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線索閱讀

初中語文線索閱讀

發布時間:2021-03-11 06:25:34

A. 初中語文閱讀答題固定答案(套話 )。

某某句中的某某詞語能否去掉?
(答題結構為:先寫不能,再說出某某詞語的含義,然後寫它在這個句子中的作用,去掉後就成了什麼的意思,與原文不符,最後寫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都要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分析術語歸納指導
2008年4月23日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是指作家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塑造文學形象和表現作品的內容的。具體來說,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其他相關寫作方面的技巧。
從高考試題來看,對表達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學生判斷某種表達技巧是什麼,而且要求賞析其表達的作用。
一、敘述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
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辭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五、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
(2)議論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邏輯思維分,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
②按篇章結構分,常見的結構有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和總分式。
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
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七、語言
1、語言是否准確、簡練、生動、形象;
2、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
3、運用了什麼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通感等)。
八、表現手法
1、象徵,藉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徵手法的「托義於物」也就是「藉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
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3、先抑後揚,引發好奇,感情鋪墊,引發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託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更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結構緊湊,筆墨集中。
7、動靜相襯,動襯靜,靜襯動,生動的烘托作用,
8、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突出表現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形、行為、心理、語言或事件、環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揮灑鋪陳,集中描寫,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用以加深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發現二者的不同點:渲染在於對某種事物的有意重彩潑墨式的描寫;襯托卻是通過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的描寫,對該事物起到映襯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時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對用來襯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來描寫。
10、聯想想像,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所謂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聯想想像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力。
九、議論文論證方法
1、比喻論證,其作用是將抽象的道理寓於具體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容易被人接受。
2、類比論證,通過講故事、打比方的辦法將相類似的兩件事進行比較,從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結論的論證方法。它以淺寓深,以近比遠,形象鮮明,有很強的說服力。
3、舉例論證,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事實勝於雄辯,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4、對比論證,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或道理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鮮明的對比,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
5、引用論證,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6、引申論證,通過對事理原因或結果的周密分析,層層剖析,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題技巧提醒
1、高考對表達技巧題的考查多是主觀題,需要組織文字准確的表述。表述可採用三段式:技巧、內容、效果。也就是運用了什麼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效果。
2、多角度:條分縷析。有些文段所顯示的表達技巧不只一個,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盡的,而且高考題已取消了字數的限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條分縷析,答得更全面更詳盡一些。特別是在答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目時,一定要設①②③等序號回答,這樣清晰明白,顯示了答題的深度和廣度,也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
3、用術語:
一要熟記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表達技巧的名稱,如動靜相襯、以小見大、虛實結合、欲揚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啟下、卒章顯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對比、象徵、反襯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排比的作用是節奏鮮明,增強氣勢,便於抒情;第一人稱真實,第二人稱親切,第三人稱客觀;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體現了什麼,強調了什麼,強化了什麼,營造了什麼,表現了什麼,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

B.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怎麼答

1、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記敘的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後)。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3、線索
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常見敘事線索:
(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
(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3)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
(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
(5)時間線索
(6)地點變換線索

