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

发布时间:2020-12-14 14:39:43

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经历。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一天,他与其他孩子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三分之一的高度时,他实在上不去了,而要下去也下不去了。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他后来按照父亲说的方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
编辑本段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体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 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他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收入在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课本中。 整体把握 文章体裁为叙事散文(散文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同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古文体。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体裁:记叙文。中心: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但只要把它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最终就会成功。 写作特点: 1.运用伏笔,记叙周密。本文脉络清晰,明显分为冒险,脱险,人生感悟三个部分处处巧用伏笔与此照应,记叙周密。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后面才有别的孩子都上去了,惟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 2.心理描写极具表现力。如“颤抖”“冷汗直冒”“哀求”等就写出了“我”当时极其恐惧的心理。 3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些小困难一个一个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堆困难。
编辑本段词语意思注音造句
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老师训诫我不要冒险。 耸立(sǒng lì):高高地直立。平地的另一边耸立着一座大山。 迂回(yū huí):曲折回旋。我们从一条迂回的小路回到家。 凝视(níng shì):聚精会神地看。他凝视着老师。 啜泣(chuò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他啜泣着。 纳罕(nà hǎn):诧异,惊奇。我正纳罕他说的话。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形容人十分瘦。他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看见刀就在眼前,他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眼睛)昏花。头发晕,眼睛发花。他在上面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翼翼,谨慎、严肃。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他小心翼翼地捧起茶杯。 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 2、相关知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就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经过父亲指导,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1巧用伏笔,记叙周密。本文脉络清晰,明显分为冒险,脱险,人生感悟三个部分处处巧用伏笔与此照应,记叙周密。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后面才有别的孩子都上去了,惟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 2.心理描写极具表现力。如“颤抖”“冷汗直冒”“哀求”等就写出了“我”当时极其恐惧的心理。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1期,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语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通过写“我”童年时的一次爬悬崖的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用勇气和信心,只要把问题分解开来,逐渐战胜每个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获得成功。 二、文章脉络 文章共23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6),起因: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7~15),经过: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16~22),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脱离了“险境”。 第四部分( 23 ),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三、写作方法 1、叙事技巧娴熟 本文在叙事中注意前后照应,注意设下伏笔,使得文章记叙周密。“我”的病弱在文中前后照应。文中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有匠心,杰利叫我“别做胆小鬼”、杰利的不放心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本文采用顺叙的笔法,用笔俭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用笔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收与正文浑然一体。 2、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白,但仍耐人品读。就选材而言,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这样的小事,无论对哪个人而言都是比比皆是。小事的升华得益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平白却富有冲击力和音乐感的标题表述方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对人们常规思维的突破:人们常常习惯目光长远,却常常忽视“走一步”与“再走一步”对困境中的人生巨大的支撑力量!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孩子的口吻叙事使本文更适于孩子们阅读。无论情节叙述、心理描写还是语言风格都属于孩子们。这篇文章也给那些成人化的学生作文提供了优秀的反例,它让人深思:对孩子而言,到底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事”呢? 4.心里语言极具表现力。如“颤抖”“冷汗直冒”“哀求”写出了我当时及其恐惧、害怕的心理。 四、重难点导析 ⑴“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困难转化为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个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中,“我”逐步树立了信心,直至信心大增,直至克服了困难。 ⑵“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分别说说吗? 这个题目设计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细心阅读的习惯,学会边阅读边归纳、分析。困难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悬崖陡峭,在“我”眼中是一堵高不可攀的险峰;②“我”孱弱多病,八年来身体一直不好;③暮色苍茫,大地越来越暗。 ⑶为什么别的孩子爬上山顶,而“我”不能?文中好多处提到“杰利”,有何用意? 此题仍然是培养我们细致阅读的习惯。