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发布时间:2021-02-08 17:20:35

语文课文上一些文学常识之类的东西.......

自己找

http://www.5156e.com/index1.php?f_type=&f_id2=737

㈡ 课外语文文学常识课前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想当年我也做过,呵呵,其实不需要太严肃,建议你就说个文学趣事吧,内容如下:
抗战时期,刘文典随清华大学一起撤退到昆明,在新组建的西南联大任教。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扔炸弹,大家(包括大学问家)一听到空袭报响,就停下课来,老师学生都往防空洞里跑。大学问家陈寅恪曾因此写过这样的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一日,日机又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当然也要跑。突然,看到了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学生跑,是为了民族的将来,你这该死的,你跑什么!

刘文典确实是研究庄子的高手。他的《庄子补正》共10卷,1939年出版。由于陈寅恪作序给予较高评价,使刘的身价倍增,获得了“庄子专家”的美誉。每上《庄子》课时,他开头第一句总会自负地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言下之意,他如不懂,别人就更不懂了。曾有人问他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

而沈从文是文学家,在西南联大任中文系教授。

㈢ 语文教学脱离实际,死记硬背,这样会带来什么危害

近两年多以来,特别是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以来,对于语文教学,社会各方面,当然首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从那以后,就语文教学各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几乎可以说,讨论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每个方面,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到教材、教法等等,都进行了相当充分的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大都进行了交流、探讨以至于辩论。经过这一次广泛深入的讨论,已经收到很多的成果。有些问题比较地明确了;有些问题虽然还不够明确,但问题之所在比较地清楚了。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教师进行了各种试验,进行了调查研究,这对于语文教学的改进起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进一步讨论研究改进语文教学,似乎应该在过去这一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提高一步。怎么前进,怎么提高,我没有很成熟的意见,只想到几个问题,提出来跟大家商量,向大家请教。
第一,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要前进,不能不回顾一下过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继续往前走。我所说的过去,既指近的过去,也就是建国后的30年;也指比较远的过去,那就是从清末废科举、办学校到解放前的这一段;也指更远的过去,那就是两千年的封建社会。
我认为,回顾过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认为过去的一切都好,无疵可指,可以拿来照用;或者认为过去的一切都非常坏,一无是处,这两种态度都是不适当的。咱们过去也有过这类的教训,吃过这样做的亏,大家都明白,不需要我多说。但是,现在是不是对过去的回顾已经足够地实事求是了呢,分析硼究做得足够深入了呢?恐怕还不是。
比如,说到近的过去,建国后的30年。是不是30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点成绩都没有,一点可吸取的经验都没有,今天讲提高效率,讲科学化,是“白手起家”,“平地起楼台”呢?我认为不是的。30年有不少的成就,积累了很多经验。倘若没有“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的成就还要大得多,经验还要多得多。
姑且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像小学的识字问题,这是2000年来一直试图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字数多,要一个一个地学,笔画复杂,造字法不太容易掌握,所以小孩子在开始学习阶段困难很大,汉字成了进一步学习语文的障碍。前人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些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始终没有根本解决问题。30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至少已有说得出的三种经验。一种是所谓集中识字法,就是说在小学开始阶段,让小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多认些字,以便进一步开展说话、阅读、写作训练。现在的集中识字法和历史上的“三、百、千”那种集中识字法是很有区别的。它运用了历史上的经验,又根据汉字的某些规律、学习的某些规律,使集中识字比较地科学了一些,不是像“三、百、千”那样不够科学地硬集中。另一种经验叫做分散识字法,这与清末办学校以后的那种分散识字也有所不同,表现在所谓分散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而不是全然放任自流,碰见什么算什么的那种分散识字。第三种经验叫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或者叫做小集中,试图把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两方面的长处结合起来。识字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取得的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30年来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成就。虽然这些经验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还有另外一种设想,在不少场合谈过,也有不少同志表示同意,或者加以呼应;然而这毕竟还是一种设想,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实地试验,不能说是一种经验,这里不再说它了。

