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榆林市完全中学语文课本是什么版本
这意味着,“高中新课程”这一对现行教育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即将在北京实现。北京是全国第四批进入新课程的省份,今年9月,北京的高一新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课堂: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用学分来描述科目修习状况、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市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生,将在高中课堂上体验到四大显著变化。教师不再唱主角教师像厨师,以前做的是盒饭,现在改成了自助餐7月16日,中关村中学礼堂。来自海淀区的300余名高一语文教师聚一起,开始为期4天的新课程语文学科培训。与此同时,其他区县也分别启动了物理、历史等学科的培训。这次培训分三个阶段,在全市25个培训点相继,共历时14天,参与教师达到9000余名。培训的目的就是为即将启动的高中新课程做好师资准备。“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培训中,专家们反复传达这样的观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说,课改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是变成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在西城156中培训现场,几位朝阳区的教师围绕着《杨家将》选段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讨论。一位老师说,讲课时可结合京剧的一些唱段,提高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另一位老师认为,可以从文章中挑选一些典故,引导学生去了解杨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老师们的设计中,字词的读法、段落的理解不再成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大家都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新课改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就像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好不好吃都是一样的。现在,‘盒饭’改成了‘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接受完培训后,159中一位老师诙谐地做了这样的比喻。学生拥有选课权每个学生将根据选课的不同,拥有个性化的课表早在今年1月,北京市教委就向社会发布了新高一年级即将启动新课程的消息。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这是一个与以往高中教学完全不同的全新课堂,甚至有人惊叹“高中变成了大学课堂”。按照课程要求,一个高中生每学年应在语言与文学、数学等8个学习领域中分别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生修满144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的课程内容,获得的学分。选修课的开设将使学生体验到选择学习的乐趣。以往的高中教学,全部由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设置课表,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而新课改里选修课的增设将打破这种“千人一面”的学习场景。根据每个人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都将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过去按照班级开展教学的管理方式将会被改变,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市教委副主任罗洁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教材打破大一统《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选入教材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从新学年起,学生将使用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使用区县的划分上,基本采取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各使用一套。西城、朝阳、东城等8个区县将使用北京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余区县则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介绍,加上必修课本,北京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近一半的新篇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顾德希说,课文选择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第一次入选高中教材。选择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讲法,传统的是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后又是另外一种。为了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一些广受世人关注和认可的文学作品也在新教材中得以选用,如泛读备选篇目中就节选了金庸的《雪山飞狐》,一些19世纪的外国小说也选入了选修课本。目前,全市各区县教材选用版本已全部确定,除政治、化学、体育三门全北京使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供各区县选用。在教材选用的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占据了
B. 没有老师的语文课的作文
我一定要写写这个语文老师,他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在各方面都让我崇拜和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老师。不写给谁看--怕人家说我阿谀奉承;就写给自己--抒发一下遇到一位好老师时兴奋和感激的心情。 开学前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文科班的语文老师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严肃恐怖的中年妇女的形象,而且我想到优秀的顾德希老师最终还是光荣引退了,心里不由得一阵失望。 这个老师,多么奇怪,"克星!" 开学了,我居然是语文课代表。我最憷在办公室和老师接触了。好吧,不就是偶尔收收作业什么的。 第一堂语文课前,我觉得作为课代表应该提前代表全班同学去"审查"一下一直还没露面的徐克兴老师,于是来到语文办公室,喊报告之前,一位中年男老师拎着一只黑色耐克皮包匆匆走出办公室,我没有注意,进去随便找了一位老师请教哪一位是他。"刚出去,你没看见?"老师这样回答我。"啊?是男的?"我纳闷地嘟囔了一句,不顾那老师怪异的目光,也匆匆上楼回班。 "果然"徐老师是位男老师,而且就是那个"耐克皮包"!我坐下的时候他正在和班主任打听课代表是谁。听到班主任报出我的名字,我赶忙打个呼:"老师,刚才去找过您,但是我以为您是女老师。"话一出口发现非常不着调,我赶紧低下头装作认真看语文试卷的样子,不敢想象当时徐老师的表情。老师和课代表的头一次接触竟然如此尴尬和不顺利,以后我一想起这一幕就起鸡皮疙瘩。 这一天中午我去徐老师那里登考试成绩,顺便听老师布置了我作为课代表的主要工作--每次课前到办公室拿他的耐克皮包。这没问题!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了,他的腿不好,学校特批他坐着讲课。那么我作为课代表当然应该为老师教学方便、尤其是他的身体健康着想。于是我牢记徐老师的嘱托,认真负责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截止到2001年10月19日,我一共为徐老师拎了17次包,除去一次下楼稍晚在楼道里接过老师的皮包以外,其余16次均保证风雨无阻,准确到位。小道消息传说徐老师对本人此举较为满意,导致本人颇为得意,以后工作更加起劲。以下一段我和旧时同窗好友关于拎包的对话作为插叙,与表达中心无关: "你为什么每次上语文课都去给老师拎包?" "老师腿不好。" "嗯?昨天放学的时候我还看见他骑车回家呢。" "腿不好还骑车?!?"我一时诧异…… 大概是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我已经被语文课以及语文老师深深吸引,而课前的拎包工作也在成为学校生活中令我期待的一个重要部分。那感觉是非常温馨和惬意的:我喊报告进办公室,通常那个时候徐老师在打水,他会冲我笑笑然后到办公桌前把皮包递给我,还说一声"谢谢"或者"辛苦"!有一次我早晨到学校背着书包直接去找老师,老师笑呵呵地问我"家在哪儿住啊";还有一次老师放了几块糖在我手里然后说:"这是老师的喜糖……"看上去差不多50岁的徐老师的喜糖?我吓了一跳,反应过来这是其他老师送给徐老师的喜糖(比较搞笑的情节)。徐老师只叫我拿他的皮包。偶尔有一些试卷。他从不叫我拿他刚打好开水的瓶子。可能是怕烫着我吧,我美滋滋地这样想。 回过头来再说我为什么被语文课以及语文老师深深吸引。原因很简单:徐老师讲课讲的好。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讲课是怎样的好法。如果勉强地写,我的文字就肯定要落入俗套了。因为,如果叫我描述一个老师讲课如何枯燥乏味,说不定我会描述得很生动,而好老师都是一个样的:讲课吸引人,学生不犯困。当然徐老师讲课自有他的特别之处,讲台前的他,眼睛是亮亮的。听徐老师讲课,我不只懂得了一些用来考试的语文知识,也不只懂得了一些精彩华美的诗词对联,他亮晶晶的眼神把另一些东西写在我的心里,一些只可意会的东西。我实在说不清楚那是什么,反正用"胜读十年书"和"终身受用"来形容都是不为过的。真的。 现在我学习语文的时候感觉总是很振奋。我不再懒得查字典了,我不再懒得把现代文读三遍、把古文读五遍了,我不再懒得写作文之前打草稿、然后认真用钢笔抄写了,我不再懒得把自己搞不明白的东西画上记号拿去请教老师了。因为我是徐老师的语文课代表,我不仅要让我对我拎包的工作觉得满意,我还有更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成为我学习语文的动机了--我希望有一天徐老师会像我觉得他是一个顶好顶好的老师那样觉得我是个顶好顶好的学生。尽管"动机不纯",我还是决定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结尾总该写点儿很有教育意义或者含义深刻的话。但是我心血来潮想创新一下,毕竟这些文字都是给自己看的,可以写自己想说的话。 我祝徐老师身体永远都健健康康!
