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回。教師的主答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課改以來,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學案,為上好不同類型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2. 求對中學語文教育的看法,要1000字
我對現行語文教育的幾點看法目前語文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字詞句教學的刻板和死記硬背,閱讀教學的肢解和模式化,作文教學的言之無物和程序化等,占語文教育的主導地位,仍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打節目。盡管學生學得廢寢忘食,味同嚼蠟,不厭其煩,可這種學習的收獲充其量只是應付語文考試,爭取好分數,而離語文教育的本質要求和目的卻漸行漸遠。並且,語文正陷入一種尷尬的地步:語文正在一天天不被重視,雖說考試列為必考,是個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但學生對語文投入的時間有沒有佔到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呢?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是學生課外基本上沒有時間看語文,他們的時間全花在英語、數學、理化上去了。上述如此現象,已成為語文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一、萬重考試為那般——我看教育的本質時下的教育,分分鍾要考試,秒秒鍾要成績,一切的教育活動都在唯分數中進行。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知識,全由分數說了算;教師的水平高低,也是由成績來衡量;學校是否是名校、重點校,還不是分數說了算?正在個性成長的小學生、中學生,所有的想像活動、課外時間和個人空間,全都奉獻給了殘酷的、優勝劣汰式的分數教育。因此應該說,整個教育系統出了問題,它已經不適合時代的步伐,是時候改革一下他的僵化的體制和陳舊的內容了。如今一切的教育活動圍著考試轉,這究竟是位哪般?我想這還是幾千年下來的封建社會式的選才觀在作怪。從古代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高考制度,從本質上是一致的:即人才選拔制度。這種制度姑且不論它在當時有無積極意義,就現在全球高速發展的社會而言,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已成為大眾普遍的意識,如果不改革人才選拔的教育制度,勢必犧牲大部分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這從教育的本質上來看是不人道的——為什麼社會的精英分子的誕生必須以一般學生的前途作為代價?因此,教育的本質是使全體公民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而不是以別人作晉升為精英階層的階梯,從這點來看,我因為否定現在的高考選拔人才的教育制度,從而否定精英教育。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教育應該是大眾的教育,而不是某幾個人的教育。現在新推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代替以前的《教學大綱》,其實正是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意識的轉變。 1996年國家教育部曾對我國義務教育實施狀況進行調研,結果表明,我國現行的教學大綱要求過高,90%的學生不能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而《標准》中要求:「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標准》是一個「最低標准」,換言之,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每個兒童,著眼於全體兒童發展的「大眾教育」。總而言之,時下最要緊的是推行一種與「大眾教育」相適應的考試評價制度。二、語文課,教師最重要時下討論的教育話題,要麼是優質課,要麼是多媒體網路教學,要麼是教材的重要性,要不然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的詳細說明主要是從權威者到引導者角色的轉變,不管怎麼說,我覺得語文教育活動最重要的環節是教師。相對於其他科目而言,其實科科的老師都很重要。只是我自私點覺得,語文教育的成功及其魅力,非得要有一流的水準的教師才能勝任。否則單講幾首詩,分析兩篇課文,學生就會喜歡上語文課,那就不可能的。而學生要是喜歡上語文課,他們必然喜歡與你進行精神上的交流,這就是語文課與其他課不同的地方。我們在教育他人之時,要明白我們不僅教育他人學習新的知識,而且要明白一個更重要的道理,育人比教授更重要。因此,教師如果只是在行使其教授的責任,那是低級的教師,充其量只是個「教書匠」,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教師,而現在能符合「教師」稱號的有幾何?大概麟毛鳳爪吧?我本人自知水平不夠,只有不斷努力學習,不可掉人遠遠一大截就偷笑了。如何「育人」呢?我們總以為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等,其實如果這樣教育的話,還不如不要教。這是把「育人」變得教條化了,有幾個學生願意接受呢?況且也不能強迫接受,比如說你不愛國也得愛國;明明是一些童真的小孩子,對不懂的事情偏偏要如此教育:「禁止攀登」、「嚴禁踏草坪」、「不準打鬧」等等,如此惡狠狠的教育必然是失敗的。因此,我不認為教師只是處於引導者的地位就行了,教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應該是最重要的環節。一個充滿愛心但物資貧乏的家庭和一個有權有錢但對子女冷漠的家庭,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誰的人格要健全、身心要健康?這或許是個不好答的問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後者出來的孩子要遠比前者出來的孩子問題多得多:自私、冷酷、貪婪、脆弱、易犯罪等等。換言之,教師對學生的精神上的影響最大。如果一個教師自己的教育精神都處於狹隘、自私和淺薄之中,那麼學生也無法在你身上學到很多,甚至反而是從你身上學到這些壞品質的糟糕結局,卻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教學成績而不自知,以為自己懂得如何教育,這真是最大的悲哀。因此,教師最重要。我們的教育需要有博學而精神世界豐富的教師,怎樣培養這樣的教師隊伍呢?這確實是師范大學的重要任務。而我們身為一線的教師,更加要時時刻刻學習,不斷進取,才會與時代共進步。素質教育需要什麼樣的教師呢?師德和師愛。半個多世紀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師愛思想同面向新世紀的素質教育相比,其實是殊途同歸。這不僅僅是因為現在還有不少教育者並未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更因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切感到,培養學生高素質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質,而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就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3. 中國中學語文教育的現狀是怎樣的存在哪些問題