(二)方法歸納
1、概括內容方法:
①文章標題法;
②疊加法:概括各段大意+合並歸納相同自然段+組織表述
③一線串珠法:用線索將故事情節串起來
④六要素法: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第四種六要素發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但有幾點需要注意:
(1)表述句式通常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事件」要用「動賓短語」構成。
(2)找准敘述人稱(主要人物或線索人物)。
(3)當文章所敘是好幾件事時,注意事與事之間的過渡(過渡詞句、時間地點的變換等)答題時最好分點概括。
(4)敘述內容抓主要情節,語言簡潔流暢,但情節表述要完整,尤其不可漏掉關鍵情節。
2、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
①可以從原文中直接摘取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
②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
③遵循「找原文——細分析——得結論」思維的過程。
答題格式:人物性格+身份
3、找線索的技巧:
①文章的標題
②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
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變化)
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
4、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①看題目:題目是文章內容的眼睛,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文章中心。
②看人物
③看事物
④看事件,
⑤看文章的結尾及文章中的議論抒情句。
⑥注意文章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語句或形容性詞語(尤其注意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
⑦從所選的事件中概括,事件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關注詳寫的部分,看文章所選的事件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觀點、態度、感情,還應注意尋找敘事中融入作者情感的詞句,從中找到要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看完這幾個方面之後再進行綜合、概括。
答題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刻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等),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注意點:概括文章中心一定要分為三部分: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5、給文章擬標題的方法: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考慮:
①核心人物
②核心事物
③核心事件
④作者情感
6、概述故事(事件)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這類題目更強調學生對文章整體思路的把握,是目前考試中使用率比較高的題型。做這種題目時,要注意題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思考順序:概括的是什麼內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怎樣概括。
7、劃分段落層次的方法:
①按時間先後的順序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②按地點的轉移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③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④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劃分。(掐頭去尾)
⑤按思想感情的變化劃分。(找能表示情感的詞語)
8、概括層意的方法:
①摘句法: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有時要中心句進行適當的刪改)。
②概括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1:(記敘的段落)記敘了+××人(組織或單位)+××時××地+何種情況下+做××+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麼)
例2:(描寫的段落)描寫了+××景物+××特徵。?
例3:(抒情的段落)抒發了怎麼樣的感情。
③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就必須用簡潔的語言把幾個意思都表達出來,缺一不可。

