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語文最重要的課文是什麼每冊一篇
文言文的注釋和名篇的背誦是肯定重要的(文言文目錄上帶星號的比較次要)版.現在的中考現代文百分九十五不權考課內(相信我),但對文章的大意還是要了解的.現代文考察的多是課外的積累.但如果你真的想要重點課的話,每冊一篇是絕對不夠的,每冊都有三至四篇特別重要的現代文.例如魯迅等名家的作品,像孔乙己,這些都是有要求的,帶星號的基本可以不讀(指的是現代文).(我是中學生,相信我)
Ⅱ 初中語文重點篇目(光說題目即可)及其作者知識梳理。急急急急急!大家幫個忙!
是要中考復習資料吧?我這里這里正好有一份你看看有沒有用吧~
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文復習提綱
一、現代文閱讀
[知識點儲備]
1、文學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
2、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對比。
4、修辭手法的作用:
①、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②、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③、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④、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⑤、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⑥、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⑦、誇張:突出、強調;
A、現代詩
[知識點儲備]
1、詩歌的特點: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樂性。
2、按表達方式分為: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
3、按體裁分為:舊體詩、新詩。
4、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5、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
《我愛這土地》艾青
《鄉愁》餘光中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何其芳
《紙船》泰戈爾
八下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長城謠》席慕蓉
《一片槐樹葉》
《致空氣》
《樵夫,別砍那棵樹》
九下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沁園春•雪》毛澤東
《再別康橋》徐志摩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一條未走的路》
B、小說
[知識點儲備]
1、小說三要素:人物(主要)、情節、環境。
2、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心理、細節。
3、描寫人物的角度:正面、側面。
4、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5、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6、自然環境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7、社會環境的作用: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提示文章主題。
8、根據篇幅的長短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
9、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
②、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③、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空城計》羅貫中
《美猴王》吳承恩
《心聲》
《勇氣》
八上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施耐庵
《范進中舉》吳敬梓
《選舉風波》
《山米與白鶴》
九上
《孔乙已》魯迅
《一厘米》畢淑敏
《差半車麥秸》姚雪垠
《清兵衛與葫蘆》
九下
《故鄉》魯迅
《小男孩》
《百合花》
《奧伊達的理想》
C、散文
[知識點儲備]
1、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下(記敘性散文)
《背影》朱自清
《永久的悔》季羨林
《鐵騎兵》楊朔
《蘇珊•安東尼》
九上(抒情性散文)
《白楊禮贊》茅盾
《囚綠記》陸蠡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草莓》
九下(議論性散文)
《家》
《石縫間的生命》
《廢墟的召喚》
《更浩瀚的海洋》紀伯倫
D、戲劇(劇本)
[知識點儲備]
1、分類:
①、按表現形式:話劇、詩劇、歌劇、舞劇、戲曲。
②、按內容性質:悲劇、喜劇、正劇。
③、按題材反映的時代:現代劇、歷史劇、神話劇、科學幻想劇、童話劇、兒童劇。
④、按篇幅規模:多幕劇、獨幕劇。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下
《日出》曹禺
《欽差大臣》果戈理
《放下你的鞭子》
九上
《茶館》老舍
《陳毅市長》沙葉新
《開國大典》
E、記敘文
[知識點儲備]
1、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3、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5、記敘文段意的歸納:
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寫人的記敘文)
《回憶我的母親》
《小巷深處》
《我的老師》海倫•凱勒
《「兩彈」元勛鄧稼先》
七上(敘事性記敘文)
《憶讀書》冰心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馬克•吐溫
《山中避雨》豐子愷
《風箏》魯迅
七上(狀物類記敘文——抓住事物的特徵)
《石榴》郭沫若
《海燕》鄭振鐸
《白鵝》豐子愷
《鶴群》
F、說明文
[知識點儲備]
1、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2、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引用、分類別、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
3、文章結構:總分、分總、總分總。
4、說明文段意的歸納: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5、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①「XX」詞好在哪裡?
用了「XX」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②、「XX」詞能不能刪掉?
