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學設計到底應該設計什回么?主要從五答個方面進行了設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選用教學策略、組織教學評價、編制教學方案。這里著重談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策略的運用這三個主要方面。
『貳』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高中抄語文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學設計到底應該設計什麼?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設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選用教學策略、組織教學評價、編制教學方案。這里著重談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策略的運用這三個主要方面。
『叄』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內勵和評價功效。有效容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肆』 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當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重視知識學習,忽略了情感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教材中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文章,不僅有利於增進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且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文情感。但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重視對文章內容、結構的分析,卻忽視了通過文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種僅僅傳授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難以對所學的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語文教學內容過於單一
導致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單一化的因素有很多,但總體上來說,造成這種結果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首先是主觀因素,比如教師僅採用課本提供的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沒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很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其實是客觀原因,主要包括教師的語文知識儲備不足,語文教學課時不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
(三)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教師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僅僅是按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標准,對一些知識點做簡單的講解,那麼就會使一些語文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很吃力。比如《鴻門宴》中,對「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這句話進行翻譯時,一些文言文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和一些文言文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就存在理解上的差異。因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上的不同,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仔細講解,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高中語文課堂缺少活躍的氛圍
教師在教學時要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是課堂學習氣氛不活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積極。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比如老師在課文《聽聽那冷雨》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來領會內容,然後再對作品進行分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高中語文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改進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一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活動單調乏味,學生無法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日常教學中多總結經驗、多思考。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結合現實生活,豐富課堂授課形式,使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忽略情感教育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文章內容的思想情感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比如關於《前赤壁賦》一文的教學,語文教師除了按照大綱要求對一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外,還可以把景物描寫和作者之間的情感融合起來講解,分析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對蘇軾的歡樂情緒有更深的理解。
(二)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前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故事,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入一些適當的教學內容,比如多為學生講一些名人軼事,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高中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語文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教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時,可以對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行講述,也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讓學生對作者有更多的了解,學習作者面對困難挫折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不僅能讓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起來,而且能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三)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
由於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原因,盡管是相同的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同的。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用純粹的灌輸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不太重視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因而實際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而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四)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氣氛
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主要看教師能不能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也可以創建學習小組,組織學習活動,從教學內容中選擇一些合適的課題,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情景再現。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為了改善高中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後,才能針對問題採用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伍』 現在中國的高中語文教育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陸』 編制高中語文教學方案應注意哪些問題
