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象出版社六年級上冊 科學教案知識點及試卷
大象出版社六年級上冊 科學教案知識點及試卷大象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植物角里的科學 《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教學目標: 1、能對現象的原因、條件、過程和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藉助資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會從眾多的問題中選出科學問題,能通過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 3、樂於接受他人的觀點,學會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 1、藉助他人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權威。 2、通過各種方法選出科學問題。 教學難點:選出科學問題。 教具准備:幾盆身子傾斜的花草,資料卡,圖片,關於植物的書籍,准備好資料本。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提問 在每組桌子上放置一盆傾斜的鳳仙花,斜向南方。 師:不知道什麼時候,窗檯邊上的鳳仙花,都悄悄的把頭探向了窗外。它們傾斜著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種力量所吸引。有標記的這里向著南方。你們能找到答案嗎? 學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現象?比如路邊的哪棵樹、盆景、向日葵(教師出示照片)。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有哪些認識和疑惑?請同學們交流。 二、猜想與假設 師:誰有這么大的魅力,讓花草為之傾倒?請同學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條件、過程進行猜想。 學生討論後交流。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師: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們很有必要要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學家的研究、學者的報告,書上的資料等。 三、分析與總結 師: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種猜想,對於明顯不符合實際的猜想,我們應及時排除,以確保更具有價值的假設能得以研究。這樣獲得的問題,才更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板書《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師:哪個假設最不可能成立呢 ?說說理由。 請同學說出判斷的方法和結果。 比如,「不可能是風刮斜的。因為這幾天沒有大風;另外,窗戶晚上還關著,沒有北風吹過來。」我們可以通過報紙查天氣預報,還可以實地觀察。 記錄學生最後留下的科學問題。 師:我們不能對所有的猜想都進行探究,因為時間、能力、條件等都是有限的,怎麼辦呢?我們常常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時又要對這些猜想進行選擇,可以用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選出科學的問題後,再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計劃與組織 師: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麼進行實驗呢?請同學們討論你們所選問題的實驗思路。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交流。重點是思路的調整和肯定,材料的准備。 師:根據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在這節課後准備好我們的實驗材料。為下節課的實驗做好准備。 《在實驗中探秘》 教學目標: 1、經歷設計實驗、動手做實驗、收集實驗現象、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獲取結論、把實驗結論和同學們共享的科學探究過程,知道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根的向水性。 2、在實驗過程中能與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方案。 3、能和小組同學一起,堅持實驗觀察,並做好記載。 4、能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獲取科學的結論。 5、在實驗過程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產生新的問題。 6、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教學准備: 1、學生准備:一人准備一株矮小的植物。 2、小組准備:探究記錄本;標簽紙4張;紙盒四隻;水壺一隻;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學習 1、談話:植物角的植物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變化? 教學說明:通過談話,喚起學生關於植物角植物變化而產生的問題的記憶,提出研究問題。 學生可能根據上節課提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陽光照射的方向有關;和長期只在花盆的一側澆水有關;和土壤里肥料分布不均勻有關等。學生的猜想有的有一定的依據,有的則是無依據的。如果出現不合理的猜想,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辨析,排除不合理的猜想。 2、提問:怎樣才能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教學說明:學生可能會根據以往科學探究的經驗,提出「做實驗」。