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给我几张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的,一定要附上答案
期末测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à( )凉 bì( )益 shè( )足 jī( )身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自吹自雷 风雨如晦 白驹过隙 穿流不息
浅偿则止 名符其实 得意忘形 开天辟地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②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戏》)
④山________起来了,水________起来了,太阳的脸________起来了。(《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文章。
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5.选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为你打开一扇门》标题中的“门”在文中指“文学之门”。
B.《嫩绿的芽儿》一诗中,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形象地进行了描绘,全诗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
C.《社戏》中对江南美好风光和农家子弟美好品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D.《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均是吟咏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天各一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6.邻居对你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若是你,你会怎么说?
邻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书籍正是由无数智者用心血浇铸成的一个大千世界。
②“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句名言如果借用到书籍上,就会显得趣味独特。③这就是说,要用“心”读书。
④在这机关报世界里,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自如地驰骋。
排列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只写句子序号)
第二部分 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______________。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走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给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十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稚拙: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横线处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的心理。
4.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她”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对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
A.表明这种爱的价值 B.表明这种爱的意义
C.表明这种爱的珍贵 D.表明这种爱的热烈
7.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的作用。
8.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涵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墙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徘徊意)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惬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天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阻碍交通,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感觉,我骤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少,少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目的光线。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有人的地方,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的地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
⑦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去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这僻静的小径,无须要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放纵( ) ②恣意( ) ③骤然( ) ④庇护( )
2.阅读第⑥段,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有形之墙对人类有弊有利。
①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一堵墙,对人类有利有弊,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第⑥段中画线句表明:(用原文语句回答)
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作者对无形之“墙”有何看法?(提示: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的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墙”为题,却从“路”写起,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喻为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把自由的思想喻为放纵的野马,新奇而贴切。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将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作者写出了漫步在无墙遮蔽的小路上的欢愉感受。你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感受如何?请形象地描述这种感受。
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墙》一文,以你和父母、老师或同学之间的沟通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沙之聚
张抗抗
(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场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捏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己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
(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它从来没有外衣包装,没有树林没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着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月亮从大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地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9)人,生性也许是喜欢玩沙的吧,那是一个童年的游戏,也是成年后过于放纵的渴望。于是伙伴们都索性纵身跃入沙海……
(10)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这鸣沙山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11)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鸣沙山重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
(12)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苦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又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朽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
(13)于是我再次仰视再次攀临鸣沙山。在这西域的吉祥宝地,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来去随缘,挥洒自如,从不刻意而为,却移山搬山,还能潇洒地在沙山上拨响它的琴弦。
(14)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依据文章(3)到(6)节的内容,简要概括第(7)节中“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观全文,概括出文章所写“神奇的鸣沙山”的三个“神奇”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三次写到读不懂鸣沙山,综观全文,感悟作者最终读懂了鸣沙山的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写道:“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风”来凝聚人心。(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语段中加粗的字。