C. 哪里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顾德希的内容
顾德希,1940年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普教系统师德楷模,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6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在北京四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论著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归元返本,面向未来》、《建立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等。语文教学怎样推进素质教育顾德希
一、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负担,就是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所不必要的负担。目前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顺应某些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而被纳入语文教学中来的,到底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什么必要性,并说不清楚。这方面的不合理负担,概括起来,表现为四个"不可":阅读教学非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不可,文言文非逐句翻译(对号入座)不可,现代文或文言文的教学非讲文体、语法等知识不可,作文教学非按写作知识系统安排不可。并不是说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体语法知识等等不该讲,有时不仅该讲,甚至不妨大讲,但若变成非此不可,就会造成学生极重的负担。在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不可"的表现,或者有轻重不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主流"倾向。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不可"举几个例子。例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中的"因",理解成"趁此"、"借机"或"就",其实问题都不大。但不行,因为按语法知识,讲成"趁此"、"借机"是把"因"视为介词;讲成"就"是把"因"当成了副词。这可是非分清不可的原则问题!例如"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中的"顾",理解成"看"、"回头看",意思本差不多。但不成,因为前者是引申义后者是本义,也是不可含糊的原则问题!上述例子实在很难看出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母语应用水平有什么必要性,但我们却很难完全撇开不顾。因为按照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这些全是顺理成章的东西。课堂被这类非必要性"知识"充塞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下降。最近,我们以高一课文《眼睛与仿生学》中的一段对高三学生进行测试调查(北京六所学校1400多个样本)。这段文字是: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这段文字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难度是不高的,但调查结果却颇不理想。能够准确理解这段文字意思的,仅占0 439,即不到700人。其余均认为这段说的是"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不能体会该段文字用语的分寸,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是不同的,看不出该段并没有说眼睛对于所有的动物一概"最重要"。其实,关于眼睛并非所有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对语言的具体理解时,分辨能力却显得很差。也许有的同志以为,在言语理解问题上这样要求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们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何谓掌握语文工具、何谓语文素质的不同认识。如果高中毕业而在实际阅读中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恐怕不能说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在北京以重点学校为主的调查中竟然是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这种水平,那就更当深长思之了。学生负担太重,影响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影响了实际应用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局面已到了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了。而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这种负担主要来源于语文教学内部,来源于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相沿成习的某些非母语教学规律的既定模式。所以负担的减轻,不是选几篇什么课文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否定点什么的问题,而只能是以科学的态度、艰苦的试验,推动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完成转型改造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必须加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改造的力度文体、语法、修辞、写作等现成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所有语言现象的静态的理论概括。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误以为这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知识"迁移"所必须的条件,忽略了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的固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把 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近几十年所形成的语文学科知识,不是没有用处,但对于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来说,绝不是弄清其知识体系、掌握其术语概念就能够济事的。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过:"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象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712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用的地方可以多看两遍,无用的地方不妨翻翻篇儿就过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158页)而张志公先生强调必须分清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强调语文知识必须精要、好懂、管用,就更为大家所熟知了。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负担过重,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改造的力度,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对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将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一项历史任务,只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掀开新的一页。语文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应当是这种改造更新最好的试验基地。哪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积累,哪些知识不需要强调记忆、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哪些知识必须反复梳理、系统掌握,哪些知识不需要系统掌握、但需要反复渗透;哪些典范的语言材料需要记诵而且也有可能使学生记诵,哪些只需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在阅读写作中最管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这些都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妨首先在上每节课时对于非让学生记住不可的东西悉心筛选。凡是教师自己不凭借教案就说不大清楚的,万勿让学生去记。凡是要求学生准确记住的知识,必须简明、准确,而且要有相应的检查手段。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每课都筛选得恰如其分就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篇大学问。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准绳,对原有知识不断重新审视,删除、简化、改易、补充;只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语文知识分类处理,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整理出适用的知识系统。
