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語文應該怎樣學習,平時要如何訓練自己
簡單來說,四個方面:
1.基礎知識
再做題中,做好積累,一些成語,病句,文學常識……內不要大量去背,要在理解容中應用,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2.閱讀
抓住中心,掌握答題技巧,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對於不同的問題,都要有不同的應辯能力。
3.古代詩詞
最主要還是先總結文言現象,切勿死記硬背
買本文言文專項訓練的題冊,每天固定做幾篇,在做題中摸索及運用,一般高考考人物傳記的很多,建議你多做做關於人物傳記的文章。注重量的積累,從而從中找到感覺,也就是說答題的方法,感覺有了,也就說明你已經入門了。
4.作文
作文主要考核個人的修養水平,用詞不在於華麗,而在於有說服力,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提高你的作文檔次。另一點就是,要多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最近幾年高考作文趨向於社會熱點問題。
最後我想說,語文這一科最主要還是要注重量的積累,正所謂:「量變促成質變」,臨時突擊是肯定不行的。要善於總結學習方法,反對死記硬背。
最後祝願你:學習進步,最後夢想成真,考入理想的大學!
⑵ 高中語文怎樣學好
1.平時你要多看來一些散文,詩自歌之類的東西,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信手拈來,把它當做一種習慣保持下去
2.對一些平時遇到的精美句子最好摘抄下來,早上的時候隨便翻翻,效果也不錯
3.作文可以隨性寫,不必苛求一定格式
⑶ 高中語文怎樣才能學好
怎麼學好語文:
閱讀是人的特權,凡識字之人,沒有不閱讀的。中學生要提高語文水平,課外閱讀必不可少。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質量呢?
變苦讀為樂讀
閱讀的興趣,自識字之後便有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越來越濃厚,有的越來越淡薄;有的趨於媚俗低級,有的追求崇高典雅。造成差別的關鍵在於培養興趣的方向。怎樣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呢?有人提倡只讀名著,我覺得名著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或者說有些名著並不適合中學生讀。一般來說名著涵載都比較龐雜,以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水平,很難辨別良莠,擇善而取。所以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還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以「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為標准,選擇一些適合自己讀的書來讀,收獲會更快更大一些,也有利於自己興趣的發展。閱讀是純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意敏感區。每個讀者只有在閱讀那些與自己情感經歷、生活體驗較為切近的作品時才會最大限度地投入並獲益。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說,讀一本好書,如同邂逅一位偉大的老師,一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閱讀能使你接觸自己以外幾百幾千個人的人生,能和古聖先賢對話,沒有時空的限制。