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語文 「辮」字的筆順
當然是先左邊,中間,最後右邊了。從小都是這么寫的啊。。
Ⅱ 語文有哪些順序
順敘
順敘也稱正敘 敘述的手法之一 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使用順敘法,必須特別注意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常用的敘述方式
《桃花源記》、《藤野先生》等,都是採用這種敘述方法的.
倒敘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採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如魯迅的〈祝福〉〈傷逝〉等作品,初中記敘文.大體上都是用倒敘手法寫成的
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插敘是敘述中常用的一種方式.作者在敘述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發展過程中,暫時中斷敘述線索,既不依時間順序而插入有關的另一故事片斷或事件,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內容更充實.插敘結束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
如在魯迅的〈故鄉〉中「我」和「母親」談到潤土時插入少年潤土和我的友誼的片斷,就是追敘的例子
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
次序來敘述.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就容
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完全按
時間順序記敘.如我們學過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時間(當天下午——天
黑——當天夜裡——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兩點——兩點以後)的推移,記
敘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序來敘述事件,如《藤野先生》
一文,就是從作者到東京開始寫起,再寫到仙台後與藤野先生相處中的幾件事,
最後寫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與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系為序來
敘述事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作者用三個事例,從三個方面歌頌了志願
軍的高貴品質.第一個事例重在表現志願軍戰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第二個事例
表現志願軍對朝鮮人民的熱愛,初中記敘文.第三個事例則展示了志願軍崇高的精神境界.這
三個事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告訴讀者,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在敘述一個事
例時,由於時間變化與空間地點的轉換順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
常是幾種順敘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
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
文章引人入勝.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倒敘的文章,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一件小事》、《回憶我的母親》、《記一輛紡車》等.使用倒敘方法應注意的
是 文章開頭交代了事件的結局後,要轉回到事件的開頭,從起因寫起;在敘述
完事件的經過後,還要回到結局上來,這樣才能首尾相合、結構完整.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
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初中語文課本中使用插敘方法的文章有《普通勞動者》、《故鄉》等.《故鄉》
中有兩處插敘.一處是當「我」的母親談到閏土時,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
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引出對少年閏土形象的插敘.另一處是對楊二
嫂形象的回憶.這兩處插敘使閏土、楊二嫂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
況形成鮮明對比,充實了文章內容,深入開掘了主題思想.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
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
現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
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
補敘
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兩三句話或一小段文字對前面說的人和事作簡單的補充交代.補敘與插敘的區別是 補敘是文章事件的一部分,刪去他會影響情節的完整和主題的表達;而插敘是一個片段,補充說明人物和事件,刪去他可能影響主題的深刻性,但不影響事件的完整性.
平敘
平敘即平行敘述,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通常先敘一樣,再敘另一件,稱為「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所以又稱為分敘.在長篇章回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鐵道游擊隊》等
Ⅲ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3) 記敘文的順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按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過程記敘.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後再按時間順序寫事件的經過. 插敘:在記敘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然後再按著記敘原來的事情.
(4)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應該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應該詳寫;與中心有關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應該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應該舍棄.這樣,才能使記敘的中心集中,鮮明,突出.
(5) 記敘文的樣式常見有:對現實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跡作具體報道的通訊.用文字語言和文學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寫.記敘山川景物,旅途見聞為主的游記. 追憶本人或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回憶錄,傳記,訪問記等.它們共同特點是:所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容許隨意誇大或縮小事實,更不能編造虛構,即要有真實性;對所寫的內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鮮明,構思精巧
(6) 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樣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斷,細致地加以描述.
