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古詩文課例研究

高中語文古詩文課例研究

發布時間:2021-03-12 03:34:10

1. 高中語文古詩詞和閱讀的答題技巧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老師教得不二法則:
——看菜吃飯!
舉個例子:
「XXX這個標題有什麼用」
給的分版大,留的空多,就說明要你賞析這個題目的用意、用法和全文聯系。
給的分少,留的空少,就說明要你說明這個題目的含義。
比如初中課文【傷仲永】
「這權個標題有什麼用?」(2分)
答:這個標題表達了作者哀傷、嘆惜的情感。
如果是4分。
答:這個題目第一表達了作者對天才最終結局的悲傷惋惜,第二表達了對一個人有天才卻沒有好的環境而使之最後淪為庸人。
而我的經驗是,一定要從點到面。
古詩詞大多是賞析題,所以一定要閑說一個字、詞的含義,再說在這一句裡面的用意,再說對全文的作用,然後總結,就像是「統領全篇」「點明中心」之類的。
總之來說,要是沒把握就把想到的全都寫上去,總能得分。

2. 如何解析高中語文中的古詩文鑒賞

鑒賞作品要抄注意以下幾襲點:
1.抓住重點,即抓住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中的某一項或幾項(根據題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
2.不要節外生枝,不必與試卷外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不必引經據典(如果用到的是課文中學的典故,則應該知道並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3.不能寫成翻譯的文字.
賞析詩歌語言、推敲字詞,對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作評價,學會通過資料去體古詩詞的意思 意境設身處地的思考。

3.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

小題:這首元曲刻畫出一個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發年邁(1分),卻始終抑鬱潦落、不能施展抱負的失意者形象(2分)。小題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這兩句寫秋日景物,又有很強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是這樣辛勤勞碌,但卻沒有結果。景物描寫渲染出一派蕭索凄愴的氛圍,烘托出主人公的傷心懷抱。②虛實相生。「西風驛馬,落月書燈」實寫秋景,「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化用李白《蜀道難》名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艱難,是虛筆。這四句虛實相生,極寫作者勞苦奔波卻又落寞凄清、無人賞識的凄苦境況。③用典。「釣魚子陵,思蒓季鷹,笑我飄零」,在富春江垂釣的嚴光(子陵),見秋風起而思故鄉蒓菜鱸魚膾的張翰(季鷹),都是歷史上敝屣功名富貴的著名「高士」。與他們相比,作者覺得自己熱衷功名卻落得潦倒失意確實十分可笑。(答出一點給2分,答對兩處給5分) 小題1:試題分析:張可久是一個始終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負的失意者,這首《普天樂·秋懷》就是他自覺歲月銷磨而功名難遂的悲嘆。這篇作品講究格律、辭藻,用典較多,文詞工巧婉約,頗能體現「小山樂府」的特色。小題2:試題分析:曲子以「普天樂」為詞牌,以「秋懷」為題,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一種矛盾而彷徨的情緒。此曲一開始就用了一個設問句「為誰忙?莫非命。」道出了作者自怨自艾之情,表面上說命運難改,其實正現出了作者心中的憤憤不平。「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反思自己的前半生,詰問自己是否就是在瑟瑟秋風中奔波勞碌的驛馬,不然,為何如此孤單寂寞?「西風」、「落月」、「紅葉」、「冷」,這幾個意象,形象地描繪了作者自己境遇的不幸,以一派凄傖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的傷心失意。「驛馬」代指奔途,「書燈」暗示潛心學問,一年到頭,日夜辛勞,孜孜以求,得到的卻如李白、催明信所雲,獲取功名是「青天蜀道難」和「楓落吳江冷」的下場。後兩句以「兩字功名」開題自嘲,自甘飄零。無所適從,依違兩難。以「笑「字轉折,列舉了子陵富江垂釣和季鷹思故鄉蒓菜的故事,顯示出否定的態度,引人遐想。