閱讀當中能發現人生的花絮、山川、道路和旅程,閱讀當中有日月星辰,有喜怒哀樂,有遼闊的感情大海,有理想的思維征帆,有無邊無際的詩樣的風。當你在讀並且想的時候,這樣的「喜悅」,還不能使你對閱讀油然而生興趣嗎?重要的是,不論怎樣的「喜悅」,都必須付出努力——在閱讀時展開聯想、想像和思考。任憑書中的信息在自己的大腦里跑馬,是不會有很強的樂趣的。有興趣是樂讀,無興趣自然是苦讀。不過苦讀也無妨,興趣是可培養的,苦讀若能深入,也會變成樂讀。苦讀更能培養一種堅毅忍耐的品質。閱讀中的聯想、想像、思考,有時也是一種挑戰的忍耐,一旦知道了那份喜悅的人會更堅強。與書為友的人是堅強的,因為他能自在地品味,汲取古今人類的精神遺產,運用自如,成為「心靈的巨富」。以錢財來說,就像擁有好幾家銀行一樣,需要多少就提取多少。有一位百萬富翁與一位貧困書生打賭,說如果貧困書生能閉門讀書15年,他將贈送150萬美元。書生做到了,但書生最終竟然放棄了這筆巨額饋贈,因為他擁有了更多無法用錢來衡量的財富。
拿得起放得下
興趣有了,還要處理好閱讀和學業的關系。處理得好,增長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習,善莫大焉;處理不好,荒廢學業,貽誤前途,悔之晚矣。課程與閱讀誰主誰次,我不想妄放厥詞。我只想說,中學生必須在全面發展之後,才能從很多感興趣的事情中選擇一項最適合自己的,然後為之「奮斗終生」。如果完全根據興趣跟著感覺走,恐怕中學時光度完了,連就業謀生也成了問題,還談什麼成才成器呢?我曾目睹過許多聰明孩子沉迷於小說而荒廢了學業,結果考不上大學也謀不上職業,成為街頭流浪者,連過去沉迷的小說也不愛了。學生以學業為重,為了使學業更優異,特別是為了使語文聽說讀寫幾方面都有較高能力,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在於把握好「度」,拿得起放得下。茶餘飯後,課間假日,有計劃地選讀一些好書,不僅能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也是對枯燥學習生活的有效調節,是一種很好的休閑方式。
培養語感強能力
閱讀是心靈的旅程。對於精神空虛無聊的人,閱讀或許是一種消遣;對於求知上進的人,閱讀則是一種心靈的滋潤。通過讀書可歷奇涉險,尋找激情,體驗高貴;通過讀書可與孔孟對話,與李杜為友,與素昧平生的人物風景相遇。擁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和一個安靜的氛圍,可選擇小說放任自己去感知;茶餘飯後,床頭枕邊,隨時拿起一篇散文、小品,在感受激越婉約、揣摩優美精緻中,便有猝不及防的「驚喜」;晨練野遊或獨處無聊、激情難平時,正是讀詩的好時光,或朗誦,或吟哦,或淺唱,隨心所欲,隨情而動。閱讀既是心靈感悟的過程,也是語感實踐的過程。「語感」是一個人對言語的具體感覺,聽一個人講話,用語當不當,句子通不通,邏輯強不強,樸素還是華麗,實在還是飄浮,語感強的人一聽就聽出來了。閱讀也一樣,但如果僅能讀出上述感覺,還只是語感的淺層。語感不僅是一種內在的語言知識,是對語言好壞的感覺,而且是對情理、人格、心靈的感覺。「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與「你放著罷,祥林嫂」表述的情理絕對不一樣的。現在的中學生很苦,作業練習幾乎壓得透不過氣來,有點閑暇用於讀書也懶得思考,只滿足於讀懂大意,所以很難有大收獲。對於怎樣提高語文水平,我的觀點是還是要少做練習多讀書,要讀就用心靈去感知,並特別關注作品「這么說」的語言形式及其效果;有了自己的真感覺,最好用日記或批註的辦法記下來,時間久了,自然便進入了一種新的境界。
⑷ 怎樣學好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一定要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就是背,沒別的.
現代文閱讀就是靠多做題,注意總結版正確權答案的規律,一般答到幾個點就能得分.
語言基礎部分靠平時積累,也是要多做題.如果你是福建省的就不用考慮這個了,高考不考.
