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人教版下地理
A吧
排除法,先排C,B工業所需原料大量進口這句是錯誤的,日本才是工業所需原料大量進專口,屬而且日本會從俄羅斯進口,一個國家工業所需原料不足的話是不可能有出口的。D的話俄羅斯還不構成經濟發達,而且問題是工業特點,經濟發達不是工業特點
『貳』 六年級地理知識點
你六年級就學地理啦?
『叄』 地理練習部分六年級下
『肆』 六年級下地理東南亞
南亞的氣候特點,地形主要農作物,影響農業的主要因數
東南亞[讀圖識記]1.中南半島、馬來群島、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2.10個國家(新世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東帝汶);3.赤道穿過;4.克拉地峽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⑴ 范圍 赤道兩側,100S—250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中南半島:有6個國家,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有三個(越南、寮國、緬甸),寮國是惟一內陸國,半島上的半島是馬來半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群島,6個國家和地區,印尼在東南亞面積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城市,東帝汶2002年5月獨立⑵ 十字路口的位置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在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本區的咽喉,載重通過能力25萬噸[注意]中國的能源安全與泰國的克拉運河計劃⑶ 地形與河流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是我國西南南北走向的橫斷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與我國西南地區的山水相連),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上遊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資源豐富;中下游地區多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湄公河平原(東南亞最大平原),紅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為主要農業區。河流 上遊河流 流經國家 城市紅河 元江 中國、寮國、越南 河內湄公河 瀾滄江 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 金邊、萬象湄南河 泰國 曼谷薩爾溫江 怒江 中國、緬甸 伊洛瓦底江 中國、印度、緬甸 仰光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山、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⑷ 氣候熱帶雨林氣候:馬亞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類型為對流雨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分旱、雨兩季2、居民和經濟⑴ 人口稠密 華人眾多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黃色人種,印尼為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億人」國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島,島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達。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吳哥窟為著名佛教建築、泰國將佛教為國教。印尼、馬來西亞把伊斯蘭教作為國教,菲律賓居民多信仰天主教華人、華僑最集中分布區,原籍主要為廣東、福建⑵ 主要農產和礦產①主要熱帶經濟作物---熱帶企業化種植園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金雞納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最大生產國。②主要農作物(主食):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平原區,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馬來群島沿海平原也產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為稻米產國,其中泰國出口最多。③東南亞的礦產以錫和石油最著名緬甸、泰國、馬亞西亞、印度尼西亞處於東南亞的錫礦帶石油主要分布於印尼、汶萊,特別是印尼,集中於蘇門答臘島,由於石油豐富被稱為「希望之島」,現在印尼成為東南亞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主要輸往日本,當兩伊戰爭爆發時,東南亞的石油尤其顯得重要。物產 天然橡膠 油棕 椰子 蕉麻 金雞納霜 稻米 錫 石油主要國家 馬亞西亞 馬亞西亞 菲律賓 菲律賓 印尼 泰國 馬亞西亞 印尼、汶萊⑶ 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初級產品為主,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利用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發展工業,旅遊業迅速發展3、新加坡——「花園式城市」⑴ 城市島國:馬來半島南面的城市島國,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望。地狹人稠,華人很多,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港口條件好,糧食進口、淡水靠鄰國供給⑵ 利用有利條件迅速發展經濟: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轉口貿易的基礎上,發展對外貿易和海上航運;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技術,進口原料,發展煉油和造船業(最大的工業部門)、海上鑽井平台製造(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鑽井平台的製造中心)、電子電器業(第二大工業部門)等;利用風景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的長處,迅速發展旅遊業⑶ 工業布局:重工業集中在西部工業區,有污染的工業布局在遠離市區的小島上;市區以商業、金融業、旅遊業為主,有少量輕工業,同時合理安排綠地面積。
『伍』 地理練習冊下6年級24—25
我來啦!
