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研究性學習該怎麼寫
說在前面:抄
從探討的角度出發,說一下個人的觀點,
一般性的學習報告小論文的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寫。
-----------------------------------------------------------
1. 「讀」在學習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 「寫」在學習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3. 「讀」與「寫」的相互關系
4. 怎樣做才能更好的發揮「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B. 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利川市長坪民族初級中學 李少輝 《初中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本的語言進行感知、理解、欣賞、評價,更應注重文本內部各項訓練項目之間的鏈接。引領學生對文本的語言進行加工、整合,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寫結合不僅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而且是提高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學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抓住閱讀教學最核心的東西,真正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關注閱讀是提升寫作的重要途徑。 有人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讀是基礎,是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謂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許多名作家在寫作之前幾乎都是閱讀了大量的作品後,才有高水平的作品問世的。 從中可以看出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如此重要,如何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促進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呢?我認為閱讀與寫作是「讀而不作則罔,作而不讀則殆」。只有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教學,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以讀促寫」。如此亦是解決語文教學中作文水平不高問題的一個途徑。 一、語文課堂上讀中學寫,以讀促寫 因為學語文不僅為了提高人文素養,更重要的是要會運用。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有寫的意識,要關注寫作,注重讀寫結合,讀中學寫,以讀促寫。學生也要有寫的意識,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從中感悟文章的主題情感,品味文章的語言文字,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從而學會表達。這才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最終目的。 二、語文教學中注重語境,理解含義 語境是語用語言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正確地理解語言的內在含義離不開語境,它是正確理解語言的基礎,尤其是對語言深層含義的理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人們總是不同的環境下運用不同的言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感情。脫離語境的人物語言感悟對於學生來說是困難的、蒼白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人物語言與語境結合起來,通過對人物語言的理解、感悟幫助學生領悟到不同的語境中,人物的語言也會有各自的特點,從而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表現人物的形象。這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才能得到「真」發展,這個「真」既是語言感悟的「真」,也是寫作表達的「真」。 三、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習方式的培養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已知的舊知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自己發現、獲取相關的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就是一種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教師作為引領者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學習中的研究點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解決研究點,獲取相關的知識,感受研究的快樂。 四、寫作的基礎是課本中的課文 現代教育原理認為,教學過程是教與學雙邊互動過程。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教為學而存在,學又要靠教來引導,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較之於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優勢就在於「教學相長」,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同學生一起經歷了一個自主建構的過程,並有目的、有組織地引導教學活動的開展。由此可見,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大都是精選名家的經典之作,其語言、格式、表達方法等等都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典範。作為教師,在教學中當然不應該就課文論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通常大家認為只要掌握了字詞,理解了內容,進行了思想教育,這基本上就達到目的了。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到:重要的一點是,應該把課文的學習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時時受到寫作的啟示。正像葉聖陶先生所說的那樣:「閱讀和寫作是對等的兩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乾的兩回事,認真閱讀有助於寫作。」 總之, 「讀」與「寫」是兩個重要的語文能力,特別突出地體現著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語文教學是一個開放的教學體系,既要加強學生閱讀的指導,又要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閱讀是理解,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表達,又得益於閱讀,兩者密不可分。
C. 如何寫高中語文作文議論文
要列提綱
先寫題目,來題目即為論點源,
確定論點,
然後是論據,
根據古今中外,從小到大列舉。
再加上一些社會事實,
高考作文沒有單純的記敘或者單純的議論的,
都是夾敘夾議,
總之,在舉了一個例子後,
都要拐回中心,
這叫出處點題。
還有切忌講空道理,
這都是沒例子寫的表現,
老師最討厭了。
除非是很新穎或者很深刻的道理,
如果自己體會不到這么深刻,
可以在平時多積累,即背一些經典的言論。
作文字說不夠,
結構也有問題。
一般可以詳細謝3個例子,
後面的例子用排比的方法列出。
顯示你的水品。
要問不懂寫什麼,
那沒人幫得了你。
自己要收集,
去買那些作文素材多看,多背。
文采不可能短時間內提高,
但以例子取勝在考試中並不少見。
希望可以幫到你。
D. 如何寫議論文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輔導--議論文應該怎麼寫?
高中語文輔導當中的議論文對於孩子們來說算是一件難事兒內,現如今孩子們小時候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讓玩耍的時間是越來越少,所以就限制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所以寫作文就很困難了.那麼面對作文孩子們應該如何去構思,應該怎麼樣全面的解讀作文,思路用該如何往下延伸?
