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對聯常識高中語文

對聯常識高中語文

發布時間:2021-03-04 15:48:14

㈠ 對聯中的文學常識

(1)唐代論詩人,李杜已遠,惟有幾篇新樂府;蘇州懷刺史,湖山之邊,尚有三座舊祠堂版.對聯所贊人物是白權居易.
(2)青家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對聯所贊人物是王昭君.
(3)出試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對聯所贊人物是諸葛亮.
(4)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對聯所贊人物是李白.
(5)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人物:杜甫 草堂是指浣花草堂.
(6)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詞客"是指蘇詢、蘇軾、蘇轍.
(7)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人物:范中淹;出自他作品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對聯所贊人物是文天祥.
(9)譯書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對聯所贊人物是魯迅;聯中提到了他的作品是<<吶喊>>、<<彷徨>>

㈡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奇妙的對聯》原文內容

奇妙的對聯》教學設計

達州市第一中學 謝雄國

資料來源:「【四川】高中語文教師團隊超級群」共享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對聯是我國獨特的藝術形式,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本課為人教版第一模塊梳理探究單元第二課,作為第一模塊的學習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高一學生對文化文學的熱愛,為今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探求活動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愛這一類型的課程,感受到新課程教與學與過去的不同,從而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初中時已初步接觸對聯知識,中考有考對聯,初中時對仗的基本知識已掌握,可不作為教學重點;但初中時對聯多作為應試要求,對於對聯的藝術性、趣味性、承載的文化沒有專題的探究活動或未充分開展過有關對聯的探究活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調動。

三、設計思想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國教師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在教學中扣緊「奇妙」二字,以欣賞與對對子激勵興趣,以興趣激勵學生對對聯的知識、文化的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採用遷移教學法:教學循序漸進,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遷移的方法就是能較好的進行類比推理,溝通新舊事物之間的聯系。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用教材內容、故鄉文化底蘊、學校辦學歷程創設對聯情境的辦法,激發學生興趣,感受對聯藝術和文化。

作為梳理探究單元課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提高學習興趣,引發進一步自主探究的願望。

四、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學精華之一對聯的興趣。

2.掌握對聯知識,學習擬寫對聯。
3.通過擬寫對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聯的特點、對聯的分類、辨對聯、、賞對聯、作對聯。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賞與對。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用四川才子楊慎的故事導入

楊升庵巧對縣令

楊慎,字升庵。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在他的家鄉流傳著「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鄉的一個堰塘里洗澡。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並不迴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沒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副對聯----『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

縣令話音剛落, 楊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對出:「萬里長江作澡盆。」縣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並請他到縣衙做客。

從此,楊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人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你喜歡這副對聯嗎?為什麼?

(二)用古詩文中的對聯引導學生歸納對聯形式上的特點

1、千年古樹為衣架,萬里長江作澡盆。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三)檢查課前預習

1.讓學生集體討論對聯形式上的特點,然後檢查學生課前對第七十七頁對聯常識的預習,讓每組推舉代表展示預習成果。

2.結合上面的例句,點評各組的展示情況,歸納對聯的特點,重點抓住「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當、平仄相對」。

(四)結合例句依照內容給對聯分類,學生討論後作答,教師明確:正對、反對、流水對。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4、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五)補充對聯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對開,舉例說明。

(六)辨對聯隨堂反饋

請用箭頭依照由上聯到下聯的順序連接下列對聯。

春山一路鳥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錦江春色來天地 芳草春來依舊綠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樹無人花自落

老梅到時自然紅 玉壘浮雲變古今

春暉又紅萬朵花 日暖神州萬木榮

(七)讓學生討論後派出代表展示各組收集的佳聯,並從形式和內容上鑒賞這些對聯。教師先舉例:

1.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賞,賞風賞月賞秋香。(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3.寄情巴山,常憶北岩晨鍾、戛雲夕暉、白塔倒影;

遺愛州河,難忘南壩詩韻、通川書聲、鳳麓豪情。

朗朗書聲,龍飛鳳舞新天地;

淙淙水韻,桃紅李白舊學堂。

雨去琴書潤,

風來翰墨香。

(八)學生作隨堂練習,討論後展示。

1、門前碧水環繞

2、靜聆雨潤綠草

3、漢劉邦虛心納佳計

4、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九)南京名園「瞻園」中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語序有的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對下聯進行調整。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十)小結今天的欣賞和對對活動,要大家明確:

(1)對聯種類多樣,藝術手法豐富;

(2)對聯需創設情境和主題,不單純是文字游戲;

(3)對聯是中國獨特的藝術瑰寶。

(十一)(課件放映)探究作業:

