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發布時間:2021-02-21 09:43:19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基礎教育。社會的發回展對我國高中教育提答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必須順應時代的需要,調整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構建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高中語文課程。高中語文課程要充分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獨特功能,使全體高中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並為學生的不同發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高中語文課程的建設,應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高中語文課程要為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強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應有的作用。

② 如何解讀高中語文新課標

首先,從語文課程的性質看,必須先知道語文的定義。語文,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也是語文課程的兩大性質。工具性,所包含的意義是:語文是思維和想像的工具,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思維、想像、學習、工作,八個字涵概了所有人類每一天的活動,也道出了人類社會得到進步的原因。再看人文性,它所包含的意義是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是文化的課程,飽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是一個人,一家企業、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乃至於整個世界的賴以存在的根本。 兩個性質,一個是社會進步的原因,一個是賴以生存的根本,那個更重要,我想根本沒有爭論的必要,因為它們是對立統一的,是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對立統一。工具性強調語文的外在目的,也就是已經提到的「思維、想像、學習、工作」,它是科學主義的,人文性強調的是語文課程對於人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是人的夢想、價值、和追求,它是人文主義精神。在很多的教學論書中都看到了這樣一句話,「語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實際上是實現人的完整性。」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闡釋。對於剛才所提到的問題「重視人文性就可以把把語文上成人文課嗎?」也是一個很好的答案。顯而易見,如果語文只是一堂人文課,絕對不能實現人的完整性,更絕對不能適應當今社會人才的培養。 其次,掌握新課標的核心「三維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老師都清楚,備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設立好教學目標。可以說正確而且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是備課的靈魂。新課標從不同的理念出發制定的「三維目標」,對教學目標的設立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課程目標強調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維度;從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出發,為了突出課程目標的實踐性,制定了「過程和方法」這一維度;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重新理解了語文課程「知識與能力」這一維度。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這個問題「語文課必須有充分的活動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是很圓滑的,例如可以這樣說,「活動是語文課程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意思就是,活動可以運用在語文的課堂上,可是沒有活動,也不會影響語文課堂的質量。可是如果要真正給人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復。我想就必須運用到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從三個維度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只是單方面從「過程與方法」上考慮,而忽略了「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兩個維度。 我們也經常接觸到這樣的一種上課模式,把課堂搞得熱熱鬧鬧,可是熱鬧過後,學生根本不知道學了什麼。記得我在實習的時候,聽過不少公開課,其中有一節課是初中三年級的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當時的老師在課堂上連續放了幾次王非的歌曲《明月幾時有》,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歌聲來感受詩歌的情感。在我看來,這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事,詩歌與歌曲的感情是完全不一致的。學生上課的確是很陶醉,可是究竟學生明白了多少,則是個疑問,學生感興趣的課的確不見得是好課。我想這也是沒能真正理解「三維目標」的一個例子。 再次,就是教材的問題。為了適應新課標改革,新的教材也應運而生。教材是供語文老師與學生使用的材料,主要的功能是:啟迪智德,語文歷練,語文積累,語言積累和知識擴展。新的高中語文教材盡管分了必修課與選修課,但是其中的基本內容所形成的系統:範文系統,知識系統,實踐系統,助教系統還是沒變的。因此使用起來,不會出現無所適從的感覺。但是既然分了必修和選修,那麼如何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一方面讓老師能夠真正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另一方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發揮他們課堂主人的地位是重要的問題。我相信解決的方法,在一個「讀」字。我的很多老師和前輩在知道我理解教材時,都提到了「讀」這個最扎實的方法。例如在教材法的課上,王老師一直向我們強調「五讀法」。在教育學的課上,我不只一次聽到狄老師提到,她指導實習生時,就讓學生自己去讀,讀到自己有感覺,那樣上課就會有感覺。無獨有偶,最近在廣東教育學院的黃老師口中,我又聽到了「讀」是掌握教材的最好方法這樣的觀點。我想,這些老師之所以強調「讀」,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根本區別,前者是墨守成規,而後者是不斷的自我發現,自我創新。 最後,對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解讀,不能少了明確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性這個環節。根據新課標的指示,語文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語文素養的根本提高。同時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學評價必須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學生的評價,二是對教師本身的評價。如果只是從學生的身上看問題,那麼教師的自我語文素養和教學能力是等不到真正的提高的。語文教學評價的意義是多重的,包括了測定學習成績,鑒定教學效果,檢驗管理水平,獲取反饋信,提供選拔資料和促進教學研究等六大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評價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包括了學生個人,學校老師,社會大眾,和家庭成員的評價等等。而教學評價的原則標準是得體、科學、合理。對學生來說好的教學評價不單純只是為社會提供選拔人才的途徑,而是在學生中起到交流、發展、激勵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是可以在眾多的學生中,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差異,並對不同於常規的思路和方法,給予足夠的重視,達到對學生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 同時,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現在的語文教學評價,盡管已經存在的理論比較科學,也相當的完善,可是實際的情況卻並不是那麼理想的。無論是我自己接受的教育,還是我在我的兄弟姐妹身上看到的,都是形式主義居多。在大家的紅部子上那些A、B、C等級和「優、良、中、差」的評價,對於學生了解自己,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沒有很大的意義的。

