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與說話寫話有千萬個接觸點。教學時要抓住結合點,促使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表達方式乃至修辭手法運用於新的語境中,並逐步仿中有創,培養運用創新能力。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顯然,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從讀入手,以讀促寫。
1、以讀促寫首先要做到大量閱讀。
大量閱讀的前提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大量閱讀即多讀,既指讀的篇章多,也指讀的遍數多,以至熟讀成誦。選取好的文章讀。閱讀時,主要是要理解內容地讀,不死讀書,孩子們自主背誦的積極性也特別高。
2、以讀促寫要教會孩子讀書的方法。
孩子們在讀的同時,老師要交給他們讀書的方法,不是看了就忘了,記性好忘性大。要指導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通過閱讀,了解文章的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要在讀的同時讀明白:這篇文章好在哪裡?我以後寫這類文章要怎樣才能寫好?這樣,讀文章就仔細認真多了。鼓勵孩子養成一邊讀一邊提筆在手,做好批註筆記的好習慣。這樣琢磨咀嚼,當會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閱讀中要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進行寫作的練習。
讀與寫要實現兩者之間有效的結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語文課本這個最好的載體,在語文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設計,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孩子寫話實踐提供仿寫借鑒的對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進而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讀寫結合,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寫作的一個單項訓練,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如遣詞造句,小的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我教完《貓》這一課時,讓同學們學習老舍先生的寫作方法,回去觀察自家的小動物,觀察時要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像,要把小動物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來觀察,你會怎麼寫?同時,課文中哪些好詞好句你可以舉一反三運用自如呢?孩子們回去之後就寫了《我們家的小雞》、《我們家的小狗》等作文,效果相當好。還能運用上課文中一些好句,寫得很生動。
2、讀寫結合,還應為孩子們張開想像的翅膀。
在閱讀中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是必然的。只有讓孩子在閱讀中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融入課文情感,習作中才可能會有可寫之處,更有可看之處。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閱讀時孩子們融入了情感,在腦海里產生了作品中所描寫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閱讀體會、感受。
3、讀寫結合,要勤練筆進行習作練習。
勤寫勤練,才能練出好的作文。只有經常動筆,反復推敲,不斷探索,才能從不會寫到會寫;從不願寫到想寫;上語文課,孩子們就准備好練習本,准備隨時練習寫句子,寫片段。多鼓勵孩子們寫日記,養成用筆記錄生活的好習慣。
只要我們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多讀多寫,把讀與寫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地利用教材,發揮好每篇文章在讀寫結合中的載體作用,從而全面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B. 初中語文課堂如何落實有效的自主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學、質疑、討論等方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並獲得語言文字綜合訓練的閱讀實踐活動,它的核心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主動、創造性的學習。它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所學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使學習過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那麼,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落實有效的自主學習呢?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老師的積極引導充分結合起來,而不是完全靠學生自學、完全脫離老師的教。現結合各位名家的課堂教學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落實預習,指導學生自己動手
語文課文的預習非常重要,如果能夠落到實處,對於學生的課堂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導,學生的預習只會流於形式,達不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我在聽一位老師上《范進中舉》時,預習就做得非常好,在上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並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文中的人物做漫畫,寫一段介紹詞。這樣的預習,教師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既對課文有了較好的解讀,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就會非常輕松。
二、重視質疑,鍛煉學生的學習意識
李鎮西老師在教學《孔乙己》時,就很好的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自己自覺思考。李老師在導入後,布置了這樣的任務「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遍課文,把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看誰的問題提得最多」,布置任務後,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後分別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李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後,及時引導學生解決了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沒有急著參與,使學生的思想不囿於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創造性地思考,開啟思維閘門。這樣的教學,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依賴性,增強其自覺性、目的性,強化主體意識,對於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切實引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在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餘映潮老師在教學《鄒忌諷齊王納諫》時,就很好地把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活動中,余老師首先讓學生簡說故事,讓學生簡要概括「門庭若市」這個故事內容,這個過程就是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給學生足夠的說話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說話才能,教師及時地發現並表揚優點、適時點撥不足,給學生創造了自信、快樂的氛圍,並逐步「簡說」到位。接著再讓學生「巧編練習」 ,用比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學編擬一組「詞義辨析」練習,以補充課本練習的不足。這一模塊解決了文言文字詞理解問題,打破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或教師設置練習學生完成的常規模式,展開大面積的學生活動,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句子的理解方面,教師先放手讓學生自譯,然後再加以點撥,既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又有教師的總結、歸納、講析,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更深的層次。