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语文还需要复习吗?
B.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并形成世界体系,是世界近代史最基本、最主要的线索。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二、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三、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则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这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人类社会在取得空前进步和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人类在克服战争与贫困,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国际格局的演变、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世界现代史最基本、最主要的线索。
专题一: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1、时间:14—16世纪
2、背景:a、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各族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文艺复兴,这一场伟大思想运动,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3、表现:a、社会经济方面:①商业中心和城镇兴起。②手工工场出现。③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b、精神文化方面:①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②“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尊重理性与科学。③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知识不断积累和扩大。
4、意义影响:世界历史地平线上,初现近代曙光,人类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7—18世纪
2、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直接原因(导火索):①英:苏格兰人民起义。②法:三级会议的召开。③美:波士顿倾茶事件。
3、表现: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独立战争
4、影响: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b、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了比较民主和自由的联邦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及拉美独立运动发生。
三、资产阶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时间:19世纪中期。
2、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表现:a、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防大学本主义发展道路。b、1861年—1865年,美国爆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段革命,既维护了祖国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4、影响: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c、客观上冲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的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时间:20世纪初。
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和资本制度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
4、发展状况:a、美、德采用科技成果,发展快。b、英法过份依赖殖民地,发展相对缓慢。c、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
5、影响:a、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现列强争霸的局面。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世界形势紧张。c、1914—1918“一战”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发生。
五、一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a、背景:1924—1929年短暂的和平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和销售矛盾日益突出。b、首发生的国家:美国。c、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d、影响: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主要资本主义发展状况。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解除危机。b、德国纳粹党上台,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c、日本军部控制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外扩张,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d、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6—1945年挑起“一战”。
六、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1、背景:①利用最新科技,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②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占领了广阔的市场。
2、表现:①战后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②在亚洲支持蒋介石内战,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背景:①借助了美国的援助和大力扶持。②创设了较为和平的政治环境,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③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2、表现:①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欧盟成立,欧洲国际地位提高。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影响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专题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史
一、资产阶级暴力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并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王查理一世的专横使各种矛盾激化。
②时间:1640—1688年 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③重大事件:
a.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b.开始: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c.转折(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d.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e.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f.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④重要人物及事迹: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⑤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⑥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c.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
财政危机。
②爆发:1789年7月14日(后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③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④拿破仑帝国: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1814年法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滑铁卢惨败。
⑤重要文献:A、1789年,制宪会议制订《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B、拿破仑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⑥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拿破仑
⑦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1755—1783年
③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④重要文献:A、1776年7月4日(后为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了。B、1787年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⑤重要人物:华盛顿
⑥胜利原因:a.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b.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c.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⑦历史意义:a.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四)、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①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②时间:1861——1865年
③重大事件: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结束: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
④重要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扭转了战局。
⑤重要人物:林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⑥胜利原因:a.先进的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b.南方的叛乱不得人心;c.北方拥有较强的经济、军事实力;d.林肯政府采取措施激发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e.林肯总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⑦历史意义:a.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b.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五)、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 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c.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d. 这次改革也是对农奴的一次空前的剥削和掠夺。
(六)、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专题三: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德美俄日。
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6、过程:①蒸汽动力首先使用于棉纺织业。②冶金、采矿随后使用蒸汽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
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a、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b、理论奠基人:法拉第。
3、主要领域:a、新能源:电力、石油。新机器:内燃机。c、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主要发明:a、德:西门子→发电机、有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弟→飞机;c、意:马可尼→无线电报
5、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作用上升。b、新技术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巨大发展迅速。
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40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
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5、影响:a、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c、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d、科技进步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革命的启示:九(上)127页。
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
你把文言文知识复习好、要背的东西背熟、新的字词掌握好就行了,语文复习不需要找提纲那么麻烦的
D. 九年级语文提纲
你要人教版的吗?