③ 高中語文課標要求的哪些名著

《論語》、
《紅樓夢》
《吶喊》《三
演義》

神》、

夜》、《回家》、
《雷雨》、《圍答城》
《談美書簡》、《哈姆雷特》、
《堂·吉柯德》、《歌德談
錄》、
《巴黎聖母院》、《歐
妮·葛朗台》、
《復
》、《普希金詩選》、《
與海》.

④ 高中語文新課標內容是什麼

問題錯了!高中還好多冊呢!

⑤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

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以下五方面獲得發展。
1.積累·整合
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2.感受·鑒賞
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逐步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3.思考·領悟
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准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4.應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5.發現·創新
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慣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

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積累·整合
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感受·鑒賞
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思考·領悟
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准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應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發現·創新
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慣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一、必修課程
閱讀與鑒賞
1.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2.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3.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閱讀理論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5.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
6.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
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
9.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可參考附錄一《關於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
10.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150萬字。(可參考附錄一《關於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
11.注重合作學習,養成互相切磋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12.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能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
表達與交流
1.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
3.書面表達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
4.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
5.進一步提高記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並努力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准確、鮮明、生動。
6.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於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45分鍾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於2萬字。
7.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善於傾聽。敏捷應對。
8.注意口語的特點,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表達。藉助語調、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
9.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恰當地應對和辯駁。朗誦文學作品,能准確把握作品內容,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二、選修課程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
詩歌與散文
1.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2.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的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並給予恰當的評價。
3.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我國古代詩文(與附錄一所建議的古詩文程度相當),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
4.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詩歌、散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5.嘗試進行詩歌、散文的創作,組織文學社團,展示成果,交流體會。
小說與戲劇
1.培養閱讀古今中外各類小說、戲劇作品(包括影視劇本)的興趣,從優秀的小說、戲劇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態,學會尊重、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風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恰當的評價。
3.學習鑒賞小說、戲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說、戲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戲劇作品,提高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學寫小說、戲劇評論,力求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新穎見解。
4.朗誦小說或表演劇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語言,深入領會作品內涵,體驗人物的命運遭遇和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5.嘗試對感興趣的古今中外小說、戲劇進行比較研究或專題研究。
6.留心觀察社會生活,豐富人生體驗,有意識地積累創作素材,嘗試創作小說、劇本,相互交流。
新聞與傳記
1.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關心國內外大事及社會生活,能迅速、准確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觀點作出自己的評判。
2.閱讀新聞、通訊(包括特寫、報告文學等)作品,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把握語言特色。
3.廣泛搜集資料,根據表達需要和體裁要求,對資料進行核實、篩選、提煉,嘗試新聞、通訊的寫作。
4.閱讀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回憶錄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實,了解傳主的人生軌跡,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並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5.認識傳記作品的基本特性。嘗試人物傳記的寫作。
語言文字應用
1.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2.能綜合運用在語文與其他學科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方法,讀懂與自己學識程度相當的著作,運用多種方式展開交流和討論。
3.閱讀應用文,能把握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能根據需要,按照相關格式和要求,寫作應用文,力求准確、簡明、得體。在學寫應用文的過程中,培養對事負責、與人合作的精神和嚴謹細致的作風。
4.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口頭應用的能力,能根據交際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場合,提出話題,敏捷應對,注意表達效果。參加演講與辯論,學習主持集會、演出等活動。
5.聯系語言文字應用中的現象和問題,閱讀有關著作,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作出解釋;了解語言文字法規的有關內容,增強規范意識,學會辨析和糾正錯誤,提高語言文字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6.觀察語言文字應用中的新現象,思考語言文字發展中的新問題,努力在語言文字應用過程中有所創新。
7.拓展運用語言文字交流的途徑,學會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交流,如使用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製作個人網頁和演示文稿。
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
1.選讀古今中外文化論著,拓寬文化視野和思維空間,培養科學精神,提高文化修養。以發展的眼光和開放的心態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能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文化專題研討。思考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准則。
2.藉助工具書、圖書館和互聯網查找有關資料,了解論著作者情況、相關背景和論著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排除閱讀中遇到的障礙。在整體了解論著內容的基礎上,選讀其中的重點章節,有側重地進行探究學習,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
3.學習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樂於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4.關注現實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參考有關論著,學習對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和中外文化現象作出分析和解釋,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認識水平。

