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发现,被人们认为不大像语文课的,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物理课;或者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扩展,完全不顾课文本身,甚至无限度地使用音、像等五花八门的课件,那就不知道该叫它什么课;还有的将合作、探究这种新观念表象化,一味地让学生讨论发言而不给予归纳,不提示其中的语言问题,不点拨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被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语文课”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课一般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交织着语文方法的把握和学习。
于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那些不大像语文课的,实际上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还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如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那就是不要进行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那就是不要老师的讲解,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课课如此,从无变化,等等。而那些“真正的语文课”,则较好地把握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重视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视了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有机融合。这就涉及到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模式。
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极端的思维模式――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好即坏。人们常说,任何一次改革都可能会矫枉过正,因为不这样就不太容易达到改革的目标。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改革思路本身强调过分,矫枉过正,而是我们普遍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人们对改革思想的正确认识。由此再转到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标提倡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视感悟,不是否认各种必要的语文知识;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不是彻底摒除能力训练;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也不是说完全可以不要接受性学习。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矫枉必须过正”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育的严肃性面前都应坚决摒弃。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需要的,是符合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会说:你给我拿出一个标准来,有了标准我就可以模仿了。巢宗祺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曾经提出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与个性化设计的统一。我自己理解,所谓基本模式是尽可能体现新课标中的新的理念,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但是这些体现,不是大家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种固定的格式,而要从课文本身、从老师所长、从学生已有的语文实际出发,设计出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案。历史以来,我们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就是一旦出现一种新的好的模式很快就会将它固定化、程式化,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张志公先生多次疾呼反对这种做法,而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实践乃至多方面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应该竭力避免的。
Ⅱ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教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怎么样
摘要: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还是什么?语文是“人学”,语文就是让人成为其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教什么?基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教学设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与品质的训练。语文课怎么教?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方法,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选择,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追求,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结果,把“听、说、读、写、思”作为我们的教学评价。语文课怎么样?“听、说、读、写、思”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就是好课。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的语文课就是好课。让学生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能力的提高,学习成功后的愉悦,越学越想学语文的课就是好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思
当了十八年的语文教师,教了那么多节语文课;当了四年语文教研员,听了那么多节语文课;参加了许多新课改的研讨会,听了那么多关于语文课改的报告与讲座,心中一直萦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样教?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一直难以释怀,由此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语文是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就是说人类的交际中有许多种工具,但语文是最重要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语文是把人类文化中的被认为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精华呈现出来,以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青少年的成长。以此看来,语文教学就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应该传承人类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界争议比较多,笔者不争论,本文不谈它是不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既然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其定位,笔者按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本文谈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与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什么是“工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工具”有两种解释“(1)从事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器具。包括手工操作的锄、斧、刀、锤等,也包括机器上使用的车刀、钻头、砂轮等。(2)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事物或手段。”很显然,说“语文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其比喻义。作为工具性的特点,从生活的角度说,语文就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说,语文就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工具。作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青少年掌握“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学会用“语文”这个工具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作为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在具备基本的“语文”知识——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通过“语文”把人类文化的精华与精神传承过来和发展下去。
什么是“人文”?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人文”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笔者在一则材料中了解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我想简单地推论出一个结论:不管是文化现象还是精神支柱,说明“人文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属性,对人类特别重要,没有了人文性,人就可能不成为其人。因此,也就可以这样说,语文的“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承担着“把一个人称为‘人’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就是要把一个“自然的人”教化为“人文的人”的教育。从语文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具体体现也就是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素养,也就是三维目标上所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的人文教育。
