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淺談

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淺談

發布時間:2021-02-19 16:43:41

❶ 怎樣優化語文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要體現個體差異 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層次、有梯度的作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❷ 淺談如何高效進行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1、合理設計教學目標。首要的是確定課堂的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系統有「三個維度」模型,第一是知識與能力,第二是過程與方法,第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把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至始至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從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3、合理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個的重要環節,它是動態教學活動,在時間連續性上展示所需要經歷的基本程序。常見環節是「預習→自學→交流→展示→反饋」。互動交流,不斷的在教與學中督促、改進,打造出一堂精彩高效的語文課。

(2)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淺談擴展閱讀:

1、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學科,它既是人們的思維工具,又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語文教學亟宜打開教室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教學語言是指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待業的工作語言。

2、教學語言大致有導語、提問語、闡釋語、應變語和結語。其中導語是指常用於一節譚的起始和一個問題開頭的教學語言。一節課的開場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說在上課的五秒鍾之內,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很有道理的。

3、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導語的基本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使他們對將要學的內容產生好奇感,引導他們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揭示本節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2)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淺談擴展閱讀:

❸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家庭作業有效性的思考

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 作業設計要重視開放性
1、語文學科是最具開放性的,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立足課本,著眼課外,放眼社會,放在社會生活這個大環境中,充分利用語文課外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1)、是作業內容要開放,既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題材廣泛,思路要開闊,要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餘地.
(2)、是作業形式要開放,或摘或錄,或寫或畫,或唱或演,或講或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主選擇.
(3)、是完成作業的方法要開放.查閱、訪問、調查、實踐……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請家長、老師來共同完成.
(4)、是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機動靈活,有的可以一兩天完成,有的可以一周內完成,有的還可以一月內完成,甚至可以一個學期完成.
(5)、是檢查評估作業的方式要開放,檢查型的、匯報型的、展示型的、交流型的、評比型的……應樣樣俱全;評估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
十個指頭有長短,學生存在著層次差異,只有開放作業不搞一刀切,才能使各種學生盡所"知"完成作業,"各盡所能"做好作業,才能保證展示在教師眼前的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2、開放性家庭作業的類型
(1)、選擇型.根據班級學生的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基礎學生需要的多層次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使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消.
(2)、擴展型.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出與教學目標有關的擴展型作業.如教學《長城》之前,我布置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搜集有關「長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3)、合作型.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來完成某項作業.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在教完《夜鶯的歌聲》後,我設計了一道家長與學生合作完成的作業題:家長與學生共讀課文,家長重點讀好「鬼子軍官」的話,要讀出其陰險狡猾;學生重點讀好「小夜鶯」的話,要讀出他勇敢機智的特點.
(4)、實踐型.主要指讀寫背以外的調查、訪問、觀察、實驗、參觀、製作等活動性作業.例如,為了寫好《我學會了製作風向袋》一文,我就布置學生先讀懂《風向袋的製作》,而後依據文中所述,親自動腦動手,一步一步學習製作風向袋.
(5)、自編型.即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一定要求,自己編擬作業的內容.例如,教學了按一定順序排列幾個詞語後,我就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實際,擬出一組詞,並按序排列.
(二)、作業設計要講究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的慾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因此,"自主作業"的設計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作業的內容就有勁,就想躍躍欲試,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作業的質量還愁沒保證?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一些作業:
1、朗讀作業
(1)、朗讀錄音.每個星期都市置一份朗讀錄音的作業,要求學生每人錄一篇課文,星期一帶到學校,利用早自修和午自修播放給同學聽,然後評選出「最佳播音員」.這樣,學生在家每天要堅持練習十分鍾的朗讀.通過這種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持之以恆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質.
(2)、配樂朗讀.這一類作業布置根據課文內容而定,如學了《我是一條小河》,可以布置這樣的回家作業:「回家後,為《我是一條小河》選配樂曲,明天我們舉行一次配樂朗讀比賽,看看誰選的曲子最恰當,誰的朗讀最動聽.」這樣的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情感.
2、畫畫作業
在教學一些按方位順序寫的文章,如《三味書屋》《我們的教室》《北京》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出示意圖.通過畫圖,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在教學了《北京》後,我布置了這樣的家庭作業,「自讀課文後,把你看到的北京用圖畫表現出來.」這樣的畫畫作業,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想像設計的能力和繪畫的能力.
3、手工作業
在教學《三隻小板凳》時,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自己動手製作一樣小作品,明天進行小製作比賽.」第二天上課,學生帶來的作品是五花八門的,有稻草編的青蛙,有廢紙盒子做的傢具,有廢雪碧瓶製作的花籃等.雖然這些作品很粗糙,甚至有些東倒西歪,但它們都是由學生精心設計製作的,很珍貴.通過製作,學生體會到了製作過程的艱辛,從而也懂得了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在閱讀《三隻小板凳》時,學生大都能自然地理解愛因斯坦當時的心情,體會愛因斯坦當時的感受,對愛因斯坦產生敬佩之情.
在教學《皮球浮上來了》後,我布置了動手做實驗的作業:「你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把皮球撈上來?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當檢查作業時,學生紛紛講述了自己做實驗的過程.有的還想出了其他的辦法.如此動手做實驗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動手做小製作和小實驗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而且還有利於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一些科學性較強的課文時,都可以布置小製作和小實驗的作業.
4、想像作業
想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新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注重布置相應的想像寫活的練習,以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像力,進而促進學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在學習《狼和小羊》《小猴子下山》《狐狸和烏鴉》《龜兔賽跑》等課文後.就可以布置想像作業.在學了《龜兔賽跑》以後,我讓學生們寫一寫龜兔第二次賽跑.這樣的想像作業,學生有常做常新之感,所以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5、表演作業
對於故事情節性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親自演一演.低年級的課文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為此,我按家庭住址把全班學生分成12組,讓他們在學完課文後,按小組排演課本劇.通過分角色表演,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作業設計要注意實踐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作業設計還應注意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的經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把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
在設計作業時,我們要做到"三"結合:一要結合家庭生活,讓家長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如給家長當"秘書",為家長寫家庭檔案,記經濟收支帳,寫書信,寫自家農副產品廣告,寫春聯等;二是要結合所學教材,設計作業,可以繪畫,可以實驗,可以製作,可以查閱收集等;三是要結合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可以讓學生模仿商人推銷產品,可以組織學生為商家草擬廣告,可以為某條街道找錯別字,可以做一些社會調查,在重大節日來臨時,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題目,如傳統端午節來臨時,可以動手包粽子,做香囊,劃龍船,搜集詩、辦手抄報等,這樣讓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學生就會樂於寫,也能學得生動活潑.

