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人教版)
长征组歌两首 三A 四 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 五 《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心“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过雪山草地》中心句“革命理想高于天” 六 1.军民深情 四渡赤水出奇兵 2.路难行 敌重兵 3.乌江天险冲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4.不是写错了。这里的敌人是地方的军阀部队,他们腐朽至极,有吸食大烟的习惯。写敌人弃甲丢烟枪,是从一个侧面写红军的勇猛无敌。 5例:天如火水似银 形象的写出红军战士转战过程中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行军的艰难。 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 七1.路难走 没有吃的 没有住的,生存危机严重。 2.不能。从诗题过雪山草地看,雪山在前草地在后,从红军长征的路线看,是先过雪山后过草地。另外如果颠倒了,也不押韵。 3.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八1.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情 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 2.断句在节奏上有紧张、急促的特点,都是用短句突出局势的严峻。《四渡赤水出奇兵》用短句拟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过雪山草地》用短句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生存危机之严重。 九 1.《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首演于北京 2.全曲由10个乐章组成。3.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的是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演形式。4.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他摄制成同名音乐艺术片。 十1.铁索桥上显威风 或 勇士万代留英名 2.高峻绵延的乌蒙山 敌军 3.如 健儿巧渡 孤舟勇 显威风 留英明等。 4.写出了长征路途的艰难,从侧面烘托红军的英勇机智。 三 老山界 第二课时 一、1.一步一步 包含着不可跨越,每一步都很小心、艰难的意思,这里通过红军战士行军的谨慎和行军速度之慢,来衬托老山界的陡峭和险峻。 2.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势的险峻,这样写能表现红军身处仙境而镇定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 3.感 寒 视 高 听 静 4.不行。“又是”表现声音的”不可捉摸”,反应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的主观感受,若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集中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5.(1)不好 四个“像”其实可以分为两组,一组以动物作弊,一组以流水作比,两组在比较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受。如果1与3对调,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受。 (2)例:呜咽改为低声哭泣与文中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吻合。 6C 7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相互争夺之意,是为了说明吃饭速度快。抢,形象的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吃饭的动人场面。 二、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三、例:横着心躺下去 中的 横 与 鼓着勇气前进 中的 鼓 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极力与困难作斗争的心态。 四.略 五 例:长征是一把火,一把燃烧烈火,一把耀眼大火,一把烈焰熊熊永不熄灭之火。
㈡ 谁有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人教版的答案(大象出版社)
谁有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人教版的答案
㈢ 河南大象出版社语文初二上基础训练答案 求 在线等
而有一件事被我发现,有一件事为我所得??
她在漫步,带着沉思的白荷余香,
你双唇上那条绒
让山峰作为标志留在那里。
我命运之光清高的离去,
弥漫的整个馨香的夏季哈哈
㈣ 跪求2012年大象出版社基础训练八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1.hài 2.jié 3.mù 4.雳 5.shuāng 6.惶 7.琐
8.lǔ 9.dàn 10.sǒng
二、1.惊骇 应该 2.忌惮 禅师 3.烦琐 封锁 4.保姆 拇指 5.针灸 脍炙人口
三、朝花夕拾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四、1.淡薄 消失 诘问 2.又 或 却 完全
感知探究
一、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她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2.不大佩服(最讨厌)——不耐烦——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新的敬意——怀念
3.身份低微,行为粗鲁,不被尊重;麻木,愚蠢而迷信;饶舌,多事,讲究繁文缛节;但同时也淳朴,善良,关心孩子。
二、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表明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起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作者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1.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名字的由来做开头,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体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下文的作用。
2.摘录:①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②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③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④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作用:这些过渡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使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①朴素而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炽热的抒情气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感情却表现得很真挚、亲切、炽热,流露出深长的意味。如回忆长妈妈种种坏习惯时,对她的睡相描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流露出“我”对长妈妈的厌恶之情。文章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蕴涵着“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之情等。②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与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一节的“神力”等,读后都令人忍俊不禁。但是,当长妈妈高兴地买回《山海经》以后,“我”的感情就开始变得深沉而庄重了。这种感情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更为真实而深切。
