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語文課文中選自朝花夕拾的文章有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阿長與(山海經)》 (2)示例:版藤野先生是一個正直善權良、熱情待人、和藹可親、平等待人、毫無民族偏見的人(為人方面),還是一個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工作態度)的人。
⑵ 《春秋公羊傳》:"天子諸侯台門;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內闕一觀。選自哪一篇
《春秋公羊傳註疏》昭公卷二十四(起二十三年,盡三十二年)
⑶ 初中語文有哪篇出自《左傳》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庄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3)初中語文選自春秋公羊傳擴展閱讀: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話譯文
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庄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庄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庄公。曹劌問:「您憑借什麼作戰?」魯庄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
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庄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魯庄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庄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庄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庄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庄公問他取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裡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⑷ 初中語文課本中,選自先秦時期的歷史散文篇目有
《唐雎不辱使命》、《公輸》
(注意!這些都不是:《關雎》
《蒹葭》
《離騷》
《論語》,他們只能算先秦文學,、《史記》
就更不是了,時代都錯了)
只能到先秦諸子散文找,很多。
⑸ 想找老師幫我解釋一下這首詩詞是什麼意思。 秋,宋人,衛人入鄭。宋人、蔡人、衛人伐載,鄭伯伐取之。其
選自《春來秋公羊傳》
意思自為:秋天,宋國人和衛國人一起入侵鄭國。
宋國人、蔡國人、衛國人一起攻打載國。 鄭國國君也趁機進攻載國並佔領了它。為什麼說攻打並奪取了它呢?因為太容易了。為什麼這么容易呢?因為憑借了別人的力量。憑借誰的力量呢?憑借了宋國軍隊、蔡國軍隊和衛國軍隊的力量。
望採納,謝謝
⑹ 初中語文選自三國演義的有哪些
初中語文選自三國演義的有:《楊修之死》。
《楊修之死》是九年級人教版語文第18課的一篇課文,節選自《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版)第七十二回。標題是編者添加的。
作者: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也有是山東東平羅庄,山西清徐、祁縣,福建建陽的說法)。
文章原文:
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①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②入帳③,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④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准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⑤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⑥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准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惇問其故。惇曰:「主簿楊德祖⑦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⑧。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⑨於轅門外。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⑩,數犯曹操之忌: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⑪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⑫。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⑬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
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⑭藏吳質於中,只說是絹匹在內,載入府中。修知其事,徑⑮來告操。操令人於丕府門伺⑯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回報曹操。操因疑修譖⑰害曹丕,愈惡之。
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分付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於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修死年三十四歲。
後人有詩曰:「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綉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來日進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軍相迎,為首大將乃魏延也。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操令龐德出戰。二將正斗間,曹寨內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後二寨。操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後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⑱敗而走。操方麾⑲軍回戰馬超,自立馬於高阜處,看兩軍爭戰。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⑳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里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
馬超已退。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士調治。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屍收回厚葬,就令班師;卻教龐德斷後。操卧於氈車之中,左右虎賁軍護衛而行。忽報斜谷山上兩邊火起,伏兵趕來。曹兵人人驚恐。正是:依稀昔日潼關厄,彷彿當年赤壁危。
⑺ 曹劌論戰選自哪部書
《春秋左傳注》是今人楊伯峻的《左傳》注本
⑻ 初中語文文言文有沒有是出自《史記》和《戰國策》的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地21課《陳涉世家》(選自《史記》)、
22課《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趙策》)
⑼ 中學語文課本中選自世說新語的課文(高中也算)
現行中學課本種類太多,讓人無法回答。
人教版高中課本沒有。
初中有《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有的版本則選《乘船》《不棄友》
⑽ 《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有什麼聯系
《春秋》包括《春秋公羊傳》。
《春秋》是古代中國的儒家典籍,被列為「五經」之一。內《春秋》是魯容國的編年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的,後司馬遷續寫。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即《春秋公羊傳》)和《穀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