4.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個步驟

以定風波為例
課題:《定風波》

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高二

課時: 1

提供者:尹區英

單位: 榆次四中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來源於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之後的作品,詞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達了樂觀、淡然、自適的人生態度,學習該詞有利於學生掌握詩詞鑒賞方法,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
2.欣賞、評價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詞眼」,並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
4.學會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過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養學生勇敢面對人生風雨的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通過平時上詩歌閱讀課時的穿插講解,學生已經對於詩歌鑒賞的方法有了一個總體的系統的把握;
2.根據學生的檢測成績及上課的表現觀察得出學生基礎較差的事實,適合引導式教學;
3.對於蘇軾,學生高一的學習對其生平及風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擬採取提問法、講解法、點撥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作為一種傳統文學形式,詞與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開的,要理解詞作中所隱含的傳統文化心態必須經歷一個探究的過程,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下探究。
讓學生運用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詞貴在吟誦,通過反復的朗讀,理由在於對詞這跳躍性、象徵性極強的文學形式的接受必須經過一個由形式到內涵的過程。誦讀有利於學生通過揣摩詞的音韻、情感,從而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合作探究法,調動學生思維,學生相互討論,主動鑒賞詩詞,自己處理文本,提高鑒賞能力。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於體會詞中所表現出的蘇軾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探究文中的「詞眼」,並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
2.學會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養學生勇敢面對人生風雨的精神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樁.你途中遇雨會怎樣?
2.走進《定風波》去感受蘇軾是如何面對人生風雨的?

說說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現

結合學生實際,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知人論世:
1.知人:作者簡介:蘇軾
(1)基本信息
(2)人生經歷:《定題金山畫像》
(3)成就風格:①成就 ②風格
2.論世:背景鏈接:
(1)烏台詩案一貶謫黃山
(2)沙湖道中遇雨

(二)全體感知:
1.小序交代了什麼關鍵信息?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麼內容?都在描寫雨中的情況嗎?
3.本詞的詞眼是什麼?

1.| 時間: 3月7日
丨地點:沙湖道中
丨環境:先雨後晴
| 事件:遇雨
丨人物:僕人、同行、余.
丨 情感:狼狽不覺
→作用:說明了寫作緣由。

2.→雨中事:踏雨吟嘯 → 怡然自樂
→雨後情:驀然回首 → 雲淡風清

3.→一蓑煙雨任平生 / 也無風雨也無晴

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
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內容,對詞的內容有個整體性的把握。

1.從詞中我們可以剖析出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2這首詞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成就其藝術高度的?

1.→一個拄拐杖、踩草鞋、頂風冒雨、吟嘯徐行、不畏艱難、藐視禍難、鎮定從容、曠達灑脫的詞人形象。
(1)雨中笑對人生風雨的達者
(2)雨後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2.表現手法:


以小見大


曲筆

一語雙關
③ 對比
④ 隱喻寄託(象徵).

學生合作探究,點撥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寫+間接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他人他物襯托對比),提高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學生從中可以分析總結出分析鑒賞詩詞的方法技巧以及著手點。整體系統的了解一下詩歌的表現手法,細致入微地掌握這幾類表現手法的含義並可以在以後的詩歌閱讀中輕而易舉地分析。

作業處理:
寫日常小事一樁,來反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求:以小見大的手法,300字左右)
評價歸納

定 這人:蘇軾
風 這景:風雨
波 這情:曠達

課堂練筆/課後練筆

培養學生的及時運用一些高超的技巧來構建文本的寫作能力。

七、教學評價設計

1. 學生系統的具體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 本課內容有些過多,學習對詞的表現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對比及以小見大的手法,對一語雙關仍有待拓展。
3. 學生互動積極,真正做到了學生自己「動」起來。

八、板書設計

定 這人:蘇軾 一智者//達者
風 這景:風雨 ——自然//人生
波 這情:曠達灑脫

5. 高中語文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及其示例詩詞

冰雪:以抄冰雪的晶瑩比喻心襲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情。
蟬:以蟬比喻品行高尚。
梅花:高潔人格的象徵。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
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高潔的品質。
(桃花象徵美人 牡丹寄寓富貴 楊花有飄零之意)
猿啼: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
水:綿綿的愁思。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見背:喻父母去世。
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意見淺陋。
執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作壁上觀:比喻觀別人成敗,不捲入其中。