不僅讓學生明白應達到的學習目標,而且受到學法和思維方法的啟迪。第三個學習活動是「深思話題, 你認為課文中哪幾個關鍵的字引領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表現著人物的特點?」這一環節,讓學生先自主思考,再相互討論,最後各抒己見,學生的學習激情被充分激發,經過思考、討論、交流,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中,余老師讓學生從容讀書、從容思考、充分交流、順暢發言,不催促、不打斷,面帶微笑,適時鼓勵,確實做好引導這個角色,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去說,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相比之下,很多時候,我們也在強調讓學生自主學習,可是整個過程卻是浮光掠影,一帶而過,讓自主學習流於形式,余老師這節課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四、做好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我的叔叔於勒》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拓展延伸活動:假如在船上遇到的是衣著華麗的於勒叔叔,那麼我的家人會如何表現?請合理想像,用恰當的語言描述這個場景。這是在學生學完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充分了解之後,才設計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幫助學生訓練創造性的思維。這種自主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動筆,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筆者是結合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幾個環節來談如何實施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有很多好的辦法來落實有效地自主學習。不管哪一種辦法,作為語文老師,都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真正把學生推上學習主人的地位。只有學生自己想學,願意學,才能學好,才能體會到好成績帶來的快樂,實現「感興趣→努力 →好成績→有興趣→繼續努力」的良性循環,學生就會很自覺地愛上學習,實現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有效學習!
C.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落實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方法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自主學習不等於「自學」,不是教師對其放任自流,不聞不問,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教師的作用不是「授魚」,而是「授漁」,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學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創設有利的條件、環境,啟發學生如何去學?應該學什麼?
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 內在 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盲目的學習」和 「他控學習」。自主學習一般是指個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自主學習需要學生「自我監控 ,自我指導,自我強化」。需要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 ,積極主動的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它具備下面的特徵:1.學習者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包括參與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2.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3.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做出適應的調整。
這種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在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清醒自覺地主持掌握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積極主動的自主設計、自主嘗試、自主領悟、自主質疑、自主監控評價、自主反思總結、自主調整完善等實踐活動,實現高效的自我學習。自主學習不是學生單方面的學習狀態,而是教學雙方在全新的理念指導下高度諧調統一的一種新型組合。
經過幾年深入的理論學習,我逐步轉變了舊的教學觀念,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認識。通過認真地研讀《語文課程標准》,我深刻地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改的亮點。這種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壓抑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學生發展思維和智力的狀態,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環境下,自主探索,討論總結,獲得成功。 我時刻以這些學習心得體會指導著自己的教學行為,幾個學期的實踐下來,感覺自己的確受益匪淺。
一、 教師應當樹立嶄新的教學理念
教師嶄新的教學理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個性學習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不再把課堂看作是「灌」知識給學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師看作是權力的代表,不再認為學生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迫你學習」的對象。而是把課堂看作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地方,把教師看作是學生學習合作的夥伴,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個性學習才有實現的希望。在此,就要讓「注意聽講,不許插嘴!」「發言必須先舉手!」這樣一些話語從語文課堂銷聲匿跡,換之以「想說可以大聲說!」「等不及舉手可以馬上起來說!」「老師最喜歡大膽發言的人!「看誰的見解與眾不同!」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發出疑問的聲音,發出討論的聲音,發出研究的聲音,甚至是爭得面紅耳赤的聲音,真真切切地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在語文教學理念的轉變上,我認為教師要注意「三多、三少」:
1. 多讀,少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古訓,讓學生多讀,或默讀、朗讀、品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跟錄音讀……或齊讀、個別讀、選擇自己合作的夥伴讀,小組競賽讀……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讀懂,自己在讀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諦。教師少講一些,做到學生能讀懂的地方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能理解的問題不講,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能解決的問題不講,優生能幫助差生解決的問題不講。
2. 多情趣,少刻板。一堂語文課要上得情趣盎然,應杜絕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絕統一,杜絕標准答案,課堂上要做到「三允」(允許學生插嘴;允許激動的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情達意;允許學生出錯。)。對於那一篇篇包含著作者激情的語文教材---「例子」,教師就更應該引導學生去悟之中的「情」,尋之中的「趣」了。如果教師把學生讀書的方式教得整整齊齊,還自以為「漂亮」,那麼這種追求統一、追求標準的刻板教學方式將扼殺孩子們的靈性。作為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尋找記憶的支點,尋找震撼學生心靈的情感。為何要像填鴨子似的硬「塞」知識給學生呢?