于( ) 齐( ) 盖( ) 鞭( )
2.语段第1节的第一句叙述了进行观察的________、身体的________。作者用“定”“细”二字来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选语段描述了几件趣事,第1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趣,第2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趣。
5.翻译下列句子。
(1)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
我们都是在爸爸妈妈的搀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扶”便是十多年呢!成长的路上,有爸爸妈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思想工作上的精心呵护。这中间,你是否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又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请以《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3)字数要求在500-600字之间。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纳、裨、涉、跻
2.雷-擂、穿-川、偿-尝、符-副
3.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青山郭外斜;使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它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朗润,涨,红。
4.A 5.D
6.言外之意:你家小华练琴时间太晚了,影响了邻居的休息。可以这样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们休息了,以后我会叫她早点练琴的。
7.②③①④
第二部分
《爱的礼物》答案:1.①幼稚、笨拙 ②灰心失望
2.示例:①往事又浮现在眼前。②回忆的门打开了……
3.“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得意(地)”“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兴奋。
4.老师称赞学生稚拙的画,并不是针对画的水平,而是表示珍惜学生对自己爱的感情,并鼓励学生继续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有所图的(或:有个人目的的;有功利思想的;自私的) 纯洁无邪。
6.D
7.议论 ①揭示中心 ②照应前文(开头)
8.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爱,而这种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体会到并珍惜它。
《墙》答案:1.略。
2.①纵容罪恶(或是自然的破坏者;或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②庇护人类(或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3.善恶、美丑、得失相距微小。
4.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5.①答案中有“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或“多余”“不必要字样即可。(或答: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或答: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长、更远)。②对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的向往和追求。
6.为下文作铺垫,既和有形之墙形成反差,又隐含着对无“墙”境界的追求。
7.略 8.略 9.略
《沙之聚》答案:1.原因是鸣沙山既有“西北汉子”坚实、刚硬、有棱、有角的阳刚之美,也具有女性般的柔软、优美、坦率的温柔。(或原因是鸣沙山既有“西北汉子”雄伟威武,同时也具有女性般温柔(温情)。
2.①一座由一粒粒沙子聚成汇拢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②原本应是荒凉的沙山,却表现出柔软、优美、坦率的温柔。③鸣沙山虽不断受损,它竟没有低矮下去,却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或:①它坚实刚硬、雄伟威武。②它温柔羞怯、温情脉脉。③它屡屡受损,却依旧巍峨。)
3.是风的力量塑造了鸣沙山,并使它保持着原状。
4.作者借写沙之聚写人心之聚,揭示沙之聚需要风,人心之聚需要一种力量。
5.观点清楚,言之成理、有据即可。
四、1.于,在;齐,一样高;盖,后来;鞭,鞭打
2.地点,姿势,角度;强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注意力是心与目并用的。
3.排比
4.神游山林;鞭打虾蟆。
5.(1)经常蹲下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2)心神安定下来,赶快捉住虾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去12999网
❸ 给一份初一上学期苏教版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要有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2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注意书写规范、端正。(4分)
①安恬( ) ②和xù( )③zhào( )祸 ④称( )职
2.下面的词语中至少找出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谈笑风生 ②明察秋豪 ③忍俊不禁 ④多姿多采
⑤眼花嘹乱 ⑥自名得意 ⑦轻飞慢舞 ⑧不可思异
错别字
订 正
3.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10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
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
④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情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 )
⑦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⑧月色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4. 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晓东。李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3分)
答:
5.名著阅读:你一定认真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试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并举书中一个具体的事来说明(3分)
答: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三峡》,完成6-10题(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也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巗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或王命急宣( ) 良多趣味( )
夏水襄陵 ( ) 属引凄异( )
7.选出与例句“春冬之时”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1分)
A. 至之市 B.久之,目似瞑 C. 默而识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1分)
。
1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3分)
答:
阅读课文《夏》的选段,回答11—13题(7分)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照射)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潮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11.选文开头的两个句子运用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答:
12.第3句中能否用括号中的词代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3.除了开头两句,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答:
阅读课文《斜塔上的实验》的选段,回答19—23题(8分)
教学之余,伽利略又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远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着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在地上。
14.选文叙写了伽利略的两大发现之一: 。(1分)
15.文中写学生和有些教授对伽利略采取嘲笑、反对的态度,对表现伽利略的精神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6.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这一“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答:
17.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语段或你对他的了解,谈谈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里?(3分)
答:
阅读《早春之恋》一文,完成16—20题。(计12分)
