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學習者特徵分析

初中語文學習者特徵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27 07:47:30

❶ 如何分析和編寫學習者特徵

例:

【概述】


《自己去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第14課。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游泳;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飛翔。故事內容鼓勵學生自強自立,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7-8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3、學生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經歷和體驗,比如自己整理書包、系紅領巾等;


4、學生已有一定的拼讀能力,能藉助漢語拼音閱讀拓展材料;


5、學生已經認識「氵」、「口」、「心」三個偏旁和「自」、「己」、「吧」、「那」四個生字;


6、學生對於識字興趣很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並且能自己創設情境來鞏固、應用生字;


7、學生能根據提示仿、續或創編寫故事,並樂於表達。


英語

【來源】《Shapes》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第三小學 崔鳳雲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新起點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15 shapes中的第二課時,新單詞有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主要句型是How many …… can you see?I can see……。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2、學生已經學習了square、circle、 triangle 、rectangle等關於形狀的單詞和句型;


3、學生對one、two、…… ten的英語數字已經非常熟悉;


4、學生對how many ……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等句型非常熟悉;


5、學生思維活躍,善於和同學交流,樂於表達自己,渴望達到同學和教師的贊許;


6、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英語的聽讀能力還有待於加強;


7、學生對於ppt talking和picture talking的呈現形式感到很好奇。


數學

【來源】《日歷中的方程》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任佩宇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日歷中的方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內容,是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起始課,它既是第三章第六節探索規律和本章前兩節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繼續,又是學習本章後幾個實際問題的開端,更是今後學習函數等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七年級學生;


2、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學生對生活中隱含數學問題的事件興趣濃厚;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學建模的能力還不強。


物理

【來源】《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廣西柳州鐵路一中 全國中小學學科四結合教改試驗


【概述】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高中物理必修Ⅰ(第一冊)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七小節《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二)》下的內容。是學完了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後對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廣西柳州鐵路一中的高一學生;

2. 學生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強,具有較強的探究慾望;


3. 學生有過較多的小組合作經驗;


4. 學生已經學過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


5. 學生能夠進行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


6. 學生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已經接觸到過一些零碎的關於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例子。


化學

【來源】《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佛山市第十二中學 化學科 莫志強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為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的課題3。本課題內容主要分兩大點,一是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二是使用和開發新的燃料及能源。本課題的重點是了解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認識新能源開發重要性;難點是燃料燃燒對空氣污染的原因,選用燃料的依據,新燃料及能源的優點。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佛山市第十二中學的初三學生;

2. 學生對化學現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有較濃厚的興趣;


3. 學生思維較活躍,有過小組合作探究的經驗,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能力比較強;


4. 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5. 學生已學習了燃燒和滅火、燃料和熱量,對各種氣體的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


6. 學生對各種燃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情況了解不多。


生物

【來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 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 董會榮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節課為初中《生物學》北京版第一冊第四章「生物的營養」中的第一節的一個實驗。本冊教材第二章介紹了實驗法的基本過程和注意事項,本節課是對實驗法實驗設計的運用和鞏固,為以後進行實驗設計打下基礎;本實驗的結果為下一節「根為什麼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打下知識基礎。本節內容的學習會對學生以後運用實驗法設計實驗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市石景山區楊庄中學七年級的學生;

2. 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喜歡交流;


3. 學生已經知道植物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中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有水分和其他的物質,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很大,但對溶液及其濃度的知識了解不多;


4. 學生在以前運用實驗法進行過簡單的實驗設計,但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強。


歷史

【來源】《走進「紙」世界》 石景山楊庄中學 王巧蘭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走進「紙」世界》是一堂關於紙的世界的主題課,本主題源自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下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把「造紙術」定為主題是基於以下2點原因:一是造紙術不僅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且代表著秦漢科技發展水平。而教材對造紙術的介紹比較簡單,學生學了之後,難以對造紙術的發展歷程、影響等形成完整、清晰的認識。二是紙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類濫用自然資源、地球面臨生態危機的今天,從科學技術和歷史文化的角度回顧紙的發展,學生體會到的不僅是造紙術的過去;還可以從中反思現代人對待紙和自然資源的態度等。


本節課重在藉助計算機網路創設的豐富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超越歷史時空,多角度地探究造紙術的發展歷程,在探究中認識體會造紙術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初一的學生;

2. 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認識問題的能力還不高;


3. 學生尚未學習世界史,理解造紙術的影響有一定難度;


4. 學生具有好表現、思維活躍等特點;


5. 學生具有半學期的網路學習環境下學習的經驗,計算機操作熟練,具有初步的網上學習的技能;


6. 學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經驗和能力。


地理

【來源】《地球的震顫—地震》 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袁潔 來自石景山04年主題資源大賽作品,有改動。


【概述】


本節課屬於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我們生活的地方—北京市》中第五節——《地震的威脅》中的一段內容,包括「北京是地震多發區」 、「地震的發生」、「防震和抗震」三部分,「北京是地震多發區」包括中國和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和地震的危害,其中「地震的危害」是重點內容,「防災減災」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求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資料和小組協作學習、探究、討論,能選擇正確的方法在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後保護自己,脫離險境。本節課是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拓展。


本節課的設計盡量體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通過學習,達到指導學生生活,萬一災難來臨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把災害減到最小的程度。


防災減災,作為普通的中學生能夠做些什麼,是我們這節課重點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市石景山區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一學生;

2. 學生對身邊的一些地理現象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興趣;


3. 學生對中國和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和地震的危害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


美術

【來源】 《從招幌到現代廣告》 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 張振利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節課是基於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美術》七年級下冊《視覺傳達作品欣賞》內容的一節關於廣告設計與創意的美術課。計劃一課時,45分鍾。本次課的重點是廣告創意,難點是如何設計廣告語,如何設計文字、搭配圖文。本設計中主要通過廣告實例的分析啟發學生構思,通過分析廣告作品了解設計方法及設計技巧。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的初一學生;

2.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有機會接觸大量的廣告,但是對廣告的藝術沒有進行過深入研究;


3. 學生對廣告設計有著濃烈的興趣;


