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分送上!急求高中語文十分鍾講課稿!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寫作背景:
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至仰天山羅漢洞觀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居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二.賞析詞文:
1.「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詞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霧」、「濃雲」,意境凄涼,借景抒發孤寂的愁情。「永晝」,整日,點出愁的長久。
「瑞腦銷金獸」,看著瑞龍腦在金色獸形的香爐里慢慢地燒盡。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境的凄寂,更寫出了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2.「半夜涼初透」,詞人是怎麼知道「半夜」涼意透過紗廚的?
這說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難眠。
3.作者的涼意從何而來?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心感覺到孤獨凄涼。
4.重陽節對這種「涼」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重陽佳節,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遊玩不歸,以佳節團聚反襯獨處之悲。加深了涼意。
總結:上片寫秋涼,既寫季節之涼,更寫內心凄涼,情景交融。這是下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
5.下片寫賞菊飲酒,並抒發感受,中間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內,說說詞中作者是怎樣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無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風的思婦形象。
6.烘雲托月的手法。
下片寫菊,並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菊」字。「東籬』,本來是用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詩意,但卻隱去了「採菊」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來有「菊花」二字,因古人於九月九日有飲菊花酒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再如「暗香」,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黃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個「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態卻俱現紙上。
7.賞析「人比黃花瘦」的「瘦」字。
A寫出了菊花的形態,傳達出了秋菊的神。
Ⅱ 雲南省高中語文說課稿
給你發個,你可以參考基本輪廓,希望能幫到你。
背影》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單元教學要求
《背影》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這一單元五篇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敘事性散文。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要求熟讀課文,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初步感受作品的語言風格。
(二)文章特點及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於1925年寫的一篇紀實性散文,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僅僅因為它寫出了一種異常真摯至誠的親子之愛、父子深情,還因為作者敢於剖析自己對父愛由不解到頓悟到感念的過程也真切感人,同時,作者另闢蹊徑,選擇「背影」來描寫父親,尤其是把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定格,准確地表現了在特定環境下父親的形象特點,給讀者以生動新穎的藝術感受,另外,作者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而是讓深沉的父愛在樸素的文字、舒緩的語調中自然流淌,寓深情於質朴的語言描寫中,蘊藉雋永。
它在教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感受愛、表達愛。這一單元是在上一單元閱讀有關戰爭題材的作品,發出「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的詢問的基礎上,以「讓世界充滿愛」這一主題編排的一組敘事性作品單元。五篇課文訴說的都是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由追憶保姆到感念父親,再到關懷弱者,敬重平凡信客,使愛的內涵不斷升華,使學生從課文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培養自己的愛心和同情心,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背影》就處於由親情擴展到博愛的這一樞紐地位,本文被放在第二課,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表達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本文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是在上一單元初步把握敘事性作品六要素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記敘能力的專項訓練,為後面培養說明、議論能力及欣賞文學作品奠定基礎。
3、本文語言朴實,飽含感情,而且貼近生活,跟本單元作品語言風格基本一致,容易讓學生領會,使用語言要在樸素自然的基礎上,吸收融進典雅的書面語言,這才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正道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狼藉、頹唐、瑣屑、蹣跚、躊躇、交卸、典質」等詞語。
2、品味文章朴實卻飽含深情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體會關鍵性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
2、學習本文獨具匠心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
3、體會作者的感情流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察深厚而動人的父子深情,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心。
(四)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朴實卻含蘊至愛深情的語言,體會作者感情流程。
(五)教學難點
從理清文章脈絡入手,整體把握內容,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
二、說學生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著,但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對於朴實的文字,盡管前邊已經學過《爸爸的花兒落了》、《散步》等文章,但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還不是很強,有可能急於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不去做深入探討與感悟。不過,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再加上已初步掌握了敘事性文章的閱讀方法,這一篇課文學習起來並不難理解。
-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教學方法介紹如下:
1、朗讀法。紀實散文《背影》的語言平實自然,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整體感知作品,獲得心靈上的溝通和共鳴。同時,在誦讀中理清文章的線索和行文脈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討探究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研討文中關鍵性語句的表意和表達作用。如:四次寫背影的文字和四次描寫「我」的眼淚;理解對父親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作用,同時,結合生活揣摩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激發愛心。
3、點撥法。深刻體會作者所選取的不是平常的背影,乃是在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典賣借錢、家境衰敗的情況下,在浦口車站送別時,在一個特殊環境下活動著的背影,它既是父親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精神的寫照,還是作者感情的觸發點和凝聚點,父親肥胖而吃力的「形」,慈愛、艱難和努力,老境頹唐、心情憂傷的「神」,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兒子對父親的理解、憐惜、懷念,全都凝聚在這個背影里。適時點撥,更能深刻體現父親的愛。
四、說學法
