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語文新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哪些特點
。(1)一方面,閱讀為了照顧到寫,盡管編排了大量課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體特點專、表達方式和屬寫作方法,偏偏喪失了閱讀自身。實際上,閱讀成了寫作的附庸。另一方面,寫作、口語交際在教科書中又「忝列末座」,地位低微,缺乏系統的安排,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是閱讀的附庸。閱讀和寫作互為附庸,大大影響了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2)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有各自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一般來說,閱讀、聽話是理解、吸收信息,寫作、說話是把已有的語言材料加工為語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機制是不一樣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很難同步發展,「眼高手低」幾乎是普遍規律。把讀和寫生硬地捆綁在一起,難免兩敗俱傷。(3)應該提倡閱讀與寫作的「遠距離結合」,就是在閱讀中積累思想、語言、結構,領悟寫作規律,培養語感,為寫作打基礎。而讀什麼寫什麼,那種立竿見影式的急功近利的「近距離結合」,在高中階段越少越好。由於上述原因,這套教科書以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分編的形式來構造三個教材系統。
㈡ 初中統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特點
二、部編版語文課文有哪些變化
1. 課文數量減少
「部編本」語文教材課文數量和原來人教版作比較,總體來說是有所減少的。
初中原來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課文,現在每一冊減為24篇。
數量減少,不等於教學總量減少,而是幾個板塊的內容方式在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課文相對減少,但其他幾個教學板塊又有所加強的用意。
2.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古詩文132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占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這次新教材的更換回到「守正」的立場,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而尚未沉澱的「時文」則相對減少。
3. 體裁更加多樣
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也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4. 更加強調4個標准: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
部編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場,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和適宜教學。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澱的「時文」相對少了。
與此同時,這次部編版的編寫,對某些課文同樣也是做了改動的。凡是改動過的,都在註解中說明。對某些原作做少量必要的改動,並非顯示編者「高明」,主要是為了適合教學的需要,另外,對原作某些顯然不規范的詞句(不是指文學性的表達),也會改動。
三、「部編版」語文教材預示著什麼
1. 更注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
部編版教材初中的結構是,每個單元都有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是重頭。另外,每學期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個名著導讀,還有兩個課外古詩詞誦讀。
2. 更加註重體現語文知識體系和能力點
在此之前,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是比較清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點、知識點,也都比較成體系。但在教學中出現的普遍現象,是考什麼,就學什麼、訓練什麼,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實際上已被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和反復操練所綁架。
這套新教材的編寫一開始就注意這個問題,按照「課標」的學段目標要求來細化那些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落實到各個單元。有些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則配合課文教學,以補白形式出現。努力做到「一課一得」。
3. 更加註重激發興趣和拓展閱讀
部編版教材的「名著導讀」一改以前那種介紹作家作品的「賞析體」寫法,改為「一課一得」,以示範讀書方法為主,每次重點學習一種讀書方法。
4. 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
此次部編版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文言古詩文等傳統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編版教材均有收錄。
這在側面上反應了傳統知識文化的重要性,新初一、甚至新初三的考生都應該要注意到這樣的一個變化趨勢,加強文言文、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從而形成語感,觸類旁通!