高中語文輔導--議論文容是作文當中的一種類型,並且在寫的時候思路要狠清楚,不能很雜亂.可是如何做到思路很清楚的寫作文呢?
高中語文課外輔導
1、總分開路
開頭先寫出主要的問題,然後分兩頭進行清晰的分析,結尾的部分好好整理論點,整個文章要成為總分總這樣的結構.中間部分是需要做到對立面的思想.
2、縱深開路
按照論點進行深層的介紹並解釋,從外邊到里邊,慢慢的進行深化,表現透過現象看實質的辯證考慮.普通用於需求深層分析事理的文章.
3、橫向開路
盤纏論點的各個方向,把闡述的廣度逐漸擴展,最後再收攏來.普通用於談論文的事實羅列.要留意的是:一方面是扣住論點進行描述,另一方面不能一直堆著,展開的各個方面都屬於不一樣的角度.
4、縱橫交織開路
普通用於比擬復雜的闡述,主要表現在全文的間架上,在一個段
E.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以讀促悟
一 、抓住文眼 讀中品味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文本內容的挖掘和對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強化了「人文的感悟」,卻淡化了「語文本色的品味」。事實上,語文教材中的 每一 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不僅濃縮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上都頗具特色。因此,教學中教師就應努力捕捉課文的閃光點、抓住課 文精妙之處,引領學生悉心品味,從一 個個標點,一 個個詞語,一 個個句子中去玩味語言,通過細嚼慢品,激發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不僅能感受到人文關懷,更能得到語言智慧的啟迪。如選自《吶喊》的 《故鄉》就是一 篇值得學生品讀的佳作。魯迅用他的妙筆,細膩地刻畫了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在教學中,我就讓學生緊緊抓住閏土、楊二嫂的言行來品味其鮮明的性格特點。文中「楊二嫂出場」引人注意,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楊二嫂的潑辣,之後的語言、神態、動作描寫,更是活靈活現,這都要在反復品讀中去體會,這樣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領略到大家風范,體會到語言的精妙、傳神。
二、潛心會文 推敲揣摩
讀書是需要動腦思考的,只有潛心會文,才能真正走進文本的深處。《語文課程標准》中強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應緊緊依靠語言文字的土壤,引導孩子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學生在品讀文章時,要對文章的語言反復理解,體味,推敲,對語言意蘊進行深入的探究,透過語言文字窺見其思想,領悟其精髓,從而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學生的敏銳感悟能力。
如選自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 的《楊修之死》一 文中,通過記敘楊修的七件事來形象刻畫楊修、曹操二人的性格特徵。文中的7件事情,雞肋、闊門、一合酥、夢中殺人、吳質事件、教植出城、替作答教,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耍小聰明,誤了大事。文中寫道:「門」內添「活」乃闊。把「一盒酥」理解成「一人一口酥」。「闊門」是與領導搶風頭。「塞北送酥一盒至」,是送所有人的嗎?是送楊修的嗎?楊修你可以「取匙與眾分食迄」嗎?答案很簡單,不是送所有人的,不是送楊修的,楊修更沒有權利私自處理這份別人孝敬丞相的食品。這兩件事只能說明他在耍小聰明,充其量是猜文字謎的功夫好。「一合酥」更是狂妄、輕薄之舉,何才之有?曹操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坐丞相之位,行皇帝之權。欲完成大業,必定保全性命第一,曹操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容易招來殺身之禍啊,所以「常吩咐左右」中的「常」表明曹操恐被人暗中謀害,所以才出此下策,本相以假亂真保護自己,可偏被楊修識破,識破也罷,不說也沒關系啊,「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捅破了曹操自我保護的最後防線。曹操「忌」的是楊修不給他面子。這三件事中的楊修狂放有過,韜晦不足,能說有「才」嗎?