依據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擬定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通過預習,解決字詞問題,搜集、整理、交流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整合資源,並結合課後習題提出質疑。
2、合作學習:通過討論,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3、點撥指導:通過引導,讓學生明白抓住關鍵性語句可以有助於深層次地理解課文,甚至抓住一個詞都可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4、聯系生活,理解課文。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深刻體會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行文脈絡。
[教學准備]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早讀檢查(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有人說母愛是清涼的風,是遮雨的傘,是滴落的淚,是甜甜的吻。母愛可以使你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孤獨中得到歡樂,在冷落中得到幸福,在失望中得到希望,母愛是人間最聖潔、最偉大、最無私的愛。然而,走過生命歷程的你是否意識到除了母愛之外,還有一種堅強、深沉卻又無言的父愛?即使是不曾為五斗米折腰的錚錚鐵漢朱自清也為這朴實平常的父愛而潸然淚下。那淚折射出父親對兒子的無限疼愛,也溢滿了兒子對父親的深深懷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朱自清,走進《背影》去體會那份讓無數讀者感動過的感動。
二、反復朗讀,整體把握
1、聽朗讀錄音,讓學生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圍中。
2、學生速讀課文,把握文章敘事線索,復述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遵循閱讀規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培養學生提煉、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預習、速讀的基礎上,把握「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句話是文章的文眼,了解回家奔喪、浦口分別、別後思念是敘述的事件,著力描寫的是四次背影、四次流淚,而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凝聚了深厚的父子情。)
3、學生放聲朗讀,圈點勾畫,畫出文中最感動自己的地方,並作簡明點評,然後談談課文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創造行為,應當遵循閱讀規律,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體驗,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學生一般都能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無私的愛、兒子對父親的理解。)
三、研究探討,突出重點
問題設計如下:
1、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2、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車站送別為中心展開,用橫線畫出文中四次寫背影的文字,理解作者寄深情予「背影」的寫法。
3、用波浪線畫出寫到背影時「我」當時的情緒或反應,即找出文中四次描寫「我」的眼淚的語句,分析我流淚的原因,分析淚中包含的父子間的感情。
4、理清文章思路,並進行板書。
「背影」是貫穿全文始終的線索,開頭設疑——點出背影引起下文回憶;望父買橘——刻畫背影,表現父親對兒子的深摯感情,表達作者對父親的感激;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結尾思念——再現背影,這樣就以「背影」為線索把各部分內容組織起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同時反復照應了標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環節遵循閱讀規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培養學生提煉、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明確本文巧妙的構思,水到渠成地解決了重點、難點問題)。
四、小結課文
父親的背影,我的淚,相互映襯,形象地表現出一種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
五、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輔導材料《父親的信》,寫出你最受感動的一處,並簡要說明理由,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揣摩、品味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平實質朴飽含深情的語言特色。
2、體會父子情深,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輔導材料《父親的信》中的父親用信拉起一根長長的線,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處飛翔。而《背影》中的父親卻在用他的行動、語言在盡情詮釋著父愛的真諦。
二、研討第六段課文,理解父子深情
1、配樂朗讀第六語段,再現父親的形象、動作,激起情感共鳴。
2、緊扣背影找出其中最富表現力的詞語:兩個「黑」,三個「布」、「蹣跚」、「肥胖」、「走」、「探」、「攀」、「縮」、「微頓」,理解到父親的艱難舉動中充滿感情,飽含深意。
3、作者為什麼看見這個「背影」,眼淚很快流下來了,又為何趕緊拭幹了淚?
4、父親「為什麼撲撲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輕松似的?」
5、第六段中父親說了幾句話,從文中找出來,聯系日常生活父母親對自己的關愛,體會、理解其中飽含的深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聯系家庭背景,聯系父親朴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話來理解父親的愛子深情。)
三、點撥研討,理解作者的感情流程
父親疼愛兒子勿庸置疑,可是兒子是不是一開始就感受到了父愛呢?請結合課文分析分析。
(設計意圖: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教師選取適當切入點,讓學生從文本中善於發現問題,通過分析討論,促進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明白作者經歷了由不解到頓悟到感念的情感歷程,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陶冶情操。)
四、小結
這篇散文作者通過對回家奔喪、浦口分別、別後思念等事情的描述,著力刻畫了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深情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
五、拓展訓練
1、說話訓練
你有過對父親或親人由不理解到理解而深受感動的經歷嗎?舉一個事例談談。
2、交流
談談閱讀《父親的信》最受感動的一處,並簡要說明理由。
六、寫作訓練
回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捕捉最動情的一幕,選好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寫在周記上)。
Ⅲ 初中或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通用版
《》說課稿
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的第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程序等五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是省編年級語文第冊第單元中的第篇課文。它是作家的一篇什麼文章。根據該單元教學目標;以及本篇課文特點,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2、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德育目標
3、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三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第二課時通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品析語言並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課時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的比較,理解散文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教學程序
教學要點:
教學方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誦讀法
教學手段:課件
教學步驟: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3分鍾)——講授新課(30分鍾)——反饋練習(10分鍾)——歸納總結(2分鍾)」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對布置的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
3、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後練習題或練習冊,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4、歸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針對課文標題討論,理解中心意思,進行最後的。
5、布置作業:依據課文練習或練習冊來確定2—3點
六、板書設計:
Ⅳ 說課稿模板,5分鍾,要求所有環節,輕重分配。多謝!!
