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短文马的答案小学语文

短文马的答案小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1-01-24 09:40:42

『壹』 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下册阅读短文答案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孟子 告子》 孟子 儒家 “亚圣” 孔子
(2)下棋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应三心二意
2.的教诲 鸿鹄 前一个人
3.(1)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2)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二、课后巩固提升
1.楚国有个人过江,船行至江中时,他腰间所佩的宝剑掉入江中。他拿出匕首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船行至岸边,楚人才跳入水中寻找宝剑。船在走动,而剑没有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2.事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灵活对待。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2)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3)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谁近谁远 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课后巩固提升
提示:回答结合文意即可

2 匆匆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挪 俐 遮 虚 痕 蒸融 徘徊
2.(1)潸潸 默默 悄悄 默默 匆匆 渐渐
(2)头涔涔 泪潸潸
(3)伶伶俐俐
二、课后巩固提升
1.(1)燕子 杨柳 桃花 一去不复返
(2)针尖上一滴水 滴在时间的流里 声音 影子 头涔涔 泪潸潸
(3)轻烟 吹散 薄雾 蒸融
2.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例:唱歌时,日子从歌声中飞去;舞蹈时,日子从轻盈的足下溜走;睡觉时,便从缱绻的睡意中过去。
2.提示: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可。
3略
二、课后巩固提升
1.1比喻 2拟人 3排比 4反问
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略

3 桃花心木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秧苗 枯萎 一番 锻炼 优雅 勃勃生机 无缘无故 莫名其妙
2.(1) 3 (2)1
二、课后巩固提升
1.(1)特殊 (2)慢条斯理 (3)依靠 (4)干枯
2.提示: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可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不只是树 人也一样 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自身力量 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感受 物 人
2.1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老天不知何时下雨何时不下
2独立自主 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枯萎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学会自己 在土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二、课后巩固提升
1.(1)例:我是适应环境的强者,所以我会健康成长。
(2).例:我要干死了,种树人赶快浇水吧,我要活着。
(3).例:都怪自己,养成了依赖环境的心态,浮在地表上没有深扎根汲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2.提示: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可

4* 顶碗少年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C (2)E (3)D (4)B (5)A
2.提示:根据课文内容谈体会,符合文意即可。
二、课后巩固提升


5* 手指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丰子恺 散文
2姿态 性格 所长 所短
3团结一致 拳头 有用 有力量 什么强弱、美丑
2.A《桃花心木》《手指》
B《文言文两则》《匆匆》《顶碗少年》
二、课后巩固提升


第二单元
6 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句号 初旬 栗子 战栗 陈醋 酷热 挣钱 风筝
翡翠 前辈 熬夜 邀请 杂拌儿 伙伴 逛街 狂野
2.1不是 而是 2虽然 但是 而且 3不是 而是
二、课后巩固提升
1.农历十二月三十 农历十二月 农历九月九日 农历一月 农历一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
2.手舞足蹈 心灵手巧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3.例: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正好 正月 店铺 铺盖 参加 人参
2元宵节
3略
4曹雪芹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施耐庵 吴承恩
二、课后巩固提升


7* 藏戏
一、课堂目标达成
1.开篇表达方式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2.丰富多彩 不一而足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哄堂大笑
二、课后巩固提升
1.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 严凤英
豫剧 河南 《花木兰》 常香玉
越剧 浙江 《红楼梦》 袁雪芬
川剧 四川 《琵琶记》 陈智林
京剧 北京 《霸王别姬》 梅兰芳
2.(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野马脱缰的激流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数不清的牛皮船吞没在咆哮的江水里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一、课堂目标达成
1.打扰 腐蚀 崇拜 热爱 雄伟 雅致
2.(1)打比方 (2)例数字 打比方 (3)例数字
二、课后巩固提升
哈尼族 蘑菇房
蒙古族 蒙古包
土家族 吊脚楼
藏族 碉房
北京 四合院
介绍:略

