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宁鸿彬说语文课

宁鸿彬说语文课

发布时间:2021-02-07 01:32:07

① 真实地还原语文课的本源是指什么

上好语文课,是个技术活。一方面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另内一方面教语文必须讲究容方法。北京市特级语文教师宁鸿彬说过:“上好语文课,必须目中有人”。要讲好语文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多交流。老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法。有的学生内向,应该鼓励积累发问。有的学生外向,应该让其保持努力学习的传统。教好语文,适度的练习和功课必不可少。有的学生理解力差,记性好,应该加强理解力训练。有的学生记性差,理解力好,要加强记忆力训练。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既要照顾学生的感受,亦要引导学生做专题训练。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学习必须和实践结合。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做到有系统地记笔记,理解课文。除此之外,还有培养学生做笔记做演讲的习惯。学好语文,贵在坚持。教好语文亦是一样。学语文,温故知新是不可少的。语文老师必须专业专心,对学生负责。教语文不但要重视书面语训练,还要注重口语训练。语文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做语修逻的专项训练。教好语文,有心就能成大事。

② 浅谈怎样上好语文课

上好语文课三个要点:

  1. 趣味性.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比如时常提问并对回回答的学生进行鼓励和答补充,前提要对语文课做好准备工作,备课必不可少.其次,在语文课学生积极性不大时,可以通过引入故事,增强趣味性.

  2. 严谨性.要想成就较完美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有严谨的备课,踏实的作风,老师应该时刻注意管理课堂,并提升课堂效率.

  3. 学会组织课堂,如果教师的课堂组织合理,那么学生不仅会很好的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强化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而完善学生的德智等多方面的教育.语文课程在高中的教学活动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能让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好,这是很关键的。并且整个语文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语文学习.

③ 真实的语文课该怎么上

上好语复文课,是个技制术活。一方面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教语文必须讲究方法。北京市特级语文教师宁鸿彬说过:“上好语文课,必须目中有人”。要讲好语文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多交流。老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法。有的学生内向,应该鼓励积累发问。有的学生外向,应该让其保持努力学习的传统。教好语文,适度的练习和功课必不可少。有的学生理解力差,记性好,应该加强理解力训练。有的学生记性差,理解力好,要加强记忆力训练。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既要照顾学生的感受,亦要引导学生做专题训练。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学习必须和实践结合。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做到有系统地记笔记,理解课文。除此之外,还有培养学生做笔记做演讲的习惯。学好语文,贵在坚持。教好语文亦是一样。学语文,温故知新是不可少的。语文老师必须专业专心,对学生负责。教语文不但要重视书面语训练,还要注重口语训练。语文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做语修逻的专项训练。教好语文,有心就能成大事。

④ 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自90年代末以来,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从根本上解决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要求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以往不同,它不仅顺应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顺应了世界母语改革的总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喜,新的课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显示出新的教材风貌,教育实践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现了自主而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这一阶段的改革还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

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语言是一种文化,学语言就是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本身的宝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语文就是要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第二,语文教学要张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关心人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三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高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第三,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经历一个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过程,使之开放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生活多广阔,语文就多广阔,要让孩子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

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

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

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

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

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

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

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

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

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

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

家的意见进行实验。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

苍岑写的实习总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这种逐字逐句串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第三,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

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

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

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

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

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

堂练”。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

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

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

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

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

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

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4.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十几年来,全国高考、省级会考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都进行了一些

改革。语文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对中学语文

教学起了一定的正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考试对语文教学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跟着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转,估计不考的内容在课上不

教;只重视教基本课文,不重视非基本课文;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循规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种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大。突出的表现是加班加点

的“疲劳战术”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

回顾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又为继续改革的路途上还有一些

障阻而担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既繁重又紧迫的。叶圣陶先生

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叶老的讲话过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增强