不能,刪掉「XX」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用了「XX」詞不達意,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事物性說明文)
《蘇州園林》葉聖陶
《橋梁遠景圖》茅以升
《洲際導彈自述》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
八上(事理性說明文)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賈祖璋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
《海洋是未來的糧倉》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楊振寧
九上
《笑》高士其
《南州六月荔枝丹》賈祖璋
《善待家園》
《龍永圖趣說WTO》
G、議論文
[知識點儲備]
1、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論據分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4、議論可分為:立論和駁論。
5、駁論的種類有: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6、議論文論證方法作用分析:
運用了XX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使讀者信服。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上(立論文)
《紀念白求恩》毛澤東
《談語言》王力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懶惰的智慧》
九上(駁論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吳漢何嘗殺妻》鄧拓
《大小貓洞》
《世上沒有傻問題》
H、寫景文
[知識點儲備]
1、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2、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及近(由近及遠)。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春》朱自清
《濟南的冬天》老舍
《竹林深處人家。
《樹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八上(游記)
《巴東三峽》
《周庄水韻》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走進紐約》
I、紀實性作品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傳記)
《魯迅自傳》魯迅
《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埃德加•斯諾
《第一千個球》
《少年愛因斯坦》
八上(新聞)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別了「不列顛尼亞」》
《生命之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八下
《南京大屠殺》
《尋找時傳祥》
《阿炳在1950》
《滑鐵盧之戰》
J、童話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犟龜》
《小溪流的歌》
七下
《駱駝尋寶記》
《地毯下的塵土》
《巨人和孩子》
《蟋蟀在時報廣場》
K、其它
[相關課文篇目]
(科幻作品)七上
《基因暢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演講詞)八下
《為人民服務》毛澤東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我有一個夢想》丁•路德金
《你是你的船長》
(書信)九上
《致蔣經國先生信》
《給兒子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信》蘇霍姆林斯基
《給巴特勒的信》雨果
(序跋)九下
《<家>的序和跋》巴金
《讀<堂吉訶德>》海涅
《永遠新生》
《科學與藝術》
1. 第一部分議論文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
一、論點的特點:①正確②鮮明
歸納論點的方法:1、標題2、文章開頭3、結尾4、中間: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②總結性的詞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後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合並同類項,最後歸納。
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性的論斷的句子。
二、論據
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理論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麼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論證(事例論證)、引用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一、例證法(擺事實):具體典型而且充分地證明了某一論點。
二、引證法(講道理):引用了什麼論證了某一論點,使論證具有說服力。
三、喻證法(講道理):形象生動地闡述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通俗易懂。
四、對比法(講道理):通過對比,突出強調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鮮明。
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
1、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概括性很強,作用: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
2、議論文中時而有生動形象的描寫,作用:更鮮明生動地證明了某一觀點。
3、議論中的抒情,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嚴密、准確
六、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七、論證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第二部分 記敘文
一、常見敘事線索
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
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3、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
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 5、時間線索 6、地點變換線索
找線索: 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 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 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
作用: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後)。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
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
三、人物的描寫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3、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四、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
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
1.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3.注意語氣或語調。4.著眼於詞句之間的搭配。5、著眼於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徵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
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5、為下文××埋下伏筆
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3、為下文××埋下伏筆4、為下文××情節作鋪墊5、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八、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應;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5、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6、點題7、前後照應8、首尾呼應
九、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氣氛2、烘託人物××性格(感情)3、點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十、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標題;語段中開頭結尾處的抒情議論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等。(特別是抒情散文中)3、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4、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態度判斷。
十三、概括段意
(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中心句進行適當的刪改)。
(2) 概括法:例1:(記敘的段落)記敘了+××人(組織或單位)+××時××地+何種情況下+做××+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麼)
例如2:(描寫的段落)描寫了+××景物+××特徵。
例如3:(議論文)運用××論證方法(或論據)+從××角度(方面)+論證了××觀點。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發了怎麼樣的感情。(3) 合並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合組合成句。
第三部分 小說
一、小說三要素
1、人物2、情節3、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A、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B、發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D、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情節的總的作用:使小說變得豐富、生動、曲折,可以強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強藝術感染力。
二、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A、敘述: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
例1:他走了。 例2:我們爬上了山。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作用:能實現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例2、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燈的光帶,透過飄飛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由某種媒介觸發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手法。
作用:表達作者強烈的某種主觀感情。起到渲染環境氣氛,強調人物性格品質,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例1:《最後一課》中: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於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我們上了輪船,離開錢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D、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情感和評價。
作用:1、在記敘性文體中,議論有兩種方式:先敘後議和先議後敘。前者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性;後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 2、議論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徵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3、議論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
E、說明:是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 例1:這張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種描寫,准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諧相處),分析人物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第四部分 說明文