(7) 傳記一般分兩類:一類記敘自己的生平;一類記敘他人的生平。傳記的主要特點是實錄,要求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誇張。傳記在表達上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插入議論,描寫。傳記記敘的順序一般以時間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區別在於人物故事只要具體寫出人物的某個事件或某幾件事就行了。小傳則要求寫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經歷等。人物自傳的繁簡區別在於自傳可以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寫法,可以寫自己全部經歷,也可以寫自己某個時期的經歷。
2 說明文文體知識要點
(1)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稱為說明文。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平實,簡潔。
(2)說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事物間相互區別的標志。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有總說後分說,先主要後次要,先原因後結果,由現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作解釋,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用數字,列圖表。
(5)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和內容分有: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兩大類。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分有: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6)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的區別在於:平實性說明文純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朴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科技信息資料,實驗報告,說明書等。文藝性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輔以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並常用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這類說明文通常稱知識小品或科學小品。
(7)說明文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區別:a 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感,」;說明文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知」。b 記敘文可以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種描寫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說明文的描寫則只能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某鍾形象化的手法,對事物的特徵作一些必要的描繪,主要是起到使說明的事物特徵更具體,更形象。c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以發揮藝術想像,可以誇張,渲染,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在務真求實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動,又真實可信。
3 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1)生活中少不了議論,講道理,發表意見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議論總要提出看法或主張,這種看法或主張就是論點,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就為論據,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即為論證過程。
(3)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有兩大類:事實材料(事實論據)即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理論材料(道理論據)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學原理;自然定律;馬列毛澤東思想。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駁論就是批駁錯誤的觀點。
(5)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借事發表議論,就事說明道理。而從「事」到議。又必須理出並把握兩者的聯系點,才可順理成章地展開議論,這事「一事一議」的關鍵。
(6)議論文常見的有幾種樣式:社論,評論,學術論文,專題討論,雜感,隨筆以及側重1於議論性的講演詞,書信等。在以上樣式中,有理論性較強的,有文藝性較強的。
Ⅳ 孩子馬上就小學畢業了,我看了初中語文的一些題目,要考漢字的筆順,可是孩子寫字總是倒插筆。不僅做題做
發倒筆和來念錯拼音自是一個中國人最常見的問題,多練練就好了
其實發倒筆是因為已經習慣或覺得這樣寫更順,更快(其實確實是更快),才這樣做。只要在考的時候別寫錯就行了,畢竟越往後走,考的越是速度,哪還有時間去糾結
Ⅳ 【初中語文】請問在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名字順序時,有什麼具體規定,比如如在排列 Lin Ming和
沒有把,是按照英文字母排序的
Ⅵ 初中語文選詞填空和句子排列順序的技巧,我還有七十多天就中考了,請大家幫幫我啊
1 選詞填復空要觀察語境,然後斟酌詞制義,選擇後再通觀一遍。
2 句子排序技巧:先通觀原始材料,如說明性文字,順序可以按空間方位排列(由外到內、東西南北、天上---樹上--花上---草上等。)也可按事物分類(大海---湖泊---小溪、有益菌---有害菌)
再如議論文組合,可以是:論點----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結論 也可以是:論題----論點----論據---結論
Ⅶ 初中語文的藝術手法及寫作手法
以下是方法,要結合具體課文去理解: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7、誇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徵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奏。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語言表達及運用
擴展題 形式有以下幾種 ①情景式擴展(據情景展開想像) ②添枝加葉式擴展(增加修飾限製成分) ③提供中心式擴展(圍繞中心進行擴展) ④ 補寫續寫式擴展。 要明確重點,辨明情景,分清語體展開想像,巧用修辭。打開思路,發散思維。
壓縮題 考查形式有:提煉觀點、概括觀點、組織導語、擬定標題等幾項內容。方法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①寫的是什麼物象或形象 ②事情的經過和結果怎樣 ③文章的思想脈絡怎樣 ④命題目的是什麼 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級信息 (10字內) 誰+干什麼 ②二級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麼乾的 ③三級信息 再加上目的是什麼,結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則:刪繁就簡,去次留主,重點信息不遺漏。
句式變換 形式有 ①長短(單復)句變換 ②主被動句變換 ③整散句變換 ④陳述反問設問句的變換 其中長句一般為單句,短句一般為復句。長句(單句)變短(復)句一般方法為先找出主幹並擺上,然後把修飾附帶成分再擺上,並使用相關的連屬詞使其通暢。短句變長句一般先確定主幹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狀補。做完要檢查共有幾套主謂結構。散句變整句注意原則上可形成並列的成分,內部結構要保持一致(主謂對主謂搶救等)
