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

發布時間:2021-03-06 19:47:22

1. bbs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

網上收集的
32.
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司馬徽的人,很善於識別人才。但由於當時政治斗爭十分尖銳復雜,他就裝糊塗,別人無論和他講什麼事,不管是好是壞,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問他身體怎樣,一向安好嗎?他回答:「好」。
又有一天,有個老朋友到他家裡來,十分傷心地談起自己的兒子死了。誰知司馬徽也回答:「好!」那個朋友走後,司馬徽的妻子就責備他說:「人家以為你是講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裡話講給你聽。可是你聽人家兒子死了,反而說好,這算什麼?」司馬徽不緊不慢地說:「好!你的話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氣又好惱,哭笑不得。
後來人們常用「好好先生」來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無事的人。

33.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
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對小孩子怎麼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了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 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言傳身以身作則教,為後世傳頌。

34.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心裡很著急.這天,他乾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裡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去看。田裡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35.
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氣味了,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36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欺。要像憎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愛好美好的容貌一樣,這就是說自己不虧心。因此,君子對獨居這事必須謹慎。小人獨居,干不好的事,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看見了君子,這才躲躲藏藏地把不好的掩蓋起來,把好的顯示出來。其實人們看他,正像看透他裡面的肺肝一樣,躲藏掩蓋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是說,裡面有什麼樣的實在東西,外面就必然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所以君子必須在獨居時很謹慎。
37
住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廣闊的道路上,能實現志向就與百姓一起去實現,不能實現志向時就獨自施行這一個原則,富貴不能使他折腰,貧賤不能使他改變,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這就是大丈夫!
38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品味,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裡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怎樣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後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么?回答:不是這樣的。
39
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做學問必然喜歡向別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成的,不學習鑽研不可能發現疑難,不提問請教不能使知識廣博。只是喜歡學習但不願時時向別人請教,還算不上是真正愛學習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許你還不能用於實踐,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東西,也許你還不了解它的細微末節,那麼除了向別人請教,又從哪裡去推斷解決呢?

40
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殼一起放進口裡。有的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護短,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41
越國沒有車,有個(越國的)旅遊者在晉楚國的郊區得到(一輛)車,(那車的)輻條爛的車輪(都)壞了,車轅和車衡連接處的銷子斷了車轅便廢了,(那車)沒什麼用處。然而因為他的家鄉從沒有過車,(他就)用船裝載了車回家在眾人面前誇口。觀看的人聽信了他的吹噓,以為車本來就是這樣的,效仿了做的人接連不斷。一天,有晉楚的人見了(他們的車)就譏笑他們笨拙,越人以為(晉楚人)欺騙自己,(就)沒有理睬。等到有敵寇入侵他們的領地領土,越人駕著(那)破車抵禦敵寇。車子壞掉了,(打了個)大敗(仗),始終還不明白是車的原因。

42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願意免費教你,不收學費.」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43
恕為人非常講信用,說話沒有不算數的。他從建業回老家會稽去,向諸葛恪告別,諸葛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卓恕說「某日」。
到了這一天,諸葛恪做東請客,都停著不吃不喝,為了等待卓恕的到來。客人們都以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之遙,怎麼能按時到來。停了一會,卓恕果真到了,滿座的客人都驚訝不得。
孔子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不算數,打折扣,這就等於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再要彌補可就難了,所以不要輕易答應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好比不能輕易的下承諾一樣。

44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處,才能是自己變的更強,更聰明.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45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46
裴光德在中書省(指宰相府)任職時,有個官職也不小的老朋友從遠方來拜訪他。裴公招待他相當優厚,舉止行動相當親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內毫無拘束之感。乘機請求他在京城官府謀個判司做做。裴光德對他說: 「您確實是個有能力的讀書人,但是這官給您做不合適。我不敢因為老朋友的私情而敗壞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後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會獲得這個官職。至於我,萬萬不會這樣做。」
47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遊玩耍。孟母見此情景,就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覺得此處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作禮儀之事。孟母認為,這正是孟子所適宜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

48
樞密院直學士陳述古任建州浦城知縣時,有人丟失了東西,抓到一些人卻不知道哪個是真正 的盜賊。於是陳述古騙他們說:「某某廟里有一口鍾,能辯認盜賊,特別靈驗。」他派人把 那口鍾抬到官署後閣,祭祀起來,把這一群囚犯帶到鍾前,自己對犯人說:「沒有偷東西的 人,摸這口鍾,它不響,偷了東西的人一摸它,鍾就會發出聲響。」述古親自率領他的同僚 ,在鍾前很恭敬地祈禱。祭祀完畢後,用帳子把鍾圍起來,便暗地裡讓人用墨汁塗鍾,過了 很久,鍾塗好以後,帶領被捕的犯人一個個讓他們把手伸進帷帳里去摸鍾,出來就檢驗他們 的手,發現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無墨。述古對這個人進行審訊,於是他才承認自己是盜 賊。原來這個人是害怕鍾響,沒有敢去摸。
49
莊周家貧,所以到監河侯那裡借糧米。監河候說:「可以,我將要收到封地的稅金,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周忿然作色說:「我昨天來,路上聽到呼喊的聲音,四面張望見乾涸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它說:『鯽魚,來,你是做什麼的呢?回答說:『我,東海的波臣。你能給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嗎?』我說:『可以,我要去南方勸說吳、越的國王,引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可以嗎?』鯽魚忿然作色說:『我失去了我不能離開的水,困在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卻要我等西江的水,還不如趁早到賣干魚的店鋪去找我呢!」』