作文,如果自己感覺沒有什麼寫作天賦,就多背些古詩詞、名言警句啥的,盡量往文章里放,一定要放得恰當,這樣老師就會給你很多印象分。或者多看一些所謂的優秀作文,裡面一些描寫場景然後升華的句型都可以模仿,多肉麻都無所謂,老師就喜歡這樣。比如「冬天伴隨著凜冽的寒風吹過,樹上最後一片葉子循著前輩們的軌跡,緩緩地飄落了。它們將逐漸地腐爛,然後融入到樹根周圍的泥土裡,把自己身上最後一點營養物質,獻給了生它養它的這棵大樹,只為了明年開春時的新葉更嫩更綠,只為了這棵樹更大更茂盛。」然後把這升華一下,比如可以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自古以來多少中華兒女為了中國這棵大樹啥啥啥的。。。」,這樣老師會非常喜歡,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平時多看點有知識性歷史性的或者有哲理的書,寫議論文的時候會有很大幫助。
多看些經典書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文學品位,會使你受益匪淺的。
⑸ 怎樣學好高中語文
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怎樣學好高中語文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習慣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學生的頭腦這部機器就會持久的運轉起來,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飛行器,基本可以靠慣性自行運轉了。葉聖陶先生認為,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一、積累的習慣。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與肄業「肄」;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一)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一是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一個高中生,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看,至少要有兩本詞典: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現代漢語詞典》;二上商務書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時擁有《同義詞辨析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經常翻檢,培養對漢字的認讀,正確書寫和使用的能力。二是善於對易混字音、字形和同義的詞語、成語進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釋中提到的字、詞;分考點訓練的資料中的列舉的字詞;綜合訓練試卷中出現的字詞等。三是掌握詞語搭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辨析同義詞的方法。(二)積累文言實詞《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文言實詞120個,其實要適應要高考的需要,應該是越多越好。積累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詞的古今異義。著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題D項「人災,絕食者千餘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例如「發」字:(1)見其發矢十中八九。(《賣油翁》)發:發射(2)頃之,未發,太子遲之。(《荊軻刺秦王》)發:出發(3)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赤壁之戰》)發:點燃(4)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發:打開(5)非常之謀難以猝發(《五人墓碑記》)發:發動(6)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發:抒發(7)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君後援(《赤壁之戰》)發:派遣(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發:征發,征調(9)即道意中事,無毫發爽(《促織》)發:極短的長度單位,十毫為一發(10)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發:開放這些都是課內所見的,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3.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這是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例如:(1)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籍,名詞用作動詞,登記。(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屈原列傳》)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毀謗。(3)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堅,形容詞用作動詞,堅固的鎧甲。(4)變姓名,詭行跡,草行露宿。(《〈指南錄〉後序》)草,名詞用狀語,在草里。(5)今以鍾馨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石鍾山記》)鳴,使動用法,使------發出響聲。(6)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先,意動用法,把------放在前面。4、偏義復詞偏義復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例如:「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在此句中,只有「園」這個語素的意義,沒有「圃」這個語素的意義,「園圃」是偏義復詞。例如、《孔雀東南飛》中「晝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個偏義復詞,下列句子中加括弧的詞語,屬於偏義復詞的是A、為[奸利]無所忌B、每[宴饗]費千金C、刺諸縣[短長]D、必條[利病]反復本題考查偏義復詞,是從詞的構造特點來命題的。A項的「奸」是求取,與「利」構成動賓關系,不是偏義復詞。B項的「宴饗」都是宴請的意思,是同義復詞。D項的「利病」是「利益和危害」,兩個語素都有表義作用,也不是偏義復詞。只有C項的「刺」「短長」,「刺」是指責,其賓語只能是「短」,不能是「長」,「短長」是個偏義復詞。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例、解釋句中加括弧的詞語賈家莊幾為巡徼所迫[陵]死。此題考查通假字兼實詞的含義。「陵」通「凌」是「欺凌」的意思。如「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見於中學語文課本上的通假字大約有100多個,考生要動手動腦,整理、記憶。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偏義復詞、通假字是高考文言實詞的主要考查點,考生備考時,要針對這些考點不斷的積累知識,加強訓練,培養結合語境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三)積累古詩文名篇。不少人學習文言文只滿足於掃清文字障礙,認為老師已講清楚,我也明白,這就夠了。老師一篇一篇地講,學生一篇一篇地學。到了高三下學期總復習的時候,你問他還記得幾篇,他就會茫然地搖搖頭說,一篇也不記得了。這種學習方法是極不可取的。因此,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積累。而積累的最好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酒宋代的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腹中的詩書從何而來呢?