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為學閱讀答案六年級

為學閱讀答案六年級

發布時間:2021-03-10 15:42:10

㈠ 為學 閱讀答案

26.為學
一、白鶴堂集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教育他們立定志向,刻苦學習,學有所成 二、1.dai42.yong13.qi44.bing3 三、1.胡塗,遲鈍2.平常3天天4沒有什麼5.終於遲鈍 四、1.(l)邊境(2)yu4告訴(3)您(4)難道2.(1)我想去南海,怎麼樣?(2)我多年來想買條船去(南海),還沒能做到。3.(1)學問(2)學習4.第①句問中帶有懷疑的意味,第②句用肯定語氣,表示富者對貧者的舉動不以為然,是嘲笑對方。5.(l)疑問語氣(2)感嘆語氣(3)肯定語氣(4)加強語氣(5)反問語氣6.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乎,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㈡ 為學閱讀答案

1、只要有心,就無難事。學習也是一樣。
2、憑著一瓶一缽到南海去的這件事情
3、
4、第一處表示疑問和輕視,第二處表示驚訝和不相信
5、富者可以買舟,而沒去南海,貧者只一瓶一缽,卻去了南海;
富者數年欲去南海,而不決,貧者只要決定,就行動

六年級上半學期的《為學》解釋,急急急急。。。。。。。。。。。。。。。。。。。。

為學

[清]彭端淑

【概況】現屬於試驗版六年級三十七課《為學》,原題目為《為學一首示子侄》,有刪節。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譯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做,那麼困難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麼容易的事情也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學習,那麼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學習,那麼容易的也困難了。

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一個貧窮,其中的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
富和尚說:「您憑借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我憑借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雇船而往下遊走,還沒有能夠去成。您靠什麼能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顯出了慚愧神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作者資料】
彭端淑(約1699一約1779年),字樂齋,號儀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並稱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從小聰慧穎異,十歲即能文。他與弟彭肇誅、彭遵泅於紫雲山下「相為師友」,同窗苦讀達六年之久。他後來的成就並不是靠先天的才氣,而主要是得力於後天的踏實勤學。他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為學一首示子侄》,說四川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朝聖。」富和尚問:「你憑什麼前去?」窮和尚回答說:「我帶一瓶一缽就夠了。」富和尚說:「幾年來我想雇船去,還未能實現呢,你憑什麼去得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去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這個故事,生動扼要地論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難與易、主觀與客觀之間有著辯證的關系,特別強調它們是可以轉化的,轉化的條件就是人們主觀上刻苦努力、頑強奮斗的精神。彭端淑正是從立志苦行的僧人那裡,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從而工苦力學。他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舉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進士,進入仕途,任吏部主事,遷本部員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順天(今北京)鄉試同考官。乾隆二十年出任廣東肇羅道署察史。當時的肇羅道為「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可見朝廷對他的器重和信任。他一到任,即以「清植』,二字自勵,於是上行下效,吏民稱便。他身為朝廷命官 節制重鎮.但出行議事,巡視察訪,卻輕衣減從,杜絕了那種前呼後擁、鳴鑼清道的排場;並嚴禁「迎送饋」 違者嚴懲,深為「吏民稱歌」。特別是對那些才識具茂之士,他更親自考核,不拘一格地量才錄用,「成就甚眾」;而對於民事糾紛,刑律訴訟,則「務更正,使之相安」。由於他比較能廣接視聽,了解民瘼,依據案情,權衡事理,循律論斷,旬月之間便弄清了肇羅道所屬州縣陳積老案三千餘件,由是聲威大振,朝廷大吏「深相倚重」。彭端淑在廣東做官約六七年光景,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為顯赫的時期。

彭端淑在為官期間,雖力求進取,決心興利除弊,上報朝廷,下慰民望,不願碌碌終此一生。但是,當時的清王朝已進。人極為興盛的乾隆時代,經濟文化也出現了相當繁榮的興旺景象,而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也日益尖銳復雜了起來。彭端淑在多年的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榮下面民生維艱的社會現實,官場中的明爭暗鬥,最高統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內心逐漸滋生了一種憤懣和惆悵之情,消極避世的隱追思想也逐漸地發展了起來。他在一次監督運送大十去粵西的歸途中,失足落水,雖倖免於死,但卻認為這是大難即將臨頭的預兆。他仰天長嘆:「人於宦途不滿意,輒以咎人,此誰擠之者!今不葬魚腹,天於我厚矣,復何望焉。」即由廣東辭官歸蜀。