(1)在残冬的余威中,早春细微的信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渗露出来。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
(2)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温溢。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气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凛冽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她的 胳肢窝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她便再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雨细细地蒙蒙地飘洒,像冰凉的薄翼一般的纱巾,盖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迷离了极目远跳的视线。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在这样的时节夜卧听雨,滴滴答答絮絮密密的天簌之声,将会洇湿无数浪漫的关于早春的梦境。早春的梦,其实就是封闭 已久的窗户被猛地推开,沉寂麻木的心灵迎着清新的空气自由地放飞;就是新孵的蝴蝶飞飞停停翩跹起舞,撩起红男绿女们郊游远足的浓浓兴致;就是在湖畔溪边浣纱的江南女子,纤纤的素手触摸到温温的水流的血脉,粉红的脸颊上荡漾的那份惊喜。早春就是这样,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
(3)广袤的原野上,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粹,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早春尚不是百花竞艳百鸟鸣啭的时节,早春的标志模糊而暖昧,浅浅淡淡的草色,总让人们轻易地忽略她那轻盈而神秘的脚步,忽略那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春意。放眼远望,野草已经始发,但还没有完全显绿,猛地一看,依然是冬天的枯色。粗心大意的人,也许就这样放弃了探春的努力,在早春已经来临的时候,仍然怀着沉重的冬天的心情。对于早春的虔诚的恋者,却不会因为冬天设置的迷障,而错失一睹为快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春风乍起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应和季节的脉搏,扑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时是否能看到野草所渗透出来的绿色。早春望草,须有一种望草的心情和敏锐的感觉。古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其说古人“看见”草色,不如说古人以一种观赏的姿态感知到了野草生机始发的势头。这种若有若无却漫山遍野的绿意,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
(4)春天是四季的发轫(轫rèn,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而早春则是一段最宝贵最美好时光的起点。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18.本文作者引用韩愈的诗句,突出了春草具有“ ”的特点。而朱自清在《 春》中写出了春草的特点却是“ ”。(2分)
19.第(2)段中,有两句话描写出春雨“温柔”的特点,这两句话是 :“
”。(2分)
20.与朱自清的《春》相比较,本文少描写了哪两幅春景图?但是,本文作者已从春风、春雨、春草图中体味出生命成长的活力,在本文第(1)—(3)段中哪些语句能直接表达出这种活力?(写出3处的句子即可)(4分)
答:①少描写的两幅春景图:
②直接表达这种活力的句子:
21.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风、春雨、春草的景致。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进行赏析,写出你的理解。(2分)
答:
22.作者在文末写道:“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读了这段话,你定会产生感想。请你联系我们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2分)
答:
第三部分(40分)
23.作文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三、四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一定有一件事情,使你一想起它来,心就怦怦地跳,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或者高兴得手舞足蹈,或者愤恨得怒目圆睁,或者惊讶得目瞪口呆,或者羞愧得无地自容……请自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要敞开心扉,讲真话,抒真情,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tián 煦 肇 chèn
2.(豪)毫(采)彩 (嘹)缭 (名)鸣 (慢)曼
3.略
4.张林,你向我借钱可以,但你去玩游戏却不能借给你,我不能害你呀。
5.先用几个词语来概括,1分。然后要举具体事例,2分。(没有具体事例不给分)
6.有时很 上(漫上) 连续 7.D
8.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9.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10.清荣峻茂
11.用一锅水逐渐沸腾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春到夏的过程,还通过对春天和夏天景物的对比表现夏天的特点,这些变化都是天气的热带来的。
12.用烘烤写出太阳的温度特别高,扣住夏季太阳的特征来写,突出夏热烈的特点;是指一般的光线射在物体上,不能表现温度的高。
13.只找出句子不说明理由不得分,找出句子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14.自由落体定律
15.侧面表现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6. 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17.①不顾众人的“嘲笑”和反对,敢于实验 ②孩子时代就不轻信权威 ③不听从父亲的安排,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答对两个方面即可)
18.浅浅淡淡的草色(或:野草已经始发,但没有完全显绿。或:草色若有若无)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9.“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而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细着。”
20.①春花图,春早人勤图(或:迎春图) ②句子是:A.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 B.(水汽)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 C. 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 D. 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粹,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 E. 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只要任意选答出其中三处语句,就算对)。
2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选句准确,赏析恰当,语句通顺,就算对。选准句子2分,赏析理解3分。如果赏析见解独到,语句流畅,可另加奖励分2分。 22.此题也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扣住本文中心,特别是这句话所含的道理,并能联系初一学生学习实际来谈出自己的感想,突出早定目标、早下决心、三年后定能取得好成绩这个主旨,语句通顺,就算对。
23.略
❹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苏教版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❺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万志刚 审核人:兰章元
一.全卷书写整齐美观。(4分)
二。听力测试(10分)
请听录音,回答1—5题。
1.根据你听到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
2.猫和老鼠在在为 发生矛盾.(2分)
3.老鼠总在找 借口欺骗猫.(2分)
4.猫是根据 判定老鼠欺骗了它.(2分)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的到的启发是 .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6.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 ( ) ( ) ( )
孪 生 女 娲 喧 嚣 扰 乱
nüè shā qiáo cuì zhēng zhào tǎng ruò
( ) ( ) ( ) ( )
7.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 ( ) (2分)
A.焦燥不安 励精图治 对偶 寂寞
B.走投无路 以柔克钢 捋起 什物
C.语无伦次 莽莽榛榛 诀别 辨别
D.无微不致 坚韧不拔 严厉 禀告
8.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9选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请我与你唱和吗?(唱和: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指酿酒的发酵过程。)
10.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到工厂不久,就搞了好多发明创造。
B、大雄宝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11.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2分)
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 或:你希望成才吗?
