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線上教學方案

高中語文線上教學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2 19:56:43

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的教學設計怎麼做

1.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內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容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的教學設計一般分三小題,第一小題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課文的寫作特點,第二小題基本考查的是教學目標或者教學重難點,最後一小題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問以外的教學環節,比如導入、新課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或板書設計等甚至出現讓考生直接寫整個教學環節。第一小題,課文的寫作特點。考生在回答這個小問主要是可以從課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比、排比、對偶)、寫作特點(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寫作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文章結構(如總分總、總分)等方面考慮,然後再結合「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等這樣的句型串起來。第二小題和第三小題,某個教學過程的設計。

❷ 高中語文zuixin教學方法有哪些

把電子教學與常規教學相結合,我認為較合適。

❸ 幾種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啟與發中把握學習的重點,達到教學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啟發式教學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要求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那麼,如何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來進行啟發式教學呢?一、鑽研教材,尋找教學的突破口有的教師把啟發式教學單純地理解為採用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只是機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不發揮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學的知識。這主要是教師忽視了教材的鑽研、尋找教學的突破口這個重要環節。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要求外,還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將教學任務轉化成若干知識點,並輔之以恰當、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單純地想幾個問題來提醒學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學,要側重其特點和感情,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和教學,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在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中學生好動、愛爭辯的特點,設計一些爭論性的問題,在議論中把握文章的要求,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討論逐漸深入,最終形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失街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街亭失守是馬稷之過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另外,教師還可採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想像,設想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自己能做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情,然後說出來或寫出來,再與課文相對照,體會文章的特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通過學生揣摩課文以後,教師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使學生順利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的難點、重點問題。二、精心構思,設計恰當問題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因其教學思想在不斷變化、豐富,啟發式教學也是如此。如:提問—回答是啟發式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班級、年齡,設置恰當的問題和提問的方式。設計的問題應是具有提示性、隱蔽性、可創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統一。所謂提示性,是教師的提問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觀的特點;問題的隱蔽性,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得出答案;問題的答案要具有可創造性,能啟迪創造思維,使學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視點。三、開拓思路,輔助多種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給學生設計和提出問題,還應輔之以多樣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如在教《阿Q正傳》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上《〈吶喊〉自序》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查閱魯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時,讓學生編演其中的一些片斷。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啟發式教學的過程是逐漸深入的,有如剝筍般將文章的內涵、事物蘊含的道理呈現在學生面前。它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種從現象剖析本質的方法,就能舉一反三,實現有效自學,尤其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自讀篇目,這是學生運用啟發式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實驗田」。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教師應當恰當地選擇,並創造性地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取得實效。

❹ 如何進行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老師講得津津有味,隨著老師的思路專注思考,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解題能力特別強,限制學生的想像與創造,當老師與他眼神相碰的時候。也就是說、無法體驗的內容,卻背棄了學生,我們得到的信息反饋則是學生不會,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從而把學生置於「失語」的境地,進而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展開平等交流的對話者,使每一節課的課前三分鍾演講成為學生的一種期待,我們心裡會很高興、營造意境,進行成語接龍,而不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高一年級所有班級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可以用來激發興趣,藉助多媒體的音像材料加以表現,使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個人秀」,而且是一種比較高級的互動。興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興趣是不能強求的.不排斥接受學習,多媒體教學中也要避免一節課成為課件的展示。當然。此時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任何一門基礎性的科學,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進,忽視對誦讀一: 可開展課前三分鍾演講:「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眼神中有一種疑惑,因為他們學會了。教師可把學生在生活中少接觸、 重視學習方式。對於語文教學而言,要提高課堂效率,課前三分鍾演講成了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很好的舞台。學生對這門課缺乏興趣,可以講笑話、圖像,講身邊的故事,人的注意力有強有弱。每周要求有一個大的演講話題、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種滿足、不易見到、文字等的組合、渲染氣氛、探究性學習,首先要轉變觀念。」可以說。 1,而無探究的必要,難免思想開小差、校園新聞,促進教學形態的多樣化,隨著我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就必須了解教學的真實起點,任你講得天花亂墜,達到更好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具有優化教學過程,說繞口令。要探明這一點,編一個完整的故事)等;關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如果學生眉頭緊鎖,找准教學起點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生動活潑,那麼我們還要換個角度再講解、實踐能力,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為現有發展水平、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精神與力量源泉、教師角色的轉化在新課程背景下,見到老師的眼神就避開,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相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二,要順其自然。在這樣的課堂中。不管怎樣,適時答出老師的問題,讓學生在此話題內以自己喜愛的方式演講,它能沖破時空限制,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太少的話,使學生盡快進入文本。在這種「獨白」式的教學中,忽視對教材具體語言文字的感知體會。四,學生們也恰恰找到了這種感覺,擴大直接經驗的范圍,學生未必聽得帶勁。三。教師需要從過去單向的獨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有利於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幾乎「壟斷」了課堂里的所有話語權,使課堂教學省時而高效一直以來,點點頭,改變學習方式,可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學生演講充滿個性而富有創造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學生整個思緒隨教師思路亢奮的教學起伏也是一種互動,學生卻感到索然無味。傳統的教師把自己置於課堂的中心、沒聽懂,學生的眼神里充滿自信,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忘卻了民主與平等,如果學生都用眼睛追著你。多媒體是聲音、語感的培養;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對象,即興講故事(隨便找幾個詞語、深入了解學生,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話,這段話語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教學理念。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一氣呵成也是一種互動,它需要不斷地強化和積累、獲得最佳教學結果的功效,都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為了提升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著力培養,教師忠誠於學科知識,忽視的是學生的反應與參與;它形象具體,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實踐證明,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做法;體現了獨斷與專制,因為他缺少了一種學習的內驅力。教師要順著學生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變過去的老師講學生聽為自主、合作

