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初一上册语文测试题

初一上册语文测试题

发布时间:2021-03-02 11:08:10

Ⅰ 初一上学期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人教实验版
一、语言运用(30分)
1.书写:请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写到田字格中。(2分)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诱惑(yòu) 凝视(nínɡ ) 嶙峋(xún) 目眩(xuàn)
B.茁壮(zhuó) 伫立(zhù) 虬龙(qiú) 撤销(chè)
C.猝然(zǔ) 论语(lún) 湛蓝(zhàn) 唱和(hè)
D.竦峙(sǒnɡ) 骸骨(hái) 峰峦(luán) 静谧(mì)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踉跄 哞哞 澄澈 女娲
B.缥缈 炫耀 赏赐 陛下
C.笑柄 敖然 宽恕 憔悴
D.海域 喧嚣 喑哑 狩猎
4.选出下面加粗字义项正确的一项(2分)( )
(1)错落有致“致”的义项:①给予 ②集中 ③达到 ④情趣
(2)历历在目“历”的义项:①经历 ②遍 ③一个一个清清楚楚
(3)随声附和“和”的义项:①无主见的跟着 ②依照别人的体例做诗
(4)黯然神伤“黯”的义项:①阴暗的样子 ②心里不舒服
A.①②②② B.③②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③②①
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A.此何遽不为福乎?( ) 居数月( )
B.人皆贺之( ) 人皆吊之( )
C.次北固山下( ) 不亦说乎( )
D.项为之强( ) 危楼高百尺( )
6.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2分)( )
A.《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B.《论语》——孔子——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
C.《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所写《风筝》一课在于对封建父兄家长摧残儿童天性的批判,表达对春日温和的向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文章写出了孩子的天真、顽皮,并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爱。
C.《化石吟》题目用了拟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产生及亿万年前生物世界的状况。
D.《看云识天气》属于说明文,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8.指出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拟人)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偶)
9.根据要求默写。(8分)
(1)十则《<论语>》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学习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5)抒写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借月抒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空白处,应该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4分)(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1.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谁?从哪三个方面描绘了他的心口不一?(2分)

12.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精致:
(2)骇人听闻:
13.概括这几段文字叙述的事件,不超过20个字。(2分)

14.从第3段文字中的皇帝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皇帝怎样的心情?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2分)( )
A.吃惊 害怕 B.犹豫 矛盾
C.悲痛 伤心 D.醒悟 虚伪
15.“御聘织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词语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_。(2分)
16.文中加横线的一句是谁说的(2分)( )
A.皇帝 B.随员 C.皇帝与随员 D.骗子
17.皇帝的心理活动与言行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什么样的本质?(3分)

(二)下面是一首汉乐府民歌,阅读后请完成18~22题。
十八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坟)累累。兔从狗窦(洞)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向东望,泪落沾我衣。
18.解释加粗的两个字。(2分)
八十始得归( )
不知贻阿谁( )
19.本诗主人公年龄有多大?(用诗句回答)(2分)

20.主人公的家现在什么样?(2分)

21.“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如何?(2分)

22.全诗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
朱自清先生
(一)我最初遇见朱自清先生是在1932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的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以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以谈些文字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二)①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②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③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④
(三)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园——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也反对他的主观,但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四)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注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章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激愤,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注:要指外貌忠厚、实际欺世盗名的人,一般引申为没有原则是非的人。本文所用的是后一种意义。
23.“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这句话是从第(二)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把它放回去,应放在(3分)(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4.如果从原文选出三个词来概括(一)至(三)段的大意,那么这三个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每个词语只限两个字)。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总评价是__________。(从原文中找一个词语,即两个字)(3分)
25.对第(四)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有下列四种理解,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
A.主题是在强调朱自清先生的修养
B.突出他有强烈的爱憎、鲜明的政治态度
C.指出他的“朴质”不能为生疏的人立即发现
D.强调在他“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有一颗不平静的心
26.从作者的回忆可知朱自清先生的一些经历,根据文章填写。(3分)
清华任教→_________________→路过柏林→到意大利→从威尼斯回国→__________→清华任教。
27.这篇文章谈到的朱自清即是我们所学课文__________的作者。(1分)