“我”不能爬上山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我”的身体原因造成的。文中多处提到了“我”体弱多病,细心阅读就不难发现,“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是直接交待,“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跳”“几乎晕倒”以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等是侧面暗示。阅读中要善于找出这些带有铺垫作用的句子,体会写文章的周密表达。 多处提到“杰利”,也是行文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他是富有友情的。起初他鼓励“我”“别做胆小鬼”;当大家离去时,他“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最后是他领着父亲来找我的。杰利是个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又有别于其他孩子的小朋友。另一方面因为杰利这个富有友情的小朋友的存在,为后文与父亲找到此处埋下伏笔,使文章行文更加严密。 ⑷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文章的深层次的内容。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我”下来,很值得人深思。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历一次磨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父亲这样做,只给指导、鼓励,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⑸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石架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克服挫折的一步步具体行动。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感悟对于写作也极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子下来,很有意思。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再看五个孩子。是杰利去把父亲找来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个孩子呢,则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地嘲笑,对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其行为真够恶劣。 记叙的周密值得借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见匠心。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了险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待。“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好,值得揣摩。
编辑本段问题研究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其作用是?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之所以写天气闷热,是因为“我”心情很烦躁,很郁闷,就写了动因。渲染孩子们心情烦躁的气氛,为下文写想爬上悬崖去凉爽凉爽埋下伏笔。 2.末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踩”字?为什么? 不能,探字体现出我十分小心,深入的刻画“我”体弱胆小的特点,也只有用探这个动作十分小心的词语,才可以引出下文“我”信心大增,最后成功脱险的过程。 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不要怕,我和你在一起呢。只要你试探着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剩下的就很容易了。来吧,我等着你! 5.名句鉴赏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点明文章主旨,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6.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对战胜困难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7.找出生活哲理的句子,并简述在文中的作用。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其作用是揭示中心(深化)主题。
编辑本段感悟哲理
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一小步再走一小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能闯过来。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许许多多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编辑本段相关练习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领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既练朗读,又练说话。朗读要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复述: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生活哲理: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3.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班里出一期专栏。
编辑本段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1)让一个同学读“导语”。 (2)“导语”补充。 “导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脱险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2.默读 默读要注意速度,要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看完。到时说“时间到”。 3.复述故事情节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变态”。 (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怎样改进。把经验记下来。 4.字词教学 看课本列出的词语,看注释,查词典,读一读,讲一讲。 5.朗读训练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 6.课文主旨研讨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7.小结这次研讨的经验。 8.课外作业 “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多角度阅读 学习方法指导 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之外,还可以多角度地阅读,这样读就不至于老是往一个方面去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评论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课文中很多。 (2)确定角度 学生先说,教师启发、整理。 ──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 ──评论杰利。 ──评论四个孩子 (3)探究问题 ──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 ──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2.语言运用 学习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运用可以从模仿开始,不会说的学着说,坚持不懈,语言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请利用下列格式,在横线上补出词语,表达自己想说的一个意思。 语句分析 (1)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这句话表明了我体质虚弱,为下文“我”爬悬崖时不如小伙伴勇敢埋下伏笔. (2)“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杰利的话对我起了作用,让我鼓起勇气.