⑦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

1.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功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語文課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還應體現高中課程的共同價值,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本課程的優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的個性傾向漸漸明顯,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差異逐漸增大。高中語文的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學生對於應用性目標、審美性目標、探究性目標可能各有側重,教師應該指導他們通過適當的選修課實現目標。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4.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認真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
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鑽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條件,發揮優勢和特長,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應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按照學校的規劃,積極開設選修課,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區的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5.關於必修課程的教學
必修課程根據「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織五個模塊,實施教學。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
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情感、經驗去體驗作品,對作品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不宜強求統一的標准答案。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指導應該有所側重。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著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准確性,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閱讀實用類文本中的新聞,應引導學生從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系、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應用文教學,應主要藉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閱讀文學作品,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對作品的影響評價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古詩文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量的優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寫書評、讀後感,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共同提高閱讀能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需要搜集素材,可採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也可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路、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應鼓勵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加工,匯編成冊,回顧和交流學習成果。也可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演示自己的文稿,學慣用計算機進行文稿編輯、版面設計,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培養人際交往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如有自信心、有獨立見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談吐文雅等。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而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還應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6.關於選修課程的設計與教學
高中語文選修課對必修課的內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側重於實際應用,有的著眼於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
1)選修課的設計
選修課的設計,必須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輔導課,不能簡單地照搬大學里的選修課。
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願望的選修課。學校及其所在地區具有的某種特殊條件,教師具有的某些特長,都是課程的重要資源,可以成為一些特色課的生長點。
2)對學生選課的指導
選課的指導,首先是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所開選修課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並且要讓學生明白,選課既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前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學習自我規劃。教師應該認真准備,做好選修課的介紹。其次,要幫助學生了解在若干選修課中哪一門或哪幾門最適合自己,學會正確行使選課的自主權。學生可能並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學習興趣、需求和發展趨向等方面的特點,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權衡輕重,決定取捨。
3)選修課的教學
選修課和必修課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別,選修課的學生人數不像必修課那樣固定,課程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拓展性,學生具有不同於必修課的期望。
選修課的教學,要按照課程目標制訂計劃,不能因其設置靈活而造成凌亂隨意、漫無計劃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奧,脫離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
選修課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和要求,必須在充分考慮學生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上設定。要防止單純從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喜好出發決定教學內容。
學校開設選修課應當從實際出發,充分估計所具備的現實條件,包括師資條件和學校所能利用的物質條件。課程設計也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不要簡單照搬外校的課程。另一方面,也應當注意開發潛在的資源,如聘請校外行家兼課,選派教師進修,利用電視、互聯網等手段和當地的人文、自然資源等條件,建設選修課程。
不同類型的選修課之間存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有的重在實際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有的重在發揮想像和聯想,注重情感和審美的體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強調理性和嚴謹。所以選修課特別需要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4)關於五個系列選修課的教學 本系列課程應有較大的閱讀量,在此基礎上精選重點篇目,鑒賞研讀。
可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
應重視作品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切實提高審美能力。教學中不要過於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提倡舉辦詩歌散文朗誦會,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內外報刊投稿。 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中逐步學會篩選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確性和速度。指導學生閱讀規范的應用文,明了應用文的性質和用途,注意應用文的格式、術語和語言風格,並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活動或創設情境,練習應用文寫作。選擇合適的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薦給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認識、分析有關的語言問題,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提高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自覺性。
應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調查、分析、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腳踏實地,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養成嚴謹、虛心、求實的作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現象,有計劃地收集材料,展開專題研究。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發展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舉辦專家講座,或組織學生訪問專家學者。
應注意運用生動的實例展開教學,力求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創造性地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例如,給初學普通話的人正音、開設文章病院、舉辦語言的疑難雜症徵答活動等。 應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論著、調查和梳理材料,增強文化意識,學習探究文化問題的方法,提高認識和分析文化現象的能力,吸收優秀文化的營養,參與先進文化的傳