三、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三方面为建立语文能力目标系统创造条件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进一步科学化,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少数人开会讨论做文章所能完成的,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完善。
1.积累、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第一手材料。课堂教学不仅应继承发展广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应探讨语文知识分类的问题,还要研究语文能力的项目层次如何划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很复杂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具体的能力项目并不合理,能力层次很不清楚,因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语文能力系统。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应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做起,要总结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过程。这种具体的"活"材料是极有价值的。这类材料多了,覆盖面广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状况就会逐渐胸中有数。有些能力是无法诉诸训练的,但有些却是可以训练的;有些是能够通过全班的练习讲评收到效果的,有些却只适合个别辅导、小范围谈话来解决。这样的经验多了,就会对能力项目、能力层次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现在真正能够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的语文能力还很有限。比如作文,实际在学生那里起作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我们反复"抓"的那些"方法"是不是真起作用,就很不容易说清。所以不能一说能力,就全跟训练联系起来,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某些讲授对能力养成的重大作用。也不能一说训练,就全跟作练习、课堂讨论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记诵、默写甚至抄写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大作用,只不过我们对这些传统训练方式如何"转型"、如何使之适用于今天的需要还研究得不够罢了。但我们必须坚信,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时分析不清的可以暂不分析,不妨先简单后复杂。属于语料存储性质的训练,属于技能性质的训练,不妨先给予更多关注;暂时只能处于模糊状态的东西就继续模糊着,不要强为之说。所谓给以更多关注,就是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认真进行材料分析,借助科学的手段,使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必要的理性高度。如果有更多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够致力于此,解决语文能力项目和层次划分的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对教材负责、对考试负责转变为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这样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语文知识的改造更新才能推进,语文能力的项目和层次问题才可能逐渐探讨清楚,而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才可能建立起来。
2.积累有益的练习材料,试编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关乎语文教学的全局。因此,教材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是几十年来语文教材改革的成果,浸透着不止一代人的心血,对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但由于语文能力定位这个历史性课题尚有待解决,所以现行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下限和上限必然是参差不齐的。理想的教材,在语文能力要求上应体现足以与之适应的弹性。下限要明确,上限要合理,要使教师便于掌握。但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要使教材变成培养学生能力的材料,也就是说真正成为叶老所说的"例",还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而如果进一步要求教材要体现母语能力循序渐进的体系,就更不现实了。
人们常常感到教材偏难,这个"难",主要并不表现在所选篇目不够浅显,而是师生不便使用。怎样以之施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难驾驭,这是教师感到的"难";怎样用于自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果然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明显提高,至今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例,这是学生感到的"难"。教材必须精选足量的名篇,必须充分重视文本 阅读在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教材没有理由拘泥于文本阅读的单一模式。这些年来各类语文练习册铺天盖地,有关方面屡禁不止,值得深思。究竟怎样看待"练习册"的作用,有没有沙里淘金的价值,都应认真研究。特别是有些练习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这种现象尤其不应忽视。不妨在文本阅读与各种高质量语言能力练习合理配合方面进行试验,这对全面探讨语文能力培养问题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怎样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文教育包括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性情、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而其对学生形成较强语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一般的语言基本训练所不能取代的。所以文学教育(在高中主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但以文学鉴赏代替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学鉴赏能力需要的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而不可能通过循序渐进的"制式"训练获得。现行教材中虽不乏优秀文学作品,但却不容易使其充分体现文学教育的作用。一般的语言训练与文学鉴赏混淆不清。把不同范畴的能力扭结在一起,企图实现循序渐进的训练,这是多种"系统的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克服这种影响,文学教育很难真正得到加强,合理的语文能力训练系统也很难形成。
所以,怎样加强文学教育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也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不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大胆的试验。3.加强对语文能力的科学研究,使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能力是在人脑的"黑箱"中进行操作的抽象行为。因而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在进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力求借助统计测量手段,进行反复的实证研究,以找到可靠的语文能力的测量工具。这尽管十分艰巨,但在目前应当说是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取得合乎信度要求的各项语文能力的"量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试验教材的编写与试用就有可能提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各项语文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庞大的工程。限于条件,近年来我们着手进行了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阅读基本能力(或称"言语理解能力")的初步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哪种文体的作品,对学生最有启发的是解决学生读"懂"的问题。而学生之所以没能读"懂",最大量的又是对书面言语的具体理解问题,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对言语表达意义的具体理解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阅读基本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新概念。阅读基本能力,亦可称书面言语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可以表现为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所谓基本,既有基本的意思,也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基础,就是扎根基、打基础的意思,比如字要认准,词语的搭配、词句的意思不能搞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不能理解得似是而非。这些地方出了毛病,进一步的分析、鉴赏、评价就都不大靠得住了,所以这些无疑是阅读的基础。所谓一以贯之,有两层意思:一层指的是普遍适用性,即不管读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不管读社会科学读物还是自然科学读物,都不能没有这种准确把握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另一层是说这是一种本质意义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的理解能力,其实存在共同点。