Ⅷ 初中學語文文體有什麼
初中語文四種文體知識簡介
議論文閱讀相關知識
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求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錯誤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屬於議論文的范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三要素
詳細說明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1.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只要研究這些論點的關系,就可以分出主從。
2.如何找中心論點。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標題、文章開頭、文章結尾、文章中間,有的則需要讀者概括。
論據:
1.事實論據: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
2.道理論據:作為論據的道理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
論證:
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論點是解決「需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論證是解決「怎樣證明」。
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
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爾之矛,攻爾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論證方式: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2)駁論: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二、議論文結構
1.基本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2.可分兩大類
a.縱式: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例2.「起錄轉合」式:開頭破題,引出論述問題;接著承接開頭,闡述所論述的問題;「轉」是雙各個角度證明論點;最後歸結,就是「合」。
b.橫式: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例如:
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說明文閱讀相關知識
一、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是對客觀事物作說明的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特點、成因、功能、用途、關系等,或闡明事理,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准確性、科學性、條理性、知識性是它的特點。
二、說明文的分類
從說明內容上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徵,事理說明文旨在解釋事因物因。從語言表達方式上可分為平實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也稱科學小品文)。
三、如何綜合閱讀說明文
(一)抓准說明對象
所謂說明對象,就是文章要說明的某個事物,解釋的某種現象,闡述的某種道理。閱讀說明文,要在大體理清文章的基礎上,准確抓准文章的說明對象。
(二)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
1、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無論是事物說明文還是事理說明文,都有其特徵,閱讀是首先要弄清說明對象的特徵,弄清說明了特徵,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2、抓住說明對象特徵的方法:
a、看標題,特別是標題中的修飾、限製成分。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b、抓中心句、關鍵句(能集中陳述說明對象特徵的語句),對事物的特點進行概括。
c、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現象上,還必須反映出事物的內在聯系,也就是事物的本質特徵。
(三)判斷文段的說明中心(說明內容)
★【答題方式:
1、實物說明文: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徵;
2、事理說明文:關於…………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說明文:…………的操作或實驗或製作的過程。】
(四)理清說明順序
1、常見的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以時間先後作為說明順序,也就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安排順序,這種順序一般用於說明事物的發生、發展或製作過程的文章。包括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說明某事物的構造或建築物的構造用空間的轉換順序介紹。往往是按照從外到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後、以及東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說明文在介紹事物的種類、成因、功能等時,常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邏輯順序包括:先總後分、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局部、從概括到具體、從個別到一般、從特點到用途、從主要到次要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等。
2、理清說明順序的方法
首先明確是哪類說明文(事物說明文:以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為主;事理說明文:以邏輯順序為主);其次,要找出體現說明順序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另外,還可按行文先後順序加以排列,弄清文章的脈絡,說明的順序就能理清了。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⑴下定義: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如等邊三角形是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
⑵舉例子:舉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或事理。(如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課文舉了趙州橋、盧溝橋)
⑶分類別:按一定的標准,不能有從屬或交.......關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內容都分完。如人分為男人、女人。)
⑷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辭把抽象、復雜的事物說得深入淺出、具體生動。
⑸作比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說明的事物相比較,一定有兩個方面。
⑹列數據;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點最准確、最有說服力的方法。
⑺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8、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打比方:像、是、當作,就是比喻。
⑸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⑹列數字:數詞,概數、確數。
⑺引言論:引用,標記是引號。
9、這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共同的作用是說明事物的特徵,但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如打比方:形象生動;列數字:准確;舉例子、作比較:通俗、具體;引言論:印證;分類別;條理清楚。