⑧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一)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功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語文課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還應體現高中課程的共同價值,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本課程的優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的個性傾向漸漸明顯,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差異逐漸增大。高中語文的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發展和個性發展。學生對於應用性目標、審美性目標、研究性目標可能各有側重,教師應該指導他們通過適當的選修課實現其目標。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四)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認真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
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鑽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教師應遵循教學基本規律,並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條件,發揮優勢和特長,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應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按照學校的規劃,積極開設選修課,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區的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五)關於必修課程的教學
必修課程根據「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的目標,組織五個模塊實施教學。
閱讀與鑒賞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指導應該有所側重。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准確性。閱讀實用類文本中的新聞,應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系、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常用應用文教學,應主要藉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量的優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寫書評、讀後感,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共同提高閱讀能力。
表達與交流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採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路、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應鼓勵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加工,匯編成冊,回顧和交流學習成果。還可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演示自己的文稿,學慣用計算機進行文稿編輯、版面設計,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培養人際交往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如有自信心、有獨立見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談吐文雅等。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而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還應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六)關於選修課的設計與教學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有的側重於實際應用,有的著眼於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
1.選修課程的設計
選修課的設計,必須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的輔導課,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大學里的選修課。
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願望的選修課。學校及其昕在地區具有的某種特殊條件,教師具有的某些特長,都是課程的重要資源,可以成為一些特色課的生長點。
2.對學生選課的指導
選課的指導,首先是要讓學生充分了解聽開選修課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並且要讓學生明白,選課既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前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鍛煉自己,學習自我規劃。教師應該認真做好選修課的介紹。其次,要幫助學生了解在若干選修課中哪一門或哪幾門最適合自己,學會正確行使選課的自主權。學生可能並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學習興趣、需求和發展趨向等方面的特點.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決定取捨。
3.選修課程的教學
選修課和必修課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別。選修課的學生人數不像必修課那樣固定,課程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拓展性,學生具有不同於必修課的期望。
選修課的教學,要按照課程目標制訂汁劃,不能因其設置靈活而凌亂隨意、漫無計劃,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奧,脫離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
選修課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和要求,必須在充分考慮學生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上設定。不能單純從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和喜好出發決定教學內容。
學校開設選修課應當從實際出發,充分估計所具備的現實條件,包括師資條件和學校所能利用的物質條件。課程設計也要因地制宜,注意開發潛在的資源,如聘請校外行家兼課,選派教師進修,利用電視、互聯網等手段和當地的人文、自然資源,建設選修課程。
不同類型的選修課之間存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有的重在實際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有的重在發揮想像和聯想,注重情感和審美的體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強調理性和嚴謹,如此等等。所以選修課特別需要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4、 關於五類選修課的教學
詩歌與散文
本系列課程,應在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精選重點,鑒賞研讀。
可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對有興趣嘗試詩歌散文創作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應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教學中不要一味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
提倡舉辦詩歌散文朗誦會,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內外報刊投稿。
小說與戲劇
本系列課程的一些基本教學要求,與「詩歌和散文」大致相同,應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或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豐富對作品的理解;組織小說、劇本閱讀欣賞的報告會、討論會,交流閱讀欣賞的心得。此外,可結合觀摩根據小說改編的戲劇影視作品,幫助對小說的感悟和理解;鼓勵學生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內外報刊投稿;通過觀摩戲劇演出,嘗試戲劇表演,加深對戲劇作品的體驗。