50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
於是,堯派後羿去為民除害。
後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愛戴,推舉堯為的領導人。50.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從前吐谷渾阿豺有十二個兒子: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51.罵鴨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52.後羿射箭 到了堯統治的時候,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還有其它多種災害,諸如……
於是,堯派後羿去為民除害。
後羿把這些災害一一清除。
堯領導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豐功偉績,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愛戴,推舉堯為的領導人。

53.生不逢時 過去周朝有個人,(一生)多次求官沒有得到君主賞識,(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麼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賞識。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賞識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一次賞識,未能做官。」

54.三人成虎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55.請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 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 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 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56.唇亡齒寒 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楚兩國起兵救趙。秦王盤算道:「如今齊、楚前來救趙,如果他們團結一致,寡人退兵未遲;假如他們一盤散沙,則乘勢攻之。」
這時,趙軍糧食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謀臣周子對齊王說:「大王不如把糧米暫借趙國,讓他擊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會無所忌憚,不會退去。這樣,就正中了秦國的計策,而齊、燕就失策了。而且趙對於燕、齊兩國來說,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這正象牙齒跟嘴唇的關系,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今日趙國罹難,明日滅亡之禍就會降臨到齊、楚身上。因此救援趙國就好比捧著漏瓮、澆滅燒焦的鍋一樣,實在是十萬火急。再說救趙是一種高尚的國際義舉,擊退秦國,也可以張揚名聲,不去顯示正義張揚威名,卻一味地吝嗇糧食,這確實是戰略決策的錯誤啊。」

57.四面楚歌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么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58.各自為政 鄭國與宋國一直不合,兩個國家之間常常戰爭發生。有一次,鄭國又准備出兵攻打宋國,於是宋國派出大元帥華元為主將,率領軍隊迎戰敵人。在兩批人馬交戰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於是下令宰殺牛羊,准備好好犒賞將士們,忙亂中,華元一時大意忘了分給他的馬夫一份,馬夫心想自己做牛做馬,卻什麼都沒得到,越想越不是滋味,於是懷恨在心。後來,兩國軍隊正式交戰時,馬夫對華元說:「分發羊肉不公平的事你說了就算,但是駕車的事由我作主。」說完,他就把戰車趕到鄭軍陣地中,堂堂宋軍主帥就這樣輕輕鬆鬆被鄭軍活捉了。而宋國軍隊也因為失去了主帥,亂了陣腳,因而被鄭國打敗了。

59.望洋興嘆 秋天裡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於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而且我還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海神說:「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土,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麼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乾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為從天地那裡承受到形體並且從陰和陽那裡稟承到元氣,我存在於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於大山之中。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裡會自以為滿足而自負呢?想一想,四海存在於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於大澤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於大糧倉里嗎?號稱事物的數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於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於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於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洋洋自得嗎?」

60.曲高和寡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里》《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回答者: 小強東西 - 秀才 三級 3-20 19:22
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司馬徽的人,很善於識別人才。但由於當時政治斗爭十分尖銳復雜,他就裝糊塗,別人無論和他講什麼事,不管是好是壞,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問他身體怎樣,一向安好嗎?他回答:「好」。
又有一天,有個老朋友到他家裡來,十分傷心地談起自己的兒子死了。誰知司馬徽也回答:「好!」那個朋友走後,司馬徽的妻子就責備他說:「人家以為你是講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裡話講給你聽。可是你聽人家兒子死了,反而說好,這算什麼?」司馬徽不緊不慢地說:「好!你的話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氣又好惱,哭笑不得。
後來人們常用「好好先生」來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無事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孩子信以為真。
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對小孩子怎麼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了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 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言傳身以身作則教,為後世傳頌。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心裡很著急.這天,他乾脆下田動手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一節。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裡的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一下子讓禾苗長高了許多!"他的兒子聽了,連忙跑到田裡去看。田裡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品味,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裡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怎樣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後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別人么?回答:不是這樣的。

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殼一起放進口裡。有的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護短,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越國沒有車,有個(越國的)旅遊者在晉楚國的郊區得到(一輛)車,(那車的)輻條爛的車輪(都)壞了,車轅和車衡連接處的銷子斷了車轅便廢了,(那車)沒什麼用處。然而因為他的家鄉從沒有過車,(他就)用船裝載了車回家在眾人面前誇口。觀看的人聽信了他的吹噓,以為車本來就是這樣的,效仿了做的人接連不斷。一天,有晉楚的人見了(他們的車)就譏笑他們笨拙,越人以為(晉楚人)欺騙自己,(就)沒有理睬。等到有敵寇入侵他們的領地領土,越人駕著(那)破車抵禦敵寇。車子壞掉了,(打了個)大敗(仗),始終還不明白是車的原因。