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雪 毛泽东
2.雨说 郑愁予
3.星星变奏曲 江河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夜 叶赛宁
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果
7.傅雷家书两则
1954年10月2日
1955年1月26日
8.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综合性学习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9.故乡 鲁迅
10.孤独之旅 曹文轩
11.我的叔叔于勤 莫泊桑
12.心声 黄蓓佳
综合性学习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5.短文两篇
谈读书 培根
不求甚解 邓拓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8 杨修之死 罗贯中
19 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 香菱学诗 曹雪芹
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23 隆中对 陈寿
24 出师表 诸葛亮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梳洗罢)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破阵子 辛弃疾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给分吧
E. 语文九年级上册前4课作者作文提纲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提纲在工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现在,人们都很繁忙,有时写材料,不把全文写出来,只写一个大体纲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要解决“提纲”和“题纲”之争,就必须研究一下这两个词的本义。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很多工具书上都把“提网的总绳”作为“纲”的本义,从此引申出我们常用的比喻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常说的“纲领、大纲”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纲”的意思已经明了,那么“题”和“提”又分别指什么呢?如果照章先生理解,“题”就是主题,“题纲”就是“主题大纲”,看似可行,但缺乏理据,因为汉语中很多词都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提纲”也是其中之一。在《韩非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宋史》中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后人从这些古语中提炼出了一个成语提纲挈领。所谓“提纲”最初的意思就是指“收网的时候直接提起网的总绳,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因为那样根本就捕不到鱼。”而“挈领”就是指“拿衣服的时候提起衣服的领子”,用这两件事比喻做事抓住了要害,找到了重点。“提纲挈领”一词,常常被省略为“提纲”,所以说,“提纲”本来表示一个动作,是一个动词词组
F. 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复习提纲 越详细越好 O(∩_∩)O谢谢
一、词汇积累
惟余 风骚 妖娆 忍冬 襁褓 田圃 喧嚷 洗礼 征引 旁骛 亵渎 陨落 灵柩 凌驾 睿智
扶掖 枘凿 垂手 凭吊 谀词 忐忑 繁衍 阴晦 萧索 影像 心绪 易主 值年 无端如许
苏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展转 恣睢 厚实 嬉闹 驱除 拮据 栈桥
福音书 煞白 发窘 抽噎 出风头 汲取 创意 素材 田地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怡情
傅彩 学究 诘难 滞碍 阐证 要诀 狡黠 玄虚 诓骗 端的 辰牌 干系 做大 吹嘘 恁地
怨怅 省得 打火 搬口 着意 兀的 苦也 强人 兀自 数内 逞辩 口浅 却才 去休 理会
吃嘴 翻了 早是 左右 不争 过口 劈手 聒噪 计较 寻思 勾当 主簿 班师 号令 沉吟
禀请 谮害 惑乱 进学 带挈 体统 行事 长亲 见教 腆着 同案 文会 盘费 火候 把与
出榜 喜钱 草标 道是 央及 高邻 报帖 拙病 在下 斋公 叙功 局不过 何消 些须
桑梓 轩敞 年谊 倒运 舍与 管待 商酌 相与 三昧 笔墨 画缯 鳏鳏 腻烦怔怔
润如油膏 敬业乐群 羲皇上人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聚族而居 歇斯底里 十拿九稳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文采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怀古伤今
尴尬去处 喏喏连声 恃才放旷 对答如流 唯唯连声 万贯家私 起承转合 地灵人杰
兴兴头头 茶饭无心 控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课文理解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豪迈风格。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生活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朦胧诗”诗人江河。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诗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文章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等。本文是一篇演说,全文贯穿着民主、自由、和平的精神,是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傅雷家书两则》是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在国外学习的儿子的通信。选文是他12年所写的180多封信中的两封,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真正的爱情。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孤独之旅》选自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三、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角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小说刻画了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杨志。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既十分奸诈,又能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全文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伯、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和作答教事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僚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课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刻画他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清代小说家。课文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刻画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业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课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因。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文中刻画了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秦王的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和前倨后恭性格。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之
《望江南》作者是晚唐温庭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梳洗后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诗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征夫戍边的情感,流露出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作者是北宋的苏轼,通过对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武陵春》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通过对不堪之景的描写,揭示“物是人非”的凄凉愁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破阵子》作者南宋的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胸怀。
怎么样??