9* 和田的维吾尔
一、课堂目标达成
1.(1)总起句 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
(2)拟人 沙尘暴的肆虐 粗犷豁达
(3)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条件 豁达乐观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 √ × √ √
2.(1)蔚蓝 雪白 银灰色 翠绿 五彩缤纷 绚丽夺目
(2).云影 银灰色的大花 塔松 巨伞
(3).格外矫健 浮在花海上 格外精神。 雪峰 原始森林 花海
(4).最后一段
(5). 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第三单元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读拼音写汉字。
军阀、娱乐、偏僻、绞刑、恐怖、宪兵、含糊、书籍、一拥而入
2.形近字组词。
军阀、伐木;娱乐、误会;僻静、回避;绞刑、咬文嚼字。
3.多音字组词。
二、课后巩固提升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为夸张句)这间牢房只有巴掌大小。
(2)(缩句)我看到脸。
2. 读课文,找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⑴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⑵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⑶在军警中间,我发现前几天被捕的工友严振三。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二、课后巩固提升
读课文,回答问题。
1(1)语言描。
(2)知道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3)反问句 我不能离开。
(4)对革命高度负责
2.(1)戴 镜 蓬蓬
(2)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3)“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4)从“慈祥”可以看出父亲对亲人的爱。

11* 灯 光
一、课堂目标达成
1.略
2.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⑴自言自语⑵千钧一发⑶聚精会神⑷震天动地
二、课后巩固提升
1.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 隐藏 退却 暗淡 光明 明亮

12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读拼音,写词语。
解救 死得其所 哀思 重于泰山
精兵简政 轻于鸿毛 利益 铭记
2. 形近字组词。
彻底 掉下 哀悼 炊事
砌砖 悼念 衰退 吹风
鸿毛 迁就 民族 鼎鼎有名
宏图 忏悔 旅行 山顶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兴旺——衰败 光明——黑暗 减少——增加
正确——错误 批评——表扬 安静——吵闹
提高——降低 紧张——放松 团结——分裂
困难——容易 生存——死亡 痛苦——高兴
2.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
⑴因为……所以 ⑵只要……就
⑶既然……就 ⑷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⑴为人民工作而献身;接受好的建议。
⑵人本来就要死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目的是号召全党同志要为人民而贡献一切。
⑶开放题,略
二、课后巩固提升
⑴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
⑵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3* 一夜的工作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叠)文件; 一(盏)台灯; 两(杯)绿茶;
两(把)转椅; 一(张)写字台; 一(碟)花生米
2.选词填空。
⑴虽然……但是…… ⑵不是……而是……
⑶因为……所以…… ⑷无论……总是……
3. 将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划去。
⑴浏览 ⑵咨询 ⑶俭朴
二、课后巩固提升
1.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 在文中“□”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
⑵ 选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课文(简单)设备(简陋)生活(简朴)穿戴(简朴)
方法(简单)摆设(简单)房屋(简陋)操作(简单)
语句(简练)陈设(简陋)内容(简练)问题(简单)
⑶ 劳苦简朴
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⑴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
① 工作量大。实例是: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的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我叫你。”
② 工作认真。实例是: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③ 工作时间长。实例是: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⑵ 课文哪些描写表现了总理简朴的生活?
① 陈设简单。实例是: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②夜餐简单。实例是: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姑娘》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新疆 蓝天 橱窗 火柴梗 蜷缩
僵尸 篮子厨房哽 咽困倦
2. 暖烘烘ABB 乐淘淘
哆哆嗦嗦AABB 红红火火
又冷又黑ABAC 又白又胖
此题答案不唯一,根据词语三种结构灵活做题。
二、课后巩固提升
1.精致——粗糙 冷淡—— 热忱 柔弱——刚强 强烈——微弱
2. 破折的不同作用:
⑴这里的破折号是表示“注释说明”的,说明一年的最后一天是“大年夜”。
⑵这里的破折号是表示“补充说明”的,补充说明“拖鞋为什么那么大”。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⑴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
⑵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个幸福指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冻死了,在幻想中和慈爱的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⑶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了,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二、课后巩固提升
这一题是情感升华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课后诗歌,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心里话用文字表达出来。(略)

15《凡卡》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慈悲 指望 别墅 祷告
2. chā(差池 ) dǎi(逮住) sì(似乎) mā(摩平)
差 逮 似 摩
Chà(一念之差) dài(逮捕) shì(似的) mó(摩擦)
3. 口渴 竹篮 眼睛 绣花 湖水 波涛
喝水 蓝天 晴朗 生锈 糊涂 祈祷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渴望 指望 希望 愿望 盼望 失望 绝望
2. 读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带点的词语,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⑴指望意思是一心期待,盼望。这句话中表明凡卡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有了期待,并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自己的生活悲惨。
⑵抽噎一词说明凡卡在写信时一吸一顿地哭泣。从这一动作描写,侧面突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这两题都是课后小练笔,也是情感的升华,引发共鸣,鼓励孩子写出真情实感!
二、课后巩固提升


