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5陇南中考语文试卷

2015陇南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24 00:21:38

⑴ 初三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2015~2016年

我是今年陕西宝鸡的考生,老师说陕西省是统一命题,这是今年我们考的试卷,希望有帮到你!200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l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2分)A,菜畦(qí)炫耀(xuàn)绽放(zhàn)忍俊不禁(jìn)B.恣睢(suī)绮丽(qí)蜿蜒(wān)潜移默化(qián)C.亘古(gèn)追溯(shuò)惺忪(xīng)繁花嫩叶(nèn)D.氛围(fēn)木讷(nè)契合(qì)祸不单行(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2分)A.对峙布局周而复始郑重其事B真谛标本一泄千里海市蜃楼C.元宵嘹亮断章取义随声附合D.侧隐凋零一代天骄拖泥带水3.古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6分)A组:(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B组:(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崇尚崇拜)“和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1)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答案】崇尚(2)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补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答案】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3)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答案】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评分标准:第①句选词正确,得l分;第②句标点补充正确,得1分;第③句病句修改正确,得1分。共3分。5.妙笔点评《水浒传》。(2分)、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答案】略。评分标准:点评的内容应点明鲁达“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特点。意思对即可。共2分。二、综合性学习(9分)6.请你参加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有关的综合性学习。(9分)(1)请为下面的实施方案补充活动主题。(2分)要求:任选一个节日;补充的主题应突出节日特点,并与已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答案示例】实施方案日期(2009年)节日活动主题4月4日清明节祭奠英灵,缅怀先烈5月1日劳动节体验劳动,歌唱明天5月28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传统10月1日国庆节感受成就,祝福祖国10月3日中秋节诵读诗赋,期盼统一评分标准:能突出节日特点,得l分;语言形式相同,得l分。共2分。(2)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2分)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嚼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答案要点】①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②表现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③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④表现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评分标准: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3)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3分)幸福安康繁荣昌盛【答案示例】我衷心祝福亲爱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评分标准:能恰当使用提供的词语,得1分;能表达出祝福祖国之意,得2分。共3分。(4)请写出借“月亮”思念亲人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表达我们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2分)【答案示例】示例一: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示例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示例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示例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评分标准:必须是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相连的诗句,书写无误,得2分。共2分。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我国的太空植物①“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激起人们美好的航天梦。你可曾知道,“神七”升空还可能丰富我们的餐桌呢。精选的农作物种子由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搭载到太空,在微重力、高真空、零磁空间等条件下,就会发生地球上罕见的遗传变异,有可能呈现出一些新性状,产生变异性状优异的种予,这些种子再经科学家运用遗传技术精心研究,就能培育出太空植物。目前,我国的太空植物已有芝麻、茄子等系列品种,并且栽遍大江南北。②“航芝l号”是我国首个航天芝麻品种。l996年,“航芝1号”原种搭乘我国第l7颗返回式卫星上天,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下,形成了一些突变体。科学家利用这些突变体,历经6年研究,培育出“航芝l号”。2005年,同样利用返回式卫星搭栽芝麻种子,成功培育出“中芝13”。航天芝麻除了质优的特点外,与一般芝麻相比产量可增加l0%~20%,经济价值很高。如今,“航芝1号”已遍布江淮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7个省,每年种植上百万亩,占江淮主产区芝麻种植总面积的20%。③除了太空芝麻,太空茄子也是一个优质的品种。它是成功选育培植并顺利进入市场的第一种太空蔬菜。这种茄子成熟时呈紫红色,放到锅里一炒就又变成了绿色。2008年,太空茄子在山东、湖北两省已种植了几百亩。这种茄子产量很高,山东亩产接近1.5万公斤,湖北也能达到1万公斤。更特别的是,割掉茄子的主茎,对菜地追肥,茄子又会很快长出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太空茄子呈紫红色,比普通茄子售价高,但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仍供不应求。2002年搭乘“神舟四号”的共有4份农业材料,存活两份,分别被培育出了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黑色太空茄子有望于2009年通过项目验收并推广种植。④1996年,食用菌种子也“飞”上了太空。由经过太空之旅的菌种培育出的食用茵,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可是,由于在太空中,无法控制试验条件,也无法进行测试,试验的可重复性又非常有限,因此种子的变异就不可预知,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没有得到理想的菌种后,这一项目暂时宣告停止。⑤另外,太空稻、太空椒、太空瓜果等的试验也都在不断探索中,它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走上人们的餐桌。⑥随着航天热的升温,太空植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成功进行了卫星或飞船搭载的“航天育种”研究。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已居世界先进水平,科研人员希望借助太空的特殊环境选育出的优异作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据相关文章改写)7.仔细阅读第①段,概括培育太空植物的具体步骤。(3分)精选种子→(用航天器搭载种子)→(选择变异性状优异的种子)→(科学家精心研究、培育)→培育出太空植物评分标准:每空1分,计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8.太空植物的哪些共同优点使它能够迅速推广,“栽遍大江南北”(3分)【答案】质优,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评分标准:每点1分,计3分。共3分。9.文中②~④段大量列举年份,是否表明该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请加以分析。(3分)【答案】不能表明。因为这部分内容没有按照培育各种太空植物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1分;能答出不是时间顺序的理由,得2分。共3分。10.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D)(3分)~A.“中芝13”的产量与“航芝l号”以及其它芝麻的产量相比可增加l0%至20%。B.已培育成功的紫红色太空茄子和黑色太空茄子在烹饪时经翻炒就会变成绿色。C.食用菌种子经过太空之旅后,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异。D.我国科研人员将利用航天技术和遗传技术为我们培育出的太空植物。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5题。(18分)陕北的山祁玉江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选自2009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1.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2分)【答案】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或:陕北的山。评分标准:回答正确,得2分。若答“陕北的山神奇而美妙”,得1分。共2分。12.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2分)【答案】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2)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3分)【答案】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评分标准:(1)能答出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得2分。共2分。(2)能答出山“纯净”、“寂静”的特点,得2分;答出山对人的影响,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3.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任选一题)(3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A】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答案】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评分标准:能答出“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得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杨朔《画山绣水》)【B】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像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不同。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像是不同的。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1分;第二问能结合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的特点回答,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4.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评分标准:答出“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得2分;答出“更加强烈地表达对山的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15.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答案】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评分标准:能答出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山是“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得3分;语言通顺,语意完整,得1分。计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l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2分)盂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日:“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⑤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⑥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同“措”,放弃。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鎒(yáonòu):农具。⑤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放下)(2)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处在;处于),(3)尧亦有所不及矣(比得上;赶得上)(4)则谓之不肖.(说或:认为)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1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2分)A.不若鱼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故物舍其所长食之不能尽其材.C.而来害相报者时时而间进ID.乃弗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译文:曹沫举起三尺长剑,全军(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评分标准:关键词为“奋”、“一”、“当”。关键词翻译准确,得3分;句子意思明白通畅得l分。计4分。共4分。19.请选、出与文章蕴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项(B)(2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答案】“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l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评分标准:回答正确,得2分。共2分。四、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请以“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追问:亲爱的。好像不是这个耶。回答:这就是今年陕西省的中考语文题,华商报上也有,不然你能把你要的题说具体点吗?看能不能帮你。