2. 王戎識李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白話譯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或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此文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2)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4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麼單純。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莊子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世說新語》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非常豐富,廣泛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談放誕的風氣,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來小品文的典範。

對後世筆記小說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仿照此書體例而寫成的作品更不計其數,在古小說中自成一體。書中不少故事,或成為後世戲曲小說的素材,或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魯迅先生稱它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世說新語箋疏》內容極為廣泛,但重點不在訓解文字,而主要注重考案史實。對世說原作和劉孝標注所說的人物事跡,一一尋檢史籍,考核異同;對原書不備的,略為增補,以廣異聞;對事乖情理的,則有所評論,以明是非。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被選入人教版初一語文課本。

3. 王戎識李中取之信然是什麼意思

取之信然意思為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原文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版語·雅量》:

「王戎七歲,權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

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3)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擴展閱讀

王戎識李引申:

道邊苦李:比喻庸才,無用之才。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翻譯:王戎七歲時,曾經和他的夥伴一同遊玩,看見一棵李樹結了許多果實,果實壓得枝條快斷掉,小孩們高興地爬上樹摘果子,只有王戎沒去摘。有人問他怎麼回事,王戎說:「這樹長在大路邊,果子竟然還有那麼多,一定是苦的。」有人一嘗,果然是苦的。

4. 30篇最短文言文

去書店看看抄練習文言襲文的書本,

給你一些文章:(字數超過30,不過抄起來比較少)

邯鄲學步,陸績懷桔,刻舟求劍,王戎識李,濫竽充數,魯人執竿,楚王好細腰,文徵明習字,岳柱八歲指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名落孫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慎處,大丈夫,問說,買櫝還珠,

就這么多了

5. BBS系列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答案1~20篇

老師點評的,打字太累,只發了這幾篇,將就著抄吧~
一.邯鄲學步
1.c
2.不曾學得邯鄲大概的步法。
3.會進入學習的誤區,既學不好別人的東西,又會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
二.路績懷橘
1.A.(到)B.(端出)C.(離開)D.(十分,非常)
2.(B)
3.袁術對這個孩子感到非常驚奇。
三.刻舟求劍
1.A.(渡過)B.(停穩)C.(尋找)D.(糊塗)
2.(B)
3.這里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4.刻舟求劍者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發展變化的事物
四.孫叔敖殺兩頭蛇
1.A.(原因)B.(代詞,它,指蛇)C.(離開)D.(現在)
2.(C.D)
3.(A)
4.恐他人又見。
五.王戎識李
1.A.(李子)B.(王戎)C(道邊的李子)D.(摘下李子)
2.(C)
3.李子樹在道路邊長滿了,肯定是苦李子。
4.樹在道旁而多子。
六.利令智昏
1.A(想要)B.(處所,地方)C.拿著)D.(緣故)
2.(B)
3.(A.B)
4.奪金的時候只看見金子沒看見人)
5.齊人淮利是圖,利慾熏心,現實中心術不正之人都會犯下如此低等的錯誤。
七.濫竽充數
1.A.(讓)B.(必須,一定)C.(登基)D.(喜好)
2.(A)
3.南郭先生請求為宣王吹竽,宣王很喜歡。
4.在背課文的時候,有些不會的同學混在群體中濫竽充數。
八.魯人執竿
1.(先,開始)B.(也)C.(助詞,了)D.(於是,就)
2.為什麼不從中截斷而入?
九.楚王好細腰
1.A.曾經 B.呼吸C.全,都 D.朝廷
2.(A.B)
3.因此靈王的大臣們都一頓飯作為限制。
4.父母好賭吸毒,孩子必定會受影響。
十.岳柱八歲指瑕
1.(A)
2.A
3.詰何澄說:「金釧可以換酒,為什麼用剪頭發來換呢?
4.可以看出他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勇於挑戰權威。
十三.迂公修屋
1.(B)
2.A
3.剛一完工,天忽然雲開霧散,整個月都晴朗無比。
十七.名落孫山
1.A
2.A.B
3.錄取名單的最後是孫山,你的兒子又在孫山的後面
4.落榜的孫山,應考無中。 期中考試,小明名落孫山。
五十.司馬光好學
1.B
2.A
3.書不能不背誦,有時在旅途中,有時半夜不睡覺,讀文章.思考它的含義,收獲會更多。
五十八.望洋興嘆
1.A.這樣 B.名作狀,向東方
C.邊際 D.你
2.BC
3.(1).如果我沒有來到你的門口就危險了。
(2)我將永遠被有見
4.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6.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誦讀欣賞有什麼

五、趙普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題破山寺後禪院 登岳陽樓)十四、短文兩篇人教版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七年級上冊的名著誦讀與欣賞,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的名著誦讀與欣賞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童趣》
一、 詞語積累
(一) 常規詞語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果]果真。[唳(lì)]鳥鳴。[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壑(hè)]坑谷、深溝。 [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為(wè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二) 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三、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四、 閱讀探究
1.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2.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
物外之趣.
3.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一 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 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 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4.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
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5.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
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
8.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①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
五、 遷移運用
1.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①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②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
③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懷有一顆童心,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3.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有一點兒「阿Q精神」等。