又比如,我们现在一致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教育那一类的做法是不行的,完全不理会语文教学所应该、所能够承担的其他任务也是不符合实际,不完全妥善的,虽然究竟怎么样把语言教育同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待于探讨研究,但至少我们有了这个共同的认识。建立起这样一个认识不是很简单的事,应该看作是30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经过了不少曲折反复之后取得的很可贵的经验。
再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过大幅度改革的试验──汉语、文学分科。尽管做法本身有缺点,同时由于试行的时间很短,今天难于作出全面的总结,然而它在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还在起着作用,不少人把那次分科的做法作为研究今后改革语文教学、教材的参考。这也不能不说是30年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
再往大处说一点,虽然不完全是语文教学问题,但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就是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许多有远见的语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从五四前后就发起了所谓国语运动,但是搞了30来年,取得的成效不大。而我们从50年代提出了推广普通话,很快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然,由于当中有一段放松了这件事,特别是被“四人帮”干扰破坏了一通,现在的情况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然而普通话在全国被接受为全民的共同语,在社会上流行相当广泛,在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内容、要求之一,在社会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在这一点上,几乎可以说,我们走在现代世界先进国家的前边。不少国家一直到60年代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重视所谓标准语问题,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方言十分复杂的国家从50年代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并且取得了成就。
还有,我们国家的各兄弟民族既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又学习口头的和书面的汉语普通话,这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这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然而,即使如此,像今天全国各民族的语文教学这样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发展,各民族语言这样广泛地交流,呈现出一片民族团结的景象,仍旧应当说是30年来一个重大成就。这项工作的基础是有了的,去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现在许多民族地区在加强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和汉语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以至于采取了措施,有的地区出版了刊物,这项工作正在蓬勃开展起来。
要举例还可以举一些。就从这几点上,我们应该看到,30年来,语文教学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语文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有些时期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奋斗下,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不看到这一点是不对的。
另一方面,30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也确实有些值得记取的教训。例如,在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具体做法上都是不够恰当的。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可能并且也应该重视思想教育。问题在于:什么叫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应该和可以进行哪些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应当怎样进行,怎样和语文教学所必须完成的绝不能推脱的责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必须处理好,而在过去的30年之中,相当多的时候没有处理好。