⑵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在线等

你是哪个省的 我们黑龙江还没考 一般你找刚出的题 去考试网

⑶ 陇南 2008年中考试题

数学:http://www.12999.com/page/08-08-22/26463.html

200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神色张huáng( )街头xiàng( )尾
shuò( )风凛冽 空空如yě( )
一xiè( )千里 jiǎo( )尽脑汁
2.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3分)
彬彬有礼 交头接耳 与日具增 觥筹交错
谩不经心 趋之若鹜 催枯拉朽 溢于言表
改正:

3.请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3分)
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 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 的空间,如
的远山,如 的夜空。
A.因为 想象 沉沉 悠悠 B.因为 想象 悠悠 沉沉
C.所以 联想 沉沉 悠悠 D.所以 联想 悠悠 沉沉
4.下面的句子是个病句,并且缺一处标点符号,请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3分)
4月18日,“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办,这次赛事将是“鸟巢”首次公开亮相。
句子病因并修改:
标点符号:
5.下面的消息摘自2008年1月9日《文汇报》,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答题。(3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1分)
(2)对禁止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做法,你持什么态度?并简要陈述你所持态度的理由。(2分)
6.品读下面的诗句,说明其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之雨细如愁。
7.下面是四副修身格言联,如果把它送给四位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意志不坚者;不懂忍让者;苛求他人者;性情急躁者),如何选送才恰当?请将选送对象写于对联后的括号里。(4分)
A.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 )
B.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
C.搭起通天路,勇气吹开智慧门( )
D.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 )
8.古代诗文填空。(8分)
(1)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2) ,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4)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1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洒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西南诸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山之僧智仙也 / 名之者谁
D.故自号曰醉翁也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饮少辄醉 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11.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 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2)屋舍俨然 俨然:
(3)咸来问讯 咸: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14.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1分)