4.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兒童善於觀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體驗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獲得了審美情趣。

&《〈論語〉六則》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溫習、復習、實習。 [朋]同門,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了解。[慍(yùn)]生氣,發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為(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齊]看齊,一齊。 [內]指內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里指學習。[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這里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任]負擔,擔子。引申為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歲寒]寒冷的冬天。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
2. 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
(三)成語
[不亦樂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形容謙虛好學。
二、文學常識
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三、閱讀探究
1. 第一則: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
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為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
2. 第三則:
(1)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用現代漢語概括孔子的觀點。
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2)為什麼說謙虛是一種智慧?
首先,謙虛是一種美德。其次,只有謙虛,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為求知和交往等創造良好的條件。
3. 第三則:
(1)這兩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
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鑒短處,從而反省自己。
(2)用一個成語概括第七則的主要意思。 取長補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第四則:
(1)孔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
鼓勵門人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為什麼要強調「弘毅」?
「弘毅」是剛強、勇毅的意思,只有剛強、勇毅才能接受重任並為之奮斗。
5. 第五則: 怎樣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孔子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險惡環境下,才能顯示出君子的操守。
9. 第十則:
(1)「恕」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關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恕」的詮釋。
(2)你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觀點?
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也可談其消極成分,略。)
四、總結遷移
1. 請按照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給六則語錄歸類。
①學習態度:有朋自遠方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品德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2.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為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 《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本文外的成語。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4. 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為學生不應死學書本,應該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要。
&15《古代詩歌五首》
&《山行留客》張旭
1.文學常識
①出處:選自《全唐詩》
②作者:張旭,字伯高,蘇州吳縣(現在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詩人。張旭既是擅長七絕的詩人,也是著名的書法家,精通楷書,以草書最為知名。其草書逸勢奇險,連綿回繞,具有狂逸爽朗的新風格。懷素就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草法。張旭之書與當時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號稱為「三絕」。常醉後作書,時人稱之為「張顛」。
③解題:山行留客,意在「留」字,是將客人留在春意盎然的山中。
④這是一首七言絕句
2.詩歌賞析
①誦讀全詩
②詩的第一句便以山中美景來打動客人。詩人並不著眼於山中的具體景色,而以總體的山光物態盡顯春色的面貌去感染客人,一個「弄」字使呈被動欣賞的景色變為能主動創造的主體,將山中的滿目生機和春光無限恰切地烘托出來,同時也留給了客人想像的空間:爭奇斗妍的山花、歡唱不已的溪水,千回百囀的鳥啼、飄移不定的雲霧⋯⋯一切均在可以想像的山光物態之中,並使人依戀起那生機盎然的春暉來。
③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否定了客人的想法,詩人善意的規勸客人不要因為山中偶然飄起一片陰雲就打算歸去。
④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游興濃起來才行。詩人還得給客人們講一點更深微的道理,故後兩句就將詩的意義推向了更深的一層:客人啊,您只耽心天陰而雨會淋濕了衣裳,但是天晴時分又會怎樣呢?您既然要來游山觀景,就要登山臨谷、探幽尋勝,要獲得真正的尋訪收獲和審美享受,也得進入雲之深處,而在那雲之深處美色無窮的雲霧不也是會使您的衣服被水氣沾濕嗎?
3.拓展詩歌意境:從「沾衣」我們聯想到陶潛,他立下返耕園畝的願望後,就著手去做,並且樂於去做,「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他早出晚歸,沐風浴露,衣裳恐怕被打濕了幾十回,可志向並不因此改變,故他在詩中表示道:「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們的許多人恐怕缺少的就是這種志向。其實,做人做事,立志高遠是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入雲深處」的景色同樣也會令人嚮往,激起人進取的慾望。宋人陸游曾有詩寫游山所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路人的「入雲深處」不也是充滿諸多的山重水復與柳暗花明嗎?但只要我們有不怕「沾衣」和不輕易放棄的追求,就會勇往直前,直至「雲之深處」。古人道「追至春深處,採得百花歸」,正是一分艱辛一份收獲,淺嘗輒止則會萬事無成的。(在這里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認識做一些探討)
4.寫作技巧: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其中虛實相間,跌宕自如,委婉蘊含,顯示出絕句的那種詞顯意深、語近情遙、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1.文學常識
①出處:選自《岑參集校注》
②作者:岑參(715-770),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世稱「岑嘉州」。
③解題:這是一首五絕。寫作者行軍途中在重陽節時思念故土。
2.詩歌賞析
①讀詩,注意「強」讀「qiǎng」
②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第一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一個「強」字,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凄清景況。
③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據《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有一次過重陽節,沒有酒喝,就在宅邊的菊花叢中獨自悶坐了很久。後來正好王弘送酒來了,才醉飲而歸。這里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亂中,沒有象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此句承前句而來,銜接自然,寫得明白如話。
④第三句開頭一個「遙」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而更見思鄉之切。作者寫思鄉,沒有泛泛地籠統地寫,而是特別強調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這樣寫,不僅以個別代表一般,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而且這是由登高飲酒的敘寫自然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是切時切地,緊扣詩題。
⑤最後一句「應傍戰場開」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顯然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3.小結: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漢江臨眺》王維
1.文學常識
①出處:選自《王右丞集箋注》
②作者:王維(701-761),自摩詰,蒲州(現在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畫家,以寫田園詩著名。
③解題: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共四聯八句,中間兩聯是對偶句。漢江臨眺,即來到漢江登臨眺望
2.詩歌賞析
①開頭第一、二句總寫漢江形勢。漢江處於古代楚國境內,既與三湘之水匯合,又與來自荊門的眾多河流連接,所以水勢浩瀚。
②中間兩聯寫臨眺之所見。第三、四句寫漢江水流洶涌,似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遠山由於被江面蒸騰的水氣所籠罩,所以若有若無,時隱時現。五、六句寫襄陽一帶的城郭樓閣,遠遠望去似乎飄浮在前面的江面上,翻滾起伏的波瀾好像撼動得遠處的天空也忽上忽下的。這兩聯突出地描繪了漢江水勢的雄偉壯觀。詩人緊緊扣住臨眺之所見,即總是在寫自己的視覺感受。他運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又通過人的錯覺來寫水勢之大,流速之快。從江流到山色,從郡邑到遠空,視野極其開闊,境界極其廣遠。王維不只是詩人,還是一名畫家。蘇軾曾評議他的詩和畫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古人有「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說法,這里可引導學生依據詩句想像並描述詩中所展現的富有動感的畫面。)

