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

发布时间:2021-03-02 07:57:59

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课《山市》语文书上的注释(注意:是语文书上的!!)

1、选自《聊斋异志》卷六。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州(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2、奂山:山名。旧淄州县有奂山,也写作焕山。
3、邑:县。
4、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
5、同人:志同道合的友人。
6、青冥:青天,天空。
7、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近中:近处。
9、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0、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11、飞甍:飞檐。甍,屋檐。
12、始悟:才明白。
13、未几: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14、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写作“埤堄”。
15、连亘:连绵不断。
16、居然城郭:居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7、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
18、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19、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20、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1、莽莽然: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22、依稀:隐隐约约。
23、危楼:高楼。危,高。
24、霄汉:云霄与天河。
25、窗扉:窗户。
26、洞开:大开
27、裁,通“才”。
28、黯然缥缈:昏暗地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9、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30、凭:靠着。
31、不一状:形态不一。
32、逾时:过了一会儿。
33、倏忽:突然。
34、市肆:集市。肆,店铺。
看在本人那么辛苦的份上,多奖励点吧!!!!!

② 语文配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9、20课

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

③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解释,一遍原文,一遍句子

原文
奂(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高,则明渐少。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附近没有这寺院。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青色的瓦片,屋檐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到原来是山市蜃楼。没多久,(又出现)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接入青天。(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打开着,每层楼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数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的人站着,形态不一。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变得像拳头一样像豆粒一样,于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尘市上的情形没有区别,所以又管它叫“鬼市”。

④ 初一语文上册第20课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
1. 奂山 解释:县。旧淄州县有奂山,也做焕山。
2.然数年恒不一见 解释: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然:但是。
3.青冥 解释:青色的天空。
4.相顾 解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5.近中 解释:附近。
6.禅院 解释: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7.无何 解释:不一会儿。
8.飞甍 解释:两端翘起的房脊。甍,屋檐。
9.始悟 解释:才明白。
10.未几 解释:不久,过一会。
11.高垣睥睨 解释: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2.连亘 解释:接连不断。
13.居然城郭 解释: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4.中有楼若者 解释:其中有的像楼台的。
15.堂若者 解释:有像厅堂的。堂,厅堂。
16.坊若者 解释:有像牌坊的。坊,牌坊。
17.历历在目 解释: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18.莽莽然 解释: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19.依稀 解释:隐隐约约。
20.乌有 解释:虚幻,不存在。
21.危楼 解释:高楼。危,高。
22.霄汉 解释:云霄与天河。
23.窗扉 解释:窗户。
24.洞开 解释:敞开。
25.裁如星点 解释:仅仅像星星点点。裁,同“才”,仅仅。
26.黯然缥缈 解释: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
27.屑屑 解释:忙碌的样子。
28.凭 解释:靠着。
29.不一状 解释:形状不一样。
30.逾时 解释:过些时候。逾,越过。
31.倏忽 解释:突然。
32.人烟市肆 解释:人家和商店。
33.遂 解释:终于。
通假字
乌有:没有。乌,通“无”。
裁:通“才”。
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同“现”

⑤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20课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的古诗文

一:《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木兰诗》,原文: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反问的语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四: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五: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②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六:《狼》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外诗词:《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

⑥ 七年级上册语文20课

山市

⑦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后面的第2题词语的拼音

我选重点字:son 耸 冥ming 甍meng 历历在目 li li zai mu 风定天清 feng ding tian qing 一切乌有 yi qie wu you 直接霄汉 jie xiao han 黯然 缥缈 an ran piao miao 纯手打内!累死我了!望采纳容!求给分!

⑧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0课课文

山市
奂山山市,邑来八景之自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⑨ 七年级上册语文20课的来龙去脉

第四单元诗词诵读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迭,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⑩ 初一上册的语文书上第20课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上册语文书20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