創設。抄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完成意義的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習者自己到真實環境中去感受、體驗,以問題為基礎,以問題為「錨」,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叫做基於問題教學。建構主義的這個理念應該滲透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二、注意培養信息素養。語文綜合素養包括了信息素養。也就是培養學生快速地搜集信息,正確的篩選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否則學生就將被信息社會所淘汰。這是就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而言的。在探究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的時候,學生信息素養就會得到展現,我們自己也要通過自己的較高的信息素養去了解學生,在必要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幫助。
『柒』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得失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減少遺憾。」有關研究證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和創造性地反思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可見在教師的實踐活動中,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嶄新的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是否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一、語文教學反思的主要特徵
1.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教學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教學反思並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學情況,而是在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方案更合理。教學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課堂實效性。一個教師如果能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經常能研究總結,那麼他的教學水平將不斷提升。
2.教學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師都有理論上的迷茫、實踐中的困惑。反思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探索中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教師探索的過程,也是教師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3.教學反思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它既有對教學內容的反思,也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學和任務型教學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得到合理運用?既有常規課的反思,也有專題活動的反思,如: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既有通過自己實踐後的感受進行的教學反思,也有借學生的眼睛作為「鏡頭」來質疑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二、語文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這種核心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評價已經將關注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革新、備課方式和課前准備、自我教學能力的重新認識及課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建設等幾方面進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受並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
2.對教學方式的反思。教師在教學中是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是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通過學生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並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之,教師要轉變以語言知識傳授為主的「輸入式」教學,代之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輸出式」教學;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要著力研究學生的學法分層。
3.對教材的反思。以前教師把教材當作惟一的教學資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對教師的最高要求。其結果是教師被扼殺了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限制了自身的發展,教學不能從實際出發,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標要求教師參與課程設置,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搞好校本課程。由「教好教材」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教好學生」不僅會促進教學改革,還會有力地促進教師的發展。廣博的課程資源會幫助教師不斷「充電」,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4.對教學對象的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關注學生。語文教師首先要摒棄傳統的「以教案為本,以課本為本,以統一的標准評價為本」的傳統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整齊劃一,造成了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現象。語文教師必須樹立 「以人為本」的理念,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徵。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自我發展。
5.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評價要從單一的針對語言知識掌握程度的知識性測試向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多樣化評價方式轉變;要充分調動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活動,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有創新的思想,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要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能力,促進創新精神的形成和發展;要關注學生整體、全面的發展。
三、語文教學反思的途徑
1.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生時常用眼睛和心靈觀察和思考教師,從學生的行為、思想狀態、學習成績以及對老師的期待中都會反映出我們的教學狀況。所以老師要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分析現象,探究原因,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通過邀請同行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反思教學。邀請同行或專家觀察自己的課堂教學,與他們交流和對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學實踐,有時會使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3.通過寫課後反思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寫課後反思,把每一堂課的成功之處、失誤之處、意外收獲、學生見解記錄下來,不斷積累經驗,開辟和完善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思路。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反思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基點,不是簡單的課後回顧,而是不斷提高和深化的過程。教師在「思」中學習,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和創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捌』 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最近我們對中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除了積極的成果以外,發現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違背了語文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正在阻礙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究竟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第一,陳舊式。陳舊式教學方式主要指的是一種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教學方式。即大家常說的「滿堂灌、注入式、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它的教學特點是通過教師對課文認真細致的分析,來得出關於課文內容的一些結論。這種課往往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但實際上教師是在演戲,學生是在看戲,戲一演完,得到的是抽象的結論。因為它以教師的講代替了學生的學,用這種教學方式教學的最大弊病是剝奪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有,我們有些教師總是試圖通過講析讓學生理解一些東西,其實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於理解,語文教學中還含有大量的形象思維,並伴隨著濃重的感情因素,課文的特點應該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感受的唯一途徑只有讓學生讀(自主學習),除此以外的任何人和物都無法代替。