责任感和紧迫感。

⑤ 如何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具体来讲:纳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不是专门为教材写的,即便是名家名篇,原本不是为学生写的,而是选来借来一用的,用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认真地凭借它,才能很好地借用它。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语文教材犹如“煤块”,可以再利用,可变成“煤球、蜂窝煤、煤气……”,它是资源,具有弹性,旨在善于开发,综合利用。应该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驾驭教材。教材中的篇篇课文,本身都有背景、有中心、有内容、有情感,读了它必须读懂,理所应当。但从培养学生角度看,要不仅仅为懂,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能独立读懂文本,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及习惯。课文提供了语言环境,是活的语言,是生活的语言。在语境中学母语是必由之路。在语境中学语文,就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学词法、句法、章法,要联系生活,要联系上下文。 在备课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变作品为教材。作品变为教材,性质发生了变化,理解、表达是作者、编者与教者、学者共创的过程。俗话说,一个作者写出一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既有共识,也会有求异;既有同感,也会有独特感受,甚至对教材扩展延伸,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共创。 在课前的预设备课只是准备上课,是预备性行为;到了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师生、生生交往,教学过程定有变化,教案理应改变,变是必然的,局部改变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备课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不断修改的过程。这种课上的现场设计与修改,就称为“现设备课”,是全程备课的变奏曲。预设备课到了课堂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现设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对于这意料之外,应看成是可贵的资源,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盼望出现的生成资源。到了课堂上,教师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应全神贯注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应及时掌握。针对发现的情况,迅速、准确究其原因,分析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或是学生理解的原因,还是学生创新的火花,思考解决办法。思考后,应立即作出反映,调节教学,做出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应变不是让学生回到教师的预案上来,而是顺学而导,修改预案,师生互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行为的规定。课前是教研行为,是教师的研究行为,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通常的状态;授课过程中既是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行为又是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要根据学情的需要要及时调整,这时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的富于变化的状态。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备课、授课、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学环节中都面临的问题。笔者本文着重探讨教师在备课中与创生。一、深入钻研文本,要做“首席读者”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做课文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课堂上才会与学生有共同的认知基础,相同的情感体验和共同的话语前提。若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一次探险行动,教师就应当是侦察员、先行者,因为只有教师预先知道哪里道路坎坷,哪里荆棘丛生,哪里有明堡暗道,关隘林立,才能告诉学生如何披荆斩棘,闯关斩将,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教师在备课中要首先深入独立地钻研文本,才能选择适宜的阅读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黄厚江老师在《谈谈对于文本解读的认识》中认为必须经历这样三个阶段:[1][1] 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 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所谓智慧阅读,是指在阅读中不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不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不依循通常的解读途径,而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很多精彩的课堂都是智慧阅读的典型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教学《皇帝的新装》,其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学生阅读全文,用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2)展开讨论,从同学们归纳的动词中找出最恰当的一个(骗);(3)讨论故事中人物被骗的原因。(4)讨论孩子没有被骗的原因。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一个“骗”字,放得开,收得拢,进得去,出得来,既研读文本,又训练思维,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堪称阅读教学的经典。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自己的阅读发现。如果宁老师没有发现一个“骗”字在这篇童话中的独特地位,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教学创意的。 当然,强调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排斥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而是要用之得当。教学参考用书之所以称之为“教参”,就在于它往往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者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参考意见,当然也包含着编写者自己的见解。由于考虑到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着差异,所以聪明的编者往往给执教者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教师只有通过原汁原味地阅读课文,并首先确立自己独立的见解,才有可能借鉴“教参”所提供的他人经验,用以验证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补充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才有可能凭借这一切,将课文内容编制成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进程总是随着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的持续展开而不断深入的,教学的效果主要从“对话”的质量上反映出来,即取决于对话是否有效而不断地得以由浅入深地延续。而保证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必须得法而到位。而要能正确地引领,得法地指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全仗着教师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早有充分的预见并有周密的对策。如果教师预先没有独立地钻研文本,没有认真“倾听作者”的切身体验,没有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对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那又何谈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引领,得法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呢?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确立重点难点 任务分析理论通过对学生起点能力、教学目标按学习结果分类以及条件分析等重要环节,由此确定了教学设计中“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的教学内容。引入任务分析理论,为处在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不完善状况下的语文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无论课程、教材处于何种情形,了解学生是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依任务分析理论来看即为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它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以及决定进行何种任务的后续学习,当然对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的起点能力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时需要的内在条件,实质上类似传统说法的“备学生”。而实际上“备学生”与“备课程、教材”是统一的,正是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备课程、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将课程内容“教什么”以及教材内容“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因为关注与学生的契合,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本来含义。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州园林》一文教学设计时,分析出学生已具有相关说明文文体的内容知识,具有阅读文本和凭借工具书查阅字词含义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在提示下寻找段落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的认知策略。这样也就明确了说明文应该教说明方法、结构和说明文语言特点等“教什么”的课程内容,以及应该用文本中关键句、中心句、助读与练习等“用什么教”的教材内容,并由此确定了让学生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掌握生字词等基本技能和“抓住”总分式说明结构,说出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等语文高级技能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后,就知道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借此也就知道了“学生还需要什么”,便可知道“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需要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本人上学期所上的公开课《丑石》为例:本课要讲的东西很多,字词理解、作者资料、作者的感情变化、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的主旨、课后练习题等等。本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认真读课文,了解作者有关的材料,找出生字词,自己概括文章内容,分段写段意,做课后练习题。学生充分地理解了课文,并且在处理比较简单的问题如字词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含义,丑石伟大在哪等。有了这样的基础,课的设计也就和传统意义上的从字词到课后练习题不一样,而是以学生感到最难理解的问题“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以及“丑石的伟大”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做预习和课后练习题时续写结尾问题最大。我就把它作为这节课的难点。上课时让学生动笔续写结尾。