歸蜀後,彭端淑便在成都錦江書院「以實學課土」擔任主教,開始了他一生中作育人才的教學生涯。錦江書院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四川按察使劉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遺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學府。學員選自省內秀才以上人員,學員學費、生活費由清政府撥給該院的學田供給,在院學生有兩百人左右的規模,著名學者李調元曾是該院學生。彭端淑主錦江書院講席之後,以他廣博的學識,竭盡他晚年的全力於教書育人。此時,他對宦海仕途生活極為厭倦,甚至悔恨自己過去熱衷什途力爭功名是誤落塵網,陷入歧途。他在《寄仲尹》這首詩中說:「『疲驢消日月,薄宦久;」『脫羈地,鴻雁游海天。」直到老死,彭端淑把他一生中的最後約二十年時間,全部貢獻給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業。他在《戊戌草·寒食》一詩中有明確的記載:「錦江棲遲二十年,每逢寒食一清然。」這對他講席書院的時間和心境都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

彭端淑一生苦工詩文,他一直堅持「詩學漢。魏,文學左、史,皆詣極精微」。但在文學道路上,他卻是有一番曲折經歷的。他在《白鶴堂晚年自訂詩稿》的序中說:「餘一生精力盡於制義,四十為古文,五載成集,近五十始為詩,已二十五年矣。」「制義』即人股文。可見,彭端淑在五十歲以前,主要是致力於八股和古文。盡管他在古文方面「學之可為至篤」,然而在清廷專制統治和「文字獄」的壓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縛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礙了他在文學上的發展。直到近五十歲時,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現出激越奮進。深沉穩健的傾向,給人以鼓舞和教益。

為官時的經歷使彭端淑對民生維艱的社會現實有深刻的體會,因而在他的詩中對廣大貧苦農民寄予了滿腔的同情。每當荒年歉收,飢民無衣無食,他總是憂心如焚。他在《夏鎮》一詩中憤憤地寫道:「粟米貴如珠,頓年遭水浸。男婦多鳩形,魚蝦實為命。」在《七月十六日》一詩中又對長年勤勞耕作的貧苦農民寄予了「憂早幾經旬,農夫心獨苦』的深情贊嘆!

彭端淑寫景的詩很有情味。如記錦江春色的《清明》:「步出郭西行,驚心節復更。花殘寒食雨,春老杜鵑聲。薺麥村村秀,新煙處處生。錦城風物好,無那故鄉情。』如果不是春大到成都郊外走上幾趟,如此有情味的詩情是怎麼也體會不到的。

彭端淑一生著述較多,可惜不少已經散佚。他與其弟彭肇殊、彭遵泅曾共性於京師,俱以文知名於當時,一時有「丹棱三彭」之稱。當然,在「三彭」中,以彭端淑最為著名,影響 也最大。有《白鶴堂文集》、《雪夜詩談》、《晚年詩稿》等傳世。

