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12-13 14:38:20

1.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

绥靖 阴遏 锐不可当 编算 疟子 寒噤 仄歪 张皇失措 箱箧 荡然无存 肃穆 荒谬 絮说 辟头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狼藉 簌簌 惨淡 勾留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琐屑 交卸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凹凼 尴尬 烦躁 塌败 滞笨 惶恐 荒僻 取缔 骷髅 愧怍 闯码头 克扣 接济 唏嘘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连声喏喏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推崇 驻足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轩榭 嶙峋 丘壑 镂空 蔷薇 重峦叠障 额枋 藻井 殿试 金銮殿 伧俗 纳凉 帷幕 缓冲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繁衍 胚胎 蟾蜍 脊椎 相安无事 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失衡 藩篱 监控 归咎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幻觉 吟咏 绮丽 殷红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二、课文理解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空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7、《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感慨发端,把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作者正是把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

30、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但是把这首诗和和作者其它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王维作于赴边途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这首诗属于“边塞诗”。诗中描写了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登岳阳楼》(其一)作者是宋代的陈与义,这首诗写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苍凉悲壮,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湖,颠沛流离之苦、国难家亡以及自己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三、文言文

1、词义

落英 才通人 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具言所闻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寻病终 无问津者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甚蕃 净植 亵玩焉 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生曾云 决眦 浑欲不胜簪 暮投 逾墙 一何苦 犹得备晨炊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则素湍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 未复有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彼此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人断绝了来往。)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花之君子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船都被阻绝了。)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1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1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诗文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环境自然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陋室铭》中,点明题旨(提挈全篇)的句子是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9、《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优秀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14、《望岳》中成为千古传诵的惊人之语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15、《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答谢中书书》中由描写静景转入描写动景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0、《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由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成“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附:文体及写作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时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记叙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外貌,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写景状物为主的主叙文就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体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因此,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它的写法,如人称、顺序、线索以及选材和剪裁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也经常运用,议论的作用是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中心思想。抒情是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说明文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2.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我也就这些,应该有些帮助。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3分)

1.古诗文积累。(7分)
(1)与诗文相伴,其乐无穷: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风光壮美;
“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这里感慨万端;
“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这里豪情万丈。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
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ù sù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袁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风雪载途( ) sù sù ( )
(2)文中“____________”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1分)
(3)“风雪载途”一词中,“载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1分)
(4)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自然的物候景观,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3.下面是某部外国名著中的一段文字,请据此完成后面的读书卡片(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一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

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4.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1世纪,巴以战争依然延续;而且又燃起起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战火:
2009年11月10日,朝鲜、韩国又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发生交火事件……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拉响警报,敲响和平的钟声,进行一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
(1)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尤其是我国,有关战争的诗歌璀璨夺目,你能写出其中的两句吗?(2分)

(2)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以及其中的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3分)

(3)1959年,当时的苏联赠送给联合国“铸剑为犁”的雕塑。但50多个春秋过去了,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真理和正义。根据你的生活积累,谈谈这是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12分)
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嗓音甜美,笑靥如花。她的漂亮人见人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四季的气候舒适宜人,花木葳蕤,风景如画,因而经常有外地人搬来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来了一个老妇人。
几天之后,大家注意到,老人是一个人居住。她显得非常孤单,总是一个人外出散步,或是到附近商店购物,有时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她甚至连一只宠物都没养。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为她耽误宝贵的时间而在她家门前多驻足片刻。
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多少有一点同病相怜的味道。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温丝莱特就会来到老太太那里,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听老妇人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更是有时间呆在一块儿。老妇人叫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
这个春天,因为温丝莱特,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温丝莱特也有同感。
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
珍妮芙太太边为小女孩梳头,边赞许地点点头。
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足有鸽蛋大小。着急的父母把温丝莱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
医生的结论是那是一个肿瘤,不过是良性的,尚处在早期,只要动一下手术就解决问题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温丝莱特回到自己的家中。她变得沉默自闭了,因为她害怕手术。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 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
珍妮芙太太知道了这一切。一个黄昏,她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
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的家门一直紧闭。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
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的家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
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一一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
马休医生微笑了一下,向温丝莱特问好。温丝莱特狐疑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休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问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
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温丝莱特感觉五雷轰顶,两行泪水唰地流出。马休医生轻轻搂着温丝莱特,一边抚摩着她的头,一边讲述了一切。
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伯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她改变方案。
马休问姑妈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珍妮芙太太于是就给他讲了温丝莱特的想做大明星的梦想。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横着切呢,伤口愈合后可能几乎就看不出来。”
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准备回雷丁市,在路上不幸遭遏了车祸!
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她顺利地成为一个演员,星运亨通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和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合作创造了影史上的一个神话。此后又在2009年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温丝莱特多次提到童年往事,她说“如果没有珍妮芙太太贴心的爱与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凯特.温丝莱特!”是啊,关心一个刀口的切法,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贴心之爱。因为,它牵连着一个孩子辉煌的未来!
(《读者》2009年第24期)
5.这个春天,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温丝莱特“也有同感”?(3分)