C. 初中語文閱讀!!

議論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准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作用二個要點。具體如下: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重復或強化……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4)、補充論證了……。(有時候會考查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5、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1)語言特點;(2)語體特點。做這類題目,要掌握語言風格一些關鍵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語體特點,就是抓信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6、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如比喻,可結合比喻特點談,那就是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7、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全)下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4:「結尾的內容」回答。
說明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析: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准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比作,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准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詞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這種題目往往要結合說明語言的准確性(有時是體現語言生動性)的特點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別。第三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後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五、說明文寫法分析
1、結合說明方法談
模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內容: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參考前面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2、結合修辭手法談
模式:這是一篇生動說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說明了……(內容),使文章的說明形象生動。
3、結合表達方式談
記敘、描寫使說明更具體形象;抒懷議論使說明更有感情。那麼,從這個角度分析說明文的寫法,格式如下:這篇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了說明外,還有……(從「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根據內容選擇),如……(具體舉例),就是……(表達方式)的運用,使說明更具體形象/充滿感情。
六、說明語段的作用
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三:
(1)、結構、內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前文。有時在文章在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說明事理的作用。
(2)、結合說明方法談。
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
記敘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中心)?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弧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註: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作用: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作用: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作用: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作用: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作用: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懸念
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情節曲折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引申義,比喻義,雙關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將比喻、象徵還原)。
格式:「××」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後文作鋪墊、打伏筆(5)照應前文(開頭)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發展(3)渲染氣氛(4)突出人物性格(5)襯託人物心情
21.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種類? (1)敘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說種類? 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24.小說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
25.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26.情節由哪幾部分構成?
(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7.續寫小說結尾。
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散文閱讀答題技巧
散文的含義很廣,凡是獨立於小說,戲劇,詩歌等幾大體裁之外的,都能歸入散文范疇。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地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它形式精粹親切。表達作者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與記敘文的最大區別在於,散文中所寫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從自身感悟出發,是作者對事物特殊意義和美的發現。這種發現,體現著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記敘文是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並不從作者的感悟出發。
記敘文是在教學中為了區別不同的表達方式(議論、抒情、記敘、說明、描寫)而約定俗成的一種文體。與之對應的還有議論文,說明文,抒情散文。議論文,說明文,抒情散文,記敘文都屬於散文范疇。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等等又屬於另外一種分類方式了,這其中有這分類交錯的現象。譬如說,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都可以以散文的方式寫,也可以以其他的體裁來寫。記敘文以事件記敘為主,散文以敘事抒情為主。
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人間萬象、宇宙萬物、各色人等、宏觀微觀無不涉及,而這些材料一旦出現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觀感悟,代表著作者的人生? 散文的寫法較其他文體更活潑自由,不拘一格。常見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記敘,也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記敘、抒情、議論等融為一體,夾敘夾議。表現手法上能出奇制勝,讓讀者產生新鮮獨特的閱讀感受。散文的結構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選取上,一般運用聯想手法。
4、.散文種類?
(1)敘事散文(2)抒情散文
5.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針對一節中的主題句應在這一節中找議論、抒情的語句,特別是結尾處最重要。
6.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敘述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7.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8.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4)總分總(掐頭去尾)
9.敘述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10.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文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那個詞或短語。
11、敘述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動作和感情,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如冰心的《談生命〉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裝》
(4)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如《賣蟹》
(5)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如《白楊禮贊》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 的效果。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下文作鋪墊
16、一句(一段)話在文中的作用。
(1)結構作用:在開頭:點明中心、設置懸念、總領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在中間,承上啟下(過渡);在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前後照應、結構完整……
(2)在內容上的作用(結合具體內容)
17、「理解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1)句子的特點(修辭、手法)
(2)位置結構上的作用;
(3)結合關鍵詞語,指出其語境義。
18.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9、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20、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21、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
22、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23、描寫(或抒情)方式:直接、間接(間接抒情顯得含蓄委婉深沉等)
24、環境描寫的作用:自然環境描寫渲染氛圍,烘托心境;社會環境點示背景,襯託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題。
25、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賞析特點詞語
反映詩人心情(感情)的詞語: 愉悅、歡快、激動、沉痛、 悲憤、哀傷 、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 閑適恬淡之情
反映古詩語言特色的詞語: 凝練、簡潔、幽默、詼諧、質朴自然、清新秀麗、生動形象、 有節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感染力
反映古詩結構特點的詞語: 開門見山、逐層推進、 環環相扣、前後呼應
反映古詩總體風格的詞語: 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 、委婉、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美、恬淡、凄美、明快
反映古詩表達效果的詞語: 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常見思想感情 迷戀 留戀 思念 憂愁 悲憤 辛酸 寂寞 傷感 孤獨 煩悶 恬淡 閑適 歡樂 喜悅 仰慕 激憤 空虛 郁悶 熱情洋溢
壯志凌雲 憂國憂民 追慕 諷刺 反抗 奮發向上 消極避世 同情 關懷 控訴 頹廢
常見景物特點 恬靜 安謐 和平 壯闊 雄奇優美 生機勃勃 富麗堂皇 幽靜 肅殺 荒寒 瑰麗 虛幻 飄渺 凄慘 蕭條 繁華熱鬧
風格特點 樸素自然 豪放飄逸 濃郁頓挫 雄健高昂 悲壯蒼涼 超脫世俗 纏綿悱側 激昂澎湃
語言特點 言簡意賅 通俗自然 簡練 洗煉 含蓄雋永 內涵豐富 平中見奇 清新質朴 琅琅上口 音韻和諧 明白曉暢 清新、自然、樸素
豪放俊逸 沉鬱頓挫 峻偉奔騰,雄渾豪邁 委婉含蓄蘊藉 耐人尋味 平實 直白
分析手法類 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 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發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徵: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 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寄寓 寄託:把感情、主題放在一種事物上表現。
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准確(科學性)
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又見面了,不錯吧