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說」構成說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六說」的具體要求
1、說課標
主要說兩點:
(1)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根據「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愛」教育,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等②學習品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毅力、態度、方法、習慣等③思維品質教育——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需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數學——等價轉換,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語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英語——交際能力。
B、知識傳授目標
主要指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標
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
2、說教材
主要說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分析教材是常規備課的重點,也是說課的重要內容,但說課更要側重說明處理教材的理論依據和採用的處理方法,而不對某些具體知識作更多的解釋和說明。如語文的解釋詞義,歸納段意,數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釋等。
3、說學生
主要是分析學情,如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本課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上、中、下三類學生的分別,以及學法指導等。學生情況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難點的確定,教法的選擇,課堂訓練的設計都應根據學情而定。但這是常規備課中最薄弱的一環。大多數老師習慣於精英教學,喜歡從高點來設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何。說課,把說學生提出來,就是為了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使老師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學生身上,收受實在的課堂實效。
4、說教法
主要說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問題不再於什麼方法最好,什麼手段最簡便,而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及教學設備的情況等,來說明選擇某種方法和手段的依據。有些教法不能從理論上講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有選擇運用它,要看學生的實際,所以說教法的選擇,最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情的分析。
5、說訓練
主要說明訓練的目的,訓練方式,訓練題目的設計。訓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中的訓練,要根據學習目標來設計,為目標而服務。
訓練一般分為①形成性②鞏固性③分層能力訓練三種類型。
①主要檢查學生對概念、定義、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②幫助學生掌握知識③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使上中下三類學生通過此練習都有所得,培養能力。
6、說程序
說明整堂課的教學流程,即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我們常說id優化課堂結構即指教學程序的設計、
說課的內容是「六說」,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材料按「六說」分六塊,一一分別來說,這樣說材料容易組織,條理清晰,但藝術性不強,給人以支離破碎的印象。二是綜合組織,按教學程序來說,將「六說」內容分布在各教學環節中,這樣說藝術性強,流暢,渾然一體,但組織材料費力,還會條理不清。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說課方法。
Ⅳ 優秀說課稿的模板是什麼
一、 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 》是高中數學課本第 冊( 修)的第 章「 」的第 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 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 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後面學習 打下基礎,所以
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 》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 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的特點之一是:
;
特點之二是: 。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B、C
(2)能力目標:A、B、C
(3)德育目標:A、B
3、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自己對研究性學習「啟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主要突出了幾個方面:一是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慾,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二是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和學的各種方法綜合起來統一組織運用於教學過程,以求獲得最佳效果。另外還注意獲得和交換信息渠道的綜合、教學手段的綜合和課堂內外的綜合。並且在整個教學設計盡量做到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觸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三是注重滲透數學思考方法(聯想法、類比法、數形結合等一般科學方法)。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常見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四是注意在探究問題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利於開放學生的思維。當然這就應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夠做到葉老師所說「教就是為了不教」。因此,擬對本節課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創設問題
提出問題
引導分析
提出新疑
對比歸納
得出結論
討論方案
探索解決方法
提供條件
學生探索
反饋發展
運用新知
解決新情
布置作業
能力遷移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有效的能被學生接受的學法指導應是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是通過優化教學程序來增強學法指導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1、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節教師通過列舉具體事例來進行分析,歸納出 ,並依
據此知識與具體事例結合、推導出 ,這正是一個分析和推理的全過程。
2、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索的過程。 主要是努力創設應用科學方法探索、解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科學方法,如在講授 時,可通過
演示,創設探索 規律的情境,引導學生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揭示內在規律,從而使學生領悟到把可靠的事實和深刻的理論思維結合起來的特點。
3、讓學生在探索性實驗中自己摸索方法,觀察和分析現象,從而發現「新」的問題或探索出「新」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動力。在實踐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師要給學生多點撥、多啟發、多激勵,不斷地尋找學生思維和操作上的閃光點,及時總結和推廣。
4、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猜測、嘗試、質疑、發現等探究環節選擇合適的概念、規律和解決問題方法,從而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如教師引導學生對比中,蘊含的本質差異,從而擺脫知識遷移的負面影響。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養成認真分析過程、善於比較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發掘知識內在本質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情景:A、教師演示實驗。B、使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比較有趣、與生活實踐比較有關的事例。C、講述數學科學史上的有關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探索有關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新知,並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新問題的實驗方法設計—這時在設計上最好是有對比性、數學方法性的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多媒體的輔助,顯示學生的實驗數據,模擬強化出實驗情況,由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知識的結構。
(三)、實施反饋:
1、課堂反饋,遷移知識(最好遷移到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有關的問題,實現知識的升華、實現學生的再次創新。
2、課後反饋,延續創新。通過課後練習,學生互改作業,課後研實驗,實現課堂內外的綜合,實現創新精神的延續。
五、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我把黑板分為三部分,把知識要點寫在左側,中間知識推導過程,右邊實例應用。
六、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 》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整個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 知識,並把它運用到對
的認識,使學生的認知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指導思想。並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