③結尾兩句「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中的山翁原指晉朝人山簡。山簡是「竹林七賢」中山濤的兒子,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此詩中的山翁借指的到底是誰,有兩種說法:一是指襄陽地方長官。王維說:襄陽風景極好,自己願意留下來與地方官同飲;一是詩人自指。是說襄陽這樣好的風景,正是留給自己來飲酒賞景的。解作詩人自喻較能貼切地表達詩人對漢江風景的贊美。(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兩種解釋,提出自己的看法。)
3.小結:作為律詩,《漢江臨眺》不但每一聯的對仗都十分工整,而且詩人還非常重視煉字,像「接」與「通」,「外」與「中」,「浮」與「動」,都對描寫自然景物的動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春日》汪藻
1.文學常識
①出處:選自《宋詩選注》
②作者:汪藻(1079-1154)字彥章,德興人,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有《浮溪集》。
③解題:這是一首七言律詩
2.字詞解釋
①第一聯寫出了當地春天的情形,雨水很多,隨處可見烏雲攜雨而行,點明春之特點。
②第二聯寫山間田野,春水澄澈得比鏡子還青碧,水鳥嬉戲看到人來了也不會驚飛。那種閑適自然之景讓人流連忘返。
③第三聯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春日桃花的絢爛多姿。也寫出了作者對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
④最後一聯,作者寫茅屋四周雲霧迷漫,弄濕了客人的衣裳,一聲雞鳴,驚醒了午睡的主人。
3.小結:全詩運用了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和欲揚先抑的手法,詩意清新自然,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及嚮往自然閑適生活的那種情懷。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1.文學常識
①出處:選自《全元散曲》
②作者: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元大都(現北京)人,著名戲曲作家。
③天凈沙,曲牌名
2.元曲賞析
①前三句作者用了九種景物的疊加營造了一種特殊典型的氛圍:凄涼、蕭索、寂寥。流浪在外的遊子,在一個黃昏時刻,牽著一匹瘦馬,來到了西風勁掃的荒涼古道上,看到的是枯萎的藤,蒼老的樹,黃昏的烏鴉。不知不覺到了小橋流水的地方,這里有幾戶人家,炊煙裊裊,怎能不湧起滿腔的鄉愁?又是一年將近,何日是歸期?
②最後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點明時間,也表明了主旨:這是一首遊子思鄉之曲。
3.寫作手法: ①意象疊加,渲染氣氛 ②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一、詞語積累
[內集]家庭聚會。內,指家人。集,聚集。[兒女]指子侄輩,這里指家中年輕一代人。[講論文義]講解詩文。義,道理,意義,文章表達。[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因]由於。
二、文學常識
1.《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2.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ān)疏》中的「言語」一門。
三、內容點擊
《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柳絮詠雪的才能。
四、閱讀探究
1. 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
輕松、溫馨的家庭氣氛。
2. 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文中「兒女」即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
3. 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暗示作者贊賞她的才氣。
4. 以「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
第一種意見:「撒鹽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與鹽比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與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
第二種意見:「柳絮因風起」一句好。好的詩句應有深刻的意蘊,「柳絮」句將物象與意蘊統一起來,形成了詩句的意象,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而「撒鹽空中」僅有物象而無意蘊。
五、遷移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陳太丘與友期》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
[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當時的年齡。[戲]嬉戲,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委]丟下、舍棄。 [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無信]不講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
(二)通假字
[不]同「否」。
二、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
三、內容點擊
《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
四、閱讀探究
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
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2. 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3.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並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
[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
4. 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
5. 友人為什麼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
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後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五、遷移拓展
1. 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
[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
[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
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
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
3. 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如「王戎識李」。
4.有不少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請寫出幾個。
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
5. 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
一 王冕四歲作畫; 二 曹植七歲作詩; 三 甘羅十二歲做宰相;
四 司馬光砸缸。
&20. 山市
(一)作家介紹。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本文《山市》選自《聊齋志異》,世稱「聊齋先生
」,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蒲家號稱「累代書香」,蒲松齡的創作,還有通俗俚曲14種,計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補幸雲曲》等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在人生態度和創作思想上與《聊齋志異》是相通的。蒲松齡的著作,小說和俚曲之外,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和關於農業、醫葯的通俗讀物《農桑經》、《葯書》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曾出版路大荒編的《蒲松齡集》。
(二)題目解說。
這篇文章選自《聊齋志異》,描寫了作家家鄉淄川縣奐山山市的景象。山市即是海市。海市蜃樓變幻莫測,是世間奇景,人鮮領略。作者以變幻之筆寫變幻之景。窮形盡相,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
(三)背景資料。
《淄川縣志》記載:奐山「有山市,邑人多見之者,城郭、樓、官室、樹木、人物之狀,類海市雲」。海市是海市蜃樓的簡稱。作者34歲游嶗山時,曾有幸親眼見過海市蜃樓的奇幻景色,在《嶗山觀海市作歌》一詩里,十分驚異所看見的奇景:在海天之間,忽然出現了樓閣、山水、人物一霎時又「飆然風動塵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這種變幻莫測的景象,與《山市》中描寫的山市幻景的變化很相似。作者在他那個時代,還不能理解海市蜃樓是一種光線折射形成的現象,故在文中有稱此現象為「鬼市」。鬼市在前人著作中也有記載。唐人鄭熊《番禺雜記•鬼市》寫道:「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雞鳴而散。」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潘樓東街巷》寫道:「又東十字大街,日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作者與前人一樣不了解這種幻象產生的原因,便認為是鬼怪作崇。