⑥ 语文的概念

之所以把“语文思维”作为一个思维学意义上的概念提出来,基于四点困惑:其一,人们从出生后就开始接触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有人甚至把“运用语文”当作终生的职业,如作家、语文教师、主持人、文秘人员等,他们所具有的思维特性是否有相似之处,并与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关?其二,人们的个体思维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它缘于思维品质个体差异的影响,而“个体思维品质的培养,要通过具体学科教学和生存技能训练进行,这是个体思维品质培养的一般原理”[1],因此学科教育决定着思维品质形成的征候,同时对个体思维方式的形成起着向导的作用。那么,具体的学科教育是如何对个体思维方式进行“向导”的呢?其三,人们已经承认和看到,从事不同领域研究工作的人,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程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这是为什么?其四,针对数学学科领域,人们发现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并明确提出了“数学思维”的概念;针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领域,人们发现也能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并相应产生了“科学思维”的概念。那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学科呢?它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并用“语文思维”作为相对应的概念?

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证考察,我们认为,语文学科教育同样会使个体思维形成某些特性和某种思维方式,用“语文思维”这个概念表达其内涵是合适的,也是有根据的。

一、在语文学科开展思维培育的可行性

加里宁曾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形象地表明数学学科在培育个体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实际上是肯定了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来培育个体思维。那么语文学科和思维培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能不能利用语文学科开展思维培育呢?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我国掀起了思维科学研究的热潮。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开始关注个体智力的开发和思维品质的培育。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从实践层面大胆探索,更新教育观念,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北京市80中宁鸿彬老师发表的论文专集《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等就具有代表性,从实践层面肯定了在语文学科开展思维培育的可行性。在理论层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是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卫灿金教授研究语文学科思维培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著作《语文思维培育学》。卫教授将语文学科的思维培育纳入思维科学的体系,作为思维科学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来进行研究。他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它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他认为,“语文科作为一门语言和思维相统一的学科,正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上既发展着学生的语言,又发展着学生的思维。语文科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2]由此可见,语文和数学等学科一样,与思维培育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语文学科教育,也会培育出相应的思维特性和思维方式。因此说,提出“语文思维”的概念是有实践和理论基础的保证的。

