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語文怎麼答題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題答題模式
一、概括題:
(一)、概括文章內容題:按敘述的基本要素(行為、經歷)或小說情節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變化,篩選材料,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據中心句進行概述總括。一篇文章內容的具體化,通常表現為圍繞某個中心展開敘述、議論或說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體的要旨。
2、通過提煉要點,關鍵詞句進行概述總括。有的文章中,很難找到提示具體內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關的要點提煉出來。
3、通過辨認相關性進行概述總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體內容,都是由局部構成的一個整體,從局部之間的關系入手,即辨認語句之間或語段之間的相關性,是進行概述總括的重要途徑。
4、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牽頭,就是抓住具體內容的起始;接尾,就是連接具體內容的終結。通過牽頭接尾進行概述總括,其內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問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無中心句)歸納段意:本段(概括或具體)寫了「誰--干什麼」。(或「什麼--怎麼樣」)
(二)歸納中心意思題1、歸納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題目總能或顯或隱地傳達出文章的主題。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訴讀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開頭、結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點題句,關鍵句,一般都是抒情、議論句。
⑷通過結構分析歸納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藉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
⑸從時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時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
2、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問文章結構題
1、問文章、段落的結構形式:
注意總分式(A總分、B分總、C總分總);層進式;並列式;對比式。
2、問文章線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
3、問文章的順序。(1)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後面。倒敘方法先把事情的結局說了出來,便吸引讀者急於了解起因和過程,對照就比較顯著,給人的印象也較深刻。倒敘方法,適用於那些動人的、有特點的結局,必須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順乎讀和寫的思路。插敘: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2)說明文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
4。問文章的層次。 分析結構層次,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以寫事為主的文章: 1.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時間分析; 2.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地點轉換分析;
3.按事情發展的階段分析。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
3.按表現人物不同性格特徵的不同條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
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觀察景物的觀察點的變化,即空間變化分析;
2.按不同時間的不同景緻的變化,即時間變化分析。
5問文章的詳略。記敘文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詳寫略寫是指文章材料的處理。我們寫文章,在題目確定之後,就要圍繞題目確定的中心思想去選擇作文材料,然後把這些材料進行詳略處理,使之各得其所,各盡其材。文章寫得好不好,很大程度決定於材料處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處理得當,是指在結構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輕,篇幅上有詳有略。
詳細寫,充分運用的材料,必須與文章中心思想緊密關聯,可以明確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這些材料寫得詳盡、具體、生動,就能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並為之折服。閱讀記敘文必須弄清文章詳寫什麼,略寫什麼,並從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二、理解、品味詞句題
1、注音、解釋題:「積累運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詞的注音、解釋,成語和名言警句的背記運用,此類題目要求平時要多積累字詞和點滴知識,對於確實未見過的陌生詞語可結合語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
A、 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C、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准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4、品味詞語:
A、分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若沒有,則不寫這一點。
B、表面意義(表面上的意思)和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特點)
C、深層含義(聯繫上下文、主題、作者意圖,蘊涵有什麼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揚了/贊美了/歌頌了或批判了/諷刺了/否定了/反駁了,或者給了我們。。。。。。。的印象、啟示,道理等。
5、 問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的位置能否調換:
A、能否
B、詞語:分別解釋兩個詞,句子:簡單概括這兩段或兩部分的內容
C、詞語:為何這樣安排先後順序(強調其中一個或與前文順序一致或符合搭配習慣,內在的順序)
句子:指出這兩句有什麼關系,所以不能調換(若是說明文則看是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若是其他文體則看是並列式或層進式或總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題1、理解語句、語段的作用:
(要從三方面考慮)
一從結構上,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全文,開啟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
二從寫作手法上,常有A開篇點題,B為後文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F、襯托G、渲染H呼應、照應I對比J象徵K先抑後揚, L預示性作用等特點。
三從內容上(語面的象徵義、喻指義 , 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 點明全文思想意義)
2、談寫作手法和作用
①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某性格、烘託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深化主題
②人物描寫:(語言 動作 外貌 神態 心理)表現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徵
③對比、反問、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強調該對象的××特徵 ,排比:增強了氣勢。
④比喻、擬人、誇張等的作用 A比喻、擬人的相比兩物的相似點;B生動形象地表現(描寫)該對象的××特徵
⑤象徵的作用 象徵該事物某種精神(品質、思想)
3.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
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四、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
1、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
2、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
3語言:朴實或生動、形象、准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
五、 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 個性)。
◆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①文章通過……的敘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 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 批判了 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並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
六、問在文中某一具體情境下你的感受、體驗、做法。
A。指出這一具體情境下蘊含著的思想意義,道理;
B。結合文中具體的事例談你的感受、體驗、做法,並說明理由。
C。總結你的觀點
七、問閱讀後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詩歌鑒賞快速答題方法
一、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
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 現代文閱讀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
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
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
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詩中的某字換成別的字好不好。(屬比較異同類題,同上,稍有區別,一定要答出「好在哪裡」或「不好」在哪裡)
(5)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一從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如開頭則統領全詩,結尾則總括全詩,貫穿全詩則是全詩情線物線。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請具體分析。(這是從整體上考)
解析:藝術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憂國憂民、青衫淚濕,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隱士,愛惜人才,兒女情長,為國戍邊的徵人,四處漂泊的遊子,品行正直、高潔的志士等。回答時,第一步,從上挑選一個(如果找不到,請自己概括),這是概述;然後結合詩句挑出描寫形象的詞語具體解說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題時,先找出有關詩句,接著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再結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徵了什麼形象。
(2)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構成了什麼意境?具體分析意境是怎樣構成的。
解析:第一問簡單,從詩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詩句。第二問,請積累意境常用詞——雄渾壯闊,高遠遼闊,雄渾壯麗,宏闊蒼涼;孤寂冷清,蕭瑟凄涼,冷寂荒涼,清冷寥落;恬靜優美,幽美寧謐,自然和諧,細膩朦朧;熱烈高亢,繁麗奇幻,絢麗熱烈等。
第三問的格式是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渲染了什麼環境氣氛,映襯了什麼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寫作或者表達技巧(特色)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復、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像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著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4、思想內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詩歌描寫了什麼內容?揭示了什麼主旨?
解析: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郁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設問方式:此詩的內容(或主旨),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種說法,接著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手法,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抒發了什麼情感,產生了什麼效果。這樣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幾率小。
(3)分析詩中景物描寫對表現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寫了什麼景物,接著答怎樣寫的,再答表達了什麼情感,最後答有什麼效果。
--------------------------------------------------------------------
這是我自己找的,感覺挺好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加油!!
②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分析某一聯的作用答題思路。比如首聯在全詩的作用,這種題怎麼分析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詩詞鑒賞常考題型答題思路指導
高考詩歌鑒賞由客觀題變為主觀題後,重視了閱讀理解能力,也加大了答題的難度。每年高考考生在這一板塊上失分相當嚴重。盡管各種教材、資料對詩歌鑒賞方法歸納很系統,但或過於理性,或過於詳盡,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筆者擬定從高考常考題型的答題思維角度來簡單談一下,希望能對學生答題有所啟示和幫助。
題型一分析「詩眼」型
【題型評點】
「詩眼」是指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或詞,一般指句子中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有時也指能傳達主旨的一個句子或關鍵詞。 「詩眼」分析題型,命題角度小巧,主要從語言角度來考查詩句中煉字、煉句的技巧。這種題型在2003年高考全國卷中考查了。在以後的幾年中,因其命題角度小巧、難度適中而成了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
【命題特點】
在題干中有兩種問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詩句中用得生動傳神的字或詞,然後要求結合全詩闡發理由;二是預設一種前人評點(「詩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觀點,再闡發理由。題量上一般只有一個,包含兩個問題。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某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詞?為什麼?請結合詩歌簡析。(如2003年高考全國卷)
2、提問變體有:①某字歷來被人稱道,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②本詩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覺得甲、乙兩字哪個更好?為什麼?(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遼寧卷)
【簡易思維】
1、讀詩句,定「詩眼」。若問字詞則抓句中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若問句子則抓詩歌情感句、議論句、警策句。
2、闡發理由,注意層次。先解釋字詞的字面意義(概念意義),再回歸原詩分析所用修辭及其效果(語法意義),最後聯繫上下文整體感知煉字效果(語境意義)。分析既聯系整體又著眼於細節,點面結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斷??—解釋(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總述(效果)。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高冠谷口招鄭鄠 (岑參)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雲。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氤氳。
「詩眼」指的是詩句中最生動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析。
簡析:此題為「詩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斷再評析,共兩問。題干中已把「詩眼」定位在第二聯寫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動詞或形容詞即可找出「詩眼」來。
參考答案:「詩眼」分別是「然」、「暖」。(判斷)「然」通「燃」,意思是說暮雨中的澗花開得很紅火,像烈火燃燒似的;「暖」是指春雲低垂,潭邊樹木與其相接,好像要為它們送去溫暖,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字面意義)該聯中作者用擬人手法,繪形繪色,精練傳神地描寫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環境優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抒發了詩人對朋友這種恬淡閑適隱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語境意義)
題型二 分析意境型
【題型評點】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類的詩詞占據了古詩詞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寫景、借景抒懷,還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機統一。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是依託景物(意象)、環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鑒賞詩歌要從景、境入手去分析詩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分析意境是詩歌鑒賞中最為常見的題型。
【命題特點】
命題時一般從兩個方面來考查:一是分析詩中景、詩中境、詩中形象,並能概括其特點。主要考查學生對內容的整體把握情況;一是對詩歌的藝術特色作深層地理解分析。題量為1-2個,命題點主要有:意象特點概括,意境再現與特點概括,形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見提問方式有:「這首詩營造了一種什麼意境?」「這首詩所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作具體分析。」
【簡易思維】
1、解讀全詩,勾其玄要。要總體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徵 (什麼景、什麼地、什麼時令、什麼人、什麼特徵) 。
2、理清景與景、景與人、景與情的關系。有時詩中所描寫景物比較復雜,要分清景物間的主從、詳略、先後、虛實、動靜、點面等關系,分清景與情之間的並列、因果、互襯、交融或交叉等關系。
3、分析寫景技巧,主要從三方面考慮:層次角度(時空順序、動靜虛實、色調冷暖、正反點面等),遣詞造句(煉字及修辭手法),具體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對比、象徵、比興等)。
4、體會意境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心情,表達志向,抒發情感等。
5、語言組織:先分後總,聯系詩句,分條作答。
注意問題:
1)描繪詩中圖景、形象,不能翻譯詩句,要用自己語言再現。既要忠於原文又要適當創新。
2)概括意境氣氛和形象的特點用語要全面准確。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體,要突出題干中的「怎麼樣」,而不是「是什麼」。
4) 分析純寫景詩時,就詩論詩,不必牽強附會地向作者境遇和時代背景上靠。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問題
日暮 (杜甫①)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②繁。
註:①大歷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寫下此詩。②花燼: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
1、詩中第一、二句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
2、在全詩中杜甫表達了怎樣復雜的思想感情?