三、写作(50分)
28.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掀起你的感情的波澜?这些事或让你感动不已,或让你无比愤怒,或让你羞愧难当,或让你感到妙趣横生。请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要注意灵活运用一些表达方式;
③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
一、1.略 2.C 3.C 4.C
5.A.就 过 B.祝贺 慰问 C.停泊 愉快 D.颈项 高
6.B 7.C 8.A
9.(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江春入旧年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稻花香里说丰年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0.C
二、(一)11.皇帝。从心理、语言、动作三方面进行了描绘。
12.(1)精巧细致
(2)形容听了使人震惊
13.皇帝去看新装,受骗并且自欺欺人。
14.A
15.皇帝亲自请的织布大师 强调作用
16.C
17.愚蠢、虚伪。
(二)18.才 送
19.八十始得归
20.松柏冢累累……井上生旅葵
21.家中已没有什么亲人,主人公感到十分孤单。
22.通过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三)23.C
24.虚心 公平 朴质 朴质
25.B
26.伦敦休假 昆明任教
27.《春》

Ⅱ 初一语文上册试卷

一、名句积累(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催人上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西湖风光的热爱之情。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6分)

7、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内容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诱惑(yòu) 酝酿 (liàng) 堕落(zhuì) 险象迭生(dié)

B.禀告(bǐng) 澄清(chéng) 玷污(zhān) 抖擞精神(shǒu)

C.嶙峋(xún) 绿萍(píng) 执著(zhuó) 玲珑剔透(tī)

D.枯涸(hé) 蹂躏(lì) 磅礴(pó) 心旷神怡(kuàng)

9、下列加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洗濯(洗) 获益匪浅(非,不)

B.泯灭(灭,丧失) 一丝不苟(苟且)

C.宽恕(饶恕) 猝然长逝(突然)

D.匍匐(爬行)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10、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C.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D.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1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B.我们应该防止毒奶粉事件不再发生。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13、根据下面的歇后语,在横线上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及写出这部名著的名称。(4分)

(1)__________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__________》

(2)____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__________》

14、根据句式特点进行仿写。(2分)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文实践活动(7分)

走在校园里,一条条标语,一个个宣传栏映入眼帘;走在大街上,店名、招牌、商品广告琳琅满目;回到家中,打开电视,产品广告扑面而来……用心体会,生活的广阔天地无限精彩。某班开展了“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第一小组收录到的有创意的广告语,请选取其中的一则进行赏析。(3分)

①臭名远扬,香飘千里。(臭豆腐广告词)

②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空调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组同学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探究这些材料并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发现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同学上街纠错,发现一家餐馆里的菜名有不少别字,例如“鱼‘园’ ”“鸡‘旦’”。如果让你去跟店主阿姨指正她们的错误,你会怎么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何其芳的《秋天》,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秋天(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6、品味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霜晨归渔图、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可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文段的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20—21题。(4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0、选段中写的水有何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中的“不忍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山市》,完成22—25题。(13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22、解释下列加线的文言实词。(4分)

(1)然数年恒不一见( )

(2)一切乌有( )

(3)惟危楼一座( )

(4)见山上人烟市肆(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本文以__________为顺序,描绘了山市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突出了山市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5、“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0分)

阅读《种春风》,完成26—29题。

种春风

①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②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③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

④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⑤“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⑥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⑦“多可怜啊!”老人说。

⑧“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⑨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要有活着的办法谁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⑩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⑾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⑿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⒀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对他人却越来越铁石心肠。

⒁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⒂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⒃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26、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

29、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50分)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要求:(1)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己的真情实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Ⅲ 初一语文上期语文试卷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内上学后在班级里的容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Ⅳ 初一上册语文试卷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说明: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2分
裹藏( ) 葱茏( ) 潜行( ) 猛犸( )
狩猎( ) 喧嚣( ) 喑哑( ) 静谧( )
峰峦( ) 弥漫( ) 霎时( ) 残骸( )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
二、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3、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4、四个小层介绍说明的对象分别是: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⑷ ________________
5、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7、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是本质。2分
8、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⑷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⑸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9、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0、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一句的作用是:
_______。2分
1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特点。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化石上有裂开的缝隙,可以推断那个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化石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3分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5分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恒: )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无何: )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连亘: )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 )
⑸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逾时: )
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题 6分
1、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文化部将出资购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儿童剧目的著作权,无偿提供给全国基层艺术院团演出。
B.我们虽然至今还不能够弄清“莫扎特效应”的奥秘是什么,但是莫扎特音乐在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C.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国产新车不断层出不穷,其中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有十多种,是历届车展中最多的。
D.自今年二月份中国十部委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以来,中国共取缔了八千六百多家黑网吧,严查了一批违法接纳未成人进入网吧。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作文部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五、作文 40分
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500以上。

Ⅳ 初一上册语文试卷(有答案的)

得分

一、下面题目中均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中。(共10分,每题2分)

1.加点字读音有错的是( )