二、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的优势

语文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培育领域、内容、功能和优势。杜威认为,“任何学科,从希腊文到烹调学、从绘画到数学,都可以成为智能的学科,说它完全是智能的,不是指它的固定的内部结构,而是指其特定的功能——它的引起和指导富有意义的探索和反省的作用。有人用几何训练思维,有人用操作实验装置思维,有人用音乐作品训练思维,有人用处理商业事务训练思维。”[3]杜威的这段话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语文学科(希腊文)可以成为思维的学科(智能的学科);2、思维学科的功能在于培育思维(探索和反省);3、在培育思维方面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殊性。这三个方面是一种逻辑推进的关系,我们可以借此来说明有人会用语文学科来“训练思维”原因,一是缘于培育的功能,二是缘于使用学科的特殊优势。

语文学科培育思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是训练语言能力的工具性基础学科,而语言和思维是从来不可分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又是语言的指挥官,训练语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训练思维的过程,语文学科也就间接成为训练思维的学科。对此,朱绍禹教授早有精辟的阐释,他说:“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而在我们,过去有文道关系之争、读写地位之争、训练比重之争、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之争,惟独很少涉及语言和思维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这足见我们对这一关系语文科根本性质问题认识的不足。”[4]语文学科与思维之间的天然联系揭示出来后,语文学科培育思维的具体优势就凸现出来:

一思维对象上的优势。语文学科培育思维的直接物质对象是文字以及由此而构成的文章、语言片段等,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是以对客观世界或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表达来完成思维培育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科学学科是以直接构成外部世界的那些事物为直接的思维物质对象,客观性较强,是以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来完成思维培育的;数学学科是以数字或符号构成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5]等为直接的思维物质对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是以主观的猜想和客观的推演来完成思维培育的。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于它的主观性,主观上的东西虽然是模糊的、不确定的、甚至是随意的,但它可以让人的“思想冲破牢笼”,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思维的创新。

二培育材料上的优势。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主要是一篇篇优秀的文章(中小学阶段称之为“课文”),这些文章大都是人类优秀语言的沉淀,是经过思维过滤后的人类精神文化的再现,它们既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范例,又是我们培育思维的范例。因此,语文学科思维培育的材料是去粗取精后的精华,是理性的材料。人脑就是一个加工厂,进去什么材料就生产出什么产品,进去理性的材料,出来的也会是理性的思维成果。理性材料不同于感性材料的地方是它的规范性和可参照性,它无须再经过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可直接作为我们思维培育的“蓝本”,为理性思维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语文学科在思维培育材料上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它的形象性,语文培育材料大多是文学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家们形象思维的产物,使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典型形象,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体生动。

三思维过程上的优势。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为思维的培育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和综合的思维加工、改造和成型过程,但语文学科思维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优势表现是:1、加工过程的敏感与细微。语文学科在对知识进行加工的阶段,主要解决的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对文章的审美和对文章所承载的人类文化的鉴别,而无论是语言文字、文章还是文化,都是复杂多变的,在认识、审美和鉴别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意义或细节变化有深刻的敏感性,从最细微的方面来把握这些现象。2、改造过程的独特与变通。语文学科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知识进行提升,把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个过程就是表达、创造(创作)和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能将学到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投入到实践中,而要有所创新、有所变通,语文学科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公理、定理,也不存在机械的套用。3、成型过程的批判与质疑。语文学科思维的成型过程就是对思维结果的重新审视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所能感知到的结果,产生疑问,促进另一个结果的产生。