1、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A、 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 (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說明方法分類和標志
1、分類和作用:一、舉例子 :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字:具體而准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2、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說明順序
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A、 先總說後分說:總—分; 分—總;總—分—總 B、 先主要後次要。
C、 先原因後結果。 D、 由現象到本質。 E、 由性能到功用。
F、 由一般到特殊。 G、 由整體到局部。
5、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1、說明性語言的特點:准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說明文分類
1按說明對象分: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第五部分 散文(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 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三、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著支配統攝作用。
四、 三、要藉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五、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六、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八、 1、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九、 2、想像、聯想和象徵手法的運用
十、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4、側面暗示。
十一、 五、要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辭方法或者表達方式分析)
十二、 1、品味散文語言朴實自然美。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3、散文語言富有音樂美,具有詩情畫意,。
十三、 六、散文特點:「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十四、 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十五、 第六部分 語文知識
十六、 1、常用修辭方法
十七、 1、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例1: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例2: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十八、 2、 擬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其作用是使所寫「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生動,表意豐富。
十九、 例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二十、 3、誇張: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例1: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例2: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二十一、 4、排比: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
二十二、 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例1: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
二十三、 3、 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例1: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例2: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二十四、 6、引用:說明文、記敘文:既增強了說服力,又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趣味盎然。在議論文中,作為論據可以增強語言說服力,使論證更加充分。
二十五、 例1: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二十六、 7、設問:作用:強調問題,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例1:白色的花含有什麼色素呢?白色的花什麼色素也沒有。
二十七、 8、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例1:毛主席都是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例2:「難道不是我們勞動群眾創造了人類世界嗎?」
二十八、 9、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二十九、 例1:大鬍子凶神惡煞地吼叫著。 例2: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三十、 例3: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三十一、 10、對比:突出強調其中某一對象的特點。
三十二、 例1: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三十三、 11、反復:強調所說內容(某種情感或者意思)。
三十四、 例1:「盼望著,盼望著,……」強調了盼望的急切。
三十五、 例2: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三十六、 12、反語: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三十七、 例1:(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三十八、 2、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三十九、 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四十、 1、象徵(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四十一、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四十二、 2、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四十三、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四十四、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四十五、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四十六、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四十七、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四十八、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四十九、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五十、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五十一、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五十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五十三、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五十四、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五十五、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五十六、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Ⅲ 語文版初中重點課文有哪些
語文:
必背古文有:
小石潭記、核舟記、黃生借書說、捕蛇者說、桃花源記、曹劌論戰回、登泰山記、愛蓮答說、陋室銘、扁鵲見蔡桓公、少年中國說、兩小兒辯日、唐雎不辱使命、岳陽樓記、教學相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師表、
必背古詩有:
論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清平樂村居、元日、山居秋暝、漁歌子、武凌春、浣溪沙、山坡羊潼關懷古、書湖陰先生壁、過零丁洋、回鄉偶書、四時田園雜興、虞美人、如夢令、西江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小重山、池州翠微亭、漁家傲、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舟夜書所見、黃鶴樓、泊秦淮、山園小梅、夜月、赤壁、題破山寺後禪院、觀滄海、青玉案元夕、子夜吳歌、詠煤炭、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Ⅳ 初中語文重點課文有哪些
首先你要把前面的選擇題的分盡量拿到手這個是拉分的關鍵,主要靠你多練,也有一些版做題技巧,然後再把文權言文古詩搞定,背熟,那你古詩默寫和文言文理解的分都拿到手了,就剩閱讀題和作文,這是要靠語感和基礎的,但是考前你多看看應考作文,學學寫作方法也是可以拿高分的,初中閱讀題不考書上的課文,都是課外閱讀,你掌握答題技巧就好,初中語文能上80就不錯了,不要有太大壓力,加油!
Ⅳ 初中語文重點課文有哪些包括三年的哦。
上、下冊:
1、文言文:
九年級:陳涉世家、桃花源記、與朱元思書、捕蛇者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魚我所欲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愚公移山、出師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年級: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治水必躬親、馬說、陋室銘、活板、核舟記、口技、送東陽馬生序、
七年級: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幼時記趣、三峽、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狼、趙普、黃鶴樓、於園、黔之驢、
2、誦讀欣賞古詩文:
九年級:蒹葭、關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龜雖壽、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飲酒、行路難、山坡羊@潼關懷古、
八年級: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夜雨寄北、己亥雜詩、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雁門太守行、別雲間、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漁家傲、天凈沙@秋思、山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論詩、
七年級:論語八則、迢迢牽牛星、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岳陽樓、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秋詞、過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次北固山下、題破山寺後禪院、赤壁、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登岳陽樓、兩小兒辯日、蟬、孤雁、鷓鴣、卜運算元◎詠梅、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使至塞上、黃鶴樓、歸園田居、
3、散文(記敘文):
寫景類:鼎湖山聽泉、林中小溪、飛紅滴翠記黃山、畫山綉水、綠、阿里山紀行、美麗的西雙版納、藍藍的威尼斯、春、濟南的冬天、夏、
寫人敘事類:一雙手、藤野先生、生命與和平相愛、享受生活、送行、給我的孩子們、台階、老山屆、棗核、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背影、我的母親、明天不封陽台、散步、繁星、往事依依、十三歲的際遇、本名年的回想、斜塔上的實驗、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師、展示華夏文化魅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月跡、三顆枸杞豆、我們家的男子漢、柳葉兒、
托物言志類:囚綠記、《白鷺》及其評論:散文家談散文、雪、幽徑悲劇、海燕、白楊禮贊、石榴、紫藤蘿瀑布、蔚藍的王國(不知道該算哪一類)
哲理散文和隨筆:都市精靈、錯過、為你打開一扇門、
4、小說:故鄉、我的叔叔於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百合花》及其評論:小說家談小說、熱愛生命、呼蘭河傳、草、最後一課、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孔乙己、范進中舉、變色龍、窗、諾曼底號遇難記、偉人細胞、社戲、端午日、