簡析:本詩首聯化用《詩經》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來」之句,另創新的意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山村寂靜的圖畫。「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淡淡的余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自然 讓人從闃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隱隱透出詩人思鄉戀家之情。
參考答案:1、詩中第一、二句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農家柴扉緊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
2、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思鄉戀親之情,以及暮年濟世渺茫的人生悲涼之感。
題型三 對前人評點再評價型
【題型評點】
對前人的評價或詩論進行再評價是一種開放性的題型,它自由性、綜合性、創新性都較強。答題時著重在闡發理由,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命題特點】
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詩論中有關該詩在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上的評論,然後要求你去判斷(是否同意),並闡發理由。題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評論(詩論引文)—要求判斷(是否同意)—闡發理由(為什麼)--要求(結合全詩)。
常設立的評價角度有:評「詩眼」,評關鍵詞句,評思想內容,評藝術手法等等。
【簡易思維】
1、解讀題目,明確要求。即弄清前人評論的具體角度(內容、技巧、煉字、感情基調、語言特色等),詩論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評論角度、對象、已告知的特點概括等)。
2、精讀詩歌,整體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寫法上最明顯的特點。
3、對第一問「是否同意」原則上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同意),但也不絕對,然後回歸原詩闡發理由。
4、恰當選用詩歌鑒賞術語、概念作理性分析,不能就詩論詩。
注意問題:
1)切忌以術語、概念代替分析,分析要有原文意識,應有理有據。
2)分析要有條理,有幾問就答幾問,其提問順序一般不能更換。具體表達時,內容與技巧兩個角度不要交叉表達。
3)運用術語要准確,切忌張冠李戴,答非所問。
4)高考只答第一問,一般是不給分的,必須有分析。
5)答案語言表述上要注意邏輯性和文采性。
【經典題例】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後面問題
送李端(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塞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有人說,本詩以一個「悲」字貫穿全篇。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麼?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之。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基調的評價。由題目可知,這是一首送別詩,自古多情傷離別,本詩以「悲」字統領全文自然言之有理。首聯第二句直言離別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頷聯描寫了一幅嚴寒送別圖,淡雅中有幾分沉鬱,暗含其「悲」;頸聯回憶往事身世,更見其「悲」;尾聯也收束在「悲」字之上。
參考答案:同意。(第一小問)本詩以一個「悲」字統領全文:首聯寫送別環境,直擊「悲」字;頷聯又寫送別,抒依依不捨之情,「寒雲」「暮雪」緊扣「悲」字;頸聯回憶往事,感喟身世,更顯其「悲」。少孤漂泊,知音難求,剛遇知己,卻又要別離,能無悲乎!尾聯寫故人遠走,只盼早日相見,可風塵紛擾,何時才能相見?前途一片茫然,仍「悲」情不斷。(具體分析)總之,全詩將惜別、孤寂、感時傷懷復雜情感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盪氣回腸之悲涼。(總述)
題型四比較鑒賞型
【題型評點】
這種題型命題者往往給出在題材、感情、寫法、風格上相似甚至對象相同的兩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這種題型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考查點多,易於考查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和綜合鑒賞能力。因此,這種題型會成為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命題特點】
一般選取的兩首詩歌在內容和寫法上有某種相似點。命題的方式是要求學生從異同兩個方面來思考,具體設立為1-2比較點,指向性明確,沒有大而全的題目出現。比較中綜合考查了「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相關知識和能力。提問方式有:
①設二問:一問內容或寫法的異(同),二問具體分析其差異性。
②變體一:比較更改前後的優劣。如詩歌順序打亂後,比較改變前後的效果的不同;就詩句中關鍵字詞更換後,比較更換前後的效果的不同。
③列舉兩首詩,問你更喜歡哪一首,並闡明你的理由。這種題目十分開放,答案一般是一則短小的鑒賞文,目前高考中尚未出現過,備考中要適當訓練。
【簡易思維】
1、通讀詩歌、題目,把握考查重點,做到胸有成竹。
2、分別解讀每首詩,把握其內容和形式方面的信息。
3、結合題干要求,從相同或相異角度去整合兩首詩的信息。
4、分條作答,組織語言要簡明、連貫、准確。
注意:分析不能顧此失彼,要兼顧兩詩;對比分析要具體,突出差異性。
【典型題例】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
塞上聽吹笛(高適)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1、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並不相同。請結合兩首詩的內容簡要說明。
2、這兩首詩所採用的表現手法也不相同,請任選一個鑒賞角度分析這種不同。
簡析:這是兩首邊塞詩的比較鑒賞題目。所擬的兩道題目帶有較強的綜合性,但命題角度指向性很明確:第1題是要求從內容角度比較抒發情感的差異性;第2題是從一個小角度比較藝術手法的差異性,雖然是一個開放性題目,但作答角度單一,要求很低。考生一般能作答的。只要把握了題目考什麼,怎麼考,再讀詩歌就有的放矢了,輕松多了。
參考答案:1、高詩寫景,表現了將士牧馬歸來,胡馬北去的和平寧謐的圖畫;寫笛聲,表現了盛唐豪情和一些人的懷鄉之情。李詩寫景,表現了邊塞環境的險惡和景象的荒涼;寫笛聲,表現了懷鄉的迷惘和無限的悲涼。兩詩所選景物不同,傳達出來的感情基調自然不同。高詩婉,李詩哀。
2、煉字角度:高詩中的一個「滿」字就寫出了牧馬時節梅花凋零的合理性,洋溢著一種盛唐豪情,更隱喻著全體將士懷鄉的不傷之思。李詩中一個「盡」字,寫出了全體戍邊戰士的綿綿不斷的鄉思。
或:修辭角度:高詩中妙用通感,將《梅花落》的笛曲的聽覺轉化為梅花飄落的視覺形象,由邊地無梅而引發戰士對家鄉梅的思念。李詩用恰當的比喻,如「沙似雪」「月如霜」,寫出了邊塞環境的險惡和荒寒。
或:技巧角度:高詩虛實結合,象徵暗示。「雪凈」寫春來,象徵邊危化解後的和平,「月明」暗示邊塞的安靜,「牧馬」暗示胡馬北退和戍邊戰士牧歸,「羌笛」暗示邊烽暫息的安閑。前二句實寫邊塞和平生活,後二句虛寫,抒發將士心志。而李詩則用烘托鋪墊,以「沙似雪」「月如霜」來渲染環境險惡,襯托戰士的鄉思之情。
題型五「關鍵說」分析型
【題型評點】
古人寫詩十分講究構思,十分注重煉字、煉詞,往往一字一詞關乎全詩主旨、思想感情,因此這一字一詞便成了詩歌構思的線索甚至是關鍵。命題者抓住這一點以小見大來命題,可以考查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把握程度。2002年高考語文卷詩詞鑒賞題目改革就率先考了這種題型,隨後幾年高考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這種題型。它以小見大,難易適中,考查全面,將仍被命題者看好。
【命題特點】
題目中先指出某字、詞和句是全詩之關鍵,要求你談談你的理解。有時和評價性題目命題格式一樣,要求先判斷,再闡明理由。一般設置一個大題量。常見的提問方式方式:
①某詞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以?