二、1.表现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 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到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与爱戴之情。 3.因为对这四本书“我”曾经那么“渴慕”“念念不忘”而没法得到,如今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了,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了感激和新的敬意,当然会视为心爱的宝书了。 4.“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出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一系列的感受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5.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怎样到处打听,想象她怎样跑书店书摊,想象她操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我”最初是怎么会接近该书的,怎么会渴慕得到《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的心情,写“我”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通过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拓展提升
一、略。
二、1.一个女孩通过一瓶纯净水认识生活、改变现状的故事。 2.写出了女孩对自己家境艰难的自知和为自己“高消费”的难为情的心理。 3.“沉静”一词表现了“她”此时内心的平静,“她”已不再为贫穷而自卑,也不再为同学们的嘲笑而感到难为情,她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 4.女孩理解了母亲的话,决定不再为了贫穷而感到自卑。5.略,能摘录一句话,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7 背影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1.chāi 2.xiè 3.sāng 4.jí 5.fù 6.guàng 7.chóuchú
8.zhà 9.guà 10.chān 11.tuí 12.xiè
二、A 【解析】B项中“典致”应为“典质”;C项中“属咐”应为“嘱咐”;D项中“擦试”应为“擦拭”。
三、C 【解析】“屑”应是“值得”的意思。
四、1.叙事 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 佩弦 匆匆 背影 荷塘月色 春(答出两个即可) 春 2.形散神不散
五、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感知探究
一、1.四次。第一次: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次:集中刻画,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第三次: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第四次: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强感情。 2.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感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二、1.父亲坚持亲自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2.因为他爱子情切,别人去他不放心。 3.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4.这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表明“我”痛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到父亲的深情。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1.动作描写。本段文字主要通过对父亲攀越铁道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来描绘“背影”这一特定的人物外貌,进而在白描记叙中抒发感情。
2.C【解析】C项为无中生有,从全文看“我”的父亲并非一个生活方式古板的人,而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A、B两项文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语句。文章开篇写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破败,为整篇文章营造了一种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因而D项也是正确的。 3.B【解析】A、C、D三项内容都是脱离课文的主观臆测,不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4.身体很胖(或是个胖子)增加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解析】解答第一个空,要学会定位思考,找对应语句;解答第二个空,要学会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把问题置于全文中去考虑。
二、1.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担心儿子旅途中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表。 4.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担心儿子,细心关照。小结:言语中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三、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拓展提升
一、1.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祖父去世后,“我”对老哥哥的深厚感情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对老哥哥的真情,使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4.父子情 同情
二、1.“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2.整天忙碌;常受人鄙视。(或:生活艰辛,身体劳累;精神疲惫。)(两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3.①父亲给“我”买了鞋;②父亲给了“我”钱。(两件事,意思对即可) 4.要点:①为父亲的艰辛难过;②被父亲对“我”的关心深深地感动。(两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5.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胜过您,更胜过那些嘲笑您的人。(意思对即可)
8 台阶
预习反馈
一、1.dàng 2.kāi 3.nián 4.gāngà 5.qì 6.lú
二、1.pū铺路 pù店铺 2.lòu露面 lù暴露 3.tā踏实 tà踏步 4.zuā钻研 zuàn钻头 5.mò抹墙 mǒ抹杀 mā抹布 6.zhāo高着 zháo着凉 zhe谈着话 zhuó着落 7.hé和平 hè唱和 huó和面 huò拌和
三、1.“我”(农民的儿子) 第一 2.台阶 父亲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感知探究