四生活实践上的优势。语文学科拥有最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客观物质世界以及由它所承载的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科可以涉足的领域。“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6]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变革心态,同时也反映出语文学科所拥有的广阔天地。因此,语文学科对思维的培育不仅仅只有课堂了,广阔生活为语文思维的培育提供了最复杂、最实用、最真实的实践空间。所谓最复杂就是指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复杂的事物,包括复杂的人群、复杂的思想、复杂的心理等,它们都是语文表达的对象,在复杂中孕育出的思维必然会产生一种抗复杂的“抗体”,使思维具有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所谓最实用就是指语文的生活实践空间中随时随处都可以找到可供思维培育的材料,并且生活处处都是语文,说一句问候的话,做一件平常的小事,都能对思维的培育产生影响。所谓最真实就是指生活中充满细节的真实,人们只有从书本中回归到生活中,才是最真实的,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静止或沉淀了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还隔着一层。

三、语文学科所培育出的思维特性

思维特性的产生与思维培育的土壤——学科教育,是一种因果关系,学科教育的优势是思维特性产生的因,思维特性是学科教育优势的必然结果。每一门学科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被划定了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领域,同时,他们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学科教育优势。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主观性、形象性、实用性、丰富性、复杂性和广阔性等方面,因此它所培育出的思维显现出模糊性、形象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性。

模糊性的产生是因为培育优势中主观性的存在,主观上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比如大量存在的相异或相似、形象或抽象、多义或单义的词语,多解或少解、有解或无解,正解或反解、难解或易解的问题,表层或深层、宏观或微观、感性或理性、历史与现实、宗教与道德、传统与现代、理想与实践等文化现象。不确定是产生思维模糊性的直接原因,学习语文、思考语文问题也正需要这种思维特性。形象性缘于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用形象表现世界,与数学用数字、化学用结构、美术用线条、音乐用音符等不同,语文学科是锻炼学生用文字塑造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或描述客观世界原貌的能力,形象思维在学科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培育,成为思维特性中的一个“亮点”。开放性在于语文学科为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实用的、丰富的和复杂的空间,个体思维可以在这种特殊的思维环境中接受培育,使思维视野广阔,思维角度灵活,思维结果无限延伸。

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的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也相应会培育出属于本学科的思维特性。作为数学知识体现的数学学科,具有“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抽象性、结论的精确性、推理和结构的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其结果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中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语文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它培养出的思维特性主要体现为“概括性、问题性和相似性”[7]等方面。科学学科一般属于理论地掌握世界的范畴,“主要通过认知思维活动,以概念范畴体系的方式掌握对象”,科学学科的思维活动“是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探索、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规律,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8],和语文学科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它培育出的思维特性主要表现为精确性性、探索性和真理性等方面。

四、语文思维生发为概念的构想

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化,人们对思维科学具体内容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着,对于学科教育给人们思维方式所能带来的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会使人的个体思维打上数学思维的烙印,即学会了用数学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很多学者为此把“数学思维”作为一个概念并给出了定义,如“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9],又如“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问题概括、间接的反映过程”[10]等。科学学科的研究也取得了类似的成果,人们把“科学思维”作为一个独立的思维学意义上的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下了定义,如“科学思维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11],又如“科学思维是指思维主体采用科学方法和适当方式进行的且导致了成功的思维”[12]等。对于语文学科所做的思维学方面的研究,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尚落后于其他一些学科。人们已经普遍承认语文学科的教育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还没有从理论上对这种影响的特征作概念上的归纳与规定。卫灿金教授在其专著《语文思维培育学》中有意回避了这个概念的提出,他强调说:“不要把其中的‘语文思维’看成是一类思维的概念,‘语文思维培育’的含义是指‘语文学科的思维培育’。”[13]卫教授强调的是语文学科在培育思维方面的功能,他没有把语文学科对个体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而目前的语文界对此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理论表述。