5、議論文:成功、創造學思想錄、學問與智慧、論美、紀念白求恩、敬業與樂業、多一些寬容、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演講:悼念瑪麗@居里、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6、說明文:環球城市風行綠牆、蘇州園林、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叫三聲誇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松鼠、松樹金龜子、國寶--大熊貓、
7、專題:物候、廣告、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我心中的語文、長城、漢字、鳥、葉、荷
8、名著推薦:格列佛游記、朝花夕拾、湯姆@索亞歷險記、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遊記、
9、經典現代詩歌:
鄉愁、詩人談詩、七律長征、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有的人、天上的街市、泰戈爾詩三首、
10、戲劇與劇本: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陳毅市長選場、一厘米、長征節選
11、童話:七顆鑽石、皇帝的新裝、
12、新聞:三個太陽、錄音新聞、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
Ⅵ 初中語文重點課文篇目
初中語文重點課文題目其實這個篇目很多,其實像那些著名作家比如說專歐陽修的。詩句或屬者是名家名段,他們都會選入在教科版當中的人教材當中,因為這些對學生的正能量傳遞還是有一定的重要的,所以有很多比如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等。
Ⅶ 初中語文重點課文
。三、重點句子翻譯: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他那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2、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現同樣青色。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4、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7、閑靜少言,不慕榮利:無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8、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9、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10、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11、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還是安然自若的樣子。12、好讀書,不求甚解: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經喝醉了就離開,態度率真,來了就喝,喝完就走。14、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著稱。或不會獲得千里馬的稱號。15、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不到。16、食之不能盡其材:喂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17、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1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養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19、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約:跑去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21、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22、色愈恭,禮愈至: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23、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獲。24、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25、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請教。26、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但他並沒有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27、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家裡窮,沒有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28、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29、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30、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31、皆若空游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32、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印在水底的石上。33、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3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非常輕快敏捷。3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3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起來了。37、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38、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情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激而悲者矣:(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被貶離京、懷念家鄉、擔心誹謗、害怕譏諷的情懷,(會覺得)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極點而悲傷了啊。3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界環境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為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4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朝廷做官,就為平民百性憂慮;處在荒遠的江湖間,就為他的君主擔憂。41、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光榮和屈辱都被遺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是喜洋洋的歡樂啊。42、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43、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看見)有一座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邊,這就是醉翁亭。4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45、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容顏蒼老,頭發斑白,醉醺醺地坐在賓客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46、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不久,太陽落山了,人影縱橫散亂,太守歸城,賓客相隨。47、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享受快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表達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48、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49、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50、雲歸而岩穴暝: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51、晦明變化者: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明或暗,變化不一。52、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53、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54、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新鮮,好像剛擦洗過一樣。55、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冷風時常颳起,颳起就飛沙走石。56、高柳夾堤,土膏微潤: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57、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舉凡(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魚,都悠然自得,羽毛鱗鰭當中都透了喜悅的氣息。5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59、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四、古詩文默寫:1、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舊風飄絮,身世遭逢雨打萍。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揭示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千古名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3、《山坡羊·漳關懷古》中以精闢的議論,揭示封建統治與人民對立的句子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與孟子「捨生取義」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這一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望著明月遙祝兄弟平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6、《馬說》一文中揭示千里馬被埋沒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過零丁洋》一詩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概括封建社會本質,寄寓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治者強烈遣責的名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9、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對讀書問題發表的獨到見解是:好讀書,不求甚解。10、《赤壁》中以二喬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的重大影響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1、《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文天祥崇高民族氣節的兩句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山坡羊·潼關懷古》中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價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3、《水調歌頭》中表達了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願望的詩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4、《小石潭記》中寫游魚靜態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寫游魚動態的句子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描寫遊玩時的凄涼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與「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15、《岳陽樓記》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形容國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是百廢俱興;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的是氣象萬千;形容水勢浩大的是:浩浩湯湯;形容心胸開闊,精神愉快的是:心曠神怡;描述「古仁人」的闊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由「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論斷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抒寫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借鳥歡魚躍描繪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鷗翔集,錦鱗游泳16、《醉翁亭記》中的點睛之筆是:人之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表達「太守之樂」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說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把「醉」與「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17、《滿井游記》中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閃爍發光的句子是: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寫自己愉快歡暢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脫籠之鵠;總寫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話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8、李白《行路難》一詩中,表現作者遠大志向的名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19、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最後兩句詩,將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抒寫到了極致,這兩句詩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20、龔自珍《已亥雜詩》中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著春泥更護花。