G.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度已失期 度 : ②为天下唱 唱:
③今或闻无罪 或: ④乃丹书帛曰 书: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①:
②: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2分)
答:①
②
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解释(2分)① 度 :估计 ② 唱 :同“倡”,倡导 ③ 或:有人 ④ 书: 写
2、翻译。(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3、(2分)①导火索是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依法当斩。
②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是:(2分)① :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
5、文段的大意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过程。(2分)
《唐睢不辱使命》练习
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f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 (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
(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 (12)低qǐ ____户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
(3)岂直五百里哉!( )( )
(4)长跪而谢之曰( )
(5)万籁此都寂( )
(6)今日又南冠( )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
D、秦王不悦。
4、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5、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唐睢不辱使命》
一、(1)辱 (2)怫 (3)跣 (4)抢 (5)祲 (6)缟 (7)挠 (8)彗 (9)瘴 (10)阙 (11)羁 (12)绮
二、(1)用,交换 (2)派遣,出使 (3)难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声响(6)囚徒
三、C
四、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
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出师表·同步训练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
(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
(9)咨诹善道( ) (10)夙夜忧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
3.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
5.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1)cú (2)bìquē(3)háng(4)jiù(5)zhì pǐ(6)wèi(7)shù(8)wěi(9)zōu(10)sù 2.(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给予(4)询问(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减少(7)询问(8)表明、显扬(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奔走效劳3.(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6)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并不希求获得显达的诸侯之名。
4.刘备 刘禅 魏 蜀 吴 5.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指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6.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7.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9.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H. 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知识梳理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拼音
汉字
词语 整理“读一读写一写”、 课文注释中的词语
句子 复句:类型p29 p36、 关联词语p270、 分析多重复句p111
修辞 名称 定义 特征 作用 例句 常用修辞格简表p272
标点符号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整理要点 议论文阅读p116、p123 怎样读诗p259 谈谈小说p265
写好演讲稿p52 学写调查报告p182
作家作品知识 分类集录(中国古代、现代,外国) 课后注释
默写 词五首p210 课外古诗词背诵p220 出师表p204
陈涉世家p185 沁园春•雪p2 培根名言(《谈读书》)p117
“雨”的名句 “读书”名言p132 “金钱”名言p180
“生活”名言 “挫折”名言 “青春”名言p99
有关千古风流人物的名言p217
古今诗词赏析与积累
课外阅读 名著导读《水浒》p236 《傅雷家书》p247 培根随笔p253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 小说 说明文 议论文
○文言文阅读
考点: 解词 译句 朗读停顿 理解赏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重要问题)
拓展延伸(启发、教育意义、现实意义、相关人事景物语)
篇目: 《陈涉世家》 《出师表》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综合实践活动
雨的诉说p18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p50 青春随想p99
好读书读好书p128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p180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p217
○写作 记叙文 散文 简短议论文 书信体 演讲稿 调查报告
□专题训练
□模拟测试
复习材料: 教材 基训 笔记 试卷 资料
默写集锦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
《望江南 (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 肠断白苹洲。(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地荒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 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
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表达作者愁苦;以新鲜奇特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忧愁;诗人将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实体,表现愁苦之沉重;愁绪深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写征战生活;描写军营生活;表现练兵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展现紧张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阐明作者的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表达作者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可怜白发生!(标明作者回到现实生活,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写出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慨;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聚着作者壮志难酬、万千感慨;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描写妇女和儿童支援丁壮)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相近;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
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充满诗情画意;描写月光倾洒人间,斗转星移)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写出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描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
3.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写游子客居异乡,早行所见清冷景象;描写月光朦胧,人踪凄清)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梦)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出梅花悲惨遭遇)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梅花与世无争襟怀坦荡品格;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表现梅花即使玉石俱焚,仍然高洁坚贞;表现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表现春天生机勃勃;写青春无限美好)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描写少女笑颜如花)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表现采桑女心情)
6.浣溪沙 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村南村北响缫车(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牛衣古柳卖黄瓜(运用借代修辞手法;描写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描写古朴生活)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
7.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重阳佳节,凉意透心,情思难寄;表现诗人在佳节怀人的情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感受酒菊幽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表现诗人相思成苦,憔悴不堪;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抒写三国鼎立;表现诗人期盼像孙权一样统帅三军,建功立业;热情赞颂孙权年少有为,成就盖世功业)
9.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点明怀古之地;与《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意境相似)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达对世事无常,胜败只是徒增悲叹;作者悟到世事无常;悲叹世事无常)
10、《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描写奸豪劣绅狐假虎威)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以 为喻,采用拟人手法,讽刺腐败官吏产强取豪夺,给人民带来苦难;表现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痛苦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