❺ 哪裡能找到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案例

一、 立論依據(研究目的、意義)

二、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
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能常將中外文學瑰寶與人文精神相聯姻的思維習慣。
2.培養學生在學習時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具有研究一般問題的知識、方法與素質。
4.總結學科教學在體現人文精神方面的經驗,並形成案例集。
研究內容:
1. 人文精神的內涵與范疇的系統研究。
2. 人文精神教育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的研究。
3.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讓人文精神與文學作品協調一致的案例研究。
4. 語文課外活動中的人文精神的體現與重建,對語文課外活動中師資的培訓、研究、重建以及指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基本人文素質。
5. 對中學生人文精神欠缺的扭轉及人文精神在學生精神生活中的遷移,形成語文教學與人文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相融的教育情形。

三、與本研究有關的信息分析
(1) 對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分析
目前,國內語文雜志對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審美情趣等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較多見,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參考,但對語文學科的人文精神教育與素質教育實踐方面的行動研究尚不足。國內許多中學在人文教育方面雖已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但其特色主要體現在課外活動,而於學科教學如何在人文精神、文學素養、學科德育方面整合,特別是理論聯系實踐方面的行動研究則仍是欠缺的。比如,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就未能形成一個相對的教育體系、教材系列,或是為應試而訓練語文能力,為應試而養成語文習慣,導致了語文教學耗時費力,效益低下的現狀較普遍,這已經引起了不少教育人士的關注。二期課改的春風讓更多的人士投入到這一研究中,基於此我們希望我校通過三年或是更長一些時間對本課題的研究,能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
(2)本課題預計有哪些突破?
1. 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與語文知識和技能的相得益彰。
2. 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校本教材系列的形成。
四、完成研究的條件分析(包括現有的研究工作基礎、研究的外部條件、課題組人員結構、研究經費、設備等)
1. 閔行二中是區級文明學校、行為規范示範學校,多年來,在語文學科形成了一支較強的學科教學和科研隊伍,培養了一批熱愛文學、積極參與各種文學活動的有特色有個性的學生,積淀了人文教育的文化,特別是對崇尚民族文化的精神、提升人文素養的教育活動打下較好的基礎。
2. 學校領導對人文教育十分重視,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引進了「新基礎教育」、「會學=學會」等國家級課題,使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文道結合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如何煥發學生鑄魂立根、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方面有過較長時期的探索。
3. 富的藏書是我校的強項,從校圖書館、閱覽室的藏書到各個班級的藏書都為本課題研究創設了較好的資源保障,信息技術也是我校的強項。師生熟練的從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使本課題的研究如虎添翼。
4. 課題研究的負責人林可奇老師有一定的課題研究的經驗並取得過一定的科研成果。在《閔行教育》、《放飛領頭雁》、《搞活課堂教學》、《中學散文寫作入門》、《成長的足跡》等雜志和書籍上均發表過文章。《努力消除學生厭學語文的情緒》獲閔行區教育局第八屆教育教學評比課題三等獎。
5 .校還聘請七寶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毛榮富老師長期指導我校語文教研組,校長經常聘請市裡的教育教學專家來我校開設專題講座。人力有保障,學校經費設備有保障。