6.找出文中埋伏笔的句子,说出它所暗示的内容。(3分)

7.怎样理解文章的题目“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3分)

8、“是啊,关心一个刀口的切法,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是一份沉甸甸的贴心之爱。”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二】瘦人不胖的奥秘(12分)
每次部门聚餐的时候,赤兔老师总是位风云人物。上次去吃海鲜自助,他一个人吃了至少50只大虾,把负责点餐的服务生都吓着了。更加令人发指的是,赤兔老师有着一副与他惊人胃口极不相称的苗条身材。所以平日里,大家没事总琢磨,他这么能吃,怎么就是不胖呢?
感到疑惑的并非只有我们。瑞典科学家弗莱迪克·尼斯多姆就找了10位像赤兔老师这样的瘦子,他们都号称自己“从来没有节食过,却总也不会发胖”。尼斯多姆为此进行了一场为期4周的实验,希望从中找到“瘦人不胖”的奥秘。
这个被英国广播公司《地平线》栏目记录下来的实验,要求每人每天吃掉5000卡路里热量的食物。这个数字是一个50公斤体重的普通人每天所需热量的两倍多,相当于10个巨无霸汉堡或者43碗米饭。为了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干扰,测试者还要戴上计步器,用来控制自己,每天行走不能超过5000步。
就在实验开始的第一天,一位卷发男生对着摄像头大声朗读自己完成的“任务”:两个巧克力面包,大量的松果和牛奶,一个猪肉派,一个蛋黄酱比萨,一杯慕斯,一盒冰激凌,两个汉堡,还有一些蔬菜……
“不过,我作弊了。”他停顿了一下, “我吐了一次,这实在太难了。”
结果,实验才进行到一半,就有两人申请退出,理由是无法忍受暴饮暴食。对此,尼斯多姆早有预料。他解释说,很多体型很瘦的人之所以不会发胖,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本来就抗拒过量的食物。
人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从幼时起就出现显著差别了。有的人,即使肚皮撑得滚圆,也总希望再往嘴里塞点东西:而另一些人,很容易就抗拒美味的诱惑。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能够自发地实现节食,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胃部能够分泌一种激素,从而造成一种“吃饱了”的感觉。
至于剩下的8名大胃王——比如狂吃不胖的赤兔老师一一他们还需要其他解释。
在实验结束后,有7名志愿者终于吃“胖”了:开始出现肚腩了,皮肤也松弛了,身上随便一捏就是块肥肉……除了一名亚洲男子。虽然他的体重增加了4.5公斤,但是各种测量指标显示,他的体型并没有太多变化。听到自己的腰围数据之后,他自己也疑惑地挠了挠头: “我也不知道我吃下去的东西都去哪儿了。”
尼斯多姆分析解释了人们的疑惑:他身体的脂肪比例没有显著增加,但肌肉却增加了。一方面,肌肉组织的体积小于脂肪组织,本身就不会影响体型;另一方面,肌肉组织要维持正常运转,需要进行高频率的新陈代谢,还会消耗掉大量的热量。
据此,尼斯多姆教授得出个结论,那些不胖的瘦人具有能够把摄入的多余热量转化为肌肉的特殊功能,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转化成了脂肪。
听起来实在有点儿玄。这项富有争议的实验,并没有考虑肥胖的其他致因,比如吸收系统、肠胃功能、内分泌状况等。事实上,有关“瘦人不胖”的原因,至今还是科学家探索的奥秘之一。
看来,赤兔老师只吃不胖的“秘笈”,不是人人都能学来的。
(《意林》2009年第24期,有改动)
9.文章开头写赤兔老师这位“风云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10.从文中看,瘦人不胖的奥秘有哪些?(4分)
11、“这个数字是一个50公斤体重的普通人每天所需热量的两倍多,相当于10个巨无霸汉堡或者43碗米饭。”
①说说这段文字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②“这个数字是一个50公斤体重的普通人每天所需热量的两倍多。”把“多,,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