16*《鲁滨孙漂流记》
一、课堂目标达成
1.梗概 畏惧 桅杆 救援 叛乱 简陋
2.畏惧(勇敢) 简陋(豪华) 野蛮(温柔)凄凉(繁荣)
二、课后巩固提升
1.请将国家、作者、代表作品连线。
丹麦 笛福 《凡卡》
俄国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英国 契诃夫 《鲁滨孙漂流记》
此题是鼓励学生积累运用经典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时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践行到自我生活点滴之中。(略)

第二课时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课堂目标达成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若无其事 落荒而逃 欣喜若狂 东窜西走
成群结队 衣衫不整 滔滔不绝 诚心诚意
2.吹嘘:本文指汤姆夸张地宣扬或编造洞中迷路探险经过,炫耀显摆自己。
人物性格: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虚荣心。
二、课后巩固提升
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写一写,最多100字。
这题属于课后小练笔,在感受人物特点的同时,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对比写实愿望。(略)

第二课时


第五单元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读拼音写汉字。
冶炼、溶解、沉淀、乏力、侵蚀
荣誉、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形近字组词
侵蚀 伦理 衔草 侵蚀
浸泡 议论 街道 浑浊
二、课后巩固提升
1.把词语补充完整。
鼎 悄 卓 既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端庄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美丽 震惊 美好 震撼
2.略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z 卜或十
2. 新名词“放射线”,计量单位“居里”,科学定律,永远的里程碑。
3.根据学生的评价,酌情处理:
居里夫人真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啊!
难道居里夫人不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吗?
4.可以对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如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5.根据学生的合理评价,酌情处理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课堂目标达成
1.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夜以继日
积劳成疾 ( )长逝 华发早生
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填空
《千年圆梦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 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课后巩固提升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1.一锤定音。
诞dàn 纵zòng 涡wō 圃pǔ 蕊 ruǐ 锲 qiè
2. 根据意思写成语。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百思不得其解、 见微知著
二、课后巩固提升

第二课时
一、课堂目标达成

二、课后巩固提升
1. 阅读理解
⑴ D 全
⑵ 登峰造极
⑶ 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21* 我最好的老师
一、课堂目标达成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为什么不见了?
因为苏格拉底对于他的学生1.感到失望。2.学生们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据,应当要实事求是,找到确实的根据,或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不要自己骗了自己。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对于问题先用自己的感觉找到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寻求真理,并一再确认自己找到证据的真实性。
二、课后巩固提升

『贰』 小学2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太阳的样子短文答案

个圈圈,干啥的,高的时候去,个圈圈诅咒你,非得很多的时候去了么你最喜欢吃饭没什么意思嘛。,读的时候去了么你最喜欢吃

『叁』 书 阅读短文三年级新阅读小学语文阅读精选100篇答案由荣俊 主编

夏天到了,小草长得抄更加茂盛了,更加绿了.人们走过只是偶尔称赞一下:"你看,这小草长得多好啊!"孩子们经常来到草地上追逐,玩耍.孩子们踩在小草的身上可舒服了,但小草却一点都不在意,忍着疼痛.小草经常要被牛羊吃,牛羊会活生生地把小草的身子吃得精光,那是多么的痛苦啊!但是小草为了让牛羊吃得饱一点,长得壮一点,忍着痛苦让牛羊咬它的身体.小草是多么的可怜啊,同时也是多么的伟大啊!
秋天,小草变得枯黄了,不再是嫩绿嫩绿了,它静静地躺在大地上,等待着农民伯伯来把它收起来,藏进屋里,生火,取暖.小草的身体没有了,只留下了根.
冬天,我们不再看到小草了,它的根静静地躺在土里,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明年的春天,它将凭着顽强的毅力再次长出来,再次为人民服务!
想不到,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却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小草,我赞美你

『肆』 小学5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短文及问题和答案

大娘,停住你抄送别的脚步袭吧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

你已经几夜没有合眼了。
你这么大年纪

能支持得住吗

快回家休息吧

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你担心我们会把你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永远不会。
1、解释词语:
(1)合眼:_________________
(2)阿妈妮:_______________
2、请引用学过的两句古诗描述送别之情:
解答
1、解释词语:
(1)合眼:睡觉
(2)阿妈妮:大妈(伯母)2、请引用学过的两句古诗描述送别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伍』 小学语文同步指导 2 金色的草地 阅读短文2金色的向日葵答案