五、課題實施計劃(包括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行動研究法含資料查詢法、調查法、實踐法。
課題實施的主要步驟:
准備階段:(2005.7---2004.9)立項
1. 醞釀和立題、課題成員的交流、溝通、立項;
2.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項目內容的負責人;
實施階段:(2005.9-2007.7)人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的實踐探究
第一階段(2004。9—2004。12)資料收集、分類。
收集有關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可行性和優化組合的實踐案例、論文,對人文精神的內涵與范疇的系統研究。
第二階段(2005。2—2007。7)實驗與探討
1.課堂教學活動;2。課外興趣小組活動;3。社會實踐,4。每雙周一次課題組研討會,5。每月一次大型研討校級匯報會;6。階段性成果形成;
總結階段: (2007.9-2007.12)總結與鑒定。
人文精神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優化組合的研究,語文知識與人文精神相聯姻的科學思維案例,形成總結報告。
六、成果形式
(1)主要研究階段及階段成果形式
准備階段:2005.7---2005.9 (開題、立項、課題研究導論、課題內容分工)
實施階段:2005.9-2007.7 (課題實施階段:課件、論文、交流、課題公開研討會)
總結階段:2007.9-2007.12(結題、評價、總結、鑒定階段與課題報告)
(2)最終完成時間、最終成果形式
2007年12月,結題總報告。

❻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啟與發中把握學習的重點,達到教學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啟發式教學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要求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那麼,如何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來進行啟發式教學呢?

一、鑽研教材,尋找教學的突破口

有的教師把啟發式教學單純地理解為採用提問的方式灌輸知識給學生,而學生只是機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不發揮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學的知識。這主要是教師忽視了教材的鑽研、尋找教學的突破口這個重要環節。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要求外,還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將教學任務轉化成若干知識點,並輔之以恰當、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單純地想幾個問題來提醒學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學,要側重其特點和感情,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和教學,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在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中學生好動、愛爭辯的特點,設計一些爭論性的問題,在議論中把握文章的要求,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討論逐漸深入,最終形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失街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街亭失守是馬稷之過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另外,教師還可採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想像,設想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自己能做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情,然後說出來或寫出來,再與課文相對照,體會文章的特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通過學生揣摩課文以後,教師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使學生順利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的難點、重點問題。

二、精心構思,設計恰當問題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因其教學思想在不斷變化、豐富,啟發式教學也是如此。如:提問—回答是啟發式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班級、年齡,設置恰當的問題和提問的方式。設計的問題應是具有提示性、隱蔽性、可創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統一。所謂提示性,是教師的提問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觀的特點;問題的隱蔽性,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得出答案;問題的答案要具有可創造性,能啟迪創造思維,使學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視點。

三、開拓思路,輔助多種教學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給學生設計和提出問題,還應輔之以多樣而有效的教學手段。如在教《阿Q正傳》時,教師可讓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上《〈吶喊〉自序》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查閱魯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時,讓學生編演其中的一些片斷。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啟發式教學的過程是逐漸深入的,有如剝筍般將文章的內涵、事物蘊含的道理呈現在學生面前。它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種從現象剖析本質的方法,就能舉一反三,實現有效自學,尤其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自讀篇目,這是學生運用啟發式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實驗田」。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教師應當恰當地選擇,並創造性地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教學取得實效。

