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复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复习

发布时间:2021-02-09 09:41:55

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怎么复习

关于复来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源思路: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关联,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关联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纠错整理: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3、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将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进行整理记忆,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识的脉络和重点,并且记得牢固。

Ⅱ 急需,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总结!!!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下面就教学本单元提一些建议与设想。

一、关于阅读教学

(一)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避免概念化倾向,教师不要一上来就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而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例如,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二)要把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的各方面分别落实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中。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虽然曾选编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但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一文逻辑顺序很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2.说明顺序。

与记叙文有记叙的顺序类似,说明文也有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故宫博物院》则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故宫博物院》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填写“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示意图,借此他们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就会有所认识,教师再加以明确即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便于把握课文内容。

3.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阐释)、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教师不必解释这些说明方法的名称,只要就每个类别举一两个典型例子,学生也就能心领神会了。随后可以让学生也分别就这些说明方法举实际应用的例子(有的说明方法在所学的课文里不见使用,则可以从课外的文章里找),在课堂上就一些比较精彩的实例讨论、交流,总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苏州园林》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就是针对说明方法设题的。《中国石拱桥》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的第3小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这其实也是让学生注意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当然,说明文里内容失实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作者掌握的知识不正确,有时则因为行文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谈行文问题。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体现得较为突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从文中摘出一些语句,让学生注意里面的加点词语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所起的限制作用。

《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中国石拱桥》形成对照。《中国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对如今屏风的使用提出批评。阅读全文,给我们的印象是,本文并非着眼于介绍屏风自身,而在于提出期望:我们今天应更好地使用屏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

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都力图将有关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若能发挥想像力,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绍的知识时就容易多了。而在总结课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桥之美》《苏州园林》《说“屏”》,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出了要求。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调,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1)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2)可以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卢沟桥、苏州各名园及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在班上展览,并加以简要而生动的文字说明。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又唤起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

二、关于写作和口语交际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和课文学习相结合的写作与口语交际活动见于《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里。《苏州园林》的“研讨与练习”第四题设了两个小题供选择: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第1小题要求在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习完本文后留存到大脑中的信息更具有价值。此题最好采用口头表述的形式,属于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学生表述得清楚、有条理。第2小题是写作训练。除了园林外,也可以介绍城镇、村庄乃至街道、小区等。对于学生来说,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写作顺序较为合适,而《苏州园林》一文并不是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某一座园林的,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事先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并强调写作说明文的有关要求。《故宫博物院》一文“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是“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建筑和布局,然后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此题要求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对于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来说,可以采用的比较合理的说明顺序并不多,介绍故宫,除了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三大殿为中心点,再分别介绍它前后左右的建筑物的说明顺序。设计此题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同时也是对他们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其实也可以将此题再加以改造,如让学生介绍故宫某一座建筑物或某一方面的情况,这样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更有了用武之地,兴趣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第三项活动中的第1项、第2项都是写作说明文的训练。其中第2项更接近于写作应用说明文(关于应用说明文,下面再略讲一讲)。而第3项的活动成果虽然是以报告的形式呈现,但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调查,其中必然包括对行人或周围人群的随机口头调查,这就是很好的口语交际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问明确,善于倾听,反应及时,将话题引向深人,这样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得的讯息才比较有意义。同时,也要注意态度上要诚恳,有礼貌,不要对被调查者指手画脚甚至横加指责。第四项活动有两项小活动,一个是小型讨论会,一个是小型报告会,前者主要是论辩形式,后者主要偏于陈述,当然,也要准备回答同学可能会提出的质疑。
还与更详细的http://www.szjiayuan.net/t21/news_show.asp?id=302

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字词:
郦(lì)道元 匀称(chèn) 佥(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残损 古朴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 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 史诗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广漆(qī) 败笔 镂空(lō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斗拱
额枋(fāng) 藻井 御(yù)道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鳖(biē)头 琉璃 蟠(pán)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天井 伧(cāng)俗 得体 屏风 纳凉 帷幕 缓冲 造型 雅俗之分

附:分课联系
中国石拱桥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推崇( ) ②张 ( ) ③和谐( ) ④惟妙惟肖(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 ) ②xiáo( )河 ③饮jiàn( ) ④ɡǒnɡ( )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 ,这是一篇 ,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 、 、 。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 ,结构 ,强度 。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

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崇拜 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5.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

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

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

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6.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







7.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8.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 。

9.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0.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

11.文中引用张 之语是为了说明 。

参考答案:

一、1.①chónɡ ②zhuó ③xié ④xiào

2.①墩 ②洨 ③涧 ④拱

3.①茅以升 说明文 ②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③省 巧 高 ④巧妙绝伦 ⑤推崇 ⑥表明

4.A 5.D

二、(一)6.……人不知其所以为”。‖……长虹饮涧”。‖…… ①总体介绍赵州桥长、宽,说明它的雄伟,引出造桥技术不凡。②分别介绍赵州桥的特点。③总结、高度评价赵州桥。

7.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逻辑顺序

10.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11.赵州桥形式优美。

桥之美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口吻( ) ②媒介( ) ③煞风景() ④颐( )和园

⑤点缀( ) ⑥摄( )影 ⑦孕()育 ⑧前瞻( )后顾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美感: ②史诗:

③驻足: 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 (摧毁 摧残 毁坏)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②每当其间 (呈现 显现 出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 (奏出 唱出 谱出)形于色的乐曲。

④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 (左右 控制 制约)结构之美呢!

