之、古已有之。並被老百姓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用以警示後人。其一,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說的是將老人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一家養一段時間,這里不單是弄得年邁的老人居無定所;更重要的是使老人的感情受到傷害,讓他們寒心。其二,養兒別養仨,養仨餓死媽。兩個兒子尚可輪換,兩個以上有時就誰都不管了。前些日子電視中播出一個節目,即:在天子腳下的北京市通州區張辛庄村,有5個兒子的柴老太太竟然被餓死。別以為這只是極端現象,至於輪官馬的現象在你我身邊絕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的是,那些滿口講究享受天倫之樂的兒女們,竟然把父母分開一家養一個,使好端端的一對老鴛鴦成了牛郎織女。 話說到此,有人不免要問是誰養了這幫子不孝子孫?得到的回答也乾脆:是社會、是你我,尤其那些被虐待的家長。說是社會,首先是教育違背其教孩子如何做人的性質。還是讓我們先看一個「教」字吧。從「教」本身我們可以看到,先教人學會「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然後才是學「文」。而現在竟然把分數放到高於一切的位置!說是你我,「愛」是下行的,那不是一般人所能輕易做到的,看過《觸龍岩說趙太後》我想就不用筆者多講什麼了。說是那些被虐待的家長也是有道理的,請問,別人家的兒女怎麼有很孝順的,為什麼你的兒女成為不孝子孫呢?當然,締造出這些不孝子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是各自發揮的作用不同罷了。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散步》的老奶奶為什麼寧可讓兒子背著自己,也要滿足孫子走小路的要求呢?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因為孫子是老太太生命的延續,那是老人家的希望。但是,一味地任「愛」下行,一味地強調「希望」的權利而忽視責任,希望很可能變成失望。一句話,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一份責任。
F. "散步"在初中語文第幾冊 人教版
參考: http://www.newxue.com/kewen/1241599937700.html人教課標本七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第23課 《散步內》 您搜索的是:容散步 共找到相關記錄:2 條散步簡介:作者:莫懷戚所屬欄目: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全文:[查看詳細]散步簡介:作者:莫懷戚所屬欄目:課標本七年級上 全文:[查看詳細]
G. 初中語文課文散步的起因、經過、結果都是什麼呀 拜託了,很急
起因是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經過是散步途中意見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結果是走了小路,一家人和和睦睦
H. 初中課文《散步》怎麼標段落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和話,就象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
這 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I. 初中語文第23課《散步》這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感情
1、這篇短文復主要寫了什麼故事制?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祖孫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
2、這篇短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本文表現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如何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散步》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①):總起,交代了散步的地點和有關的人物。
第二部分(②~⑧):重點寫散步的過程。
這一部分又可根據內容分為三層。
第一層(②)交代母親對這次散步的態度的轉變。
第二層(③~⑤)寫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樂趣。
第三層(⑥~⑧)寫產生散步路線的分歧以及解決辦法。
J.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一課《散步》課後問題答案,要清晰,完全正確
1.好,題目可換成《背上的世界》,由文中後段.「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回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答……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的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段話可分析出文章的主旨,從而擬題。
2."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庄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後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句話體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