第二,修補式。修補式教學方式指的是一種陳舊式教學方式加X的對陳舊式教學方式進行了修補的教學方式。其中的X可以是學生討論,或是師生問答談話,或是課堂練習,或是其他的學習活動。如果X是學生討論,那麼,這種修補式教學方式就是教師運用80﹪左右的時間「滿堂灌」,再用剩下的20﹪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展開小組或全班討論。這種教學方式也可用「滿堂灌+X」來表示。它的特點是上課先老師灌輸,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老師灌輸為主,學生參與為輔,實質上是陳舊式教學方式的變種。
第三,「一刀切」的小組討論式。教師一上課,首先板書課題,叫學生讀課文,然後向全班學生提出幾個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立刻分組討論。小組討論結束,接著各小組派代表向教師和全班同學匯報本組討論的結果或由教師隨意點幾個學生分別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上述學生匯報或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時地插話,使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斷地趨於正確。最後教師對本節課所討論的問題作一小結。教師認為這樣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甚至成了目前語文各類評優課、公開課的「時髦」。這種課同樣違背了語文教學的規律。脫離文本進行分析討論,實際上是游離於「根本」,學生脫離了語言文字的熟練掌握,任何討論都沒有效果。還有:
1、學生在小組討論之前並沒有閱讀課文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是在無准備的狀態下參與小組討論的。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也沒有時間去認真閱讀課文和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時就出現了少數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發言積極(「滿組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瞎附和湊熱鬧的情況。由於學生討論前沒有對所討論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以小組討論代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因而學生小組發言的質量極低。
2、這種小組討論是「一刀切」的小組討論。不顧每個學生是否需要討論和小組討論的情況如何,統一宣布全班小組討論開始,統一宣布全班小組討論結束。把小組討論等同新課教學,就是搞形式主義,達不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3、以小組代表的發言或隨意請幾個學生的發言來證明全班學生已經正確解決了教師本節課所要求學生解決的問題是不科學的。因為一個學生的正確發言不能代表全組或全班每一個學生都正確地解決了問題。有時教師為了能快點順利完成教學活動,特意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這表明這樣的教師上課搞的是「花架子」,視多數學生的學習效果於不顧。在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往往要通過不斷地插話,以達到糾正學生發言的片面性的目的。這說明通過「一刀切」的小組討論,即使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很難達到教師的教學要求。
第四,師生對話問答式。教師一上課,首先導入新課,然後提出本節課應解決的若干問題,接著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學課文。但是,學生閱讀課文只一會兒,教師就宣布停止看課文,並開始點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教師念一個問題,就點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一個問題。站起來的學生如果回答問題有片面性,教師就通過與這個學生的對話,糾正這個學生回答內容的片面性。如果站起來的學生不會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就另點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如此這般,學生回答完了教師的提問,這節課也就上完了。像這樣的語文新課程教學,有以下幾點弊病:
1、教師給學生自學課文的時間太短,而且是「一刀切」地開始自學,「一刀切」地停止自學,全然不顧多數學生是否學懂了課文,是否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獨立思考。
2、問答式的師生對話,學生完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不利於學生的探究學習。滿堂問其實變成了滿堂灌。
3、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一直在對話,看起來教學活動在連續地進行,但實際上只有少數學生有機會參與對話,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問答式不等於啟發式。
4、師生一問一答,參與對話的一個學生弄明白了一個問題,並不代表全班學生都明白了這個。參與對話的一個學生弄明白了一個問題,並不能等於這個學生弄明白了教師提出的所有的問題。
第五,師生談話串講式。教師一上課,首先板書課題,然後教師開始講課,教師一邊講解課文,一邊不時地突然從課文中提出一個問題來問學生。有時要求一個學生回答,有時要求全班學生齊聲回答。教師還經常要求學生回應自己的講課,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學生回答「對」、「是」,教師又繼續講下去。如此這般教師一直講到下課為止。這樣上課,看起來整堂課師生都在交流,但實際上是「滿堂灌」的變種,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影子都看不到。任何高效率的師生互動,都應以學生的有效獨立思考為基礎。
第六,滿堂動熱鬧式。以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形式代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也叫雜亂拼湊式教學方式。用這種教學方式上課,課堂上的表現一般是這樣的:一會兒教師講解,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齊答,一會兒學生發問教師回答,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站起來個別回答,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小組討論,一會兒教師自問自答,一會兒師生對話……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是,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顯得很熱鬧,但仔細觀察起來,真正參與的學生還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數學生只是配合著教師的意願被動地湊熱鬧而已。即使是參與的學生,也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自己並沒有什麼學習的自主性。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看不到「滿堂灌」了,看上去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變成了無規則的「滿堂動」。過分無序的熱鬧活躍,就會走向反面。這種教學過程,學生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個體學習,自主探索,因為學習的自主權並沒有真正還給學生。這無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第七,多媒體式。這種教學方式濫用多媒體技術,用教學手段的翻新來代替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我們並不反對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但運用不當很容易把語文課引入一個新的誤區。例如,一位教師教《時間和空間的旅行》,他使用了大量的動態和靜態的圖片,幫助學生篩選文中的信息。學生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看天體影像,而沒有時間看課文,這難道不像一節物理課嗎?我們教學此文,是通過自然科學的文章使學生獲得一種理解自然科學書面材料的能力,感受自然科學的語言和結構,獲得寫作自然科學文章的能力,而那些動態和靜態的圖片對學生學自然科學文章的目的沒有多少幫助,多媒體技術豈不得不償失?