D. 初中語文閱讀知識點

知識點總結
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泛指敘事、記人、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說和散文等文學作品;而後者則專指以敘事、記人為主,且具有比較完整情節的一類寫實性文章。本節內容所講的是後者。
對這類文章的閱讀,課標要求我們「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並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為此,近年來各地中考記敘文閱讀一般主要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脈絡和層次;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概括主題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推敲重要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把握文中關鍵語句,並根據表達方式及常用修辭手法等,體會其深層含義及作用;提煉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觀點態度及情感傾向,並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和鑒賞」等知識點和能力點。
考查知識點概述:
第一、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些記敘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以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以事件為線索,以行蹤為線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等等。分析線索有助於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結構。
第三、弄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准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記敘的人稱。包括: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記敘文常見的人稱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少數如書信、為了表達的特殊需要等情況下才使用第二人稱。
第五、掌握記敘的中心和記敘的詳略。與文章中心關系密切的內容是要詳寫的,相反,與文章中心有關系但關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寫的。
第六、分析描寫的作用。描寫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描寫,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環境描寫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閱讀記敘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種描寫方法,並理解不同方法對不同主題的表達作用。特別要注意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對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作用,進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文字。議論和抒情均有直接與間接之分,它們都是記敘文中的關鍵部分,分析它們的作用對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動、有力的詞語,品味記敘文的語言,特別要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常見考法
考查方式,在保留「選擇、填空、簡答、辨析」等傳統題型的基礎上,呈現出「多角度、有創意」的特點。主要有:
想像補寫題。即通過想像,或再現情景,或推斷故事發展,或揣摩人物語言等方式來考查閱讀理解。它不僅要求考生能讀懂原文,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再現融合的能力。
理解評析題。這類題目主要考查閱讀感受或評價的能力。它比傳統的閱讀理解題在能力層級上有所提升,不僅要求考生通過閱讀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並在此基礎上發表自己的閱讀見解,作出自己的評價。
體驗感悟題。這類考題主要考查的是閱讀體驗,即人們所說的用「心」讀書,讀出「個性」。這是閱讀的較高要求。一般說來,只有在讀書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進文本,才能從文本中獲得自己所獨有的啟迪。
自主賞析題。這類考題是傳統「賞析」類試題的進步,它是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考題中的具體體現。它往往在題干中只規定賞析的范圍,至於具體的賞析對象則由考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這樣有利於張揚同學們的閱讀個性,有利於培養同學們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情景設置題。這類考題往往藉助選文中的某些情景,運用「換位」的方式來設問。它既是對考生選文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也是對考生生活素養的考查。
比較閱讀題。這類考題在閱讀試題中穿插閱讀材料,一般用鏈接的方式,從兩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設置一兩個比較點,以考查考生對選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能力。
讀書方法題。這類考題是為了檢驗「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落實情況而出現的一種題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從整體閱讀入手設題,如根據相關要求作「讀書筆記」;可以從局部賞析設題,如要求對文中傳神的詞語、精彩的句子「作批註」;也可以就閱讀積累設題,如按照要求製作「讀書卡片」等。

E. 閱讀的線索如何找

1.詞語題分析:找詞語的描寫對象,再找對象的特點。
2.句子分析題:一般來說,線索就在所問句的前一句或者後一句。
3.段落分析題:常見在段落的首句或尾句。
4.全文主旨題:絕大多數文章的主旨句都是首句(段)或尾句(段)。

F. (初中語文)線索的判斷方法及原則

是說文章如何判斷線索么?
首先題目啊,題目如果是某人某事某物往往就是本章的線索
第二,看故事情節,往往作者經常提到的,或者抒情的句子中的重點詞就是線索
最後,某些情感的推移也可能成為文章的線索
一般答語文閱讀最後一題都容易問道為何以此為題目,往往答案中說 因為是本文的線索,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G. 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問文章體裁?答:此文是一篇 。備選答案有: 詩歌、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議論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答: 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誰做了什麼—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答案。
B、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5. 劃分層次?(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6.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題目可以從—— A內容上 B主題上 C線索 D設置懸念上等方面進行品味。
示例:(1)主題上結合主旨必答,如象徵性的散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一語雙關,本指…實指…,突出主題,耐人尋味。
(2)說明文: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點明了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9.了解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便於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徵。 第二人稱:便於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詼諧幽默。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寫作手法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想像、聯想、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設置懸念、象徵、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等。常用具體如下: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
(8)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線索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