猜想只有通過實驗才能驗證,本環節旨在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驗證意識。 二、設計實驗 1、談話: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小組的猜想是什麼?怎樣設計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教學說明:小組內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教師要建議小組內相對集中地研究一個問題。 2、小組討論:各小組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你們打算怎麼研究?實驗中涉及的因素有哪些?你們控制的變數是什麼?怎樣控制變數?請各小組討論後制定實驗方案。 教學說明:實驗方案的制定,應該由小組同學合作共同完成,相信學生經過三年的科學探究經歷,能較好地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3、交流實驗方案:你們小組研究的問題是什麼?你們打算怎樣進行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哪個小組給大家匯報一下? 教學說明:一個小組的實驗方案如何,能反映全班同學設計實驗方案的水平,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師生會發現一些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從而有指向地指導學生設計對比實驗。 4、全班共同分析:他們的方案設計的合理嗎?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教學說明:在學生分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敏銳的眼光,及時發現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方案進行完善。 5、完善實驗方案:請各小組完善你們的實驗方案! 教學說明:學生在分析樣本後,會反思自己的實驗方案,然後在小組內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 三、組裝實驗材料 1、准備實驗材料:我們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我們需要哪些實驗材料? 教學說明:在准備實驗材料之前,學生要根據實驗方案,准備實驗需要的材料。 2、分組組裝實驗材料。請同學們根據實驗方案組裝實驗材料。 教學說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可能有一些實驗材料沒有寫進實驗方案中,也有可能一些材料多餘了,有可能對實驗方案進行再次修改。 3、小組分工:怎樣操作?怎樣觀察和記錄? 教學說明:組裝好了,小組同學應該有一個分工:有記錄員,有操作員,有觀察員……小組內進行合理的分工,對實驗的有序進行將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實驗觀察中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4、反思與評價:在組裝實驗過程中,你們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問題?你認為本組同學表現如何? 教學說明:在實驗裝置完成後,有必要對組裝實驗的過程進行反思。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是一個不斷修正實驗方案的過程,也是一個在經歷中獲得積極體驗的過程。對小組同學、班級同學積極性的評價,對本組同學經驗的反思,都會是一種深刻的探究體驗。 第二課時 一、匯報交流 提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驗和觀察,我們各小組都有哪些發現? 教學說明:學生在實驗和觀察過程中,獲得了第一手的資料,把學生這些觀察報告在全班進行交流,有助於學生了解其他小組實驗的成果,也是師生共同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的需要。教師應引導向光性小組和向水性實驗小組分別進行匯報交流。 二、歸納分析 1、討論:各小組實驗的情況有相同的地方嗎? 教學說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發現分組實驗實驗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從而進一步發現,控制的變數和實驗結果之間的關系。 2、思考:這些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教學說明: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現象和變數之間的關系,得出實驗結論。陽光控制組可以得出結論:植物生長向著有光的地方生長,這在科學實驗中是證實;而水份控制組得出的結論是:植物生長方向和澆水的方向無關,這在科學實驗中是證偽。 3、提問:在實驗中,我們還發現了什麼問題? 教學說明:在實驗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是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的一般經歷,這也應該成為小學生在科學探究實驗中的過程。問題意識的培養,就是要鼓勵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問題。 4、小結:我們在實驗中,發現植物生長過程中,不斷地向有光的地方傾斜,科學家通過研究也發現了這個秘密,這叫做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生長的方向與澆水的方向無關。 三、延伸拓展 問題:植物生長的方向與澆水的方向無關,植物的根的生長方向與澆水的方向有關嗎?怎樣知道? 教學說明:一個研究的結束,意味著一個新的研究的開始。此環節引導學生對新問題進行思考,意在為進行新的研究打下伏筆。 《研究仍在繼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意識到科學就是在不斷發現新的問題的過程中得以延續和進步的。 