②有人認為某詞語是全文的關鍵,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簡易思維】
1、抓關鍵詞(句)的位置:題目中(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詩歌有開頭,詩歌的中間,詩歌的結尾。
2、抓關鍵詞(句)對主旨的突出作用:點明主題(開頭),強化主題(中間),深化主旨(結尾)。
3、抓關鍵詞(句)在結構上的作用:統領全篇,深化主旨。
【典型題例】
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行又開封。
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意萬重」一詞是全詩的關鍵,「意萬重」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簡析:此題要求我們理解全詩的關鍵,並對之作評價。一共三問,第一問是為答後兩問服務的,因此只要理解了「意萬重」的內涵,後兩問就容易多了。從題目和詩中景物來判斷,詩人的「意萬重」就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愁緒。
參考答案:「意萬重」就是指詩人心中說不完、道不盡的愁緒。同意這種說法。「見秋風」起「作家書」之念,「作家書」又起「意萬重」,正是「意萬重」,欲說還休,所以在家書中「說不盡」,怕「說不盡」方才引發「臨行又開封」。可見詩中的一切內容都是由「意萬重」引起的,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變化也是由「意萬重」造成的。
【舉一反三練習】
1、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彎,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前人評論這首詩時認為「涼「字用得最生動傳神。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同意。一個「涼」字既寫出了月色的秀麗明朗,又點出了春雨過後涼爽宜人的氣候,更與後面的「鏡」字相照應,表達出了月光明潔,水色清澈的優美意蘊。有力地襯託了詩歌意境的創設。
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處士盧岵山居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一徑入雲斜。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
(1)試分析本詩的頷聯或頸聯,對景物描寫的特點作具體的分析。
(2)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你可以看出「盧岵山居」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從中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1)頷聯寫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見,是近景。蒼蒼古樹生長於石縫之中,彷彿與石連為一體;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見。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現了山居環境的古樸、清幽。或:頸聯寫作者在山中看到的遠景。 一場春雨悄然而至,眾多的山峰在雨中顯得幽暗;山中雲霧彌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彎彎曲曲延伸到雲霧深處。這兩句描繪了山居環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盧岵山居」地處高峻、偏僻的深山 之中,風光優美,環境清幽,遠離塵世。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居的傾慕之意,對山居主人的贊許之情。
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同意。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盪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後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4、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掛絕壁松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如果從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現的情感角度出發,你更喜歡這兩首中的哪一首?為什麼?
參考答案:這是一道半開放性的題目,只要能自圓其說,無論你認為哪一首更好都可以。關鍵是要能比較准確的說出該首小令所寫出的意境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提示)兩首小令都運用白描手法,狀寫秋景。但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幾個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組合起來,創造出蕭瑟蒼涼的意境,突出表現了羈旅愁緒。第二首小令作者寫在秋意里對洞庭瀟湘的觀感,氣象明朗開闊,意境宏偉,表現了開朗樂觀的情懷。
5、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題目。
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前人評析這首詞,認為開篇一個「異」字統領詞的上闋,請說說這里的風景異在何處?詞引用「燕然未勒歸無計」的典故主要抒發什麼情感?
參考答案:首句抓住「塞下」這一特殊地域來寫「異」的,雁去、邊聲、長煙、落日孤城、千嶂等具有特徵性的事物組成了一幅「塞外關山秋景圖」。引用典故是為了抒發將士報國之志。現在敵軍末退,邊境末寧,盡管厭戰思歸,但怎能有回鄉的打算呢?既寫出了作者為國建功的遠大抱負,也是對戍邊戰士的激勵鼓舞。
古詩鑒賞的九種答題格式
根據《考試大綱》要求,高考古詩鑒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鑒賞,二是評價。鑒賞又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鑒賞其形象;2.鑒賞其語言;3.鑒賞其表達技巧。評價就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內容。無論是鑒賞還是評價,實質上都是考查考生對於詩歌的想像能力。考生從哪些方面去想像,怎樣去想像,如何結合詩歌本身、命題者所問、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寫出來,這是答題的關鍵。綜觀近幾年高考試題,「古詩鑒賞的答題格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形象:身份+性格
例1.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如來,襪■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詞人在詞中刻畫了怎樣的藝術形象?
〔簡析〕上片寫身份,寫人物神態,也烘託了人物嬌美的風貌。下片寫性格,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在我們心中立起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帶著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瀑布李忱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意象。
〔簡析〕涓涓細流不辭辛苦,匯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後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決心化作洶涌澎湃的波濤。(表層含義)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層含義)
三、所抒感情: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麼感情
例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從詩中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簡析〕通過「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定。
四、體會意境: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麼意境
例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簡析〕「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真)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簡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古人煉字妙用的理解闡釋。作者用一個「鬧」字,不僅讓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六、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台①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此詩作於天寶年間,作者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分析尾聯的修辭效果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簡析〕「日」喻帝王,「浮雲」喻小人,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皇帝被姦邪蒙蔽而自己報國無門的傷痛,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情懷。
七、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例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漫成一絕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美景。
〔簡析〕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蜷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光籠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出撥剌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
八、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1)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簡析〕(1)修辭方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九、概括評價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麼+通過什麼手法+抒發什麼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例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偶成 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試從內容主旨方面賞析這首詩。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風和日麗的春天景色。一二兩句寫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雲、柔和的春風、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紅花、綠柳、碧水。上下輝映,生機盎然。三四句抒發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偷閑學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達了詩人怡然自得之情。
③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怎麼做主要題形和解法
高中語文題型不是單一的吧,但是我有一個方法可以化簡為繁,容易得內分。其實每一篇容文都是圍繞一個中心來寫的,讀每一段的時候你都要畫出中心句,歸納大概意思。之後全文就簡化為那麼一句句的圍繞一個中心的段子。各題型無外乎就是考歸納總結能力,你已知中心意思,那麼每道題的答案都要靠近中心思想來答,八九不離十。老師教的,當時全班高考語文平均分120多分,76人。
④ 蘇教版高中語文考試中句子含義題怎麼做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做題總原則:一分鍾拿一分,150分。選擇題稍快點,提前5分鍾左右。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盡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然後拿起筆,進入到第一卷客觀題的選擇階段: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一)(15分,每小題3分)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3.【詞語運用題】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4.【熟語(含成語)辨析題】答題技巧: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5.【病句辨析題】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憑借語感。」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6.【標點符號題】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7、【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二)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6-8題)如何讀懂科學類文章注重整體閱讀,說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對基本概念解釋的文字;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志詞。閱讀題目,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驗證。【科學文】總體解題技巧將題干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干,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後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後、誇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正常錯誤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7、【概念詞語】理解題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劃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聯系詞語的本義,抓住語境義。8、【句子】理解題答題技巧:理清復雜句子的結構關系,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分辨先後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9、【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要點概括題答題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抓住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轉述內容要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枝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10、【推斷想像】題答題技巧:找出推斷的根據。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總之:所有的判斷都必須來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觀臆斷,建議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再做其餘三道選擇題。找到題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後顧,整體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絕對的選項)。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三)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准備,就會發現,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迴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並弘揚真善美是永恆的時代主題,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先認真閱讀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11.【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古今異義題】答題技巧: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12.【文言虛詞題】答題技巧: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另一句子來推斷文中句子的虛詞用法。13.