再比如,语文教学工作,和其他各科教学工作一样,有涉及到政治问题和政策问题的部分,而更多的是学术性问题。过去在不少时间里,没有把政治问题、政策问题和学术问题正确地区分开,往往把属于学术性问题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当成了政治问题来对待:有时候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试验工作,也有时候甚至伤害了人,挫伤了不少人的积极性。
又比如,语文教学工作,也像其他各科教学工作一样,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试验和改进。可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为数并不很多的带有试验性的做法,几乎都是只进行了极短的时间,在没有取得经验,还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就被废止了。这使我们今天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时遇到了困难。
如果再说到远一些或者更远的过去,我们的前人做过不少工作,取得过不少可贵的经验,但是由于那是旧时代,那些经验无疑具有或大或小的局限性。正确地分析那些经验和教训,取其可取,弃其当弃,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前若干年曾经有过、近两年似乎又来了一股风──仿佛过去的一切做法、包括像死记硬背等等,统统是好的,今天拿来照用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态度同历史的虚无主义,也就是否定历史上的一切经验,同样是不可取的。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先简单提一下。
要研究进一步的改进,当然不能仅仅回顾过去,很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现在,──立足于现在的实际,包括我们经济发展的实际,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教材水平的实际,教师水平的实际,学生水平的实际,等等。脱离了这些实际,或者对这些实际的认识很模糊,就不可能找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办法。离开历史的发展,脱离当前的实际,提出一些这样那样的设想,这种设想的用意也许很好,道理也许说得过去,然而往往会成为或者接近于美好的“空想”。要充分掌握实际,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做教育工作的,立足于现在还不够。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不着眼于未来。教育工作不像种庄稼,可以春种秋收,当年见效。教育工作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而今天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的世界,发展变化之快,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远古时代,几万年几千年不过进步那么一点,以后,几百年至少几十年才进步那么一点。现在可是大大不同了。我们有一句古老的成语,叫做“日新月异”。这个成语本来带有修辞上的所谓夸张手法的意味。今天,如果说它还有某些夸张成分的话,至少这个成分已经降低得很多很多了。没多少年以前,我们能够想像得出比如彩色电视机吗?我们能够想像得出人能够和机器对话吗?一只保险柜,不用钥匙,只要我对它说“开开”,它就开开了;我说“关上”,它就关上了。但是,它只听我的,你说它就不听。我在这里讲话,几千里以外,不仅可以听见,而且可以排出版来,印出来,几年以前我们能够想像吗?这些,由于我们目前科学技术落后,也许听起来还有些像科学幻想小说,然而这已不是小说,是现实了。我们做教育工作,不能不想到今天还坐在我们教室里的学生,至少说要3年5年之后,或者10年8年之后,甚至十几二十年之后,才到社会上去起作用。他们将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情况呢?那时,对于我们,在语文方面会提出什么要求呢?具备什么样的语文能力才能应付那时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呢?当然,存在决定意识,生活在今天的现实中,不可能准确地想像遥远的未来。然而3年5年、10年8年之后的情况,我们还不是不能想像的。如果连想都不去想,那将是很可悲的,将会对不起下一代。做教育工作的,不论是订计划,还是编教材,还是搞教学工作,脑子里不能没有个“未来”。如果眼睛只看见当前,只看见我们的周围──短暂的时间、狭小的天地,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的粗浅的认识是,要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学,应该正确地回顾过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
第二,关于知识和技能。
语文课要培养语文技能,即听说读写的技能,并不仅仅是教学生知道一些关于语文的知识。知识不等于技能。这个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大家都明白,我不多说了。
那么,技能和知识有没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具备某种知识,只要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多少、深浅以及提供这些知识的时机等等处理得当,对于培养技能并且加快培养技能是大有益处的。
