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引用的例子

初中語文引用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1-03-08 13:46:37

㈠ 從初中語文課本中選取一個關於積累的事例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中,第八課李森祥的《台階》,你的父親積累各種蓋房子的材料,准備蓋房子,經過十多年的積累,終於積累齊了所需材料,蓋起了新房子,修了高台階.

㈡ 以自己為主角,寫一篇記敘文,主要寫初中生活,可引用別人的事情例子,盡量不要有雷同的,不少於600字

蜘蛛記
今天,我獨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張半合,無意間,我看到牆壁上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想:這會不會是一隻蜘蛛啊!我懷著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沒想到,它竟然動了起來。啊!它真的是「八腳怪」!我嚇得「哇」地一聲叫了出來,要知道,我最怕的蟲子就是蜘蛛了,何況這只蜘蛛又黑又大,怪嚇人的。

媽媽聽到叫聲,便走過來問:「什麼事啊?」我結結巴巴地說:「這兒有…蜘…蛛。」說完,便指了指牆壁上的蜘蛛,誰知,媽媽卻若無其事地說:「我還以為什麼事呢,大驚小怪的,不就是一隻蜘蛛嗎,它又不會咬人,你怕什麼呀?」說完便走了出去。我想:一隻小小的蜘蛛怕什麼呀,我比它大好幾百倍呢!用一根手指頭就能把它壓成肉餅。想是這么想,可我的眼睛卻始終盯著那個「八腳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來。只見它爬呀爬,當它爬到空調的邊上時,忽然掉了下來,我心裡「咯噔」一下,目不轉睛地盯著蜘蛛,沒想到它盪在了半空中,原來蜘蛛用它吐出的絲在做雜技表演呢,等它玩夠了,又像彈簧 一樣「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長長地吁了口氣,幸虧沒掉到我的床上來,唉,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正在為自己慶幸,沒想到它以飛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驚,剛才那股高興勁兒早就煙消雲散了,隨之而來的是「咚咚」的心跳聲,可這只蜘蛛卻一點兒也不知情,還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過來。我忙跳下床,去搬我的「救兵」—爺爺,爺爺看到這個情景,便撕了一張報紙,他把報紙放在蜘蛛的必經之路,等它「自投羅網」,只見蜘蛛真的沿著報紙爬了上來,爺爺輕輕地拿起報紙,打開窗戶,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問爺爺:「爺爺,您為什麼不把蜘蛛打死啊?」爺爺笑著對我說:「蜘蛛專吃蚊子,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才對呀。」我聽了,點了點頭,心想:看一樣東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只有懂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識,才能夠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它們

㈢ 初中語文閱讀問題,說明文的做引用和舉例子列數字的區別議論文道理論證和應用論證的區別

引用通常是引用名言、詩句
舉例子是舉一個具體的事例
列數字就看這個句子里有沒有數字,有就是列數字
道理論證就是講道理,通常也會舉一些例子
引用論證就和引用差不多,引用些例子類的

㈣ 初中語文插敘的例子和出處

例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就是利用插敘的典型例子。文章開篇用衣專襟上的粉紅色的夾屬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插敘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我」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上學從不遲到的情節。

㈤ 1.總結初中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典故(寫出故事內容,運用在哪些詩句中,表達了什麼

1、次北固山下

(唐)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典故】

①歸雁:源自「雁足傳書」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朝廷據此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接了回來。

【賞析】

作者見空中大雁北飛,想起鴻雁傳書的故事,表達對故鄉洛陽的思念。

2、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①春深鎖二喬。

【典故】

①銅雀:即銅雀台。是曹操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台,樓頂立有大銅雀,台上住姬妾歌妓。相傳曹操消滅袁紹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賞析】

後兩句議論,思路奇特。詩人不從正面去評論戰爭勝敗的原因,別出心裁地以兩個美女象徵國家的命運。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①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典故】

子規:又叫杜鵑,布穀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啼聲如「不如歸去」。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凄苦,臆想出來的故事。