A 蘸满(zhàn) 后裔(yì) 笑逐颜开(zhú)

B 女娲(wā) 堕落(ò) 毫无怨言(yuàn)

C 天分(fēn) 沉淀(diàn) 筋疲力尽(jīnɡ)

D 简陋(lòu) 猝至(cù) 轻举妄动(wànɡ)

2.下面词语中字形有错的是( )

A 绵廷 无恶不做 开国大典

B 寂寞 荣华富贵 无与伦比

C 羞惭 恩将仇报 东张西望

D 奇观 无地自容 天方夜谭

3. 将下面词语填入文段中恰当的是( )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讲话强调:只要我们 、 、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 和奋斗目标。

A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蓝图

B不折腾 不动摇 不懈怠 蓝图

C不懈怠 不动摇 不折腾 目标

D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目标

4.诗句书写有误的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 沉舟侧畔千翻过,病树前头万目春。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是( )

A “君子有九思”出自《论语》,“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墨子》。

B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C 课文《女娲造人》作者是历史学家、剧作家苏叔阳。

D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

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每题2分)

6. 按提示默写。

①君子养心 。(《荀子·不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7.阅读《西游记》,填表。

举出四例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①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② 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

③ 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唐僧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8.对于过去的2008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悟。网友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心中汉字,并宣示了颁奖词。经过一番PK,有“和”、“难”、“牛”、“假”、“殇”、“虎”、“寒”、“美”、“惨”、“兴”、“囧”等入选。请你根据2009年国势,照下面样式跟一个帖子。

心中的汉字


颁奖词
200年中华大地多灾多难,亦多事之秋,但是当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时,几乎是顶天立地之固,力克时艰,难关共渡!国际外交亦以“和”字为原则,皆有所突破;海峡两岸携手,出现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局面。无论是古语云:家和万事兴,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较深的蕴涵。

2009年汉字

颁奖词

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告:“今日央视网头条是‘航天员抵达航天城胜利凯旋归来’。”

①这是个病句,请修改。

②从语义上解释语病。

10.请说出画线句的言外之意。

有个美国校长,对他的教师说:“如有学生考试得满分,你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科学家;假如有学生考试作弊,你要对他更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议员或总统。”

言外之意:

第Ⅱ卷 理解·表达

得分

三、阅读 《陋室铭 》,回答11—15题。(共15分,每题3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

12.《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请你从文中抄写出一对这样的句子。

答:

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

1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有什么理由?

答:

15.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还有什么意图?

答:

得分

四、阅读《乡村不言谢》,回答16—20题。(共15分,每题3分)

乡村不言谢

饮者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头线脑、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三奶奶,今天来客,我家的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

被借者绝对没有丝毫的优越感,赶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借者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不能耽误了下种。”

“线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给你拿。”

“我也遇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婆那儿拿的。”

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叔,犁用完了,放这里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墒情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青年文摘》 2008.6)

16.请你简要概括全文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言谢”二字)

发现“乡村不言谢”

到城市习惯言谢

17.为什么“乡村不言谢”?

答:

18.简要说说大娘所说的“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这句话的含义。

答:

19.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感恩”和“言谢”的理解。

材料一:

鲍尔吉·原野说过,感恩,第一要感谢粮食,是粮食让人们活下来并活下去。所有的人都是粮食的受益者。对粮食感恩的人,尽量不剩饭,扔半只馒头手会哆嗦,吃饭认真,看到米粒心生欢喜。第二项要感谢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它们的存在固然不是为着人们享受,不打扰它们,更不伤害它们。蜜蜂采蜜也没有把花朵变成垃圾堆。

材料二: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的带领下,北川中学学生刘怡雪、白琳和陈兵来到北京。不少好心的北京人提出希望资助他们,负责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的想法。但白琳轻轻地摇头,她说:“我会永远记住来自北京的帮助,来自北京的爱!但是,我要回去!去做志愿者!我要告诉同学们,别害怕,别放弃,大家没有忘记我们,大家正在牵着我们的手共渡难关!”