(1)上網閱讀,探究更多的對聯知識和奇聯妙對。

(2)搜集整理達州可見的對聯,從對聯的種類、內容、作法、鑒賞等角度進行分析歸納。

(3)以學習、生活、社會、時政中的任意一個為話題,嘗試寫一幅對聯。

七、教學反思

該教學設計在研究了課程特點、教學內容、課程資源、學生情況之後,以「激發學生對對聯的興趣」為目標,圍繞目標設計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先有課外的學習准備並以此導入課堂,按學生現有的認知規律,由學對的基本起步開始,參與一些對對活動,欣賞奇聯妙對,了解對聯藝術手法,感受對聯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最後創設教學的亮點和活動的高潮,以本校景緻和辦學歷程入對,讓學生積極參與創設對聯,欣賞與對聯密切相關的書法藝術,安排了課外探究作業。

整個設計充分考慮:(1)將課本作為課程資源之一,不局限於課本,而是主動創設,大膽創新,豐富教學內容。(2)探求新課程「梳理探究」單元教學的獨特的、個性化的模式,讓學生喜歡新課程。(3)將三維目標融入教學全過程,體現過程的評價、發展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互動,在學的過程中體驗中國文化藝術瑰寶對聯的藝術性和文化性,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愉快的、激發興趣的、文化回歸的、有利學生自主發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過程。(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課本的、本校的、地方的、執教者的、學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學生轉變對聯是文字游戲,學對聯是為了考試的觀點,和老師一起體會對聯的藝術手法與情境、主題是密切相關的,正因為這相關,才使對聯具有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這樣在情感態度上轉變學生,讓學生喜歡對聯,喜歡中國文化和各種文學表現形式。

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景觀很好地體現了設計的目的,學生積極參與,興趣高漲,經歷了一次身心愉悅的文化洗禮。尤為難得的是學生所對的對聯答案,體現了一定的創造力,給予學生很大的創造空間,對教師也深有啟發,體現了教學相長。同時也發現,對於這樣的課程,教師的個人功底很重要,教學各個環節的串接、教師的啟發引導、對學生答案的點評、教學時間的收放,課堂即時情況的調整都有賴於教師的功底,使課堂不局限於原有的設計,而又不偏離基本的設計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師增強終身學習的觀念。

㈢ 有關對聯的文學常識

對聯規則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內須是仄聲,容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聯的「祖國」、「山河」和下聯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總之,作對聯要音韻和諧。語言精煉,合於規律,而又有一定的內容。文字不相對,平仄不協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

㈣ 高考對聯常識

對聯,又叫「楹聯」,「對子」,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與詩文辭賦和書法相結合的獨特的綜合藝術。
傳統觀點認為,「對聯」是由「春聯」演變而來的;而「春聯」的源頭則可以上溯到中國古代的「桃符」。
根據《淮南子》記載:「題桃符」是在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余的桃木上面寫些祛禍祈福的吉祥話,或者寫上「神荼」、「郁壘」(也寫作「郁雷」)——兩個神名,懸掛門旁,用來避鬼驅邪的一種風俗。
有人考證,最早的一幅「春聯」是五代後蜀主孟昶寫的。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北宋開寶元年(公元964年)五代後蜀主孟昶叫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題詞,因嫌辛寅遜寫得不工穩,孟昶就自己題寫了「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據說從此以後,「題桃符」便逐漸演化為「寫春聯」了。
其實,中國古代自《詩經》以來不斷發展的詩歌為「春聯」的出現准備了豐厚的物質基礎。源遠流長的詩歌中,對舉(對仗、對偶)的詩句俯拾皆是。西漢庾信、江淹、鮑照的詩歌中就有不少「對仗」十分工整的句子。更為重要的是駢體文的發展興盛和沈約、杜審言等人對詩歌在音韻學方面的革新和規范,而詩歌又在中國古代從漢代到宋代數百年間占據著中國古代文學的統治地位。孟昶只是把唐代就盛行的詩歌的對仗句子第一次在題「桃符」時的「創新」運用罷了,而這種形式又為當時和後世所喜愛和傳播。所以,「春聯」是一個應運而生又有深受歡迎的有旺盛生命力的時代產物。
因而宋代,春聯逐漸推廣,成為名勝古跡、寺廟廊院、店堂書房的重要裝飾物,有些人也將其作為慶吊、交際之用。
據陳雲瞻《簪雲樓雜話》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傳旨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據說朱元璋曾為大臣陶安寫了一副對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更有對聯天子的雅號。
膾炙人口的古今名聯很多,關於對聯的著述也不少,對於對聯的起源、製作、故事、佳話、趣話、分門別類都有著述。還有專門進行語言、文學、類似文字游戲、卻又幽默風趣、反映聰明才智的思維訓練的「課聯」(對對子)。
對聯的一般要求:
1、字數相等(除特殊情況外,對聯中不能出現相同的文字)
2、詞性相同
3、意義相關或相對
4、平仄相對
5、上聯尾字通常是仄聲,下聯尾字通常是平聲
對聯在我國歷史悠久,舊時的讀書人,一入學就學「對課」(對對子),從二言三言到四言五言,然後學詩詞歌賦,所以撰寫起對聯來往往就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楹聯創作的數量之多,堪稱不計其數,使用范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人們用它渲染氣氛,表達感情。在中國,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窮鄉僻壤,無論皇宮帝陵,還是古剎廟宇,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書齋畫室,還是道觀廳堂……可以這樣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們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喬遷開業、遊山玩水、聚會獨酌……只要有中國人生活(或者是曾經有中國人生活過)的地方,就有「對聯」。
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把對聯分成若乾的種類。楹聯、春聯、婚聯、輓聯、謎語聯、拆字聯、數字聯、行業聯、嵌字聯、增字聯、減字聯……無所不有。
對聯可以敘事,可以寫景,可以總結歷史事件,也可以針砭時弊,可以狀物,可以抒情……可以頌揚,也可以諷刺,還可以勸勉、警策……對聯,無事不可用,無處不可用。對聯,有的莊重肅穆,有的風趣詼諧,有的通俗曉暢,有的典雅含蓄,有的氣壯山河,有的義憤填膺,有的哀婉悱惻,有的令人捧腹,有的令人沉思,有的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有的只有上聯,無數文人墨客搜索枯腸,也無法對出下聯而成為「絕對」。
總之,對聯是一種堪稱「國粹」的與詩文辭賦和書法相結合的、運用廣泛,小巧玲瓏、言簡意賅而為中國人所喜聞樂見的綜合藝術。有的對聯精美絕倫。楹聯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藝術瑰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朵藝術奇葩。
正如前人所說:「聯語雖文字小品,而於短言片語中或取諸身,或取諸物,庄諧雜列,勸懲寓焉」;「欲表其欣慕頌禱之忱,則有慶,欲寫其凄涼悱惻之思,則有挽」;「他如神祠懷古,昔賢先哲奕奕如生,名勝記游,高山大川歷歷如繪,上下五千年,縱橫四萬里,開編像對,恍在目前」;「駢儷之緒余,隨時隨事出其新,提筆立就,自臻妙境」。
雖然對聯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但是,當今的學校教育對此卻幾乎不提及。這是語文教學內容方面的可惜的疏漏,甚至可以說是失策。
我編輯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教給在校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想告訴年輕一代,我們的語文學習中,還有一個可以學習知識的好場所——那裡也有珍珠寶貝。
學習和研究對聯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修身養性,錘煉語言功底,提高自己遣詞造句的能力,使語言更簡練、精粹、優美;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㈤ 關於傳統對聯的一些常識