❹ 如何設計多樣化的初中語文作業

我個人認為,語抄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❺ 淺談語文作業系統設計如何體現新

教學設計是有個框架,基本包含:課題、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這部分又大致分為導入、新課、拓展延伸、課堂練習、課後作業布置等)、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格式 分三部分: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課標分析分析《課程標准》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要求。(二)教材分析分析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每本教材和每個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學生分析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 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四)教學目標 1.按課程標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2.教學重點與難點(五)教學策略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方法與技巧。(六)教學用具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 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部分 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問題及方案要求。(二)新課導入部分 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及導入方案,要著力於起到「凝神、起興、點題」的作用。(三)師生互動部分 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包括板書)。 2.寫出每個教學步驟(含設計目的和意圖) 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原則: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3.設計出以任務型教學指導下的師生互動方式。 ( 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9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四)課堂總結部分 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五)課後作業部分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 要求: 1.評價出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 2.對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 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❻ 如何讓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多姿多彩

一、課題目前研究的現狀和選題的意義:
1、目前相關研究的現狀:
根據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形勢,結合教育實踐,很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對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力求使語文家庭作業「打通」學生的課內、課外生活,讓語文家庭作業成為一座橋梁,連接學生課內、課外生活,進而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延伸。從而讓語文家庭作業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但這項研究工作尚缺少系統性,缺少必要的科學理論基礎。
2、本方案選題的意義
(1)、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使全體教師對新課改視眼下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對學生來說,好的家庭作業設計對課堂教學的收獲是有益的補充,從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2)、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的好習慣。
(3)、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使學生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更好的與他人搞好團結協作關系。
二、設計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觀點:
主要思路:
根據新課改理念,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眼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光靠語文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課後的延伸,家庭作業就是很好的利用時機。尤其是語文家庭作業的有效性問題,更值得研究。認為,作為教師首先要從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上多下工夫、多研究。要改變一貫的語文機械性的作業,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學生的大腦和雙手,是他們有一定的時間從事他們所喜歡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對此,的思路是:語文作業要走向開放,要向思維、生活、個性開放;
語文作業的設計要講究趣味性,要情趣結合,使學生對語文作業願做、樂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語文作業設計要講究實踐性,使語文作業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處理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語文作業同樣也要講究探索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❼ 淺談如何設計語文作業

一、 設計有效的課堂作業
1、作業要精選、適量。
2、作業要內因人而異,有選擇容性。
3、作業要激活思維,體現個性化理解。
二、 設計有效的家庭作業
1、作業內容要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實踐能力。
2、作業形式要開放,多渠道學語文。
3、作業要求要靈活,激發學習興趣。