如果還需要就回復一下嘛 呵呵

6.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以定風波為例
課題:《定風波》

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高二

課時: 1

提供者:天風海雨樓主

單位: 榆次四中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來源於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之後的作品,詞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達了樂觀、淡然、自適的人生態度,學習該詞有利於學生掌握詩詞鑒賞方法,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陶冶性情。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
2.欣賞、評價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探究文中的「詞眼」,並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
4.學會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過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養學生勇敢面對人生風雨的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通過平時上詩歌閱讀課時的穿插講解,學生已經對於詩歌鑒賞的方法有了一個總體的系統的把握;
2.根據學生的檢測成績及上課的表現觀察得出學生基礎較差的事實,適合引導式教學;
3.對於蘇軾,學生高一的學習對其生平及風格已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擬採取提問法、講解法、點撥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作為一種傳統文學形式,詞與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開的,要理解詞作中所隱含的傳統文化心態必須經歷一個探究的過程,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下探究。
讓學生運用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詞貴在吟誦,通過反復的朗讀,理由在於對詞這跳躍性、象徵性極強的文學形式的接受必須經過一個由形式到內涵的過程。誦讀有利於學生通過揣摩詞的音韻、情感,從而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合作探究法,調動學生思維,學生相互討論,主動鑒賞詩詞,自己處理文本,提高鑒賞能力。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於體會詞中所表現出的蘇軾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探究文中的「詞眼」,並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
2.學會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養學生勇敢面對人生風雨的精神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遇雨定人生平常事一樁.你途中遇雨會怎樣?
2.走進《定風波》去感受蘇軾是如何面對人生風雨的?

說說自己旅途中突然遇雨的表現

結合學生實際,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知人論世:
1.知人:作者簡介:蘇軾
(1)基本信息
(2)人生經歷:《定題金山畫像》
(3)成就風格:①成就 ②風格
2.論世:背景鏈接:
(1)烏台詩案一貶謫黃山
(2)沙湖道中遇雨

(二)全體感知:
1.小序交代了什麼關鍵信息?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麼內容?都在描寫雨中的情況嗎?
3.本詞的詞眼是什麼?

1.| 時間: 3月7日
丨地點:沙湖道中
丨環境:先雨後晴
| 事件:遇雨
丨人物:僕人、同行、余.
丨 情感:狼狽不覺
→作用:說明了寫作緣由。

2.→雨中事:踏雨吟嘯 → 怡然自樂
→雨後情:驀然回首 → 雲淡風清

3.→一蓑煙雨任平生 / 也無風雨也無晴

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
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怎本內容,對詞的內容有個整體性的把握。

1.從詞中我們可以剖析出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2這首詞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成就其藝術高度的?

1.→一個拄拐杖、踩草鞋、頂風冒雨、吟嘯徐行、不畏艱難、藐視禍難、鎮定從容、曠達灑脫的詞人形象。
(1)雨中笑對人生風雨的達者
(2)雨後看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2.表現手法:


以小見大

曲筆

一語雙關
③ 對比
④ 隱喻寄託(象徵).

學生合作探究,點撥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直接描寫+間接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他人他物襯托對比),提高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學生從中可以分析總結出分析鑒賞詩詞的方法技巧以及著手點。整體系統的了解一下詩歌的表現手法,細致入微地掌握這幾類表現手法的含義並可以在以後的詩歌閱讀中輕而易舉地分析。

作業處理:
寫日常小事一樁,來反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求:以小見大的手法,300字左右)
評價歸納

定 這人:蘇軾
風 這景:風雨
波 這情:曠達

課堂練筆/課後練筆

培養學生的及時運用一些高超的技巧來構建文本的寫作能力。

七、教學評價設計

1. 學生系統的具體的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2. 本課內容有些過多,學習對詞的表現手法中,能完全理解對比及以小見大的手法,對一語雙關仍有待拓展。
3. 學生互動積極,真正做到了學生自己「動」起來。