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它的关键所在是“统一”两个字。它们两者之间不是对立关系,是一个统一体。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皮的表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不是两张皮或两枚硬币,非常好。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中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不能厚此薄彼。工具性与人文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铺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一起呈现,有机结合。正如美学教育家朱光潜所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因此,我认为,所有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只要具备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真正的语文课,偏离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航标,就可能不是语文课。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里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语文教学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重要性。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具有基础中的基础的地位;从一个人的发展历程上说,语文关涉到一个人怎么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的问题,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文学即人学”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是‘人学’”,没有语文,人可能就不能称其为人。因此,你要问我语文是什么?我告诉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就是让人成为其人的一门学科。
二、语文课教什么
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像一个人走路如果没有目的地,无论走多长时间走多远都是盲无目的、毫无效果的;就像一个人干一件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干一样,无论怎样干都是白费力气的。不过,明白了语文课的性质和地位,在了解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教什么的问题就明白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总目标”中关于总目标是分这样十条阐述的: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笔者抽取以上内容的关键词,对总目标有以下不太准确的归类:1、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类。有学会汉语拼音、会用语文工具书、能说普通话、能正确流畅地书写汉字、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综合实践类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探究学习、实践中运用语文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3、素养和方法类。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态度价值观类。包括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如果把以上内容再进一步浓缩的话,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把“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归入到“思”里面去,那么,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是培养本学科解题能力的,它是以语文素养为立意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学科。如果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不是以此为目的的教学,那我们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据我的调查,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讲读课还是这样的套路:浏览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出序号,和学生一起,一问一答地画出段落层次,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我不是说不能这样教,而是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何在,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而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教学行为可能会因为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径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讲解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特点等为目的,这就严重偏离语文学科的总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就可能不是语文课了。还是这样讲,如果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的,那就是一节语文课。
不管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还是九年级的语文课堂,语文的教学无非是“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的。让任何一位老师离开“听、说、读、写”去教语文课,想教的像语文课肯定是比较困难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应该是没有多大异议的。我今天提出的语文课教什么也包括这四个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思”,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思”,而且还应该以“思”为核心,围绕着“思”进行语文教学。这里的“思”内涵很丰富,可以理解为“思想”、“思维”、“思考”,也可以理解为“思绪”、“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识与法度,“思”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得以实现。语文教学要用“思”去创造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存在而灵动,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凸显而柳暗花明。“听、说、读、写、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以培养“听、说、读、写、思”五大能力而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堂。
Ⅲ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在实践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是这样的呢?我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至少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求能自动产生一系列问题,引起深入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塑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首要的便是建立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条件。我们应让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时地会有他们新颖、奇特、有创造的见解。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经常把激励带进课堂,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中,要多用“你”——“你说呢?”“你认为怎么办?”“你说得真好!”。 这样,课堂教学的中心便会从以教师为主转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上来。
2、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以情激情,使教学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如课堂教学中我就经常向学生说:“每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激动。”正是这种激动的心情,使他饱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3、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感悟课文 。 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如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二、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首先,合作的基础是独立思考,个体学习。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学会发问。 其次通过小组讨论,去粗取精,筛选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答案供组际交流。 同时尽力帮助解决组内成员在自学中的困难。这样的合作能使他们互教互补,各有进步。 最后,经过组际交流和教师评价,让学生理解更到位,获得更富有创意的答案。
三、强化语文同各科教学、同生活的联系。第一、 语文课堂教学要突破学科界限, 要开放教学内容。如在课堂上让所有孩子的表演、唱歌、绘画等各种特殊才能得到展示,尊重他们个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再者,语文学习要课内外结合。通过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丰富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解决课堂上产生的疑问。
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依托,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只有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言实践,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才能。
Ⅳ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不相信吗?只要你用心去探索,就会发现它并非想象中那样庞杂难于掌握,在探索的过程中,你还会体会到因学习语文而生的融融乐趣.
在我心里,语文非常重要,学了语文才可以识字,看懂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这些文章就像一位无言却高尚、睿智的老师,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迈开追寻真理的步伐;掌握的汉字,我们学会组词,并会用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修饰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表达越来越接近心灵所感;有了“小精灵”,我们还可以书写优美的句子,最后又把这些句子连成一篇作文,用文字抒发情感,用文字表达热情.
学好语文,我们可以通过史书了解过去,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再现,从人物的言行感受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心里根植爱国的思想,憧憬美好的未来……如果没有语文,我们就像长着眼睛的瞎子,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而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书籍,就像婴儿失去了母乳,那种茫然和无措想来都让我心焦.你说,语文是不是很重要?
我认为语文非常有趣,比如歇后语,有谐音、有典故……条条精彩绝伦;比如古诗,篇幅短小却能将事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将人物的内心刻画在字里行间;最有趣的是三字经,每行只用三个字,就能很深刻地揭示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语文,神气而有趣的一门学科.
语文非常重要,它是一只温暖的手,只要你肯付出努力,这只手一定会带你深入学海,让我们泛舟知识天地,一步步迈向成功.