12.你从科学家尼斯多姆进行这项富有争议的实验的过程中获得哪些感悟?(2分)

【三】(13分)
【甲文】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______________
(3)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乙文中所写的哪些现象相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了“大同”这样宏伟而美好的社会蓝图,两千年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你认为要实现“大同”的理想,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包含3分卷面分)
18.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因为年轻,我们总是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我们碰壁,摔跟头,一路磕磕绊绊,走过许多弯路。有的弯路曲径通幽,让我们发现了别样的风景;有的弯路漆黑一片,只能让人摸索到悔恨与痛苦;有的弯路看似花团锦簇,盛开的却是红罂粟;有的弯路荆棘密布,却能炼就我们的钢筋铁骨……正是这些弯路,让我们一点点收获人生的智慧,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坦途。
请以“弯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 初二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测试卷1

第Ⅰ卷:选择题(第1—13题,请将答案选项填写在以下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1—6题(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噤(jìn) 仄歪(zè) 狼藉(jí) 尴尬(gà)
B.愧怍(zuò) 轩榭(gān) 匿名(nì) 温馨(xīn)
C.淤泥(yù) 地窖(jiào) 几乎(jī) 两栖(xī)
D.萌发(mēng) 丧事(sāng) 诘责(jīe ) 瓦砾(l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物竞天择 五彩斑斓 相安无事 消声匿迹
B.英勇善战 风雪载途 因地治宜 重峦叠嶂
C.日薄西山 束手无策 添衣无缝 自出心裁
D.巧妙绝伦 大庭广众 荡然无存 无动于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吃饭,学习,睡觉。周而复始的校园生活让人觉得非常单调。
B.由于熬夜上网,睡眠不足,张三几乎每一节课都奄奄一息。
C.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的形象,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D.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不小心就得罪人。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B.人短暂的一生与宇宙漫长的年龄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C.他这个人性格乐观,豁然开朗,笑口常开。
D.他这个人冷酷无情,对亲友的病痛常常无动于衷。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王冠商场,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B.抗震小英雄的伤情,牵动了医院里所有值班的医护人员。
C.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D.考古学家从沉睡两千六百年的地下挖掘出弥勒佛石像。
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 ① 。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② 而不仅是 ③ 。
3.天文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 ④ 到了三百万年前发光的星体。
A.①层次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测 B.①布局 ②技术 ③艺术 ④观察
C.①配合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看 D.①映衬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测
6.下列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桃花源记》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及有关历史足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大道”,是“大道理” 的意思,讲的是人生的大道理。
D.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丧乱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阅读理解(Ⅰ)(23分)
(一)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文,完成7—10题(8分)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7.下面是对选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A.“总—分”结构;逻辑顺序。 B.“总—分—总”结构;时间顺序。
C.“总—分—总”结构;空间顺序。 D.“总—分”结构;空间顺序。
8.下面是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摹状貌)
B.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举例子)
C.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列数字)
D.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引用)
9.下面是对“太和殿”建筑特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B.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C.太和殿是安放皇帝的雕龙宝座的地方,殿内装饰以“龙”为主。
D.太和殿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和殿内的装饰突出“龙”的形象,以表明皇帝是“龙”的化身,权力的象征,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皇权的威严。
B.选文用详细介绍“太和殿”,而对“中和殿”和“保和殿”却一笔带过,是因为紫禁城是权力中心,而太和殿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地方,是紫禁城的“心脏”。
C.“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两句表明,作者是由北向南说明三大殿的。
D.雍正后,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所谓“状元”就是从这里考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3分)
(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歇,休息) B.沉鳞竞跃(竞,争着;跃,跳跃)
C.念无与为乐者(念,想) D.遂至承天寺(遂,于是;至,到)
12.下面是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描写了高低、远近、动静景物的变化,从视觉、听觉描绘出景物的立体感。
B.(乙)文简洁隽永的笔法,写出积水的清丽透明。
C.(甲)文语句短句为主,工整对仗,富有节奏。
D.(乙)文以长句、散句为主,简洁朴素,层次分明。
13.下面对选文句子表达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叙述)
B.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说明)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4分)
14.(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将(甲)文省略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15.(甲)(乙)两文同是写景,但包含的感情各不相同,请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甲)文:
(乙)文: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7分)
16、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诗句。(分空1分,共7分,漏写、错写、多写、该空不得分)
(1)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 。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4)会当凌绝顶, 。(《望岳》)
(5)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6) ,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
(7)感时花溅泪, 。(《春望》)
四、阅读理解(Ⅱ)(共2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19题。(7分)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横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有怎样体会和感想?(2分)