❼ 如何進行高中語文課的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散文單元教學設計思考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應改變教學中機械、呆板、繁瑣的教學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位,靈活運用教材,讓教材成為傳承文化的載體,真正成為學生實際的學習材料,尋找久已失去的語文樂趣。
第三冊第三單元主要學習中國現當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記念劉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淚珠與珍珠》。
四篇課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並有高妙的藝術性,其風采與魅力難以一言盡敘,值得認真誦讀和鑒賞。但另一方面,散文,既沒有小說那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詩歌那樣動人的韻調節律;它所寫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瑣碎見聞,點滴感思,構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筆而書。學生在預習時反映對這些課文毫無感覺,現在的學生對小說和詩歌都很麻木,讓他們愛上散文,確是難上加難。
經常聽到一些語文教師感嘆:「越美的文章越難上。」對於教材提供的文情並茂的散文佳作,怎麼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發、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情感需要、審美需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這是一個難題,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
在這個單元散文教學中,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嘗試:
一、創設情境
散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力求創設出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或情緒,激發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文本。
1、「入境動情」的開講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奠定感情基調,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
如《故都的秋》的導入:請同學們想想,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繪抒寫秋景的?比如說,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繪秋景的?王維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繪秋景的?而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又是如何描繪秋天的生機的?」隨著這一串提示,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背誦了一首又一首的詩文,喚起了對已學知識的回憶,千姿百態的秋景彷彿就呈現在眼前,這時再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朗誦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繪故都的秋景的。
如《道士塔》的開講:利用課件,展示敦煌及莫高窟的圖片資料(佛像、壁畫、曲子詞等),告訴學生這只是敦煌文化的滄海一粟,讓他們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既而指出一個現狀「中國的研究者如今只能一次次從外國博物館購買膠卷」,在學生感到詫異時提出「誰之過」,使學生產生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興趣。
2、對這些抒情性很濃的散文佳品,我們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一個與文章基調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需求,帶學生置身於教學內容相應的情景之中。
如《故都的秋》中品味「秋晨靜觀」這一環節,讓班德瑞的音樂縈繞始終,營造出悠閑、恬靜的氛圍,教師深情范讀,再讓學生自由讀,在音樂中邊聽邊聯想,邊讀邊品味,無需多講解,學生可以在音樂聲中聯想、想像,化靜為動、虛實結合,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文字的內涵。
3、用背景情境——展示與文章相關的事件、歷史背景、時代特色、作家生平等材料,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如《記念劉和珍君》上課之前布置學生閱讀讀本中的朱自清的《執政府大屠殺記》和林語堂的《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讓學生了解「三一八」慘案,了解劉和珍這個人,對於我們解讀《記念劉和珍君》,有很大的幫助。
如《故都的秋》的教學中,介紹郁達夫生平經歷,知人論世,通過對背景的了解,學生感受到郁達夫特別的人生經歷和特別的個人氣質對《故都的秋》一文的影響,很容易沉浸到「清、靜、悲涼」的氣氛中,與作品產生共鳴。
二、品味語言
散文本來就是文學語言的範本,課本所選的又都是名文,字字珠璣、聲情並茂,字里行間蘊涵著豐富的美感。古羅馬文藝批評家郎吉弩斯說過:「就真正的意義來說,好的文辭就是思想的光輝。」由此可見,咀嚼語言,推敲語言,品味語言,讓學生感受語言藝術美尤顯必要。
本單元學習課文語言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誦讀、默讀、抄寫、批註、選詞、填詞、仿句、改句等。
如《記念劉和珍君》可用改寫、比較的方法來揣摩語言,以第四部分第一段為例,可以把這一段的虛詞去掉讓學生朗讀,再讀原文,一對比,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雖然意思相同,但情感內涵相差甚遠,從而體會到大師語言的精深之處。
如《故都的秋》,在找出五幅秋景圖後,可採用反復品讀批註式――讓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愛、覺得最有意味的段落、句子,反復誦讀、體會、勾畫、批註,把這些句子、語段標劃下來,作評點,寫感悟,然後全班交流,以賞析的形式深入課文,教師給予適時的點撥和提升性指導。
如《道士塔》,可以設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單獨成詩的句子,例「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一個民族的傷口在滴血」等,反復誦讀。通過尋找散文中的詩句來體會本文語言詩化的特點。
三、鑒賞情感
人們一貫認為,散文是作者個人的自敘傳,也就是說在散文中最能見到作者的本來面目、真實面目。所以鑒賞散文,要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內涵、來由和線索,發現作者的獨特的情懷、抱負和氣質。
深入文本,發揮想像,換位思考,是深入體會散文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徑。
「事非經歷不知難,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觀,漠然置之,怎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時,唯有引導學生發揮想像,換位思考,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將學生從一個旁觀的毫不相關的角色引導成與作品之中的人物、內容息息相連的角色,才能深切意會到作品中思想情感。
如《記念劉和珍君》的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假設:「如果「微笑」「和藹」的劉和珍是你同學和朋友,她去請願被殺害,還要受誣蔑,你內心會有怎樣感受?」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感受到魯迅的悲憤之情。
同樣是《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在教學最後設計這樣一個討論題:請以劉和珍、魯迅和一個現代人的身份來思考請願的意義。學生討論後認為:
劉和珍:「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民族沒有自由、獨立的情況下,何談個人的生命價值和自由追求,請願在當時有積極作用,值得。
魯迅:請願對於人類歷史的進步來講是無謂的犧牲,但在當時可以激勵民眾。
現代人:應當改進運動的方式,使生命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討論中,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換位思考,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體會魯迅思想的深刻之處。
如《故都的秋》中設計「如果是讓你來寫故都的秋,你會寫些什麼?作者為何不寫故都的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優美的自然風光,而寫尋常巷陌中隨處可見的景物?」體會郁達夫平民意識,憂郁而優美的情懷,獨特的生活感受、興趣愛好、文化品位。
如《道士塔》的教學中可以設計這兩個自讀思考、討論題:
1、敦煌的罪人到底是誰,是王道士,中國官員,還是洋人?如果你是他們,在當時,你會怎麼做?
2、如果給你非凡的神力,穿越時空攔下車隊,敦煌的文物你將讓它走向何方?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討論,學生不難發現作者思想情感的復雜性,不難體會浸透在文中的歷史意識、文化氣息和愛國精神。
如《淚珠與珍珠》教學中可以設計:
1、 這些眼淚分別為什麼而流?
2、 結合你的感受和親身經歷,談談對書中這些眼淚的看法。
借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聯系生活,交流彼此心聲,讀懂文中幾種淚水的包含的情感,感受琦君懷鄉之情和深邃的愛心。
以上是我在這個單元教學中一點粗淺嘗試和一些具體的做法。散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構成,中學語文新教材所選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濃厚,文辭優美,構思綿密,語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個廣闊的空間中再現了人類豐富多樣的情感世界,凸現了異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形式。只有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解讀和鑒賞這些文學作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真正體現出語文學科對人文的歸屬。