中國中學來語文教育源的現狀很不好,一是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只重標不重本,一切圍著考試轉;二是人文素養嚴重缺失,無論是知識還是情感都極為蒼白;三是教學方法上的淺薄花哨害了很多的學生。那些語文好的學生幾乎是家學或自學的。當然也有不少的優秀老師,但他們很寂寞。
4. 求對中學語文教育的看法
語文學習就是習慣的養成,語文教育就是要習慣成自然,只要養成下列習慣語文教育質量就提高了。
1、預習習慣——學會使用《預習筆記》
①自學生字新詞,能注音,能寫出重點詞語的意思。②明確文章體裁,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常識。③摘錄精彩語言。④理解課文內容。
2、查工具書習慣
①讀書、預習課文時遇到讀不準確的字、不理解的詞語要查字典、詞典。②要會利用課文(文章)的注釋積累語文知識。
3、讀書習慣
①讀書(文章)要做到有聲(朗讀)、有心(閱讀目標)、有疑(發現問題)、有益(有收獲、有所得,如解決了什麼問題,完成了什麼任務等)。②每天要閱讀至少1000字的文學作品。
4、寫字習慣
①寫字要工整、規范(不寫錯別字)。②不塗改(文面清潔)。③書寫要勻稱。④文字安排要美觀大方。
5、寫作習慣
①養成寫點感想感受、描寫、敘事之類的文章(隨筆)的習慣。②要養成寫日記、周記(一周最少寫一篇)的習慣。③一周練筆不少於1000字。
6、課堂記筆記
①課堂筆記主要是把老師講課時強調、補充的內容記下來。②聽課時及時的補充、訂正、修改自己的「預習」內容(直接在你的預習內容上添加或刪減)。③它可以與《預習筆記》合用一個本子。
7、作業習慣
①作業要認真及時。②作業要獨立完成。③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④做作業要分清主次先後。
8、復習習慣
①一天下來,晚自習要幫白天學習的課文、老師講的東西復習一遍,不懂的知識要及時問老師、同學,或者自己記下來第2天找老師講解。②睡覺前要在頭腦里回顧一下(老師講的字詞、強調的語句、背誦默寫的內容等語文知識)。③要能將學習的文學知識聯系起來,學會歸納、分類。
9、考試習慣
①考試前復習。②考風要端正,不弄虛作假。③要沉著、冷靜,對自己要充滿信心。④做閱讀題要先瀏覽文章再看題目,要讀題目內容。⑤答卷時做到先易後難。
10、詢問習慣
①對不懂的字詞、不理解的語句等知識要請教老師、同學,不能不懂裝懂。②要養成與老師、同學交流的習慣。③對問題的看法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UID432366 帖子41 精華1 積分5800 閱讀許可權30 來自江蘇 在線時間57 小時 注冊時間2007-5-24 最後登錄2008-2-25 查看詳細資料
5.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
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是因為語文的知識量越來越大 而且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不是特別的高,所以可以針對這個區域體育
6. 從哪幾個方面評價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 課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與理念,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這其中,評價作為教學改革的「導航棒」,在改革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教育改革的進程。在2009年的聽評課活動中,我組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教學語言之貧乏,評價方式之單一,從而使本來有趣的語文課變得死氣沉沉,朗讀沒感情,發言沒聲音,該笑不得笑,該哭還在笑,總之一句話,語文課上的真是沒味道。為什麼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課堂上,由於老師的引導評價不當,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
應該說,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及時評價,應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准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能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並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評價之目的在於弱化評價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人應該是在不斷的激勵和鞭策下獲得內驅力而向前發展的。課堂評價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評價藝術。這里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要進行及時評價,對每一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點喝采,對每一次的個性表露都給與贊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得到持續發展。
二、研究目標
1、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廣大教師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