再进一步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知识一旦知道了,就可以立刻或者很快转化为技能,运用起来;有些知识就没有那么快,需要和其他有关的知识互相作用起来(比如数可以分成有理数、无理数,动植物可以分成若干部、门、纲、目、科、属、种,词可以分成动词、名词等若干类;在同一次分类中要用同一个标准;这一类和那一类之间往往既有明确的区别又有某些交错的情况;每一次分类之后,还可以再往下分,从而形成若干不同等级的类等等。这些有关分类的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里互相作用,每一项知识就会变得更清晰,更活,更有用),并且与有关的实践互相作用起来,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转化为技能,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到很熟练;有些知识甚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见不出与技能发生什么直接联系,知识就是知识。然而这种知识是必要的,具备不具备这种知识对人的头脑影响很大。我在别处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这里不妨再重复一遍。当年哥白尼指出,地球围绕太阳转,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这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吗?它能和什么技能联系起来呢?然而,为了这种知识的建立,当时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牺牲过生命;当时的教会为扼杀这种知识不惜烧死人。这个事实本身就告诉我们知识的重要性,否则,何需乎为了这么一种知识进行那么残酷的斗争呢?一个人有没有、相信不相信这种知识,表明这个人头脑中科学的因素和迷信的因素在数量上和力量上的对比。就两个人来说,有没有、相信不相信这种知识,表明这两个人的脑袋相差了几个世纪。能说这样的知识是无用的吗?因此,过分简单地要求学到一些知识必须立即化为技能,否则这些知识就是不需要的,这种理解是有片面性的。现在,据我所知,否定语文知识,片面强调技能,把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之风好像又盛行起来了。时至今日,仍旧有不少人请出曹雪芹来,说曹雪芹没有学过语法、修辞、逻辑,能写出不仅内容上而且语言上也那么好的小说,从而否定语言知识的必要性。
这实在已经不再有说服力了。因为,照这样推论下去,根据我们古代工匠建造起来那么精美的建筑物,再加上大学土建系毕业生也未必能设计出赵州桥或虎丘塔这些事实,可以得出结论说,应当取消现代的建筑学;根据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而医学院药学系毕业生未必能写出一部中国药典这些事实,可以得出结论说,应当取消今天医学院的药学系,应当取消药物学。大家能接受这样的逻辑推理吗?忽视我们的祖先凭着他们在艰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认为我们处处不如人,人家样样都比我们强,这是数典忘祖,自暴自弃。然而吃我们祖先的这些老本,请他们出来否定现代科学的必要性,显然也是不对的。轻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的作用是片面的。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也许是由于我们的语言科学还幼稚,不完备,没能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因而引起了一种近于“因噎废食”的想法;也许是积习很深,一时扭转不过来;也许是未经深思。倘若不是这几种情况,那么,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是应当认真思考一下的。
在哪一个教学阶段应该教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怎样教法,这种种问题我们研究得很不够,还说不清楚。应该看到,这是语文教学不能更快改进,不能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原因。我们要努力地做到这一点,把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处理好,这是研究改进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三,关于理论和实践。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脱离实践的理论,或者没有理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都是不可取的。回顾过去,我们为理论而理论,脱离实践,这样的情况有过,我们应该引为殷鉴,决不能重复。然而,忽视理论,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之中,认为学语文、教语文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说就是了,读就是了,写就是了,这种时候恐怕是更多一些。大家知道,近一二十年或者二三十年以来,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里,已经出了几种影响很大,并且实践也证明有相当效果的教学论。大家知道,所谓“应用语言学”,在世界许多国家是新起的、深受重视的一门“边缘科学”,而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教育之学。相当系统的、有些新内容的教学论和应用语言学,在咱们这里,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甚至连布鲁纳、皮亚杰、赞可夫等几个人的名字,咱们大多数人也才知道了不久,而人家的研究、实验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了。直到今天,如果谈几条语文教学的带理论性、原则性的经验或者做法,我们能够举出几条呢?还是得请我们的祖先来:“书读百遍(或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文有三多”,“熟读精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读多写”,等等。除了我们祖先留下的这几条之外,我们自己拿得出多少新的理论呢?这些条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可贵的经验,实践也曾经证明,这些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到今天还仅仅拿出这几条,来对付四个现代化对咱们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够吗?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有那么多时间把一篇文章读百遍、千遍吗?我们的学生读书也要“破万卷”,但是,仅仅是唐宋八大家,仅仅是唐诗、宋词、元曲吗?