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設計多樣化的初中語文作業
我個人認為,語抄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❷ 如何讓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多姿多彩
一、課題目前研究的現狀和選題的意義:
1、目前相關研究的現狀:
根據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形勢,結合教育實踐,很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對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力求使語文家庭作業「打通」學生的課內、課外生活,讓語文家庭作業成為一座橋梁,連接學生課內、課外生活,進而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延伸。從而讓語文家庭作業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但這項研究工作尚缺少系統性,缺少必要的科學理論基礎。
2、本方案選題的意義
(1)、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使全體教師對新課改視眼下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對學生來說,好的家庭作業設計對課堂教學的收獲是有益的補充,從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2)、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的好習慣。
(3)、切實做好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使學生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更好的與他人搞好團結協作關系。
二、設計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觀點:
主要思路:
根據新課改理念,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眼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光靠語文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課後的延伸,家庭作業就是很好的利用時機。尤其是語文家庭作業的有效性問題,更值得研究。認為,作為教師首先要從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上多下工夫、多研究。要改變一貫的語文機械性的作業,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學生的大腦和雙手,是他們有一定的時間從事他們所喜歡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對此,的思路是:語文作業要走向開放,要向思維、生活、個性開放;
語文作業的設計要講究趣味性,要情趣結合,使學生對語文作業願做、樂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語文作業設計要講究實踐性,使語文作業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處理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語文作業同樣也要講究探索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❸ 如何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其一,練習題要有典型性。從教學實際考慮,教師一般應針對教學內容選擇典型的練習題,且多應以中考題為例。這樣做,既可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利於學生舉一反三,便於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其二,練習要突出技巧性。因為中考不僅是水平考試,而且也是選拔考試,所以平時的練習既要強調基礎,又要突出技巧。這樣才利於在有序的訓練中形成能力。其三,練習要將定量與定性訓練結合起來。練習的量不足,不利於學生認知,也不可能形成能力。但量太大,又會成為機械重復,而使學生墜入題海,這是不利於學生的能力形成的。定性,就是訓練要有針對性和診斷性。練習的設計必須要有目的,要能通過定量練習後,反饋學生掌握的程度,思維的速度,判斷准確度等具體特性。其四,練習要將專門性和綜合性結合起來,這樣既便於學生鞏固某一專門知識,形成某一種能力,又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利於學生通過綜合練習,建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綜合水平。其五,練習要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復習本身就比較單調枯燥,如果練習設計不注意趣味性,勢必會降低學生的注意和學習效果,也最終會影響教學效果。此外,還應注意練習的方式和方法,如為提高速度,可採用限時小組競賽的法。這樣既利於激發學習動機。對提高課堂效率也十分有利。再如,可讓學生自編自練。這樣做既可檢驗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效益。
❹ 初中語文作業怎麼布置好
初中語文大量的基礎知識積累任務,較高的閱讀寫作水平的訓練要求,都要最終落實在學生平時的作業中。如何讓學生在保障好的學習效果的同時學得輕松愉快,就需要合理開發符合學生興趣的作業形式,減少作業的數量,增加作業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通過嘗試發現,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堅持以下兩點原則:
充分利用課堂和早自習時間,將作業中有難度的地方留在課堂上集體突破。
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們在豐富、新穎的作業布置形式與講評過程中滿足好奇心、好勝心和被欣賞的需要。
本學期,我在作業布置方面做了以下四點嘗試:
一.限時背誦競賽:
對於背誦拖延與容易遺忘現象,我採取開展限時背誦競賽的活動來提高孩子的作業興趣。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證明自己是聰明的,應充分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好勝心,在課堂上開展一分鍾、五分鍾、十分鍾的限時背誦競賽,優勝者加分獎勵。讓學生在相互競爭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對當天要背誦的詩文迅速形成初步記憶,孩子家庭作業中與要背誦默寫的負擔就輕鬆了許多,可以將重點放在鞏固落實上。對於背過的課文,可以定期進行「一字不差」背誦競賽,提高背誦的精準程度、熟練程度。