实践证明,阅读基本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基本能力所强调的是基础的、普适的、本质的能力,所以它既鲜明地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简化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倘若从现行的文体知识系统出发,那么"读"的能力,就要包括议论文阅读能力、记叙文阅读能力、说明文阅读能力、应用文阅读能力、小说鉴赏能力、散文鉴赏能力、戏剧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能力等等。这样从外延上划分阅读范畴,对认识事物虽不无意义,但在能力培养上,却淡化了对"读"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从外延上划分出的这诸多范畴,也使我们无从区分能力渐进的等级。我们很难说议论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低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很难说戏剧鉴赏能力就一定高于说明文阅读能力。而使用阅读基本能力的概念,则可以免除这些弊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7年6月对北京四中、五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作了一次测试调查(97 6题本),题目28个,样本667个。在对这667个样本各项数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对阅读基本能力认识上的得失,对阅读基本能力的要素取得进一步认识。1999年1月,我们对北京四中、五中、十中、二附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调查(99 1题本),样本总数1453个,题目数量54个。其中11个题是97 6题本中使用过的。在时隔一年半的两次调查中,这11个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紧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诸要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54个题目中,有33个题目的区分度比较好,而且难度从0 2到0 9,覆盖的等级比较全面:这为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倘若对99 1题本中部分题目进一步取得复本信度,作出因素分析,且建立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理论模型,完善关于阅读基本能力要素和等级的理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新的、能够全面体现该理论的题本,进行新一轮的、布点更加合理的调查取样,届时倘若新题本的各项参数比较理想,那么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量表"就有可能形成。如无特殊意外,这个"量表"的研究成果得到恰当应用,那么高中生阅读基本能力的目标定位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较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这个测量工具的研究虽然涉及的仅仅是各项语文能力中的一项,但相信它对进一步研究其他各项语文能力将是有益的。
D. 吴忠初中语文现在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呀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帮助:
这意味着,“高中新课程”这一对现行教育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即将在北京实现。北京是全国第四批进入新课程的省份,今年9月,北京的高一新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课堂: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用学分来描述科目修习状况、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市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生,将在高中课堂上体验到四大显著变化。教师不再唱主角教师像厨师,以前做的是盒饭,现在改成了自助餐7月16日,中关村中学礼堂。来自海淀区的300余名高一语文教师聚一起,开始为期4天的新课程语文学科培训。与此同时,其他区县也分别启动了物理、历史等学科的培训。这次培训分三个阶段,在全市25个培训点相继,共历时14天,参与教师达到9000余名。培训的目的就是为即将启动的高中新课程做好师资准备。“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培训中,专家们反复传达这样的观点。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说,课改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是变成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在西城156中培训现场,几位朝阳区的教师围绕着《杨家将》选段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讨论。一位老师说,讲课时可结合京剧的一些唱段,提高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另一位老师认为,可以从文章中挑选一些典故,引导学生去了解杨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老师们的设计中,字词的读法、段落的理解不再成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大家都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上。“新课改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就像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好不好吃都是一样的。现在,‘盒饭’改成了‘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接受完培训后,159中一位老师诙谐地做了这样的比喻。学生拥有选课权每个学生将根据选课的不同,拥有个性化的课表早在今年1月,北京市教委就向社会发布了新高一年级即将启动新课程的消息。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这是一个与以往高中教学完全不同的全新课堂,甚至有人惊叹“高中变成了大学课堂”。按照课程要求,一个高中生每学年应在语言与文学、数学等8个学习领域中分别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生修满144学分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的课程内容,获得的学分。选修课的开设将使学生体验到选择学习的乐趣。以往的高中教学,全部由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设置课表,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而新课改里选修课的增设将打破这种“千人一面”的学习场景。根据每个人选修课程的不同,学生都将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过去按照班级开展教学的管理方式将会被改变,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市教委副主任罗洁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教材打破大一统《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选入教材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介绍,从新学年起,学生将使用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使用区县的划分上,基本采取以中轴线为界,东、西各使用一套。西城、朝阳、东城等8个区县将使用北京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余区县则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介绍,加上必修课本,北京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近一半的新篇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顾德希说,课文选择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第一次入选高中教材。选择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讲法,传统的是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后又是另外一种。为了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一些广受世人关注和认可的文学作品也在新教材中得以选用,如泛读备选篇目中就节选了金庸的《雪山飞狐》,一些19世纪的外国小说也选入了选修课本。目前,全市各区县教材选用版本已全部确定,除政治、化学、体育三门全北京使用统一教材外,其他科目均有两套教材供各区县选用。在教材选用的版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占据了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E. 我们语文课本里该不该有古文