賞析】

此詩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萬千景物獨取隨風飄散的楊花和子規,即含有漂泊之感、離別之恨。

4、鷓鴣

唐)鄭 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①里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典故】

①黃陵廟:祭祀娥皇、女英的廟。黃陵,山名,一名湘山,在今湖南湘陰縣北,洞庭湖畔。相傳娥皇、女英是唐堯的兩個女兒,同嫁虞舜為妃。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趕至南方,也死於江湘之間。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為黃陵廟。

【賞析】

詩的頷聯有一層濃重傷感的氛圍: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著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銷腸斷的氛圍。反復吟詠,似又象遊子徵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徵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這二句之妙,在於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並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②飛快,弓如霹靂③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典故】

①八百里:據《世說新語》載,晉王愷有牛名「八百里駁」,十分珍視。王濟指牛作賭注,與王愷比射,王濟獲勝,殺牛作炙。後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②的盧:一種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相傳劉備曾在荊州遭敵將追殺,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

③霹靂:指雷聲,此處比喻射箭時的弓弦聲。語出《北史·長孫晟傳》:「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

【賞析】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營造了將士們出征前群情激奮威武雄壯的氣氛。

②③「馬作的盧飛快」一句,塑造了意想中的自己無畏的戰斗形象:騎的盧駿馬,挾霹靂強弓,沖鋒陷陣,殺敵立功。

6、使至塞上

(唐)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①。

(摘自七年級下冊)

【典故】

①燕然:燕然山,即現在蒙古國境內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於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賞析】

末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線未歸。

7、泊秦淮

(唐)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①。

(摘自八年級上冊)

【典故】

①《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歌詞極其綺艷輕盪。當年隋兵陳師江北,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陳皇帝陳叔寶依舊沉溺聲色,終於被俘亡國。因此,《玉樹後庭花》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

【賞析】

詩人表面上指責歌女,其實抨擊的是只顧個人肆情享樂而不顧國家安危的晚唐統治者。

8、雁門太守行

(唐)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①,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②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摘自八年級上冊)

【典故】

①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戰國時荊軻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眾人送至易水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樂慷慨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②黃金台:相傳是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於台上,延請天下奇才。

【賞析】

① 表現將士們無所畏懼,慷慨赴敵。

②詩人引用這個典故,既與戰爭的地點相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

9、別雲間

(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摘自八年級上冊)

【典故】

①南冠(guān):古代南方楚國人戴的帽子,後用為囚犯的代稱。語出《左傳》。楚人鍾儀被晉國囚禁,晉侯見了問道:「南冠而縶(zhí,拘禁)者,誰也?」官吏回答:「鄭人所獻楚囚也。」此處指作者被清兵逮捕。

【賞析】

①這個典故,既點明自己被捕,又含有要向鍾儀那樣忠於故國的意思。

10、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 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①建安骨②,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③。

(摘自八年級下冊)

【典故】

①蓬萊文章:指漢代文學作品。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東漢中央校書處東觀,藏書很多,被稱為「道家蓬萊山」。詩中用「蓬萊文章」借指李雲的文章。

②建安骨:東漢末年,以曹操父子為首的作家,文章剛健清新,後代稱為「建安風骨」。

③弄扁舟:這里是歸隱江湖的意思。春秋末年,范蠡辭別越王勾踐,「乘扁舟浮於江湖」(見《史記·貨殖列傳》)。

【賞析】

①②贊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

③最後兩句是詩人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詞。

11、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①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摘自八年級下冊)

【典故】

①燕然未勒:意思是沒有建立破敵大功。據《後漢書》記載,漢和帝永元元年,大將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於,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賞析】

抒發孤城將士壯志難酬、有家難歸的抑鬱情懷。

1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①,到鄉翻似爛柯人②。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摘自八年級下冊)