【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性格表現題】答題技巧: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任務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麼性格。14.【內容歸納題】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全文把握題】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准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注意聯系全文。總之:所選文章往往是古代賢人良臣的小故事及個人履歷表,所以不難讀懂意思,只是落實到個別字詞,倒是頗讓人費神,不過如能膽大,心細,也不可怕。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響做題目就不要鑽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沒什麼!★解釋不通的字詞往往可以考慮是否通假或者活用。好了,客觀題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填完後,拿出草稿紙,准備進入第二卷主觀題的作答階段。深呼吸之後,就開始吧!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第I卷答卷用時約40分鍾)第II卷(共114分)(四)(18分)15.【文句翻譯題】答題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①先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信「)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③再將這些字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達」)④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使一句話完整通順。⑤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16.【詩歌鑒賞題】怎樣讀懂一首詩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詩最後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古詩鑒賞表述】這首詩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朴等。【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特別注意】看註解,看題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①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②賞析詩句時注意用詞的巧妙、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見8種修辭)。③仔細閱讀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徵意味。④評價要恰當,嚴禁人為拔高。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⑤儲備一些詩歌鑒賞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要敢於大膽使用,不懂也要裝懂。★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對全詩的作用及其在全詩中的分量;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注意前後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17.【名句名篇題】答題技巧:按規定默寫,要求寫幾句就寫幾句。上下句的默寫,可以根據上句或下句推導提醒。內容提示的默寫,可先在頭腦中默背有關內容,選取與提示相對應的內容默寫。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寫幾個字,暫時放過,後面記起來了再默寫。注意: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要象小學生一樣寫字,切勿賣弄。嚴禁空白!(五)【現代文閱讀】怎樣讀懂文學類文章: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劃出文中表明文章結構的詞、句。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尋找答題的區位,根據題干要求確定答案位置,根據分值和字數限制來組織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對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題旨。對於高考中的現代文閱讀,因其分值高,這一部分基本決定了我們的語文成績的走向,因此,同學們不能丟太多的分。對於這一類題,該如何去做呢,下面結合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進行思路講解:18.名詞術語及概念性試題思路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點,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這必須與句子聯系起來考慮,如果是概念間的區別,則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幾個概念間的相互關系,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與句群和段落聯系起來。一般來說,一個詞語(概念)的出現,就在它的前面或後面作者都要做具體的闡釋,換一種說法揭示他的內涵。命題者既然出了這個題,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題時要找准原文中相關的句子,一般在詞語出現的附近或者前後找答案即可。關鍵性語句理解思路對於此類題,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後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19.信息篩選性試題思路解決本類題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依據,抓因求果找理由,因為此類題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樣蘊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樣蘊藏在蚌殼里。在做這一類題時,一定要抓牢題目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要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一點一點的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20.歸納主旨性試題思路解題思路: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清理文思的題型解題思路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就在你眼前了。審美鑒賞性試題思路這一類題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的表現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他的藝術效果,把握他的獨特風格。例如:問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格(大綱規定的8種),有何表達效果,藝術手法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詞語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構思上某一點幾點妙筆好在何處,文章的整體風格(豪放、婉約、明朗、含蓄、雄壯、纖巧等),文章所表現的情況(喜悅、哀婉、明快、灰暗、悲壯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實,審美鑒賞題還是在於理解文意。對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不同側面的景物的不同特點。對修辭的理解:抓住修辭本身的特點,再結合語境來解釋用這種修辭的妙處。21.綜合探究題要結合文章本身作答。總體建議:★①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②如果有選擇題,先做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盡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聰明,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目前推斷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題,一分不能丟。④實在要概括的題目也請注意分析題干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找到原文中出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⑤字跡工整,寫滿為止。(六)【文字表達】★首選把近段時間各地模擬題中的第六大題翻一遍,熟悉題型是答題的關鍵,其次,看到新題型不要慌,慢慢看題目要求,總能有收獲。①審題要仔細:仿句要細到標點符號;概括要注意信息點的把握。②條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話新聞的概括,注意"報喜不報憂"的特點。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辭及字數的規定;概括要注意字數。④內容要創新:不要照搬照抄,開拓思維,注重積累。⑤上下要協調:尤其是結合語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協調。★如果有對話,要注意謙敬詞的使用。【語段壓縮題】答題技巧:明確題干要求,抓住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畫出文中的信息點,或歸納或概述特點,連綴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語病。解題思路:首先抓住三詞、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釋的或重復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論據、過程等,其次換,其次數,其次對,最後是理。【語句擴展題】答題技巧: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此類題關鍵是要注意題目中「以……重點」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以「……」為重點,有兩種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復雜的定語,其二,在其後寫一串話(最好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豐富文采)具體解釋「……」的內涵。一般情況下以第二種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題,解題思路是,首先考查語境要求:「畢業典禮上」同學們心情愉快,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考試前夕」有兩種情況,一是心情緊張,一是對考試充滿信心,但是只有後一種才會有「歌聲」,同時還要在語句中出現「畢業典禮上」、「同學們」、「歌聲」等幾個詞語。【句式仿寫題】答題技巧:看清列出題干幾點要求,分析仿寫句,琢磨句式特點及表現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內容,搜索仿寫材料,聯想和想像,按要求仿寫,仿寫句子與例句一一對應,盡可能使句子寫得新穎,有深意。注意要求,抄錄句式,尋找對象,遣詞造句,連貫得體。注意仿寫對象要同類,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句式變換題】答題技巧:看清題干要求,變短要先提出主幹,修飾語按順序變為分句;變長要確定陳述對象,將短句按順序變為修飾語。先寫出幾個句子,後選出符合要求不出語病的句子作答。【綜合改錯題】這一類題其實就是修改病句,關鍵是要讀清題意,注意潛在提示,然後按要求完成。主要參考前面的語病部分的答題技巧。(七)【作文】可能還是考"給材料的話題作文",強調開放與限制並存。①作文應該是關注「人生、社會、發展」。可能考的話題有如下一些:「面對挑戰」「競爭與合作」「溝通」。可持續發展—「現代化與環境」「精神家園的保護」「文化的破壞」。呼喚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會交際—「溝通」。②看清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要自擬標題)還是話題作文③聯想:由課內到課外,首先打開思路,為了使文章達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內容充實,需要充分而恰當地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由正面寫到反面,由自己寫到別人,由古代寫到現代,由中國寫到外國,由動物寫到植物,由自然界寫到人類社會,由學習寫到生活,由社會活動寫到思想認識,由文學寫到藝術,由體育寫到軍事,由凡人寫到偉人……但無論何種聯想,都必須注意回到話題中去,扣住話題以免中途「跑題」。材料運用:盡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為了做到材料新鮮,建議多使用近幾年出現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動人物、社會新活材料,社會方面的吸毒、腐敗、治安改革等問題,科技人員方面的蓋茨、袁隆平,自然環境方面的沙塵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術、數碼技術,經濟界的人物,尤其是要結合政治老師列舉的典型事例。對一些過於「新鮮」、評卷老師可能不知道的,要適當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響、事件的時間、地點等大體情況,以免給人捏造之感。④謀篇要出彩:開頭末句一定要提出論點(起)二段(承)承上啟下用幾個問句三到5段(轉)用幾個小分論點加例子加分析6到7段(結)。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⑤文體要固定: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要寫什麼象什麼。一般要求寫議論文。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於敘述,議論文反之。寫記敘文,最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不喊口號,情真意切。寫議論文要注意事例貼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後的引申,做到首尾呼應。少寫,最好不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於含蓄,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範文。⑥題目要出新:名言為題,比喻為題,設問句為題,數字為題等。⑦內容要限制: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亂說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術語,不要單純發牢騷。想想閱卷老師的喜好,說他們想聽的話。⑧語言要優美:多用短句少用長句;多引用貼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詞;引用百姓口頭民謠(但取向一定要積極向上)。嚴禁文白夾雜;不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別人看不懂的詞彙;⑨細節要生動:一定要有細節描寫。推己及人,以情動人。⑩小處要留心:題目不要忘記寫(3分);字數要達到(10字1分)寫滿作文紙;字跡要工整(3個錯別字1分);卷面要整潔(可扣3分),不寫出格字,不寫連筆字,標點規范。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1、對稱句:兩兩相對,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數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2、假設句:通過對假設條件下可能產生結果的推測,來證明論點正確的一種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設復句構成,所以稱為「假設句」。3、「名言+闡釋+例證」句式4、排比短句: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等
⑤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各部分,感覺無從下手,完全看不懂