21、《飲酒》(其五)中表現詩人悠閑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2、杜甫身居漏雨的茅屋,仍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五、文體知識(包括古代)1、散文詩: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感和想像,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可以說它是用散文形式寫成的詩篇。2、駢文:駢文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駢文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3、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後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贈序:古代送別時常以詩文相贈,所送的文字,稱為贈序。贈序多為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4、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5、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6、說: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可以敘事,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講究文采,和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7、記:「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8、傳:主要是指記錄描寫人物的生平事跡的文章,另外,專門解釋經文的文章也稱為傳。傳又分為:本傳記載某人生平事跡的正式的傳記,相當於某人的歷史。別傳與本傳相對,是記錄某人的軼事的傳記。外傳某人在正史記錄以外的傳記。內傳專門記錄某人軼聞軼事的傳記,多是描寫一些與神仙鬼怪有關的也專門解釋經義的文章。自傳某人自己所寫的記錄自己的事跡的傳記。列傳描寫敘述兩個以上的人的生平事跡的文章。正傳多是用於描寫人物的小說名稱,以魯迅的《阿Q正傳》為先。
Ⅷ 求初中語文版課文知識點整理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伙」。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於「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麼。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聖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於心,衡於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捨生皆被綺綉。(《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遊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拂:通「弼」,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59、雞棲於 (《君子於役》) :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第一冊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卻不感覺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為我的教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消逝的時光像這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
7.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第二冊
8.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9.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樂,自由自在。
10.寒暑易節,始一返焉: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
1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1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
14.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第三冊
15.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羲月:三峽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足以遮擋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16.雖乘御風不以疾也: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長風,也沒有這樣快。
1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滿地,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裡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錯,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18.閑 靜 少 言 ,不 慕 榮 利。好讀書,不求甚解:他喜歡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鑽牛角尖。
19.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後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
20.環堵蕭然 ,不蔽風日 ; 短褐穿結, 簟瓢屢空, 晏如也: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第四冊
22.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北方有人欺負我,我想藉助你的力量殺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有很多胡須的人是蘇東坡。
2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凌雲志向呢!
25.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26.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也只是辱沒在僕役的馬夫的手裡,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的裡面,不因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糧食一石。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而沒有喂養。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點不能從外面表現。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駕馭它不採用正確的方法,喂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第五冊
29.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有奇異形態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30.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不知道它們的盡頭。
31.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體消散了,與萬物暗暗地融合為一體。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並寄託它在酒上。
3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護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3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38.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39.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
4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
4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時登上這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
43.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人的憂愁之前就憂愁,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第六冊
4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
46.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實在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
47.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防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宮廷中的官員和丞相府的官員,都是一個整體,獎善罰惡,不應該不一樣。如果有邪惡不正、觸犯法令的人和盡忠行善的人,應當交付主管官評判他們應得的懲罰和獎賞,來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應當出於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內廷外府法度不一。
48.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君王接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落到衰敗的原因。
49.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只希望亂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諸侯里聞名,飛黃騰達。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並不認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聞,卻讓自己降低身份,在駕相顧。
51.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在兵敗的時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難的關頭我奉行使命。
52.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興漢朝王業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懲處我的罪過,來上告先帝的英靈。
53.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陛下也應當自己謀劃,征詢治國的好辦法,明察並採納正確的話,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詔訓示。
54.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有人對優厚的俸祿卻不區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那優厚的俸祿對於我有什麼好處呢?