【典故】

①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西晉時,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很悲痛,一次他從嵇康的舊居路過,聽到有人在吹笛子,笛聲使他想起被殺害的好友,就以悲憤的心情寫了一篇《思舊賦》來悼念嵇康。

②爛柯人:見《述異記》。傳說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兩個兒童在那裡下棋,他就在一旁觀看。一局棋剛完,兒童對他說,「你的斧柄(柯)已經爛了。」王質回到家鄉,見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來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

【賞析】

①作者借這個典故寄託了他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懷念。

②作者借這個典故來比喻自己長期貶謫在外,乍回家鄉,彷彿有隔世之感。

13、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①此去無多路,青鳥②殷勤為探看。

(摘自八年級下冊)

【典故】

①蓬山:即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②青鳥:神話中的鳥,像烏鴉,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賞析】

詩的尾聯借「蓬山」指對方住處,借「青鳥」指傳遞信息的人,表達詩人的願望:有人為他們傳遞信息。

14、行路難

(唐)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①上,忽復乘舟夢日②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③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摘自九年級下冊)

【典故】

①垂釣碧溪: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

②乘舟夢日: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③長風破浪:比喻遠大的志向得以施展。南朝宋人宗愨少年時,叔父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賞析】

①②詩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機遇,自己也不見得沒有。表現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③李白暗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乘長風破萬里浪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那時將掛起風帆直渡大海。詩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極為苦悶之時,仍然表現了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

15、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 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①。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②?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③。

(摘自九年級下冊)

【典故】

①孫郎:指孫權。據《三國志》記載,東吳孫權曾騎馬射虎,馬為虎所傷,他以雙戟投擲,虎才退卻。

②馮唐:漢文帝時人,當時任郎中署長。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雲中郡守魏尚是抵禦匈奴的良將,因上報殺敵數字較實際多六人,被削職。馮唐向漢文帝提意見,認為處罰太重。文帝接受了馮唐的意見,派他持節去赦免魏尚,恢復其雲中郡守的職務。

③天狼:星名。《晉書·天文志》中說,狼星出現,必有外來侵略。

【賞析】

①作者以孫權自比,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②詩人以西漢名將魏尚自比,是希望朝廷重用他,讓他有機會再展宏圖,為國立功。

