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書本所有描寫方法

高中語文書本所有描寫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23 19:37:58

A. 高中語文課本中曹操的描寫都有那些

好像有兩個極端 一個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還有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B. 高中語文課本那篇關於熵和焓的文章

那篇文章沒提到焓啊http://wenku..com/view/9f41374ac850ad02de8041e5.html
那是一段節選,
這個是那本專書的全本屬

C. 關於語文文學常識的書

名句分類欣賞
(一)哲理詩句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 海**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二)生活情趣
1、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庄》)
3、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5、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6、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7、 環堵蕭然,不蔽風**;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三)讀書
1、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8、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0、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德—歌德)

(四)奉獻
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4、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回報。(泰戈爾)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十一月四**風雨大作》)
7、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9、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貢獻。(白求恩)

(五)戰爭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風雨大作》)
7、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 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於役》)
11、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壯志
1、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5、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6、 **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
7、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9、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七)愛國
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十一月四**風雨大作》)
2、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4、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5、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之藍關示侄孫湘》)
6、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7、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8、 以身殉國,何事不為?(陸游)
9、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10、 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
11、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12、 錦綉河山好收拾,萬民盡做主人翁。(朱德)
13、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八)立志
1、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4、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6、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7、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8、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9、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九)思鄉、念友人、思親人
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2、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3、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7、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
9、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1、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3、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14、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5、 **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16、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7、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1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十)黃河
1、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 白**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圓。(王維《使至塞上》)
5、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
6、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D. 高中語文課本描述的古人

蘇軾
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了他的出現,中國,也許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華,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於瞬間而又影響深遠;他的性格,既灑脫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蘇軾——中國文化史上的曠世奇才,罕見的多面手,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不僅僅是文學——巨子。神奇的文筆、淵博的學識、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豐富的人生經歷、多方面的巨大成就,還有,它永遠不滅的那一份詼諧,真可謂: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他長於散文創作,《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名篇佳作膾炙人口,體現了中國文人的憂患意識和人文精神。他的詩,把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風格巧妙結合起來,多姿多彩,美輪美奐,代表了宋詩最高水平。他的詞,清新豪健,題材廣闊,揮灑自如,氣勢磅礴,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書法、繪畫,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學、茶道、烹飪、養生、園林藝術方面,他都有獨到的造詣。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將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列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並且將他們的思想、人品、學問、才華、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渾然一個整體,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稱道者,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蘇軾身上,既無頭巾氣,無山林隱逸氣,亦無以富貴驕人氣,無忠臣孝子氣,無大作家架子氣;既無大臣杜門思過之態,亦無謫宦戰戰兢兢之態。他與你我同在,同悲同喜,絲毫也不刻板,渾是率然純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台詩案、太後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雲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台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萬口流傳,歷久而不衰……
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築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葯,都於史有徵;在人生態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
由於蘇軾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於他更多的人民性,由於他時時閃現著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於他超凡脫俗的曠代才華,千年以來,他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而有口皆碑;更由於生活經歷的豐富性,他常常成為人們談話的話題及內容。自然而然,學生們在作文時,也往往喜歡用東坡事跡作話題或材料,毫不誇張地說,有作文處盡可以有東坡。這正是因為,蘇軾的精神與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與歷史,還在影響著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創造和傳承。
全國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例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定風波

雨來得是那麼的突然,那麼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樹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濛……

E. 高中語文所有表現手法及其含義

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等。

高中語文課本所選詩歌表現手法總匯:

以動寫靜、寫樂景寫豪情《沁園春· 長沙》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上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對比手法的運用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意境鮮明,富有流動的畫面美寄託和象徵《死水》;反諷手法的運用繪畫美的語言色彩;寫實和象徵交織;舍其形而傳其神《老馬》;象徵的新穎《祖國啊,我親愛的的祖國》;深刻的哲理《山民》;反諷和渲染作用《山民》;回憶和對比《衛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重章迭韻,反復呤唱《無衣》;移情《離騷》;鋪陳排比的手法、起興和尾聲《孔雀東南飛》;今昔對比的描寫《越中覽古》;用寫景寄予感慨《石頭城》;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登高》;借古人抒發自己的抱負《蜀相》;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融情入景的寫法《雨霖鈴· 寒蟬凄切》;虛實相生《雨霖鈴·寒蟬凄切》;烘托和映襯《念奴嬌· 赤壁懷古》;鑒賞詩歌的情致理趣《鵲橋仙》;清新的,細膩的風格《一剪梅· 紅酥手》;詞中用事《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寫法《揚州慢 ·淮左名都》

注意區別:
文學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
⑴、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⑵、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表達方式: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

F. 高中語文的特點是什麼一些顯著的特徵,盡量經典些,我現在在做高中語文輔導書的文案,頭痛呀!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高中語文教材文學氣息濃郁、文化內涵豐富、時代色彩鮮明,在編排體繫上也獨具匠心,顯示了主流教材的發展方向。依據新教材的特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突出文學教育,刻意營造學生的精神家園,並通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積極開展創新教育,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努力打造一代新人。