5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
5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詳審,但一定依據實情處理。
57.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竭盡了。
58.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河邊蘆葦青蒼蒼,白露已經結成霜,心中懷念這個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初中文言實詞一詞多義匯釋
把 ①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②把酒臨風(a動詞:端,持b動詞:端起、端著)
白 ①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往來無白丁(a動詞:使露出白色b形容詞:白色c白丁:指沒有學問的人)
悲 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②余悲之(a動詞:悲傷b動詞:同情)
備 ①眾妙畢備 ②前人之述備矣③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a動詞:具備b形容詞:詳盡、完備、周全c動詞:准備d防備)
比 ①其兩膝相比者 ②比肩繼踵而在 ③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a動詞:靠,挨著b動詞:比較,比起c動詞: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詞:邊遠地區b形容詞:鄙陋、庸俗、淺陋c形容詞:粗俗、知識淺陋)
畢 ①此印者才畢②眾妙畢備③吾與汝畢力平險(a副詞:全部、都b動詞:完成、完)
兵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②輕兵銳卒 ③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④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⑥田忌欲引兵之趙 ⑦世傳其兵法(a名詞:士兵b名詞:兵器c名詞:軍隊d名詞:軍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執策而臨之(a動詞:驅使,鞭打b名詞: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尋病終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a動詞:生病b名詞:疾病c形容詞:困苦不堪d名詞:恥辱)
薄 ①薄如錢唇②薄暮冥冥(a動詞:迫近b形容詞:與「厚」相對)
稱 ①先帝稱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稱也(a動詞:著稱b動詞:稱贊)
重 ①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a.音chóng,副詞: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詞:重新,再次。嚴格地說不是一詞多義。)
處 ①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a
辭 ①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②齊之習辭者也(a動詞:告別、離開b言辭、交際場合應酬的言語)
賜 ①楚王賜晏子酒②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a動詞:賞賜b動詞:給予,上給下謂賜)
從 ①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②小惠未遍,民弗從也③可以一戰。戰者請從(a動詞:聽從b動詞:跟隨)
當 ①當世無雙②當春乃發生③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④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⑤今臣使楚,不當此門入⑥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a介詞:可譯作「在」、「正當」、「到」等b介詞:對著,面對c副詞:一定,必定d動詞:應當e音dàng,動詞:兩者相抵,對、當)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儐者更道從大門入(a名詞:作為、行為。B通「導」,引導)
得 ①賣炭得錢何所營?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④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⑤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a.動詞:得到。b.動詞:適合,中意。c.動詞:能夠)
點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②沙場秋點兵(a.動詞:征。b.檢閱。)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噓毒癘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怨恨。B名詞:毒物,有毒的c名詞:危害、毒害)
度 ①春風不度玉門關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③孫子度其行(a動詞:度過、越過。B音dúo,動詞:估計。)
法 ①世傳其兵法 ②則以法刑斷其兩足(a名詞: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詞:謀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萬仞②今方來,吾欲辱之(a名詞:方圓。b副詞:正(好)、正要)
復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②餘人各復延至其家③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④更若役,復若賦(a副詞:再、又。b恢復。)
賦 ①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②歲賦其二③更若役,復若賦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抒發。B動詞:徵收、斂取。C名詞:賦稅。)
負 ①至於負者歌於途②負其異與眾也(a動詞:背、以背載物b動詞: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鳴 ③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④更若役,復若賦 ⑤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a動詞:改變,更換。b名詞:夜裡計時單位c副詞:因gèng,更加)
顧 ①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a動詞:回頭看b動詞:拜訪,探望c副詞:難道,反而)
故 ①鳩曰:「何故?」 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問其故 ⑤故自號曰醉翁⑥故為之說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陽關無故人⑨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詞:緣故,原因b形容詞:老、舊c連詞:所以,因此)
觀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④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⑤今以蔣氏觀之,猶信。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a動詞:看b名詞:景觀,景色c動詞:考察)
歸 ①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②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③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誰與歸(a動詞:回,返回b歸依)
規 ①圓規 ②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a名詞:原形b動詞:計劃)
國 ①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③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a名詞:都城、京城b名詞:諸侯國)
果 ①魏果去邯鄲 ②未果,尋病終(a副詞:果然、果真b動詞:實現c名詞:果實)
號 ①故自號曰醉翁 ②陰風怒號 ③齊號為怯(a動詞:取別號b動詞:呼嘯c動詞:稱)
和 ①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 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a動詞:伴著b形容詞:安樂、和睦c形容詞:和暖d動詞,音huò:拌和,混合
會 ①會賓客大宴 ②遷客騷人多會於此(a動詞:回合、聚會b動詞:適逢,正趕上)
火 ①持就火煬之 ②火燒令堅 ③再火令葯熔(a名詞:火b用作狀語:譯為「用火」c用作動詞時,譯為「用火烤」)
及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②鞭長莫及 ③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a動詞:到、至b動詞:接觸到c動詞:比得上d連詞:和)
疾 ①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諱疾忌醫 ④風疾知勁草(a名詞:病b動詞:通「嫉」,妒忌c形容詞:快速)
騎 ①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②翩翩兩騎來是誰(a名詞:騎兵b名詞:騎著馬的人d動詞:跨)
間 ①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 ②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③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a名詞:兩個事物的當中b動詞:音jiàn,夾雜)
見 ①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見楚王,王曰:「……」 ③曹劌請見 孫臏以刑徒陰見 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 ④風吹草低見牛羊(a動詞:拜見、謁見b動詞:通「現」,顯露c動詞:看見)
將 ①子將安之 ②晏子將使楚 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④公將鼓之 ⑤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⑥君將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將孫臏 ⑧齊使田忌將而往 ⑨於是乃以田忌為將(a名詞:將領、將軍b動詞:率領c動詞:使……做將領d動詞:持、扶e副詞:將要、快要、打算)
進 ①於是忌進孫子於齊王 ②是進亦憂,退亦憂(a動詞:推薦b動詞:到朝廷做官)
景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a名詞:景物、景緻b名詞:日光)