2、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行為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從而使學生能以探究為主,主動地創造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並能挑戰同伴,挑戰老師,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
3、通過該課題研究,教師能真誠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的相處,用愛心為學生創造一種心靈放鬆、敢於質疑、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課堂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舞台。
三、研究的內容、方法及步驟
(一)在對課堂評價的教育理論、心理機制、功能作用等進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著重進行教師的語言評價、體態評價方式等的研究。
1、在教學過程中,研究我們備課組教師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方式,摒棄那些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評價方式。
2、通過案例分析,了解教師課堂評價方式的特點、原則。
3、探索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課堂評價方式的優化策略。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一方面運用國內外有關課程評價的專著類資料作為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另一方面將聽課、評課、教學活動、學生活動、過程性評價中的敘事性記錄作為重要的第一手文獻資料。
2、觀察法:在聽課、評課、訪談、研究性學習等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的外顯行為和內斂特徵(如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技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等)進行觀察,並作好相應記錄。
3、調查法:利用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實驗前後的對比性研究;對教師教學觀與教學行為設計問卷調查;對課題研究中生成的評價方式的使用效果進行驗證性調查研究。
4、行動研究法:在課程改革的操作實踐中進行研究。一方面設計詳細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通過開設實驗課,組織教學觀摩、研討等多種形式的研究活動,驗證和完善教學評價方案。
5、案例分析法:利用大量的課堂教學評價實驗的實例進行分析研究,提取、總結有效的評價方式。
(三)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組建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撰寫課題實施方案。這個階段,教師不斷思考自己的課堂教學評價,查找、閱讀相關理論文章,為備課組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建言獻策。
第二階段:2010年11月。調查分析,完善實施方案。
1、調查了解我們教師課堂評價方式有哪些,實施效果如何?採用教育調查法,對學生進行關於課堂教師評價方式的問卷和訪談,了解學生對教師評價方式的態度、看法,了解學生最喜愛的評價方式。
2、加強學習,完善實施方案。運用文獻研究法,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關於學生評價的相關教育理論,完善實施方案。
3、組織一次聽評課活動,重點收集整理教師評價學生的方式,並加以整理分析。
第三階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進行實證性研究,探索教師課堂評價方式的優化策略,採用觀察、行動研究、調查問卷的方法,根據實施的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策略,形成階段性成果。
第四階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總結成果。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分析和研究實驗情況,總結和提煉研究成果,優化教師課堂評價方式。寫一份有設計、有實施、有案例的關於教師評價方式研究的研究報告。
四、研究過程
1、「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學生方式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2009年10月正式開始。為確保這一課題順利進行,在學校領導及教研組長崔靜的指導下,我們成立了以初二五位語文老師為核心的課題研究小組,在課題立項審批書下來之後,積極著手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明確了任務、目標。同時,從網路上收集了許多相關的研究資料。
2、從十月下旬開始,課題組的五位老師就開始進行課堂教學中有關評價學生方面的反思,並進行了反思書面交流,相互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作誠懇的指正。十一月上旬,我組三位老師分別上了一節課,並邀請了其他老師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在課後組織評課的環節中,老師們一致認為王麗莎、羅光林老師在評價學生方面,尤其是語言評價方面還做得不錯,其餘老師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學生回答完問題,無論是對還是錯,老師要麼不評價,要麼就是用「嗯」「好」來點評。在會上,還有幾位老師們提到這樣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1)老師評價學生時不能太隨心所欲了,要切合當時學生的心境;(2)不要濫於評價,把語文課上成對孩子鼓勵,華而不實的課,那樣就失去了語文味。(3)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促進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做人處事能力的提高。會後,我們要求備課組的老師每周至少觀摩2節優質語文課,重點觀看老師是如何評價學生的,並做一定的讀書筆記。同時在後期的上課過程中,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評價,收集先進的評價方法。