二.易錯字相互挑戰:
字詞聽寫與詩文默寫中反復出現錯別字的現象一直困擾著師生和家長,學生不願意重復聽寫。針對這一問題,可布置學生研究易錯字,准備挑戰的作業,選擇你認為最易錯的字詞,相互考查,看誰可以難倒對方。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證明自己是高明的,可常開展易錯字相互挑戰的活動,讓孩子選出每個單元20個左右自己認為最難的生字和拼音,來挑戰他所認為的班上基礎最薄弱的孩子,上黑板出題聽寫,獲勝方加分獎勵。孩子們為將別人難倒,或是怕被別人難倒,一定會仔細研究字音字形的細微差別,對易錯字印象更加深刻。
三.出文言考試題:
文言文注釋、譯文的反復背誦默寫往往成為孩子的作業負擔。為調動孩子積累此類知識的積極性,可布置孩子出文言考題的作業。孩子們總是被考,一定也想當一回命題人。文言文學完後,就可以讓孩子就此文出一道中考題型的文言文閱讀題,即實詞、虛詞、翻譯、簡答四種題型。規定每個題型之內的題量,並且制定標准答案。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題目,答對人數最少的題目獲勝。對於文言實詞的記憶鞏固,虛詞含義的辨析,文言文翻譯的鞏固,文章主題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效果。讓孩子在擬題的過程中,反復斟酌,篩選,,加深對這幾類知識的印象,平時也會留意此類知識,並且養成了規范答題格式的習慣。
對於程度比較好的班級,可采將出題布置為預習作業,以便於孩子迅速找到這篇文章的學習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增強孩子的信心。
四.班級寫作大賽:
對於孩子們畏懼寫作、應付作文的現象,可以將每次的大作文作業布置和講評換個富有吸引力的名稱。如,
「親情杯」班級作文大賽。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得到欣賞。孩子在寫作中更是如此。每次作文批改評出一、二、三等獎和最佳片段獎、最佳題目獎、最佳開頭獎等等。給每類獎項之後附以「獲獎理由」,對於孩子作文中的優點、亮點給予公開、切實、大力的褒獎,盡可能的擴大宣傳力度,讓孩子在寫作中找到成就感。將作文講評變成「頒獎大會」,在講評作文時請獲獎者上台宣讀優秀作品,並且並將其中特別優秀的作文推薦發表,寫出推薦理由。將「作文反思」變為「獲獎感言」,充分激發孩子的榮譽感,大大調動了孩子的競爭意識和寫作興趣。
當然,這樣的作文講評需要做認真的准備,對老師有較高要求。但是,卻能讓孩子愛上寫作,終身受益。
以上是我在作業設計上的一點嘗試,大大調動孩子的作業積極性。
當然,新型作業的嘗試還處於初步嘗試階段,新型作業的落實方面還要更加完善,作業分層布置方面還要深入研究。
❺ 如何布置初中語文作業
課改專家、華東師大崔允郭博士說:「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作業布置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減負增效,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創新精神,正確認識學生的作業布置,樹立科學的練習觀,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此,我結合本人三十多年的心得體會,就如何布置語文的有效作業,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認清現狀,提高認識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效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言語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高雅的言談舉止六個方面。可是,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穩步推進的過程中,各種思潮蜂擁而至,多種理念急劇交匯,使得很多教師無所適從,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對練習的認識,就曾一度迷失,要麼談「練」色變,認為練習就是應試教育,練習就是「題海戰術」,練習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師內心對練習的重視不夠,為創新而反傳統,徹底與傳統決裂,致使傳統中合理的、優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繼承與發揚。語文教學走向了「消解語文」的誤區。要麼多多益善,練習機械、重復、刻板教條,語文不像語文,學生不願意學語文。
二、培養習慣,注意積累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尤其突出了對學生習字習慣和預習習慣的培養。在習字方面,要求學生字跡工整,對於錯誤之處學會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不得使用塗改液、改正紙等,評價時注意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相結合,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字態度逐步端正,部分同學的書寫有了顯著提高。在預習方面,要求學生做到寫好、讀好、畫好、想好,即認真掌握課後「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寫法,理解詞義;最少讀讀課文三遍以上,畫出文中欣賞語句(段)和不理解或有困難的語句(段);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四導」學案後,指導學生用好,把預習落到實處。
積累是語文教學的基本點,為此我做了一下嘗試:
1、用筆記本做課內積累,篩選容易讀錯、寫錯的字抄寫;對教材中的佳句、好段,要求學生在每篇文章學完之後至少要摘抄兩句(段)做點評並背誦。
2、對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教師應盡量採取合適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以減少其課後作業的負擔。
3、課外積累是課內積累的有效補充,每周要求學生寫兩千字以上的讀書筆記,內容可以是名人名句、成語典故、寫景狀物、詩詞曲賦乃至謎語、笑話、廣告語等等。每周要求學生寫一千字以上的「成長記錄」。每學期評兩次「積累之星」獎勵做得好的同學。
三、准確理解,科學定位
有效的作業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附庸。