3. 多民主,少特權。語文課堂應該是民主化的課堂。在此,教師沒有特權,教師應做的是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作適當的點撥,恰倒好處的引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一個學生都沒有特權,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合作的夥伴關系,全體學生都有發表自己見解的自由和權利。
二. 激發與培養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習方式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兩種。過去,教科書是完全按照知識體系編寫的;如今是從學生喜歡的生活中的場景、情境入手選擇內容,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情境主題。教學時,我盡可以讓學生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作為重點來學。我試著去和學生商量,商量這節課想學什麼,想怎麼學,商量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從而構建一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主動探究式的練習活動,主動獲取知識,並發展探究能力,養成積極探究未知世界的態度。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如在教學中,我極力推行以讀明意、以讀促思、以讀激情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通過初讀來領會課文所講述的內容來發現作者的寫作意圖,並在發現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其次,老師通過聲情並茂的范讀,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意境,使學生陶醉在那課文所帶來的美好境界之中。學生既對文學產生興趣,又會對傳遞出這一切美好的朗讀產生興趣,可謂一舉兩得。通過學生的再次朗讀,使學生在加深整體感知的同時,又進一步思考:「課文除了這美好的、能令人陶醉的語言文字外,更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就這樣,通過幾個學期的實驗,我的課堂上既書聲朗朗,又達到了我設定的教學目標:不僅激發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我在教《本命年的回想》這篇課文時,圍繞「我們安徽的春節怎麼過?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呢?現在過年和過去有什麼不同?過年時你最愛干什麼?你想過什麼樣的春節?」這幾個學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達的話題展開。在講到對聯時,教師一句「為我們班來副對聯,怎麼樣?」便激起了學生創作的慾望。在這種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中展開討論,在這樣一個愉悅、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實踐,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張揚自己的個性風采,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
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展示學生個性的重要保證。學生只有在一種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中才會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說、敢於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色彩的見解。
事實上,學生應當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平台。語文學習應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疑、問難中學,應當是語文教師的首要職責。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一直致力於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在七年級語文中的第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我愛文學」教學時,由於有了《為你打開一扇門》等課文的學習積累,學生們對文學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我讓學生分小組推選代表之作,自我組織,加以展現。當學生們的故事、小品、課本劇、詩朗誦……緊扣著主題「我愛文學」一一展現出來時,我們不得不為之喝彩。雖然,有些還不夠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們創造的火花是隨處可見的。
又如,我教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課時,就大膽摒棄前人常用的「講述法」去分析文句的優美,而是採用了「創設情境法」。在講課之前,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靜心地聆聽那音樂中的山泉叮咚聲,那翠竹搖擺聲,那山鳥清脆的鳴叫聲……並讓學生描述他通過音樂捕捉到的畫面。學生很快便能從他們捕捉到的畫面中總結出這是一派春之景。我乘著學生正興致盎然的時候,讓他們說出自己眼中的春天。這時,學生們經過美妙音樂的熏陶、感染之後,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說春就是小草萌發、百花齊綻;有的說春就是細雨蒙蒙、萬物復甦;有的說春就是山泉消融、群鳥爭鳴、山花爭艷……由於這開放的教學氛圍的營造,學生敢於去想,去發現,去表達出與眾不同的感受。事實上,在這節課里,我也被學生活躍的思維所感染,在這教與學之中,我們師、生雙方互相影響著、感染著、促動著,所以在進入正文講授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們很快就領悟了朱自清先生這一篇美文所傳遞出來的情 感,並且對於「春」,學生們也有了一番自己深刻的體會與感受!