彭端淑活了八十一歲,死後葬於彭山縣公義場羅家山,至今尚有墳台遺址。

㈣ 《為學》練習題帶答案

《為學》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1.指出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組。()
A.不逮人(dài)迄乎成(qì)昏與庸(yōnɡ)屏棄(bǐng)
B.蜀之鄙(bǐ)何恃(shì)飯缽(bō)慚色(cán)
C.語於富者(yǔ)僧人(sēng)久而不怠(dài)彭端淑(shū)
2.解釋下列句中「者」的意思。
①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②富者有慚色()
③能者為師()
④食馬者()
3.解釋下列句中「之」的意思
①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②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③吾欲之南海()
④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4.「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的正確譯文是()
A.人們立志求學,為什麼還不如四川的鄙和尚呢?
B.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不如四川那個地位低下的和尚嗎?
C.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上那個窮和尚嗎?
D.人們立志求學,往往顧慮趕不上四川邊境上那個窮和尚。
5.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譯:
②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譯:
6.了解下邊文言詞語的意義或用法:
①下邊句中加點的詞,有的意義跟現代漢詞不同,有的讀音也不同,在括弧里加以說明。
蜀之鄙有二僧()貧者語於富者曰()
子何恃而住()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者」在文言中相當於「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等。試解釋下邊句子中的「者」字。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富者有慚色()
能者為師()普通勞動者()
③「乎」、「矣」、「也」、「焉」、「哉」都是文言中常用的語氣詞。先朗讀下邊的句子,然後說明加點詞所表達的語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吾數年來欲舟而下,猶未能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7.下列句子與原文一致的是:()
A.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B.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C.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開軒面場園,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下面句子節奏與停頓錯誤的一組是:()
A.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D.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9.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A.孔子,名丘,字仲屁,戰國時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韓非,戰國末年韓國的公子,是占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是其重要著作。()
C.彭端淑,清代四川人,著有《白鶴堂文集》。()
D.薄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清代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E.《歸園田居》、《過故人庄》、《錢塘湖春行》、《書湖陰先生壁》、《游山西村》的作者分別為陶淵明、孟浩然、杜甫、王安石、辛棄疾。()
10.解釋下邊加點的字:
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迄乎成()
③屏棄而不用()④豈有常哉()
⑤猶未能也()⑥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參考答案
1.C(C組中「語」音應為「yù」。)
2.①……的東西;②…… 的人;③……的人;④……的人
3.(略)
4.C
5.(略)
6.本題三個小題引導學生學習文言詞和虛詞。學習文言實詞,注意古今比較;學習文言虛詞,作了適當提示,對學習方法也有所啟示。
①蜀之鄙有二僧(「鄙」是邊境的意思,在現代語中,「卑鄙」的「鄙」是品質低劣的意,「鄙視」的「鄙」是輕蔑的意思,只有「邊鄙」的「鄙」是邊境的意思)貧者語於富者曰(「語」是「告訴」、「說」的意思,讀yù。在現代語中,「語言」的「語」是「話」的意思,「不言不語」的「語」是「說」的意思,讀yǔ)子何恃而往(「子」是對對方的敬稱,相當於「您」,在現代語中,最常用的意思指兒子)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顧」是「反而」、 「難道」的意思,在現代語中,「回顧」的「顧」是「看」的意思,「顧全大局」、「奮不顧身」的「顧」是「照管」、「注意」的意思)
②學之,則難者亦易矣(的東西)富者有慚色(的人)能者為師(的人)普通勞動者(的人)
③天下事有難易乎(表疑問語氣)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表感嘆語氣)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表肯定語氣)
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表加強語氣)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表反問語氣)
7.答案為C組。A組「難者亦易矣」後句號應為分號; B組「溫」應寫作「慍」;D組「場園」應為「場圃」。
8.C組。C組停頓應為「蜀之鄙/有二僧」。
9.A(×)孔子為春秋時魯國人。B(×)韓非為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E(×)《錢塘湖春行》、《游山西村》的作者分別為白居易、陸游。
10.①為:做②迄:等到③屏棄:摒棄④常:常規,永遠不變的⑤猶:還,尚且⑥顧:難道;哉;語氣詞,表反問

㈤ 閱讀《為學》,完成後的小題。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


小題1:逮:及,趕得上;去:距離;鄙:邊境恃:憑借、依仗。
小題1:(1)我打算到南海去,怎麼樣?(2)人們立志,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小題1: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小題1: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
小題1: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㈥ 為學文言文閱讀答案

《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閱讀練習一】
1.本文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 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個省略句,括弧中省略的內容是 。
3.選出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貧者語於富者曰(告訴)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離) D、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看來)
4.文中有兩處「子何恃而往」,為什麼第一處用的是問號,而第二處用的是嘆號?請作簡要分析。
5.對比鮮明是本文寫法上的一大特點,請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為例,說說文章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
【閱讀答案】:
1.主觀努力(或立志)2.到過南海這件事3.D4.第一次表示探詢語氣(或表示一般疑問)第二次表示輕蔑語氣(或表示不屑一顧)5.略
【閱讀練習二】
8、解釋多義詞(6分)
自南海還(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還走( ) 肉食者鄙( ) 去國懷鄉( )
9、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貧,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無馬邪 必以分人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闡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 下面摘錄《為學》中的一段話,請用「/」給這段話斷句。(2分)
吾 資 之 聰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棄 而 不 用 其 與昏 與 庸 無 以異 也。
【閱讀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來 掉轉(回轉) 邊境 目光短淺 距離 離開
9、(2分)C
10、(6分,「買」、「猶」、「顧」、「哉」各佔1分,句意各佔1分)
譯文①我好幾年來想要雇船而下,還沒有成行(實現)。
②人們確立志向,難道不如四川邊境的和尚嗎?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堅定,主觀努力,即使客觀條件差也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意思對即可)
12、(2分,每錯1處扣0.5分,扣完本題分為止)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㈦ 《為學》初中文言文閱讀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翻譯: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做了,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做,那麼容易也變得困難。人們做學問有困難與容易的之分嗎?去學,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學,那麼容易也變得困難。
我天資愚笨,趕不上別人;我才能平庸,趕不上別人。我每天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譯為:每天不停地學習,)等到學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與平庸了。我天資聰明,超過別人;能力也超過別人,卻不努力去發揮,即與普通人無異。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如此看來聰明愚笨,難道是一成不變的嗎?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做了,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做,那麼容易也變得困難。人們做學問有困難與容易的之分嗎?去學,那麼困難也變得容易;不學,那麼容易也變得困難。
四川邊遠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另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要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你憑借什麼去?」窮和尚說:「我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來想要雇船順流而下,還沒能夠去成呢,你憑借什麼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返回,把(這到過南海)這件事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面有慚愧之色。
四川的西部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而窮和尚到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遠的地方的和尚嗎?因此,聰明與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著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學習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學成的。

㈧ 六年級語文練習冊下冊《為學》的收獲!!速求!速度!在線等!要好的,字多一點,謝謝!!