對聯規則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專下一聯的末一字必屬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聯的「祖國」、「山河」和下聯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總之,作對聯要音韻和諧。語言精煉,合於規律,而又有一定的內容。文字不相對,平仄不協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

㈥ 語文:高中語文對聯學習

㈦ 高中語文知識點:對聯

研究性學習對聯:一上聯:小荷才露尖尖角,下聯:映日荷花別樣紅。二上聯版:接天蓮葉無窮碧,權下聯:早有蜻蜓立上頭。 1、《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㈧ 對對聯基本常識

基本規則:

1、字數相等

「字數相等」包含三層意思:上下聯相對應的片語字數相等;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字數相等;上聯總字數和下聯總字數相等。

2、內容相關

對聯上下聯內容應有關聯。應把一副對聯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題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聯各說一件不相關的事物。

3、「詞性相當」是對聯的語法要素,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字、詞的詞性應屬於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如「春來眼際,喜上眉梢」兩句話共同表達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

4、平仄相諧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話陰平、陽平,即第一、二聲,如「媽、麻」,在對聯中稱為「平聲字」;「仄」指普通話上聲、去聲,即第三、四聲,如「馬、罵」,在對聯中稱為「仄聲字」。

「平仄相諧」就是聲調相互協調,以便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音韻感。「平仄相諧」是對聯的聲律要素。

(8)對聯常識高中語文擴展閱讀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

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聯的"祖國"、"山河"和下聯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㈨ 對聯的基本常識文藝天地

對聯除了要做到對仗和諧,平仄合理,節奏有致,詞性相近,還要注意對聯的句法問題。句法問題,實質就是語法的邏輯問題,句法不通,即使聯句意義再好,也難為佳句,這是屬對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常見的對聯(短聯)句法,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並列關系
上下聯在形式上平行並列,語氣一致,上下聯分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個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題的稱為並列關系,這種形式的聯語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關聯,不用關聯詞,稱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聯: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現諸葛亮形象的兩個方面,「兩表」(即《前、後出師表》), 「一對」(《隆中對》),對諸葛亮進行了歌頌。表現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績。聯語語言精煉,條理清楚,出語驚人。此類對聯,濃筆重彩.形象鮮明,但如果處理不當,會有單調和重復累贅之弊。
二、連貫關系
上下聯按時間順序敘述連續的事件,或者按意義上的承接關系構成,稱連貫關系,關聯詞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灣省已歸日本
頤和園又搭天棚
甲午戰爭以後,清**被逼將台、澎列島割讓日本,其後有些人主張辦海軍以圖強,可慈禧卻把海軍的公款拿去建供她個人享樂用的頤和園,國人無不氣憤,有人寫出上聯予以諷刺。
三、遞進關系
。。。。。。

㈩ 對聯的基本常識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閱讀全文

與對聯常識高中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