7.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 文言文 修訂版 BBS系列的中級文言文的答案

我只找到這些...累啊...希望能幫到您.....

還有和很多的翻譯,你郵箱是好多我發給你哦.....?

老師點評的,打字太累,只發了這幾篇,將就著抄吧~
一.邯鄲學步
1.c
2.不曾學得邯鄲大概的步法。
3.會進入學習的誤區,既學不好別人的東西,又會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
二.路績懷橘
1.A.(到)B.(端出)C.(離開)D.(十分,非常)
2.(B)
3.袁術對這個孩子感到非常驚奇。
三.刻舟求劍
1.A.(渡過)B.(停穩)C.(尋找)D.(糊塗)
2.(B)
3.這里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4.刻舟求劍者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發展變化的事物
四.孫叔敖殺兩頭蛇
1.A.(原因)B.(代詞,它,指蛇)C.(離開)D.(現在)
2.(C.D)
3.(A)
4.恐他人又見。
五.王戎識李
1.A.(李子)B.(王戎)C(道邊的李子)D.(摘下李子)
2.(C)
3.李子樹在道路邊長滿了,肯定是苦李子。
4.樹在道旁而多子。
六.利令智昏
1.A(想要)B.(處所,地方)C.拿著)D.(緣故)
2.(B)
3.(A.B)
4.奪金的時候只看見金子沒看見人)
5.齊人淮利是圖,利慾熏心,現實中心術不正之人都會犯下如此低等的錯誤。
七.濫竽充數
1.A.(讓)B.(必須,一定)C.(登基)D.(喜好)
2.(A)
3.南郭先生請求為宣王吹竽,宣王很喜歡。
4.在背課文的時候,有些不會的同學混在群體中濫竽充數。
八.魯人執竿
1.(先,開始)B.(也)C.(助詞,了)D.(於是,就)
2.為什麼不從中截斷而入?
九.楚王好細腰
1.A.曾經 B.呼吸C.全,都 D.朝廷
2.(A.B)
3.因此靈王的大臣們都一頓飯作為限制。

8. 七年級上冊語文常考的文言文閱讀

(一)《童趣》

一、 詞語積累

(一) 常規詞語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ì)]鳥鳴。[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溝。[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 [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二) 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三、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四、閱讀探究 1.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2.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物外之趣.