淺談如何提高解答語文閱讀分析題的效益 隨著「大語文」觀念的漸行漸盛和中高考語文閱讀分析題目量的不斷加大,如何提高學生解答閱讀分析題的效益,已經成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實踐課題.本人以為,如果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復閱讀選文 平時講解課文之前要求學生要預習、閱讀課文,其目的在於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要答閱讀分析題,自然也不例外,讀是基礎.何況現在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或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或寓理於情、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有的還代表著新的文化觀念等,這些材料對大多數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瀏覽、細讀、品讀是必不可少的. 瀏覽,即引導學生學會快速閱讀包括標題和檢測題在內的所有文字資料.通過瀏覽,大體知曉材料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細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檢測題細細閱讀選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 品讀,就是要求學生帶著對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點品讀檢測題的題干,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再讀選文,同時對那些答題要求較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關注. 二、抓住文體特徵 閱讀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答好題,如果僅是讀懂選文,而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會無從下手.各類文體的特徵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因為許多閱讀材料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文體特徵,只有掌握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答題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記敘文常涉及的是記敘的六要素、記敘的線索、敘述的方式、表達的方式等;說明文常考的是說明方式、說明順序、說明對象及特點、說明方法等;議論文則側重對議論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論點、論據的類型、論證的方法等.這些都涉及到相應文體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內容.如果學生對選文的文體類型辨別無誤,基本概念認識清晰,那麼答題時就不會張冠李戴,這樣基本分就不會丟失了. 三、准確把握材料 每篇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吃力不討好.怎樣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幹和靈魂呢?大體有以下三種方法: 1、抓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讀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曉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題目交代了文章的文體或寫作的方向,抓住了題目,答題一般就不致於產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准確更具體. 3、抓議論、抒情句.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之所在.因此,抓住這類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於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區別題型作答 讀懂文章、明辨文體及基本概念,其目的還在於運用,在於答題.學會區分不同題型,巧妙處理也很重要. 1、選擇題.通常採用排除法.閱讀分析題的內容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內容,有時對課內知識也多有勾連考查.因此對課內掌握的知識如能或排除或選擇,就無形中降低了知識的選擇難度. 2、延伸題.如根據有關內容默寫名句等,對此要避難就易,寫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則容易吃力不討好. 3、基本概念題.要做到抓住語段的主要內容來答題,不能撿芝麻,丟西瓜,更不能一頁障目,不見森林. 4、綜合分析題.對於這類題,則要在整體認知的基礎上扣住命題內容解答,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答非所問.這類題往往是最能見學生語文能力高下的題,答題應努力做到:簡明扼要,言簡意賅,一般不超過30字;句子要通順,語言表達沒有漏洞,符合邏輯推理;要圍繞文章內容,突出重點,不能信馬由韁,胡亂扯談.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僅要求教師講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識遷移訓練;還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同時掌握答題技巧、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
⑥ 高中語文閱讀題該怎麼回答有萬能回答模式嗎還有古詩鑒賞類的
有是有。但是這個模式都是很靈活的,需要你根據情況套上去。。
由於這些方法介紹有點長,我在這里只發一部分,你可以留下郵箱,讓我發過去。
---------------------------------------------------
高考現代文閱讀散文答題技巧
表達技巧分類:
1.表達方式
①敘述的技巧:
插敘:給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使情節更加完整,內容更加豐富。
倒敘: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取得先聲奪人的表達效果。(還沒考過)
②描寫的技巧:
描寫的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側面描寫(烘托):以特徵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襯或反襯,能突出要表現的事物。
正面描寫:渲染:濃墨重彩的描繪能感染讀者;白描:簡練勾勒,生動傳神。
景物、環境描寫:突出環境特點,烘託人物,渲染氛圍,烘托主題。
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使人物形象豐滿,增強感染力。
③敘述人稱的技巧:第一人稱: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第二人稱:能增強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以往考查頻繁,現在幾乎不考)
④議論的技巧。在開頭或結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間常起過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在開頭能定文章基調;在結尾能升華主題。
2.表現手法
襯托,以描述的環境、氣氛等烘托主體人事物,突現中心,表達強烈感情。
鋪墊,為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生,進行的環境、情緒、氣氛等描寫的造勢。
對比,在兩種互相對立事物的比較中突出主體,凸顯正面,使形象鮮明。
渲染,以濃墨重彩的描繪營造氛圍,為行文設鋪墊,凸顯人物性格,增強感染力。
象徵,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還可使要表達的意思含蓄、深刻。
托物言志,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深刻生動地表現深層含義。
聯想想像,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可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
抑揚結合,為褒先貶,為損先揚,鮮明對照和強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以小見大,即從平凡細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題,可突出中心,有強烈的震撼力。
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3.修辭技巧
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反問、反復、設問。考查最多的是比喻、擬人、排比。
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擬人,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排比,能強烈表達思想感情。議論,能增加語勢,說理更透徹;抒情,可淋漓盡致。
4.布局謀篇技巧
承上啟下→總領全文→引起下文→過渡自然→前後呼應→伏筆照應→製造懸念→照應開頭→總結上文→卒章明志→詳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開頭――①總領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話題;③為下文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④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⑤製造懸念。
文章或段落中間――①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②前後呼應;③為下文作鋪墊、引起下文;④照應上文,轉換話題。
文章或段落結尾-―①升華感情;②深化主題;③總結上文;④卒章顯志,點明主題;⑤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首尾圓合;⑥言已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
題目在文中的作用-- -- 一是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二是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三是點明主題。
5.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寫
1、截。截是指題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我們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來或裁出來,按規定寫進答題處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們在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後,由於語句在長不合書寫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求根據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
3、寫。有些閱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我們整體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才能悟出答案。這樣的題目要求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答案意旨表達出來。做這類題目,答案書寫要嚴格遵守第一點談及的三原則,吃透答案的內容要點,吃准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范的語句表達。
答 題 方 法 和 技 巧
粗讀 定內容 敘事抒情 寫情抒情 說理議事 借物抒情
定文體 散文 小說
精讀 定結構(線索、結構)
定中心(文章主旨)
定特點 寫景抒情 借物抒情 托物說理(借物說理、借人說理、借話題說理)
答題 審題干,定區位 抓語詞,定重點 多聯想,定答案
解題步驟
(一)明確內容
對所給閱讀材料進行總體瀏覽,主要閱讀文章的題目、開頭、結尾及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心中略有一個文章的整體的了解。確定所給材料是寫社會人生的哪個方面的,是抒發人生情感方面的,還是討論文藝問題的;是重在敘事抒情、寫景抒情。托物抒情,還是重在說理議事、追溯緣由、辨明真偽的。
(二)快速讀懂
快速讀懂的一個有效方法:理清思路,歸納勾連,濃縮成文
第一步:化整為零,標畫圈點
以自然段落為單位,標畫圈點領起句段、過渡句段,標志事件階段過程的時間詞,標志段落之間語意因果、轉折、並列的關聯詞,標志層次的總分詞語,段落間的指代詞,段落中心句,表達主旨的議論抒情句段。
第二步:化零為整,合並提取
合並,對總分段落、前後因果段落、前後並列段落合並歸納,形成幾個層次。
提取,以層次為單位,提取主體內容。一般截取原文語句加以組合。
第三步:連綴添加,勾連成文
把標畫圈點和提取的文字進行前後勾連,適當添加關聯詞,形成一篇邏輯較為通順的簡易小短文(原文本的濃縮版)。至此,思路和文意一般都會水落石出。
(三)准確解題
1.梳理思路類試題
答題規范格式:三個句子與全文的關系,領起的內容先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有什麼作用。
答題規范格式:文章先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答題提示:解答這類題,必須讀懂,准確切分全文層次。這類題答案是各層意概括。
2.內容要點概括類試題
第一種類型:要求概括全文內容要點概括
答題提示:解這類題,要對全文的段落層次進行切分,把全文看作是一個大因果復句,在「果」前面尋找多個原因。這類題跨度涉及全文,答題時思維視界要籠罩全篇。
第二種類型:要求對局部文段進行要點概括
答題提示:這類題需要合理切分段內層次,這要藉助復句知識。
3.表達技巧類試題
第一種類型:要求對含有修辭和表現手法句段的表達作用進行分析理解
答題提示:一要明確回答運用何種表達技巧;二要揭示作品運用這種表達技巧表達了怎樣的內容;三要闡述運用這種表達技巧的表達作用和好處。
答題規范格式:運用什麼技法+表達什麼內容(突出了什麼事物的何種特點)+達到怎樣的效果(表達了作者的何種思想情感)
第二種類型:要求分析景物描寫語句的作用(與前一類型有交叉)
答題提示:此類試題答題要考慮四個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環境特徵;二是對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對社會環境的暗示(這一點要視情況而定);四是在結構上為下文鋪墊。
答題規范格式:此處景物描寫渲染(烘托、襯托)了某種環境的……特點(氛圍、意境),表現了人物的……情緒(心理),為下文寫……作鋪墊。
第三種類型:要求明確文章開頭段落的安排用意(前面已經從理清全文思路的角度分析過)
答題提示:因開頭是先言其他,再引出主體內容,答題要考慮四點:一與文題是否照應;二是否自然引出下文,為下文鋪墊;三與結尾是否照應;四與主體內容是否形成正襯或反襯。
答題規范格式:開頭點題(照應文題,或首尾呼應),自然引出下文,為下文敘寫……事(人、物)作鋪墊,使行文自然巧妙。或:與下文寫……作對比,從而突出……
第四種類型:要求明確文章中間某處(段)的寫作用意
答題提示:因相應文字在文中或段中,作用要考慮三點:一要明確文字本身要表達的內容;二要考慮它與前後文之間的結構關系(一般為承上啟下,前後呼應);三要考慮與主體內容的關系(一般為因果、反襯、對比等關系)
答題規范格式:文字本身要表達的內容+結構作用+相關結構作用的文本內容分析。
4.探究題
第一種類型:文本探究類
比較近年來高考散文文本的選擇,都是有文化內涵、有較高文學品位的散文。文本價值取向,或是揭示積極健康的人生感悟,或彰顯真善美,或凸顯時代思考,或對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作深層思考。這是考生必須要達到的閱讀認識高度,文本探究往往就此設題。
答題提示:從題型看,命題者主要還是依據文本主題內涵或寫作意圖來做文章,這類探究題要求學生必須准確把握主旨並進而把握作者寫作用意,否則就無法完成答題要求。從兩題的答案看,既不能脫離原文,而由無法在原文中直接截取答案,都需要考生作抽象概括。
第二種類型:個性解讀類
這種題型命題人往往要求考生依據文本作者的觀點、態度、價值觀,並聯系自身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見解。山東高考此類探究題較多。
答題提示:個性解讀不能脫離文本隨意發揮,一定要尊重文本;不能只是原文摘取詞句;要有健康的積極的價值觀。
答題規范格式:亮觀點(總)--扣文本(分)--聯實際(分)--下結論(總)
第三種類型:寫作啟發類
答題提示:平時要積累一些寫作技法,並有一定的認識能力;要能准確判斷文中使用了何種突出的寫作特色;要能聯系平時作文實踐談感受。
答題規范格式:明確指出某種寫作技法+寫作技法理論闡釋+文本技法舉例
[解析]
第一步:定內容,定文體
1.定內容。題目——《江南的冬景》,讀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的開頭結尾部分,可知這篇文章正如題目,寫的是江南的冬景。讀作者——郁達夫,聯想學過的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從而略推本文的風格。
2.定文體。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確定,這篇文章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在下一步的研讀中,就要注意體會江南的冬景有什麼特點,從而確定作者的感情,即文章的主旨。
第二步:定結構、定中心、定特點
3.定結構。本文的題目是「江南的冬景」,開頭寫的卻是北國的冬景,接著寫江南的冬景之美,從地質到河港到一天中冬景的變化。即:北國之冬景——江南的冬景:地質,河港,一天中冬景的變化。
4.定中心。文章中並無直接地抒發感情的句子,但從作者對景色的描寫中,能夠體會出作者對江南的冬景的喜愛之情,聯系《故都的秋》的描寫手法,可知這種喜愛之情就是文章的主旨。
5.定特點。文章借景抒情,完全把情融於景中,這就是本文的特點。
第三步:審題干、定區位;抓語詞、定重點;多聯想、定答案
高考現代文閱讀小說答題技巧閱讀及解答小說的具體分析如下:
分析人物形象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這些題型,一般可以從四個方面揣摩:
①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他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
影響著人物的性格;②將典型人物置於典型環境中去理解;③通過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
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過人物間的關系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描寫的方法。
①直接表現:肖像、語言(對話/獨白)、動作、心理、細節。
②間接表現(側面描寫):如正襯、反襯等。
▲概括人物形象萬能公式:總體所處的社會階層+具體性格特點+文中哪些信息體現這一特點.(舉例)+闡析(文中信息與人物性格建立聯系.)