Ⅱ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谁有给我发一个谢谢是(凤凰出版传媒的)谢谢

预习提示

一。请查阅有关资料,想一想,三峡是哪“三”个峡的总称?它位于版我国的什么地方?权

二。阅读中注意下列字词。

1。读准字音:

(1)生字:郦,阙,曦,襄,湍,yǎn(这个字,5555打不出来,8过,这个字是131页的“绝yan”)溯

(2)多音多义字:属

2。看清笔画:曦月(曦) 沿溯阻绝(溯) 绝yǎn(yǎn) 飞溯期间(溯)

3。理解词义:略无 襄陵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Ⅲ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一课仿写句子怎么写

高粱因害羞而涨红了脸,
苞米被逗得咧开了嘴。
谷子也笑弯了腰。
秋天躲藏在田野。

吹落了金灿灿的落叶,
安静的林中铺上了一层可爱的地毯,
放下幽幽吟唱的口琴,
用金黄的画笔勾勒这美丽的一刻,
秋天隐居

Ⅳ 初三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要完整的

五、历史悠久、姿态万千、生命力强苏教版初三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九上)
一、鼎湖山听泉
练习
一、1、循;2朗;3佯;4、翼5、详6嬉;7盎8迥
二、略
三、鼎湖山泉水清澈晶莹
活泼可爱,它使鼎湖山生意盎然,滋润万物
所以说"泉水是"
四、不矛盾这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有声衬无声
五、略
六、游踪、山脚--山中---半山腰;时间、近黄昏---日暮--入夜复式
问题探究
第二句,第五句、虚写
二、林中小溪
练习
惹:招惹,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的活泼
惹:(飞翔时)带动,以动衬静
写出了林中的寂静
二、1、悄悄、粼粼;2、闪闪、晃晃
三、1、比喻、拟人;2、设问
四、第一类、象征着一种平淡
没有激情、没有战斗的生活;小溪象征着激荡奔腾的生活
五、略
六:正确
问题探究
一、略
二、表现了作者摆脱了孤独和失望情绪,融于自然、社会,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幸福感
三、"只要有只蝉起个音表示不同的心情"、"让人忘却忧虑
悠游其中
留给人一些惆怅、一些伤感"所以说
三、飞红滴翠记黄山
随文练习
一、
1、道教传说,神仙运用法术使物发生变化借指僧道用言语启发人悟道泛指启发指导
2、这里指点染而使之美化
二、
1、侵蚀奇特
2、兴奋肃穆
3、沉醉诞生
三、1、3
四、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所形成的花岗石群,经过亿万年的日晒雨淋、水流侵蚀以及其他气候因素的影响
最终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形成了黄山体会到作者对黄山松敬仰与赞颂之情
六、略
问题探究
一、
1、介绍了登天都峰感受主要介绍的是峰顶所见
2、眼前实见之景和想象之景特点是高、陡、险
3、丰富了黄山峰石的文化内涵,给人们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描绘了鸽群、柳条、鸭、鹰隼等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
2、心理、动作期待雨水的烦躁的心态
四、画山绣水
随文练习
一、
1、因为整个句子是陈述的语气,前一个分句只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2、此处问号表示的是一种惊喜的语气
二、
1、品评烘衬风致神态
2、怠慢宝库健壮贮藏
三、笨拙迟钝说明桂林山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四、起过渡的作用不多余起强调的作用,更突出了桂林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错对
六、赞颂了古代劳动人民刚直骨气、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反应了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这样写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位读者都能牢记过去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略
问题探究
一、不是不调和这样写体现了作者所处那个时代的印记,作者这样安排正体现了他的写作用意
二、
1、总的印象: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
单独地看:从地面直拔起来,陡升上去
合起来看:互相连接,互相掩映,互相衬托
颜色的变化:不断变化着深浅浓淡的颜色,整体上呈绿色
春山:一片翠绿
到处点缀着鲜艳的花朵
山的情貌:更为清晰
仿佛在流动
山的姿态:不断变化
2、略
专题:气象物候
看云识天气
一、②①②①二、象征预兆点缀阴森三、1改句比原句语言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2、改句比原句多用了拟人修辞,更加生动语言活泼四、云的形态变化怎样看云识天气
云和天气的关系总分总五、作诠释引用作比较六、参考书77页
问题探究
一、1如何通过云彩的形态来判别天气
2、不能删掉因为"往往"说明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也会有其他情况存在
而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了
"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1、说明当天空出现钩钩云的时候,过一会就要下雨了2、朝霞意味着这天会阴雨连绵,而出现了晚霞那么最近几天都将晴空万里
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孕育销声匿迹风雪载途草长莺飞连翘盛开
②句因为"悬殊"就存在着差异很大
与"很大"重复
①句"避免"比"减轻"程度深,应在其后
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有必要,因为运用这些表顺序的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自然现象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
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大自然的一些现象给人以信息
与语言的功能是一样的,而将大自然拟人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丰富多变的物候现象
说明了认识物候现象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描写人们日常生活中现象
都是一些物候现象
自然引出下文说明,使得文章更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问题探究
一、1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2、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研究的意义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一、略
二、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折杨柳》曲上市
三、A
问题探究
一、1不是
是祁连山2、举一反三以少见多手法3、因为祁连山海拔高,气候恶劣主峰山顶终年积雪不化4、抱比枕更加传神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惕
二、1拟人可见稻花香2、蛙声十分欢快天上星星稀疏3明月…视觉听觉
稻花…嗅觉听取…听觉七八个…视觉触觉
五、故乡
一、略
二、阴晦:阴沉昏暗阴暗:阴深灰暗
嗤笑:讥笑耻笑:嘲笑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发抖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发抖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绝:彼此分离、绝断
三、B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膜
四、1、我奔波劳碌2、闰土辛勤劳苦3、官绅、杨二嫂们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五、4暗示他日后将在求神拜佛中麻醉自己
六、只有美好的的愿望而不去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
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
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
七、略
问题探究1、我和闰土从小关系很好,后来两人之间隔膜起来,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会不会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从现呢?小说就是通过在同我和闰土这一组人物关系的有机联结中,对宏儿和水生这一组关系加以描写,而形象的提出这个问题的