③末句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

㈥ 引用是什麼,並舉例

基本介紹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詞目】引用
【拼音】yǐn yòng
「」引號的作用就是引用。
1. [reference]∶說話或寫文章時用別人作品中的詞,如:從那首詩里引用一個警句
2. [recommend]∶引薦任用
引用天下名士
詳細解釋
1. 引薦任用。
《後漢書·李膺傳》:「故引用天下名士。」 唐 杜甫《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往者 武後 朝,引用多寵嬖。」 清 昭連 《嘯亭雜錄·不喜朋黨》:「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緩愚誕,皆置諸閑曹冷局。」
2. 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詞作為根據。
唐柳宗元《辯<;鶡冠子>;》:「唯 誼 所引用為美,餘無可者。」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偶讀 竇 所引用,於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艾青《詩選自序》四:「我在文章中引用…… 李白的兩句話。」
編輯本段引用分類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在書寫論文時使用:
直接引用
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二、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頁碼.
三、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A]. 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四、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五、國際、國家標准
[序號] 標准編號,標准名稱 [S].
六、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 專利號,出版日期.
七、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八、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分類(二)
根據所引出處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與暗引之別;按照所引文字與原文有無差異來說,有直引與意引之分;憑依所引出處或主旨正確與否立論,有確引與訛引之異。
明 引
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
例子(2):
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面,野渡無人舟自橫。( 沈石田《薄粥詩》)
(「野渡無人舟自橫」引自 韋應物《滁州西澗 》)
引用分類(三)
正用又稱「正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持肯定的態度,用在引文與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場合。正引一般是用來印證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如:
①這安公子是那女孩兒一般百依百順的,怎麼忽然的這等執性起來?……他這一段是從至性中來,正所謂兒女中的英雄,一時便有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旁人只說是慢慢的勸著就勸轉來了,那知他早打了個「九牛拉不轉」的主意,一言抄百總,任是誰說,算是去定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在小說中,安公子的父親因為兩次河堤決口,被責問不善治理而革職查辦,在山陽縣收監。安公子救父心切,不顧從未出過遠門,一改平日女孩子般的百依百順,決意要身帶數千兩銀子跋山涉水三千里去山陽縣營救父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榮華富貴不能使他受到誘惑,貧賤困苦不能使他動搖,權勢強暴不能使他屈服。」「九牛拉不轉」是引用俗語。兩處引用都是說明安公子此時的性格格外倔強,什麼樣的話、什麼樣的人都不能改變他營救父親的決心,和所引用的原句的意思一致,所以是正面引用。這里沒有指明出處,是暗引。
②那秦鍾魂魄那裡肯就去,又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因此百般求告鬼判。無奈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吒秦鍾道:「虧你還是讀過書的人,豈不知俗語說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的關礙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
「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閻王下命令叫你三更死,叫勾魂鬼勾你的魂,誰也沒辦法叫你活到五更。」這句俗語在這里是正面引用,作者借鬼判之口說出來,將陰間的鐵面無私和陽間封建政治制度下的瞻情顧意、徇私舞弊、黑暗腐敗作了鮮明的對比。它表達了作者說這段話的目的,即是要狠狠地鞭撻陽間的封建政權。這是正引,也是明引。
③《陸象山語錄》有一則寫道:「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接著,他又舉出下面一首詩:
讀書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
切身須要急思量。
這就是所謂「讀書不求甚解」的意思。本來說不求甚解也並非真的不要求把書讀懂,而是主張對於難懂的地方先放它過去,不要死摳住不放。也許看完上下文之後,對於難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後再求解釋。這個意思對於我們現在青年讀者似乎特別有用。