一、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于是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自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足见当年父亲的力气之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我”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的辛劳,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3.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了,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 4.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二、1.因为他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所以回答错了。这反映了父亲身上有着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品质。 2.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是创造,劳动就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3.动作、语言描写。父亲因为年老而挑水有些吃力,可是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表现了父亲的倔犟、要强。
拓展提升
一、文中父亲的需要实际是对尊重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有更高层次的需要,那就是应该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时代、为社会多作贡献。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必备技能。
二、1.(1)心中不服,感到气愤。表现了“我”对父亲没有带“我们”“农转非”和对“农转非”学生具有的优越感的不服。(2)指文人弃文就武。文中指“我”放弃代课老师的工作,参军入伍。 2.最初,“我”只是觉得父亲教“我”写“攥”字,是因为这字笔画多,结构复杂,而不满6岁的“我”能写出这个字,会让他感到很风光,认为父亲这是在炫耀。(意思对即可) 3.“假如你也能带我们‘农转非’就好了。” 4.一是幼时父亲教“我”写“攥”字这件事;二是“我”事业上屡遭败绩时,父亲教“我”如何把握机遇,攥住人生,如何生活,怎样做人。
9 老王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1.dēng 2.huángkǒng 3.huāngpì 4.dì 5.xiāngqiàn 6.kūlóu
7.guǒ 8.zuàn 9.zuò
二、1.惊慌害怕。 2.荒凉偏僻。 3.明令取消或禁止。 4.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三、杨绛钱钟书默存围城四、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最后一件事最感动人。
感知探究
一、①作者的善良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②老王的善良表现在: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二、1.老王以蹬三轮车谋生,生活艰苦;老王是半瞎子,身体残疾;老王住在塌败小屋中,居住条件恶劣;老王没有名,地位低微;老王是个老光棍,孤独终老,被人瞧不起。 2.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 3.两个“也许”表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可看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三、1.从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形同僵尸的外貌描写,可见老王身体极度虚弱,生命将逝。 2.这正是老王善良本质的表现,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他的仁厚善良是中国劳动人民可敬品质的体现。 3.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她的感动、痛心等,而是采用平淡的白描手法,将自己深刻的感怀、歉疚等情感融入其中。
4.因为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这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是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二、略,主要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方面来回答,意思合理即可。
三、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四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后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四、1.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很风趣。 2.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拓展提升
一、1.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看到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儿子的希望。他爱儿子,希望儿子学业有成,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2.因为父亲把希望全寄托在“我”身上,虽然肩负沉重的生活重担,却含辛茹苦地供“我”读书,希望“我”有出息。他把作业看成辛勤劳动的成果,因此当成作品一样细细“鉴赏”。 3.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爱儿子,怕儿子到城里被人瞧不起,以至于心里受伤害,影响学习的复杂心理。“我”深深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备受感动,不知用什么话来表达,所以没吐出一个字。 4.因为父亲希望“我”一心读书,看到“我”把他辛苦挣来的钱花到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上,误以为“我”不专心读书而乱花钱,所以很生气,“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的阴影”。
9 信客
预习反馈
一、1.唏嘘 2.厥 3.诺诺 4.诘 5.绉绉 6.灼 7.幽 8.唁
二、1.× 2.√ 3.× 4.√
感知探究
一、1.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和憎恨。 2.【示例】喜欢。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
二、1.信客为客死他乡的谋生者充当代理人。 2.一方面强调信客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第二代信客正是恪守这一信念,挑着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 3.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4.在当时,善良的信客不论是对于外出离乡者,还是对于在山村里的热切期盼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客是乡村和城市接通的媒介,也是亲人之间互相沟通的纽带。
拓展提升
一、示例: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二、1.因为扫把能使格劳伯清醒、执著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2.“一直”写出了格劳伯十几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十几年”写出了格劳伯自愿做清洁工的时间之长。道理:人要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追求的事情,坚持成就未来。
3.要点:自信、专注(专心)、坚持等。4.略。围绕“自信”“专心”“坚持”等谈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㈤ 大象出版社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八上语文北师大版基础训练答案是什么?