答題規范格式:情感概括關鍵詞+結合文本闡釋
理清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的把握。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答題規范格式:文字本身表達的內容+與下文相關的情節+結構作用。
分析典型環境:
分析環境描寫是全面理解小說的重要環節。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動的指定場所和范圍。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是為了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社會條件,用於烘託人物活動的時代意義,有時是為了渲染氣氛,從側面表現人物的性格,它是整個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對於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也要分析環境,要連帶寫景的部分一起分析。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答題規范格式:1、概括人物性格特徵;2、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即「人物性格(關鍵詞)+簡析」
小說的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分析小說的主題時,一要從人物、情節、環境出發,進行認真的考察。
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正面描寫(語言肖像動作心理描寫)、側面描寫(環境景物)、細節描寫、象徵、托物言志、對比、襯托、鋪墊、伏筆、照應、懸念、欲揚先抑等; 答題規范格式:閱讀文本-分析情節-分析環境-分析語言-挖掘主題
場面描寫(人物活動的舞台)
作用:暗示主題/烘託人物/渲染氣氛/推動情節。
小說的語言(有表現力、感染力)
①描寫要如見其人、如聽其言、令讀者彷彿親臨其境。
②人物語言個性化,即顯示性格。
③敘述語言要簡潔、傳神。
④語言風格:幽默風趣、典雅莊重、含蓄凝練、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含蓄耐人尋味等 小說的開頭的作用:
①引起讀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小說的結尾的作用:
結構上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從表現手法上,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⑦ 誰能提供一些高中語文老師考試的試題/謝謝!
06-07年同步測控優化訓練必修四語文蘇教版第一專題 專題測評(附答案)
專題測評
(時間:120分鍾 滿分:120分)
⑧ 高中語文閱讀題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3題。(93年,全國卷)
據美國K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大多數「生物降解」塑料並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隨時降解普通有機物質(例如紙和木屑)的細菌所進行的試驗表明,包括塑料垃圾、「用後即丟」的尿布、飲料瓶等在內大多數產品並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員指出,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一些生產廠家說,這些產品如果在物理上發生變化,則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們一旦與其他物質混合,便會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長。研究人員認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質在需氧條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厭氧條件下它們則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經他們試驗的每個產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達到上述標准。
1.文中「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個科學的術語。
B.「生物降解」這個說法名不符實。
C.「生物降解」在現實中不存在。
D.「生物降解」這個術語的運用有語法錯誤。
2.文中說「試驗」所藉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學的B.生理的C.生物的D.物理的
3.下列與k大學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有關的說法,哪幾項是正確的?( )
A.凡是稱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產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產廠家的功用宣傳不實。
C.在生物降解過程中應出現物質的分解和轉化。
D.塑料產品的廢棄物多數不會自溶自消。
E.這些塑料產品在物理上發生變化之後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條件下都會出現氧化現象。
答案與解析:
1.B ,「生物降解」這個術語使用不規范,是「研究人員」的看法,因為這些產品都不能達到科學家所認為的「降解」標准,這是一些生產廠家歪曲商業宣傳曲解了科學術語,使其名不符實,因此B 項是正確的。文章有「真正的生物降解」等詞句,可見A、C項的否定性說法是不對的。D 項說法與本文內容毫不相干。
2.C,文章開頭「利用……細菌所進行的試驗表明」,這句證明了C項是正確的答案。文中「二氧化碳、水、甲烷」這些化學術語容易迷惑人,會誤選為A項。「物理上發生了變化」是生產廠家說的,試驗是「K 大學研究人員」做的,二者不能等量齊觀,選D項也是錯的。
3.C、D、F,對照原文,A項「凡是……都……」的說法言過實,文章中說的是「大多數」。B項的說法本身是正確的,但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無關。E項是生產廠家的見解,本身未必科學,且與科學家的試驗無關。C、D、F 三項符合原文意思。
文字表述題是高考現代文閱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題型,這類試題綜合性強,更能測試出學生的語文能力。綜觀幾年來語文試卷的變化,我們發現淡化客觀題,強化主觀題已是趨勢。但從歷年高考的現代文閱讀測試結果看,考生在這類試題的得分並不理想。筆者有幸參加2006年浙江的語文高考閱卷,針對考生答題失誤的普遍現象,我以浙江卷為藍本並涉及部分全國卷的同類問題作了歸納,嘗試探索出幾點應對策略,希望能給你有所幫助!