2、讓學生再一次經歷從問題發現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新的問題仍在發現中,研究仍在繼續中,本課將主要引導學生研究植物根的向水性。 教學准備:油菜種子、不透光的紙盒四個,剪刀、膠帶、花盆四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在研究植物的身子為什麼會長歪時,我們還有了新的意外的發現。你發現了哪些問題? 學生說一說。 二、合作探究。 1、反思與提問 學生交流自己的問題,教師引導進行選取。( 「植物的根為什麼會偏向有水的一邊?」「植物是通過根來吸收水分的嗎?」)假如學生能提出更有價值且適宜他們研究的問題,教師也要加以鼓勵和指導。 2、猜想原因,設計實驗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以下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 「研究根吸水的實驗」主要目的是探究和證實植物是通過根來吸收水分的。具體方法見教材。實驗中,還可以在瓶中的水裡加入1-2滴紅墨水,這樣將有助於觀察。 第二個實驗「探究根的向水生長實驗」,是觀察大豆或稻子等種子發芽後根的生長方向來說明根具有向水生長的性質。 三、分析與總結 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分析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並做出結論。 課文中的「知識鏈接」是對學生本單元探究學習的知識補充和綜述,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經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植物有許多特性,這對於我們更好的種植、管理植物有很大的幫助。 二、表達與交流 1、教師引導學生學生採用適當的形式進行成果交流,並應用到實踐中。 2、寫一份管好植物角的建議書並交流。 三、回顧與反思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的內容,理清教材脈絡。 2、試寫出本次「旅行」經過的地方。 3、師生交流評議。四、拓展 1、學生閱讀「科學自助餐」,進一步了解植物的生活習性。 第二單元 讓生活充滿陽光 《讓生活充滿陽光》 教學目標: 1、知道進行一項大的活動(事情)首先要從整體上進行計劃和組織。 2、能較好的分析討論他人的經驗。 3、培養學生嚴禁認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活動整體構思意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活動整體構思意識。 教學准備:實驗室進行暗室效果設計,下載的遠程教育資源中的一些場景圖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上課時,打開實驗室的門(不大),讓學生進入「暗室」。 師:走進這個房間瞬間,同學們有什麼感受?談一談. 這時,學生的感受會有兩方面,一是陰涼舒適,最多的是昏暗害怕、不方便。鼓勵學生能從不同的側面對事情進行評價,選定我們今天「想使這里亮起來」。 二、回顧反思 師:我們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存在採光不足的問題?師生交流。 三、計劃與組織 師:假如你是地下停車場的負責人,你是那條街道的負責人,當你發現這里採光不足時,你會怎麼做呢? 學生大多能想到安上各種各樣的燈,既節能又美觀。(因為電視、生活中常見這樣的場景。)沒有去實地考察、廣集方案的意識。 師:這么大的工程,我們怎麼能一個人或幾個人一商量就去草率的進行呢?想一想我們「鄭東新區」是多麼的美,我們的「水立方」、「鳥巢」、還有那世人稱贊的「奧運會開幕式」,「奧運會的口號」,舞動的「京」字,熊貓的名字……這些活動大家都是通過什麼方式做得這么出色呢? 學生討論,但是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活動也可「招標」。 師:人們對於一項重大的事情,不是拍拍腦門,一次沖動就做出決定的。很多時候通過招標、邀請、比賽、論證會等方式,廣征方法和建議,從中篩選出最佳設計方案後,才進行實施的。我們也可以開展一個「採光設計方案邀請賽」,邀請我們全體學生參與設計,從中選取最佳方案,讓其我們每個小組都來設計吧。 師:就像我們家衛生間、廚房一樣,能通過改造就能達到我們的目的時,我們是不會把房子推倒重建的。也像我們身邊的都市村莊一樣,怎麼改也達不到現代大都市的要求時,我們就會設計一套新的方案,重新進行建造。我們的設計方案相應的可以分成「改進型方案」和「理想型方案」兩種。 出示15頁的「採光方案設計邀請賽」圖片,注意要求。 師:你們對哪裡的採光不足進行設計呢?怎樣參加這次邀請賽呢?小組討論,制定一個可行的研究計劃。 小組討論,寫計劃。(這時的學生還可能沒有達到「實地考察,發現問題——搜集資料,制定方案——實驗驗證方案,用模型解釋解決方案」的水平)教師巡視傾聽、必要的指導。 師:我們可以參考16頁奇妙小組的研究計劃,對比自己的方案,修改完善我們的總體研究計劃。 教師進行小組指導。 四、交流總結。 學生交流匯報自己的改進方案,師生評議。 《探尋光的路線》 教學目標: 1、逐步形成主動積極收集資料、依據計劃進行研究的探究習慣。 2、能和小組同學合作探究部分建築物採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3、能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獲取科學的結論。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鏡的反光作用,知道物體反光能力的強弱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悅。 教學准備: 教師:下載並整合的遠程教育資源中關於光的傳播教學課件;鏡子,鋁板,紙板,凸透鏡等。 學生:模擬建築物(紙箱),電筒,彎管吸管;鏡子,鋁板,紙板等。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醫院的長通道為什麼會出現採光問題? 二、模擬實驗。 1、實驗探究光傳播的路線 (1)演示實驗:我們需要哪些材料來做模擬實驗? (2)思考:光是怎樣傳播的?為什麼光照不到建築物的內部?為什麼會出現影子? 學生猜測,大膽假設。 (3)學生實驗:我們用彎管吸管能看見日光燈嗎?為什麼? 師生共同利用彎管吸管觀察日光燈,通過這一小實驗探
2. 大象版六年級科學實驗有哪些
我們使用的是青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