4. 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❷ 歸納初中階段的學習特點

初一學生心理異常的主要表現學習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緒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學習遭受挫折導致畏難情緒
進入初中,課程增加,書變厚了,作業量大。各科都有較高要求。新鮮感很快就會被「課業負擔」代替,顯得眼花繚亂,甚而手忙腳亂。一掃往日無憂無慮的快樂,多了幾份郁悶和焦慮。
在小學階段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對初中的學習成果期望值較高,如果開頭不能盡快適應,受到挫折就會影響學習的信心。針對不同的孩子,我們可從以下某個方面入手:
1.告知中學階段的學習特點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聽課和主動預習、及時復習。
2.告知必須全力以赴,勤奮、扎實,隨意、散漫,靠小聰明是絕對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3.加強方法輔導,特別是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如語文堅持練筆、數學解題嘗試舉一反三、英語的聽力、閱讀訓練等,訂閱相關書報雜志獲取方法指導是好一個好辦法。
4,不要太看重考試分數,不同試卷的分數沒有可比性,偶爾沒有考好,也不能打擊自信心。要鼓勵並幫助孩子分析錯例原因,既而發現學習或考試中的缺陷。
二、不善處理人際關系導致行為障礙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如果家境較好而且父母又比較嬌慣,或自認為長得好看,或家長跟老師的關系比較密切,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烈的優越感。凡事都以我為中心。但班級是一個集體,唯我獨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來自同學的不買賬和老師的批評。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賞,遠離集體,甚至會激化矛盾,打架鬧事,可見學會與同學相處十分重要。
與教師相處,大部分學生陽光自然,懂禮貌、善交流。也有比較內向的,不與老師多話,把自己裹的很緊。這類學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過老師不當批評指責,我想說,有自卑感的人其實大多數較優秀,只是有某種心理暗示他不要出頭顯露自己。我還想說,教師有時也被情緒左右,批評孩子時,事實不清,道理不透『處罰過當。當然教師要主動關心有交往障礙的孩子,糾正自己工作失誤,但家長的思想疏導其實更重要。因為您比我們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誘因,比我們更清楚孩子對老師的不滿。我們要肯定孩子的長處,比如他可能板報出的不好,但勞動很認真。增強其自信心。要肯定教師的批評動機是關愛、是期待。促進其大膽與老師交流,這樣就可以消除誤會,緩解孩子的焦慮。因為教師工作繁雜,難免有疏漏或不當。但我們得到絕大部分家長理解和支持。
三、叛逆心理導致放縱情緒
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都保持著相當的權威,而進入中學,由於學生的獨立性增強,都會有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錢和時間,能部分參與大人的而有些學生有時會錯誤地理解這種民主,會漸漸滋生叛逆心理。從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潔、課堂紀律、作業、預習、復習等環節出現漏洞。教師同樣的要求,可在不同學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徑庭,如同樣要求誠信考試,但有人考場作弊、同樣布置衛生掃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樣要求完成作業,有人抄襲、有人拖欠。這就不能不反思我們家庭教育的差異。
任何時候,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都是大樹的根,而學習成績只是樹葉、花果。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才有果實。考察學習好的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因此,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的培養,才是育人的根本。
●初二年級
初中教育階段,初二是關鍵時期,是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生巨變的時期,是教育的重要時期。由於多種原因,一些學生會出現不良的品德或行為,這些勢必增加學校管理、教師教育教學難度。要抓好這一關鍵時期有必要對初二學生心理、生理進行剖析,研究出對策,以矯正其不良心理和行為。
一、初二學生心理特徵表現
初中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而初二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是正值14——15歲的少年到青年的過渡階段,其心理發展具有過渡性、動盪性、閉鎖性和社會性的特徵。
(1)過渡性.初二學生正處於少年向成熟青年期過渡的關鍵期,其心理發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過渡特點,心理發展很不穩定,容易表露出沮喪、失意、不滿焦慮等緊張情緒。而生理上也是發生劇變的時期,一年之內身體發育趨於成人化,身體的迅速發育與心理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劇,致使他們心理發展很不穩定,這時期,特別需要教師、家長及其他成年人的指導。
(2)動盪性.初二學生與初一、小學生和初三學生相比,心理波動性很大,感情易消退,他既無小學生那樣的依賴性,又無高年級學生的那種理智性或保守性,其獨立意識明顯增強,他們的思想比較敏感,社會上的種種變化常常會引起迅速反映,他們自尊心強,爭強好勝,敢作敢為;他們忽而對這個感興趣,忽而對那個著迷;今天滿懷信心,明天卻消極沮喪;常常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他們自己認為「長大」希望成為社會的一員,受人重視,把他們看成「大人」,但他們實際不具有獨立的地位;他們思想單純,很少保守思想,重感情但又缺乏理智和辨別是非,善惡美醜能力;他們的意志在發展,但克服困難意志還不強,容易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冒險混為一談。由於初二學生心理不穩定性,易變化,既造成初中階段學生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率增高,又產生諸多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因此,教育界通常把初二這一階段稱之為「危險期」。
(3)閉鎖性. 初二學生的內心世界隨著生理變化逐漸復雜化,開始不大輕易表露自己的內心活動,尤其是女生較為突出,顯示出閉鎖性的心理特徵。其情感發生改變,有心裡話不願對老師、父母講,常把自己的秘密寫在日記里或傾吐給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學校發生的事或受了挫折,就會求助於平時交往的「朋友」或沉溺於網路游戲而不告訴老師和家長,其結果事與願違,甚至釀成惡果或悲劇。有時,細心觀察會發現,學生愛把自己放東西的抽屜加上鎖,不許別人翻動,更不許別人、特別是父母或老師翻看日記或一些便條書信,否則他們不是拒絕,便是表示不滿,甚至大發雷霆,或離家出走。因此他們隨著自尊的增強,更加渴望別人的理解,又怕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找不到人傾述。
(4)社會性.初二階段是人生觀從萌芽到開始形成但極為不穩定的重要時期,在人生觀的形成過程中,也是由社會意識向個體意識的轉化過程。而社會、學校的政治環境影響,家庭與集體輿論的導向,對初二學生個性的發展具有不可量的作用。隨著交往范圍的擴大,學生理想的確立,職業的選擇,精神上的追求,越來越受其心理發展的社會制約,一方面既要張楊其個性,一方面又要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約束,二者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學生會出現,自我封閉、攻擊、退化、妥協,求助無援等心理現象,如果引導不當,學生不良行為就會滋長,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
二、初二學生生理變化特徵。
人的生長期是指自成胎起,到二十四歲左右身體停止生長發育為止。這一階段,一個人身體的生長發育對他(她)的一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13——15歲是身體生長發育高峰期,這一時期不僅身高、體重出現陡增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身體內部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是初二學生進入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突出特點。
三、初二學生心理沖突的表現
從上述心理、生理發展特徵來看,主要從其生理成熟、社會化發展和個性形成等方面表現出行為特徵來。初二學生生理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導致心理需求的沖突、社會發展客觀約束與自我意識為中心的沖突。這種心理矛盾在社會、生理和個性因素的影響下相互交叉重疊,具體表現為:
(一)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沖突
隨著生理上成熟和社會活動的參與面擴大,初中生的獨立意識日益增強。他們既要想擺脫父母和成人的束縛,拓展自己的空間,又存在遇到不適應新條件的困難,需要依靠成人幫助。隨著自我意識增強,初二學生具有了成熟的概念和明顯增強的自尊心。
(二)旺盛的精力與能力發展水平的矛盾
學生從少年向成年過渡階段,由於身體發育逐漸成熟,參加社會活動的需要增強,因而表現出活活潑好動、精力旺盛的特點。但是,其增強的旺盛精力和動機需要跟能力發展的水平往往不相適應。這種不相適應的矛盾如果是適度的,將會促進能力的發展,否則就會出現各種消極後果。由於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造成行為的失調,有時他們對自己的能力估計往往超過實際能力發展的水平,因而不斷造成挫折而喪失信心。
1、社會性的約束與自我獨立的矛盾沖突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初二學生中比較普遍和突出。這也是導致不良行為的重要原因。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對無視其「自我意識」存在的外界因素,常想方設法予以對抗和反對。
而產生自卑心理的學生則表現出:一是消沉即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抑鬱寡歡,不苟言笑,慢慢地與同學疏遠、對立起來。二是多疑。總認為老師、同學都看不起他,心境處於一種緊張的「提防」狀態。往往使自己陷入悲觀失望,孤獨境地。在初二學生中學習成績處於中等者表現較為突出。他們時常自己看不起自己,主要來自客觀和主觀方面的原因。
四、進行心理教育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初二學生以上的心理行為特徵及表現,必須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生人格,恢復或培養他們的自尊心,盡可能滿足他們正當的心理需要。對不正當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說服,講清道理,給予正確引導。
2、提高心理健康輔導水平。
3、適時、適度地進行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和性心理衛生健康教育,預防性犯罪。
●初三年級
進入初三的學生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容易出現對自己學習上沒有信心、對前途擔心、對父母說教反感、心情煩躁壓抑等各種現象,其實這些現象在初三的學生身上表現出來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我們對這些出現的種種心理不適不能及時進行自我調節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學習和考試成績。
第一個易出現的問題:欲速不達,挫敗信心
一部分同學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他們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績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能提高一二十名,有的期望能從別人那裡得到一種既輕松效果又好,而且短時間內有奇效的學習方法,這些同學都希望通過考試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增加對中考的信心,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達不到期望的成績,易產生挫敗感。
第二個易出現的問題:心態慌亂,情緒焦慮。
有些同學在初三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非常焦急,老是覺得自己以前的知識沒有學好,擔心剩下的時間全用來復習都不夠用,這些同學總是在自己嚇唬自己,(如有的同學擔心自己復習時間不夠用,擔心成績下滑,結果連自己會的題目也懷疑對不對,嚴重時腦前出現空白;還有的同學進入初三後,成績時有波動,因此總擔心自己中考失利)把大量時間都浪費在對學習的擔心和焦慮中。
第三個易出現的問題攻不下關,情緒焦慮
一些初三同學表示,他們深知這一年的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同學發現,自己所得到的成績和付出的努力並不成正比,有的學科再怎麼去「攻」它,成績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試都考得「灰頭土臉」,久而久之,對這門學科只能束手無策了,甚至對它喪失了信心。 第四個易出現的問題:作息不當,效率不高
在初三學生中,有很多人提到了自己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經常想打瞌睡,學習效率低下,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長此下去,許多同學就覺得很疲憊。
1.學會與父母溝通,變壓力為動力。
2.學會調整期望,挖潛力為實力。