汪逸芳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也尽染了桑园。桑林亲水,总是断断续续地成为河边的风景。
地理老师说:中国的地形像一张桑叶。桑叶自然地弯弯曲曲,仿佛是为方便蚕儿的嘴。每年,赤裸的枝条上冒出新绿的时候,它们就孕育了地图的形状。阳光一日暖和一日,春雨一阵浓密一阵,那绿也就一天一天地放大,早出的新叶长到巴掌大,桑林便到了它生命的旺季。
桑园里一片蓊郁,绿得透不过气来,太阳一照,每一片叶鲜绿光亮,翠得像玉,薄得像纸,仔细地看去,那规则分布的叶脉,便像地图上起伏的山峦。
农家的收成一半在养蚕,一半在水田。多产叶的秘诀是多上肥,上肥最好的季节是冬季,是河里的淤泥。
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春、夏、秋三季的茧子卖了好价钱的时候,人们便精心伺候桑园。近园的河道里疏疏朗朗地布下了捻泥船,两个人一只,精精壮壮的汉子手里,每人一只捻泥耙子,分别站在船的两侧,泥船很有节奏地向两边倾斜,一起一伏中将河泥捻了上来,那捻耙像可以启合的蚌壳,一竿探到底,张开、合拢提上来便是稀沥沥的黑得流油的淤泥肥。据说,这河底的泥最肥。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一个个累得大汗淋漓、势气升腾,体魄好的脱得只剩件汗布马夹。
修整过的桑园很整齐,很单薄,一阵风过,像一群涵养很好又极怕冷的书生,想颤而不敢颤。可上过淤泥的桑林,同样还是先前的枝丫,在冷风中摇曳却没有寒意,淤泥泼过的桑地,很光滑,很厚实,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
桑葚一双一双地悬在叶柄根上,初起发青,渐渐转红,转紫,紫得黑亮,风一来像一对飘摇的铃铛。桑葚可以染色,吃过桑葚的嘴乌紫,吃多了牙也会变色。每每看见漫在农家门口脚盆里的蓝印花布,总怀疑那是桑葚染的。
桑树有家植和野生的。未曾嫁接过的桑树叶片很小,叶质很老,但分枝多,挂果多;嫁接过的家桑叶大果少,枝干也只一人高,采果子脚丫一踮,扳下一根横枝就行了。
15.具体说说本文讲了桑的哪些相关知识。(4分)
16.品味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①“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指的是什么时间? (1分)
②如何理解“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这句话?(1分)
③“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这个比喻的本体指什么?(1分)
17.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讲述知识时充满“知趣”,说说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捆绑苦难
朱成玉
在那次关于矿难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一位被双重苦难击中的中年妇女:瞬息之间,她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她在一夜之间变成孤身一人,一个家庭硬生生地被死亡撕成两半,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尘土里。悲伤让她的头发在短短几天就全白了,像过早降临的雪。一个人的头发可以重新被染成黑色,但是,堆积在一个人心上的雪,还能融化吗?
同样不幸的还有很多,一个剐满八岁的孩子,父亲在井下遇难,而母亲在上面开绞车也没能幸免于难,强大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绞车房震塌了,母亲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离开人世。
在病房里,我们不敢轻易提起这场噩梦。我们沉默着,找不到可以安慰她的办法,语言在那里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就像一个蹩脚的画家面对美景时的束手无策。由于过分悲伤,她整个人都有些脱形了。但是最后还是她打破了沉寂,在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她说,活着的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的,但愿以后不会再有矿难发生,不会再有这样的一幕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我在笔记本上收集着那些苦难,那真是一份苦差事。每记下一笔,都仿佛是在用刀子剜了一下她的心。那一刻,我的笔滴下的不是墨水,而是一滴滴血和一滴滴眼泪。在我问到关于以后生活方面的问题时,她做出了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收养那个失去父母的孩子。
“我不能再哭了,我要攒点力气,明天还要生活啊……”我听到了足以震撼我一生的话,“我没了丈夫和孩子,他没了父母.那就把我们两个人的苦难绑到一块吧,这样总好过一个人去承担啊。”
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那是她应对苦难的办法。厄运降临,她没有屈服,她在这场苦难申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些逝去的生命只会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采访行程结束了,临走的时候,我去了她的家,我看到她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几盆鲜花正在那里无拘无束地怒放,丝毫不去理会尘世闽发生的一切。那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正在院子里和一只小狗快乐地玩耍。我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抬头就看到房顸的炊烟又袅袅地飘荡起来了,那是在生命的绝境中升起的炊烟啊,像一根热爱生命的绳子,在努力将绝境中的人们往阳光的方向牵引,虽然纤弱,但顽强不息: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人”所经历的苦难。 (2分)
19.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0.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作简要的评价。(4分)
21.读了全文之后,文中的“捆绑苦难”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4题。(13分)
珍惜“有效期限”
游宇明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l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②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和感恩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 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 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 鸟儿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 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 能温席”的孝行l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的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以强国梦想为追求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l以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命
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丙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的脚
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珍惜。
2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的?(3分)
23.第①段引用几米漫画及小诗的作用是什么?(1分)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作用:
论证方法:
24.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四、写作(60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实现某种目标。努力学习是在追求,积极工作是在追求,帮助他人是在追求,争取入团是在追求……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光。
请以“追求”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答案
1.皇 巷 朔 也 泻 绞 思路分析:“皇”不要写为“惶”,“朔”不要写为“溯”,“绞”不要写“交”。
【点评】只要准确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就不难作答了。
2.具一俱 谩一漫 催一摧
【点评】对于同音异形异义字不可乱用。
3.B思路分析:体会上下句子的关系和所写事物的特点准确选择。
4.主谓配搭不当,将“开办”改为“举行”。 第一个“鸟巢”前加破折号。
思路分析:病句修改比较容易但指出病因比较难,标点符号题中“国家体育场”与“鸟巢”显然是被注释与注释的关系,所以用破折号。
5.(1)国务院办公厅通知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6月1日起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或6月1日起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示例:赞成禁止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做法;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帮助广大市民树立环保意识。
思路分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属于常规考查,第(2)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先表明自己态度,然后陈述理由,主要针对节约能源和环保来谈即可。