至於吳質事件、教植出城、替作答教幾件事,楊修犯了古代王室權利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更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還有「雞肋」事件,簡直是狂放不羈,終遭殺身之禍。
這樣的潛心會文,使學生對文章的品讀,對語言的感知不再是淺嘗輒止,對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會更透徹,理解文章的能力也進一 步加強了,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多元探讀 激活思維
在課堂上,我們總是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體驗作者的情感、領悟語言的內涵,然而,要想使學生真正把書讀好,讀出語言的滋味、讀出語言的神韻,就要引領學生入境入情地,逐漸深入地讀書。通過多元探讀,體驗課文描寫的意境,體味語言文字的節奏美、音韻美,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和語感經驗,並啟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
如對課文《紫藤蘿瀑布》的多元探讀,「美點尋蹤」:
①美在對盛開的藤蘿花的渲染
作者對藤蘿花的渲染,動人心魄。我們眼前是何等繁茂的一樹花!它流光溢彩、鋪天蓋地、生機勃勃;一片輝煌的淡紫色顯現出明凈的色調,像瀑布從空中垂下顯示出磅礴的氣勢,紫色條幅上的點點銀光顯露出生命的歡樂。這就表明,美麗的藤蘿花是全文描寫與抒情的主體,作者是在寫「美」,寫「生命」,寫「活力」,寫「情感」。
②美在「淡紫色」在全文中的彌漫
柔美的「淡紫色」彌漫全文,富有詩情畫意。那亮麗柔和的色彩不僅僅只是用於表現藤蘿花。「我」所感受到、所體味到的、所領悟到的,也一定不會只是花色的艷美,是那花中閃現出的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歡樂、生命的燦爛、生命的輝煌的震撼,讓「我」感到了「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③美在那充滿生命力的「流動」
「流」字貫穿全文,虛實相隨。它有時候寫花的美感與動感,花之瀑布「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有時候寫花的美好給「我」心靈的撫慰,「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有時候寫盛開的藤蘿花給人們帶來的新、美、力、樂的感受,「紫
F.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論文該怎麼寫
關於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探討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獨
立思考,有獨到見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可以培養他們善
於發現問題,勇於質疑並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精神和能
力是新一代人才所需要的素質。
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科進行研究性學習,具有得天獨厚的
條件,這是因為:從研究主體這方面來說,高中生已具有了研
究性學習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從小學到升入高中,學生已積累
了一定的詞彙量,具有正確理解和運用文字的水平,此外,隨
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日趨豐富,閱讀面的增大,他們已
積累了相當量的便於他們分析問題的感性和理性材料,掌握
了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已具備了自學語文的能力。
從研究對象這方面來說,語文學科的開放性和模糊性,為研
究性學習提供了多向性介面和深入鑽研的餘地。「語文」是個有
著豐富內涵和外延的概念,研究「語文」你可以從文化角度研究
它,也可以從文字角度研究它;可以從文學角度研究它;也可以從
文字角度研究它。這多個角度,無疑形成了一個多維空間,使學
生具有了多層次的研究平台。再就是語文學科的模糊性,給學生
留下了充分的鑽研餘地,小到一詞,大到一本書,高明的解讀者
都無法一步到低,古人所謂「詩無達詁」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無論從主體方面來看,還是從客觀方面來看,高中語
文已具備了研究性學習的條件,高中語文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
能力,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面勇創佳績。
那麼,如何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呢?研究性學習作
為現行教育體制中一種學習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實踐性
研究學習和理論性研究學習。我認為:一般學校不具備實踐
性研究學習的條件,再說,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也不需要利
用大量的時間去搞實際調查研究,因此,我主張高中語文研
究性學習仍以課堂為陣地,在加強語文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
下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下面我們所探討是如何把常態課堂
教學強化研究性學習,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主要總結了以
下四種方式:
一、開展課堂提問
以前課堂教學是師講生聽,這自然沒有什麼研究可言。目
前,課堂教學比較注重啟發學生思考了,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問