❸ 學情分析包括哪幾個方面

1、學情分析包括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方面構成的。

2、學情分析的目標: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鞏固良好班風,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凝聚挖掘班級各方力量,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3)、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習興趣,明確學習重要性,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4)、與學生融洽相處,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

3、根據學情分析出學生的情況後,老師要與家長保持正常、經常化的溝通,力爭家長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學生。重視家長會的作用,重視做好家訪工作,繼續進行家校聯系單的方式密切與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情況。

(3)初中語文學習者特徵分析擴展閱讀:

原因分析:

(1)成績較好,我個人認為是暫時現象。本班師資力量比較雄厚,這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家長非常重視,非常配合。這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基礎。

(3)學生方面,班級里的優等生學習非常自覺認真,在班級里起了引領與帶頭作用,比學習,比進步蔚然成風。

(4)由於班級里差生面比較大,這批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到教室後不能,並且不懂學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這樣相對來說也拖了班級的後腿。

改進措施:

1、 多關注優等生,讓他們一定要保持穩定。多鼓勵中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他們與優等生逐一雌雄。多幫助下游生!努力使兩極分化最小化!

2、一如既往抓學風。要做到勤說(每天每時常提醒)、勤問(每天能夠與個別學生進行交流)、勤查(每天檢查各科作業的完成情況),加大管理力度,讓學生能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

3、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闡明各校之間競爭的嚴峻形勢,讓學生有憂患意識,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 多與各科教師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接受科任老師的建議。多與家長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學生學習,使其進步。

5、 繼續進行「一幫一」互助學習幫教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學習,共同取得進步。

6、 學生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對自己的學習提出具體的要求。

7、 舉行一次學法交流會,促成每個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良好學習方法。

❹ 初二年級的學習特點,學生特點有哪些

人們之所以特別關注初二的學生,與近年來初二學生身上反映出來的種種表現密切相關。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情感偏激、易激動暴躁、情緒兩極波動、憑感情行事的特徵,但同時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動嘗試、追求獨立等特點。種種狀況表明,初二的學生是成長發展的轉折點,也是教育的關鍵期。另外,初中二年級是初中生活開始分化的時期,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環境熟悉了,人也熟悉了,一些學生就不像初一那樣規矩了。如果果學校及家庭抓緊初二學生的教育工作,就會使更多的學生迎頭趕上,與集體一起前進。絕大多數學生是勤奮學習要求上進的,但由於他們思想還不夠成熟,看問題往往比較片面幼稚。他們希望別人把他們看成「大人」,希望別人信任尊重他們。老師和家長應當針對這種思想,採取恰當的教育,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1、生理因素

初二學生年齡基本上在14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性行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但由於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採取閉鎖甚至恥於談論的態度,致使同學們產生青春期煩惱。

2、學習壓力

初二階段雖然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翻開初二課本,老師們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與初一知識相比,初二的知識內容要深得多、難得多。同學們在學習方面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有的學生因此產生了畏難情緒,感覺學習吃力,上課聽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甚至破罐破摔,放棄了學習。這也是初二學生學習方面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

雖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學生從他們的學長那裡已經領教了中考的嚴酷,升學壓力和社會就業壓力成為他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加上很多家長、學校對學業的過分重視,往往造成許多青少年忽視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甚至因為學習而犧牲自己的興趣。當他們的生活里只有學習一個內容,自然會感到生活的單調、枯燥,就特別嚮往和迷戀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塊,或是沉溺於網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心理因素

初二學生心理開始發生較大變化。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聽老師和家長的話,行為乖巧,守規矩。升入初中後,第一學年對新的校園和學習生活都有陌生感,膽子小,自覺遵守紀律。而進入初中二年級後,同學們的心理就開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們認為自己身體上已經發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經成熟,他們自認為什麼都懂,甚至比師長都理性,於是渴望獨立的空間,不習慣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對家長特別逆反。

初二學生的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於是有的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

老師和家長應該針對初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採取恰當的教育,引導疏通,使學生不斷進步。