(鄧拓《燕山夜話·不要秘訣的秘訣》)
這段文字有三處引用。第一處是作者引用陸九淵的《陸象山語錄》中「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第二處是引用陸九淵的一首詩「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第三處是「讀書不求甚解」,作者在闡明自己的觀點時引用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中「好讀書,不求甚解」一語。作者對前面所引用的句子和詩句是表示肯定的,它們和本文所要表達的意思一致,都是說讀書不必太死心眼,一個問題沒弄懂,不必總是鑽在這個問題中,非得弄明白不可,有時候問題沒弄明白,時間卻耽誤了,所以主張對於難懂的地方先暫放過去,等以後再慢慢地去弄清楚。這就是正引的手法。作者為了不引起讀者的誤解,對「不求甚解」反復加以解釋,特別指出「對於我們現在青年讀者似乎特別有用」。第一處和第二處點明了出處,是明引;第三處則沒有點明出處,是暗引。
反引
反用又稱「反引」,就是引用者對所引用的語句加以評判,持否定的態度,即所使用的意思與原來的意思是相反的,以達到標新立異,或起到諷刺的作用。反用從形式上還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照錄原文,然後對原文加以否定或修正;第二類是直接改動原文,使本文所用的意思與原文相反;第三類是引出原文的大意,然後再提出異議。如:
①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後來的道學先生們,對於母親,表面上總算是敬重的了,然而雖然如此,中國的為母的女性,還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輕蔑。
(魯迅《南腔北調集·關於婦女解放》)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是孔子說的一句話,意思是:「這世界上,只有女人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就會怨恨。」作者對這句話持否定態度,先引用這句話,接著馬上對這句話作出評判,認為把女子和小人歸在一起,是對女子極大的輕蔑。在要求婦女解放的時代,魯迅先生反其意而用之,為婦女爭取解放而大聲疾呼。
②「子入太廟,每事問。」至今傳為美談。但你入輪船,最好每事不必問,茶房之怕麻煩,之懶惰,是他們的特徵;你問他們,他們或說不曉得,或故意和你開開玩笑,好在他們對客人們,除行李外,一切是不負責任的。
(朱自清《海行雜記》)
這段文字中引語出自《論語·八佾》,意思是:「孔子每次進太廟,事事都要問。」作者引用這句話是說,古人認為好問是一種美德,然後在後面指明現在輪船上就不能好問了。引用原話而變其意,是反引手法。
上面兩個例子都是直接照錄原話,然後加以否定或修正,所以都屬於反用中的第一類。
③沐芳莫彈冠,
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
至人貴藏暉。
(唐·李白《沐浴子》)
《楚辭·漁父》中有「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的句子。再看李白這首詩,很明顯用了反用的手法,將「必」直接改成了「莫」,語意正好相反,屬於反用中的第二類。
④哦,我的劍要歸寢了!
我不要學輕佻的李將軍,
拿他的兵器去射老虎,
其實只射著一塊僵冷的頑石。
哦,我的劍要歸寢了!
我也不要學迂腐的李翰林,
拿他的兵器去割流水,
一壁割著,一壁水又流著。
哦,我的兵器只要韜藏,
我的兵器只要酣睡。
我的兵器不斬芟奸橫,
我知道奸橫是僵冷的頑石一堆;
我的兵器也不要割著愁苦,
我知道愁苦是割不斷的流水。
哦,我的大功告成了!
讓我的寶劍歸寢了!
我豈似滑頭的漢高祖,
拿寶劍斫死了一條白蛇,
因此造一個謠言,
就騙到了一個天下?
(聞一多《劍匣》)
這一節詩有三處引用:「李廣射石」、「翰林斷水」、「高祖斬蛇」。「李廣射石」源出《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意思是:「李將軍去打獵,看見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便一箭射去,箭桿沒入其中,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塊石頭。」「翰林斷水」中」翰林「指李白,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高祖斬蛇」源出《史記·高祖本紀》,劉邦飲酒醉於澤中,遇到大蛇擋道,於是拔劍把蛇斬成兩段,後以此作為得到「神助」而起義、奪取天下的宣言。詩人在這里引用原文大意,然後再提出異議,「我不要學輕佻的李將軍」,「我也不要學迂腐的李翰林」,「我豈似滑頭的漢高祖」,非常鮮明地表示了詩人的意向。
⑤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唐·李商隱《賈生》)
漢代的賈誼是個非常有才能的政治家,曾受到大臣們的排擠而放逐在外。這里前面兩句的意思是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被放逐的賈誼,這在封建文人的眼中是一種十分榮耀的事情,這個機會簡直千載難逢,暗示才幹能夠得到發揮了。第三句的意思是漢文帝虛懷垂詢,凝神傾聽,使得兩個人靠得非常近。第四句則是悲嘆漢文帝聽得這么入神,不是問關於天下蒼生的大事,問的卻是有關虛幻鬼神的故事。第三句和第四句本來是說文帝愛才,詩人在這里做翻案文章,反其意而用之,諷刺文帝不是真的愛才,藉以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
上述例④和例⑤都是引用原文的大意,繼而提出異議,屬於反用中的第三類。
借引
借用有兩種。一種又稱「改用」,就是原文的本意與所要表達的意義既不相同相似,也不相反相對,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相關性。它可以推陳出新,增強生動性,產生幽默風趣的效果,也可引起讀者對故事的聯想,增強形象性。還有一種就是借用數學中的符號,組合成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達復雜的思想內容,達到言簡意賅的目的,有直觀形象的藝術效果。如:
