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面試真題

高中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面試真題

發布時間:2021-02-18 00:04:39

1. 高中語文課本燭之武退秦師的研討與練習的答案

1、借口是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鄭國背盟想接近楚國。當然,根本原專因是秦晉兩個想擴張實力。屬

2、是對鄭伯此前沒有重用他的一種不滿。

3、第二步是說明攻鄭對秦無益,第四步是說明真正獲利的是晉國,一旦晉國強大,對秦國也不理。

4、鄭伯誠懇地向燭之武道歉,並說明鄭國滅亡事關燭之武。

5、晉文公從道義、客觀事實兩個角度出發,得出不願意進攻秦軍的結論:從道義上說,秦晉剛剛結盟,晉國就進攻盟友,於理不合;從事實上來說,進攻秦軍也難以得到什麼好處,還很可能面對秦鄭聯合的局面。因此,晉國只好退兵。這表現出晉文公作為一代梟雄的智慧。

6、燭之武的主要形象特點為:臨危不懼,智計非凡。

2. 燭之武退秦師課後練習題 高一語文課文課後練習題第3題 閱讀下面評論秦穆公退兵的一...

燭之武的善於辭令,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版間權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里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心服口服

3. 高一語文題 燭之武退秦師的一道選擇題

選A
原文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①,以其無禮於晉②,且貳於楚也③。晉軍函回陵④,秦軍氾答南⑤。

圈圈2和3是理由。
翻譯
(公元三十年)九月十日,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晉文公落難時候,曾經過鄭國,不受禮待)並且從屬於晉國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國。(鄭伯有晉盟在先,又不肯專一事晉,猶生結楚之心。)

4. 高中語文!燭之武退秦師中 所有 之 其 以 的用法,意思 在線急等!!需要復習非抄答案。

一、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來,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目的連詞,來)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⑥以亂易整(用)

⑦闕秦以利晉(用來)

、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使者」)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指示代詞,那)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表示祈使語氣,還是)

三、之
①公從之 (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是寡人之過也 (的)

③行李之往來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的標志,有何厭之)

⑤鄰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結構助詞「的」)

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⑧子犯請擊之(代詞,秦軍)

⑨ 綴耕之壟上(動詞,到)

(4)高中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面試真題擴展閱讀:

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①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

②(燭之武)辭曰

③(燭之武)許之

④敢以(之)煩執事

⑤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⑥(晉)許君焦、瑕

⑦闕秦以利(於)晉

二、判斷句

①是寡人之過也

②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以亂易整,不武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⑤失其所與,不知

三、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應為「以其於晉無禮,且於楚貳也」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狀語後置句。言於:對……說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四、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 即「有何厭」,疑問代詞作賓語

五、所字結構

失其所與,不知 所字結構(所字後接動詞,相當於一個名詞)

「所」字結構相當於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一般情況下在句中做主語或賓語。

如「所見所聞」,意即「所見到的事情(東西)所聽到的事情(東西)」,「終日之所學」中「所學」意即所學到的東西。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面試真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