不单应该,简直是必须。
一方面,古文的确是极具魅力的一种表达方式。内由古文体现容出来的美,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体。欣赏它是我们的幸福,继承它是我们的责任,使用它是我们的骄傲。
再者,古文不单构建了中国的语言系统,更凝集了中国从风俗、历史、感情到思想的一切元素。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古文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存在的载体。教后代学习古文,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是中国,什么是自己。
最后,课本里的古文,不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个时代去对上几个对联、吟诗唱曲解闷取乐。而是让自己从语言系统上获得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构建自己思想的根基、找到我们精神的归宿
F. 当语文老师的要求
我是今年考上的,我觉得准备不需太刻意,首先大学学习的内容必须认真学好,其次内心理学教育学要认真学,现容在教师招聘一般都考教育心理学,然后就是专业! 还有就是平时多找机会上讲台,锻炼在讲台上说话的能力,做到收放自如,其余的也就没什么了,至于教学理念,对待学生如何,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应该都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
G. 上海1978年语文特级教师
马丽英
H. 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自90年代末以来,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从根本上解决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要求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以往不同,它不仅顺应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顺应了世界母语改革的总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喜,新的课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显示出新的教材风貌,教育实践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现了自主而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这一阶段的改革还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
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语言是一种文化,学语言就是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本身的宝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语文就是要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第二,语文教学要张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关心人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三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高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第三,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经历一个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过程,使之开放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生活多广阔,语文就多广阔,要让孩子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
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
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
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
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
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
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
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
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
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
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
家的意见进行实验。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
苍岑写的实习总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这种逐字逐句串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第三,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
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
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
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
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
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
堂练”。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
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
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
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
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
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
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4.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十几年来,全国高考、省级会考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都进行了一些
改革。语文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对中学语文
教学起了一定的正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考试对语文教学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跟着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转,估计不考的内容在课上不
教;只重视教基本课文,不重视非基本课文;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循规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种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大。突出的表现是加班加点
的“疲劳战术”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
回顾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又为继续改革的路途上还有一些
障阻而担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既繁重又紧迫的。叶圣陶先生
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叶老的讲话过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增强
责任感和紧迫感。
I. 罗必良的学生有哪些