①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宋代晏殊《蝶戀花》,原意是寫在蒼涼的深秋獨登高樓悵望,這里用來作為第一境,即表示追求理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柳永《蝶戀花》,原意是因為思念愛人而漸漸變得憔悴,表示相思之苦,這里用來作為第二境,即表示艱苦地追求、探索。「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出自宋代辛棄疾《青玉案》,原意是寫無意中發現了意中人的驚喜心情,這里用來作為第三境,即表示取得成功、實現理想的喜悅心情。這三處引用都是寫閨情離愁,作者以它們的相關性來比喻治學的三境,只是就引語原意加以引申而已,以此來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並無深意,是借用的手法。
②大熱天氣,闊人還忙於應酬,汗流浹背,窮人卻夾了一條破席,鋪在路上,脫衣服,浴涼風,其樂無窮,這叫做「席捲天下」。
(魯迅《安貧樂道法》)
「席捲天下」出自漢代賈誼《過秦論》,原意是說秦孝公想吞並天下,這里是故意加以曲解,望文生義,引起讀者的聯想,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用來表示窮人捲起席子到露天地上睡覺的情景。
③小乙:「泡泡!」
媽:「小濟,快,找小盆去!」
爸:「等等,小乙,先別撒!」隨小濟作快步走,床下椅下,分頭找小盆,至為緊張,且喊且走:「小盆在哪兒?」只在此屋中,雲深不知處,無論如何,找不到小盆。媽曳小乙疾走如風,入廁,風暴漸息。
(老舍《文藝副產品》)
「只在此屋中,雲深不知處」出自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詩:「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作者借用後面兩句,並把「山」改為「屋」字,藉以描寫孩子要撒尿,全家人出動找小尿盆,而小尿盆不見蹤影的情景,同引詩的原意並不相同或相對,只是憑著不知該到屋裡何處找小尿盆與不知到山中何處找師父有相關性的因素,望景生義,故予引用。這樣就增強了文章的幽默感,令文字妙趣橫生,是借用的手法。
上面三個例子都是屬於第一種借用手法,即借用與原文有某一方面的相關性,來增強文字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並產生幽默的效果。
④倘不得已,我以為還不如帶些獸性,如果合於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人+家畜性=某一種人。
(魯迅《略論中國人的臉》)
人加上家畜性等於某一種人,初看起來我們根本沒有見過也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理論、什麼公式。在作者看來,帶有「家畜」的馴服性格的「某一種人」,其實是無異於消除了「獸性」,沒有了反抗精神的人,正如文中所說對他本身來說是「沒有什麼益處」的,只不過使「牧人喜歡」而已。作者借用數學中的符號「+」和「=」,使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的加法算式,巧妙而鮮明地表達了他主張反抗的嚴肅主題,因為馴服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沒有什麼益處」的,只是使外國人喜歡而已。這樣的描寫言簡意賅、乾脆利落。
⑤筆者認為,胡適所犯的錯誤,是因為他只注意到其不可分的一面,因此他得出了石頭=賈寶玉=作者(曹雪芹)的結論,提出了自傳說。
(馬力《從敘述手法看「石頭」
在〈紅樓夢〉中的作用》)
胡適曾經片面地認為《紅樓夢》的敘述者(石頭)、主人公(賈寶玉)和作者(曹雪芹)實際上是同一個人。本文作者為了說明「他只注意到其不可分的一面」這個觀點,借用了兩個「=」號,就把胡適的這種錯誤觀點簡潔而又直觀地表達了出來,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幽默感。
⑥天才=2%的靈感+98%的汗水。
(愛迪生名言)
這句話是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我們今天也經常用到,證明天才並不是游手好閑就得到的,它其實是靠勤奮和汗水,是靠努力拚搏換來的。這個公式形象地說明了天才與靈感、勤奮之間的辯證關系。一句話概括,簡單明了,卻又點面俱到。
上述④⑤⑥三個例子都是用數學符號來表達某種意圖、某種思想感情,言簡意賅,能產生直觀形象的藝術效果。這屬於第二種借用手法。
編輯本段作用介紹
1.引用,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如:
①我於是就拋了死相,放心說笑起來,而不意立刻又碰了正經人的釘子:說是使他們「失望」了。我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是老人們的世界,現在是少年們的世界了;但竟不料治世的人們雖異,而其禁止說笑也則同。那麼,我的死相也還得裝下去,裝下去,「死而後已」,豈不痛哉!
(魯迅《忽然想到》)
「死而後已」一語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死而後已」一般是和「鞠躬盡瘁」用在一起,其本意是:「不怕勞苦地貢獻自己的一切直至死,即盡心國家大事,至死才罷休。」作者在這里引用,雖然也有至死才罷休的意思,卻不是為了國家大事,而是「裝死相」裝到死才算完結,反映出作者對那個「愚民的專制時代」的抨擊。它使人們裝成死相,到處死氣沉沉,甚至連說笑一下都不行,毫無半點生氣,表現了作者極大的悲憤。後面再加上一個「豈不痛哉」,語氣更加沉痛、強烈,大大地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
②夜間人定後……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里就算好人家,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性情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這幾天還不乏,趁這會子不歇一歇,還嚼什麼蛆。」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清·曹雪芹《紅樓夢》)