以上七種違背語文課程改革目的要求的教學方式,其中第三、四、五、六、七這五種被一些還沒有真正轉變教學觀念的人稱之為「改革型」,理由是這五種教學方式不搞「滿堂灌」了。因此,這五種教學方式正在一些實驗新課程的學校傳播。當前,有不少地方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不知所措,又迫於形勢的壓力,就搞形式主義,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其實是做表面文章,因而這些地方正在出現教學質量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並應得到及時糾正。
當前語文新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除了上述七種教學方式外,還有四種違背課程改革目的要求的表現:
第一,口頭上改,行動上不改。這種人口頭上稱贊課程改革,上起課來還是陳舊式。
第二,有人來檢查改,平常不改。這種人平時上課「滿堂灌」,有人來檢查就被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不負責地臨時加以拼湊。
第三,上公開課改,獨自上課不改。這種人獨自上課老一套我行我素,上公開課逼上樑山非拼湊一番不可。
第四,優質課評比改,評完後不改。這種人參加優質課評比不能不改,他們在課前要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和優質課評比標准,並以此為根據請同事們幫助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但是評比完後仍然不改。為什麼當前語文新課程教學會出現上述七種違背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的教學方式和四種不正常的表現呢?究其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教學觀念沒有更新。不少參加課程改革的領導和教師,由於本身頭腦中的陳舊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雖然經過培訓,學了很多道理,但只是走了過場,對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學規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並沒有真正領會,更談不上系統掌握,當然陳舊的教學觀念就不可能得到實質性地更新。因此,這些人在行為表現上仍然受到舊的教學觀念的支配,指導他們教學實踐的仍然是舊的教學理論。
第二,不明白如何操作。有的學校領導教師雖然參加過課程改革培訓,但只知道實施新課程教學有些什麼要求,而不知道應如何去實現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只知道實施新課程應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工作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教學結構系統,而不知道如何去變革,更不知道新教學過程的操作方式。滿腦子都是應該怎樣的要求,而不知道到底怎樣實現這些要求。一句話,不明白什麼是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用陳舊式、修補式或滿堂動熱鬧式等教學方式實施新課程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許多具體的認識問題沒有解決。按照教育部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實施新課程改革應貫徹「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廣」的工作方針,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但由於有的地方培訓不到位,不少參加新課程實驗的教師不是「先立後破」,而是背著許多沒有解決的具體認識問題的包袱上崗。思想認識問題沒有解決好,肯定上不好新課程的課。例如,不少教師認為在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形式只有小組合作學習一種。其實,在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形式有兩種,除了合作學習以外,還有學生個體的獨學(學生個體獨自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閱讀課文、思考問題、作業、做實驗、上網學習、社會調查、查閱資料、寫學習小結等)。上述兩種學習形式,獨學是基礎,是學生進行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基本形式。合作學習實質上是為學生的獨學服務的。學生在獨學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得到幫助,但他人的幫助只是學生學習的外部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還應認識到,任何合作學習的成果,都是通過參與合作學習的每個成員的個體的獨學,以有效的獨學為基礎取得的。如果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沒有先進行認真的獨立思考,沒有思想准備就參與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所討論的問題不能作有效的思維,這種合作學習便收效甚微,甚至是無效的。