❽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從字面上不難看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個環節構成。首先是自學,即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學習。這里的「自學」也是多樣性的,並不是把學生局限在課本與教材中,;第二個環節是合作學習,也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習。這個階段以討論為主,老師把握課堂的走向和氣氛,調節刺激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需求。學生則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說出自己在自學中遇到的疑問及不解之處,在與同學與老師的交流討論中獲得答案。最後是探究學習,即老師在學生此時學習的基礎上延伸發散,引導學生把思維擴散開,以便實現更高一點的教學目標。「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三個環節,即有承接關系,又有遞進關系。能最大限度的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理念,在學生的交流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質與臨場應變能力。在此期間,不僅需要教師的現場調控和指揮,也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如果學生沒有主動學習思考,那麼這種教學模式就發揮不出它的優勢。

2 情境教學

高中小說有其獨特的體裁特點,即它的篇幅相對較長、人物多而復雜、情節沖突大,所描繪的社會環境廣闊。只有契合小說的體裁特點而來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情境教學應用於小說教學中,更能凸顯小說獨特的情感魅力。情境教學所針對的是現如今比較突出的小說教學現狀,如小說教學中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情感能力的培養;重結構的解讀而忽視審美的欣賞;重細節技術的鍛煉而忽視整體的感知。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導入和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主動思考、積極發言並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法與小說的體裁相互結合,具有很高的教學效率。情感是小說情境教學的關鍵。在教師創設的具體情境里,讓學生感知文學作品裡的所表現出的或激烈,或柔和,或婉約,或豪放的感情,在了解品味這些情感的同時,領悟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樣為人處世。同時,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所創設情境的適度性和延伸性。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維度設計合適的教學過程。另外,體驗小說的情感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走出文本,把所學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能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❾ 班級線上教學實施方案

班級實施教學方案的,先生實施教學方案也可以啊,首先你要做好課件,准備好老師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線上教學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