題設計與解答階段:即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幾個與課文理解相
關的問題,然後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思考逐一解答。弊病是學生
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當然,在課堂上教師提出研究
的問題固然是必要的;這樣可以形成比較嚴密的教學環節。但
課堂教學中,提問不能成為教師的專利,為了使課堂教學價值
發揮到位,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去發現問題,
進而提出問題進行課堂討論,這樣不但能形成課堂教學的平
等交流,而且還可通過對問題的探討研究,啟發學生創新思
維,培養深入思考問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寫專題論文
光有討論辨析還不夠,還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寫命題論文,
做到「該動口時動口,該出手時就出手」。當然寫專題性論文必
須經過充分的准備。首先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的具
體要求和方法。其次,還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進行課堂交流
與總結,另外還要布置學生課余時間去收集資料,比如學習魯
迅先生的《祝福》,可以讓學生寫《論祥林嫂之死》的論文,學習
古代小說,可讓他們課外收集資料寫《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簡
史》,學習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讓
他們聯系現實生活寫《套子的啟示》等等,這樣學生通過思考、
討論、收集、整理,研究意識會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
的提高,同時又鍛煉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研究式作文評選
傳統的作文評選方式是教師「一言堂」一評了事,這樣學
生只能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況,老師可試著採用
研究式作文講評方式,讓全班同學都動腦參與評論。有一次作
文訓練,我曾讓學生從社會生活中選材寫一篇小小說,那時我
們剛學過《祝福》,有一位同學寫出一篇題目叫《當代祥林嫂》
的小小說,內容是一個農村婦女,丈夫出外打工,自己在家領
著獨生兒子度日,但在一次外出時被人販子綁架,賣到了山
里,她曾多次逃跑沒成功,最後因人販子再次作案被捉,警方
根據犯罪分子的交待尋到山裡,把她營救出來,最終一家團
圓。我批改後覺得這個材料較典型,但對材料的處理不夠妥
當,於是評講作文時,把這篇習作當例文在課堂上宣讀,讓學
生討論並寫出評價,最後總結出以下幾點:1.內容與題目不夠
吻合;2.選材較好,但對材料的處理不夠妥當;3.像紀實散文,
缺少恰當的藝術虛構。接著我讓該生把她對這篇小小說的構
思講一下。她說她寫的是一件現實生活中的真事,她選用這個
材料的目的是想提示目前社會中仍然有殘害婦女的這種事情
發生,特別是在思想文化比較落後的農村。聽完這個同學的發
言,我讓學生圍繞她的寫作目的和題目,對這個生活素材進行
再次加工處理,寫出修改意見。最後經過討論總結出主要意見
如下:1.可刪去被販賣經過,直接從被販賣後寫起,事情的起
因可以側面交待。2.對被販賣後的心理活動、逃跑行動進行細
致描寫;3.對警方的營救略作交待。4.虛構補充主人被救後又
因失貞而被丈夫拋棄的情節,以提示目前農村中還殘留著封
建糟粕,新時代中農村婦女仍然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這種重在
過程,重在試探式的作文評講,使學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去
掌握寫作技巧,使學生對如何選材如何裁剪有了深切的體會。
這種探討性學習也適用於作文語言、結構等其它方面的講評。
四、比較性研究學習
把內容和形成上有一定聯系的讀物加以對比,有目的進
行探討研究叫比較性研究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既可以提高
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發展和開拓學生的思維。一般情況下,
學生拿到閱讀材料,就只知道研究這一篇,想不到還有可比較
的另外作品,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指導訓練,培養學生的自覺比
較意識,這種意識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我教《智取生辰綱》時,為
了讓學生深入了解楊志這個人物形象,就讓學生回憶:他們看
過、讀過的《水滸》作品中,還有哪些人物是軍官出身?同學們通
過回憶,指出兩個人物:一個是初中語文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
西》中的魯智深,一個是高中《語文讀本》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
廟》里的林沖,找好了比較對象,我又進一步點撥提示幫助學生
建立「對比點」讓學生進一步拓展。這樣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對楊
志這個人物有了深一層的認識,覺得他遠沒有魯達和林沖這兩
個人物形象可愛。《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分析文中
的肖像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我教課時有意讓學生比較作者
對王熙鳳和林黛玉的肖像描寫,通過對比,同學們發現這兩個
人物雖然都是美人,但穿著、打扮、氣質、性格卻不同:一個俏艷
俗氣,一個飄逸脫俗;一個潑辣張狂,一個柔弱內向;一個陰險
狠毒,一個善良多情。通過比較,他們比較深刻地認識到小說中
人物肖像描寫的妙處。這樣,經過多次強化訓練,學生會有意識
地展開聯想,自覺尋找對比點,達到這一目的,就意味著這一方
法,已被學生初步掌握。
34
G.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寫作能力的論文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寫作能力》