Ⅳ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版?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权?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发现,被人们认为不大像语文课的,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
Ⅵ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
语文课一般都是很枯燥无趣的,你能带动学生的情趣,积极的回应你所讲的内容,甚至让人流连忘返,不想下课的,那你这节课肯定就很成功了。
Ⅶ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深度的语文课
怎么说呢——说句不恭敬的话,现在的中学语文科,有一个政治任务:洗脑
能有意识摆脱这个政治任务的,就是有深度的
Ⅷ 以一堂什么样的语文课为题的作文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只见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保持着一个姿势,虽然满脸涨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将高举的手放下来,也没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休息,这是为什么呢?那还得从这节语文课的开始讲起。
今天,我们语文老师——张老师笑眯眯的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今天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啊?”“好!”全班都欢呼起来,“今天的这个游戏很特别,是由三个三分钟组成的,现在让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三分钟的‘任务’。”老师亲切的讲到,“第一个三分钟呢,让我们做一个姿势,保持三分钟不动。”老师刚刚讲完底下的同学们就开始议论“这有什么难的?” “老师怎么让我们做这么幼稚的游戏呢?”……此时我的心里也感到有些胸有成竹,心想:不就是摆一个造型坚持三分钟吗?三分钟也挺短的呀!就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老师叫到:“大家站起来!随意的摆一个造型。”大家摆的造型可真是花样百出啊!有的做大鹏展翅的动作,有的做了一个“耶”的动作,有的还做出了超人的“飒爽英姿”……我也不甘示弱,做出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动作,“预备——开始!”就在这一声令下中,比赛开始了,大家的脸上都是胸有成竹的笑容,可是没想到没过多久我的手臂就开始酸了,多盼望着老师说结束啊!可是盼来的不是这句话,而是:“现在才过了一分钟啊!”再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脸上已经露出了难受的表情,有的脸都涨得通红了,有的手已经开始颤抖,本来挺直的腰杆也弯了下来,我们坚持再坚持终于盼来了这样一句:“还有十秒!”不知是谁带的头大家一起倒数起来:“十、九……零!”大家感叹一声,坐了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第二个三分钟的游戏”说着老师便将一张张纸发到每个人的手里说:“接下来让我们把刚刚做游戏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的多!预备——开始!”同学们唰唰的开始写了起来,可是这会儿三分钟又变得非常的快了,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停!大家写了多少字?”“100”“98”“130”“155”大家各报自己的字数,“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第三个三分钟的游戏,大家把纸翻过来,在反面为刚刚写的文章取题目。越多越好!预备——开始!”大家奋笔疾书,飞快地写着,时间眨眼间过去了,三分钟又到了,老师对我们说:“时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大家明明可以在三分钟内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话,可是你们经常喜欢拖时间,用半个小时来写一段话,时间是金钱,是不可浪费的!”
这堂有趣的语文课使我感到了时间的启示:时间不会等人,而人是可以抓住时间的!
Ⅸ 精彩的语文课,长什么模样
好的语文课长啥样
作者:戴继华: 来源:京师书院BigData 点击:0次 评论:0条
戴继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卷首,刊登了湖北朱卫国老师的文章《“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这个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直觉告诉我,标题就是朱老师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有问题耶!读完全文我明白了,这个标题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其实要表达的是“好的语文课是不可复制的”,这个观点倒合乎情理。
但是“好的语文课是不好复制的”同“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能画上等号吗?数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不可以!如果说“好的语文课是不好复制的”这一观点是原命题,那么“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则为逆命题。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而这里的逆命题恰恰“不真”。
“不可复制的语文课”其修饰语为“不可复制”,强调的是语文课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那么,上述的逆命题其实可以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课才是好课”。不同个性的语文老师上的课,都或多或少会折射出自己的个性,能说它们都一定是好课吗?不能!可见,“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一说,不能成立。
说到底,朱老师的文章犯了内容与标题不匹配的毛病。这些我们姑且不论,但这篇文章却引发我不断思考,好的语文课究竟应长啥样?
思虑再三,觉得好的语文课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首先,语文课像语文课。
语文姓“语言”,不姓“人文”。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王尚文先生说,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黄厚江先生说,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就是要在感悟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伟大情怀。一句话,语文课的起点是语言,过程是语言,目标也是语言。
其次,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如“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
再如“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起来的意象体。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好的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
又如“涵泳感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左思《吴都赋》中就有“涵泳乎其中”之句,意即沉潜作品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曾国藩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谕纪泽》),也是此意。
第三,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的唯一指向。
周国平先生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如果类推一下,说这里的教育指语文教育的话,那么这里的生长即指语文素养。语文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课上一切教与学活动的指向。
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倪文锦教授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来观照,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含言语信息、语文智慧技能、语文认知策略、语文动作技能、语文情感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王学东教授则认为语文素养的内涵包含“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我想,不管如何概括,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俗一点说就是四个“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清新娟秀的钢笔字、一个阅读思考的好习惯、一篇文从字顺的千字文。如果我们把《像山那样思考》上成地理环保课、把《肖邦故园》上成音乐欣赏课,那就违背了语文课堂的终极追求,失去了成为好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