顾德希,1940年生,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普教系统师德楷模,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6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在北京四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论著有《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归元返本,面向未来》、《建立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等。语文教学怎样推进素质教育顾德希 一、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负担,就是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所不必要的负担。目前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顺应某些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而被纳入语文教学中来的,到底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什么必要性,并说不清楚。这方面的不合理负担,概括起来,表现为四个"不可":阅读教学非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不可,文言文非逐句翻译(对号入座)不可,现代文或文言文的教学非讲文体、语法等知识不可,作文教学非按写作知识系统安排不可。并不是说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体语法知识等等不该讲,有时不仅该讲,甚至不妨大讲,但若变成非此不可,就会造成学生极重的负担。在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不可"的表现,或者有轻重不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主流"倾向。限于篇幅,仅就其中一个"不可"举几个例子。例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中的"因",理解成"趁此"、"借机"或"就",其实问题都不大。但不行,因为按语法知识,讲成"趁此"、"借机"是把"因"视为介词;讲成"就"是把"因"当成了副词。这可是非分清不可的原则问题!例如"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中的"顾",理解成"看"、"回头看",意思本差不多。但不成,因为前者是引申义后者是本义,也是不可含糊的原则问题!上述例子实在很难看出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母语应用水平有什么必要性,但我们却很难完全撇开不顾。因为按照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这些全是顺理成章的东西。课堂被这类非必要性"知识"充塞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下降。最近,我们以高一课文《眼睛与仿生学》中的一段对高三学生进行测试调查(北京六所学校1400多个样本)。这段文字是: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这段文字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难度是不高的,但调查结果却颇不理想。能够准确理解这段文字意思的,仅占0 439,即不到700人。其余均认为这段说的是"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不能体会该段文字用语的分寸,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是不同的,看不出该段并没有说眼睛对于所有的动物一概"最重要"。其实,关于眼睛并非所有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并不陌生。但在对语言的具体理解时,分辨能力却显得很差。也许有的同志以为,在言语理解问题上这样要求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但我们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何谓掌握语文工具、何谓语文素质的不同认识。如果高中毕业而在实际阅读中分不清"重要"和"最重要",恐怕不能说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质。如果在北京以重点学校为主的调查中竟然是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这种水平,那就更当深长思之了。学生负担太重,影响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影响了实际应用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局面已到了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了。而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这种负担主要来源于语文教学内部,来源于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相沿成习的某些非母语教学规律的既定模式。所以负担的减轻,不是选几篇什么课文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否定点什么的问题,而只能是以科学的态度、艰苦的试验,推动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完成转型改造的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必须加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改造的力度文体、语法、修辞、写作等现成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所有语言现象的静态的理论概括。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误以为这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知识"迁移"所必须的条件,忽略了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的固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把 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近几十年所形成的语文学科知识,不是没有用处,但对于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来说,绝不是弄清其知识体系、掌握其术语概念就能够济事的。这一点,早在3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过:"我不大赞成‘语文知识’这个说法。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称作‘知识’,好象讲得出来就行,容易忽略实际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叶圣陶教育文集》第5卷712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法书不可能担负提高语文水平的全部任务……语法书讲的是全部语法,其中有些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用的地方可以多看两遍,无用的地方不妨翻翻篇儿就过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吕叔湘语文论集》158页)而张志公先生强调必须分清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知识,强调语文知识必须精要、好懂、管用,就更为大家所熟知了。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负担过重,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改造的力度,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对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将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一项历史任务,只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掀开新的一页。语文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应当是这种改造更新最好的试验基地。哪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积累,哪些知识不需要强调记忆、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哪些知识必须反复梳理、系统掌握,哪些知识不需要系统掌握、但需要反复渗透;哪些典范的语言材料需要记诵而且也有可能使学生记诵,哪些只需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在阅读写作中最管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这些都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不妨首先在上每节课时对于非让学生记住不可的东西悉心筛选。凡是教师自己不凭借教案就说不大清楚的,万勿让学生去记。凡是要求学生准确记住的知识,必须简明、准确,而且要有相应的检查手段。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每课都筛选得恰如其分就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篇大学问。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准绳,对原有知识不断重新审视,删除、简化、改易、补充;只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语文知识分类处理,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整理出适用的知识系统。 三、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三方面为建立语文能力目标系统创造条件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进一步科学化,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少数人开会讨论做文章所能完成的,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完善。 1.积累、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第一手材料。课堂教学不仅应继承发展广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应探讨语文知识分类的问题,还要研究语文能力的项目层次如何划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很复杂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具体的能力项目并不合理,能力层次很不清楚,因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语文能力系统。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应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做起,要总结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过程。这种具体的"活"材料是极有价值的。这类材料多了,覆盖面广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状况就会逐渐胸中有数。