不是,他们要读的书多了,要做的事情多了。“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骑在驴背上,想起一句诗,赶紧记下投进口袋里,诸如此类,作为轶事来讲,鼓励学生们勤于思考,都是很好的材料。但是就凭这些来从事今天的语文教学,使它以快速的步伐赶上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行吗?远远不够了。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对于现状取得充分的了解,对于过去作出恰当的分析研究,对于别人的经验、做法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经过讨论、研究、试验,形成我们自己的,适合我们国家,适合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自己的语文的整套的或者不止一套两套的理论,用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找出对我国最适用、最有效的途径来。
第四,关于智力发展与学习成绩。
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那是当做笑话来说的,是讽刺性的。不幸,在今天,实际情况比那个笑话有过之而无不及。实际上,分数不仅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足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分数在不少情形下,不足以反映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我举唱歌、唱戏做例子。两个人分别独唱一支歌,一般人听起来,觉得甲唱得好,乙不如甲。可是内行的人有时却认为乙大有培养前途,而甲不过如此而已,前途有限。唱戏也是这样。什么缘故呢?就是乙虽然在这次唱的时候表现不够好,或者反映出他所受的训练还不够,但是他有这方面的素质,有这方面的能力,他的前进潜力很大。而甲仅仅是模拟别人的唱法,刻板地唱出来,他不能利用自己的智力来发展他唱的能力。我们现在总是满足于学生能够对付我出的题目,能够背诵我教给他的知识,如果他没有做到,他就“不及格”。我丝毫没有否定测验、考试的作用的意思,也决不完全否定分数一定程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但是如果只注意到分数,从教学工作来说,恐怕是很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这个问题相当突出,两个学生同样写了别字,扣同样多的分,其实,这个别字和另一个别字反映的实质并不完全相同。两个学生同样念错一个字,反映的实质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学生知道带草字头的字都与花草有关,带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带禾字旁的字都与农业或农作物有关。他根据这种知识来推断一些字的字义,有时会推错了;而另一个学生根本不会运用这种知识去推断新接触的字,或者只是由于没记住老师怎么教的而写错、念错了。这两个孩子的智力没有区别吗?只要根据他们写了或者念了同样的错字,就扣同样多的分数吗?我们常常说作文不好评分。为什么不好评分呢?原因是阅卷者的好恶不同,标准要求不同。但是这个标准里边没有包含从学生作文中看他的智力这个因素,也就是看他的头脑这个因素。假如把这个因素加进去,并且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而把个人好恶这个因素尽量降低,作文的评分实际上不应该那么难。我在一个地方举过一个例子:孔融小的时候去看他的一个长辈,在座的还有另外一个老头。谈了几句之后,他去拜访的那个长辈夸奖他善于对答,讲话很有条理。另外一个老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回答了一句:“想公小时,必定了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故事,还可能夹杂着吹嘘孔融聪明的意思。咱们不从别的角度考虑,只就智力这一点看,孔融小时候头脑是敏捷的,他会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逻辑辩论方法。他的智力是高的。如果写这个故事的人是为孔融吹嘘,这个人懂得点什么叫作智力。我们很需要从这一类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要训练孩子什么,鼓励孩子什么,要求孩子什么。假如说,一个人思想品质如何,知识能力如何,他的家庭、社会、生活经历等等各方面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因而一生的变化也很多,那么,就智力发展这一点来说,儿童时期、小学教育时期所起的作用,那可就大得多了。如果从小用刻板的、僵死的方式把小孩的头脑填得满满的,只要求他死记、死背一些东西,不让他那种虽然幼稚,但是富有生机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去充分发展,使他的心智从小受到戕害,正如把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不让它飞,只喂它良好的食物一样,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它的肌肉要萎缩,机能要退化,再把它放出笼子去,它飞不动了。对少年、青年怎么教,怎么要求,怎么测验,怎么考试,是一门大学问。只为了考好分,能升级,能升学,而不重视培养、发展他们的智力,这是短视的做法,是对教育的前途、对下一代的成长极端不利的。语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上面说的四点是互相有联系的,总的一个意思是:在我们今天已有的可喜的基础上,研究语文教学的改进问题需要深入一步,提高一步。反反复复谈了多次的那些老问题,什么“文道关系”、“精讲多练”等等,不是说不需要继续考虑,继续讨论,而是说,只在那个水平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转来转去,在一些字面上下功夫,不够了。我所提的几点,仅仅是我自己听了许多同志的讲话,看了许多老师的教学,并在许多老师的经验交流的启发之下想到的。我只是作为问题提出来。如果的确还是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答案要靠大家提出来。提这样几个问题,一则供进一步研究语文教学问题时参考,再则向关心语文教学的同志们请教。