1、課程理念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吸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繼續堅持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發展的需求提出:更強調課程的時代性;堅持「共同基礎」,重視「差異」,強調課程的「選擇性」;突出高中語文課程的三個重點。
2、課程結構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教學資源和教學評價。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前言——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實施建議——關於教材編寫和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
3、課程實施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課程目標、內容、要求、進度和實施方式比較封閉單一,學生發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建設「必修+選修」的課程體系,實行學分制。實施機制靈活,具有開放性,有利於學生興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樣化發展。
從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文本來看,課程標准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課程標準是確定一定學段的課程水平及課程結構的綱領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學生學習所包括的主要領域及大多數學生在每一學習領域能達到的學習目標;第三,它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為學校課程規劃、實施與評價提供了一種參照;第五,它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定。
原有語文教學大綱,不足以完整地體現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變化。語文課程標准規定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了語文學科性質、應到達的標准以及內容框架。語文學科性質、地位作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各學段安排構成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另外,對教材編寫、教學要求、教學建議、教學評價等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時間或數量等具體內容。這是課程標准與直接指導教學工作的現行教學大綱的本質區別。
語文課程標准與現行教學大綱的區別,首先表現在前言部分。課程標准對語文學科性質、價值與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簡述了語文課程領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並對語文課程標准設計的思路作了詳細說明,便於教材編寫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整體把握課程。語文課程標准用盡可能清晰的行為動詞,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描述,具體劃分為多種性質的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的重點是對語文教學工作作出規定,主要表現的是基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若干教學建議,使教師更加關注知識點,關注學習效果,容易忽視語文學習過程與方法,忽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與教學大綱相比,課程標准最顯著的變化是課程目標發生了根本轉變。課程標准不僅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提出目標要求,這必將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以適應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

2.與九年義務階段相比較,高中語文教學誦讀教學的特點是什麼? 請舉例說明。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求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朗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重要任務之一。感情朗讀又是以理解課文為基礎而進行的,使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時感情朗讀又反作用於課文的理解,當學生能夠把本來毫無生氣的文字元號通過朗讀折射出一定的情感光芒,則說明已經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調。教學中學生能藉助工具書讀准字音,在熟讀的基礎上能把課文讀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讀,卻是需要老師的引導,那麼如何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呢?
一、注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基礎。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敢讀」創設氛圍基礎。
敢讀是學生愛讀、會讀的前提。而輕松活潑的氛圍,是學生發揮積極主動性的前提。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以平等、寬容、友善的心態對待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現和舒展開來,從而培養學生對自己朗讀能力的自信。像「你讀得真好!」「讀得不錯!」的語言應成為老師課堂上常用的鼓勵語。而「老師,讓我來讀吧。」 「我不同意。」「我有意見。」這些生動的、富有個性的語言,是學生自信的表現,是創設敢讀氛圍的基礎。
2、強化主體意識,注重自由感讀,讀出個性。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朗讀教學老師應首先樹立和尊重學生有獨立見解的觀念,讓學生充分地自由感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和個性,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課時,精彩的課件為學生從視角、聽覺上展現生動的荷塘之景後,學生朗讀得特別賣勁,似乎在有意的去感受朱自清當時的心情,於是我適時的讓學生開始討論對朱自清當時的心情的理解,最後大家得到統一認識。
3、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評價。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到:「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點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朗讀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並創設機會,加強培養學生從語音、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閱讀評價的能力。開展多種評價形式,從而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①師評導讀,授予評價的技巧;②師生互評,創設民主的氣氛,增強評價樂趣,融合提高;③生生互評,各抒己見,培養敢於爭議的精神,提高評價和欣賞的水平;④開展朗讀比賽,活動中激發興趣,快樂中提高技能,不覺中培養敢於競爭的心理。
4、落實主體地位,以讀代講,讀中質疑;以讀悟情,品出深層意境,讀中釋疑。
我國具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寶庫,傳統的經典文章都非常重視詞藻的華美和用詞的准確。因此,在理解朗讀文章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敢於質疑,自主發現疑難字、詞、句、段,抓住重要的、中心的詞句,反復品讀,反復體會,這就可以抓住文章的靈魂,悟出作者作文的意旨,以達到挖掘和理解課文的深層意境。再通過反復誦讀,仔細品味,就能以讀代講,讀中釋疑。
二、創設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朗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樂讀」的前提。
為了培養學生「愛讀、樂讀」的興趣,我們應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愛模仿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在課堂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創設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
1、聲情並茂法。
「聲情並茂法」就是讓學生在朗讀時運用恰當的語氣和語調,配上合適的動作、豐富的表情而進行的一種朗讀方法。學生能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必然是經過自己的一番理解體會,把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內化、提升為自己的感情體驗,再通過恰當的語調、豐富的表情表達出來,達到入文入情的境界。因此,在課堂中經常運用聲情並茂式的朗讀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而且能鍛煉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語文修養。
2、「搖頭晃腦」法。
這是模仿古人在誦讀詩文時搖頭晃腦的一種讀書方法。模仿古人,學生會覺得好玩有趣,而樂於模仿。等習以為常之後,便能把內心的體會自然而然地通過搖晃腦袋抒發出來,達到自我陶醉的境界,也是入情入境入文的表現。讀書既然入了情,也就能領悟作者作文的意旨及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內心體現,入情入境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3、配樂朗讀法。
我國傳統詩文常與音樂交融一起,顯示出音律文章的優美,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詩、詞、歌、賦。因此在朗讀一篇優美的、或是感情摯深的、又或是具有驚世疾俗的文章時,配上恰當的音樂,將會收到非常精彩的效果。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課的第一段時,配上一段《春江花月夜》的小曲,會讓荷塘月色的美景更完美地浮現出來。學生也在朗讀中不知不覺地體會到文中的意境,從而領悟出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創設情景想像朗讀法。
「創設情景想像朗讀法」就是師生通過運用語言、音樂和圖畫等教具進行渲染氣氛,再現課文情景,發揮想像,領悟人物情感而進行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朗讀方法。它能讓學生有身臨其景的感覺,而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它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適合情景對話式、童話式和描寫優美風景的文章,如《春》、《沁園春•雪》、《天上的街市》、《項脊軒志》、《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登幽州台歌》等。
三、讓學生掌握、運用朗讀的多種技巧是提高朗讀能力和朗讀興趣的關鍵。
在課堂的朗讀教學中,把朗讀跟音律聯系起來,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抓住重點字詞,運用語量、語速、語調、語氣、語態及停頓的方法,並以意群為單位,劃分音步,採取抑揚頓挫的技巧,進行持之以恆的朗讀訓練,將會收到理想的效果。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貴在老師導行,持之以恆;重在實踐中落實提高,創造機會多讀多練。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語文教師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朗讀能力,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激發學生「愛讀、樂讀」的興趣入手,把以上各種朗讀方法和技巧運用到課堂的實踐中。