紫鵑引用俗語「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簡明地概括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以相互知心為基礎的,道出他們愛情的可貴之處,也反映了他們執著痛苦的心情。林黛玉聽了這句話後,錐心刺骨,激動萬分,徹夜難眠。她這種憂郁悲痛的情緒也感染了讀者,吸引了讀者,使讀者忍不住掩卷嘆息他們多難的愛情。可見用一個俗語來概括事情的感染力之大。
③綠樹聽鵜〖造字-03.jpg〗,
更那堪,
鷓鴣聲住,
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
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
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
向河梁,
回頭萬里,
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
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
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
醉明月。
(宋·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這首詞的背景是:詞人的族弟遭貶官至桂林,詞人深有感觸,遂借離別之情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詞人在此詞中引用了四個典故,都是生離死別的場面,憑借這些典故場面,表達了今日一別,不知哪年哪月還能重逢,也許是生死離別也不一定的心情。再念及自身,同時表達了極度悲傷的心情。「馬上琵琶關塞黑」出自漢代王昭君出塞和番,嫁給南匈奴單於的故事。昭君離開自己的故鄉,遠離熟悉的親人,去那言語不通、習俗不同的異國他鄉,自是心裡非常難過。「看燕燕,送歸妾」是出自春秋時代衛庄公妾的兒子被殺,庄公的妻子庄姜送她回娘家,因為此後都不可能再相見,庄姜感懷大家以往相處的情景,於是作《燕燕》一詩哀嘆離別的典故。「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出自漢朝李陵戰敗後投降匈奴,從此身敗名裂的典故。李陵與蘇武在河橋上分別,此後相距遙遙,怕是永無相見之日。「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出自戰國時代劍客荊軻刺秦王的典故。燕太子丹在易水為他送別,都穿著白色衣冠,以表示壯士一去不復返,氣氛悲壯。詞人暗引這些典故,語言凝練,將自己的不幸遭遇及復雜的心情抒發得行雲流水一般,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令人讀後回腸盪氣,有如親臨其境,感受了那番生離死別。
2.引用,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如:
①不是嗎?山海關縱然是堅固險要,可也有被攻破的記載;而吳三桂的引清入關,更是不攻自破。多爾袞的鐵騎,不就是從這洞開的大門下面蜂擁而過席捲中原的嗎?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梅村《圓圓曲》,道出了當時愛國人士對吳三桂的憤慨和痛恨。盡管歷史學家對吳三桂降清的動機是否是為了「紅顏」這一事實還有爭議,但雄關被出賣而不攻自破卻是事實,也是教訓。
(峻青《雄關賦》)
山海關是天下聞名的險要關口,但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清朝政府當年就是從「固若金湯」的山海關蜂擁而入、席捲中原,說明山海關縱然險要,可也有被攻破的記載。作者接著引用吳梅村《圓圓曲》中「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兩句來增添說服力。當年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城,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掠去,而當時吳三桂是指揮鎮守山海關的大將,為了紅顏,他一怒之下,引清兵入關。雖然這一事件是否屬實還有爭議,但山海關卻終究是被攻破了。作者引用此詩,充實了論據,更加有力地說明「那所謂『固若金湯』的雄關,是從來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堅固的雄關,只有存在於人們的心中」這個觀點。
②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吳晗《談骨氣》)
這是文章的開頭部分,作者首先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四句話。孟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說的話當然很有分量,這無形之中就為作者的論點提供了論據,再加上作者自己的論述,兩者有機地結合,為文章增添了說服力。
③荔枝不耐貯藏,正如白居易說的:「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因為荔枝不耐貯藏,古代宮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飛騎從南方遠送長安或洛陽,給人民造成許多痛苦。唐明皇為了寵幸楊貴妃,就干過這樣損害百姓的事。唐代杜牧詩雲:「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作者為了說明荔枝的不易貯藏,先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中的句子「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荔枝的這個特點。為了更突出,令人更加相信,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一詩,說的是唐明皇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心,令人從千里之外運送荔枝來長安。為了保持荔枝的新鮮,運送人日夜兼程,逢山過山,遇水過水,甚至踐踏農民的田地莊稼,根本不顧農民的死活。這樣引用給人極其深刻的印象,不但加強了文章的力度,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藝術性。