『玖』 當前語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1、重應試,輕素質。考試的指揮棒還是束縛著我們教師,語文教師的實用性強或是說功利性強。對於要考到的內容重視的較多,而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朗讀感悟只是蜻蜓點水匆匆而過,扎扎實實的語文素養難以形成。 2、公開課與常態課脫節,公開課中表演成分居多,教師展示個人的環節較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常態課中教師的的新課程理念沒有落實到位,還是以應試為目的。常態課是扎扎實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教師在上公開課時生搬新的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給人以生疏之感。我們很容易就發現發言的、朗讀的就是那麼幾個熟悉的聲音,他們的朗讀水平高、發言到位,一節課僅僅是那麼少數幾個同學在和教師對話交流,多數同學都是在聽課,並沒有積極地參與進來,他們在充當聽眾的角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從何談起呢? 3、閱讀教學中是個性化閱讀、個性化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前大班額也是制約閱讀教學的一個因素,教師在有限的時間不可能關注到更多學生的閱讀情況,制約了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 4、教師本身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師素質高,語言生動幽默,充滿激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享受到語文的美,體驗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樂趣,愛上語文,那麼這樣的教學就是高效的成功的。反之教師語言乏味,缺乏激情,就很難使學生中獲得激情,產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說教師的素養是提高語文教學的重要因素。所以作為我們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對教學充滿激情。 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成因 教育部新課程小學語文遠程教育研修活動的開展,使我了解到隨著課改的深入,現在的課堂教學又出現了四個變:「教學內容由胖變瘦了,教學環節由碎變整了,讀書訓練由浮變實了,教學的形式由花變朴了。」 這四個變,從不同角度說了現在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是好的。但當前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而影響閱讀教學有效發展。 一、老師重視了主體而忽視了主導作用 一些教師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只管讓學生盡情地說,發表自己的見解,無論學生說得如何,教師總是以「好」進行籠統評價或是不評價,生怕自己不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體驗」。以至於學生誤認為自己怎麼說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說出來就是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主導地位的缺失,會使學生主體地位誇大並異化,這並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文章分析的支離破碎而失去原有的韻味 無論什麼樣的課文,教師總是喜歡將文章分析得「透透徹徹」的,生怕掛一漏萬。好端端的課文總是被肢解得支離破碎,經過此番折騰,課文的美感從何而來,學生又怎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呢?一堂課下來,這些「精華」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家」,課文教學的整體性非常差。 三、活動過多,避重就輕 由於語文新課程對跨學科學習的注重,小學語文閱讀課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如畫、唱、跳、演等等,可謂是十八般武藝全用上,煞費苦心,弄得人眼花繚亂。好好的語文課被整得像表演似的,課堂是變得熱熱鬧鬧、學生也學得「不亦樂乎」了。閱讀教學失去自我,成為了表演的舞台。 四、課堂中切切實實進行語文訓練的量少,課外增加了課業負擔 如今的學生普遍感到作業成堆、學業負擔重。看看時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一節課40分鍾,教師為學生留下了幾分鍾動筆作業的時間?閱讀課常常是滿打滿算,可唯獨沒將學生的作業時間算在內。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教師便開始布置作業。這作業便成了學生課間休息娛樂的「死對頭」,它佔去了孩子許多休息玩耍的好時光。雖然孩子們人在教室中拚命寫作業,可心早已飛到了操場上。由於語文作業常被擠在課堂外,學生的作業常常是字跡潦草、正確率低下,不能很好地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 五、多媒體的濫用而影響了閱讀教學 時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尤其是公開課,許多教師都錯認為不用課件就不是一堂好課,有些地方賽課,不用課件就評不上獎。有些課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課件只能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應成為充場面、講排場的手段。 閱讀教學雖存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作為教師要分析原因克服困難,提高課堂效率,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我認為「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就是四十分鍾的課堂教學要有質有量,效率要高。
老師大都使用網上教案講課,缺乏自己對文章的思考和理解.由於使用教案,課堂問題變得很容易,答案也很容易給出,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自己的思考,不利於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再說,教案的答案普遍冗長繁多,學生記憶不夠深刻,知識停留時間短.普遍為應試教育.沒有深切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語文.單純認為"死記硬背" 做老師更應該激發學生興趣,在課堂中應鼓勵學生與自己交流意見和討論問題,利於課堂氣氛的活潑.閱讀理解的答案普遍生硬.在做閱讀理解時,應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並且要把學生答案與參考答案相比,指出學生答案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