【点评】本题是综合能力考查,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应多了解和关注。做生活的有心人。
6.运用通感(或比喻)的手法;用心理感受(内心感受)“梦”与“愁”来描写视觉形象“花”和“雨”,突出花的虚幻飘荡和“雨”的绵绵迷离,透出愁苦无依的心情。
思路分析:首先要从修辞方法或者描写方法的运用上分析,其次要从内容上分析,或揭发情意或描写美景等。
【点评】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难点。难在对“品”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也难在对诗的内容丰富凝练。
7.A性情急躁者B苛求他人者c意志不坚者D不懂忍让者思路分析:A中通过“从忙里错”“静中安”可知应选“性情急躁者”;8中通过“反观”“细论”等词可知应选“苛求
他人者”;C中通过“恒心”“勇气”可知应选“意志不坚者”;D中通过“忍”“退”可适应选“不懂忍让者”。
8.(1)此时无声胜有声 (2)今人不见古明月 (3)月有阴晴圆缺(4)近乡情更怯 (5)梧桐更兼细雨 (6)春蚕到死丝方尽(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思路分析:(1)~(6)题为直接填写了诗句,(7)题是提示性默写,其中“梧桐、苔痕”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有的学生失分很多,原因是“掉字”“错字”填写,所以要准确默写。
9.B思路分析:A项中“其”分别指的“滁州城”和“太守”;B项中“于”都译为“在”;C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亭子”;D项中第一个“故”译为“所以”,第二个“故”译为“原来”。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实词有虚词,用分类积累法。有助于对词语的掌握。
10.(1)就。(2)寄托。(3)情趣。(4)茂盛的样子。
思路分析:这些实词有的词古今意义不同,如“意”现代汉语中指“意思、意义”,文中指“情趣”,而“寓”“辄”的意义跟现在差别不大,所以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词的意思。
11.群山是背景,一泉山间出,林深路曲,亭临泉上;林映山秀,山衬水清,亭添泉趣。彼此辉映生色,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思路分析: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缩短头”手法,由“群山一西南诸峰一琅琊山一泉一亭”,这些优美景色构成生动画面。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要点明山林、泉、亭的关系。
12.(1)敞亮的样子。(2)整齐的样子。(3)都。(4)邀请。
思路分析:这几个词结合语境不难翻译,其中的“然”应译为“……的样子”。
13.(1)老人和孩子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2)这个人(渔人) 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
思路分析:第(1)个句子难点在于用了借代修辞“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第(2)句是省略句,将省略内容补出就明白了。
【点评】对于文言句式要根据特点来译,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4.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②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③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对于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结合课文不难回答。
15.①桑叶的形态与色彩,②桑树的上肥,③桑树的果实桑葚,④桑树的家植与野生。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细读便可,注意把握重点句子的作用。
16.①冬季。②冬季里给桑林上肥的目的是来年春天多产叶,以期养蚕有个好收成(或艰辛的劳动孕育着未来的希望)。③淤泥泼过的桑地。
思路分析:①题中的关键词“被北风抽尽”刮北风桑叶全部掉光的时间,是冬季,这是对生活常识的考查。②题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给桑叶施肥的目的也可轻易答出。③题
考查比喻修辞手法,应从上文中找本体;句中紧接着比喻词的陈述对象是淤泥泼过的桑地。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常识和语文知识,可见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注意从生活中学语文。
17.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运用描写、叙事,把知识介绍得具体可感。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生动形象,易于读者认识事物。
思路分析:说明文从语言上分为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本文属于前者,其特点是用描写、记叙表达方式,用多种修辞手法,用生动的词语来说明事物。
【点评】对于生动与平实说明应从特征上区别。
18.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丈夫和年仅l8岁的儿子;八岁的孩子在矿难中失去了父母。
思路分析:第一段中写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两位亲人,第二段中写八岁的孩子失去了父母。
19.“鲜花无拘无束地怒放…‘孩子快乐地玩耍”“炊烟又袅袅地飘荡”烘托了在绝境中生命依然顽强不息的氛围,生活还将下去,生活必将下去,衬托出“中年妇女”已走出苦难的阴影,充满希望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思路分析: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干净的家庭环境和怒放的鲜花,快乐玩耍的孩子,表现了中年妇女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从容面对,而对炊烟的描写也是她
顽强精神的象征,衬托她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赞美之情。
【点评】重点句子的作用不可忽视.理解了句子含义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20.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善良勇敢,是勇于面对生命中一切不幸和灾难的强者。
【点评】对于人物的评价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思考,文章中的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他人的灾难捆绑,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又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爱心.针对这 些内容来分析难度就不大了。
21.要点: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苦难便消解了一半。在生活中要有爱心,要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思路分析:中年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孤儿的灾难捆绑在一起,使孤儿又拥有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从而使苦难消除一半,明了她的善良和有爱心,也告诉我们在应对灾难时要互相帮助,共同面对。
22.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珍惜亲情、珍惜梦想、珍惜生命。
思路分析:文章先论证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有效期限”再论证我们要珍惜有效期限。第①②两段论证了前者,③~⑥段论证了后者,并从三个方面论证。
【点评】对论点的归纳能力,是阅读议论文的基本能力,要掌握论点归纳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文章结构来分析。
23.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论点。 道理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 证。 思路分析:文章开头引用小诗这是议论文提出论点 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兴趣,引起对所提论点的 重视。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文中论据来判断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提出论点的方法和论证方法,针对性强,应掌握这些基本的常识。
24.示例:庄子说:“人生天地问,若白驹过隙。”这个句子是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过得飞快的含义,告诉人们应珍惜光阴。我们现在已初中毕业,回想刚入初中的生活,犹如昨天,但不觉三年已过去,我们也应珍惜时间,抓住今天。
25.【写作指导】题目一,首先将题目的范围化小,确实写他人的追求,还是写自己的追求,就内容选材来说,写自己的追求更容易下笔,再将题目范围再进一步细分到追求的对象是什么,如快乐、完美、漂亮、真情、友谊、成功等,这样就使题目范围小了,内容具体了。其次要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明白,即为什么追求,追求的经过,追求的结果,
在记叙中揭示主题。题目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为别人喝彩,或者别人为自己喝彩,本题目要求写自己为自己喝彩,也许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暗暗为自己喝彩过,为自己战胜懦弱,为自己考试成绩优异,为自己战胜了对手,甚至是为自抗拒了小小零食的诱惑,选取自己心灵上的一点感悟,也为自己大声喝彩。