就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煬之(a動詞:靠近b動詞:完成)
居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輜車中,坐為計謀(a動詞:居住b動詞:處,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具 ①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a動詞:齊備、准備好 b副詞:通「俱」,全、都)
絕 ①以為妙 ②群響畢絕 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a動詞:完全沒有b動詞:斷絕c形容詞:陡峭的、無路走的d形容詞:獨特、獨一無二)
君 ①問君能有幾多愁 ②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死後名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a代詞:妻子對丈夫的尊稱b代詞:古代對主人、對上司的尊稱c代詞:彼此相稱,或自指d代詞:古代各級據有土地的統治者的通稱,後指君主制國家元首)
空 ①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閑,白了少年頭(a副詞:白白地b動詞:消失,消散,沒有了)
樂 ①此樂何極 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a形容詞:快樂b作動詞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樂」、「以……為快樂」)
癘 ①呼噓毒癘 ②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a名詞:瘟疫、疫氣b名詞:惡瘡)
臨 ①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漸近臨之③把酒臨風(a動詞:面對、面臨b介詞:靠近、從高處往下看)
虜 ①壯志飢餐胡虜肉②虜太子申以歸(a動詞:俘獲b名詞:俘虜)
旅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a動詞: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詞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Ⅸ 語文人教版初中重點課文有哪些
魯迅(--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10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凈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7、史成漢,1923年出生於山西定襄縣,蒙古族,七月派詩人,1941年發表詩作,出版了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在祖國面前》、《愛與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理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訣》、《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9、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
10、《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詠嘆的特點,普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
11、《戰國策》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
12、《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國策》,這里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15、《關睢》選自《詩經. 周南》是《詩經》第一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與《關睢》一樣,同屬《詩經》中國風一類,這一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
16、《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史。《史記》和《漢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由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諸侯國史料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後世常「孔孟」並稱。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約3.5萬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傑出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一出著名社會諷刺喜劇,它也是一出名幕劇。劇中安東民奧與鮑西亞是夫妻關系,鮑西亞與尼莉莎是主僕關系,尼莉莎與葛萊西安諾是夫妻關系,安東民奧與夏洛克是借債者與被借債者的關系。
20、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戊戌派代表人物,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維新變法」其著作為《飲冰室合集》。
21、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課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
22、伏爾秦(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曾兩次被捕入獄,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代表作品有《哲學通信》、《形而上學》。
23、莫泊桑(1850--1893),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說《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他與美國作家歐.享利(代表作《含著淚水的微笑》)、俄國作家契訶夫、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統稱為短篇小說巨匠。課文《我的叔叔於勒》選自短篇小說《羊脂球》。
24、《萬卡》是俄國作家契柯夫的作品。
25、《心聲》的作者是黃蓓佳,她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蘆花飄飛的時候》,以時間為序,圍繞朗讀課文這一中心事件,把小說《萬卡》的故事內容與京京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情感交織在一起,展開故事情節。
26、下列作者與作品、出處、主人公的搭配
魯訊--《故鄉》--《吶喊》--閏土
曹文軒--《孤獨之旅》--《草房子》--杜小康
莫泊桑--《我的叔叔於勒》--《羊脂球》--菲利普夫婦
黃蓓佳--《心聲》--《兒童時代》--李京京
魯訊--《雪》--《野草》
郭沫若--《雷電頌》--《屈原》
巴金--《短文兩篇》--《巴金選集》
高爾基—《海燕》--《高爾基全集》
紀伯倫--《組歌》--《淚與笑》
27、依照課文填空
(1)「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
(2)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趔,而真理是「聖人」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
28、於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物理學獎。
29、語言運用題
仿照畫線的句子,在空白處填寫兩個句子,使之構成排比句。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幾乎都是愛讀書的人,讀書,使人思想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
初中語文知識之文學知識(二)
30、弗朗西施.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主要作品哲學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學方面的《隨筆》。
31、施耐庵,生平事跡不祥,但也有說生於1296年,死於1370年,《水滸》作者。
32、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說家。主要代表作《三國演義》。
33、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說家。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課文《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寫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壯態。
34、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頭下面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號,屬滿州正白旗。主要作品《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有「中國封建社會網路全書」之稱。課文《香菱學詩》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35、《陳涉世家》選自《史記》,作者史馬遷,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用畢生精力著成了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
36、《唐睢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它是由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策整理編寫的。
37、標出下面句子中最明顯的兩處停頓
臣 誠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答案: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38、《望江南》的作者是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39、《江城子 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負盛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40、《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著名詞人,有《稼軒長短句》。
41、《漁家傲 秋思》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朴、凝練,從題材、情調和藝術方面來說,它都為宋詞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42、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喪夫,所以她53歲所作的《武陵春》反映的就是她處境的凄慘,內心的悲痛。