正確答案抄如下:襲
民居:1.熱帶地區,高溫多雨
2.降水少
3.寒冷
二:這幅漫畫所揭示的問題是溫室效應
原因是工廠排放的大量廢氣和汽車的尾氣,使大氣的二氧化碳增加
後果是:全年氣溫變暖,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
措施:節能減排,節約資源,乘坐公共交通
『陸』 六年級地理復習資料
給你個網址學語文
http://www.5156e.com/
英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3zJhCgwjuQ/背一下語法
二、陸地和海洋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於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裏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於夏秋季節,雨熱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後,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
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
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和東南亞地區; 海外投資建廠給日本帶來的好處: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環境,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7、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渧汶。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5°N)主要位於熱帶;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較大;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邊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特徵 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熱帶雨林氣候 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 全年高溫多雨 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熱帶季風氣候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東南亞的糧食作物為什麼 以水稻為主:水稻是一種主產的糧食作物,但它的生產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並且要求有高溫多雨的條件,東南亞人口稠密,耕進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因進制宜的必然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狀況: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3、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努江)、河流特點:南北縱列、山河相間,河流上洲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洲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為什麼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我國的重慶,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鄰國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西馬拉雅南側山地,中部為恆河平源,南部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總數己經超過了10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國,50年間印度人口增長了近三倍,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採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獎勵計劃,但是印度廣大農村的傳統觀念還十分強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人口每年凈增量會越來越大。印度由於人口過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和鋼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說明,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7、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8、印度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在於推行了「綠色革命」。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麥則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恆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這也說明農業生產和自然條件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
9、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這是由於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後,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羅斯自然概況:①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同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平方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②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各地差異較大,北部有終年寒冷的極地氣候,南部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草原性氣候,東部是溫帶季風氣候。俄羅期的氣候牲: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③河流與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水力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產地主要有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
11、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亞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於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12、亞伯利亞大鐵路為什麼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且安全系數較低。管道運輸是將線路和運具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交通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公路和鐵路;貨運的兩種主要方式:管道和鐵路。
第八章 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
1.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漢外的西亞各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亞不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而中東卻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也就是說中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跨亞洲、歐洲和非洲,被譽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亞洲、歐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區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分別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中東猶如世界的交通要沖,古代這是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在也還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土耳其海峽的利用,更顯其地理位置的優越,中東還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許多國際航線都要經過這里,因此,中東過去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擴張的地區,如今一些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都想把它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們的斗爭十分激烈,這就造成了中東的局勢的不穩定。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儲量佔65.4%,產量佔30.5%,出口量佔44.7%),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主要運往美國、日本、西歐各國
1.主要國家建立情況
國家 建立時間 建立者 亡國者 都城
夏 前2070年 禹 桀 陽城
商 前1600年 湯 紂 亳、殷
西周 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鎬京
秦 前221年 嬴政 咸陽
西漢 前206年 劉邦 長安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
蜀 221年 劉備 成都
吳 222年 孫權 建業
2.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禪讓制:原始社會首領產生方式; 王位世襲制:從夏禹傳子啟開始
分封制:西周開始; 中央集權制:秦朝開創,包括皇帝制、三公制、郡縣制。
3.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4.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5.稱號與人物
神農氏:炎帝;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 大禹:禹
醫聖:張仲景; 神醫:華佗; 書聖:王羲之
6.人物與成就
李冰:都江堰 張騫:出使西域 蔡倫:改進造紙術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華佗:麻沸散 司馬遷:《史記》 祖沖之:圓周率 賈思勰:《齊民要術》
酈道元:《水經注》 王羲之:《蘭亭序》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7.戰國時期主要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 道家:莊子 法家:韓非子
8.中國之最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夏朝
春秋諸侯爭霸中,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
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西周時的司母戊鼎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戰國時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秦朝
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黃帝
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開始於秦朝
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於西漢
絲綢之路最早開通於西漢
紙最早發明於西漢
最早發明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的人是華佗
記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的書籍是《九章算術》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司馬遷寫的《史記》
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的人是祖沖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是賈思勰編的《齊民要術》
東晉南北朝時,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四、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牆厚、窗小的特點
五、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後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柒』 六年級下冊地理 世界之最
大的海來:珊瑚海(479萬多平方源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海和渤海
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
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馬尾藻海
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錢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為什麼?)
最大的洋流:西風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最高的島嶼:新幾內亞島,也是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
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
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亞灣其次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
輪廓最完整的火山:馬榮火山,其次富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萬平方公里).
『捌』 六年級下地理練習冊P28
A 俄羅斯,白種源人種
B 蒙古,黃色人種
C 剛果民主共和國,黑色人種
D 澳大利亞,白色人種
E 加拿大,白色人種
二:
澳大利亞,英語
埃及,阿拉伯語
阿根廷,西班牙語
巴西,葡萄牙語
三:
黑色人種:阿里,奧巴馬
黃色人種:陳景潤,華羅庚
白色人種:愛迪生,華盛頓
(這個大題很簡單,僅供參考)
(我七年級的,去年做的)
『玖』 六年級下冊地理知識提綱
把所有的國家地復理位置制都寫出來要多少字啊 世界上有近四百個國家和地區 要怎麼寫啊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地圖看地圖看地圖還有看地圖 課外知識建議你去書店買點旅遊指南什麼的 還有個世界上最美的什麼一百個地方什麼的 以及主要的文化區域 如兩河流域 印度什麼的 以及西歐北歐這些國家 這些主要的 初中高中一直都是人文地理 環境自然地理什麼的 人文比如 人口分布啊 資源的配置啊 自然地理就是地形地貌啊 還有自然災害啊 什麼的 期末考試題書店也是有的 網上搜也是有 抱歉 回答你的答案需要在網上做大量的工作 其實這些工作還是你自己做的 這樣印象會非常深刻 謝謝
『拾』 六年級下地理練習冊p27-28的答案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的區域的氣候類型主要是溫帶海洋版性氣候,其他類型權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區域的氣候類型主要是高山高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德國位於西歐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又因德國是發達國家,經濟發達,大量人遷徙到德國,所以德國人口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