⑷ 08甘肃陇南中考试题

200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神色张áng( )街头xiàng( )尾
shuò( )风凛冽 空空如yě( )
一xiè( )千里 jiǎo( )尽脑汁
2.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3分)
彬彬有礼 交头接耳 与日具增 觥筹交错
谩不经心 趋之若鹜 催枯拉朽 溢于言表
改正:

3.请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3分)
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 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 的空间,如
的远山,如 的夜空。
A.因为 想象 沉沉 悠悠 B.因为 想象 悠悠 沉沉
C.所以 联想 沉沉 悠悠 D.所以 联想 悠悠 沉沉
4.下面的句子是个病句,并且缺一处标点符号,请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3分)
4月18日,“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办,这次赛事将是“鸟巢”首次公开亮相。
句子病因并修改:
标点符号:
5.下面的消息摘自2008年1月9日《文汇报》,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答题。(3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1分)
(2)对禁止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做法,你持什么态度?并简要陈述你所持态度的理由。(2分)
6.品读下面的诗句,说明其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之雨细如愁。
7.下面是四副修身格言联,如果把它送给四位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意志不坚者;不懂忍让者;苛求他人者;性情急躁者),如何选送才恰当?请将选送对象写于对联后的括号里。(4分)
A.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 )
B.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
C.搭起通天路,勇气吹开智慧门( )
D.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 )
8.古代诗文填空。(8分)
(1)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2) ,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4)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1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洒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西南诸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山之僧智仙也 / 名之者谁
D.故自号曰醉翁也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饮少辄醉 辄: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11.本段写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的远近上下构成了一 幅山水画。请简要描述画的构图。(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2)屋舍俨然 俨然:
(3)咸来问讯 咸: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14.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1分)