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於、並敢於把機會讓給學生。把探究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呈現自己學習的過程。在七年級語文專題《狼》的教學中,我還採取了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形式,即每個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閱覽室,廣泛閱讀,尋找相關內容,並發動小組同學出一本《狼》的專集。教師與學生一樣也參與其中。和學生共同討論封面設計方案、專集欄目安排、成員分工合作等問題。當一本本手工編制,還顯稚嫩的專集出爐時,相信師生間已真正達到了互動、互惠。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指導和建議,形成了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教師也學到了學生蓬勃向上的朝氣,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在與學生共同合作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巧設疑問,激發「創造」興趣
葉聖陶先生曾經強調,"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能自學自勵,出了學校,擔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學自勵,一輩子做主動有為的人"。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未來文明的創造者,只有今天敢於質疑、敢於批判,明天才能善於創新、善於超越;只有今天勤於動手、經常實踐,明天才能大膽變革、開拓進取。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支點。陸九淵曾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個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學生思維。例如我在組織教學《濟南的冬天》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能用一兩句話或一兩個詞語來說說自己對冬天的感受嗎?由於學生都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因而表現得思維活躍,談起來滔滔不絕,並自然地將自己感受到的冬天與濟南的冬天進行對比,還由此聯想到了北方的冬天。起到了誘發學生「聯想」這種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發展。
五、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指導學生運用新穎的學習方式
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
在綜合實踐活動板塊進行的研究性學習,我採取組成課題組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學習探究活動的較多。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有分有合,各展所長,協作互補。例如,學習寫作單元《從生活中找「米」》時,當教師在強調觀察人物應從外貌、動作、語言等入手,從中抓住人物的個性。學生中有人提出:最能顯示人物個性特徵的,不是靜態的外貌描寫,而是動態的人物語言和動作,並以《安恩和奶牛》中安恩和買主那幾段簡短的對話加以說明。這一見解,十分正確,是學生認真分析、思考、探究、總結出的真知灼見,我就給予支持和珍視。面對學生這些有別於他人的觀點、探究方式時,教師應多問問:「你是怎麼想的?」「你為什麼會這樣想?」課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見嗎?」「你的想法比老師的更好!」以此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讓學生深入地思考,順利的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具體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就是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進行搭配分組(四人一組),每組都有一個組織能力相對較強的組長,其餘三人各有任務,或記錄,或匯報,或檢查,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形式,以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通過組員的合作,既發揮了群體的積極功能,又提高了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一部分原來在班上不敢發言的學生,通過在小組中的學習鍛煉,逐漸地也敢在班上發言了。
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合作夥伴。這種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同學交流的機會。如,「在臨別之際給母校寫一份建議書」這一項實踐內容中,我利用自由組合的形式進行教學。從建議書的寫法、格式到內容的確定,學生都和自己最好的合作夥伴討論、學習,在討論學習中,他們感覺到了自由,暢所欲言,熱情高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無拘無束地把自己平時感受到的母校需要改進的工作指出來了,看著那一條條合理化的建議,在嘆服他們看得准、看得實的同時,作為教師的我真正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給學生「自由」的好處
學生當「老師」。學生當「老師」就是教師把講台讓給學生,自己坐到學生的位子上去仔細傾聽學生的聲音,讓學生來體驗做老師的甘苦。如,上作文評講課,就讓一部分學生到講台上去引領著全班學生評講作文,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有沒看到的地方,教師也可來上一句「允許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嗎?」,這樣的一種民主和諧的場面,往往令學生終身難忘,別人作文中的優點和不足,早就在無形中進入了學生的頭腦,下次作文,他們就會揚長避短了。
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親自參加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揮個性特長。說直接一點,就是將語文教學的「面」擴出去。實踐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辦班刊,出作文集,開朗誦會,搞辯論賽,搞課前三分鍾演講,搞每日一記、每日一摘,進行社會調查,開展課外閱讀比賽…
總之,通過開放、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學語文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競爭後成功的喜悅,更懂得了怎樣去「生活」。讓他們真正認識了語文,真正認識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確面對競爭!
