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识字6智慧乐园怎么写
《识字6》文字备课资源
★ 精选案例一:
苏教版第三册《识字6》是一篇以韵文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课文。四行词串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是一首音韵和谐的写景诗。教师在引导学生将词串读正确,读连贯以后,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及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在读中识字。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被施教者,而是和教师一起经历一段生活及情感体验的伙伴,在体验中认识世界,在体验中感悟真情,在体验中发展能力。
课堂上,学生初读词串,边读边试着想象塞北、江南、海岛、高原这四处美丽的风光之后——
师:我们先去哪儿游览呢?我暂时保密,等到了就知道了。
(播放塞北风光录像片)
师:这是哪儿呀?这里的风沙多大呀!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学生全神贯注地看录像)
师:这是哪儿呀?
生齐答:塞北。
师:你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生:在塞北,我听见了风沙在呼呼地刮,马都在叫,许多马在往北走。
师:马是在走吗?
生:不是,是在跑。
师:还有谁来说?
生:我看见了骏马,马很多。
师:是的,像那样长得壮又跑得快的马,就是骏马。
生:我看见骏马在跑,跑得很快。
师:你看到马跑得很快,你能试着把你刚才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吗?
(生语速较慢、声音无力地读“骏马、秋风、塞北”。)
师:你的马跑得快吗?
生:快。
师:可是,我的马要超过你了,跑得更快,
(师范读:“骏马、秋风、塞北”。)
师:想跟我比一比吗?
(生再读“骏马、秋风、塞北”,有进步。)
师:同学们刚才都看见了马儿在跑,那你们会骑马吗?
生齐答:会
(出示马奔跑的照片,播放二胡名曲《塞马》。)
师:你们瞧马来了,怎么没有人动呀!站起来,胆子大一些,赶快跨上骏马,策马扬鞭吧!
(这时,有的学生随着音乐做骑马的动作了,还有的没动)
师:有的同学的马已经跑起来了,还有的人呢?你瞧,他们的鞭子挥舞的多有力呀!他们的马跑得真快呀!
(在老师的鼓舞及暗示下,学生全部都动起来了)
师:谁来说一说,在塞北骑马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非常高兴
生:爽
生:马跑得快,心里有点紧张。
师:除了感觉马跑得快,你还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生:风在吹,风很大。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来读这一行词串,你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生声情并茂地读:“骏马、秋风、塞北”。)
师:哎呀!马跑得很快,风真大呀!通过他的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让我们给他掌声
(生鼓掌。)
师:喜欢塞北,喜欢骑马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动情地齐读:“骏马、秋风、塞北”。)
[评析:当学生与文本内容相距甚远,没有相关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时,教师用录像和音乐创设文本情境,并通过暗示、启发、煽情、评点等手段引导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聆听和吸纳,行动和体验,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无限的想象,解放孩子的身心,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去感应文本的脉搏,品味语言的精致巧妙,这样感性的触角和理性的视角形成交互的双维,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互为资源,彼此促进。]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书,读得真棒!我想带你们去我的家乡走走。(大屏幕出示词串:杏花、春雨、江南)我的家乡就在江南,你们知道江南吗?有没有学过跟江南有关的课文,背过跟江南有关的诗句呢?
生:我会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一起背)
师:是的,我的家乡江南有很多池塘,有很多莲花,也有很多鱼。
生:我们一年级学过跟江南有关的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请你带个头,我们一起来背。
生:小竹排,顺水游,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正像同学们所背的古诗,所学的课文中写的那样,我们的家乡江南是著名的水乡(出示中国水墨画:江南水乡图),这里处处绿水荡清波。同学们,这样的美景,你们会读吗?
(生读:杏花 春雨 江南)
师:江南是著名的水乡,这里水很多。到了春天的时候,雨也很多。咱们济南春天的时候下雨吗?
