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通常有哪些经典的说法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经走进课堂。大部分教师都积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尝试,多媒体的运用大大革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手段和途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但是,目前有些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代替板书、代替实物,代替模型,代替老师演示。这样,忽视了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教师主导地位。课堂中教师其它基本功的价值,不能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而被削弱。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时代美术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时代美术教师应具备多元化、扎实的的基本功,展示教师风采,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态基本功。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交融。教态的变化对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传递信息及促进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态是由教师的动作、表情及体态构成的,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比如学生说话就冲他摇摇头,学生就明白不让他们说话,于是起了作用。眼睛是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有一次,听一位老师的课,他讲课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甚至提问的时候都不看学生,只是机械的说:下面请班长回答……、下面请一组组长回答……,具体是哪个学生,他根本不知道,而学生认为老师的眼里根本没有他们,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于是开始议论和模仿老师的表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是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着天花板或随处乱看。前者给学生目中无人的感觉,后者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但两者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处。我们都知道李咏“非常6+1”手势使其节目很生动,教师的手势也同样会使你的教学很生动。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态即表现一位教师的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恰当地运用教态的魅力与学生进行感情上沟通。
二、语言基本功。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言为心声,言如其人,言与心,与思想互为表里。优秀教师的语言饱含学识与文化修养,能够折射出其独特的人格与品格的魅力。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
记得有一次给二(1)班上课,总感觉学生在窃笑,我有些纳闷,难道是哪里讲错了?后来,一学生告诉我:老师他们在数您一节课讲了几个“啊”。我当时一楞,回想自己这节课还真没少说“啊”,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一些口头语的运用。有的老师上课总爱说“是吧”“这个”“然后”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好的习惯。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教态美、语言美,其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布局合理、图文结合,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三、板书基本功。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发挥了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桥梁。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有人说板书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是次要的。可谓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而粉笔字正是老师的“门面”,学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师板书时能又快又好,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会认真看和细心模仿,这就从心理上为教学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作业的质量。
其次,从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强的老师能通过简洁的板书,清楚而完整的将自己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记得少却收获多,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并可以节约出不少时间让学生多练习。
再次,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有计划性和把握能力。
最后,从板书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治学态度。由此可见,板书对我们的教学时有很大影响的,各学科教学都在努力研究板书的设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写好板书的能力。愿我们的青年教师朋友们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功去认真对待,努力提高。
有一次在北京听一位首师大美术系实习生的课,范画画的很好板书却写的“云山雾照”,结果学生在下边窃窃的乐,老师摸不着头脑,一个学生很委婉告诉的他说:“老师您的字太帅了,带引号的”,学生哄笑,实习老师弄个大红脸,由于紧张说话也结巴,字更不知怎样写了。我想他当时肯定在想:我一定好好练字。
我曾经问我的儿子(八年级的学生):你认为什么学科老师的字应该写的好看?回答: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可见学生对美术老师的要求。
我有一位大学油画老师,现在想起他都特别的折服,板书写的特棒!而且是左手写的,所以同学们都特爱上他的课,特爱模仿他的字记笔记。那么中学美术课堂也是一样的,学生爱看漂亮的板书,甚至去模仿,作为美术教师要精心的经营好黑板这块“责任田”。
板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的重要措施。不少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板书质量的高低,同教师教学活动的其他方面一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演示基本功。
不仅指直观效果,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之一。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区别在于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所特有的专业特征。合理采用演示,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过程,学生不必重复前人学习所走的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走一些捷径,而演示就是教学中的捷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协同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识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树叶粘贴画教学中一班我以讲授方式为主,学生没有感官、直观的认识,粘贴出来的形象单一、散乱。而其它班我利用树叶的美感为学生演示粘贴金鱼、兔子、羚羊、小老鼠、蜗牛等形象的造型。学生看后,深受启发粘贴出形象生动各异的形象。通过教师的这一演示排除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促进、加深了学生的识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课还是制作课如果教师没有亲自动笔当场作范画的过程,很难讲这是一堂正常的美术课。
演示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符合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再从抽象的逻辑思维到实际应用这一认识规律。实践证明: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把得到的结论的全部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且使教师更有亲和力。
五、教学科研基本功。
实施新课改后,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复合型方向发展,要成为新生代的教师。那么,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新的基本功。在各级各类的骨干老师评选中,我们都发现了对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及时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需要老师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
六、课件制作基本功。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枯燥内容形象化、隐形内容显形化。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信息传送量,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并能极大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真正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从而达到真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七、信息敏感度基本功。