八、板書設計

定 這人:蘇軾 一智者//達者
風 這景:風雨 ——自然//人生
波 這情:曠達灑脫

7. 淺析如何有效開展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

古詩歌鑒賞知識點 1、詩歌鑒賞答題「五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讀命題。 2、 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3、 語言風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簡潔、質朴無華、沉鬱頓挫、蒼涼、低沉、蒼勁、悲涼。 4、思想感情術語: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5、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擬人、排比、對比、雙關、起興、反復、設問、互文、用典、象徵、寄寓、寄託等。 6、表現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托物言志、渲染、襯(烘)托(包括正襯和反襯)、聯想想像、白描、懸念、比興、動靜結合、動靜相襯、以動寫靜、列錦(名詞羅列)、虛實結合、欲揚先抑、寓褒於貶、明褒實貶、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情景理合一等等。· 分析手法:卒章顯志、開門見山、對比、懷古傷今、寄寓、用典、象徵使用、疊詞 7、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借事(折柳、登高、憑欄、用典)抒情、以樂景抒哀情等。象徵、襯托、烘托、抑揚、對比昭應、虛實結合、比興。 8、描寫(寫景)方法—— 渲染、襯托、動靜、對比、擬人、誇張、正側、白描、虛實、不同感官、比興。 三、各類詩歌的基本特點 (一) 懷古詩(標題有古跡、古人名,或前加「詠」,或後加「懷古」、「詠懷」等。) 2、思想內容: ① 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志向,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 ② 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 ③ 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④ 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二)詠物詩 1.詠物詩的特點: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①以物象為題;②詠(題、贈、贊)+物象 2.內容特點:詠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或品質;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分析角度:物與人的相同點(物我合一的結合點),賞析時要重點把握①寫的什麼物,有什麼特徵。②寄託什麼志。(三)寫景詩 1、抒情是借景抒情、寄情於景, 2、寫法是白描、襯托。 3、分析重點:景物特徵; 4、山水田園詩的主題:①歸隱田園,鍾情山水;②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 ③厭棄官場黑暗,抒發閑適情調,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四)邊塞戰爭詩 1.形式標志:題目有「塞」、「征」、「軍」字眼;也有用樂府舊題,如《涼州詞》、《從軍行》等; 2.基本主題:表現殺敵報國、建立功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山河淪喪的痛苦;久居邊關的鄉愁;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五)行旅詩和閨怨詩 行旅詩:主要表現行旅之人旅途的艱辛、寂寞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安定生活的嚮往。閨怨詩:一是表現婦女對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鼓勵丈夫建功立業的情懷;二是表達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女子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感嘆光陰易逝;三是表現宮中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處境的怨恨,表達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嚮往。(六)送別詩 1. 形式標志:標題中有「送」或「別」等字眼; 2、基本主題:依依不捨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別後情境的想像、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戀與不舍——低沉哀婉,傷感惆悵;安慰與祝願——曠達剛健,樂觀向上。

8.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現在古抄詩詞學習,主要問題是古代文學意象,在現代生活中開始邊緣化甚至絕跡。這樣一來,很難對詩歌的情感產生共鳴,也就缺乏理解記憶詩歌內容的動力。
二、課本中選的詩,都是親情思鄉、友情送別、閨怨、愛情、詠志、懷古、邊塞、田園等。不過能流傳的大多數也是這些詩。當代人的生活更加豐富,情感上的訴求自我安全、自我實現、客觀真理、真愛、正義等等,是古代詩歌不成探討的領域,或者有涉及但是有所區別的。比如古代的遠處江湖和當代的自由理想,是有所區別的。
總的來說,就是古代文人詩是古代文人寫的,反映了他們的精神世界。現代人獲取了他們的財富後,歷經幾千年的發展,應該勇敢的超越他們。
亂寫兩句:頻頻刷微信,不見她來訊,忽聞通知音,心跳隨之定。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古詩文課例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