初二年級的學習方法

1.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同學不願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樣隨著所學知識的不斷增加,頭腦里積累了越來越多瑣碎的知識點沒有整理,就像同學的書包,有的同學書包很整齊,想用什麼可以迅速准確的找到,有些同學的書包非常亂,什麼都往裡塞,等到用的時候就找不著了。歸納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把所學的知識有條理有順序的串聯起來,可以讓我們很清晰的知道我們學了哪些知識,這樣在解題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的調用相關知識,既可以提高解題速度,也可以不讓無關的知識干擾我們的思路,做到「穩准狠」。歸納總結可以先從一堂課做起,把這堂課老師講的內容簡潔明了的做個總結,再擴大到一周,一月直至整個初中三年。
2.注重一題多解。在初一初二我們相對來講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在做題時應盡量多想幾種解法,不要僅僅滿足於把這道題做出來,而應想想這道題還有沒有其它的解法,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思路,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應對壓軸題或者是附加題。在訓練了一段時間後,應開始嘗試著「多題一解」,即能不能把所做過的題目分類,把解法相似的題目歸納在一起,分析解法之間有沒有共同的規律,嘗試著把規律提煉出來,也就是我們說的解題思路。我們知道題目是無限的,永遠也做不完,但是解題思路和方法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思路方法掌握了就可以應對絕大部分的題目,而不需終日沉浸在題海當中無法自拔。我們經常說怎樣才叫讀書?把一本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就是讀書,而我們做的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就是這樣的。
3.學會預習。預習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很都同學都說我預習了,但是發現很多同學是這樣預習的,臨上課或者前一天晚上,把數學書拿出來翻到明天要講的部分,看看概念定理,背背公式,看看例題就結束了,這樣的預習起不到任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第二天聽課的質量,這樣的預習莫不如不做。預習的本質是超前,在老師沒有講到知識點之前先了解這部分的內容,幫助我們在上課時做到心中有數。真正的預習是自己試著把明天要講的概念定義出來,把定理試著自己證一遍,把公式試著推一遍,例題自己試著做一遍,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既然定理公式概念是我們自己推出來的,輕易就不會忘記,哪怕考試忘了也不會緊張我再推出來就好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節省大量的記憶時間,比被動的從老師或者書本上得到要扎實深刻的多。
4.建立一個錯題集。這是幾乎每個優秀的學生都會擁有的學習方法,事實證明這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把我們在考試,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包括因為審題不認真,計算失誤等這樣的原因做錯的題目)整理在一個本子上,把做錯的步驟也要寫上,並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步驟。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想想是因為什麼原因出的錯,不斷完善我們的知識體系和思考方式,對提高我們的考試成績時非常有幫助的。
上述方法只是優秀學習方法的小部分,相信每位同學都會有很多更優秀的方法,但是無論什麼方法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堅持不懈的去做,只有堅持下來方法才會有用,否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學習訣竅,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答:初二的確是初中的一個重要時段。這一階段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你的中考成績。不過,學習上並沒有絕對的「輕松」。想要相對輕松地完成初二的學習任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區分主次輕重。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初二時,每門主科應有一本課外輔導書,課外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必要的。初二後半學期,地理、生物要結業,聽好課,掌握必要的知識即可。政治、歷史是開卷考試,除了聽好課,還得多關心時事,如看些新聞等等。

其次,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早晨,人的記性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學、物理,這時候解題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你可以多讀些課外書,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語段,就抄下來以積累素材,到時寫起作文來就輕松多了。

另外,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多准備幾個筆記本。遇到好問題及容易出錯的問題就及時記下來。這樣,復習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不慌不忙了。

❺ 初中生學習的特點是什麼

初中生學習的特點是什麼?
1、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後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後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松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松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小學階段的學習,在學校里,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製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製,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游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製能力比較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定的學習狀態.總體看來,初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

❻ 如何科學評價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測評
第一章 對閱讀與閱讀教學的認識
我們討論學生閱讀能力的測試先要從什麼是閱讀和閱讀行為談起。因為閱讀測試要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有利於學生終生閱讀。下邊先看有關閱讀和閱讀行為的幾個材料 :
什麼是閱讀
吸收論: 「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葉聖陶)
篩選與思考論: 「閱讀,就是通過視線的掃描,篩選關鍵性語言信息,結合頭腦中儲存的思想材料,引起連鎖性思考的過程。」(章熊)
領會—獲取—認識論: 「閱讀文章是透過書面語言,領會其意義,從中獲取思想和學習語言的活動程序,是人們學習和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手段。」(朱紹禹)
構建意義論: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構建意義的實質是讀者激活原有的知識,運用閱讀策略適應閱讀條件的能力。」(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閱讀能力評估咨詢委員會)
上述不同的說法反映了對閱讀的不同認識。顯然按現代解讀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的解釋,在讀者、文本、作者,三者的關系中讀者應該處在中心位置。我們認為就語文教學而言,閱讀的任務是:積累言語知識,理解、鑒賞評價文本;構建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構建對學習活動的認知。通過閱讀行為的描述可以幫助大家對閱讀有進一步的認識。
閱讀行為的描述
閱讀是能動和復雜的過程,包括多種不同的行為。讀者通常在開始時對文本形成初步的看法,然後搜索自己關注的信息。按照這種最初看法,讀者與文本發生逐級遞增的互動,包括理解、解釋和評價他們所讀的文本。他們藉助以前的閱讀體驗和以前的知識,對文本將要表達的內容形成假設,隨著閱讀的繼續,他們修正最初的看法和修正和補充自己的知識基礎。讀者不斷取得新的理解並把它們融入到正在進行的理解建構過程當中。好的讀者會注意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過程,認識到文本中不合理的東西,利用一系列策略增進理解。好的讀者還能對文本的優劣做出評價,這種評價能夠影響自己對文本各層面內容的「吸收」,決定自己的態度或行為是否受到影響,並根據閱讀的目的(興趣性閱讀、理解性閱讀、應用性閱讀)和情境(閱讀的環境、時間、閱讀者的狀態等),來調整自己的閱讀策略。好的讀者能夠利用從文本中學到的思想和信息,擴展他們對主旨的思考,從事特殊的任務,或者從讀過的內容得出某種結論或進行總結。
初中 生的閱讀教學目標
初中生的閱讀行為自然也符合上述描述,但有其特點: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要通過初中閱讀教學達到:在閱讀過程積累知識(文章、文學、語法、修辭),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學習鑒賞和評價作品。學會從文字資料中汲取意義,聯系現實生活,獲得體驗、啟發和樂趣。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學會閱讀,從而喜歡閱讀。 在今後的教育階段,閱讀是他們學習所有課程的技能基礎。
《課程標准》對初中生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如下:
1.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閱讀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 500 字。
3. 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 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 能區分寫實與寫虛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10.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 誦讀古代的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 80 篇。
13. 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 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 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類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260 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閱讀教學目標解析表
初中閱讀教學目標是在小學高年級閱讀目標基礎上制定的。自然要涵蓋小學閱讀的教學目標。我們列表做一比較:

小學高年級 初 中
閱讀方式 1 、誦讀優秀詩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 300字。 3、學習瀏覽。 4、嘗試進行探索性閱讀 養成默讀習慣,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 500 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
閱讀文本 說明性文章和敘事性作品 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議論文、淺易文言文
知識與 積累 1 、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2、背誦優秀詩文 60篇(段),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100 萬字。 1. 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2. 區分寫實與寫虛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3. 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4. 背誦優秀詩文 80 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260 萬字。

閱讀能力 1 、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2、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3、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義,體會其表達效果。 4、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5、、能抓住要點,了解事件梗概。 6、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 8、體會詩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9、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1.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 欣賞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3. 區分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第二章 對閱讀能力及其測評的認識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及其經驗,重新建構閱讀材料意義的能力。它具有外在的表現形式,即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具體行為表現 ; 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構建的閱讀材料的意義,即回答寫的是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寫這個,為什麼這么寫,如何評價、聯想了什麼等問題。故而閱讀能力評價要從兩方面進行:對閱讀行為的評定和閱讀能力的測試 。

閱讀能力測評的基本原則:
1、 評價促發展的原則
淡化考試排隊,加強診斷和自我評價反思。
2、 全面多維性原則
既重能力測試,更重視閱讀素養—興趣、習慣、行為的培養
3 、引導激勵性原則
重視正面引導的作用,通過評價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多激勵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
4、 評價主體多元化原則
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加強自評的指導,在自評中學會提高閱讀素養。
5、 測試量表化
測試題科學,分布合理,對應閱讀能力點,便於對學生做診斷。
第三章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什麼是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閱讀能力的 形成性評價是在閱讀活動中進行的,與學生的閱讀學習緊密聯系。它主要評定學生學習任務哪些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哪些沒掌握。幫助學生通過評價,分析自己在閱讀方面應該達到哪些要求,所取得的進步、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自我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從而學會學習。
實施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由於評價的閱讀能力的許多要素(閱讀興趣、閱讀方式、閱讀習慣等)無法用測驗的方法進行,因此要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日常閱讀觀察並結合學生對自己閱讀行為的觀察和反思進行。
2. 評價的內容和標准按照《課程標准(實驗稿)》各學段的閱讀要求制定。
3. 評價的方式主要採取學生調查問卷和學生閱讀學習活動的觀察(教師觀察和自我觀察反思)。
初中生閱讀能力形成性評價的內容與形式
評價內容的兩個維度五個方面
一.閱讀認知因素評定
1. 閱讀方式評價
2. 閱讀策略評價
3. 閱讀習慣評價
二.閱讀非認知因素評定
4.. 閱讀興趣與態度評價
5. 課外閱讀評價
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的對應表