有些能力是无法诉诸训练的,但有些却是可以训练的;有些是能够通过全班的练习讲评收到效果的,有些却只适合个别辅导、小范围谈话来解决。这样的经验多了,就会对能力项目、能力层次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现在真正能够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的语文能力还很有限。比如作文,实际在学生那里起作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我们反复"抓"的那些"方法"是不是真起作用,就很不容易说清。所以不能一说能力,就全跟训练联系起来,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某些讲授对能力养成的重大作用。也不能一说训练,就全跟作练习、课堂讨论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记诵、默写甚至抄写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大作用,只不过我们对这些传统训练方式如何"转型"、如何使之适用于今天的需要还研究得不够罢了。但我们必须坚信,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因素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时分析不清的可以暂不分析,不妨先简单后复杂。属于语料存储性质的训练,属于技能性质的训练,不妨先给予更多关注;暂时只能处于模糊状态的东西就继续模糊着,不要强为之说。所谓给以更多关注,就是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认真进行材料分析,借助科学的手段,使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必要的理性高度。如果有更多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够致力于此,解决语文能力项目和层次划分的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对教材负责、对考试负责转变为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这样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语文知识的改造更新才能推进,语文能力的项目和层次问题才可能逐渐探讨清楚,而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才可能建立起来。 2.积累有益的练习材料,试编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关乎语文教学的全局。因此,教材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是几十年来语文教材改革的成果,浸透着不止一代人的心血,对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但由于语文能力定位这个历史性课题尚有待解决,所以现行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下限和上限必然是参差不齐的。理想的教材,在语文能力要求上应体现足以与之适应的弹性。下限要明确,上限要合理,要使教师便于掌握。但现行教材在这方面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要使教材变成培养学生能力的材料,也就是说真正成为叶老所说的"例",还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而如果进一步要求教材要体现母语能力循序渐进的体系,就更不现实了。 人们常常感到教材偏难,这个"难",主要并不表现在所选篇目不够浅显,而是师生不便使用。怎样以之施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难驾驭,这是教师感到的"难";怎样用于自学,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果然能够循序渐进地得到明显提高,至今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例,这是学生感到的"难"。教材必须精选足量的名篇,必须充分重视文本 阅读在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教材没有理由拘泥于文本阅读的单一模式。这些年来各类语文练习册铺天盖地,有关方面屡禁不止,值得深思。究竟怎样看待"练习册"的作用,有没有沙里淘金的价值,都应认真研究。特别是有些练习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这种现象尤其不应忽视。不妨在文本阅读与各种高质量语言能力练习合理配合方面进行试验,这对全面探讨语文能力培养问题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怎样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文教育包括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性情、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而其对学生形成较强语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一般的语言基本训练所不能取代的。所以文学教育(在高中主要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但以文学鉴赏代替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文学鉴赏能力需要的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而不可能通过循序渐进的"制式"训练获得。现行教材中虽不乏优秀文学作品,但却不容易使其充分体现文学教育的作用。一般的语言训练与文学鉴赏混淆不清。把不同范畴的能力扭结在一起,企图实现循序渐进的训练,这是多种"系统的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克服这种影响,文学教育很难真正得到加强,合理的语文能力训练系统也很难形成。 所以,怎样加强文学教育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也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不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大胆的试验。3.加强对语文能力的科学研究,使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能力是在人脑的"黑箱"中进行操作的抽象行为。因而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在进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力求借助统计测量手段,进行反复的实证研究,以找到可靠的语文能力的测量工具。这尽管十分艰巨,但在目前应当说是有可能去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取得合乎信度要求的各项语文能力的"量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试验教材的编写与试用就有可能提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各项语文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庞大的工程。限于条件,近年来我们着手进行了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阅读基本能力(或称"言语理解能力")的初步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管哪种文体的作品,对学生最有启发的是解决学生读"懂"的问题。而学生之所以没能读"懂",最大量的又是对书面言语的具体理解问题,即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对言语表达意义的具体理解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阅读基本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新概念。阅读基本能力,亦可称书面言语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可以表现为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所谓基本,既有基本的意思,也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基础,就是扎根基、打基础的意思,比如字要认准,词语的搭配、词句的意思不能搞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不能理解得似是而非。这些地方出了毛病,进一步的分析、鉴赏、评价就都不大靠得住了,所以这些无疑是阅读的基础。所谓一以贯之,有两层意思:一层指的是普遍适用性,即不管读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不管读社会科学读物还是自然科学读物,都不能没有这种准确把握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另一层是说这是一种本质意义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准确理解能力,和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的理解能力,其实存在共同点。 实践证明,阅读基本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基本能力所强调的是基础的、普适的、本质的能力,所以它既鲜明地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简化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倘若从现行的文体知识系统出发,那么"读"的能力,就要包括议论文阅读能力、记叙文阅读能力、说明文阅读能力、应用文阅读能力、小说鉴赏能力、散文鉴赏能力、戏剧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能力等等。这样从外延上划分阅读范畴,对认识事物虽不无意义,但在能力培养上,却淡化了对"读"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从外延上划分出的这诸多范畴,也使我们无从区分能力渐进的等级。