㈣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课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不再是书声朗朗,课后学生对生字词依然陌生,课文主题一知半解。课堂上,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群英荟萃,就像是文艺汇演的舞台,并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倍受冷落。在新课程教学中,因为课标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便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课堂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叠纸、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二)教师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首席,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践行的机械,导致了一些课堂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流淌着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俨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启发无处不在。由于课堂中问题设计太多太碎,一个套一个,学生马不停蹄跟随;表面看,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不停地思考,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弹性的发问,极易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期以往,学生学会的是迎合教师的意图,而缺失自我富有个性的解读。
2、学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课堂流行一些这样的语言:“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不分场合机械追“新”,加之引导功力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胡乱交流……此时,教师要不要收回成命,实施干预?退一步,学生奉命而动,但因能力所困,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又该怎么办?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后依然是“专制”,是“注入式”!
(三)学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体
教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而“学生是上帝”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堂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做上帝,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赞赏者,于是,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把课堂于“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不上教师广大,生活体验比不上教师丰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师深刻……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对脱离文本主旨,对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置之不理。
2、赏识“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赏识”评价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扬不绝于耳,绝对化高帽随便派发,赏识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定了学生间的差异,漠视了学生表现的智慧成分,忽视了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了相同的评价标签。教师好像既怕得罪了这个神仙又怕得罪了那个菩萨,本应是引导者、组织者、首席的教师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师片面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 “金字招牌”,仿佛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堂了!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六)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固然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虽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重工具而轻人文。如:着重讲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段意等,而忽视其运用。考试中出现了字的笔顺,而且要学生不能写错顺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笔顺本身也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比如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学生正在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试考条文,学生背是背会了,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七)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是教案为主宰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奇制胜。这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是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在这个师生交往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微笑和赏识,需要教师有的放矢的评价,更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现在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试想,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话,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校也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砥就在于提契生命的韵味,陶熔人文情怀,蕴涵精神意韵……文与心一体,书与人俱化。
3、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艺术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在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从而让学生在平等课堂上有个性地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要做到这些,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
2、解决好拓展创新与解读课文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充分研读,那么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语言,从而有所感悟,这是拓展和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也要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与拓展,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3、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㈤ 你理想中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