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項極其重要內容。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莫過於他筆下的作文了。因為作文不但綜合體現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考力等,更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而目前,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作文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寫作實際,努力探索學生作文的規律,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和水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養成自覺收集素材的習慣
學生寫作的激情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情。在教學中,教師要滿腔熱忱,用情感去感化學生,點燃學生的熱情之火。鼓勵他們積極投身到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去,讓學生有話想說、有情慾抒,培養寫作激情。教師應經常講述作家的經歷,讓學生學習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習慣,並養成把自己所見所聞隨時記錄下來的習慣,學會注意收集寫作素材。此外,要嫻熟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電教輔助手段,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錄音、網上交流等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寫作活動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二、注重課文寫作特點的教學
要讓學生理解課文選材、立意、語言、結構方面的特點,並轉化為自己的寫作技巧。如教會學生掌握文章結構,結構就是文章的組織構造,學生有了材料,並非就能寫出好文章。正如學生所言:不知從哪兒寫起,寫到後來收不了尾。文章結構組織怎樣,最能反映出學生這篇作文內容安排是否有條理、層次是否清晰、主題是否突出。只有安排好了文章的結構,才能做到形式和內容的和諧、統一。
三、要重視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要想寫出好文章,必須多讀好文章」。要推薦一些好書、好報給學生。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要精思,要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韻味,琢磨遣詞造句的好處,讀思結合,幫助寫作。
四、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感悟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如實記錄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用「我手寫我心」。作文,重要的是寫自己的生活經驗。要教會學生善於捕捉創作靈感,養成勤於動筆的習慣,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價值的、切合自己實際的真實感受寫下來。
五、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為作文教學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往往能從閱讀過程逐步提高。因為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或其它讀物時,總是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是何等的平淡與枯燥也能從中產生聯想,得到啟發,獲得經驗。因此,在學生無法與生活建立密切聯系的情況下,建立行之有效的閱讀機制,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發現認識和感悟生活,積累作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1.開具閱讀書目,讓學生閱讀有目標。 在學校學習期間,由於學習任務重,重點是經典散文和時文的閱讀,教師每星期有計劃地將閱讀材料下發給學生,既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又可以調劑緊張的學習生活;寒暑假和國慶元旦長假,讓學生利用長假閱讀一些經典名著,學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會過一個充實的假期。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就不會存在胡亂選擇的現象,在寫作時有效仿的對象,作文成績自然會相應提高。
2.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閱讀有經驗。 每個人的閱讀品質閱讀習慣都不一,學校就有必要為學生建立一個交流經驗交流體會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閱讀經驗交流大會無疑對學生有較大的幫助。
3.推薦佳作,讓學生閱讀有收獲。 有閱讀就會有思考與感悟,學生將所思考的東西寫成文字後,教師將優秀的習作推薦給報刊。每發表一篇文章都會讓學生發自內心的高興,這樣讓學生感覺到了閱讀是有收獲的。同時也為其他的學生樹立了榜樣,他們也會更加努力的。
六、培養創新思維,力求作文立意新穎、深刻