我们很难说议论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低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很难说戏剧鉴赏能力就一定高于说明文阅读能力。而使用阅读基本能力的概念,则可以免除这些弊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7年6月对北京四中、五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作了一次测试调查(97 6题本),题目28个,样本667个。在对这667个样本各项数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对阅读基本能力认识上的得失,对阅读基本能力的要素取得进一步认识。1999年1月,我们对北京四中、五中、十中、二附中、九十二中、九十六中高三学生的阅读基本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调查(99 1题本),样本总数1453个,题目数量54个。其中11个题是97 6题本中使用过的。在时隔一年半的两次调查中,这11个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紧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诸要素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54个题目中,有33个题目的区分度比较好,而且难度从0 2到0 9,覆盖的等级比较全面:这为我们对阅读基本能力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倘若对99 1题本中部分题目进一步取得复本信度,作出因素分析,且建立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理论模型,完善关于阅读基本能力要素和等级的理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新的、能够全面体现该理论的题本,进行新一轮的、布点更加合理的调查取样,届时倘若新题本的各项参数比较理想,那么关于阅读基本能力的"量表"就有可能形成。如无特殊意外,这个"量表"的研究成果得到恰当应用,那么高中生阅读基本能力的目标定位就有可能建立在比较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这个测量工具的研究虽然涉及的仅仅是各项语文能力中的一项,但相信它对进一步研究其他各项语文能力将是有益的。
J. 写高中语文老师的作文,老师叫黄玉娟
我的语文老师
初中小学生作文网 09月11日 发表评论
她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起来显得特别有智慧;背上披着长长的头发乌黑发亮,有时还扎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辫,显得特别有精神,脸上挂着笑容,她到底是谁?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段晶凤。她是教我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最理解我的老师。
我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为了成绩我经常在日记中写自己的感受。为此,我伤心,我痛苦,而她却总是告诉我:“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从来不责怪我。有时我总问她一些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她总是告诉我答案。为了让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得到自己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健康成长,每次在我伤心痛苦时,我总是把不愉快的事写在日记里向她倾诉,而她每次都帮助我解除心中的痛苦与烦恼。
记得在初二时的一个星期三,她带病给我们上课。那天当她走进教室时,看见她路走不稳,还要给我们上课。那时的我突然感觉过去我所做的一切没有一件事对得起她,我才真正的懂得了老师的教导,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感觉到了老师的伟大。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当我听段老师讲课时,总感觉很轻松,那是一种享受!她能把我们从荒凉的沙漠带劲热闹的城市;一篇篇看似无味的课文,在段老师的口中能被说得有声有色。有时,段老师能把我们带进奇妙的大自然,让我们呼吸芬芳的空气;有时,段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能尽情的游玩……总而言之,上段老师的课,总能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结束了。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量地给,。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记得有一次,段老师让我们背课文,因为我知道自己比其他人背的慢,所以只要一下课我就背。有一天中午,她让我们很早就到学校默写背过的那篇课文。当时我就在想:背过多少天的课文了,现在才写,小菜一碟。我刚准备动手,她便说:“写错一个字抄五遍”。我就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低着头就开始写,写完就稀里糊涂交上去走出了教室。回来以后老师还没走,我又悄悄地走到了自己座位上,刚一坐下老师就叫住了我,笑着说:“光背会了不行,还不能有错别字,自己看着办”。下午我去办公室找她,而她还是笑着对我说:“是不是手上该打了,这些错字对你来会说不应该……”她又严肃地说:“其实你已经很进步了,老师也没有苛求你什么,所以你也不要硬逼自己,只要你觉得自己在努力就行,只要自己不放弃,老师就就不会放弃你,继续努力。”听了这些话,我心里一直在轻轻地说:老师谢谢你,我会努力……然后我就离开了这间熟悉的办公室。
是,初中三年已经消失了,在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里,老师既给了我知识又给了我帮助。她的教导如滴滴甘泉,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
这,就是我既和蔼又严肃的语文老师。
我一定要写写这个语文老师,他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在各方面都让我崇拜和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老师。不写给谁看--怕人家说我阿谀奉承;就写给自己--抒发一下遇到一位好老师时兴奋和感激的心情。 开学前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文科班的语文老师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严肃恐怖的中年妇女的形象,而且我想到优秀的顾德希老师最终还是光荣引退了,心里不由得一阵失望。 这个老师,多么奇怪,"克星!" 开学了,我居然是语文课代表。我最憷在办公室和老师接触了。好吧,不就是偶尔收收作业什么的。 第一堂语文课前,我觉得作为课代表应该提前代表全班同学去"审查"一下一直还没露面的徐克兴老师,于是来到语文办公室,喊报告之前,一位中年男老师拎着一只黑色耐克皮包匆匆走出办公室,我没有注意,进去随便找了一位老师请教哪一位是他。"刚出去,你没看见?"老师这样回答我。"啊?是男的?"我纳闷地嘟囔了一句,不顾那老师怪异的目光,也匆匆上楼回班。 "果然"徐老师是位男老师,而且就是那个"耐克皮包"!我坐下的时候他正在和班主任打听课代表是谁。听到班主任报出我的名字,我赶忙打个呼:"老师,刚才去找过您,但是我以为您是女老师。"话一出口发现非常不着调,我赶紧低下头装作认真看语文试卷的样子,不敢想象当时徐老师的表情。老师和课代表的头一次接触竟然如此尴尬和不顺利,以后我一想起这一幕就起鸡皮疙瘩。 这一天中午我去徐老师那里登考试成绩,顺便听老师布置了我作为课代表的主要工作--每次课前到办公室拿他的耐克皮包。这没问题!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了,他的腿不好,学校特批他坐着讲课。那么我作为课代表当然应该为老师教学方便、尤其是他的身体健康着想。于是我牢记徐老师的嘱托,认真负责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截止到2001年10月19日,我一共为徐老师拎了17次包,除去一次下楼稍晚在楼道里接过老师的皮包以外,其余16次均保证风雨无阻,准确到位。小道消息传说徐老师对本人此举较为满意,导致本人颇为得意,以后工作更加起劲。以下一段我和旧时同窗好友关于拎包的对话作为插叙,与表达中心无关: "你为什么每次上语文课都去给老师拎包?" "老师腿不好。" "嗯?昨天放学的时候我还看见他骑车回家呢。" "腿不好还骑车?!?"我一时诧异…… 大概是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我已经被语文课以及语文老师深深吸引,而课前的拎包工作也在成为学校生活中令我期待的一个重要部分。那感觉是非常温馨和惬意的:我喊报告进办公室,通常那个时候徐老师在打水,他会冲我笑笑然后到办公桌前把皮包递给我,还说一声"谢谢"或者"辛苦"!有一次我早晨到学校背着书包直接去找老师,老师笑呵呵地问我"家在哪儿住啊";还有一次老师放了几块糖在我手里然后说:"这是老师的喜糖……"看上去差不多50岁的徐老师的喜糖?我吓了一跳,反应过来这是其他老师送给徐老师的喜糖(比较搞笑的情节)。徐老师只叫我拿他的皮包。偶尔有一些试卷。他从不叫我拿他刚打好开水的瓶子。可能是怕烫着我吧,我美滋滋地这样想。 回过头来再说我为什么被语文课以及语文老师深深吸引。原因很简单:徐老师讲课讲的好。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讲课是怎样的好法。如果勉强地写,我的文字就肯定要落入俗套了。因为,如果叫我描述一个老师讲课如何枯燥乏味,说不定我会描述得很生动,而好老师都是一个样的:讲课吸引人,学生不犯困。当然徐老师讲课自有他的特别之处,讲台前的他,眼睛是亮亮的。听徐老师讲课,我不只懂得了一些用来考试的语文知识,也不只懂得了一些精彩华美的诗词对联,他亮晶晶的眼神把另一些东西写在我的心里,一些只可意会的东西。我实在说不清楚那是什么,反正用"胜读十年书"和"终身受用"来形容都是不为过的。真的。 现在我学习语文的时候感觉总是很振奋。我不再懒得查字典了,我不再懒得把现代文读三遍、把古文读五遍了,我不再懒得写作文之前打草稿、然后认真用钢笔抄写了,我不再懒得把自己搞不明白的东西画上记号拿去请教老师了。因为我是徐老师的语文课代表,我不仅要让我对我拎包的工作觉得满意,我还有更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成为我学习语文的动机了--我希望有一天徐老师会像我觉得他是一个顶好顶好的老师那样觉得我是个顶好顶好的学生。尽管"动机不纯",我还是决定朝着这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