12.读文答题。(2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3.联句。(10分)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绿树村边合, 。
○7这是你 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 归去。(《纸船》)
○8我想那 ,定然有 (《天上的街市》)
四.阅 读 理 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14—17题。(8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俄而雪骤 ( )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6.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2分)
17.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8—23题。(12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蹋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8.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19.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20.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心情?。(2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21.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2.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 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3.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2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24—28题。(10分)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的同学的唯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同桌喝了一口说。
“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的确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她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了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钱,能买好多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们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真可怜。凭他怎么有钱,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穷,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的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她心灵的光芒。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宽大的布料,那么她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做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和梦想。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只要在家里,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散文百家》2002年第10期)
2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2分)
25.文章倒数第三段中“就是这样”单独成段,含有哪些深意,请在横线上简述。(2分)
26.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
27.将下面这句话改为直接引用的反问句。(2分)
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她对我说:“ ”
28.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喜欢的话,并在横线上简述你喜欢的理由。(2分)
第五部分:写作(30分)
以“享受……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一.全卷书写分共4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
4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3分:字体端正,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2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较多,卷面较脏。1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较脏。
二.1. 能符合内容即可,如:猫和老鼠的故事,诚信的寓言等.2一坛子猪油. 3去看望生孩子的姐姐.4.过梁上满是老鼠的脚印.5.符合内容有道理即可如:我们要选择讲诚信的人做朋友.
三.6.luan sheng nu wa xuan xiao rao luan 虐杀 憔悴 征兆 倘若(每个括号0.5分) 7.C 8.B 9.D 10.C 11.根据所写句子酌情给分,内容要合理。12.合乎题意即可,如: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教育自己(2至7题每题2分)13.①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山放过一山拦;③商女不知亡国恨;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随风直到夜郎西;⑥青山郭外斜.○7至爱 爱和悲哀 ○8缥缈的空中 美丽的街市(每空1分)(本大题共计26分)
四.(一)14.①家庭聚会;②差不多可以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 15.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6.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17.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每题2分共8分)
(二)18.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以一篇作文打动老师,感动妈妈的故事 19.说明妈妈被这篇“作文”感动了,知道了怎样“格外喜欢你” 20.写出了这个小孩受到老师的表扬后高兴的样子 21.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22.感人至深、真诚、发自肺腑等 23.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每题2分共12分)
(三)24.一个女孩子通过一瓶纯净水认识生活改变现状的故事 25.母亲的话所包含的道理。 26.写出了女孩对自己家境艰难的自知和为自己“高消费”的难为情 27.世上难道还有比凉白开更好的纯净水吗?28.喜欢的句子自己找,理由一定要充分(每题2分共10分)
五 .根据实况评改(本题30分)
❻ 初一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唐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 律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停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旅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答:__江春入旧年_____归雁洛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______顺利,___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有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观沧海》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4.D 5.C
6.这是开放题。示例: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jiang ) 唳( li) 怡(yi ) 壑(li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睁着眼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脖子都僵硬了 _____
③素帐未染色的帐子________ ④私拟作_暗自比做_______
⑤土砾_土块_______ ⑥凹者为壑_凹的为山沟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就真的想鹤在鸣叫______ ⑧鞭数十_打了他几下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把 )