汪逸芳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也尽染了桑园。桑林亲水,总是断断续续地成为河边的风景。
地理老师说:中国的地形像一张桑叶。桑叶自然地弯弯曲曲,仿佛是为方便蚕儿的嘴。每年,赤裸的枝条上冒出新绿的时候,它们就孕育了地图的形状。阳光一日暖和一日,春雨一阵浓密一阵,那绿也就一天一天地放大,早出的新叶长到巴掌大,桑林便到了它生命的旺季。
桑园里一片蓊郁,绿得透不过气来,太阳一照,每一片叶鲜绿光亮,翠得像玉,薄得像纸,仔细地看去,那规则分布的叶脉,便像地图上起伏的山峦。
农家的收成一半在养蚕,一半在水田。多产叶的秘诀是多上肥,上肥最好的季节是冬季,是河里的淤泥。
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春、夏、秋三季的茧子卖了好价钱的时候,人们便精心伺候桑园。近园的河道里疏疏朗朗地布下了捻泥船,两个人一只,精精壮壮的汉子手里,每人一只捻泥耙子,分别站在船的两侧,泥船很有节奏地向两边倾斜,一起一伏中将河泥捻了上来,那捻耙像可以启合的蚌壳,一竿探到底,张开、合拢提上来便是稀沥沥的黑得流油的淤泥肥。据说,这河底的泥最肥。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一个个累得大汗淋漓、势气升腾,体魄好的脱得只剩件汗布马夹。
修整过的桑园很整齐,很单薄,一阵风过,像一群涵养很好又极怕冷的书生,想颤而不敢颤。可上过淤泥的桑林,同样还是先前的枝丫,在冷风中摇曳却没有寒意,淤泥泼过的桑地,很光滑,很厚实,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
桑葚一双一双地悬在叶柄根上,初起发青,渐渐转红,转紫,紫得黑亮,风一来像一对飘摇的铃铛。桑葚可以染色,吃过桑葚的嘴乌紫,吃多了牙也会变色。每每看见漫在农家门口脚盆里的蓝印花布,总怀疑那是桑葚染的。
桑树有家植和野生的。未曾嫁接过的桑树叶片很小,叶质很老,但分枝多,挂果多;嫁接过的家桑叶大果少,枝干也只一人高,采果子脚丫一踮,扳下一根横枝就行了。
15.具体说说本文讲了桑的哪些相关知识。(4分)
16.品味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①“每当春天的色彩被北风抽尽”指的是什么时间? (1分)
②如何理解“冷风里的作业浸泡着来年的希望”这句话?(1分)
③“仿佛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越冬棉被。”这个比喻的本体指什么?(1分)
17.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讲述知识时充满“知趣”,说说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捆绑苦难
朱成玉
在那次关于矿难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一位被双重苦难击中的中年妇女:瞬息之间,她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她在一夜之间变成孤身一人,一个家庭硬生生地被死亡撕成两半,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尘土里。悲伤让她的头发在短短几天就全白了,像过早降临的雪。一个人的头发可以重新被染成黑色,但是,堆积在一个人心上的雪,还能融化吗?
同样不幸的还有很多,一个剐满八岁的孩子,父亲在井下遇难,而母亲在上面开绞车也没能幸免于难,强大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绞车房震塌了,母亲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离开人世。
在病房里,我们不敢轻易提起这场噩梦。我们沉默着,找不到可以安慰她的办法,语言在那里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就像一个蹩脚的画家面对美景时的束手无策。由于过分悲伤,她整个人都有些脱形了。但是最后还是她打破了沉寂,在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她说,活着的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的,但愿以后不会再有矿难发生,不会再有这样的一幕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我在笔记本上收集着那些苦难,那真是一份苦差事。每记下一笔,都仿佛是在用刀子剜了一下她的心。那一刻,我的笔滴下的不是墨水,而是一滴滴血和一滴滴眼泪。在我问到关于以后生活方面的问题时,她做出了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收养那个失去父母的孩子。
“我不能再哭了,我要攒点力气,明天还要生活啊……”我听到了足以震撼我一生的话,“我没了丈夫和孩子,他没了父母.那就把我们两个人的苦难绑到一块吧,这样总好过一个人去承担啊。”
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那是她应对苦难的办法。厄运降临,她没有屈服,她在这场苦难申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些逝去的生命只会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采访行程结束了,临走的时候,我去了她的家,我看到她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几盆鲜花正在那里无拘无束地怒放,丝毫不去理会尘世闽发生的一切。那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正在院子里和一只小狗快乐地玩耍。我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抬头就看到房顸的炊烟又袅袅地飘荡起来了,那是在生命的绝境中升起的炊烟啊,像一根热爱生命的绳子,在努力将绝境中的人们往阳光的方向牵引,虽然纤弱,但顽强不息: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人”所经历的苦难。 (2分)
19.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0.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作简要的评价。(4分)
21.读了全文之后,文中的“捆绑苦难”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4题。(13分)
珍惜“有效期限”
游宇明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l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②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和感恩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 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 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 鸟儿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 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 能温席”的孝行l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的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以强国梦想为追求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l以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命
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丙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的脚
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珍惜。
2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的?(3分)
23.第①段引用几米漫画及小诗的作用是什么?(1分)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作用:
论证方法:
24.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四、写作(60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实现某种目标。努力学习是在追求,积极工作是在追求,帮助他人是在追求,争取入团是在追求……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光。
请以“追求”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答案
1.皇 巷 朔 也 泻 绞 思路分析:“皇”不要写为“惶”,“朔”不要写为“溯”,“绞”不要写“交”。
【点评】只要准确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就不难作答了。
2.具一俱 谩一漫 催一摧
【点评】对于同音异形异义字不可乱用。
3.B思路分析:体会上下句子的关系和所写事物的特点准确选择。
4.主谓配搭不当,将“开办”改为“举行”。 第一个“鸟巢”前加破折号。
思路分析:病句修改比较容易但指出病因比较难,标点符号题中“国家体育场”与“鸟巢”显然是被注释与注释的关系,所以用破折号。
5.(1)国务院办公厅通知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6月1日起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或6月1日起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示例:赞成禁止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做法;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帮助广大市民树立环保意识。
思路分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属于常规考查,第(2)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先表明自己态度,然后陈述理由,主要针对节约能源和环保来谈即可。