信息社会,面对芊芊学子,传统教学中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哲学”多少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阅读积累,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前沿信息,有效地选择和合理利用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服务,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地适应信息时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八、协作教学基本功。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不单纯依靠老师,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力,而且现在的学生信息多,思维活。复杂的社会环境又使学生滋生了诸多心理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提高,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学习交流,各种教学研讨、教育活动、学科整合比赛纷至而来,教师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心新的教育环境的需求,善于挖掘自己的亮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美术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教师在演绎传统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新的基本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做一个基本功过硬、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能完全胜任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的“洗脑”和“充电”,既要掌握新教学理念,同时不能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因此,本文着重从培养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实际可用的方法和措施。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正面临着一切深刻的“自我革命”,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浇脑”,还要“充电”。俗话说:打铁要靠本事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一、耳“听”六路,是非曲直皆分明
1.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学生快乐成长的“导师”。做为教师,一定要首先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忠实的听众,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或快乐的事,无论是与同学争执,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责骂,还是获得某项奖励、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等,他们都期望别人的关注。因此,我们应时刻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要善于从学生的日记、随笔中捕捉教育的有利契机。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充满学术气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乐于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只要练就了洞察真知的“聪耳”,就会使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皆分明。
二、巧舌若簧,字句珠玑,“口生花”
1.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
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
2.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只有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才能恰到好处讲清问题,正确传达知识信息。二是语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
三、“读”占鳌头,腹有诗书气自华。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
四、笔走游龙,勤写苦练自成章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字书写成“鸟文”,不知所云。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勤练“内功”,在听、说、读、写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② 适合小学生的 课前互动游戏(室内的)
1,成语接龙
用四个字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成语的第一个相同的字【音同就可以】,首尾相接不断延伸,形成长龙。
可以由老师第一个发布,然后同学们依次往下接,如果谁没答出来就要表演个节目。
2,你比划我猜
如:分四组,每组写十个不超过四字的名词,如苹果、 珠穆朗玛 ,宫爆鸡丁等,提示大家朝难里写。四张纸条收上来折好。一组派两人来猜,从四张里随机抽。一人描述一人猜,说的人不许提到词里任何一字,否则算错。
规定时间里猜词语多的胜,少的惩罚。这游戏相当好玩,会闹很多笑话
写纸条游戏
把所有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写名字,一部分写地点,一部分写干什么,然后老师全部收集起来,进行随机抽取组合,会有很多爆笑的组合出现~
(2)语文课互动扩展阅读:
课前互动游戏好处:
1、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小孩在具体的集体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适应,共进共退,共衰共荣;
2、通过训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改善对自己的认知、他人的认知;
3、增加团队的创新意识,改变固守的思维模式;
4、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倾听的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
5、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6、更加自信心,培养严谨的学习、生活态度;
7、超越自我,积极创新的能力同时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
8、团体活动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孩子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能力等各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③ 语文活动课中互动环节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这样才不会偏离方向版.才能把准教学目标完成权教学任务;才能把准教学内容的实质、重点、难点,才讲得准、讲得透.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探索,利用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以满足学习上的需要.再次,要备教法.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创造条件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学到该学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
④ 想要一些讲课时能进行互动和活跃气氛的话术或小游戏
课程有别。
语文:角色朗读,绕口令,编故事,成语接龙,……
数学:抢答接火车,抢答夺红旗,操作演示,编题……
科学:实验演示,视频探究……
思品:故事创情境,视频留悬念,小组讨论,社会实践……
⑤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互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是夯实小学生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不仅对小学生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帮助,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且做出切实改善,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活跃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有些小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因此在课堂上就会表现为积极发言,在课后勇于提问以及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对于那些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学生来说,看到语文书就会觉得反感,提不起积极性。综上所述,我们更能够看出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老师要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小学生喜欢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多以积极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对于不听话的学生,老师要委婉地进行提醒,让小学生注意到自身问题的同时不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多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走,与此同时,还要给学生保留一定的自主思考和解答疑惑的时间。在学习中,老师还要注重学生产生的疑惑,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在教学大纲内,但是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对于这类问题,老师要进行准确积极的回答。通过以上方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构建互动式课堂
互动式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内容。小学语文课堂是主观能动性比较强的课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把语文课堂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都是语文老师自己在说课讲课,留给学生反馈吸收的时间很少,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非只把学生当成了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多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哪怕是一小段简单的段落,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思维是紧跟老师走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学习知识。为了更好地构建互动式教学课堂,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比如说,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朗读课文,对于一些习题的讲解和学习内容的反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操作,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教学的活力。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依靠老师的引导及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反馈,还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老师通过给每个小组分配等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在合作中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比如,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生字词,老师为了检测学生的生字词熟记默写情况,会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这样生硬的默写过程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这一弊端。