3.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一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 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 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4.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5.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 8.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①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

五、 遷移運用 1.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①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②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 ③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懷有一顆童心,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3.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等。

4.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兒童善於觀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體驗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獲得了審美情趣。

翻譯: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二)《〈論語〉十則》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溫習、復習、實習。 [朋]同門,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了解。[慍(yùn)]生氣,發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為(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 [齊]看齊,一齊。 [內]指內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里指學習。 [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這里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 [任]負擔,擔子。引申為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 [歲寒]寒冷的冬天。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2. 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

(三)成語[不亦樂乎] 願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形容謙虛好學。

二、文學常識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三、閱讀探究1. 第一則:(1)這一則告訴我們要有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習樂趣(態度)和為人態度(個人修養)?①學習方法:學後要時常復習。②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探討學問。③為人態度:對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2)學後復習本是一件艱苦的事,孔子怎麼說是愉快呢?在復習中鞏固了所學,加深了理解,收獲增多,這對一個渴求知識和技能的人來說一定是愉快的。(3)「有朋自遠方來」,孔子為什麼會感到快樂?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投奔自己,向自己學習,且雙方可以探究學問,這自然是十分快樂的事情。(4)從第三句來看,我們應學習孔子什麼美德?胸懷寬廣,為人大度。2. 第二則: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為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3. 第三則:(1)「溫故」和「知新」是否是並列關系?作者強調了什麼?為什麼?不是。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復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 「可以為師」。所以,關鍵是要「知新」,這就要獨立思考。(2)「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對你有怎樣的啟發?在學習中要及時溫習舊知識,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新發現,從而將知識融會貫通,增長自己的能力。4. 第四則:(1)這一則闡述了怎樣的內容?你從中掌握了什麼學習方法?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二者不可偏廢。(2)為什麼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學是基礎,只學不思,是死學;只思不學,是空想。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精髓。5.第六則:(!)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用現代漢語概括孔子的觀點。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2)為什麼說謙虛是一種智慧?首先,謙虛是一種美德。其次,只有謙虛,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為求知和交往等創造良好的條件。6. 第六則、第七則:(1)這兩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鑒短處,從而反省自己。(2)用一個成語概括第七則的主要意思。取長補短。(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第八則:(1)孔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鼓勵門人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曾子為什麼要強調「弘毅」?「弘毅」是剛強、勇毅的意思,只有剛強、勇毅才能接受重任並為之奮斗。8. 第九則:怎樣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孔子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險惡環境下,才能顯示出君子的操守。9. 第十則:(1)「恕」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關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恕」的詮釋。(2)你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觀點?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四、總結遷移1. 請按照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給十則語錄歸類。①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學習態度:有朋自遠方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品德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2.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為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 《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本文外的成語。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4. 又要重新布置班級了,請在本文中選擇幾條格言,書寫成條幅,掛在班級牆壁上。①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⑤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5. 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為學生不應死學書本,應該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要。

翻譯: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孔子說:「看見賢人(品德高尚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三)《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一、詞語積累[內集]家庭聚會。內,指家人。集,聚集。 [兒女]指子侄輩,這里指家中年輕一代人。 [講論文義]講解詩文。義,道理,意義,文章表達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於。

二、文學常識1. 《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2.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ān)疏》中的「言語」一門。

三、內容點擊《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柳絮詠雪的才能。

四、閱讀探究1. 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輕松、愉快、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2. 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文中「兒女」即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3. 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暗示作者贊賞她的才氣。4. 以「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第一種意見:「撒鹽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與鹽比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與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第二種意見:「柳絮因風起」一句好。好的詩句應有深刻的意蘊,「柳絮」句將物象與意蘊統一起來,形成了詩句的意象,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而「撒鹽空中」僅有物象而無意蘊。

五、遷移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陳太丘與友期》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當時的年齡。 [戲]嬉戲,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委]丟下、舍棄。 [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無信]不講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

(二)通假字[不]同「否」。

二、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

三、內容點擊《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

四、閱讀探究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不講信用,粗野無禮。2. 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3. 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並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4. 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5. 友人為什麼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後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五、遷移拓展1. 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3. 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如「王戎識李」。4.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5. 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一 王冕四歲作畫; 二 曹植七歲作詩;三甘羅十二歲做宰相;四 司馬光砸缸。

翻譯:

《詠雪》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父親等您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望採納!