1、美在传递爱意,安静中透着温和,有父亲般的慈祥荡涤人的心灵要有一个浸满人间大爱的灵魂
2、侧面烘托
六、我的叔叔于勒


三、B BA
四、作家没有抛开主线
而是插入了对于勒的介绍
让情节舒缓下来
五、说话断断续续,突出父亲此时内心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六、说明了我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做法的不满
七、安排我去付钱,别让女儿女婿看见
改坐别的船突出出了克拉丽丝的有心计
冷酷无情的性格
一、参考:于勒思念家乡
但又知道哥哥嫂嫂的性格,不会认自己的
所以不会回家也可能存有一丝希望,哥哥良心发现
会让自己回家
二、
1表示对高局长的否定
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他是一个官僚气十足
附庸风雅的人
2、参考:结尾最精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发人深思
八、多收三五斗
一、A
二、略三、略
四、米行粜米
街上购物、船头议论五、略
六、因为在丰年丰收给他们带来希望,但是米价的猛跌带给他们极大的失望和打击,揭示农民命运的悲惨
二、问题探究一、
1用景物描写反衬江南吴县河埠头上热闹的景象
2从数据上体现今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优越
3通过对比揭示封建制度对农民的剥削,从而更加珍惜新的生活二、1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要到的地方
2恐惧心理的描写
3是一个有耐心、教子有方、关心子女成长的人
九、《成功》答案
随文练习
一、1、错综复杂2纷纭3、浩劫4、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二、略
三、赞扬、作用、重要性
四、1、作者对自我标榜的唯物主义行为的深恶痛绝
实质是对他们的讽刺
2、委婉的讽刺
3、赞颂与推崇
4、表明作者谦虚的态度
五、道理论证与引用论证
因为文章在前面对"成功之道"作了许多分析,认为天资与机遇都是没有办法预期的、无能为力的,只剩下一条路--勤奋
六、如陈景润阅读上千本文献
终成为数学家马克思写《资本论》
问题探究
一、略
二、1、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2、因为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只要我们不怠于勤
善求于勤
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3、三、四两段运用举例论证,五段运用道理论证作用是更好的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创造学思想录
二、
难于解决的难题(绳索打成的结)
思维定势
三、雄厚的实力、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上下团结一心
四、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多问为什么,勇于思考,敢于发问,培养发散性思维
五、同意
六、举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
问题探究
一、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
往往以判断代替想象
以抽象代替思维,不注意利用想像区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导致了想象力的衰退和枯竭
什么是想象力,为什么青年以后想象力衰竭
如何锻炼想象力
二、1、收获
肉体或精神的创造;葡萄汁
"我产生我的思想和行动,作为我身体的果实,永远把血肉赋予文字"
前半句比喻创造,后半句比喻创造的巨大价值
全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的重大意义和巨大价值
生命在于创造先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的价值
十一、学问和智慧
一、1、铢会浮新
2、读书得间鞭辟入里豁然贯通高头讲章读破五车
二、若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家便是是温暖的港湾
三、"透视"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反想"是指全面、多角度的思考和品味;"远瞻"则是指对事物的发展的预见
四、作用:承上启下,由"人的智慧"论及"书的智慧"
从关照人--"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呼应"没有智慧"的"从事研究工作"的"许多人"
到了关照人们写作阅读的书--"缺少智慧的书"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五、1,选择好的适宜自己的书需要智慧;2,感悟、品味、剖析书本需要智慧;3
读出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需要智慧;4
学以致用需要智慧
六、3、4
因为3、文中所有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4、本文能受读者喜爱
除了拥有正确的观点
还在于充满智慧的语言
问题探究:
一、论点: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不应当形成矛盾关系
事实论据:略
二、1、自己认为而事实并不是那样(意思对即可)
2、学龄前儿童的提问是"孩子式的
幼稚的,表层的";人长大后
极少数大人的提问是"非常智慧的
节骨眼上的,深层面的
触及到世界深层结构的"(可引用原文也可概括回答,意思对即可)
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
用爱因斯坦一生都在追问"为什么"证明爱因斯坦保持"童心",造就了自身的伟大(意思对即可)
十二、论美
随文练习
一、1、华美2、俊俏3、文雅4、完善;完满;完好;完备;圆满
二、珍惜美貌才能
三、1、不能,说明美貌的人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2、不能,表示推测,语气委婉
四、证明优雅行为之美胜于形体之美
五、美的行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层层深入
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七、略
问题探究
1、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2、前
给人美的感受,具体的美后
美是一种意识
一种个人的意识
社会的意识美是一种情趣,美是一种感受抽象的美
二、1、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
2、赞赏细心、自然、纯真的举止鄙视粗放不拘的礼仪
3注重小节