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舍如利刃辯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才高八斗的智慧;溫文爾雅、謙和恭謹,文質彬彬的氣質;從何而來呢?從背誦中來。背誦是一個人才能、智慧、品格養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曾在背誦方面下過大功夫,集學者、作家、翻譯家於一身的錢鍾書先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就發誓要「橫掃清華圖書館」,他不但背誦了大量的古代文學名著,而且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古印度語言。他的文章歷史典故隨處可見,精譬妙喻俯拾皆是;他的演講氣勢恢宏,妙語連珠,機智幽默。著名小說家巴金,十二歲時就能背《古文觀止》,傑出文藝評論家茅盾,小時候就能把《紅樓夢》倒背如流。贊嘆之餘我們悟到了什麼呢?沒有背誦,沒有文化的積淀,不可能成為一個有語言修養,有文化內涵的人。那麼,一個高中生需要背誦多少篇章呢?新修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己有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定數量」,在大綱中規定為《蜀道難》、《聲聲慢》、《長亭送別》等詩詞曲50首,《勸學》、《蘭亭集序》、《赤壁賦》等古文20篇(段)。這是對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碼的要求。隨著誦讀篇目數量的增加,你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除此以外,沒有更好的法了。在這方面不肯花時間,到了考試時再問怎麼,就好像揪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那真是毫無法了。(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對高三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需要注意了是,我們還要有「學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學生問我,我這個學期摘抄了兩大本,怎麼一到作文時,仍然感到無話可說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有「兵」不會用「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積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寫文章時用,到時候你要想到這些材料,要學會用,這發問的同學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寫時,就沒有用的意識。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十二分的珍貴,我們抄東西時,一定要想到有用沒有用,如果這個材料沒用,那我寧願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內舉行一個語文學習經驗介紹會,胡森介紹說,他抄一個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註,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觀點之下。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說胡森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試一試。(十)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同學失分,不是失在知識能力上,而是失在沒有題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能使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復習語病題時,就要在把握六種病句特點的同時,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1)審讀法。審讀法就是通過審慎的閱讀,發現句子的毛病。一般說來,大凡讀起來別扭,聽進來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處,再仔細分析判斷,查清語病的原因,然後加以修改。例如「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讀第一分句「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就會覺得不通,要在其結尾加上「情況」或「狀況」之類的詞語比較順暢。(2)緊縮法。緊縮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飾成分去掉,就其主幹部分,檢查語病。例如,「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把它緊縮後就是「他按排了內容、時間、人員以及問題。」顯然,「按排」與「問題」搭配不當。(3)類比法。也可以稱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懷疑有語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語病,那麼原句也有語病。例如,「今年春節,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這句話通不通,可以用類比法來檢驗:「這個工廠的幾十台機器,幾百個工人放棄休假。」「這所學校的幾十間教室、幾十名教師放棄休假。」顯然「機器」、「教室」、「消防車」都不會「放棄休假」。(4)比較法。在選擇有語病的項時,四個選項中往往有兩個容易排除,剩下這兩個,就為難了,那個干擾因素比較大的選擇項,也給人似是而非的印象,這時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比較。如果是確認兩項都有問題,就選擇問題較大,較明顯的那一項。再如,現代文閱讀題:一、要有文本意識。我們必須學會從原文中把答案「扣」出來的本領,而不是叫你憑想當然的,按自己的觀點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觀點,但這個思想觀點它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不是篩選作者的觀點,而是寫出通常認為的正確觀點。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二、要有語境意識。體察語境,提高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語句的能力是提高現代閱讀水平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在一個語段中,語句表達一定的意義,又省略和隱含某些意義,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先後相承,有的互為補充,有的先定范圍再做闡發,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對相語句熟視無睹,閱讀理解必然脫離語境的偏差。例如,我們讀魯迅的《阿Q正傳》,開頭寫一隻烏篷船「將大不安載給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動搖」,到了下一章的開頭卻說「未庄的人心日見其安定靜了」中間隔了一章的記敘描寫,再往後寫盤辮子,寫不準革命,寫趙家遭搶阿Q終於沒有上前,又有一句,「這一夜沒有月,未庄在黑暗裡很寂靜,寂靜得像羲皇時候一般太平」答題技巧是一個大課題,對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講也十分重要,將來我們再專門講,這里先把問題把出來,請同學們自己不斷的總結,積累自己的答題技巧。古人說:「江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知識積累越豐富,聰明才智越易於發揮,而且有利於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