主觀題失誤主要原因及探析
一、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有許多同學在做現代文閱讀時,往往是粗略閱讀一遍全文後,匆匆掃一眼題目,就倉促答題,審題不清,答非所問。
例如:(2006年浙江卷19題)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第三問:⑶使用「普遍」一詞的原因是
正確答案是:①兩個世界、兩種生活的對立是人類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對立關系(人與人的對立;平面與立體的對立;表象世界與本質世界的對立;成人世界與孩子世界的對立)。
有的考生卻答為:「具有一般性」、「人類所共有的特性」。語言的表述本身就不清晰,題干中的「結合全文」,也沒有注意到,只是對「普遍」一詞作了個字面解釋,結果答非所問。
又如:(2006年全國卷14題)在「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一句中,作者為什麼要用「想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正確答案是:①植物成長的聲音一般是聽不到的,用「想」比「聽」更合適;②這樣寫有一種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現力。
我在用該題對學生進行測試時,相當部分同學卻答為:「虛實結合」、「與下文的嗅形成一種反襯」、「作者在感受這種聲音,聲音是虛的,這樣寫把虛物實寫,實物動態化,更形象」、「體現我的好奇,引出下文」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虛實結合」、「反襯」是表現手法,題干並沒有問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而「引出下文」、「動態化」「更形象」更是信口開河,答非所問。究其原因是考生根本沒有細讀題干,審清題意,連問題都沒有搞清楚,就倉促答題。
二、研讀不深,分析不透
高考閱讀題大多在文意的深層領會上設題,而許多考生不能透過表象進行深入的研讀和分析,只是跟著感覺走,不能綜觀全文,領悟要義。
例如:(2006年浙江高考卷第18題)文章開頭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請聯系文中對話部分,分析眼鏡商這樣說的原因。(2分)
正確答案是:①「我」右眼近視,左眼遠視,雙眼不能同時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維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維的立體世界。
有的考生答為:「為讓我買一副眼鏡」、「我的兩眼視力不協調」、「為了更好地說服自己買他的眼鏡」、「只用一隻眼睛看事物」等等。很明顯考生對全文根本沒有讀懂,對於作者借用寓言形式所闡明的生活哲理,根本沒有領悟,看到「眼鏡商」幾個字,立刻想到的是商人,想到商人的行為和心理,就斷然作答,離題萬里。
又如:(2006年浙江卷第19題)請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
第2問:「秘密」是指
正確答案是: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
有的考生答為:「為握手而伸出平展的手與握拳頭打人的手的對立」、「最平面的微笑和微笑時伸出舌頭的對立」、「這些動作簡單,而握手微笑易化解隔膜」等等。這類答案的錯因在於考生遵循了答題可在文中找的技巧,但卻沒有透過表象挖掘實質,沒有領會本文的主旨。
三、歸納不全,遺漏要點
高考閱讀很重視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在此題的設置上,有時側重於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歸納,有的側重於幾個語段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答題時要全面考慮,綜合分析,並學會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例如:(2006年浙江卷20題)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飛的畫形象地演繹兩個不同的世界。請你據此推斷這兩位畫家的藝術風格,並用自己的話分別加以概括。(各不超過12個字)(6分)
⑴培根的繪畫風格:
⑵杜飛的繪畫風格:
正確答案為:⑴ ①誇張的;②批判的;②立體的。⑵ ①優雅的;②歌頌的;③平面的。
而有的考生答為:「立體的帶有侵略性,平面的充滿自然界氣息」。這個答案顯然只概括出了一點,帶有「侵略性」的作答,只是抄襲了原文,不夠准確。另一考生答為:「真實,張揚、誇張」的答案,是沒有聯系全文,推斷錯誤的結果。
又如:(全國卷17題)聯系全文,概括寫出本文的主旨。(6分)
本題測試考生對全文的理解及概括歸納表達的能力。
正確答案:①通過發現「陽光的香味」,肯定農夫的陽光生活、美好勞動、務農的選擇;
②評價夜來香和曇花的香「沒有壯懷」,強調人的嗅覺在都市裡退化;
③肯定一種貼近陽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此題6分,顯然答案3點,每點2分。其實從分值上考生也可以推斷出此題答案有三點。綜觀全文進行概括歸納,基本可以做到不遺漏要點。大部分考生失分原因就是歸納不全。
四、語句不通,表意不明
閱讀題的檢測,不僅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達能力。有的考生能讀懂文章,但卻不會表達,不能用通順、簡潔的文字全面、准確、鮮明的答題。
例如:浙江卷19題第3問,有的考生答道:「在人類社會中,多數人都是這樣,除少數的獨眼龍」,「為其利益而顛倒是非是普遍的」,「舉的例子普遍,說明一般工作是二維空間動作、是平面的,有說服力」等等,這樣的句子實在是讓人費解。
以上結合例子略談四點,雖然高考閱讀文字題在解答中失誤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無外乎就是沒有讀懂文章,不會審題,不會表達,不懂閱讀規律與答題技巧。所以考生在平時的閱讀及訓練中,要清楚閱讀規律,掌握一些閱讀方法與技巧以避免失誤。
應對措施
一、遵循閱讀規律,清楚試題設題規律,整體感知與深入分析相結合。
高考現代文的設置,強調整體閱讀,是一個由分而總,有局部到全局的相對完整的測試系統。所以解題時要從整體出發,通讀全文,弄清線索,理清思路,進而把握文章主旨。主旨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話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間關系。結合每道題的要求,深入分析,自然就容易得到正確答案。
例如:2006年浙江卷《平面的生活》一文,是藉助寓言的表現形式,具體描繪了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世界的諷喻。幾道閱讀測試題都是圍繞這個主旨而設置的。如果清楚了這個主旨,那麼19題第2問很容易就能得出「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這樣准確的答案,而不至於答出「隱藏在友好柔和和表面下暴力、丑惡的一面」這樣離題萬里的答案。
二、研讀題干,掌握審題方法,從題干中獲得答題的信息。
閱讀題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的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幹上。充分發掘題干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看清題干要求,揣摩命題意圖。
命題者命題一般都有明確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題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正確答題。
例如:(06年浙江卷19題)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含義,完成下面的題目。從題干中可知:本題是考查對重要語句的理解。第2問「秘密」是指?則明了命題者是欲考查學生對重要語句關鍵詞語的理解,題干中「結合全文,理解『我還發現了人類普遍的相互對照的四個動作的秘密』」一句的「結合全文,理解」則進一步明確了答題的方向,就是要結合全文的主旨談作者使用這個詞的深層含義。明確了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根據題目的內容很快就能找出回答本題應關注此句話所在的段落並緊扣全文主旨來理解,這樣就會得出「秘密是指平面生活和立體生活的對立」這樣正確的答案了。
2、品味題干中關鍵詞,揣摩隱含信息。
有的題干本身隱含著多方面的要求,必須挖掘出題干中隱含信息,才能找到答題的命脈。如浙江卷19題第3問使用「普遍」一詞的原因?很多考生只是就詞解詞,沒有看到「使用」「原因」這兩個關鍵詞,沒有挖掘出深層的東西,答題不全面或隔靴搔癢,沒有答到點子上。
三、掌握答題技巧,把握答題要領。
領會了主旨,審明了題意,這僅僅是答好題的必要前提,要想准確答題,還需要掌握一些答題技巧要領。
1、找出答題的信息區域,篩選整合答題內容。
命題者有的從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來命題。考生對所要概括的具體內容,一定要找准答題的信息區域,分析綜合,准確全面地解答。
例如:浙江卷18題「文章開頭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請聯系文中對話部分,分析眼鏡商這樣說的原因。」如果考生注意到「請聯系全文對話部分」一句,就能很快找到答題的區域,從文中對話的內容可見文中由「我雙眼的交替使用」談到了我所見的兩個世界——一個平面世界,一個立體世界。那麼就容易歸納出眼鏡商說我是「獨眼龍」的原因,應該是兩點:一是「我右眼近視,左眼遠視,雙眼不能同時使用」;二是「我看到的是二維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維的立體世界」。
又如第19題第一問「四個動作分別是指?」,解答此題我們首先要找到「題中這句話在文中的位置,然後找出有關動作描寫的語句,也就找到了答題的信息,從「首先」到本段結束,自然就會得出「友好的伸手,惡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頭做鬼臉」正確答案。
2、語言操作力求准確、精煉。
很多考生失分都在表述上出了毛病,語句不通,語義不明,答非所問。如何組織好答題的語言,把篩選好的內容准確、精煉的表達出來,顯得十分重要。
(1)、考生要善於利用原文詞句來組織答案。
一般來說,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
例如:浙江卷18題答案中的「左眼近視,右眼遠視,不能交替工作」「二維的平面世界,三維的立體世界」,第19題第1問答案中的「友好伸手」「惡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頭做鬼臉」文中都有這樣的關鍵詞語和句子,找到了這些關鍵詞,以此為基礎,再略加工一下,標准答案就出來了。
(2)、緊扣題意,選好角度,選用恰當句式來回答。
答題時一定要從答的角度,將文中已知信息重新組合,變換恰當的句式來重組。
(3)、語言一定要精煉。
高考閱讀文字題,重在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有的題目明確規定字數,不超字,又能把要點答全,這需要答題的語言要精煉。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相關信息後,一定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的語言。
例如:浙江卷20題,我們在答題時明了作者舉兩位畫家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現實中兩個不同世界的同時,還要研讀有關描述兩位畫家的語句,抓住「過分」、「侵略性」、「螺旋狀」、「親切的花枝圖案」、「歌唱的主題」、「輕快的鳥兒」這些詞句,透過這些形象的語言,感悟兩位畫家的風格,進而轉換為「誇張、批判、立體」,「優雅、歌頌、平面」這樣抽象、概括的語言。
現代文主觀閱讀題是一個常考常新的考點,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始終緊扣對學生理解、篩選、概括、整合以及鑒賞評價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來,近幾年高考現代文閱讀命題類型大致有以下五種:
一、詞語理解型
一般來說,高考試題測試詞語的含義,特別關注詞語的語境義,而不是詞典中所詮釋的規范義。該題型常見的命題形式有:1、結合文章內容,簡要闡釋某句的深刻含義;2、根據文意,寫出某詞的含義。