9. BBS系列語文擴展初中文言文閱讀中的11到20篇的文言文題目,要快1小時之內,要准確

一.邯鄲學步
1.c
2.不曾學得邯鄲大概的步法。
3.會進入學習的誤區,既學不好別人的東西,又會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
二.路績懷橘
1.A.(到)B.(端出)C.(離開)D.(十分,非常)
2.(B)
3.袁術對這個孩子感到非常驚奇。
三.刻舟求劍
1.A.(渡過)B.(停穩)C.(尋找)D.(糊塗)
2.(B)
3.這里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4.刻舟求劍者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發展變化的事物
四.孫叔敖殺兩頭蛇
1.A.(原因)B.(代詞,它,指蛇)C.(離開)D.(現在)
2.(C.D)
3.(A)
4.恐他人又見。
五.王戎識李
1.A.(李子)B.(王戎)C(道邊的李子)D.(摘下李子)
2.(C)
3.李子樹在道路邊長滿了,肯定是苦李子。
4.樹在道旁而多子。
六.利令智昏
1.A(想要)B.(處所,地方)C.拿著)D.(緣故)
2.(B)
3.(A.B)
4.奪金的時候只看見金子沒看見人)
5.齊人淮利是圖,利慾熏心,現實中心術不正之人都會犯下如此低等的錯誤。
七.濫竽充數
1.A.(讓)B.(必須,一定)C.(登基)D.(喜好)
2.(A)
3.南郭先生請求為宣王吹竽,宣王很喜歡。
4.在背課文的時候,有些不會的同學混在群體中濫竽充數。
八.魯人執竿
1.(先,開始)B.(也)C.(助詞,了)D.(於是,就)
2.為什麼不從中截斷而入?
九.楚王好細腰
1.A.曾經 B.呼吸C.全,都 D.朝廷
2.(A.B)
3.因此靈王的大臣們都一頓飯作為限制。
4.父母好賭吸毒,孩子必定會受影響。
十.岳柱八歲指瑕
1.(A)
2.A
3.詰何澄說:「金釧可以換酒,為什麼用剪頭發來換呢?
4.可以看出他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勇於挑戰權威。
十三.迂公修屋
1.(B)
2.A
3.剛一完工,天忽然雲開霧散,整個月都晴朗無比。
十七.名落孫山
1.A
2.A.B
3.錄取名單的最後是孫山,你的兒子又在孫山的後面
4.落榜的孫山,應考無中。 期中考試,小明名落孫山。
五十.司馬光好學
1.B
2.A
3.書不能不背誦,有時在旅途中,有時半夜不睡覺,讀文章.思考它的含義,收獲會更多。
五十八.望洋興嘆
1.A.這樣 B.名作狀,向東方
C.邊際 D.你
2.BC
3.(1).如果我沒有來到你的門口就危險了。
(2)我將永遠被有見
4.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173

10. 王戎識李譯文

譯文:

中國古代,有一個名叫王戎的七歲小朋友。有一天,王戎和一群他的小夥伴出去玩。在他們行走的路邊,他們看到了一棵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果子,黃橙橙的特別誘人。

和王戎一起來的小朋友們,看到李子樹後都急急忙忙跑過去,爭先恐後地佔據有利地形,拚命要摘更多的過世。只有王蓉一個人站在路邊看著他們去爭取搶。

這時有一個大人走了過來,他看到王戎在原地看著,就問他為什麼沒有過去搶李子。王戎回答,這一棵在路邊的李子樹上面的果實,居然還有這么多。

那一定是因為這是一顆苦李子。很快嗯,他的預測就有了結果。前去摘李子孩子,很快就回來啦。而且他們都扔掉了剛剛摘下來的李子。

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或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釋義:

1、王戎:晉朝人,做過官。是歷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賢」之一。
2、嘗:曾經
3、諸;眾多。
4、游:玩。
5、子:果實。
6、折枝:壓彎了樹枝。
7、確實如此
8、信:果真,的確
9、然:這樣
10、競走:爭相地跑過去。競:爭逐;走:跑。
11、唯:只有
12、然:這樣

啟示:

《王戎識李》告訴我們做事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不能盲目追隨他人。遇事要冷靜沉著。

(10)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擴展閱讀:

王戎軼事典故

1、識鑒過人

景元四年(263年),鍾會、鄧艾等率軍伐蜀,鍾會在出師前過往與王戎道別,詢問王戎有什麼滅蜀的計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次年,鍾會叛亂失敗被殺,大家都認為王戎有見識。

王衍曾拒絕品評當時在琅邪作郡吏的孫秀,而王戎卻勸王衍給孫秀好的品級。到司馬倫、孫秀掌權時,殺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倖免。王戎厭惡族弟王敦,經常託病避而不見,後來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見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2、王戎死孝

王戎在晉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時為其母守喪,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

中書令裴楷前往憑吊其母,說:「若使一慟果能傷人,浚沖必不免滅性之譏。」而尚書和嶠在同時遭母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劉毅稱之為「和嶠生孝,王戎死孝。」

3、賣李貪財

世說新語記載王戎為人貪吝,其儉嗇一篇共有九條,即有四條記王戎事。晉書謂王戎「性好利」,多置園田水碓,聚斂無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荊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園宅,因此被免官,後來出錢贖回。據說王戎經常與夫人手執象牙籌計算財產,日夜不輟。同時又十分吝嗇。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欲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鑽破。王戎之女嫁給裴頠時,向王戎借了數萬錢,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神色不悅,直到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

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時人謂王戎為「膏肓之疾」。但有人認為這是王戎避禍於亂世的「自晦」之舉,晉武帝也曾以「不欲為異」為王戎辯解。

東晉人戴逵評論道:「王戎晦默於危亂之際,獲免憂禍,既明且哲,於是在矣。」今人余嘉錫則認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於「名士相為護惜」,「阿私所好,非公論也。」

4、邈若山河

王戎任尚書令的時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輕便小馬車,從黃公酒壚經過,回頭對後面車上的人說:「我從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這家酒壚痛飲,在竹林之下游樂,我也參預末座。

自從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來,我就為時事所拘。現在看到這酒壚雖然很近,卻又像隔著山那麼遙遠。」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擴展閱讀王戎識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