生:下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的时候,济南下得雨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雨很小,像小针一样,滴在手中很凉。
师:春雨像花针。
生:春雨很小,像牛毛一样。
生:春雨不像夏天的雨那么大,是又细又小的。
师:是的,春雨是很细小的。在江南,春天的时候也经常下雨,而且一下就是两三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也曾经写诗称赞过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屏幕出示:“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学生跟着老师轻轻地读。)
师:你们感受到江南的春雨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们瞧(出示带雨杏花图),有了春雨的滋润,杏花开得更娇艳了,把锦绣江南装点得更加美丽。
(播放民乐《江南丝竹》,再现江南水墨画)
师:让我们漫步雨中,在江南边走边看,谁来读。
(生随着音乐轻声诵读。)
师:江南细雨蒙蒙,江南美景如诗如画,你读的真好,还有谁也想读。
(一男生轻轻地读。)
师:连男生也这么轻声细语,可见你们都感受到江南的蒙蒙细雨,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声音很响)
师:我们的声音再轻柔一些,更能好好品味江南水乡如诗如画如梦般的美。
(生再读,声音轻柔。)
[评析: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孩子的心灵纯净空廓,用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词串识字课文如同诗歌一样富有灵气,而灵气就在词与词之间的留白处,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留白”进行拓展,将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进行合理整合利用,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江南丝竹,背诵中华经典诗文,欣赏中国水墨画等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民族文化的神韵和智慧去滋养润泽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一次次的体验、诵读,引导学生在祖国山水中神游,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读出诗样乐感,品味诗样情韵,达到心灵和文本沟通,情感和体验升华,识字水到渠成。]
师:我的家乡美吗?还有更好玩的地方呢!(出示海岛图)这是哪儿呀?
生:这是海岛。
师:你们去过海岛吗?在海岛,咱们可以玩些什么呢?
生:我在海岛冲浪过。
生:我在海岛吃过椰子。
生:我在海岛游泳,玩沙子。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带着你的开心感受,谁来读读这一行词串。
(生读“椰树骄阳海岛”,有些胆怯,声音很小。)
师:你的声音很好听,胆子大一些,让我们都能听见你优美的朗读!
(生再读“椰树,骄阳,海岛”,声音愉悦,面带微笑。)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也勾起了我们的快乐回忆。
(播放配乐海浪声,出示一张张教师在海岛玩耍的照片。)
师:我也曾经去过海岛,穿过成片的椰树林,来到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我光着脚走在沙滩上,顽皮的海浪不时地涌上来亲吻我的脚丫,感觉凉凉的,痒痒的,真舒服呀!快来分享我的快乐吧!一起读。
(生深情并茂地齐读:“椰树,骄阳,海岛”。)
师:让我们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个朋友。读。
(生再次齐读。)
[评析:新课标中提出: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应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并通过交流互动,唤醒类似生活经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这种最充分的资源整合的目的。教师作为一个平等对话者也参与其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情感上的感染及学习方法上的引领,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诵读识字,感受真情,使词串识字兼收美文欣赏的效果,师生共同享受审美的乐趣,陶冶情操,在识字中体验幸福人生。]
相关习题
二年级语文(上)识字6一日一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n yǔ qiū fēnɡ sài běi jiānɡ nán
jiāo yánɡ hǎi dǎo bīnɡ xuě ɡāo yuán
二、比一比,再组词。
骄( ) 寒( ) 鸟( ) 高( )
桥( ) 塞( ) 岛( ) 亮( )
三、照样子,连线。
骏马 杏花 椰树 牦牛
海岛 塞北 高原 江南
四、按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骏马春雨椰树塞北高原牦牛
秋风江南骄阳海岛冰雪杏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我和妹妹到雪地里堆雪人。
( )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
( )我们玩可开心啦!