調查問卷 活動觀察評價
專項活動 綜合活動
學生語文閱讀方式 ※ ※ ※
學生語文閱讀習慣 ※ ※
學生語文閱讀策略 ※ ※
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 ※
學生語文課外閱讀 ※ ※
註:打「※」號的欄目表示評價內容通過對應的評價形式進行。
調查問卷的編制
學生對問卷的問題直接回答,回答可以是自陳式的,也可以是選擇式的。
問卷自陳式的:
1、你在節假日有閱讀書報的習慣嗎?
2、你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書是哪一類?
3、你閱讀時有查工具書的習慣嗎?
問卷選擇式的
1、你和別人經常交換閱讀過的圖書嗎?( )
A.經常 B.很少 C.偶爾 D.不交換
2、你最喜歡和誰交流閱讀後的體會,請依次排出前兩項( )
A.同班同學 B.父母 C.朋友 D.家裡的親友
調查問卷的答案會有偏誤,因為被調查者可以不真實的問答,或者對問卷的內容不理解。做調查問卷時一定要避免和學生的利益產生聯系。
語文閱讀活動評價的編制與使用
在實際中,運用形成性工具的活動觀察評價不應該拘泥於本活動觀察評價所設計的活動樣式,教師可以根據本地區、本學校實際教學安排及教學進度,合理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行形成性評價。本活動樣式僅提供一個活動組織的樣例,以便教師進行活動組織,在實踐中設計、組織、實施對小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活動觀察評價中設計的活動目標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能力形成性評價,學生的重點是認真參加活動,而教師的重點是進行評價。因而,教師在精心組織活動的同時,必須在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始終注意用於評價的原始資料的收集和記錄。
2、 語文閱讀活動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多樣,形式各異的語文閱讀活動。但在活動設計中,活動的評價目的必須明確,活動的評價內容必須具體,活動選擇的評價的手段必須有效。特別是活動中使用的評價指針要盡可能選擇客觀的、可觀察的、易於數量化的外顯性行為。
3、 活動觀察評價必須與教學緊密相結合成為閱讀教學的有機構成,它屬於一種相對集中的評價方式,是通過教學中較為集中地活動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發展狀況的評價。因此,活動觀察評價不能代替教師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記錄,並且在進行活動觀察評價時應該參考學生的平時表現及來自同學和家長的信息。
4、 活動觀察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語文閱讀能力測驗無法進行考查的語文閱讀素質方面。因此,活動觀察評價是一種與語文閱讀能力測驗並行的對學生閱讀能力評價的方式,它不能代替語文閱讀能力測評。但閱讀能力的形成性評價可以和語文閱讀能力測驗結合。
5、 活動觀察評價與調查問卷的評價內容上有一定的重合。但調查問卷屬於自陳性測評,是學生自己的問答,可能會出現學生有意識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回答選擇。因此,活動觀察評價和調查問卷的重合的某項評價內容在進行評價時出現較大差異時,以活動觀察評價為主。教師也可綜合兩種評價方式所得的結果對學生進一步進行分析。
6、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意見包含兩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用學生能理解的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方面的優點與不足進行評價;另一部分是向學生提出以後學習的建議。評價意見中不出現學術性名詞。
7、 所有的評價材料、評價記錄和評價結果教師必須裝入學生語文學習成長袋中,以便學生了解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發現自身語文學習的問題,獲得學習進步的激勵。評價資料的保存也有利於形成評價體系,使學生評價系統、連貫,便於教師及時、迅速了解學生,進而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
專題活動的觀察評價
示例:詩詞背誦活動
教師觀察評價學生詩詞朗誦水平,觀察評價從五方面進行:
A. 讀音正確 優良 較好 努力
B. 背得准確(多字少字) 優良 較好 努力
C. 背得熟練度 優良 較好 努力
D. 停頓與節奏 優良 較好 努力
E. 感情得當、充沛 優良 較好 努力
綜合活動的觀察評價
示例:
活動名稱:走近袁隆平
活動內容:組織學生集中閱讀有關袁隆平的各種報道和雜交水稻的有關資料。
活動目的:全面評價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基本狀況
活動時間:學期中實時進行。學生自主閱讀及活動約四日(每天 60分鍾),班級集體活動一次。
活動過程:
1. 活動准備。自由分組,每組 5-6人,確定負責人。每組收集有關的閱讀材料若干份(每人平均至少一份。閱讀材料包括書籍、報紙、雜志等)。
2. 活動啟事。宣布活動安排,自主活動四天,各組每天集中活動 60分鍾。各組根據本組收集的書籍,制定本組活動計劃,其中包括:每個成員計劃閱讀的書目,成員之間交流的順序,每日活動的具體安排等。各組每天的具體活動包括以下內容:閱讀書籍,製作科學家的小檔案,講有關袁隆平的故事會,做「我的科學夢想」交流。最後一次自主學習活動,安排本組在班級集體活動中的人員及相關事件。
3. 自主活動。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相關活動,教師在對各組進行指導過程中,對學生輪流詳細觀察,認真記錄,及時進行評價。
4. 集體活動。
①袁隆平簡介展示,各組將本組的簡介集中展示。學生進行評比 .
②各組選出代表參加故事會比賽。
③「我的科技夢想」宣講。
註: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獨立參加一項或兩項活動。
活動評價:
活動中教師依據觀察填寫學生閱讀能力形成性綜合評價表(見下表)。活動後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綜合評價劃分學生的閱讀能力,評價等級分「優良」、「較好」及「努力」三級。同時教師根據以上內容對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進行形成性定性評價,對級別為「努力」的學生要具體分析優缺點及其形成的原因,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改進計劃和實施保障。
附: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綜合評價表
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綜合評價表
年 班 姓名
評價
內容 評 價 指 標 權重 評價等級 得分
優良 較好 努力
閱 讀
方 式 閱讀中能夠默讀,每分鍾不少於 400字。 5%
閱讀中能通過略讀很快的閱讀材料。 5%
閱讀中根據不同的文本形式調整閱讀方式。 5%
閱讀中能通過瀏覽的方式進行信息提取。 5%
閱讀中能夠根據閱讀需要合理調整閱讀速度。 5%
閱 讀
策 略 閱讀中能夠藉助上下文推測、理解詞句。 5%
閱讀中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標使用不同的閱讀方式。 5%
閱讀中能夠積極地展開推斷、假定、聯想等思維活動。 5%
閱讀中能夠抓住文章中的關鍵句、主旨句。 5%
閱讀中能夠注意從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 5%
閱 讀
興 趣 喜歡書籍,積極參加閱讀活動。 5%
閱讀的內容廣泛,有個人獨特的閱讀傾向。 5%
閱讀中個人情感體驗強烈、明顯。 5%
閱讀中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5%
通過閱讀能夠產生愉悅感、成就感。 5%
閱 讀
習 慣 能夠利用字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 5%
能夠根據需要通過閱讀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5%
閱讀後習慣談論、思考閱讀的內容。 5%
基本養成每天讀書看報的習慣。 5%
能夠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進行閱讀,查找資料。 5%
學 生
自 評
教 師
評 價
家 長
評 價