作文是否吸引人關鍵在於文章的立意,要立好意關鍵在於對事物的理解、認識能力。所以,要立好「意」,除學習課本知識外,還要關心國家大事,了解當前國內外的形勢,要讀書讀報,留心觀察身邊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還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反向思維能力、聯想和想像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全面了,才能見被人所未見,想別人所未想,作文立意才會新穎、深刻。
七、指導學生修改作文
常言道:「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要修改文章,首先要加強語言基礎知識教學,讓學生掌握漢字、標點符號、語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這是修改的基礎。其次,要重視比較閱讀,經常講解修改實例,讓學生能舉一反三,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八、教師評語力求科學化
教師批改作文要力求評語的科學性、針對性。我認為評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是在出現毛病的地方指出病因所在;二是充分肯定學生的可取之處,評價要有鼓勵性;三是針對學生不同的寫作能力提出修改建議;四是批語的語言要有情感,要用談心似的語言,要體現師生間的平等;五是作文評語可寫一些「題外話」:指出學生錯誤的認識、觀點,提出學生平時在學習上、生活上的不良習慣,並提出希望與一些合理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對寫作一定大有脾益,只要假以時日,作文水平必定會有明顯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只有堅持讓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博採眾長,才能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
H. 高中語文議論文範文 800字左右 長一點 要有明確的論點
自然萬物善傾聽。盤根交錯的虯枝,靜靜地傾聽溪水的淺吟;婆娑的密葉傾聽著歌鳥的重唱;甜艷的花兒,傾聽著蜂群的低語;萬籟俱寂的黃昏,傾聽著夏蟲的嬉戲;拂掠而過的風,也會駐足,聽一聽麥浪的語絲。
山川、草木、蟲魚,皆善傾聽。正因這種內斂張揚的君子風范,才築起了和諧生輝的自然界。無論是宜人溫和的地方,還是風沙肆虐的沙漠,總有善聽的自然物。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善聽者,才能采擷到心靈的果實。
記者,善聽。優秀的記者,不在善問,而在用心傾聽被訪者的娓娓道來,哪怕是勝似千言的一聲輕嘆,一嘆讀出人生悲苦、世態炎涼,這才是善聽者的成就。
學者,善聽。在治學之人的眼中,聽是講的基礎。無論是大師垂範,還是平民草根的文化呼聲,都為學者所聽。正如當今這個多元文明交錯的時代,有識之士在探究現代文藝之時,陽春白雪必然要應邀入席,而下里巴人也是不容摒棄的。諸如「超女」一類的草根文化,在真正治學之人的耳中,必然聽出追求自我、挑戰傳統選拔制度的不同尋常的意味。
文人,善聽。古往今來,為文者都以細膩的情思聆聽著人生的弄弦。傳來玉笛飛聲,那該是到了思鄉的時令;清角聲聲入耳,那該是明月樓高休獨倚的悲愴;又聞杜鵑啼血,恐怕是亡國之恨難當的凄涼;瀑流喧 ,這又是一段艱難的里程;青田蛙聲一片,真是難得的豐收;階前聽雨,少年到中年,聽出了命運節拍的嬗變。正因善聽,總有那樣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又有那樣多精神世界中的楷模。也正是善聽,才使大文豪擺脫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拘謹矯文,而真正實現了由「為章句」到「為人心」的跨步一躍。
琳琅滿目的大千世界紛亂了我們的視線,嘈雜轟鳴的機械聲堵塞了我們的雙耳。有人選擇閉目塞聽,以示其「超然的境界」。這辜負了我們雙耳的期待和心靈的渴望。
張開雙耳,總會從雜亂中循到章法,總會從紊亂中覓得些許沉澱下來的精髓。因為只有善聽者,才能從眾生中歸結為人之道、治世之策。所以,傾聽,才成為善為人、善為事、善為國者的獨道之處,獨門藝術。
普世之中,誰都善觀傾聽和風細雨。然而,只有在狂風驟雨中依舊保持高傲的身姿傾聽煩躁的一些人,最終為萬人所聽。就是他們,像茫茫大漠中的胡楊,傾聽沙礫肆虐,卻築就沙海中翩翩綠洲。
傾聽,是門藝術,那些為數不多的善聽者,才是我們偉大的藝術家。
I. 我們應該學好語文的議論文∼∼高中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
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覺其中的樂趣,才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當然也就學不好語文了。所以,興趣對學習語文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與要點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水平才會提高。而且,閱讀量越大,知識就越豐富,眼界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並且喜歡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我們要勤學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在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如果在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或者及時去問老師,總之一定要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詞,我們要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心中的疑惑就會越來越大。
語文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去欣賞。在語文這門藝術中,說與寫就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靈活運用就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們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誦讀古詩詞。在與別人的交談中,我們要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當我們懂得了這些的時候,再來學習語文,便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會覺得妙趣橫生,其味無窮。當我們把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時,不學好語文也難了!