注意:說明方法一般用三個字表達,不要與修辭方法、表達方式混淆,表述要規范。
10、說明性語言的特點:准確,體現在修飾、限制性的語言運用,同義詞的選擇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記敘文相關知識
一、記敘文的概念: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四種——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順敘: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來進行敘述。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使用倒敘應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否則會影響表達效果。
插敘:指由於表達的需要,中斷了原來的敘述而插入的另一段敘述。插敘與倒敘的區別在於:插敘只是順敘中的一個片斷,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敘所敘的內容是整個事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或一個環節。
補敘:對前面的敘述加以補充、解釋。補敘與插敘的不同在於:文字少,一般沒有情節,前後不必有過渡文字;去掉補敘的文字,前後內容仍可以銜接起來。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記敘的線索有:以某個人物為線索的叫人線;以某一事物為線索的叫物線;以某一事件為線索的叫事線;以某個景物為線索的叫景線;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為線索的叫情線。閱讀一篇文章,怎樣才能迅速地找出線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和內容,表現手法,再多次閱讀全文,再次要注意文章的標題;最後要還應該注意文章中從頭至尾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和某個事物。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第一人稱使人感到親切自然,與讀者沒有距離。第三人稱可以寫得從容自由,無所顧忌。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1、描寫(是使敘述形象化的一種寫作方法)
A、從方法上分:
細描:運用較多的修飾詞,對事物進行細致的描寫。
白描:較少的修飾詞,抓住事物特點簡略描寫。
B、從內容上分:
(1)人物描寫:外貌 語言 動作 心理 神態
(2)環境描寫: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地點 時間 季節 氣候 地理風貌
社會環境:社會背景 時代特徵 家庭陳設 社會風俗
環境描寫的作用:
對表現人物身份,地位,對渲染氣氛,抒發情感,襯託人物心境,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有積極的作用。社會環境描寫可以揭示人物命運的必然趨勢。
C、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D、描寫時應注意:
(1)明確描寫的目的。不能為描寫而描寫,要考慮文章的立意。
(2)抓住人或事物的特點。
(3)要發揮想像,與修辭手法連用。
2、議論
記敘中的議論,就是作者對所記事物陳述自己觀點的文字,就是講述包含在所記事物中的道理的文字。它使文中記敘描寫的意義更為突出鮮明,使文章內容更有深度。
(1)議論引出記敘(先寫看法,然後具體說明)
(2)夾敘夾議(在敘述中同時進行議論)
(3)議論總結記敘(得出中心思想)
注意:議論不可過多,仍以記敘為主,否則會望而生厭。
3、抒情
(1)直接抒情(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觸和動情之處)
(2)在敘述描寫中抒情
(3)在議論中抒情
注意:不矯柔造作,要有真情。全文感情基調應該一致。
九、記敘文常用修辭手法及其作用:①比喻:使語言表達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賦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使表達生動活潑。③排比:增強語言的氣勢。④誇張:突出所描繪事物或情境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⑤對比:通過對比以突出事物間的差異,以顯示事物的特點。⑥對偶:增強語言的節奏感,使語言節奏明快。⑦反問和設問:引起讀者思考,加強語氣。⑧反復:強調,加深讀者印象。⑨引用:增強語言的權威性和說服力。⑩反語:表達諷刺意味。
修辭手法
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構成。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
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4.誇張
(1)誇張的特點及其作用!
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浮誇。
其作用在於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
2)誇張的幾種形式
a、擴大誇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b、縮小誇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誇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6.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於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僅供參考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祝你學習進步
Ⅸ 初中語文課文中有哪些文章是以時間為順序的
一、記敘順序: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也叫事情發展順序
作用:條理清晰,脈絡清楚.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再接著原線繼續敘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介紹了……,表現了……;解釋上文/為下文的情節發展作鋪墊/埋伏筆/作對比,從而突出中心.
二、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按照時間先後來安排說明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常採用這種順序.
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古→今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段(四季更迭)
2、空間順序:按照空間方位關系來安排說明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常採用這種順序.游覽順序是空間順序的一種.
例如:《故宮博物院》由南到北
註:把握空間順序,重點要注意一些標志方位的名詞,或標志游覽順序的動詞.
3、邏輯順序:按照事物的邏輯關系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於事理說明文.(邏輯:思維的規律)
常見的邏輯順序有:①從主到次:《中國石拱橋》第9段成就原因 ②從簡單到復雜:《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
③從概括到具體:《中國石拱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 ④從整體到局部:《蘇州園林》全文結構
⑤從現象到本質:《恐龍無處不在》南極化石—大陸漂移 ⑥從結果到原因:《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擊
■除此之外還有:從特點到用途、從一般到特殊,從原因到結果等等.總之,只要明確了不是時間和空間順序,一般都是邏輯順序.
三、論證順序.
1、時間上從古至今;
2、范圍上由中及外;
3、論證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實、具體、權威,有說服力的論據更有論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