比如,老师给学生划分一定的默写范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由于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每个小组都想提高自己小组的综合实力,他们都会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同一小组的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的检验以及查漏补缺,从而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的小组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积极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走神,不开小差。在合作学习中,对于那些总是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让小组整体带动个人,提高整体的课堂活跃程度以及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中,老师也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解决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等等。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与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善于研究教材,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⑥ 如何做到语文教学的有效互动
一、营造课堂有效互动的良好氛围。
作为课堂平等对话的引领者,教师只有俯下身子,亲近学生,才能让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充溢着课堂,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表达呈现多样化,才能很好的达到课堂互动的有效。
在节选的课例中,开始的简介作者(课例中从略),以及课堂中有机融入的背景交代,为学生理解诗圣杜甫的人格和情怀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的自由朗读和穿插在课上的多处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师生同读,都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尤其是对诗意的拓展、研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真诚的笑容,循循善诱的话语,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消除了他们课堂互动的障碍,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尤其是学生连续说出“悲伤、悲惨、悲催”一连串词语也未能回答到位的情况下,教师未出一语责备学生,而是用商量的语气,笑着给予完善,结果引来学生会意一笑。类似的语态在文中比比皆是,如提升诗歌大意译解环节中教师“你们如果同意的话,我们一起来改一改”的引导,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下产生的互动往往是缘于心灵而又契入灵魂的。
二、寻求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互动。
有效的互动应该是让学生得到最好发展的互动,它应该涵盖学生的兴趣、素养、学法等多个方面,并且渗透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节选的课例中与学生的互动涉及到朗读、知意、赏析等多个方面。比如朗读,在本课的安排中并没有一步到位,先是学生自由朗读和指名朗读以及学生的齐读,这里只是要求学生读准读齐,并且让学生对相关字音做了辨正,还就朗读节奏发生问题的末句做了音节划分。这样学生自然会“读得不错”。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借助教师的范读和背景的穿插,交给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拐杖。在诗歌教学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才安排学生与教师一起感情朗读全诗,从而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一安排是非常符合当今初中学生的语文实际的,也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相比本节课,许多公开课把朗读训练单独安排成一个版块,指望一蹴而就的做法,我以为是不切实际的,也不可能收到应有的功效。在诗意的理解和赏析方面,本课的问题设计也都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次深入,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如课堂提问:布做的被子“冷似铁”,“铁”给人怎样的感觉?“如麻”写出雨怎么样的情状?能不能概括一下这里作者的生活状况?这里的问题一是指向被子的冷硬,一是指向家中潮湿,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解决自然水到渠成。同时这里的问题与前后的问题都有着很好的勾连,直通诗歌主旨。如前面理解作者对“群童抱茅”剧烈的情绪反应(课例节选部分未显示),后面对作者生活贫困和精神超迈的理解,都与此关联,使得课堂结构如同行云流水,师生的互动也显得自由顺畅。
三、强化教师在互动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对话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能因为还课堂给学生就忽视甚至漠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互动中学生思想的深度和表达的高度往往是在教师有效的引领下达成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那一个,要成为高擎火把领跑的那一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有纵深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一是在分析了诗人“推己及人”的情怀后,我有意识的提问: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里表现的情感与前面比,有很大的跃升?从而引出了学生一连串的关于诗歌情感与写法的探究,这里不乏学生机智的答问(如学生借用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回答我关于作者叹息的原因),教学环节也由此转入对作者博大情怀的评析。第二个纵深性的问题是在无疑处设疑的,当学生都认可关于文本最后一节的翻译时,我不失时机的提出了诗歌大意译解的原则,并且略举两例给学生分析,于是引发了课堂的又一次精彩互动,带动学生的思维进入举一反三的境界,表达上也更加趋于完善,同时也突出了语文学科和诗歌欣赏这一课型的特点。
当然由于个人主观上的某些不足和初三年级的特殊性,本课的互动形式稍显单一,以师生互动为主,只在一个环节上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发挥同桌互动、四人学习小组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的作用,同时在互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以学定教,让互动更加贴切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⑦ 求语文课程家长互动留言
将你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告诉老师,无论是你对老师的意见或建议,还是你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否感到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还有就是对于家长、老师、孩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可以提出一些你认为能够使你孩子健康、快乐、并且全方面得到良好培养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再家长留言上告诉老师。当然要根据你所留言老师的性格特点来定,如果这个老师不是那种接受别人意见,不懂得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素质的老师,我建议还是虚伪点,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多吹捧下老师,让他不至于为难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是愿意成长的老师,愿意接受意见,提高自己素质,让自己的提高带动学生的各方面的老师,就大胆的写出自己的意见吧,这也是有些老师让家长留言的目的,因为老师面对的是班上所有孩子,家长必须和老师时常的交流才能使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所以老师也能通过家长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适合班上所以孩子的学习,所以我建议,你先确认下要求留言的老师的性格,在做觉得怎么样去留言,比较好。我个人就喜欢家长给我提意见,让我班上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呵呵!~所以家长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怎么去留言,觉得是对你孩子有用的,都可以作为留言写上去的。
⑧ 浅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
在课堂情境中,重要的事就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的态度和版师生关系相比,学校权里的一切材料、设备和场地的重要性便居于第二位了。"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⑨ 如何促进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互动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必须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3.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4. 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通常走这样一条成材之路:兴趣-爱好-钻研-成功。兴趣是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积极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由此,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要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一外国人如是说: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兴趣,使之愉快地学。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推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这方面我主要满足学生精神上的愉快。学生的性格各异,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因为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⑩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要有创意和互动环节
不妨采用一站到底节目的方法让同学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