4.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桥流水人家”, 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②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 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 构不成画面。

③喜鹊构成的桥 意义好,形式 自由,生动活泼。

④ 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 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6.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

7.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 关系。

8.用“‖”标出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层

②层

③层

9.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10.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艺术而留芳史册。( ),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a)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b)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c)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d)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堑qiàn 侗dònɡ 供ɡōnɡ 憩qì

B.擅shàn 砌qì 铺pū 杉shān

C.檐yán 宛wǎn珑lónɡ 蔚wèi

D.凿zuó 榫jí 衔xián 雕diāo

12.第一段( )内应填入的短语是

A.从它们的功能来看 B.从它们的结构来看

C.从它们的作用来说 D.就它们的效果来看

13.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的体现是什么?

14.“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选自第二自然段,放回到恰当的位置应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5.第三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16.可统率第三、四自然段的句子是 。

17.本文的题目应是

A.风雨桥 B.侗家风雨桥

C.侗家建筑艺术 D.有趣的桥

(参考答案:

一、1.①wěn ②méi ③shā ④yí ⑤zhuì ⑥shè ⑦yùn ⑧zhān

2.①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②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③停止脚步 ④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

3.①摧毁 ②显现 ③谱出 ④左右

4.①固然 ②但 因而 ③不仅也 ④凡是 其实

5.形式美,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二、(一)6.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7.总分

8.……画家销魂!‖……史诗似的满足。‖…… ①江南水乡的桥与周围景物的映衬之美 ②长桥之美 ③风雨桥之美

9.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10.语言生动形象。

(二)11.D 12.C

13.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

14.C

15.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16.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17.B

苏州园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轩( )榭 ②嶙( )峋 ③镂()空 ④蔷薇( )

⑤对称( ) ⑥相间( ) ⑦庸()俗 ⑧丘壑(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重峦叠zhànɡ( ) ②自出心cái( )

③翻了一fān( ) ④斟zhuó( )

3.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签 标本 标志)

②谁如果要 (欣赏 鉴赏 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美好 完美)的图画。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 艺术 方法)

⑤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 (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①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

②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

③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④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③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④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7.这段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8.这段文字说明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是什么?

9.苏州园林中池沼安排的特点是什么?

10.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1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①xuān ②lín ③lòu ④wēi ⑤chèn ⑥jiàn ⑦yōnɡ ⑧hè

2.①嶂 ②裁 ③番 ④酌

3.①标本 ②鉴赏 ③完美 ④艺术 技术 ⑤赞叹

4.①记叙 ②说明 ③描写 ④议论

5.①作比较 ②摹状貌 ③举例子 ④打比方

二、(一)6.总分

7.分类别

8.讲究艺术性,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

9.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0.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11.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故宫博物院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①矗立(chù) 湛蓝(zhàn)矫健(qiáo) ( )

②藻井(zào) 蟠龙(pán)檀木(tán) ( )

③击磬(qìnɡ)赏赐(sì) 御花园(yù)( )

④额枋(fānɡ)妃嫔(bīn) 金銮殿(luán) ( )

2.找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雕金屏风 相互应衬( ) ②烟雾燎绕 池馆水榭( )

③幽雅宁静 回然不同( ) ④庄严肃穆 龙风呈祥( )

3.仔细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然后组词。

4.辨析下列形似字的字形,然后组词。

5.本文进行说明时,抓住了故宫博物院怎样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6.第①段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7.第(2)段说明太和殿内景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时,需要确立空间方位的观察点。本段确立的观察点是。

8.按空间顺序说明往往借助于方位词。第②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词有哪些?

9.①②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请具体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目的是什么?

10.从上述两段文字看,选文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

②按空间顺序说明。

参考答案:

一、1.①jiǎo ②zǎo ③cì ④pín

2.①映 ②缭 ③迥 ④凤

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举例①和气 附和 和面 洗一和 ②乾坤 乾燥 ③朝代 朝阳

4.答案举例:①放肆 肄业 ②拼搏渊博 ③御花园 衔接

5.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空间顺序

Ⅳ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答案,有的来

一、积累运用

1.(1)xián (2)zhǎng (3)chè (4)xiào (5)wěn (6)xiān (7)dào (8)zhī (9)xuān (10)lòu (11)yán (12)zhuó (13)fāng(14)liú (15)cháo (16)cāng

2.A.轮——伦 B.签——鉴 C.楼——镂 D.治——制

3.(1)交头接耳 倾听水声 惟妙惟肖(2)盘曲嶙峋的枝干无限的繁荣和欢悦

(3)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点缀其间(4)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

(5)似隔非隔 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

4.褒义词:巧妙绝伦、巧夺天工、能工巧匠。

贬义词:花言巧语、巧立名目、弄巧成拙、巧取豪夺、投机取巧。

5.(1)图案 美术(2)鉴赏 (3)坚固 (4)精美

二、阅读鉴赏

(一) 说窗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o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
远古时代的门有窗的作用,可出入;给房间以阳光、空气、清风和视眼;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之美;在园林中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2.请对第3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比喻、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特征。

3.第4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
(1)分类别。例:把“窗在园林中的妙用”分为“漏窗”和“空窗”两种分别加以说明、条理清楚。

(2)引用。例:引用李渔的话,突出空窗的“妙用”,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作者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以“漏窗”或“空窗”为例简要说明。
示例:(1)漏窗: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位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

(2)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在组景中起镜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

5.第5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
“生命窗”指的是:(1)设计活泼、造型丰富、流露出真性情的窗;(2)具有审美功能而不只是实用功能的窗;(3)会说话的、有表情的、能流露出人情味的窗;(4)有诗意的窗。

(二)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点出说明对象,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跑鞋有哪些特点?

材料特殊、重量轻、避震效果好、附着力强、有回输功能。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举例子。以刘易斯、玛丽安*琼斯和刘翔的跑鞋为例,具体说明高科技跑鞋的特点和作用。

4.结合上文说说高科技对运动员有什么帮助。

示例:高科技能够帮助运动员赛出好成绩。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