D.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教學全部過程必須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為學生創設敢想、善思、能問的良好學習空間。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活動等,引導他們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從「讀」到「悟」的過程、實質是一個從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探索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只有激活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與表現欲,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書對「雜然相許」的註解是:「異口同聲地表示贊成。雜然,紛紛。許,贊同。」在教學新課時,我認為這種解釋不太合理,認為理解為「紛紛表示贊同」更合乎文意。但這時,不便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便可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文中兩處『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語氣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開始就毫無異議?全家人是否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此時課堂氣氛熱烈起來,學生們紛紛發言:愚公之妻與智臾語氣不同,一個關切一個嘲諷;愚公家庭人口多,發表意見的人也多,況且愚公的妻子一開始就提出了疑問;紛紛同意並不等於異口同聲地同意,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學生一致認為書中的解釋不合理,「紛紛表示贊同」更合乎文意。這樣,學生學會了批判地接受知識,在問題探究中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營造氛圍,讓學生願意學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現代詩《秋天》時,如果所教學生是農村孩子,學生對課文內容不難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學生,他們可能對課文內容理解起來就有一些困難了。教學這首詩歌,重點是引領學生品味詩歌優美的意境,教他們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激發學生表達美好感受的慾望。課堂上採用誦讀法和品味法,讓學生在朗讀與品味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詩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在這個基礎上拓展延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開展「走近秋天,親近自然」的活動。學生返校後,創作了很多以贊美秋天為題材的作品,包括攝影作品、散文、詩歌等。然後將學生的作品整理歸類,舉辦一次「走近秋天,親近自然」成果展。這樣,既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又滿足了學生心理的需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訓練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讓他們知道怎樣自主學習。這就涉及到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過程中著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指導:
1、自學不同類別的文章的方法。根據教材編排,有現代文、文言文、古今詩詞等。現代文按不同的文體可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按文學樣式可分為散文、小說、戲劇等。每種文體都有各自的特點,學習時其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掌握不同類別的文章的自學方法,舉一反三,反復運用,直到熟練掌握。
2、高效的聽課的方法。教會學生上課時如何集中精力,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將聽思結合起來,將讀辨結合起來,向四十五分鍾要效益。
3、扎實復習的方法。科學地安排時間和內容,把平常復習與階段性復習結合起來,每篇課文復習與單元復習結合起來,重點復習與一般復習結合起來。「溫故而知新」,只有不斷的復習鞏固,才能積累更多的知識。
4、課外學習的方法。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指導學生藉助電視學語文,讓學生從電視中豐富課余知識。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表達交流的能力,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積累人生體驗,為寫作積累素材。參觀自然人文景觀,走親訪友,認識世界,了解民俗民情。借閱圖書,從書籍中增長知識,培養閱讀能力。有條件的話,還可以上網查資料進行學習。
E.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如何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用心 愛心 專心 1 淺談如何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和發展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式。」那麼,如何有效地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 一、培養學生主動精神,喚醒學生需求意識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主動獲取,自主構建,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一種學習方式。 學生的主動精神離不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經驗、能力水平、認知規律等因素,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我要學」而非「要我學」,進而在語文學習中發揮主人翁精神。 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就可以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好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五步閱讀法就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步:瀏覽。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概要地讀一讀該文章,使自己對文章內容有個整體的了解;第二步:提問。這一階段,邊粗讀,邊提問,解決字詞障礙,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第三步:閱讀。要仔細閱讀每段課文,劃出重點。要眼到,口到,手到,腦到,也就是邊讀邊思考,邊畫重點進行思考;第四步:復述。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特點、主題思想等;第五步:測試。鞏固已有知識,進行反饋,及時彌補。 二、鼓勵學生勇於實踐,爭做自主學習主人 語文課堂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預習的程度確立學習的內容,可利用課本上的單元提示、預習提示、課後探究練習、個人資料及生活經驗來理解課文,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勇於實踐,做自主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自主學習的方法上進行指導。 比如:採用「啟、讀、練、結」 四個環節指導自主學習:「啟」則是啟發,即在開始上課時,教師先向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自學方法;「讀」就是讓學生按目標去閱讀課文,要求做到眼到、口到、耳到、腦到、手到;「練」是學生按照課本或教師提出的要求去完成課堂的練習;「結」是小結自學的心得和對學習方法及存在的問題的回顧總結。 三、明確合作學習意義,激發合作學習熱情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 。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人際交往,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還有助於教師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以發展的目標。 以往,學生們一般把班級看成競爭的場所,同學之間相互排斥,他們認為別人的成功意 用心 愛心 專心 2 味著自已的失敗。這種學習的氛圍,容易使學生養成不健康的競爭竟識。而合作學習能給學生們提供一種合作性的學習情境,他們可以認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小組成員的成功,自已就成功。他們必須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更能有助於學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合作學習在突出合作的主導地位的同時,也不否認競爭。但在合作學習中兩者是辯證統一的,「競爭」與「合作」是和諧交融,相得益彰。 