【答題方略】 理解詞語的含義,必須透過詞語的表面義,體味其深刻的內涵: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對象,尋找它的本體;理解詞語的象徵義,就要尋找詞語的象徵對象;理解詞語的反語義、就要將褒貶互換;理解詞語的雙關義就要注意它是諧音雙關還是語意雙關;理解代詞的詞義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尋找釋義。當然,理解詞語的含義,還必須聯系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
【高考回放】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句中「故鄉」一詞的含義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陰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語段信息】 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美妙的名稱,像童話一樣,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還想看看祥林嫂放過菜籃子的小河邊……在那濃霧彌漫的黑暗時代,魯迅先生在那裡開始磨礪他的劍鋒,終生把持它,劃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決定要去瞻仰磨劍的聖地。
【溫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要特別注意詞語的表層意思和深層意思。根據語境,作者說「好久以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並決定要去瞻仰魯迅先生「磨劍的聖地」,由此可知,「故鄉」應不是作者故鄉,而是魯迅的故鄉,亦是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
答案:①魯迅的故鄉。②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
⑨ 高中語文試卷分析
你是哪兒的?這是我們這兒的。
語文科高二年級試題抽樣分析
2010年11月13日
第四題
(一)典型錯例
該題平均得分約16分
13題平均得分7分。(1)采分點為「固」「而」「見」以及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固」大部分同學能譯成「本來」,但個別同學譯成「固然」。「而」有些同學沒譯成轉折關系或沒有翻譯。「見」大部分同學未譯成「被」。最後一句話大部分同學語意弄反了。得分在2~3分。
(2)采分點為「固」「一」「齊」。「固」大部分同學翻譯正確,但有個別同學譯成了「才」「所以」,還有一部分同學未把「一」「齊」看成意動詞。得分在2.5分。
(3)采分點為「重」「殆」,文從句順為1分。「重」可譯為「慎重」「不輕易」「重視」。但很多學生譯為「施重刑」,部分同學把「不輕易」寫成「不輕意」。得分在2分。
14題平均得分5分。(1)多數同學能答出「比喻手法」,僅有個別同學能答出「比興手法」,多數同學分析也比較恰當,能點出「屈原的怨恨深重」。得分在3分。
(2)這個題學生答的和答案有點出入,多數學生的答題模式是先答出畫面,再答出手法,然後答詩人的感情,這樣的就給了3分,多數得分在2~3分。屈原形象和語言的特點,幾乎沒有學生提到,所以得滿分的很少。
15題得分在4~5分。錯在把「衰」寫成「哀」,「祚」寫成「 」,「偃」寫成「揠」,「而」寫成「則」,「舉世」寫成「世人」,「變」寫成「辯」。
(二)應對措施
1、文言文翻譯需要強化訓練,注意采分點,盡量直譯。
2、詩歌鑒賞注意多指導答題方法,答題步驟。
3、默寫重在准確、多強調動筆。
第五題
(一)典型錯例
16題①博客是……的群人。②博客是……的網路載體。③漏掉「以網路為載體」這一重要信息。
④很多同學沒概括博客特點。
17題①友情是大地上流淌的小河,清清的,充滿大地的生機。
②友情是大地上發芽的小草,青青的,充滿春天的氣息。③友情是一盞明燈,它為我們的人生之路照亮,使我們的內心充滿光明。
18題②改為「望評析」「望賜教」「望批改」「望略讀」「望細讀」等。
③改為「偏好」「習慣」「吟詩之雅趣」「情趣」。④改為「望你給斧正」「自己不能訂正」等。
(二)錯因分析
16題①重要信息概括不全面。原文材料有兩項主要內容,一是「博客」的定義,二是「博客」的特徵。很多同學只概括了「博客」的定義,而沒有概括「博客」的特徵。
②有的同學沒有讀懂材料,平時沒有接觸過博客,所以答題時認為「博客」是一群人或一種工具。
③組織答案時出現病句。
17題,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很多同學只從表面上模仿例句,為打比喻而打比喻,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沒有什麼相似點或者對相似點闡述得不明白、不清楚。比如錯例①②,這種情況得分很低。仿寫句子既要考慮內容,又要考慮句式,很多同學仿寫的句子在句式方面與例句差別很大,如錯例③。
18題②以上各改法與下面表達內容(賜教、評析)重復,或與原意表達相悖,或過分地表達意願(略讀、細讀、瀏覽)。③這幾種改法不能較好地表達興趣、愛好之意,詞語感情色彩不太恰當。④「望你給斧正」完全把句意改變,而不是在句意不變地情況下修改字詞,「訂正」意思不對。
(三)應對措施
16題①掌握概括材料的方法。如:分清層次、抽取關鍵詞。
②加強概括材料題型訓練。
③在閱讀時有意識地培養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17題,平時閱讀遇到比較復雜的比喻句時,要留心,要品味,注意作者是怎樣闡述的。做比喻型仿寫題時,不僅要運用發散思維和形象思維,還要動腦思考一下本體和喻體之間有什麼相似點。
18題,前提是不改變句子的句意,不能隨意更改表述角度。學生平時養成字斟句酌的習慣,注意應用文體常用表達方式、表述詞語,品讀語意的內在意思,自己寫作中就應養成正確、恰當的表達習慣。
第六題
(一)典型錯例
現代文平均得分9分左右,其中19題和21題較差。
19題錯例:①含義是畫家在作畫時痛苦的內心世界以及渴望隨心所欲作畫的強烈慾望。
②沼澤使人陷入的力量或藝術家為掙脫痛苦而爆發出來的力量。
③泥土畫得很精細,在黃色沼澤上的景物產生了恍惚的悲壯激情。
21題錯例:以沼澤地為線索貫穿全文,表達了對老畫家精神的崇敬。
(二)錯因分析
19題:①學生作答原文意識不強,不能結合文本尋找答案。
②缺乏概括能力與意識,未能根據文本予以信息整合。
20題和21題分別考查的是現代文的表達技巧,其中20題是「人物形象的作用」,21題是「標題的含意與作用」,從答案來看學生對相關技巧的術語缺乏了解,答題時也未從本義與比喻義出發。
22題,①學生答案分點作答意識不強;
②內容要點不夠全面,只涉及一個方面。
(三)應對措施
(1)加強現代文技巧的模式訓練,讓學生明確作答方向;
(2)培養學生現代文閱讀的三種意識:原文意識、分點意識和整合意識。
第七題 作文
(一)典型錯例
1、審題立意:「機遇可能只敲一次門,而誘惑總按著門鈴不放。」感悟:在人的一生中機遇很少,稍縱即逝,誘惑卻隨時隨地追隨著你,因此,要想有精彩的人生,就要抓住機遇、抵制住誘惑。另外,就句意而言,更強調誘惑對人的干擾和影響,寫抵制誘惑比寫抓住機遇更合題。
2、論證:「抓住機遇,抵制誘惑」,看起來好說,實際上想把二者的關系辯證地分析並不容易。容易把二者並列:既要抓住機遇,又要抵制誘惑,才能成功。這樣很多同學的作文前半部分寫抓住機遇的重要性,後半部分寫抵禦誘惑的重要性。包含道理:機遇來臨時,抵禦住誘惑,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能抵禦住誘惑,容易抓住機遇,否則即使有機遇也抓不住。
3、事例:單方面論述機遇誘惑的事例很多,但能將二者統一起來的事例偏少。正面事例有:袁隆平、居里夫人、劉翔、錢學森、文天祥等,反面事例有:馬加爵、文強等。而有些事例只能證明一方面:比爾•蓋茨、劉邦、項羽、唐僧等。至於朱自清、司馬遷、屈原、蘇試、陶淵明等事例欠妥。
(二)應對措施
1、審題立意再細密一些,分析清楚題目的內含和本質。
2、多閱讀、多思考,體悟生活中的道理。
3、多積累材料,只有材料充分,才能細中選優,優中選精,准確論證論點。
⑩ 高中語文閱讀常見題型解答思路
)【現代文閱讀】 怎樣讀懂文學類文章: 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劃出文中表明文章結構的詞、句。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尋找答題的區位,根據題干要求確定答案位置,根據分值和字數限制來組織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對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題旨。 對於高考中的現代文閱讀,因其分值高,這一部分基本決定了我們的語文成績的走向,因此,同學們不能丟太多的分。對於這一類題,該如何去做呢,下面結合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進行思路講解: 18.名詞術語及概念性試題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點,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這必須與句子聯系起來考慮,如果是概念間的區別,則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幾個概念間的相互關系,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與句群和段落聯系起來。一般來說,一個詞語(概念)的出現,就在它的前面或後面作者都要做具體的闡釋,換一種說法揭示他的內涵。命題者既然出了這個題,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題時要找准原文中相關的句子,一般在詞語出現的附近或者前後找答案即可。 關鍵性語句理解思路 對於此類題,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後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 19.信息篩選性試題思路 解決本類題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依據,抓因求果找理由,因為此類題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樣蘊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樣蘊藏在蚌殼里。在做這一類題時,一定要抓牢題目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要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一點一點的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歸納主旨性試題思路 解題思路: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題型解題思路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就在你眼前了。 審美鑒賞性試題思路 這一類題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的表現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他的藝術效果,把握他的獨特風格。例如:問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格(大綱規定的8種),有何表達效果,藝術手法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詞語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構思上某一點幾點妙筆好在何處,文章的整體風格(豪放、婉約、明朗、含蓄、雄壯、纖巧等),文章所表現的情況(喜悅、哀婉、明快、灰暗、悲壯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實,審美鑒賞題還是在於理解文意。 對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不同側面的景物的不同特點。 對修辭的理解:抓住修辭本身的特點,再結合語境來解釋用這種修辭的妙處。 關於更多的閱讀題目解答模板,你可以去ixuela.com/yuwen/fangfa/16981.html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