答:

我无答案

Ⅵ 人教版 初一上学期语文测试题

初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 注音。

拟( ) 藐( ) 壑( )砾( )辜( )翅( )庸( )暂( )

绽( ) 虬( ) 槐( )溅( )伶( )穗( )啜( )屡( )

瞬( ) 凝( ) 喧( )憩( )怡( )伫( )痴( )迂( )

茁( ) 迸( ) 耸( )嶙( )峋( )诫( )擎( )眩( )

2.下列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糟塌 昂然挺立 仙露琼浆 夜幕降临

B.庸碌 小心翼翼 瘦骨嶙峋 鹤唳云端

C.骚扰 拙壮成长 夏蚊成雷 驱之别院

D.繁蜜 明查秋毫 飞来旋去 物外之趣

3.对下列加点字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擎天撼地(撼:摇动) 小憩(憩:休息)

B.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纳罕(罕:稀少)

C.肃然起敬 (肃然:十分恭敬的样子) 目眩(眩:昏倒)

D.项为之强 (项:脖颈子) 庸碌(庸碌:平庸,无作为)

4.填空。

①《童趣》选自 ,作者 ,字 ,长洲人, 代文学家。

②《紫藤萝瀑布》选自 ,作者 。

5.判断题。

①《在山的那边》是现代诗。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往往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

②《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

③《生命 生命》的作者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

④《紫藤萝瀑布》是宗璞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语言生动亲切,耐人寻味。( )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

②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

③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

7.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再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字数可不相同)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生活是 。

8.语言运用。

①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②听说有一个国王为了显示自己写诗的才华,就叫阿凡提来品评他的诗作。阿凡提看了诗以后,规劝国王不要再写诗。国王大怒,将他关进了驴圈。不久,国王又挑了一首得意之作让阿凡提品评,阿凡提看了一眼便转身走了。国王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不超过10字):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阅读

(一)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 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 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 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根据文章内容,为第①段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

A.抚摸 装满 组成 B.触摸 盛满 汇成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表明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4.这篇散文是围绕对 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5.请用你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1.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介绍悬崖的语句。

2.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这说明了什么?

3.文中“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原因是什么?

4.末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

5.你认为课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6.你认为“父亲”这一形象,在“我”成长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课外阅读

(一)

每次登黄山,都会流连往返。那云海,那劲松,那奇石,那飞瀑,那山花,那流泉,无不让人梦萦魂牵。

而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却是一对雄赳赳的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再苦再累我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

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

先是儿子摔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臂,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 A 与儿子B 画就的最美的风景!

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下一片就是檫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肃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肯定会长成一只真正的鹰。

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理智的爸爸。

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身谙这个道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梦萦魂牵( ) 雄赳赳 ( )

2. 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悲壮: 。

②怦然心动: 。

3. 写出文中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三个四字短语。

① ② ③

Ⅶ 初一上册语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10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祖籍jí溺死nì佃户tián妯娌zhóu

B.炫耀xuàn造孽niè瘦瘪biě蓦地mò

C.豪绅shēn哭泣qì衙门yá私塾sú

D.迁徙xī蹒跚pán浩瀚hàn绚丽xú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执著追求风餐露宿开国元勋为富不人

B.崭露头角消声匿迹节衣宿食支掌门户

C.风尘扑扑寥寥无几不辍劳作宽厚仁慈

D.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汗马功劳名正言顺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母亲是个好劳动。(爱好劳动)

B.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边)

C.……仿佛在憧憬,有仿佛在等候。(向往)

D.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预先显露出的迹象)

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2分)

A.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

B.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景物描写)

C.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议论)

D.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描写)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是。”我的老师说。

B.“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C.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D.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想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请写出4个带“风”字的成语(课本的除外)。(2分)

答:、、、

8.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道算术题“33+7×2,请用文字把题目表述一下。(2分)

答:

二、阅读(44分)

(一)

①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②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③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④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⑤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⑥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一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选文第一段共六句话,用单竖线“‖”为这一段划分层次。(2分)

①②③④⑤⑥

10.“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这主要是“母亲”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家务劳动上,母亲;在处理长幼关系上,母亲。(4分)

11.“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是由于母亲具有

(3分)

1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3分)

13.第二段的中心句是:(2分)

14.母亲的宽厚仁慈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

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予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

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令样子柬,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别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1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

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

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

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

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

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

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

与圣洁。

3午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

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

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5.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16.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

(3分)

17.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

“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

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19.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6分

20.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4分

21.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4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答案:1、B2、D3、A4、D5、C6、B7、略

8、33与7乘以2的积的和是多少?

9、①‖②③④⑤⑥

10、任劳任怨、性格和蔼。

11、同情贫苦人民的意识。

12、小孩子吸烟喝酒不利于养成勤劳俭朴的好习惯。

13、母亲那种勤劳……深刻的印象。

14、任劳任怨、性格和蔼,从不打骂孩子,也没同任何人吵过架,同情贫苦人,周济穷亲戚。

15、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16、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17、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18、BC

19、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20、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21、(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阅读全文

与初一上册语文测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