理想复中的语文课
语文课制,这个名字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它却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受。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呢?噢,是轻松的、是无忧无虑的。谁不喜欢活泼的课堂?我希望语文课能多一些小组上台展示,并采取多种手段学习课文,帮助大家领略要点。比如说演小品,读课文,分享感受这样的。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举行了这种活动——挑战反攻学课文。这种方式既可以考察我们的预习情况,又可以查漏补缺,懂得更多的知识。
其实,我觉得以往的语文课不够生动,所以造成了很多同学没有兴趣去学习,都认为课堂过于死板,也导致同学们不愿举手形成了冰凉的气氛。所以我提议:老师可以把多一些的时间交给我们,不用太担心我们会偏离主题地展示。课堂是属于同学们的,老师是一盏指路灯。学习知识也应让我们自主学习,不能总让老师操纵。
自由式、开放式的课堂也许更能博得大家的积极性,能让平是沉默寡言的同学一鸣惊人,就达到了老师们的预期效果。
希望老师能把有些枯燥无味的课堂用调味剂调成生动有趣的乐园!

㈥ 别了语文课我真的和语文课别了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说除了语文之外还有什么让我

你的看法,并说说除了语文之外还有什么让我依依不

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像‘实话实说’的主持人了”,“ 学生学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了”,“ 学生‘动’起来了,语文课堂活起来了”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好评如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不再是书声朗朗,课后学生对生字词依然陌生,课文主题一知半解。课堂上,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群英荟萃,就像是文艺汇演的舞台,并不再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1、双基倍受冷落。在新课程教学中,因为课标提出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便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
2、课堂无限开放。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叠纸、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成了大杂烩。
(二)教师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据新课程理念理解,教师应该是教学中的首席,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践行的机械,导致了一些课堂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看似平等,实质上却流淌着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俨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启发无处不在。由于课堂中问题设计太多太碎,一个套一个,学生马不停蹄跟随;表面看,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围绕着教师的问题在不停地思考,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弹性的发问,极易将学生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长期以往,学生学会的是迎合教师的意图,而缺失自我富有个性的解读。
2、学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课堂流行一些这样的语言:“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由于不得精髓,不分场合机械追“新”,加之引导功力不够,不和谐的现象接踵而至:不少学生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胡乱交流……此时,教师要不要收回成命,实施干预?退一步,学生奉命而动,但因能力所困,选择没有深度,游离于文本重点之外,又该怎么办?课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后依然是“专制”,是“注入式”!
(三)学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体
教师是“主席”是课堂的一个极端,而“学生是上帝”使得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堂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做上帝,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纷纷攘攘,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赞赏者,于是,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把课堂于“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至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不上教师广大,生活体验比不上教师丰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师深刻……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及时纠偏,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对脱离文本主旨,对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置之不理。
2、赏识“泛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唤发他们的心理自信,赏识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然而在“赏识”评价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扬不绝于耳,绝对化高帽随便派发,赏识评价一统天下。教师否定了学生间的差异,漠视了学生表现的智慧成分,忽视了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内涵,不同的答案贴上了相同的评价标签。教师好像既怕得罪了这个神仙又怕得罪了那个菩萨,本应是引导者、组织者、首席的教师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说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师片面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 “金字招牌”,仿佛课堂上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堂了!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结果只能是学习合而不作,各自为战,用个人意见替代小组观念。有的没有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
(五)课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它却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适用由配角的身份摇身变成了课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现为:信息超量,学生只能在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之中“如痴如醉”;整个课件都是已有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学生只能在课件的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学生“乐不思课”,冲淡了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六)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固然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方面虽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重工具而轻人文。如:着重讲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段意等,而忽视其运用。考试中出现了字的笔顺,而且要学生不能写错顺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笔顺本身也有争议。这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比如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学生正在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试考条文,学生背是背会了,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七)教学方法落后僵化
一是教案为主宰教学: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按照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决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学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赶着学生往指定的步骤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学目的也就算达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点在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奇制胜。这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
二是以统一为标准的一致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强调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授课的标准,这就导致超过一般水平的学生感到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出现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发展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十分吃力,产生失败和无助感。这种状况的存在,难以实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标。而在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比较常见,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任务主要在课堂完成。在这个师生交往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微笑和赏识,需要教师有的放矢的评价,更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平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现在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试想,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话,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学校也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砥就在于提契生命的韵味,陶熔人文情怀,蕴涵精神意韵……文与心一体,书与人俱化。
3、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艺术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在课堂上科学的做法是,弄清学生的思维轨迹,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从而让学生在平等课堂上有个性地发展。
(二)让自主合作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与时间,而是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要倡导的是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一是要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是要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要做到这些,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解决好人文精神与落实双基的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学目的上看,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要读错,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
2、解决好拓展创新与解读课文的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充分研读,那么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倡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语言,从而有所感悟,这是拓展和创新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语言,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也要防止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与拓展,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3、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为本的问题。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能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它,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它。我们始终要明白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点,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我们的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者制作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课为本;制作时,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后才没有或少有遗憾,课件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繁华过尽见真淳。

㈧ 有些同学不愿上语文课认为语文课上的文章老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是语文课上的文章更应该学习。有学习的才够力,更了解。

㈨ 缺失的语文课txt全集下载

缺失的语文课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1“按姓氏笔划专为序”的说法正确属吗
新闻报道中,“按姓氏笔划为序”常用于人的排序、座次等,可谓妇孺皆知,但这种说法正确吗?在此首先应该指出,按照规范的写法,“笔划”当写作“笔画”。
表示按照字的笔画数目多少来排列姓名的先后次序,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姓氏笔画为序”,另一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
“以……为……”是汉语中一种固定的带有文言色彩的句式。这种句式是表示“把……当做……”或者“把……作为……”。例如“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姓氏笔画为序”符合这种固定的习惯说法。
“按”有“依照”的意思,表“依照”的“按”和其后的名词性成分共同构成状语,后面接动词性成分。例如“按制度办事”“按每人三本计算”。“按姓氏笔画排列”就属于这种说法,意思是按照姓氏笔画的多少来排列先后次序。
上述两种说法的意思是相同的,都可以采用。“按姓氏笔划为序”则是把两种说法混到了一起,不宜采用这种……

阅读全文

与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