Ⅳ 七年级苏教版的语文补充习题《爱莲说》的答案!!!!!

爱莲说 随文练习 一、lfán 多2zhuï 洗涤3xiâ 亲近而不庄重4xiǎn 少 二、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对比衬托五、l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2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六、l君子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具有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2因为作者托莲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着自己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进步思想与优美情操。这种情操与陶渊明的洁身自好一般人的爱慕荣华富贵是不同的。 问题探究 一、l(1)沾染、污染 (2)妖媚 (3)树立 (4)当当然 2(1)水里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可以往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3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蓬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4示例我更爱它的实用价值。荷花不仅有观赏价值、精神价值而且有实用价值。它的花清香可爱可以卖钱也可做茶叶用以减肥莲子和藕可以食用而且是一种药材。它的全身上下都具有宝贵的经济价值。 5示例(1)菊花 (2)因为菊花是清净、高洁、长寿、吉祥的象征。我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此外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不限此例任何一种花都可以只要说出理由) 二、l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可以有条不紊地说明芙蕖的多种特点(可观、可鼻、可口、可用)。 2本文侧重说明芙蕖(蓬花)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而周敦颐侧重说明莲花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小卡片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二十三 毛泽东词二首 随文练习 一、lyāo ráo 原指娇艳美好这里指艳丽多姿。 2mǎnɡ mǎnɡ 形容原野阔无边无际。 3xùn 差4qiào 俊俏、美好的样子。 5zhuï 通“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二、(1)中外驰名 松弛 (2)腊月 蜡烛 (3)稍微 树梢(4)竞赛 竟然 三、D(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即词谱而不是词的题目。) 四、l九州春色莺歌燕舞 四海征程龙腾虎跃 2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五、C六、l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 2待到l山花烂漫时 I-算子咏梅七、秦始皇统一中国 汉武帝开拓西域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洽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割据局面 八、是按历史顺序由古至今排列的。 九、这样写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心气豪爽精神 奋发为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而自豪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大意如此) 问题探究 一、l“其意”指陆游咏梅词的思想、情调、主旨和意象等。“反其意而用之”即用“卜算子”这个词牌和“咏梅”这个题材而表现‘j陆游词不同的思想内容。 2这个“笑”是藐视困难的笑是苦尽甘来面对胜利[|勺欣慰的笑是功成身退的谦逊的笑是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3毛泽东的词通过州梅化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

Ⅵ 初一语文补充习题 母狼的智慧,帮我上百度找一下,然后截图给我,谢谢合作。

、本文说“仅次于人聪抄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结合句中加点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 (2)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 (3)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从修辞角度分别说出其表达效果。 (1)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Ⅶ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补充习题第二课答案!!!

开一个vvvyh

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十五课题目请抄给我,不要答案的,快点!!!!!!!!!!!

a

Ⅸ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最好是全的

用是造句 在新学期的课上,我是紧张的,是兴奋的,是满怀憧憬的,更多的是要汲取知识的甘霖。 有的网上搜得到,我也是才开学,作业多死了!!!!

