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配套练习册14课参考答案
慈祥 栋梁 简陋 膝盖 飘逸 疲倦 污垢 和煦 胸怀 意味深长 全神贯注
2第二个 第二个 第二个 第一个版
3.(1)从容 虑权 柳绿 倾听 绝 孜孜 截 博 和睦
(2)心急如焚 无可奈何 不会 五彩缤纷
(3)桃红柳绿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 恋恋不忘
4.(1)学而时习之 必有我师焉 不愤不启 思而不学则殆
(2)虽然 但是 既 又
(3)见识改为意识 把 和提高去掉
5.教学有方 孜孜不倦 写作窍门:1 肯吃苦,勤练习 2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慈祥忠厚 教学有方 豪爽 温文尔雅 学而不厌
6.- - 自己说吧!
7.(1)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加害者,所以,微妙
(2)因为,进一步突出他们家庭的贫困,为了下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作者做出强调。
(3)因为,生活给他带来压力,她不忍心让孩子和他一起熬岁月,所以,他想死。
(4) 读出儿子坚强孝顺,他很爱妈妈。
(5)因为她的儿子得坚强自信,让他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他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
(6)因为这颗豆让母亲能够又活下去的勇气。
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1-30课 要完整的 2012新版的 好的可以加分
不能抄答案!
㈢ 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配套练习册期末综合练习答案 、D 、B 、⑴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⑵《老舍文集》老舍舒庆春《四世同堂》《茶馆》⒋⑴天光云影共徘徊⑵乱花渐欲迷人眼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⒌塞翁失马——马到成功——功成身退——退避三舍——舍己救人塞翁失马——马革裹尸——尸位素餐——餐风宿水——水到渠成⒍选择了机遇,你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你也就选择了磨难。选择了沙漠,你也就选择了流浪;选择了绿洲,你也就选择了繁盛。选择了付出,你也就选择了成功;选择了逃避,你也就选择了失败。选择了荆棘,你也就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坎坷,你也就选择了磨难。选择了坦诚,你也就选择了友谊;选择了隐瞒,你也就选择了分离。⒎⑴①即——既②示——事⑵示例:《西游记》: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一书设制了离奇怪诞的“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反映了取经途中的艰辛。真经巳经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它告诉我们,一切成功都来之不易,必需付出代价,作出努力。我们可以学习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外,还可以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昌盛,努力学习,炼好一身本领,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哀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晴”。《水浒传》:每当我捧起《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西游记》:读了《西游记》的感受:我感慨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欣赏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明白了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道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的历程。由于战争的创伤与疾病的折磨,在保尔生命的最后几年,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全失去工作能力。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在病榻上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耀着革命理想主义思想光辉的优秀作品,洋溢着火一般的激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钢铸的巨人,他正大声地对我们说“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高贵品质深深感染了我。保尔成了身残志坚,顽强奋斗者的代名词。他的名字如同一盏明灯,永远折射出他人生的璀璨,同时也照耀着每一个读者。⒏⑴带领⑵经过⑶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⒐B⒑⑴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胡人的骏马回来了。⑵这为什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⒒马无故亡而入胡旗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⒓⑴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⑵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⒔⑴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⑵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⒕示例: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示例: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丽的。⒖示例: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花开花落是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繁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出感受真,于最平凡出感受美。示例: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辛酸;当人们称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⒗文章塑造的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母亲。⒘⑴母亲深夜敲盆赶鼠。⑵母亲跪在田中插秧。⒙⑴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中的秧田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秧苗的动态之美。⑵“弯腰”“跪”“爬行”突出表现了母亲此时的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辛苦与坚强。⒚D⒛“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㈣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配套练习册答案!我要完整的 急!!! 要完整的! O(∩_∩)O谢谢
1.在山的那边来
1.①发呆地想②希自望③喧闹沸腾,文中指呼喊、召唤 2.①梦想②仍然③引诱(4)信念⑤浸湿⑥隐蔽3.略 4.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那个海呢? 5.山;指困难,也可以指实现理想之路;海;自己追求的理想,也可以指一个全新的世界。6,不能。不停;表明在人生路上,我们不能停下脚步,一次次地:表明实现理想需要战胜许许多多的失望。 7.第1节:从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2节:为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一是幼稚的幻想渐渐少了,二是双手(身体》在慢慢长大,三是有了更多的思想和感情。此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如:写在童年,写童年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10.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下看法供参考:与好友分别的优郁,不被师长理解的烦恼,朦胧的初恋受挫后的痛苦。11.缓慢一些,低沉一点,以表现成长中的
㈤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配套练习册 资源 答案,完整的 好的加分哦
1.环境描写.烘托作者恐惧的心里. 2.父亲知道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八大困难分解为内小困难. 3.前途忙容忙说明作者的目标远大,一时难以完成. 4.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坎坷,但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再逐一击破,就会战胜大困难.
㈥ 语文配套练习册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答案,要完整的,不要跟我讲大道理,我明白,还有新课堂同步与探究的答案
你去练习册最后面的两个网址下面的那个找,下载后,再下解压器,就可以看了。
㈦ 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第三页答案
很多人钟情于梅,无非是偏爱她的美和她那种淡淡的清香。是这样,没错,可是,回我觉得应该真正被人重视答的和欣赏的,应该是梅得那种“凌寒独自开”的美好品格,她不会在春天和百花齐争艳,而她只是会在百花凋零的冬天默默开放,尽好自己的本则。哪怕没有人去关注,去赞叹,他依然挺立在白雪之中,不畏严寒,他拥有清丽动人的美貌与坚强不息的性格,只要她愿意,他便可以在鸟语花香的春天与鸟儿嬉笑,让跟多人去欣赏她,但她终不愿意,他早已看上了冬。它不屑与鸟儿嬉笑,也不屑于人们的赞叹声。她只知道“我能这样,我必须要这样。”
虽说是冬天,可她依然没有一点萎缩,树干虽说不是很直,可是却有着自己的性格。多担心她那柔弱的枝干哪天会被狂风暴雨给折断,可我们却不知她的枝干有多么顽强,不知道她哪儿来的坚强劲儿,不管风再狂,雨再大,也不管其他的什么原因,她依然是高傲地挺立着。
雪,慢慢地飘落,一切银装素裹,唯有那枝枝冬梅凌寒独自开放,她像是冬天那圣洁的女皇,优雅端庄,傲雪凌霜,愈是风欺雪压,愈是严寒,她便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不只是梅,人也要如此,只有那些能在艰苦中好好生活的人,回避其他人更经得起风雨,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㈧ 七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点名》阅读理解答案
⒈这篇小说写了“点名”这件事,作者借此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想表现一种浓厚回的师生情,答让读者珍惜师生情
⒉下课了,为什么同学们“谁都没有动”?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放,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于相聚了
..在第⑿段中,为什么“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因为他们被老师的幽默所震撼,而且也为最后一次点名的告终感到惋惜,留下了泪水。.这代表着马教授将陪伴着他们,他把自己也算入班级的一份子中。
15. 11 结局
16.不好,“捧”显示出了马教授的小心翼翼,而“拿”没有那种感情
17.《特殊的点名》
㈨ 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 论语十二章答案 2014年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 ...展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收起
㈩ 2009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练习册最后有一个网址、陕西人民出版社、里面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