3、十一月中旬,我們重點對語文學科教師,各班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訪談。在對學生的調查問卷中,被問到你喜歡你們的語文老師嗎?有89%的學生都喜歡,但依然11%的學生不太喜歡,原因之一就是老師與學生的親近感較差。在問到「你覺得老師用哪種方式評價你,對你最有幫助。」一項時,有一半的學生說不出來,還有一部分學生說老師很少對自己的做法作出評價,所以對老師的評價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此項調查數據凸顯了教師課堂評價方式單一的現狀。在訪談中像「我也知道教師的課堂評價對學生和教學的影響很大,可我有些時候不知道怎樣進行評價?」這樣的答案比比皆是。
結合這次調查、訪談的情況,我組的老師在一起,共同探討後期的的教學及研究方向,最後達成以下意見:(1)利用這次調查的契機,經常開展師生訪談活動,課前,通過作業、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基礎,為上一節做好充分的准備;課堂上,老師要多用鼓勵性語言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後多與學生交流心中的想法,拉近師生的距離。(2)多聽同年級老師的課,向他們學習好的課堂評價方式,彌補自身不足。多聽所帶班級其他老師的課,有利於教師更全面的了解本班學生,探索怎樣的評價對學生才是有效的。
4、十一月下旬,同組老師不定期的相互進行聽評課活動。在這期間,我組的胡麗娟老師進步最大。
5、十二月上旬,我們進行第二次課題研究課,本組付萬和、胡麗娟老師在教學評價方面,做了充分的預設,課後老師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還找了部分學生座談交流這節課的情況。在評課過程中,老師們把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困惑、收獲進行了交流。尤其是付萬和老師在談到自己因平時對學生嚴格管理了,課堂上運用一些鼓勵的方式來評價學生,還顯得很別扭,但在這節課中,他依然做了近12人次的評價,將從未用過的「微笑傾聽」等體態語,「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准了音,而且讀出了情。」等語言評價都用上了。通過這一次的課題教學研究,兩位老師在評價學生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老師們都對課堂評價也有了更新的認識,增強了研究的實效性,對課題的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
6、十二月中旬,我們開始著手歸納總結評價的方式和一些具體的策略。共收集到語言性評價語六十多條,體態評價語十幾種。同時,將這些資料印發給老師,讓老師們參照使用,並不斷完善裡面的內容。
7、從三月上旬開始,我們按照學校的總體部署,積極實施 「青藍工程」,師徒之間相互聽課,互相進步,在互聽互評過程中緊緊抓住「課堂評價」這一主旨,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另外,在教研組的組織,我校語文課堂教學「同課異構」活動全面展開了,「同課異構」迫使我們每位老師在教研中必須去深入地觀察、分析、比較,並設計出個性化的教案,課堂教學中力求有非常獨特的表現。正是「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
8、四月份,主要對研究課題進行成果性總結。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分析和研究實驗情況,總結和提煉研究結果,優化教師課堂評價方式。
五、研究的成果
我課題組通過積極探索,用心實踐,優化了課堂教學,總結出一條適合我們備課組教學的評價方式,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具體有以下三大成果。
1、促進了教師評價藝術的提升。
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情感、經驗的交流、合作、碰撞的結果,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個性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評價,是激發學生個體潛能的重要因素。
當學生回答得正確時,我笑著點頭,伸出大拇指,表示贊揚。當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時,我微笑著拍拍其肩膀,表示別灰心,加油!當我聽取同學觀點時,用眼神來注視著回答的孩子,認真地傾聽他們的發言,並及時傳遞贊賞、鼓勵等眼神。豐富的表情易於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關心。這些充滿自信的肢體語言深深地烙印在學生心頭,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中,體態評價是課堂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體態評價,會讓「一切盡在不言中」。
像我組的羅光林老師在教學《母親》一課時,引導學生對母親教訓「我」這一段進行表演,表演後,他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說一說自己在表演時的感受,對所演人物的理解,對與自己合作的同學的建議等等。另外他還引導學生進行互評,由於年齡的關系,有些學生難免產生顧忌,評價時有所保留的現象。過後在討論這節課時,大家都覺得在自評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互相評。從而鼓勵學生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在互評中求進步,促發展。
2、促進了課堂教學的發展。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貫穿課堂教學的靈魂。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力求使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行為符合新課程的理念。課堂上學生能以探究為主,主動地創造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並能在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養成積極思維的好習慣。老師通過認真傾聽孩子的發言,積極從正面去鼓勵孩子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堅持以「學生為本」,實現了課堂教學活動中作者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積極的探索,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