(2)徐喷以烟(用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所以常常有超出事外本生的乐趣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参考答案
一、1.ji1ng l@ y0 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 文学家 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瞬间shun 忍俊不禁jin 痴想chi
B、 自省xing 传不习乎chuan 迂回yu
C、倔强jue 诱惑you 迸溅bing
D、雏形chu 奢望she 扒窃pa
3、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卒然长逝 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抖擞精神
C、问心无槐 盘虬卧龙 肃然起敬 D、灰心丧气 返老还童 巴山夜雨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清lie zhu 蓄 洗zhuo
蹂lin gu 负 lin 峋
5、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
①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颂。( )
②理想如珍珠,一颗辍连着一颗。( )
③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悠愁而又快乐的树。( )
④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决得是奇迹。( )
6、选词填空。(3分)
①我一直 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 的远景。
A、迷醉 崭新 B、沉醉 宏伟 C、沉醉 崭新
②神圣的事业 痛苦的, ,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A、总是 但是 B、虽然是 但是 C、尽管 可是
③月的阴晴圆缺 各具风韵, 险象迭生, 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A、不在 反而 勾起 B、不再 反倒 勾起 C、不再 反倒 引起
7、课文默写。(20分)
⑵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⑶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⑷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⑸《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⑹“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⑻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⑼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⑽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⑾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⑿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给下列字注音
唳( )砾( )愠( )罔( )殆( )诲( )凋( )
冥( )甍( )垣( )亘( )睥( )睨( )黯( )
倏( )骤( )拟( )遽( )堕( )髀( )跛( )
二、文学常识:
1、《童趣》选自《 》,作者 , 代 家。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
3、《山市》作者 ,字 ,别号 ,世称 ,
代 家。其代表作品是《 》,此书题目的意思是 ,
这是一部 集。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
(用对联表述)。山市现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 。
4、《世说新语》是 朝的 组织人编写的,这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
5、《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末期的著名 家。
6、《塞翁失马》选自《 》,作者是 (朝)的 。
三、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徐喷以烟( )差可拟(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相顾惊疑( ) 怡然称快( )
果如鹤唳( )元方入门不顾(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
恒不一见( ) 始悟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
盖一癞蛤蟆( )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 )
下车引之( )差可拟( ) 不筑( )
方出神( ) 死而后已( )
己所不欲( )居然城郭矣( ) 胡人大入塞( )
往来屑屑( )未若柳絮( )因风起( )
太丘舍去(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
无何、未几、既而、俄而 ( )逾时、( )倏忽( )
余忆童稚时( ) 吾日三省( ) 诲女知之乎( )
君与家君期日中( )( ) 尊君在不( )
四、特殊字词
1、 通假字 诲女知之乎 ( ) 通( ) 义为( )
项为之强 ( ) 通( ) 义为( ) 不亦说乎 ( ) 通( ) 义为( )
是知也 ( ) 通( ) 义为( ) 一切无有 ( ) 通( ) 义为( )
裁如星点 ( ) 通( ) 尊君在不 ( ) 通( )
2、 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古义: 今义: ;必将有盗 古义: 今义:
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居十日 古义: 今义:
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去后乃至 古义: 今义:
死者十九 古义: 今义: ;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古义: 今义: ; 是知也: 古义: 今义:
直接霄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其邻人之父( ) 必将有盗( ) 层层指数( )
父子相保 ( ) 其马将胡( ) 鞭之数十( )
或千或百 ( ) 大亡其财( ) 去后乃至( )
或凭或立 ( ) 亡而入胡( ) 家祭勿忘告乃翁 ( )
其邻人之父( ) 有善术者( ) 温故而知新( )
其恕乎 (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独以跛之故(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见藐小之物(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徐喷以烟( ) 人皆吊之 ( ) 而二虫尽为所吞( )
可以为师矣( ) 昴首观之( ) 始悟为山市( )
然后知松柏 ( ) 故又名鬼市云( ) 以虫蚁为兽( )
公欣然曰( ) 邻人之父亦云( ) 可以为师矣( )
不以为然( ) 与朋友交而不信(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然数年恒不见( ) 则是无信( ) 独以跛之故( )
4、 词的活用 温故而知新( )
天雨墙坏( ) 鞭数十( ) 智子疑邻( )
吾日三省吾身( ) 窗扉皆洞开( ) 传不习乎( )
家富良马( )
五、请补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
1、神定,( )捉蛤蟆,鞭( )数十,驱之( )别院。
2、 一日,( )见二虫斗( )草间。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
4、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或凭或立,不一状。
6、然数年恒不一见。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此何遽不为福乎?
9、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3035218.html?si=3
.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观沧海》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4.D 5.C
6.这是开放题。示例: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 ) 唳( ) 怡( ) 壑(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
(2)徐喷以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参考答案
一、1.ji1ng l@ y0 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 文学家 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瞬间shun 忍俊不禁jin 痴想chi
B、 自省xing 传不习乎chuan 迂回yu
C、倔强jue 诱惑you 迸溅bing
D、雏形chu 奢望she 扒窃pa
3、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