Ⅹ 语文补充习题7下答案

初一语文复习:

一、选择题

1.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旌旗(jī) 归省(shěng) 戛然(jiá)

B.寒颤(chàn)老妪(yù) 逮捕(dài)蓦然(mè)

C.谐谑(nüè)呜咽(yè) 羁绊(jí)诳骗(kuāng)

D.戎机(róng)绯红(fēi) 发酵(jiào)贮蓄(zhù)

2.选出每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①A.俯首帖耳 B.肆无忌惮 C.不记其数 D.可望而不可即()

②A.屈尊迂贵 B.头昏目眩 C.浑然天成 D.渺沧海之一粟()

③A.情不自己 B.眼花暸乱 C.死不瞑日 D.屏气凝神()

④A.莫明其妙 B.嗟来之食 C.人迹罕至 D.左右逢源()

3.找出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陛下:对君主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赋闲:失业在家。

B.丰瞻:丰富的赡养费。情不能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C.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至:极点。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么进行都顺利。

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好处。

4.指出加粗词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 )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

D.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5.下列病句中,与“当他说话时,使人觉得他风趣幽默”一句病因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每个老师都深情地爱自己的学生。

C.当我和孙晓一起走进教室,看到教室的景象,都愣住了。

D.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6.指出下列修辞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吗?

②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③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A.①④/②③/③④/⑤

B.①/②③/③④/⑤

C.①②/②④/③⑤/④⑤

7.指出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 )。

A.《为学》----端淑----明朝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观书有感》----朱熹----宋朝

8.下列句子加点词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是( )

A.我喜爱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特别喜爱)

B.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昏暗)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D.那乐声是如此的和谐而优美.(配合的适当而匀称)

二、填空题

1.根据理解填写诗句。

①《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野花和春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清早下地,月夜晚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游山西村》中写出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书有感》中借水之清澈的原因,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有关的文学常识。

①《木兰诗》和《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史上的“_______________”。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社戏》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第一、二册中我们学过的童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过的寓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狼》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朝人。

⑤《宋定伯捉鬼》选自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社会,寄托着作者的__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最后一课》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及镇上人们的描写,反映了法国人民怎样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

2.飞为学》一文,作者记写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与理解

(—)

(甲)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a_______ (占据、占有)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b______ (思念、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c______ (排遣、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乙)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1.甲文的作者是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老师,甲文写的是______先生,乙文写的是______老师。

2.在甲文的a、b、c处填上恰当的词o

3.请指出文中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

①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

②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③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 )

4.甲文中“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一句话如何理解?

5.对甲文中,“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道”“值不值得”是委婉语,作者知道这件事是值得写的。

B.作者考虑到还有其他的小事,所以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写它.

C.作者后悔写了这件小事,认为本来是不应该写的。

D.作者认为这件事情确实太小,所以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写它。

6.摘引原文回答,甲、乙两文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自己的老师或指出老师对自己的生活所起的作用的?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解释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斯是陋室( )

⑤惟吾德馨( )

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③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3.填空。

①甲段文字以花喻人的______________。

②乙段文字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类比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志趣,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

②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微笑,有的微笑令人温馨,有的微笑令人感动;有的微笑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微笑令人刻骨铭心;有的微笑让友人心中充满光明,有的微笑让敌人胆战心惊……。请以“难忘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

2.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①C ②A ③B ④A 3.A 4.C. 5.C 6.B 7.A 8.B 。

二、1.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①《孔雀东南飞》“双璧” ②鲁迅、迅哥儿 ③《古代英雄的石像》《皇帝的新装》《花的话》《伊索寓言两则》《摆渡》 ④《聊斋志异》 蒲松龄·清 ⑤于宝 志怪《搜神记》 ⑥政治理想 意愿

三、1.反映了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意愿。反映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2.论证中心论点“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四、(一)1.魏巍 海伦·凯勒 蔡芸芝 莎利文 2.a.占据 b.牵挂 c.排除 3.①引用、比喻 ②排比、反复 ③比喻 4.懂得牵挂惦记父亲 5.A 6.甲文: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乙文: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

(二)1.多 沾染 洗涤 这 高尚 2.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③惟吾德馨 3.①品行 ②陋室不陋 4.(略)

可以吗?希望对你有帮助!^0^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