【点评】本题是综合能力考查,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应多了解和关注。做生活的有心人。
6.运用通感(或比喻)的手法;用心理感受(内心感受)“梦”与“愁”来描写视觉形象“花”和“雨”,突出花的虚幻飘荡和“雨”的绵绵迷离,透出愁苦无依的心情。
思路分析:首先要从修辞方法或者描写方法的运用上分析,其次要从内容上分析,或揭发情意或描写美景等。
【点评】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难点。难在对“品”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也难在对诗的内容丰富凝练。
7.A性情急躁者B苛求他人者c意志不坚者D不懂忍让者思路分析:A中通过“从忙里错”“静中安”可知应选“性情急躁者”;8中通过“反观”“细论”等词可知应选“苛求
他人者”;C中通过“恒心”“勇气”可知应选“意志不坚者”;D中通过“忍”“退”可适应选“不懂忍让者”。
8.(1)此时无声胜有声 (2)今人不见古明月 (3)月有阴晴圆缺(4)近乡情更怯 (5)梧桐更兼细雨 (6)春蚕到死丝方尽(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思路分析:(1)~(6)题为直接填写了诗句,(7)题是提示性默写,其中“梧桐、苔痕”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有的学生失分很多,原因是“掉字”“错字”填写,所以要准确默写。
9.B思路分析:A项中“其”分别指的“滁州城”和“太守”;B项中“于”都译为“在”;C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亭子”;D项中第一个“故”译为“所以”,第二个“故”译为“原来”。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有实词有虚词,用分类积累法。有助于对词语的掌握。
10.(1)就。(2)寄托。(3)情趣。(4)茂盛的样子。
思路分析:这些实词有的词古今意义不同,如“意”现代汉语中指“意思、意义”,文中指“情趣”,而“寓”“辄”的意义跟现在差别不大,所以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词的意思。
11.群山是背景,一泉山间出,林深路曲,亭临泉上;林映山秀,山衬水清,亭添泉趣。彼此辉映生色,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思路分析:作者采用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缩短头”手法,由“群山一西南诸峰一琅琊山一泉一亭”,这些优美景色构成生动画面。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能力,要点明山林、泉、亭的关系。
12.(1)敞亮的样子。(2)整齐的样子。(3)都。(4)邀请。
思路分析:这几个词结合语境不难翻译,其中的“然”应译为“……的样子”。
13.(1)老人和孩子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2)这个人(渔人) 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
思路分析:第(1)个句子难点在于用了借代修辞“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第(2)句是省略句,将省略内容补出就明白了。
【点评】对于文言句式要根据特点来译,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4.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②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③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为开放型题目。对于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结合课文不难回答。
15.①桑叶的形态与色彩,②桑树的上肥,③桑树的果实桑葚,④桑树的家植与野生。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细读便可,注意把握重点句子的作用。
16.①冬季。②冬季里给桑林上肥的目的是来年春天多产叶,以期养蚕有个好收成(或艰辛的劳动孕育着未来的希望)。③淤泥泼过的桑地。
思路分析:①题中的关键词“被北风抽尽”刮北风桑叶全部掉光的时间,是冬季,这是对生活常识的考查。②题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给桑叶施肥的目的也可轻易答出。③题
考查比喻修辞手法,应从上文中找本体;句中紧接着比喻词的陈述对象是淤泥泼过的桑地。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常识和语文知识,可见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要注意从生活中学语文。
17.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运用描写、叙事,把知识介绍得具体可感。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生动形象,易于读者认识事物。
思路分析:说明文从语言上分为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本文属于前者,其特点是用描写、记叙表达方式,用多种修辞手法,用生动的词语来说明事物。
【点评】对于生动与平实说明应从特征上区别。
18.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丈夫和年仅l8岁的儿子;八岁的孩子在矿难中失去了父母。
思路分析:第一段中写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两位亲人,第二段中写八岁的孩子失去了父母。
19.“鲜花无拘无束地怒放…‘孩子快乐地玩耍”“炊烟又袅袅地飘荡”烘托了在绝境中生命依然顽强不息的氛围,生活还将下去,生活必将下去,衬托出“中年妇女”已走出苦难的阴影,充满希望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思路分析: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干净的家庭环境和怒放的鲜花,快乐玩耍的孩子,表现了中年妇女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从容面对,而对炊烟的描写也是她
顽强精神的象征,衬托她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赞美之情。
【点评】重点句子的作用不可忽视.理解了句子含义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20.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善良勇敢,是勇于面对生命中一切不幸和灾难的强者。
【点评】对于人物的评价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思考,文章中的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他人的灾难捆绑,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又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爱心.针对这 些内容来分析难度就不大了。
21.要点: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苦难便消解了一半。在生活中要有爱心,要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思路分析:中年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孤儿的灾难捆绑在一起,使孤儿又拥有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从而使苦难消除一半,明了她的善良和有爱心,也告诉我们在应对灾难时要互相帮助,共同面对。
22.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珍惜亲情、珍惜梦想、珍惜生命。
思路分析:文章先论证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有效期限”再论证我们要珍惜有效期限。第①②两段论证了前者,③~⑥段论证了后者,并从三个方面论证。
【点评】对论点的归纳能力,是阅读议论文的基本能力,要掌握论点归纳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文章结构来分析。
23.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论点。 道理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 证。 思路分析:文章开头引用小诗这是议论文提出论点 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兴趣,引起对所提论点的 重视。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文中论据来判断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提出论点的方法和论证方法,针对性强,应掌握这些基本的常识。
24.示例:庄子说:“人生天地问,若白驹过隙。”这个句子是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过得飞快的含义,告诉人们应珍惜光阴。我们现在已初中毕业,回想刚入初中的生活,犹如昨天,但不觉三年已过去,我们也应珍惜时间,抓住今天。
25.【写作指导】题目一,首先将题目的范围化小,确实写他人的追求,还是写自己的追求,就内容选材来说,写自己的追求更容易下笔,再将题目范围再进一步细分到追求的对象是什么,如快乐、完美、漂亮、真情、友谊、成功等,这样就使题目范围小了,内容具体了。其次要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明白,即为什么追求,追求的经过,追求的结果,
在记叙中揭示主题。题目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为别人喝彩,或者别人为自己喝彩,本题目要求写自己为自己喝彩,也许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暗暗为自己喝彩过,为自己战胜懦弱,为自己考试成绩优异,为自己战胜了对手,甚至是为自抗拒了小小零食的诱惑,选取自己心灵上的一点感悟,也为自己大声喝彩。