没有对“语文思维”作概念的表述,并不代表人们对语文学科所培育的思维没有概念上的认识。有人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如“艺术思维”、“审美思维”、“情感思维”等,这些概念的核心意义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并以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的’特殊方式的思维活动”[14],它虽然抓住了语文学科对个体思维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介材料——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但却不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媒介材料”做出合理的解释,一是解释不了文学作品以外的语文材料,二是解释不了生活实践当中的语文材料,三是解释不了作为传播知识的工具性的语文材料。因此说,“艺术思维”等概念是不能替代语文学科所培育出的思维特性和思维方式的,这些概念对于语文来说,充其量只能是说明了一种可以叫做“文学思维”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语文思维”呢?我们先尝试为它下一个定义: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等过程中,对语文对象特性及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形象认识过程。这个概念从四个方面解释了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所能形成的特殊思维方式:1、语言特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是决定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汉语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一种语言,与字母语言最大的差异在于它的形象性。有人认为,“语言本身使人的大脑建立起不同的类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立起不同的样式,象形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右脑学习的,字母文字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使用左脑学习的。”[15]汉语显然是属于象形类的文字,属于右脑思维,按照斯佩里对“裂脑人”的研究,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中右半球对音乐、舞蹈、节奏、旋律、绘画等空间形象有较强的感受和识别的能力,具有直觉思维、求异思维,有发达的想象力,被称之为“情感半球”、“想象半球”或“创造的脑”。可见,汉语的语言特征已经为语文思维方式的存在暗示了方向。2、思维过程。语文思维的过程是“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殊性已经在上文论及到了。思维过程明确了语文思维方式的轨迹,是语文思维形成的必需路径。3、语文对象。语文对象也是培育语文思维的具体媒介材料,它们主要是指文字、文章和文化(简称“三文”),这是基于2000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与地位的认定得出的。新大纲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语言是“工具性”的体现,它主要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进入语文学科的;文字不是孤立地出现在语文领域中的,是以文章形式出现的;“人类文化”隐含在文章中,接触文章的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性。“三文”作为语文对象,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使语文思维特性和方式的形成有了内容上的保障。4、特殊认识。语文思维是偏重于形象思维的一种特殊认识,是对形象的客观世界和抽象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形象化、典型化的反映,这显然与把世界高度抽象化的数学学科和把世界真理化的科学学科是不一样的。关于对形象思维的认识,李泽厚的论述颇具代表性,他说:“思维,不管是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都是认识的一种深化,是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人通过认识的理性阶段才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形象思维的高潮,在实质上与逻辑思维相同,也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过程。但这过程又有与逻辑思维不同的本身独有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思维永远不离开感性形象活动和想象。相反,在这个过程中,形象的想象是愈来愈具体、愈生动、愈个性化。因此,形象思维是个性化和本质化的同时进行。这就是恩格斯称赞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典型的创造。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典型化的例子。”[16]

语文思维具有自己的特性和思维方式,把它生发为概念还只是一个构想,对它的表述还显得比较粗糙,有待于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本文权作一个思考的引线,希望对语文学科在思维学方面的研究起到促进的作用。

当然,人的个体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生发过程,不是某一门学科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单独打上某一门学科的思维烙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个学科领域对一个人思维的渗透是不平衡的,总有某些方面被突出出来,思维方式也因此给某个个体思维打上特殊的印记,于是便有了思维的偏向,也可以称之为斯滕伯格所提出的“思维风格”,即“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偏好的思维方式”。[17]“语文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只是在某个个体思维中显现出的“偏好”,其他思维方式同时也参与了一个人总体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从客观辨证的角度关照“语文思维”生发为概念的意义。