六、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骏马奔跑在________________
2、杏花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海岛上
4、_____和_____在_________
七、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 奔腾;在江南, 在 中盛开; 似火的 上长着高大的 ; 上生活着一群群 。
八、你最喜欢我国哪个地方的风光?请用上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描绘一下那儿的景色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㈡ 二年级上册语文新课堂认字7第六题怎么做
见没人搭话,她叹了口气,象蜗牛似的把头缩回去。"老二!咱们屋里坐吧!"祁老人往屋中让常二爷,好象屋中比院里更安全似的。
常二爷没说什么,心中七上八下的非常的不安。晚饭,他到厨房去帮着烙饼,本想和祁少奶奶说些家长里短;可是,一提起家中,他就更不放心,所以并没能说得很痛快。晚间,刚点灯不久,他就睡了,准备次日一清早就出城。
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两导两练,练可册识字6课质疑问难怎么做
好,我帮你下载,麻烦你帮我采纳,谢谢
㈣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六的对联
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㈤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六怎么上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总体而言,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炼,充满了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
一、 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 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三、 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讲究凝练,即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诗中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比比皆是,所以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领悟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难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
四、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教学时要注意:
1、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过“全”,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2、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
3、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每篇古诗下面都有一个醒目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的原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4、分析讲解不要“深”。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古诗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古诗教学也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学习它。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力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六怎么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恨、漠、炭、贫”等9个汉字;会认读“冷漠、虚假、索取、奉献”等词语;会写“丑、饥、温”等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朗读背诵、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在幼小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准备对子的相关知识(从书上找,问长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展示,引入教学
1、交流课前收集的对子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有谁在课前收集到了对子词句?是从哪儿收集到的?请给大家说说好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相信其他同学都能说。
2、谈谈课前了解的对子知识,鼓励探究学习:
师:前面,有很多小朋友交流了自己收集到的对子;现在呀,老师想问问大家:什么叫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子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学习更多的对子、了解更多关于对子的知识。好不好?
(说明:对子(对联)是汉语言的精华,说对子、写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儿童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他们还没有正式学过关于对子的知识,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有了一定积累。因此,在设计课的进入时,考虑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做到了向课前延伸。这既有利于沟通课内外联系,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熟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对子,感知生字:
⑴师:小朋友,请把课文试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想想办法。
生试读,师可以边巡视边点拨指导,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读,师指导。
师:谁来评一评这两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指名评价刚才的朗读。
⑵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更正读音。
⑶生齐读(也可自由读、分组读,直到读准、读通、读熟为止)。
2、认读字词,识记生字:
师: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非常调皮,跳到这儿来了(出示写有生字生词的小黑板),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学生认读:恨、漠、炭、贫、冷漠……。边读边纠正,直到读准、读熟为止。
(说明:在方式上可以生动活泼一些,如:在课文中指读,在生词中认读;还可以开展抢答竞赛活动:就是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比赛的形式认读,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师: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它们记在头脑里。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生字,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把它们记住(教师出示字卡)。
生思考,回答。
师:大家想的办法非常好,有些字还可以组成对子来记住它。如记“恨”字,可以通过组“爱对恨”来记;记“贫”字,可以通过组“贫对富”来记……
(说明: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是为了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多次听读、阅读中感知生字生词,为进一步地认读识记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利用抢答的方式认读对子以及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把生字生词读得更准、认得更清、记得更牢。一句话: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积累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基本内容:
师:现在大家读课文第一组对子,边读边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值得爱、哪些应该恨?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生读。
(说明: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或学生示范读……总之要读出感情来,读出节奏来,读出意味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能说多少算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理解实际,适当点拨一下“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等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二组对子,边读边体会: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冷、什么是暖?什么叫饥寒、什么叫温饱?……
生读。
说明:侧重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对“索取”、“奉献”等较抽象的词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2、简要介绍对子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全部是对子。大家想不想知道什么是对子?
师简单说说常识:对子就是大家常听说的对联,对联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在形式上有正对、反对等……
师:大家读了今天的对子有什么发现?(老师可出示例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
提示:每组对子的两句字数相等、内容是相关的、上下是衔接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新知识,遇到一组句子要判断它是不是对子,要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来判断!
3、指导学生积累对子,练习对对子: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并学着课文中的对子练习对几个对子。
生读背对子、练习对对子(可以先分小组对,然后在全班交流,并引导评一评)。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好、背得好、对得也好!现在我们要练习用在第一册和本册中学到的字词对对子。
教师可提供一些字词,让学生选择对对子,如:硬──软、浅──深、反──正、容易──困难……
(说明:本课教学,除了要完成阅读,识字教学这一重点任务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了解一点关于对子的基本知识,初步培养辨别对子、对对子的能力。所以安排上述三个步骤,以实现此教学目标。)
二、指导书写,引导拓展
1、引导观察,把握要领: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学一学”,指导书写。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丑”字,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暖”字的右边不是“爱”字;“贫”字,上面是“分”不是“今”。
2、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3、引导拓展,增强素养: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了很多对子,还知道怎么对对子哪!回家后,把学过的对子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抽时间收集一些对子或写一些对子,准备在班上交流好吗?
(说明:这样设计,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成为写字的主动者: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二是为了沟通课内外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对子、创造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