❽ 如何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其一,練習題要有典型性。從教學實際考慮,教師一般應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典型的練習題,且多應以中考題為例。這樣做,既可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利於學生舉一反三,便於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其二,練習要突出技巧性。因為中考不僅是水平考試,而且也是選拔考試,所以平時的練習既要強調基礎,又要突出技巧。這樣才利於在有序的訓練中形成能力。其三,練習要將定量與定性訓練結合起來。練習的量不足,不利於學生認知,也不可能形成能力。但量太大,又會成為機械重復,而使學生墜入題海,這是不利於學生的能力形成的。定性,就是訓練要有針對性和診斷性。練習的設計必須要有目的,要能通過定量練習後,反饋學生掌握的程度,思維的速度,判斷准確度等具體特性。其四,練習要將專門性和綜合性結合起來,這樣既便於學生鞏固某一專門知識,形成某一種能力,又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利於學生通過綜合練習,建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綜合水平。其五,練習要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復習本身就比較單調枯燥,如果練習設計不注意趣味性,勢必會降低學生的注意和學習效果,也最終會影響教學效果。此外,還應注意練習的方式和方法,如為提高速度,可採用限時小組競賽的法。這樣既利於激發學習動機。對提高課堂效率也十分有利。再如,可讓學生自編自練。這樣做既可檢驗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效益。

❾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一、作業不是獨立的而是要合作
作業表面看起來是與個人有關,但作業是一種開放的空間下完成的,幾個同伴在一起做作業,也需要合作的,所以老師,改變學生完成作來的方式很重要,在布置作業時也要不僅布置個人獨立情況下完成的,還要布置幾個人合作的從作業,體現作業的合作性,讓他們在估作業時體現出合作意識。那麼,合作性的作業又有哪些呢?
1.合作探究性作業
合作探究要求多個學生一起才能完成任務,讓他們一起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後指導他們進行分工,把自己完成的任務與其他同學分享,並全起來形成結論。比如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一起飼養一種小動物或種植一盆花、一棵樹,觀察動物吃食、活動、睡覺等生活習性,觀察植物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觀察它們在不同天氣、不同季節中的不同情況;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向行家請教種植、養殖的有關知識;並要求把種植養殖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記錄下來,或寫成日記,畫成圖畫,或寫成詩歌、童話,編成謎語、歌謠等。這是一項時間較長的語文專題探究性實踐作業,作業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他們要吧根據自己的情況與需要去寫、讀、觀察、操作、也可以玩耍,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與創造性。
2.結伴的調查實踐性作業
調查不是一個人的工作,需要幾個人在一起才能有激情,教師應該以研究者的意識和態度去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提煉自己的觀點,組織文章,讓學生開始對所需要調查的事物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再去實踐時便會很順手,比如學習《趙州橋》後,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第一,考察當地橋梁與趙州橋的異同;第二,查找現代立交橋,如上海楊浦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資料,並提出這樣的挑戰:自己能試著去設計嗎?調查完以後,再試著給自己設計的橋寫一篇簡介。學生想到要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必定花心思去寫。這樣就會把現實中的客觀事物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相聯系在一起了,促進了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
二、作業不可單一,要多元化
1.作業要體現多學科性
單學科的作業單一性,合作的要求不高,而大家知道,知識是一張網,各學科之間的知識可以相互交叉並融會貫通,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的機會,就要豐富作業內容和形式,把多學科的知識整合進語文作業內容之中。老師鼓勵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可以大膽的應用畫畫、照片、剪報來表達,用手工製作、植物葉片、手抄報、排練的小品來表現……如學了《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後,讓學生出一份手抄報。可以是關於保護地球環境的手抄報;也可以上網查資料,關於星球、宇宙奧秘的手抄報。學生在完成這類作業時,不有效學習了語文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也廣泛地收獲了與量教材相關的內容,如文學、美術,信息技術甚至數學、音樂等各個方面,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把課內外學習資源引入作范疇
(1)課前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預習為主,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讓學生在網上查找所以學習課文的相關知識。例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等。這些資料的收集是可以幾個人去合作完成,不但節省時間,還可以在一起提高學習的效率。
(2)課內
知識的掌握最佳時間是在課內,作業的設計以鞏固性的為主,能起到及時掌握所學內容、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作用。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華」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讓學生根植於課文,把思想拓展到書外,進行扎扎實實的練筆訓練。
(3)課後
學習完課文之後,對相關的內容已經理解了。但是,這僅限於收本的很小的范圍,並沒有掌握與之相關的其他知識,做一些拓展性的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閱讀有關資料還是語文作業的內容之一。學了《莫高窟》後,請學生去查找我國敦煌莫高窟的其他相關資料,了解最新情景,說說現在和過去有什麼區別,體會出只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受到外來力量的侵犯。這樣的作業不僅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升華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給學生的學習方法開拓了途徑。