⑦ 结合语文课例谈谈说说如何达成情感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十几年来,各地同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许多教绩斐然的教改名家。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宁鸿彬、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湖南的杨初春等,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发现:在学习这些经验的同时,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现象,而且有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划一,这种现象是令人忧虑的。笔者拟就此略抒浅见,以请教于同仁及方家。
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对此都有论述。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见《语文教学问题》305页)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优劣得失的唯一标准。两位大师都强调了“教无定法”,强调了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实际去选择适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随心所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反复检查省悟,做到“知己”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找出特点,做到“知彼”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因此,学生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是教学中的“彼”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感知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在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课时,虽然他们对所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在上课时,开始总要对学生进行些适当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开始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大家们如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等人的个性教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实际上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学生,研究学生,依靠学生因情而动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客观规律,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恰切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而动,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应得的训练和强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首先是课下了解。经常保持和同学们的接触,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本人个性习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各种方面,这样就对他们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寻找出其共性的特点。其次是课上了解,这是课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们特殊情况的最好环境,也是籍以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步和谐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神情举止,讨论发言,迅速判断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同调,这就使共性和个性有了结合的机会,也就使教师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再次,课后了解。每一节课结束后,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教学的反应及听课要求。这既是一节课的总结,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这些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和体现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三、语文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制约也是不能忽视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尤其是语文教材容量大、任务重、变动多,这就使语文教材促使着语文教师随教材而动,时时修正选择教学方法。吕淑湘先生历来认为,教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我们不顾及教材实际,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固守陈规,不对教法进行适当的选择,恐怕不只是使教学失去生动性、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与教学目的的距越来越远。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整个语文教材从内容上讲,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和古今文体篇录,而且每一类里边又包含许多小类。如果我们都采用某一种的教学方法不加区别地去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从语文教材的要求上来讲,语文教学不但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联系课文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也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学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实现,而是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几种方法的融合。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单元要求,综合起来进行单元目标教学法的实施,也可以进行单篇目标教学的尝试;可以是两篇课文并起来,进行相似点、不同点的比较教学,也可以是单篇课文的质疑讨论或讲读式的教学,或是学生在老师指点下的自学,如此等等。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这样,教师的一双眼睛才能从教案和课本中解脱出来,始终专注地高效率地扫瞄讲台下那一双双眼睛,这时,你的注意力不仅是集中考虑授课,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哪个学生遇到什么困难等等,从学生的神态中看出各种反映,随之机智地调整讲话速度和教学方法,使课堂中教与学双方思维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学生一样重要,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和前提,是不能忽视的。 四、环境影响也是对选择教学方法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的因素 教学环境包括大环境(即社会环境),也包括小环境(即校园环境),这多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起着大小不等的制约作用。 大环境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社会氛围及社会风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等,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讲,整个世界,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科技竞争、能力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需要教育来加以支持。从整个世界看,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共同趋势,表现在:(1)在教学观念上,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2)培养方向上,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兼容并包;(3)教材编写上,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发展的迹象;(4)训练体系上,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5)阅读教学上,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紧密结合;(6)写作教学上,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以上见1990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倪文锦文)不难看出,能力和运用成为各国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与之相适应,国际上出现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论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以控制论为依据的程序教学法;以系统论为指导的范例教学法;以无意识心理倾向和超级记忆研究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以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为根据的发现教学法;以赞可夫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等,这些都对我国产生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的深化,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提高,也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所有这些都在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负诱导作用。如中招考试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招考试对高中语文教学,都有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贯彻教学原则,不管这些情况多么不利,仍然能够使它朝着对教学有利的方向转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条,才算是把教学法讲活了”(摘自吕淑湘《语文近著》)。 社会环境影响着教学,校园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这主要是指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先进与陈旧,整个学校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态度看法,这些都直接地制约着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不可能不顾及到教育环境这个因素的,我们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选择与我们适用的、顺应形势需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备教。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