J. 參加如何寫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心得體會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談語文高考復習
提高復習質量,應當根據「考試說明」的精神,從實際出發,有計劃地安排。只要切實著眼於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的鞏固與強化,那麼應試水平和基本素質就將同步得到提高。
在這里,我想談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復習的系統
語文高考復習應從四個方面來抓,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四者要統籌兼顧,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前兩個方面卻很容易產生盲目性,於是一味加重負擔、墮入「題海」。所以明確這兩方面的復習系統,對提高復習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文字知識兩大部分。重點是語言知識。語言基礎知識的復習,可分六個主要項目1、語音:包括漢語拼音方案的掌握和語音的規范化;2、語匯:包括字詞形、音、義的准確掌握和恰當運用;3、語法:包括對語句的結構分析和對常見病句的識別修改;4標點符號:要了解常見標號、點號的表達功能,並熟悉常見辭格的用法,善於根據表達需要變換句式;5、語言運用的清晰、連貫得體:要避免[*#0101]索、消除歧義,要善於組織語序、做到銜接自然、語意貫通,要善於根據目的、對象、場合的需要恰當地遣詞造句。
現代語文閱讀,主要分兩大項目。1、詞句的確切認定和正確理解;重點是詞句一般意義、特定意義和表達作用的確切理釋;2分析和概括:包括層次的分析、內容要點的闡述、相同與相異的分辯、一般與個別的駕馭,以及抽象說明、歸納要點、提取共同點等。
明確了系統,對照歷年高考試題加深對有關項目、要點的認識,這是復習的基本要求;發現薄弱環節,及時弄清有關知識、彌補缺漏,強化有關能力,這是進一步要求。這樣,不僅可避免復習中掛一漏萬,而且可以變盲目為有計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全面提高復習質量。
2要注重實際應用
語文是工具,學習語文的目的在於應用,這是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歷年語文高考對這一點都十分重視。所以進行復習也必須把握住這一根本宗旨
強調應用,不是不要求記住某些基礎知識。比如語音、語匯的知識,其中必須准確記憶的東西就相當不少。類似這樣的基礎知識不僅要記准,而且要熟練掌握,否則談不到應用。但在知識的復習中,一定要避免在某些名詞術語上糾纏,比如何謂「借喻」何謂「借代」何謂「比喻論證」、何謂「類比論證」、何謂「句法」何謂「句式」等等。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提高應用能力上。比如逗號、句號和分號就知識本身而言並不復雜,但在實際應用中常被用錯,而且對意思的表達妨礙很大,這就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實際應用的能力,一般都體現著某種綜合要求。仍以逗號、句號為例,在實際應用中,或與句子結構分析有關或與消除歧義有關,或與閱讀中層次分析有關,或與內容闡釋有關也就是說,明確復習系統、劃分若干項目,是為了便於查缺補漏提高效率,但切不可把每個項目孤立起來對待。必須注重各項知識的綜合掌握。
強調應用,就要密切注意語言運用的實際。對實際生活(包括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中常出現的語漏,應有一定的敏感。比如「創(chuang)傷」誤讀為「(chuang)傷」,「曲(qu)折」誤讀為「(qu)折」,「參與(yu)」誤讀為「參(yu)」、「框(kuang)架」誤讀為「kuang架」等等,都是語音不規范問題。又如:
他中了三等獎,人們絡繹不絕朝他辦公室里跑,問三等獎是個啥樣,要看。他不以為然,給看(《小說界》94.6.198頁)。分明是「不以為意」的誤用。如果在復習階段,對各種視聽媒介也能多留心,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對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和檢測。
3要處理好課本和課外練習的關系
自從實行「3+2」考試以來,人們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高考語文既然不從課本上出題,課本就可以丟開不管了。這種作法很不妥當。
誠然,在課本以外多作一些練習確實很有必要,因為好的練習,能多方面體現「應用」,的要求。所以不作練習或練習太少、不利於提高語文能力。但完全丟開課本,對提高復習質量也是不利的。因為課本畢竟是學生學過的、比較熟悉的內容,而且盡管「3+2」的考試不從課本上直接命題,但它所考查的語音、語匯、語法、標點、修辭、句式、文言常用詞等多方面的知識,大多仍包含在學生學過的課文之中。特別是語文高考所檢測的能力,說到底,無非是語言應用的一種良好的感知力,是「語感」。而增強語感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對已經透徹理解了的文章反復誦讀。所以完全拋開課文的復習,是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原有基礎的作法。尤其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扎扎實實讀好十幾篇範文,這種復習所得到的效益,絕不是作十幾份"模擬題「所能取代的。
總之,課本和課外練習不可對立起來,這也是個從實際出發的問題。二者關系處理得當,復習質量才可進一步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談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