㈦ 初中7到9年級語文引用典故的詩詞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㈧ 七下語文引用的例子

必須找出課文。
根據課文再判斷哪些是引用,哪些是化用,哪些是舉例子。

㈨ 求初中語文五種表達方式的例子 最好是初中語文書上有的

橋上的獅子有的復母子相制抱,有的傾聽水聲,有的關注行人,千態萬狀 ,惟妙惟肖。(說明)《中國石拱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 悔恨。(抒情)《生命的意義》
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而且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議論)《懷疑與學問》
孔乙己露出頹唐不安的神情,臉上籠上一層灰色(描寫)《孔乙己》
白兔向諸神之王請求撤銷那個慷慨的賞賜。(敘述)《白兔和月亮》

以上語句出自這些課文,但只是接近,僅供參考。

㈩ 初中語文帶有引用的美言美句怎麼寫

下面是一組帶有引用的美言美句,供你參考:
1、 我夢想:來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壯麗。
我夢想:來到海邊的沙灘,從波濤的澎湃中感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驚心動魄。
我夢想:來到白雪皚皚的高山,在朝陽的艷麗中,領略「紅裝素裹」的分外妖嬈。
2、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
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千顆子」的收獲;
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
幸福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追求。
3、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它重塑了我的靈魂。
簡愛說過:「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作為女性的自尊。
白朗寧說過:「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我懂得了為他人奉獻愛心是多麼重要。
裴多菲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懂得了自由的價值。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貴。
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4、瀟灑是一道恪守在每個人心靈中的美麗的風景。
瀟灑的內涵包羅萬象,
「採菊東籬下」是一種清凈的瀟灑;
「勝似閑庭信步」是一種喜悅的瀟灑;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一種豪邁的瀟灑;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種自信的瀟灑;
「獨釣寒江雪」是一種高潔的瀟灑;
「不破樓蘭終不還」是一種悲壯的瀟灑。
5、即使我們只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干」;
即使我們只是一隻春蠶,也應該「春蠶到死絲方盡」;
即使我們只是一片樹葉,也應該「化作春泥更護花」;
6、我夢想,馳騁於塞外遼闊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雄渾;
我夢想,置身於江南秀麗的小鎮,在綿綿的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情調;
我夢想,登臨五嶽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輝煌中,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魄;
我夢想,來到美麗的北戴河邊,在一片的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壯闊。
我夢想,坐在了家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我夢想,登上了齊魯的泰山,在雲霧的飄繞中,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我夢想,來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潔的月光下,觀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
7、陶淵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折射出冷靜的人生選擇;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責任感;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已經掙脫並超越了自己的苦難,顯露出普度眾生的情懷;
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更是一代偉人對飽經滄桑的神州大地的歷史性。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引用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