第四章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測試
閱讀的過程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測試和閱讀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從視覺和思維的角度看: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再到局部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理解,由理解再到鑒賞評價,由鑒賞評價再到發散延伸。
從學習者的角度看:閱讀是積累知識,理解、鑒賞評價文本,構建認知的過程。積累知識中的知識是指言語知識(字詞、句法、修辭等)、文學、文化、歷史、科學知識等。理解是指信息的獲取和信息的解釋、分析、概括。知識的積累和理解是密切相關的。鑒賞評價是指對文本的語言、構思、材料、觀點的賞析和評價。構建認知既包括理解和鑒賞評價還指通過閱讀對生活、社會有新的感知、體驗、體悟 ; 並對閱讀的學習過程有新的體驗和認識。這個過程的每個要素都可以作為測試的內容。據此,我們可以把測試中的閱讀能力分解為理解能力、鑒賞評價能力、發散延伸能力。
測試的文本類型及測試內容
目前是怎樣測試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呢?我們以近三年全國中考閱讀試卷做分析的依據。其測試的文本類型及測試內容主要如下:
(一)古詩詞(多選唐宋比較淺顯的作品)
1. 概括詩詞內容 如:某首詞的上闕寫的是什麼,下闕寫的是什麼。概括詩人在詩中寫的所見所聞等。
2. 理解思想感情 如:詩中用了兩個典故各抒發了什麼感情。
3. 賞析詞句 如:說說詩中加點詞的作用,賞析某一兩句的妙處。
4. 分析寫法 如:詩歌用了反襯的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5. 描寫畫面 如:發揮你的聯想和想像描述某一詩句展現的畫面。
(二)文言文(多選 150-400字的淺易短文 ,有的加註)
1. 文言虛詞和實詞
虛詞主要有:之、其、以、於、是、為、然、焉、乎、或、而、且等。
實詞大致涉及 200-300個常用詞
2、翻譯語句(最少 4個字,最多 25個字)如:「長煙一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知識積累 主要涉及文學常識、成語典故兩方面。
4、 文意的理解 涉及主要內容、人物特點、結構層次、思想感情等。
5、 寫法分析 如:文章寫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舉例說明。
6、 發散拓展 如:就文章的某一點,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
(三)現代文學作品
用於測試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文學作品涉及敘事類散文、抒情類散文、寫景類散文和小說。選材的內容依次為 :家庭生活、對人生的思考、自然天地、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詞句的理解、要點的提取、結構的梳理、內容的概括與解釋、寫法的分析、作品的感受等。
測試題型為:判斷題、簡答題、表述分析題。
(四)說明文
選材內容依次為:科技環保、自然現象、文化風俗、建築、動物世界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詞句的理解、詞句作用的解釋、說明方法、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的順序、要點概括、信息推斷等。
(五)議論文
初中議論文測試大多選自報刊時文和隨筆,篇幅較短,結構也比較簡單。選材依次為:人生價值與生活態度、教育與治學 、社會與自然等。
測試內容主要是:文章中心論點的把握、議論層次與內容的分析、詞句的理解、作品的感受等
閱讀測試點的分析
不同的閱讀測試理論對測試點的分析是不同的,但仔細對比,只是說法和分類有異,實質是大同小異。下邊介紹幾種分析。
一、三分法——經合組織的閱讀測試 plsa
(一)獲取信息:在文章中找出一個或多個信息。
影響獲取信息任務的難度要素:
1. 找信息的數量
2. 找信息的條件數量
3. 找出的信息排序的要求
4. 信息的凸顯性
5. 對上下文熟悉的程度
6. 文章的復雜性
7. 迷惑性信息的出現和強度。
獲取信息題難度的五個等級
1. 找一項或多項獨立明晰的陳述性信息。
2. 每項信息對應不同標准,處理迷惑性信息。
3. 認出信息間的關系,每個信息對應不同的標准,處理迷惑性信息。
4. 找出、排列、聯接多個內隱信息,信息對應多個標准,並在不熟悉的文章中,推斷哪些信息與任務有關。
5. 找出、排列、聯接多個內隱信息,有的信息在文章的主體之外,推斷哪些信息與任務有關。處理各種似是而非的迷惑性信息。
(二)理解文意:指建構意義和從文章中一個、多個部分中作出推斷和解釋。
影響理解文意任務難度的要素:
1 .理解的類型(容易的—文章的主要意思—文章內部的關系—上下文中語句的意義—類推、推理—難的)
2 .文章的長度
3 .思想與信息的明晰度
4 .迷惑性信息的多少
5 .文章的熟悉度。
理解文意題難度的五個等級
1. 文章是熟悉的話題,認定主題與作者的意圖,有關的信息在文中凸顯。
2. 認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結構關系,或作簡單的分類,或在局部中解釋意義,有關信息不凸顯,只要做簡單的推理。
3. 聯系各部分認定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某個關系,解釋詞語的意思,考慮多種標准進行比較、分類,處理迷惑性信息。
4. 運用較難的推理去理解,在不太熟悉的文中運用分類,依靠文章整體解釋部分的意義,處理含糊,與預期相反的思想及消極的思想。
5. 解釋有細微差別的語言的意義,或說明對文章的充分和詳細的理解。
(三)思考評價:指把文章和自己的經驗、知識及思想聯系起來。
影響思考評價任務的難度要素:
1 .思考類型(最容易的—把文章和經驗簡單連接和解釋——要求假設和評價)
2 .文章以外的知識的熟悉
3 .文章的難度
4 .理解的水平
5. 把任務和文章共有的因素聯系起來的明晰度。
思考類型題難度的五個等級水平
1. 把文章的信息和日常的知識聯系起來。
2. 把文章和外部信息進行比較、連接,或運用經驗和態度來解釋文章的特點。
3. 連接、比較、解釋或評價文章的特點,說明對文章的詳細理解並與日常知識聯系起來,或利用不尋常的知識。
4. 運用知識進行假定或批評性地評價文章,精確理解又長又難的文章的意義來聯系生活。
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批評性評價和假設,依靠對又長又難文章的深刻理解來處理和預想相反的概念。
二、九分法
我國的 莫雷教授把閱讀活動分為五個過程,九個測試點。見圖示:
類 別 子活動名稱與測試點
文章微觀理解 閱 讀 文章詞句的理解(詞句在文本中的意思)
文章語境的理解與連貫性推理(指代內容、句間的意義關系)
文章宏觀
結構性閱讀 文章布局謀篇的理解(層次結構)
文章寫作意圖與表現手法的理解 (作者的寫作意圖,對人物、事件的觀點:文章寫法等)
文章宏觀
信息性閱讀 文章重點信息的把握 (根據要求提取相關信息)
文章潛在信息的推論 (通過推理得知文章中沒有明確表達的信息)
文章評價性
閱 讀 文章評價與鑒賞(審美和價值的判斷)
文章發散性
閱 讀 文章獨特的領悟與遷移(聯想延伸有意義、獨特)
三、四分法
美國全國教育進步評估中的閱讀測試把測試點四分:整體感知、形成解釋、聯系自身、作出評價。
整體感知是指從總體上理解文本,就是要求讀者必須將文章看成一個整體並形成對文章的初步理解。這種考查 , 會讓學生為文章加個題目或是思考故事的主題。再如:用一段話概述故事的主要內容。下面哪個選項最恰當地表達了故事的主題 ? 寫一段話來描述文章大體上寫了什麼。這篇文章想告訴你什麼 ? 介紹一下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
形成解釋是指讀者在先前形成的初步印象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 對所讀內容形成更為完整的理解。讀者不僅要關注文本的特定部分 , 還要把文本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 測試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推理兩個信息之間的關系、為人物的行為或是事情的發展的原因找到依據 。