天下事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去做,那麼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做,那麼容易的也就難了。人們求學、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只要去學,那麼困難的也就容易了;不學,那麼容易的也就難了。告訴我們只要肯做肯學,天下沒有任何難事。

㈨ 《為學》(節選)閱讀理解

1.解釋詞語。難:(
困難)易:(
容易
)矣:(用於句末,與「了」相同)
2.用「||」將語段分為兩個層次。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3.語段中哪句話強調了做學問時主觀態度的重要性?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㈩ 古文閱讀理解篇目 六年級第一學期,上海教育出版社。

【發 音】làn yú chōng shù
【詞性】貶義詞(形容不好的),現也有褒義之說(表示謙虛)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多貶義 。
【示例】:言調整人事,~,依然如故。 ◎鄒韜奮《抗戰以來》二七
【解釋】: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近義詞】
名不副實、掩人耳目、魚目混珠
【反義詞】
貨真價實、名副其實 ,名不虛傳
【燈 謎】南郭先生吹竽。
[編輯本段]詳細釋義
濫:與真實不符,失實的,假的。
竽: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
請:要求。
南郭:復姓
說:通「悅」,高興。
廩食:官府供食。廩:官方的糧倉。食:供養,喂養。
以:與。
等:同等
解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充數,或者物品以次充好
閔王: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卻冒充內行的人。
[編輯本段]示例
葉聖陶《倪煥之》:「這當然不能讓任何人~。」
言調整人事,~,依然如故。 ★鄒韜奮《抗戰以來》二七
學習不能濫竽充數,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進步。
買了兩斤橘子,回家卻發現被騙了,裡面有好多壞橘子濫竽充數。(以壞充好)
每當媒體誇火箭隊沒有姚明不行時,他總說自己是濫竽充數。(謙虛)
[編輯本段]典故
出處: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②為王吹竽,宣王悅③之,廩食④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⑤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倉供養的樂手有好幾百人。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王繼位。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吹,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
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閔(min)王繼承了王位。齊閔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閔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評點:
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樂隊中裝模作樣地湊數,竟然可以得到賞賜,一旦要自己憑真實本領單獨演奏時,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這個寓言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面充數,或是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東西里充數。南郭先生也成了濫竽充數者的代名詞。
千百年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南郭處士的行為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強調個人應該勤學苦練,使自己具有真才實學。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優點:能夠毛逐自薦,主動請纓,為個人為家庭為事業而出人頭地;能夠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樂隊中混跡,而不被識破,必有超人的人際關系;能夠一眼看透齊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人的膽識,非一般人可以想像;而後主動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齊宣王:不知道他是如何挑選舉皇家吹竽樂隊的成員的,該制度導致了讓一點不會自己專業的人都可以在從事專業工作,不是他無能就是其周圍的管理樂隊的人有問題,可以推論行賄/受賄古以有之;自己不懂音樂還裝風雅,連一個不會竽的人都看不出,難道不是濫竽充數嗎?憑空養三百吹竽的人,以滿足個人的喜好,浪費納稅人的錢,視百姓如糞土古以有之。
齊閔王:子承父業,連喜好都繼承了,但帶來了改革,一代天子一代臣。看樣子他是懂點吹竽的,一個一個的聽或欣賞,這才會有濫竽充數的故事。一個一個的聽,淘汰了南郭先生,下一個淘汰的是誰呢?肯定是那些比較差的人,三百竽人人人自危,汗不敢出,個個緊張,汗流如注。 然而他也同齊宣王一樣,以滿足個人的喜好,浪費納稅人的錢。更有甚者,一個一個聽,勢必花更多的時間在享樂,而忽視朝廷的公務。常此以往,國將不國,歷史就是如此!好一個濫竽治國!
三百吹竽的人: 與南郭先生長期共事,必知道其不會吹竽,但從不向王匯報。典型的官官相護,明哲保身,對周圍的不正之風聽之任之,助長其發展,難道其中沒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嗎?他們對先王必是感激不盡,宣王從不管他們的能力好壞,能吹就行,不會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場和熱鬧。對齊閔王必沒好感,人人過堂,競爭壓力,朝不報夕。
啟示:
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矇混一時,但是無法矇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
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卻混在行家裡面充數,遲早是要敗露的。

與為學閱讀答案六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
© Arrange www.xszzw.net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