43、《沁園春.雪》一詞中,想像雪後景色的句子: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44、《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自敘本志和追術先帝的知遇之恩時,寫下的臨危受命的句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4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46、《山坡羊驪山懷古》中表現宮殿萬間都做了土的句子是:蠃,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47、下列關於作品人物、出處、體裁及作者、國別或朝代的搭配
奧楚蔑洛夫--《變色龍》—契訶夫—俄國
孔乙已--《孔乙已》—小說—魯訊—中國
鮑西婭--《威尼斯商人》—戲劇—莎士比亞—英國
狗娃--《變臉》—戲曲—魏明倫—中國
48、《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 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49、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子,北京人,著名作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均收在《老舍文集》里。課文《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50、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現在屬山西)人,唐代大詩人,著有《白氏長慶集》71卷,《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51、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清代文學家。代表作品《聊齋志異》。
52、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詩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散文集《笑》《往事》。
53、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一生創作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160多篇童話作品。《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
54、《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後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赫耳墨斯,古希臘神話里掌管旅行和商業的神,是宙斯的兒子。宙斯是古希臘神話里的首領。課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與獅子》均選自《伊索寓言》。
55、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代表作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均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56、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蘇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課文《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成語「世外桃源」就出自這篇文章。
57、《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篡而成,共49篇。《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
58、記敘文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結果。
59、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多,字聖陶,以字行。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品收在《葉聖陶集》里。
60、《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零八。《愛蓮說》選自《周公元集》,「元公」是周敦頤死後的謚號。周公頤(1017--1073),字茂叔。通州營道人,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
61、《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466或472--527),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該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62、《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是蘇聯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歷史三年寫成的,該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主線,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越的斗爭生活。
63、普希金(1799--1837),19世紀俄羅斯偉大民族詩人,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在世界文學史上負有盛譽。主要代表作有:著名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校的女兒》等。課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就是普希金的作品。
64、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著名詩人,並被稱為「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主要代表作有成名作《波士頓以北》等。《未選擇的路》就是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作品。
65、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縣人。主要作品有《李大釗選集》、《李大釗詩文選集》。
66、《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寫的《樂府詩集》,又名《木蘭辭》、《木蘭詩歌》,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樂府詩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熟悉《木蘭詩》中有關句子,課本P101頁。)
67、司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現山西省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主要代表作有《資治通鑒》、《司馬文正公文集》、《稽古錄》。
68、《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主要的編年體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全書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共計1362年。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長於描寫戰爭。課文《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均選自本書。
69、《誇父逐日》選自《山海經》。《山海經》書名,18篇。作者不詳。
70、《雲南的歌會》選自《沈從文散文集》,作者沈從文,湖南風皇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
71、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代表作有《宋學士文集》,課文《送東陽馬生序》就節選自該書。
72、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現在江西永豐)人,宋代文學家、史學家。與韓俞、柳宗元(唐)、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宋)統稱為唐宋八大家。課文《醉翁亭記》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
73、《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門人編寫的一部書,書中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論語》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思想,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主要體制是語錄體,也有對話體和敘事體。從漢朝到「五四」運動以前的2000多年,一直是學童們必讀之書,影響很大。
74、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75、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現濟南)人,南宋愛國詩人。
76、《觀滄海》選自《樂府詩》,作者曹操;《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歌》,作者辛棄疾;《天凈沙.秋思》作者是元代馬致遠。其中前三首是詩,《西江月》是詞,《天凈沙.秋思》是小令。
77、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出自王灣《次北固山下》,歷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7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選自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一共寫出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9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
79、《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等36門,主要記載了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崇尚清談的風氣。書中保存了晉代文學藝術等方面較為豐富的資料,富有研究價值。
80、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代表作《韓非子》一書,共有20卷,55篇。課文《智子疑鄰》就是其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