❼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1、「文體學習」成為閱讀和寫作的主線

七年級教科書不強調文體,試圖讓學生廣泛接觸各類詩文,對不同的文體都能嘗鼎一臠。八年級教科書閱讀單元的語文要素以各類文體閱讀為核心,包含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兩方面,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性文章以及實用類文本的能力;活動探究單元更是要深入研究與文體有關的各種過程性、實踐性問題。

在課外古詩詞誦讀部分,文體的特點也較為突出。以八上教科書為例,第三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漢魏古詩,與課文《唐詩五首》(均為律詩)形成呼應;第六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宋詞,且均為小令,使學生通過誦讀了解小令的特徵,為後面學習篇幅較長的中調做准備。

八年級教科書的寫作部分也突出了文體寫作的重點,除「語言要連貫」 「表達要得體」這兩個培養一般寫作能力的專題和「學習仿寫」這個改編式寫作專題外,其他寫作專題(包括活動探究單元的寫作部分)均為文體寫作。一般寫作能力專題中的「表達要得體」,也基本上圍繞著實用類文體展開。

2、活動探究單元改變教科書的單元組織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

活動探究單元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課文為中心的單元組織方式,它以活動任務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以寫作為落腳點,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實地考察等項目,形成一個綜合實踐系統,讀寫互動,聽說融合,由課內到課外,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活動探究單元也試圖改變學生以課文學習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在這里,學習課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某一文體的基本特點,把握其閱讀策略,為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實踐活動,則引導學生從課內拓展開去,或實施采訪,或模擬演講,或朗誦鑒賞,或揣摩台詞、排演戲劇。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充分利用課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並自主搜集、整理、建構相關知識。

3、口語交際專題為「說」的教學提供了抓手

統編教材口語交際教學內容呈現出階段性安排的特點。七年級教科書主要將口語交際的內容融合在綜合性學習中,培養一般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交流」「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等。

八、九年級教科書則以口語交際專題的形式對包括講述、復述、轉述、應對、即席講話、討論、辯論等常見的口語交際類別進行分項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活動探究單元中也包含了相對獨立的口語交際專題,如八上第一單元的「新聞采訪」、八下第四單元的「舉辦演講比賽」等。

之所以設計專門的口語交際專題,是因為目前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比較薄弱,缺乏專門的、適用的口語交際教材。從技能訓練出發培養口語能力,也是一線教學的成功經驗。教材的設計力求使訓練序列更明晰,重點更突出。

4、文言文單元呼喚相關教學方法的改革

從八年級教科書開始,文言詩文開始成單元出現,其組合依據是內容與文體。如八上第三單元均為寫景短文,八下第三單元均為「記」。集中編排的文言詩文更需要教師把它們當成詩文而不是文言語料來教,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文言詩文的積極性,要改變那種將文言文教學窄化為文言教學,又將文言教學固化為文言字詞語法背記教學的做法。

文言文單元的課後練習暗含著以下兩種教學理念:第一,要利用好文言與白話的「異」,讓學生通過誦讀、比較來體會文言的獨特魅力,而不只是急於用「翻譯」跨越或消弭這種差異。第二,要通過學習文言詩文,發現古人與今人在審美、思想等方面的「同」與「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5、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

經過了七年級的學習,學生理應熟悉了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自主閱讀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八年級教科書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自讀課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個閱讀單元都安排兩篇自讀課文(七年級多為一篇),活動探究單元的課文則都設計為自讀課文。

第二,兩篇自讀課文中有一篇不設旁批,只有閱讀提示,更需要學生在閱讀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課後練習、閱讀提示中推薦的閱讀篇目數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課文也有推薦閱讀篇目),類型也更豐富,除了課文的出處、同類型作品、同作者作品外,還有像《〈清明上河圖〉的故事》這樣的淺易研究著作。

6、課後練習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強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中的課後練習也需要有所變化,以適應學生的發展,不斷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7、新開發了一批課文

統編語文教科書選文以經典為主,旨在使學生多接觸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選文強調時代感,下大力度開發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又有一定經典性的新課文。有的單元甚至全由新課文組成,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7)初中語文學習者特徵分析擴展閱讀: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原則:

1.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按照「整體規劃,有機滲透」的基本思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最終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發揮語文教科書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獨特價值。

2.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

統籌規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等內容,體現循序漸進、浸潤滲透的編寫原則,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3.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突出語文素養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學習內容,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多讀書,多思考,多積累,勤練筆,在語文實踐中體會、發現語文規律,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

4. 堅持選文文質兼美

選文堅持文質兼美、適合學習的原則,強調選文的典範性和高品位,同時注重選文的時代性,力求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成果,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❽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及特點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學生學好其它學科、今後工作和繼續學習,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學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一、 教育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民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養成健全人格。二、 教學內容和要求(一)閱讀1、 在小學的基礎上,擴大識字量,認識3500個左右的常用字。2、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默讀的習慣,並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讀和略讀的方法。3、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4、 在新聞記者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5、 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6、 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肋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7、 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學會瀏覽、檢索、摘錄、製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讀書方法。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於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8、 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學會利用其它工具和多媒體。(二)寫作9、 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簡單的議論文和一般的應用文。10、根據寫作需要,確定表達的內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實,內容具體,中心明確,語言通順,注意簡潔得體。11、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或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鼓勵有創意的表達。12、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13、養成觀察分析周圍事物、收集積累語言材料、勤動筆多修改的習慣。14、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是14次,字數不少於0.7萬,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三)口語交際15、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和修養,態度自然,尊重對方,注重對象和場合。16、耐心專注地傾聽,了解對方的意思,領會意圖,抓住中心和要點。17、講普通話,做到語音清晰,語句連貫,條理清楚,能准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心情,並努力使對方理解。18、復述轉述,力求完整准確;討論發言,圍繞話題,簡潔明了;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四)語文常識 19、了解詞的分類,短語的結構(並列、偏正、主謂、動賓、補充),單句的成分(主、 謂、賓、定、狀、補),復句的主要類型(並列、遞進、選擇、轉擇、因果、假設、條件,限於二重)和常見關聯詞語的用法。 20、了解常見修辭格(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的一般用法。 21、了解課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識。 22、了解散文、詩歌、小說和戲劇文學的基本常識。(五)課文 課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該豐富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要體現教學目的,適合教學,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文以我國現代作品為主,古代作品也有適當比例,同時兼顧外國作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一般各佔50%。古代詩詞和文言文佔30%左右。每學年課文應不少於60篇。(六)課外活動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生動活潑地開展課外閱讀、寫作、參觀訪問、專題研究等活動。可以採用讀書報告會、朗讀會、故事會、演講會等形式,利用壁報、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還可以組織各種語文興趣小組和文學社團。三、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一)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二)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三)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四)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地獲取知識,科學的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五)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四、 教學評估教學評估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遵循語文教學自身的規律。對教師的評估要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為唯一的評估依據。對學生的評估要重視語文積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語文水平發展的評價,實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客觀與主觀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堅持態度情感與知識能力並重,過程與結果並重,有利於激勵和引導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語文考試要以主觀性試題為主,鼓勵學生有創見。不能用難題、怪題、偏題和繁瑣機械的題目考學生。語文修辭和文體常識不列入考試范圍。五、 教學設備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初中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學校要配備充足的工具書,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其它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等各類圖書,配備必要的教學掛圖,和教學輔助資料,訂有相當數量的報刊。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配備錄音帶、錄像帶、光碟等聲像資料,配備一定數量的幻燈片、投影儀、電視機、收錄機、錄像機、計算機及其他輔助器材,有條件的學校應積極利用網路資源,還可裝備視聽教室、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校應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和培訓,鼓勵支持他們開發、製作教學課件。