傳統的練習僅是對教學的補充,對知識的機械的強化訓練,方式陳舊、呆板以及大量無味的重復練習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規范、統一,結果是學生缺少一種靈性、活潑、有趣的學習,倍感語文學習的枯燥,學習變成了一種負擔。而與新課程標准一致的課堂學習,不是為難學生,不是為了考學生的薄弱環節,而應重在面向全體學生,追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生成性、發展性訓練。形式上,應從傳統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轉向多樣化,如「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層次上,因人而異,體現差異,分層要求,盡量知識性、趣味性並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動」起來;內容上應從側重「溫故」轉向「探究創新」,「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活用知識,培養能力,體現和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
四、重視運用、提倡個性
語文作為一門交際工具,正確運用顯得很重要,我採取了以下做法:
1、充實基礎重詞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每篇課文之後都有「讀一讀,寫一寫」,這當中的 詞語都是課文要求掌握的詞語。對這項作業,預習時不再要求學生抄寫,不管用何種方法,只要能記住字形,理解詞義即可。每次上新課之前,教師都會進行預習檢查,或聽寫或用一個詞寫一句話。課後要求他們將這些詞語連成一段或幾段內容相關的話,只要詞義運用准確、內容健康即可(課後詞語多的再做篩選)。這下學生的興致高了,不用死抄硬記,自己可靈活掌握,展示自己的才華,結果同學寫出來的片斷異彩紛呈,有的是對課文的縮寫,有的是改寫,有的完全是另闢蹊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寫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章。這就是一種能力,一種遣詞造句、想像聯想的能力。
2、仿寫改寫學寫作。這道題同樣是源於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其實語文的學習,最令人頭痛的還是寫作,有些學生是談「文」色變。其實課後的這道題是個很好的「引子」,剛學完一篇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老師的分析記憶猶新,這時做這樣的片斷練習是不難的,比較容易上手,也易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做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般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3、課外實踐練綜合。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它必須運用於生活。我們曾開展過許多課外實踐活動,如家庭采訪、看新聞、寫廣告、詩配畫、查資料等。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作業內容多樣化。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採取畫一畫(在文中畫出好詞、好句、好段)、評一評(評析好的詞、句、段)、寫一寫(仿寫、改寫、續寫)、背一背、說一說(課堂發言)、做一做(做主持人、做手工)等形式,加強綜合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機會表現自己。
5、作業選擇自主化。主要是設計一些彈性作業,讓學生主動去選擇,如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去做,或小組成員互相命題,自選答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肯定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個性品質得到發展。
重視學生的作業練習,需要教師們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練習觀,這樣就可以克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增強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鞏固性與有效性,提高課堂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
❻ 農村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的研究學習哪些材料
一、研究背景
問題的提出
1.基於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必須正視學生外語學習基礎和發展要求的差異,遵循外語學習的客觀規律,英語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目標,又要尊重個體差異,是課程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以利於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都有相應的提高。這就意味著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對照課程目標有相應的作業系統的配合,作業設計必須符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方案對作業練習設計提出了要求:一要體現學生發展的需要,重視基礎性,增加選擇性,體現時代性。二要優化練習作業的結構與組合,注意加強整合,加強選擇,強調均衡等。在對建立作業新體系的若干建議中,要求教師設計探究性作業,開放性作業,體驗性作業,並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注意要有差異。
2.基於英語作業現狀的分析
通過與初中學生的座談和對英語作業現狀的觀察與反思,我發現當前英語作業布置中的主意問題有:
(1)、重機械操練,輕實際應用。
這樣的作業內容枯燥無味,學生不感興趣,往往應付了事,作業實效性不高。
(2)、重課本鞏固,輕課外閱讀。
這樣的作業導致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閱讀能力的培養脫節,學生對於知識運用不夠靈活,不能達到學以致用。綜合運用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和發展。
(3)、重統一任務,輕自主選擇。
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的不同而在學習上呈現不同的差異,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個性和基礎的差異,給不同的學生同樣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沒有彈性,缺乏針對性,優秀學生吃不飽,後進生又吃不下。由於作業形式的單調和乏味,因而產生了作業抄襲,應付作業和不做作業現象,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失去了課外作業應有的教育意義。久而久之,英語瘸腿的現象就越來越多,尖子生卻越來越少。
(4)、重書面作業,輕口頭作業。
以書面形式布置作業,重視了書寫而忽視了口語訓練,語言的交際功能,造成啞巴英語。