新聞與傳記
重在指導學生閱讀典範性新聞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內容和社會影響,有的還可以了解其采寫過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場、觀點,學習其敬業精神和捕捉重大新聞的能力。新聞與傳記的寫作應以學校社區生活和熟悉的人物為對象,從寫新聞評述、綜述或傳記性小故事開始,逐步提高。在寫作中引導學生運用調查、訪問、討論、查找資料等多種方式獲取素材,提高根據表達需要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言文字應用
應引導學生增強應用意識,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逐步學會篩選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確性和速度;閱讀規范的應用文,了解應用文的性質和用途,注意應用文的格式、術語和語言風格。結合閱讀和生活實際開展活動或創設情境,練習寫作和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發展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
選擇合適的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薦給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初步的方法,認識、分析有關問題,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提高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自覺性。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現象,有計劃地收集材料,學習表達的創新,思考語言文字應用與發展中的問題,展開專題研究。引導學生在調查、探究的過程中養成嚴謹、虛心、求實的作風。
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舉辦專家講座,或組織學生訪問專家學者。注意用生動的實例展開教學,力求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創造性地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
文化論著研讀
應指導學生閱讀論著,調查和梳理材料,增強文化意識,學習探究文化問題的方法,提高認識和分析文化現象的能力,吸收優秀文化的營養,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
閱讀文化論著,重在領會精神,抓住重點,對其中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進行討論,不必面面俱到。對著作中的疑難問題,應引導學生自行鑽研、互相探討,必要時教師可作適當的講解。
應積極開發和利用本地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現象考察文化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口頭、文字、圖表、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示考察成果。引導專題探究,重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學習探究的方法。所追求的探究結果應該切合實際,不要盲目拔高目標。
二、評價建議
(一) 評價的基本原則
1.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相銜接,致力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評價要突出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全面考察。
2.評價應以課程目標為基準,面向全體學生。
課程目標是評價的基準,語文課程評價要根據總目標和分類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在保證達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需要。評價要有利於鼓勵學生對課程的自主選擇,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採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
3.評價要充分發揮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
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和發展等多種功能,正確的評價能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過程,准確地判斷學生的學業水平與發展需求。評價的各種功能都不能忽視,但首先應充分發揮其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不應片面地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語文課程評價重在激發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熱情;並有利於教師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優勢和,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過程,促進自身的發展。
4.提倡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5.評價應注意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聯系與區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分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它們的目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共同構成高中語文課程總目標。語文課程評價既要注意兩者的相互銜接,更要注意它們的不同特點。必修課的評價應立足於「共同基礎」,而選修課的評價在注重基礎的同時,更多地著眼於差異性和多樣性。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來促進目標的達成。要注意各類選修課本身的特點和要求,因課制宜地制訂評價方案,密切聯系社會實踐活動和語文的實際運用,使評價更富實效。
6.評價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採用不同的方式。
課程評價有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和局限,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學生發展的不同側面有不同特點和表現形式,對評價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書面的語文考試較適合於評價認知水平,觀察活動較適合於評價學生的興趣特長,成長記錄能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所以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簡單地以活動結果作為主要依據,而應將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以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現,如態度、創意、責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為評價的重點。要努力探尋適合於不同目的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提高評價效率。
(二)必修課程的評價
1.閱讀與鑒賞的評價
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煉文本的思想觀點、發現觀點材料之間的邏輯聯系,並作出初步的評價。對言之有據的獨特見解,應予以鼓勵。
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准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實用文體的語言風格、格式等特徵,學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評價,是閱讀與鑒賞評價的重點。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對藝術形象的感悟和文本價值的獨到理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解讀。要重視評價學生對不同文體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以及藉助有關資料評介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閱讀的評價,重點考察閱讀不太艱深的文言文的能力,還要注意考察學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國文化精神,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2.表達與交流的評價