㈢ 統編初中語文教科書是怎麼樣編排識字寫字的
我覺得編排十字的過程當中都是從易到難,而且從熟字帶升級
㈣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1、「文體學習」成為閱讀和寫作的主線
七年級教科書不強調文體,試圖讓學生廣泛接觸各類詩文,對不同的文體都能嘗鼎一臠。八年級教科書閱讀單元的語文要素以各類文體閱讀為核心,包含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兩方面,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性文章以及實用類文本的能力;活動探究單元更是要深入研究與文體有關的各種過程性、實踐性問題。
在課外古詩詞誦讀部分,文體的特點也較為突出。以八上教科書為例,第三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漢魏古詩,與課文《唐詩五首》(均為律詩)形成呼應;第六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宋詞,且均為小令,使學生通過誦讀了解小令的特徵,為後面學習篇幅較長的中調做准備。
八年級教科書的寫作部分也突出了文體寫作的重點,除「語言要連貫」 「表達要得體」這兩個培養一般寫作能力的專題和「學習仿寫」這個改編式寫作專題外,其他寫作專題(包括活動探究單元的寫作部分)均為文體寫作。一般寫作能力專題中的「表達要得體」,也基本上圍繞著實用類文體展開。
2、活動探究單元改變教科書的單元組織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
活動探究單元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課文為中心的單元組織方式,它以活動任務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以寫作為落腳點,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實地考察等項目,形成一個綜合實踐系統,讀寫互動,聽說融合,由課內到課外,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活動探究單元也試圖改變學生以課文學習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在這里,學習課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某一文體的基本特點,把握其閱讀策略,為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實踐活動,則引導學生從課內拓展開去,或實施采訪,或模擬演講,或朗誦鑒賞,或揣摩台詞、排演戲劇。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充分利用課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並自主搜集、整理、建構相關知識。
3、口語交際專題為「說」的教學提供了抓手
統編教材口語交際教學內容呈現出階段性安排的特點。七年級教科書主要將口語交際的內容融合在綜合性學習中,培養一般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交流」「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等。
八、九年級教科書則以口語交際專題的形式對包括講述、復述、轉述、應對、即席講話、討論、辯論等常見的口語交際類別進行分項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活動探究單元中也包含了相對獨立的口語交際專題,如八上第一單元的「新聞采訪」、八下第四單元的「舉辦演講比賽」等。
之所以設計專門的口語交際專題,是因為目前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比較薄弱,缺乏專門的、適用的口語交際教材。從技能訓練出發培養口語能力,也是一線教學的成功經驗。教材的設計力求使訓練序列更明晰,重點更突出。
4、文言文單元呼喚相關教學方法的改革
從八年級教科書開始,文言詩文開始成單元出現,其組合依據是內容與文體。如八上第三單元均為寫景短文,八下第三單元均為「記」。集中編排的文言詩文更需要教師把它們當成詩文而不是文言語料來教,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文言詩文的積極性,要改變那種將文言文教學窄化為文言教學,又將文言教學固化為文言字詞語法背記教學的做法。
文言文單元的課後練習暗含著以下兩種教學理念:第一,要利用好文言與白話的「異」,讓學生通過誦讀、比較來體會文言的獨特魅力,而不只是急於用「翻譯」跨越或消弭這種差異。第二,要通過學習文言詩文,發現古人與今人在審美、思想等方面的「同」與「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5、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
經過了七年級的學習,學生理應熟悉了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自主閱讀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八年級教科書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自讀課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個閱讀單元都安排兩篇自讀課文(七年級多為一篇),活動探究單元的課文則都設計為自讀課文。
第二,兩篇自讀課文中有一篇不設旁批,只有閱讀提示,更需要學生在閱讀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課後練習、閱讀提示中推薦的閱讀篇目數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課文也有推薦閱讀篇目),類型也更豐富,除了課文的出處、同類型作品、同作者作品外,還有像《〈清明上河圖〉的故事》這樣的淺易研究著作。
6、課後練習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強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中的課後練習也需要有所變化,以適應學生的發展,不斷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7、新開發了一批課文
統編語文教科書選文以經典為主,旨在使學生多接觸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選文強調時代感,下大力度開發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又有一定經典性的新課文。有的單元甚至全由新課文組成,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4)省編教材初中語文編排特點擴展閱讀: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原則:
1.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按照「整體規劃,有機滲透」的基本思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最終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發揮語文教科書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獨特價值。
2.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
統籌規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等內容,體現循序漸進、浸潤滲透的編寫原則,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3.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突出語文素養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學習內容,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多讀書,多思考,多積累,勤練筆,在語文實踐中體會、發現語文規律,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
4. 堅持選文文質兼美
選文堅持文質兼美、適合學習的原則,強調選文的典範性和高品位,同時注重選文的時代性,力求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成果,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㈤ 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的基本特點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少年閏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版本第一冊:《從百權草園到三味書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吶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節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阿Q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