18.加点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态度(2分)

19.“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5题。(15分)
《寄小读者——通讯十七》
冰心
小朋友:
健康来复的路上,不幸多歧,这几十天来懒得很;雨后偶然看见几朵浓黄的蒲公英,在匀整的草坡上闪烁,不禁又忆起一件事。
一月十九晨,是雪后浓阴的天。我早起游山,忽然在积雪中,看见了七八朵大开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我回到楼上,用条黄丝带将这几朵缀将起来,编成王冠的形式。人家问我做什么,我说“我要为我的女王加冕。”说着就随便的给一个女孩子戴上了。
大家欢笑声中,我只无言的卧在床上——我不是为女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蒲公英虽是我最认识的一种草花,但从来是被人轻忽,从来是不上美人头的。今日因着情不可却,我竟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
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欢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在我心情怡悦的一刹那顷,高贵清华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来占夺位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量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小朋友,有谁知道?
书到此,高天萧然,楼上风紧得很,再谈了,我的小朋友!
20.选文中作者写出了蒲公英的哪些特点?(3分)

21.作者用什么方式给蒲公英以极高的的荣誉和礼赞?(2分)

22.本文赞美蒲公英,写梅花、菊花、玫瑰、桂花有什么作用?(3分)

23.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4.选文有一个句子可以用来比喻“超人也有一无用处的时候”,这句话是:(2分)

25.根据例句“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仿写。(2分)
没有 ,显不出
五、综合性学习(7分)
26.关于“上网”,有利也有弊,根据你的体验,写出“上网”的 “利”和“弊” 各一条。(2分)
“上网”的“利”:

“上网”的“弊”:

27.怎样做才能使“上网”有“利”无“弊”?请说说你你的看法。(2分)

28.兔子汲取了上一次败的教训,再一次与乌龟赛跑,这一次它不再骄傲自满,但结果还是输了,你认为这次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力,写一段30个字的文字。(3分)

六、作文(50分)

鲁迅因轻视阿长而遗憾;朱自清因误解父亲而遗憾;杨绛因不能尽心帮助老王而遗憾。“遗憾”是“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的意思。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事情使你觉得遗憾。
29.以“遗憾”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期末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名句积累(10分)

1. 荡胸生曾云, 。

2. 斯是陋室, 。

3. ,并怡然自乐。

4. 气蒸云梦泽, 。

5. 请写出古诗词中写“秋”的名句(多写一句加一分,最多加二分)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础知识(10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荻(dí)港 绥(suí jìng)靖 阻遏(è) 寒噤(jīn)

B.锐不可当(dāng) 飒飒(sà sà) 上窜下跳(cuàn) 仄歪(zè)

C.吊唁(yàn) 提防(dī) 瓦砾(lì) 闷热(mèn)

D.箱箧(qiè) 诘问(jié) 蹒跚(pán shān) 簌簌(sù s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差使 赋闲 狼籍 颓唐

B.琐屑 尴尬 烦燥 奔丧

C.愧作 取缔 窒息 吊唁

D.业已 张皇失措 阴惨 悠闲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B.东皋薄暮望,徒依欲何归。

C.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D.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B.《陋室铭》选自《全唐文》,铭是一种文体。

C.《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写的《虞初新志》。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B.绥靖:安抚,平定。

C.伛:弯腰曲背。

D.勾留:停留。

三、 文言读文阅读(30分)

(一)课内文言文

《桃花源记》(1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6分)

①绝境:______________②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③无论: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左刻

“②,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写出选文中①②处应填的诗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

很高的技艺。

4.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10分)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 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4分)

①吴起为魏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子又将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吮其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将军于若子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