⑸ 近期中考语文试卷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喜欢书吧,她是zhì huì的锦囊,力掌的yuán quán,精神的家园!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 , ”两句,成为远 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⑥上海世博会以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宾客,正所谓“ , ?”(《(论语)八则》)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如今的滨江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南通拥有红木雕刻、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工艺品。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2分) 答: 5.某班级创办了一个“文学泡泡”网站,其中“泡泡拍”和“泡泡问”两个栏目的点击率很高。如果你是版主,请你做以下两件事。(8分) ①“泡泡拍”将拍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三样物件,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广告词。 (要求:紧扣原作,明确物件与人物的关系及作用)(4分) 金箍棒(《西游记》) 人力车(《骆驼祥子》) 绿色礼服(《最后一课》) ‘ 示例:鹅毛扇(《水浒传》)——人称“小诸葛”的吴用,轻摇着这把鹅毛扇,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 ②“泡泡问”里有两个主题帖,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帖子回复。(要求:观点明确,并简述理由)(4分) 主题帖一:能否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个粗人? 主题帖二:如何看待《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离家出走的行为? 回帖: 二(6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8题。(12分) 改造火星 ①我们能把火星变成地球吗?能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吗?如果能,我们应该怎样做? ②有证据表明,火星形成初期,大量的二氧化碳曾经使火星的气候变得温和,有一段时间曾有河流流入汪洋大海。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在冻结的泥土和极地冰盖中还可能存在着水。 ③爹美国宇航局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凯表示,将火星地球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火星自身完成。 ④麦凯说:“人类所做的工作只是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在地球上生活的我们,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那就是向大气层中添加一些温室气体。全氟化碳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可以用火星的泥土和空气中的成分合成获得,然后将它释放到大气中。这会使整个行星变暖,接着它们就会释放出冷冻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会促使温度升高,从而将大气压力增加到能让液态水流动的程度。 ⑤与此同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学家詹姆斯?格雷厄姆说,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就可以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首先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会生长出细菌和地衣类植物,之后会出现苔藓类植物,一千年或更长时间后会长出红杉树,再经过几千年的时间,长成的森林会逐渐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⑥当前,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美国一个由白宫指定的讨论组最近建议首先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一下,而现在,我们还无法估算出,要将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变成地球一样的绿色星球到底需要多少费用。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6.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 目的: 方法: 7.第②段中,“目前,在火星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二氧化碳”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8.近年来,人类加快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14分) 敬重“里子” 张峰 ①爱因斯坦尚未成名时,在纽约大街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见他衣着寒碜,便不解地问道:“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爱因斯坦笑了笑,说:“反正这里没有人认识我。”几年后,爱因斯坦成了科学界的大名人,他又遇见了那位熟人。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穿得这么破旧?”爱因斯坦依然笑了笑,说:“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 ②好一个“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没有谁比20世纪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更有资格说这句话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里的人都知道我了,他们不会以衣帽取人,绝不会因我穿得寒碜而小看我。爱因斯坦无疑是一个深知“里子”重要性的人。 ③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里子”和“面子”。对一个人来说,长相服饰是“面子”,精神品格是“里子”;名誉地位是“面子”,学问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是“里子”。爱因斯坦的确没有光鲜的“面子”,可正是因为他把打造光鲜“面子”的时间和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里子”的塑造上,他才得以成为一个让全世界都敬仰的科学巨人。正是尊贵无比的“里子”,使他穿越苍茫时空,成为后世楷模。 ④然而,在当今这个越来越看重包装的时代,许多人把“面子”当成了第一追求。他们渴望的是展现在人前的一身光彩和荣耀,他们企求的是他人艳羡的目光和狂热的喝彩。为此,他们不惜耗费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有光鲜的衣履,有奢华的享受,有令人炫目的身份和地位…… 总之,他们的“面子”可能十分荣耀,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他们的学问领域一派荒芜,他们的心眼里除了自己还是自己。这种表里不一的人,只是包装时代泛起的泡沫,绝不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 ⑤苦心谋求“面子”的光鲜,不如下苦功去培育过硬的“里子”。因为,对于个体来说,过硬的“里子”是他屹立人间的支柱;对于社会来说,过硬的“里子”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⑥朋友,学会敬重他人和自己的“里子”吧! (选自《现代青年》,有删改) 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0.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尊贵的“里子”能使人穿越苍茫时空,成为后世楷模。请你再举一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4分) 答: 11.某班晓光同学最近一味追求名牌,把很多精力花在对自己的“包装”上,认为这样才够“酷”。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对他进行劝告。(要求:称谓明确,观点正确,语言得体,50字左右)(6分) %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好雨随风乔忠延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旦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忽然想起昨目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涸(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分) 答: 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分) 答: 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我选( )句,赏析: 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回睁博卡不?(4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严母教读》),完成16—20题。(18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选自《鸣机夜课图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诗人。②夏楚:这里是责打的意思。 1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拥被覆双足 (2)妹何托焉 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毕陈左右( ) (2)儿怠,则少加夏楚( ) (3)至夜分( ) (4)诸姨尝谓母曰(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令铨坐膝下读之。译文: (2)铨张目视母面。 译文: 19.请简要阐述文中母亲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2分)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20.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1.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5分)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0年南通市中考语文答案 1.智慧源泉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和字形的书写能力。比较简单,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2.①志在千里②便引诤隋到碧霄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①一④为一般性默写填空。注意②“霄”不要误写为“宵”;③“识”“燕”不要误写为“似”“雁”。⑤⑥为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⑤抓住题干中的“深情厚谊”;⑥抓住题干中的“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来客”。书写时,注意⑤的答案“天涯若比邻”中的“涯”不要误写为“崖”。 3.B解析:此项中的“沸沸扬扬”是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这里用来形容新生活,不合适。 4.①表达了诗人闲居时恬淡的心境和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 ②示例:推开门,两座郁郁青青的山峦殷勤而急切地扑人眼帘,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将“两山排闼”理解成“两山像推开门一样”亦可) 解析:①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阅读诗歌后,我们可以读到诗歌所描写的都是田园景色,茅屋、花木、水田、山。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该诗抒发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②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排闼”是“推开门”的意思。另外,题目要求答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完成时,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5.①示例:金箍棒——“齐天大圣”孙悟空,挥舞这把金箍棒,横扫妖魔鬼怪,打通取经之路。 人力车——就是这辆人力车,祥子为了生计,曾拉着它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 绿色礼服——这是韩麦尔先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的一件漂亮的礼服,它见证了韩麦尔先生一腔爱国深情。 ②【主题帖一】示例:我认为鲁智深不是一个粗人。他拳打强占民女的镇关西,是伸张正义的侠义之举。 我认为鲁智深是一个粗人。他路遇不平,不是诉诸官府,而是鲁莽冲动,拳脚相加。 【主题帖二】示例: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对教会学校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反抗,符合儿童喜欢幻想、喜欢历险的天性。 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他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也没有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解析:①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完成时,可根据示例,先写出该物件的使用者,然后写出该物件的作用。②同样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但是与上题的角度不同,是从对人物及其行为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具体作答时,要求观点鲜明,也就是要对人物或人物的行为作出判断,然后再进行分析。比如主题帖一,首先应作出判断,是粗人或不是粗人,然后再结合鲁智深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 6.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方法: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应首先找到依据。目的的依据在第①段中,方法的依据在第④段中。仔细阅读,即可得出答案。 7.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可能”,就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这与事实不符。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把握。完成时,一般可分为三步:①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可能”表示猜测;②进行具体说明,去掉“可能”,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③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关键是前两步。 8.示例:①可行。因为有证据表明,火星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具备改造成地球环境的条件;此外,人类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②不可行。因为关于火星上存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再有,实现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的结果不得而知,需要多少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解析:此题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完成该题时,首先应确定改造火星的计划可行还是不可行,然后在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作为理由。 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敬重里子”的话题(或:同时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 解析:作为一篇议论文,爱因斯坦的故事肯定是作为一个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的,其次,它出现在议论文的开头,所以起到引出本文论题的作用,另外议论文本身很枯燥,引用故事,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l0.示例:①居里夫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提炼出了镭这种放射性元素。 ②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解析:此题考查了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所举的应该是前人的事例;要写出“里子”的特点和含义,“里子”是学问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要写出对后人的影响。 ll.示例:晓光,一个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自己的“包装”上,不是太好。因为光靠面子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有了博识的学问和对社会非凡的贡献,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解析:此题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完成时,首先要有称谓,劝告时只要围绕“真正的‘酷’来自内在的精神品格(内涵、修养、品德)”或“真正的‘酷’来自学问水平”等适当阐述即可。语言要得体,语气委婉。 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眼巴巴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好雨”,即春雨。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l5.不设统一答案。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 解析:此题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l6.①拥被/覆双足②缈何托焉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注意几个原则:主谓宾分开;句中有连词,如在句中,则在连词前停顿,如在句首,则在连词后停顿;划分停顿后,还应注意朗读时是否别扭。不过,像第①句比较特殊,整个一句其实是个并列结构,有两个动词,所以在第二个动词前停顿。 l7.①放,摆放,陈列②懈怠,松懈③到④曾经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常用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平时应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和联系。 l8.①(母亲)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 ②我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的脸。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逐字翻译,字字落实。①“令”“之”是关键词;②“张”“面”是关键词。 19.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不认真,母亲觉得无法向孩子的父亲交代,心里焦急。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辛苦,母亲感到心疼。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20.示例:①认同。文中母亲不辞辛苦,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②认同。文中母亲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对儿子的爱也是深沉的。 ③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儿子稍有松懈就责打他,夜深了,还把儿子摇醒了学习,这对儿子的身心是一种摧残。 ④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管得太死。不利于儿子的学习,也不利于儿子身心的自由成长。⑤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动,足见其对儿子成才的渴求心理,但是在教育中的方法近于残酷,有损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严母教读》参考译文: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松懈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睁开眼看着母亲的脸,泪水正淌落,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21.略

阅读全文

与2015陇南中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