語文「新課標」的「閱讀教學建議」第四條中扼要闡述了如何「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新課題,其目標主要是想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來「拓展思維空間」和「提高閱讀質量」。但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舉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離,即忽視、輕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這種主體性;
二是過程簡化,即教師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學生的富於個體獨特品格的認知過程;
三是教法單一,即老師往往拘守課文、局限課堂、偏重考試;
四是開拓乏術。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失誤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著語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視。
鑒於以上誤區,再結合對「探究性閱讀教學法」的探索, 筆者就來談一談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比較實用且比較成功的具體方法和操作程序,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這一階段適用於高一學年,主要講閱讀個性。也就是說要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的閱讀范圍、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幹涉,即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對象。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煉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後深入地自覺地學習語文錘煉基本功。在這一階段,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於「放手」,敢於放開。2004年高考我校的河北省文科狀元楊令霞同學曾說,優異的語文成績主要得益於自覺廣泛的閱讀。
當然,說是由著學生「性子」閱讀,並不等於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師精心策劃,最終要求學生形成閱讀專題論文或總結(字數大約為2500字)。否則,閱讀會成為「放羊式」閱讀,高興而起,無果而終。
二、教師指導探究性閱讀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其閱讀就不免帶有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生要實現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學年教師的指示範圍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藉助第一學年個性閱讀已經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讓學生的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並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驗自覺地加以運用;並且要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盡量使學生參差不齊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於統一。
三、應考探究性閱讀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度的限制。因此,必須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並且總結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尤為重要;且使其答題逐步趨於科學化、規范化。規范閱讀和規范答題可以說是高三學年的主要任務。當然,後兩學年也並不排除個性興趣閱讀,最好是能把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個步驟:一、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二、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信息的採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三、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分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引導;四、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由學生主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會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商的討論;所以,學生正確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先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詢問老師的看法並與之討論;如不同意教師的意見,要進一步質疑,再討論。
當然,這些程序和方法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理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