發展性教學理論認為差異是一種資源,早在兩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工作中,尤其在作業布置中,應該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搞一刀切。
可見,傳統的作業觀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實施的要求,這種作業體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忽視了對人發展的教育激勵功能,自然也就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因而產生作業抄襲現象和不完成作業現象,這無助於學生的真正成長。另外,我們的課外作業還存在著注重作業程式化、規范化的傾向。因此,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勢在必行。
二、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與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水平。為學生以後的自主探究和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2、通過研究與實踐,轉變教師對英語作業設計的觀念,即尊重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努力探索出一種適應現代學生發展的作業設計的方式。
3、通過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三、研究的意義
1、通過對作業個性化設計的研究,有利於把書本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並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對對作業個性化設計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培養他們主動積極地探究新知、搜索處理信息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對對作業個性化設計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使教師對新課改下作業的設計探究意義有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構建更加科學的作業布置體系。
通過對作業的研究和實踐,可以更新我們的作業觀念,可以改變作業的老面孔,拋棄枯燥乏味的抄寫,拋棄茫茫題海的戰術,可以此來指導我們正確地認識作業、創新地布置作業、科學地評價作業,使作業真正取得理想的質量和效果。從而提高我們的教,而且使學生的自主精神、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得到明顯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
❼ 初中語文微故事案例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
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過程就是「說」。
教學上的回「說」,不只答是教師授課,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的技能訓練。
因此,這種「說」的能力的培養,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
❽ 初中語文課前預習作業課後拓展作業怎麼設計
初中語文課前預習作業課後拓展作業怎麼設計
一、預習作業設計應注重多變性
傳統的預習作業,大都形式較為單一,基本上是學生按老師指定的題目進行「回答式」或「抄寫式」的訓練。單調枯燥的作業形式成了學生學習的包袱,查找答案、抄襲作業甚至請人代勞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不利於學科教學。針對如此現象,教師應「抓綱靠本」,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多改變些作業類型,多改變些作業方式,吸引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地完成每一課時的預習作業。
如預習《變色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口頭訓練型」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先行體會小說中人物語言描寫的重要性,從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徵,體會文章的主旨。當然,預習作業的「多變性」並非指「亂變性」,它應根據新課程標准要求,藉助於教材內容,作用於教師引導。要做到三者合一,萬變不離其「本」,增加預習作業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預習興趣。
二、預習作業設計應注重實踐性
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語文學科中字、詞、句,以及篇章的基礎知識,對學語文的慾望已轉入到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學習、生活實際問題的嘗試階段。因此,語文預習作業的設計應投其所好,多趨向於實踐運用的題型訓練,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學需要。
如《紫藤蘿瀑布》,教師可讓學生到學校的花園里去觀賞紫藤蘿,觀察它的藤、葉、花。尤其是花,觀賞它的形態、顏色、光澤,觸摸它的質地,聞聞它的香味。產生了怎樣的想像或聯想,把觀賞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再閱讀課文,把自己所寫和文中所寫比較比較,思考誰寫得好,好在哪裡。實踐性預習作業,徹底打破了應試教育中的「模仿題型」、「題海戰役」的作業形式,避免了作業中的機械性與煩瑣性,使學生在親身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
三、預習作業設計應注重差異性
語文預習作業,既要有統一要求,又要因生而異。由於班級學生的語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優、中、差生的語文能力仍有一定差異,因此,對學生的作業要求也不可等同地對待。
預習雖是教學的起始階段,卻影響著教學的終端效果。沒有有效的課前預習,沒有學生對文本的前期准備,就沒有高效的語文課堂。那麼教師對預習作業設計就成為學生預習的關鍵,故預習作業設計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語言學習水平,本著「省時、高效、減負」的原則,使預習作業不但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更能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