实例:一、教学要求

1

⑧ 语文教学如可设计课堂结构,做到各个教学环节过度自然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十几年来,各地同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许多教绩斐然的教改名家。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宁鸿彬、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湖南的杨初春等,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发现:在学习这些经验的同时,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现象,而且有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划一,这种现象是令人忧虑的。笔者拟就此略抒浅见,以请教于同仁及方家。
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对此都有论述。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见《语文教学问题》305页)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优劣得失的唯一标准。两位大师都强调了“教无定法”,强调了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实际去选择适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随心所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反复检查省悟,做到“知己”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找出特点,做到“知彼”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因此,学生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是教学中的“彼”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感知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在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课时,虽然他们对所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在上课时,开始总要对学生进行些适当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开始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大家们如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等人的个性教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实际上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学生,研究学生,依靠学生因情而动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客观规律,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恰切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而动,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应得的训练和强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首先是课下了解。经常保持和同学们的接触,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本人个性习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各种方面,这样就对他们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寻找出其共性的特点。其次是课上了解,这是课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们特殊情况的最好环境,也是籍以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步和谐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神情举止,讨论发言,迅速判断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同调,这就使共性和个性有了结合的机会,也就使教师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再次,课后了解。每一节课结束后,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教学的反应及听课要求。这既是一节课的总结,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这些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和体现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三、语文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制约也是不能忽视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尤其是语文教材容量大、任务重、变动多,这就使语文教材促使着语文教师随教材而动,时时修正选择教学方法。吕淑湘先生历来认为,教法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我们不顾及教材实际,只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固守陈规,不对教法进行适当的选择,恐怕不只是使教学失去生动性、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会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与教学目的的距越来越远。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要求含量是极为丰富的。整个语文教材从内容上讲,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和古今文体篇录,而且每一类里边又包含许多小类。如果我们都采用某一种的教学方法不加区别地去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从语文教材的要求上来讲,语文教学不但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求我们联系课文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也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面对这些要求我们自然不能在同一教学模式中抑或是自思自悟的感知中去实现,而是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几种方法的融合。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单元要求,综合起来进行单元目标教学法的实施,也可以进行单篇目标教学的尝试;可以是两篇课文并起来,进行相似点、不同点的比较教学,也可以是单篇课文的质疑讨论或讲读式的教学,或是学生在老师指点下的自学,如此等等。当然,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这样,教师的一双眼睛才能从教案和课本中解脱出来,始终专注地高效率地扫瞄讲台下那一双双眼睛,这时,你的注意力不仅是集中考虑授课,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哪个学生遇到什么困难等等,从学生的神态中看出各种反映,随之机智地调整讲话速度和教学方法,使课堂中教与学双方思维活动达到有机的统一,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同研究学生一样重要,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和前提,是不能忽视的。 四、环境影响也是对选择教学方法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的因素 教学环境包括大环境(即社会环境),也包括小环境(即校园环境),这多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起着大小不等的制约作用。 大环境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社会氛围及社会风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等,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从社会发展趋势及对教育的要求讲,整个世界,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科技竞争、能力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需要教育来加以支持。从整个世界看,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共同趋势,表现在:(1)在教学观念上,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2)培养方向上,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兼容并包;(3)教材编写上,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发展的迹象;(4)训练体系上,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5)阅读教学上,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紧密结合;(6)写作教学上,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以上见1990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倪文锦文)不难看出,能力和运用成为各国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与之相适应,国际上出现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新的理论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以控制论为依据的程序教学法;以系统论为指导的范例教学法;以无意识心理倾向和超级记忆研究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以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为根据的发现教学法;以赞可夫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和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等,这些都对我国产生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的深化,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提高,也对教育教学提出新课题和新要求。所有这些都在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负诱导作用。如中招考试对初中语文教学,高招考试对高中语文教学,都有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贯彻教学原则,不管这些情况多么不利,仍然能够使它朝着对教学有利的方向转移。只有能够做到这一条,才算是把教学法讲活了”(摘自吕淑湘《语文近著》)。 社会环境影响着教学,校园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教学,这主要是指学校领导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先进与陈旧,整个学校对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态度看法,这些都直接地制约着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不可能不顾及到教育环境这个因素的,我们需要的是: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选择与我们适用的、顺应形势需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备教。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宁鸿彬说语文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