四、遵守合作學習規則,指導合作學習方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行為,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小組內要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過組內的交流、探討,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斷的產生新的想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合作,而不應大小問題一概而論,只流於合作的形式。例如教學《散步》一課時,教師按「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與反思」這三個環節進行授課。整體感知時,教師提問這樣幾個問題:文章寫了哪些人在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這兩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就可以獨立解決,就不需要合作。 學會參與小組討論,小組討論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合作學習效果的優劣。一般來說,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則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經歷「感知——理解——運用」三個階段,學生經過自我「設疑——析疑——釋疑」過程,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五、懂得探究學習意義,掌握探究學習方法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研究的認知方式和心理過程進行學習,對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究,並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探究學習中,語文教師要以學習合作者的身份出現。要將語文學習當作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設計並共同去完成的一個過程。如何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的探究學習呢?比如: 問題探究法。讓學生對在學習中自己提出的問題,或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和解決。問題探究法最常用,關鍵是要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 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去探究。學生自讀,老師不要急於讓學生回答,而是給足學生讀書和探究思考的時間,有的學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師讓學生在多讀幾遍,有時要求默讀,有時抓住關鍵情節齊讀、范讀。充分保證學生自主讀書探究的時間。 合作探究法。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教學內容和具體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發言較少的學生,都有機會發言,參與到探究中來。當然,探究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設計。 總之,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合作是促進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徑,探究是自主、合作學習的目的,三者互為一體,又互為促進。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教師要堅持放手原則。凡是學生能讀的就讓學生讀,凡是學生能說的就讓學生說, 用心 愛心 專心 3 凡是學生能想的就讓學生想,凡是學生能討論的就讓學生討論,凡是學生能寫的就讓學生寫,凡是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做。
F. 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1、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 只有讓學生處於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 他們才能主動地參與和表達, 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盡量態度親切,因為在學生眼中教師的親切真誠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的一種獎賞和鼓勵, 學生可以從中感到溫暖和甜蜜, 這就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在滿足求知慾的同時還能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2、老師也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教師是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 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不僅教師可問學生, 學生也可以問教師,這樣就讓學生們覺得教師是在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生, 做到愛護而不排斥, 幫助而不指責, 說服而不壓服, 啟發而不包辦。 3、在互助學習中以鼓勵為主要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自信心, 上學生體驗成功, 促使他們以愉快、高漲的情緒參與合作學習建立開放課堂, 促進個性學習《語文課標》指出「 課文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學中應芬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教師組織學生自我評價, 相互評價。教師在此過程中給予點撥和啟發, 以真誠的語言, 親切的語調, 溫和的表情和寬容的態度來調控評價, 使學生在評價中受到鼓舞。閉為此, 教師應努力建設一個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堂, 盡可能與不同學生的體驗產生共鳴, 使他們生動、活潑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隨之要巧妙地將他們引導到正確的理解上來。 4、遵循開放性的原則合作學習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遵循開放性的原則,這里的開放性既包括學習目標的開放性,也包括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和學習方法的開放。學習目標是「 合作學習」 所要求達到的最終目的。所謂開放的學習目標, 是指老師應一改傳統的做法, 以師生合作商議的方式, 制訂出一個有層次、有進階又因人而異、因材而定的學習目標,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從中最大地受益。結合課文舉例, 《夢想成真》一文的初級學習目標可以是掌握生字詞,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中級學習目標是仔細閱讀課文, 尋找托尼成功的根源。高級學習目標是說說成功人士的事例和探求成功的秘訣等。學習內容開放值得是學習一篇課文時, 優等生可在篇章結樹、遣詞造句、文章主要內容的提煉等方面多花些時間, 中等生則可在詞、句的理解和掌握等基礎知識方面加強練習, 做到人人學有長進, 避免了同一進度下差生跟不上優等生的現象。同時也包括學習方法的開放,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提高學習效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學習方法。有的善於概括、歸納,有的善於形象甄別, 有的理解能力強, 有的想像力豐富。作為教師, 不應僅僅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 而應該鼓勵學生運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進行學習。具體的做法是,首先肯定同學們學習方法的多樣性, 然後以他們樂於接受的方式, 將他們引導到正確的理解上。 5、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馬克思說「 真理是由爭論而確立的。」「爭論」 的基礎是矛盾觀點的交鋒, 必然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檢驗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 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還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 組織課堂爭論, 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將產生重要作用。鼓勵學生「質疑」, 強化爭論意識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 才有「 爭論」 的思想基礎。教師提倡和鼓勵學生質疑, 忌諱蔑視和搪塞學生。
G. 如何指導初中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學習的反思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體現自主學習的探究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培養.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從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入手,教會學生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教 師必須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