㈥ 九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答案《大象出版社》
http://wenku..com/view/2f92677e31b765ce0508148f.html
㈦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基础训练》全部答案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3.(1) 阻遏(2) 阻隔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7.不能。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芦 花 荡1.(1)提(2) 趴 (3) 疟 (4) 噤 (5) 蹿 (6) 仄 2.(1) 滴 落 (2) 浮 动 (3)飘撒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2) 慌慌张张,不 知 怎 么 办 才 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5.不能去掉。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蜡烛1.(1)犾ì(2)犼犻à状(3)犼ū(4)狕犺狌ó2.(1) 声生(2) 斜邪(3) 由尤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6.不能。“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 老 妇 人 非 常 珍 惜 这 支 蜡 烛,把 它 藏 得 很 深,只 能 用 手 摸 索 着 拿 出 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和神旺气足。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1)振 震 (2) 像 象 (3) 废 费 2. (1) 推 重 (2) 推 让 (3) 推 崇 (4)推荐3.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4.略(语句通顺,句子连贯,必须用上规定的三个词语。)5.指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圆明园。6.示例:笑里藏刀两强盗。7.运用反语揭露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和洗劫,活画出英法联军虚伪的嘴脸。 8.站在人民的立场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同时表明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9.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如12生肖铜头像。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10月18日、19日,侵华英军头目额尔金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下令米启尔骑兵团3500人在园内四处点燃罪恶的大火,圆明园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所谈感受能发自肺腑即可。)
5亲爱的爸爸妈妈1.(1)戮(2)谬(3)健2.(1)计纪(2) 题提(3) 刻克3.如果甚至/也那么4.(1) 刀(2) 弓(3) 枪(4) 剑5.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没有忘记历史,这又是美丽的。而纳粹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这又是何等荒谬。6.包含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包 含 着 南 斯 拉 夫 人 对 纳 粹 强 盗 的 控 诉,对 暴 力 的 反 抗,对 自 由 的 执 著。7.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8.表明善良的南斯拉夫人民心 中 没 有 复仇的欲望,只有正义的呼声;表达了他们希望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的愿望。 9.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即可。)
单元复习1.(1)蹿蹿仄(2) 窖揣藏2.(1) 忠衷(2) 安按(3) 忌纪3.(1)溃退(2)富丽堂皇4.(1)“智慧”改为“聪明”。(2)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3)删去“使”。5.示例:中国队首场世界杯热身赛战平/中韩足球世界杯热身赛握手言和6.(1)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示例:吹散人间的阴霾春雨滋润世间的万物8.①德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②惟一的农舍外是一片田野。9.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一次收留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渴望和平。(意思对即可。)10.镇定,坚强,善良,勇敢。11.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险再次到女主人家 避 难;女 主 人 在 丈 夫 因 救 助 安 道 特 而 遭 枪 杀 后,冒 险 再 次 将 他 藏 起 来。12.(1)向(2)戏弄 (3) 喜 欢 13. 点 燃 蜡 烛 照 明,与 摸 黑 走 路 相 比,哪 个 更 好 呢?14.担心自己年纪太大。15.略(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16.略
第二单元6阿长与《三海经》1.(1)憎(2)惶(3)琐(4)诘(5)惮(6)拙2.(1)归规(2)侧测(3)霜孀3.(1)模拟细碎的说话声。(2)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4.周树人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为了写明“我”最初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 经》的。 6. 表 现 了“我”喜 出 望 外 的 心 情。 7.《山 海 经》是“我”天天渴慕而又求之未得的书,又是没有文化的阿长想方设法买来的。8.示例:长妈妈,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能写出“我”的感激、惊喜即可。)9.略(想像要符合阿长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环境。)
7背影1.(1)差(2)藉(3)拭(4)屑(5)颓(6) 箸2.(1) 得体。(2) 愚蠢,不懂事。3.(1)惨淡(2)嘱托4.朱自清春5.写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同时可与父亲给“我”做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6.十分精细地刻画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7.(1)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而不放心。(2) 见父亲行动不方便,怕父亲摔倒。8.“等”、“再”表现了“我”一直关注着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深切的依恋之情;父亲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泪,所以“又”不能少。9.略[提示:写时要注意“细节”两字,突出用描写(如动作、外貌、语言等)来表现父爱或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