對寫作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寫作態度和寫作水平。論述類文本寫作的評價,應考察能否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撐觀點。實用類文本寫作的評價,應考察學生能否根據此類文本中常用文體的特點和要求,完成常見實用文的寫作。
口語交際的評價,應考察學生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的態度,能否把握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善於傾聽,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確、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 選修課程的評價
1.詩歌與散文
學生的閱讀積累是評價的基礎,要注意考察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化視野。
以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趣味和欣賞個性作為評價的重點,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聯想,能否對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生感情的共鳴,能否發現作品的豐富內蘊和深層意義,是否對作品有獨到的感受和創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質疑的能力等。可通過寫讀書報告、讀書札記、評論鑒賞文章、舉行朗誦表演等具體成果考察學生的詩歌散文鑒賞水平。
在詩歌散文評論和創作方面,既要考察學生的參與態度,也要評價其成果的水平。
2.小說與戲劇
評價的基本要求和「詩歌與散文」大致相同。評價中還應關注學生對作品的人物、情節、場景等的感受。
3.新聞與傳記
重在評價學生是否關心國內外大事,是否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並能准確把握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評價學生能否運用多種形式寫作簡短的新聞並關注其效果反饋,能否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風;傳記寫作的評價應關注內容的真實,文字的生動,以及是否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4.語言文字應用
注意考察學生是否能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能力和方法,進行廣泛閱讀和交流討論,具有積極的運用意識和負責的態度;能否讀懂語文學科以外與自己學識相當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運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實可信,並有針對性;語言表達是否嚴密而有條理,並講究語言藝術和實際效果。關於應用文的寫作,重在評價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風,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
注意考察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歸納、梳理語言文字的規則,能否發現語言文字表達中的錯誤並予以糾正;是否能對語言文字的發展變化、對語言文字應用的創新和規范化有較好的理解和認識,考察學生對語言文字現象的敏銳性和探究興趣,考察其能否運用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方法分析、探究語言文字問題。
5.文化論著研讀
考察學生是否認真研讀經典原著,對論著內容的理解和觀點的把握是否正確,能否藉助注釋、工具書、參考資料自主學習。注意評價他們提問題的角度、思考的深度,還要注意考察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化視野。
對學生閱讀經典著作所寫的讀書心得或小論文,以及文化專題探究方面的成果,進行展示、比較,做出總體評價,也應兼顧學生在參加研討會、報告會、講座、調查考察等活動中的表現。評價中應對學生的探究意識、參與程度、探究方法及探究結果進行綜合考慮。
三、教科書編寫建議
(一)教科書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貫徹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實《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的要求,全面達到高中語文教育的各項目標。
(二)教科書編寫應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充分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要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有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科書要適應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符合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要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助於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科書應突出語文課程的特點,要便於指導學生自學。內容的確定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掌握自學的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不斷提高獨立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科書選文要具有時代性和典範性,富於文化內涵,文質兼美,豐富多彩,難易適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
(六)教科書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靈活多樣,避免模式化。要注意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學習專題,有助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七)教科書應有開放性,在合理安排課程計劃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和選擇的空間,也要給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餘地,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八)教科書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九)必修課教科書,可以將課程內容綜合設計成五個模塊;也可以按「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分編,供學校在教學中自行組合成五個模塊。
(十) 選修課教科書,可以根據五個系列的課程目標,在每個系列中設計若干選修模塊進行編寫。學校也可以選用現成的圖書作教科書。
四、 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一)高中語文課程要滿足多樣化和選擇性的需要,必須增強課程資源意識,重視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方面的語文課程資源,應積極利用和開發。
(二)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三)各地區、各學校的課程資源是有差別的,各學校應該認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資源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
(四)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五)學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資源、逐步推動語文課程新資源生成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學校之間資源的互補與共享。
(六)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參與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建設,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