❿ 如何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論文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但有的老師迫於學校、社會對學生學習成績要求的壓力,只簡單枯燥地印製大量的所謂閱讀理解短文訓練:選文、題後考查都千篇一律,機械地操練應試技巧。結果弄得學生是怨聲載道,把原本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戲,怪不得很多學生提起閱讀頭都大了,提起上語文課就打瞌睡。據調查,大多數畢業班級語文課甚至成了學生偷偷完成其他功課作業的課了,而這種趨勢甚至在起始年級也有蔓延的趨勢。
作為學生,這樣做是可怕的,而作為語文老師,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是可悲的。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怎樣調整教學方法,以學生的好惡為中心,去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想淺談自己在課內外要求學生在閱讀方面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 提倡學生「靜養式閱讀」,使學生愛讀書。
「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歌德如是說,在我看來,這句話同樣適合於學生的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以「靜養式閱讀」為主。
所謂 「靜養式閱讀」,首先就是不以考試為唯一目的的閱讀方式。他要求教師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就是說讓閱讀的過程變得快樂唯美,而去除閱讀的功利色彩。一句話,要求學生靜下心來,讀點自己喜歡的書。
所以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修養閱讀、素養閱讀、人文閱讀,以身心愉悅為起點,以審美情趣為重點,以修養提高為終點。
所以學生閱讀的書籍可以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可以海闊天空,形式不拘;可以詩歌散文,亦可以是小說戲劇。凡是學生願意讀的,只要內容健康,只要是歷史和現實中主流社會認可的文章,都可以廣泛閱讀。時間嘛,主要是利用每天閑暇的時間,周末,寒暑假更適宜。
當然為了循序漸進提高閱讀能力,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後,教師應該適時適地跟進以下課內閱讀方法:
第一,窮追猛打法。在語文教學中,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順著學生學習單元課文的興趣,抓住學生求知的慾望乘勝追擊,以期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廣泛持久的興趣。比如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後,我就推薦學生課余去閱讀高爾基的《母親》,以及朱自清的其他文章如《兒女》、《悼亡婦》、《荷塘月色》、《綠》等。
第二,創新課本法。學生一般討厭死的課本,死的知識,而對豐富有趣的課堂卻是始終意猶未盡。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開展一些活動,如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等,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而且能使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比如《石壕吏》中酷吏和老婦之間的對話,改編成文白兩個版本的話劇後,讓學生表演出來,學生對原文內容記憶更簡單,課堂也更輕松,學生對古文閱讀甚至都有了興趣。
第三,適時贊美法。在課堂內外上,教師要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或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極力表揚,這樣便在學生中營造了讀書樂、讀書美的氛圍。
二、重視閱讀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葉聖陶曾說,教育歸根到底是培養習慣。對於語文閱讀而言,也是如此。
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閱讀中,興趣只是根,要把閱讀這棵樹長成參天大樹,還要有持續的養分,而這養分,就是系統科學的閱讀方法及有意識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著名學者鄧拓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也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初一年級到初二上學期,以摘抄詞句,仿句練習、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為主等;我想到二年級下學期時,要以寫讀後感為主,作眉批為主。總之要養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會用讀書方法。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讀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不同體裁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種讀法。培根的《論讀書》也有類似的說法,都可以參照實施。
三、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1.講。我讓我們班學生堅持每日5分鍾的聽說訓練,時間安排在早讀或上課前,讓學生輪流上台,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或說一段新聞,或講一個故事,或明一個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這樣既能鼓勵那些讀好書的學生繼續堅持下去,又可勉勵那些讀書落後的學生,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2.賽。我利用各種零星時間定期舉辦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展。①剪貼展覽。學生在廣泛閱讀報紙、雜志或其他書籍時,會發現其中有保存價值的材料,可指導學生把這些材料剪下來,找一個本子,分類貼上,積累資料,每月在班上評展一次,以激發學生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去。②摘抄展覽。可讓學生摘抄平時在閱讀時遇到的生動的詞語或形象具體、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含義深刻的格言、警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評,從而鼓勵學生多閱讀。
總之,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怎樣閱讀,授之以閱讀理解的技巧,讓我們的學生有效地打好閱讀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閱讀難,難閱讀」將會離我們遠去,而閱讀的這棵樹終將枝繁葉盛,越長越高。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淺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