❾ 學習者分析怎麼寫

例:
【概述】

《自己去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第14課。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游泳;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飛翔。故事內容鼓勵學生自強自立,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7-8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3、學生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經歷和體驗,比如自己整理書包、系紅領巾等;

4、學生已有一定的拼讀能力,能藉助漢語拼音閱讀拓展材料;

5、學生已經認識「氵」、「口」、「心」三個偏旁和「自」、「己」、「吧」、「那」四個生字;

6、學生對於識字興趣很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並且能自己創設情境來鞏固、應用生字;

7、學生能根據提示仿、續或創編寫故事,並樂於表達。

英語
【來源】《Shapes》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第三小學 崔鳳雲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新起點英語一年級下冊Unit 15 shapes中的第二課時,新單詞有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主要句型是How many …… can you see?I can see……。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

2、學生已經學習了square、circle、 triangle 、rectangle等關於形狀的單詞和句型;

3、學生對one、two、…… ten的英語數字已經非常熟悉;

4、學生對how many ……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等句型非常熟悉;

5、學生思維活躍,善於和同學交流,樂於表達自己,渴望達到同學和教師的贊許;

6、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英語的聽讀能力還有待於加強;

7、學生對於ppt talking和picture talking的呈現形式感到很好奇。

數學
【來源】《日歷中的方程》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任佩宇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日歷中的方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內容,是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起始課,它既是第三章第六節探索規律和本章前兩節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繼續,又是學習本章後幾個實際問題的開端,更是今後學習函數等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

【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七年級學生;

2、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學生對生活中隱含數學問題的事件興趣濃厚;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學建模的能力還不強。

物理
【來源】《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廣西柳州鐵路一中 全國中小學學科四結合教改試驗

【概述】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高中物理必修Ⅰ(第一冊)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七小節《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二)》下的內容。是學完了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後對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廣西柳州鐵路一中的高一學生;

2. 學生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強,具有較強的探究慾望;

3. 學生有過較多的小組合作經驗;

4. 學生已經學過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

5. 學生能夠進行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

6. 學生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已經接觸到過一些零碎的關於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例子。

化學
【來源】《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佛山市第十二中學 化學科 莫志強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為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的課題3。本課題內容主要分兩大點,一是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二是使用和開發新的燃料及能源。本課題的重點是了解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認識新能源開發重要性;難點是燃料燃燒對空氣污染的原因,選用燃料的依據,新燃料及能源的優點。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佛山市第十二中學的初三學生;

2. 學生對化學現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有較濃厚的興趣;

3. 學生思維較活躍,有過小組合作探究的經驗,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能力比較強;

4. 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5. 學生已學習了燃燒和滅火、燃料和熱量,對各種氣體的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

6. 學生對各種燃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情況了解不多。

生物
【來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 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 董會榮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節課為初中《生物學》北京版第一冊第四章「生物的營養」中的第一節的一個實驗。本冊教材第二章介紹了實驗法的基本過程和注意事項,本節課是對實驗法實驗設計的運用和鞏固,為以後進行實驗設計打下基礎;本實驗的結果為下一節「根為什麼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打下知識基礎。本節內容的學習會對學生以後運用實驗法設計實驗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市石景山區楊庄中學七年級的學生;

2. 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喜歡交流;

3. 學生已經知道植物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中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有水分和其他的物質,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很大,但對溶液及其濃度的知識了解不多;

4. 學生在以前運用實驗法進行過簡單的實驗設計,但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強。

歷史
【來源】《走進「紙」世界》 石景山楊庄中學 王巧蘭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走進「紙」世界》是一堂關於紙的世界的主題課,本主題源自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下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把「造紙術」定為主題是基於以下2點原因:一是造紙術不僅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且代表著秦漢科技發展水平。而教材對造紙術的介紹比較簡單,學生學了之後,難以對造紙術的發展歷程、影響等形成完整、清晰的認識。二是紙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類濫用自然資源、地球面臨生態危機的今天,從科學技術和歷史文化的角度回顧紙的發展,學生體會到的不僅是造紙術的過去;還可以從中反思現代人對待紙和自然資源的態度等。

本節課重在藉助計算機網路創設的豐富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超越歷史時空,多角度地探究造紙術的發展歷程,在探究中認識體會造紙術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初一的學生;

2. 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認識問題的能力還不高;

3. 學生尚未學習世界史,理解造紙術的影響有一定難度;

4. 學生具有好表現、思維活躍等特點;

5. 學生具有半學期的網路學習環境下學習的經驗,計算機操作熟練,具有初步的網上學習的技能;

6. 學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經驗和能力。

地理
【來源】《地球的震顫—地震》 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袁潔 來自石景山04年主題資源大賽作品,有改動。

【概述】

本節課屬於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我們生活的地方—北京市》中第五節——《地震的威脅》中的一段內容,包括「北京是地震多發區」 、「地震的發生」、「防震和抗震」三部分,「北京是地震多發區」包括中國和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和地震的危害,其中「地震的危害」是重點內容,「防災減災」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求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資料和小組協作學習、探究、討論,能選擇正確的方法在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後保護自己,脫離險境。本節課是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拓展。

本節課的設計盡量體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通過學習,達到指導學生生活,萬一災難來臨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把災害減到最小的程度。

防災減災,作為普通的中學生能夠做些什麼,是我們這節課重點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市石景山區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一學生;

2. 學生對身邊的一些地理現象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興趣;

3. 學生對中國和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和地震的危害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

美術
【來源】 《從招幌到現代廣告》 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 張振利 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試驗(研究成果)

【概述】

本節課是基於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美術》七年級下冊《視覺傳達作品欣賞》內容的一節關於廣告設計與創意的美術課。計劃一課時,45分鍾。本次課的重點是廣告創意,難點是如何設計廣告語,如何設計文字、搭配圖文。本設計中主要通過廣告實例的分析啟發學生構思,通過分析廣告作品了解設計方法及設計技巧。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學生是北京石景山區楊庄中學的初一學生;

2.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有機會接觸大量的廣告,但是對廣告的藝術沒有進行過深入研究;

3. 學生對廣告設計有著濃烈的興趣;

4. 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❿ 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初中是一個為高中打基礎的過程,初中最後的學習是為了以後的高考.當然,學好語文的技巧能夠讓你在考試中比別人高一等.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語文的方式方法吧!

詩歌鑒賞套用術語

一般學好語文還是要多寫,多看的,需要寫作,需要背誦書當中的一些古代文,這些都有助於你考試的時候提高自己的成績.所以呢,請一定要多寫多看.

上面這三種學習方法都是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語文的,希望大家呢,可以借鑒一下.最後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績,考上理想的高中.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學習者特徵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