G. 語文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手法: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它分為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H. 高中語文常見描寫方法

【借景抒情】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對象。

【寓情於景】作者的喜怒哀樂同寫景狀物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作者的感情。屬於寫作手法。是記敘中的抒情的一種。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文學理論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
所謂「情」指「感情」「情緒」「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觀的內蘊實質,是作品主旨;而「景」則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見的「人、事、物、景」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圖景,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對生活的再觀體,是承載主旨的形象」。意境的創作就是把二者集合起來的藝術。

【托物言志】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劃,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願。採用托物言志,關鍵是志與物要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使物能達意而志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擬、象徵等手法。

此四者都是不一樣的,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

I. 高中語文中各種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用法和概念

一、描寫方法:
(1)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外貌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有景物描寫和社會描寫,景物描寫有著渲染當時氣氛,烘託人物心情的作用,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在寫作中,我們既要描寫人物,又要描寫環境,還要描寫物體(即物體描寫)。
(2)按特徵分類有:1)白描 2)細描3)襯托 二、修辭方式
常見的修辭方法8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比 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
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擬 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誇 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誇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誇張類別有:
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誇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我家門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排 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個以上。 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對 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反 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音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復)
【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反 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引 用】
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借 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
【反 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對 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頂針】
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例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痴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
具體地說:議事說理,准確、謹嚴、周密。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
【復沓】
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無更換詞語叫做疊句或重復(注意2者的區分)
北朝民歌《木蘭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是復沓句。
朱自清《匆匆》復沓的運用,也是散文詩維持其音樂特點通常運用的手段。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復出現,一種幽怨之情反復回盪。「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數字的變化,使感情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結句的反復,反復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畫出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
復沓,又叫重章、重言、復辭、重復,是重復使用同一詞語、句子或句群。
運用復沓,可以加強語勢,抒發強烈的感情,表達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增強語言節奏感。
舉例:
早晨被一個小蠅子在臉上爬來爬去爬醒,趕開,又來;趕開,又來;而且一定要在臉上一定的地方爬……
反復寫蒼蠅「趕開,又來」,生動准確地寫出了蒼蠅的可惡討厭,纏住不放的特點。突出了我對蒼蠅極端厭惡,又無法擺脫的感情。
復沓句:將部分詞句反復詠唱,形成一種回環美。復沓與疊句的區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例: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示 例: 例子(1):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蘭詩》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特 征: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形 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里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主人忘歸客不發」「東犬西吠」亦屬此類,還有「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里出現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 這樣寫表現了木蘭從軍前准備細心
【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就是比擬。
寫作時善用比擬,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比擬離不開聯想和想像.
比擬是根據本體事物和擬作事物之間的可擬性,藉助聯想和想像而形成的辭格,因此聯想是通向比擬的橋梁,想像是比擬的翅膀.
比擬具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強烈感情去感染讀者的一種辭格.
可以簡單的將比擬看作是比喻和擬人的結合。

J. 高中語文涉及到的修辭

一、描寫方法:
(1)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專主要有六種,即屬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2)按特徵分類有:1)白描 2)細描3)襯托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書本所有描寫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