『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 读拼音,写汉?每空0.5分,共分)
mián zhān dàn kāng kǎi
连( ) ( )仰 ( )生 ( )
liú jǐn shèn jiǎng luán
( )览 ( ) 船 ( ) 峰( )
zhòu yàn
( )然 ( )语
二、 比一比,先注音,再组成词(每空0.5分,共6分)。
暇( ) ( ) 檐( ) ( )
瑕( ) ( ) 瞻( ) ( )
协( ) ( )
胁( ) (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个词语1分,共6分)
五( )四( ) 五( )十( ) 善( )善( )
泪眼( ) ( )密布 ( )勃勃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 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 她说 叙利奥 你不舒服吗 说着又对她丈夫说 叙利奥不知怎么了 你看看他脸色发青呢 叙利奥 你怎么啦
五、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8分)
1、“五岭________,乌蒙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在《_____》中的一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不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江,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分)“画龙点睛”是一个成语,请写出三个带有“龙”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七、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每个2分,共4分)
1、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的还开上了汽车,人们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
2、发明创造课上,老师让我们_______________,创造出构思新颖的作品来。
八、解释句中词语,再写出句子的意思(词语0.5分,句意2分,共6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______ 弗若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 汝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4分)写出《第一场雪》中的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预示天要下雨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4分)
1、 战士们冒着暴风雨和泥泞艰难地前进。
2、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十一、课内阅读(1题每空2分,2题3分,共7分)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了《鹿和狼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理解(11分)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 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2分)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5分)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撸?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4分)
①“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写作。(30分)你上小学以来,与同学间、老师间、父母间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回想一下,以《感动》为题,把最让你感动的事情写下来,文中出现的校名或者人名一律用“××”代替。字数500—600之间。
参考资料:www.yuwen.com.cn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惧怕 支撑 慈祥 衰老 判断 嫌疑 奇迹 剧烈 操纵 争辩

沮丧 废墟 挖掘 颤抖 歧途 谨慎 崎岖 眺望 庄严 瞻仰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举世闻名 诗情画意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娇( ) 玷( ) 洋( )

流( ) 桥( ) 沾( ) 样( )

琉( ) 骄( ) 贴( ) 祥( )

二、语言积累

1.默写《泊船瓜洲》或《秋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__。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糊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短文一:

声波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如果它碰到障碍,就反射回来,变成回声。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回声。山谷里的回声是谁都知道的,那是高耸的山峰把声波反射回来的缘故。另外,在空旷的原野里,也会出现回声。那是由于牛、羊的叫声,被覆盖着的云层反射回来的缘故。还有我们在下雨天听到的隆隆雷声,都是由于雷声在层层浓厚的云层中,被反复反射所造成的一连串回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回声的秘密,认识到了回声的原理,而且也会利用回声。天坛里的圜(yuán)丘,是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候建造的。它全部用青石砌成,最高一层平台的中心,是一块鼓形的青石,它距离四周的石栏杆都一般远。如果一个人站在中心的青石板上叫喊,他自己立刻就能听到比较沉重的回声,这是因为四周整齐光滑的石栏杆把声音反射回来的缘故。因为回声都在中心汇集,听起来就会更沉重、更响亮。

1.文章里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文中的“障碍”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A.山峰 B.云层 C.青石 D.石栏杆

3.文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

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100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3.“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习作:

我们熟知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飞机等等。想一想,在未来还可能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有根据,表达清晰,字数400字左右。

短文三: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鱼儿问水底的鹅卵石:“我看到的石头都有棱角的,怎么你却是圆圆的像圆卵一样?”

鹅卵石笑道:“我过去也是有棱角的呀!”

“那么,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圆圆的了呢?”

“是水把我们冲刷成这样的。”

“什么?”鱼儿惊讶地说,“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你冲洗成这样?”

“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才被冲刷成这样。所以有一个诗人说:

小小的鹅卵石,

在你上面,我看见了

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个成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下面。

习作: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四、快速阅读

文章一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文章二

抗战,我何惜此头

1918年8月,西北军冯玉祥部到河南郾城招兵。一个宽脸庞、大眼睛、体格魁梧的青年,跟在一行青年后面接受体格检查,一下就被选中了,当了一名士兵。他就是吉鸿昌,当年18岁。吉鸿昌当兵后打仗机智勇敢,很快就由士兵提升为旅长,被士兵们称为“吉大胆”。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抗日,逼他去美国“考察”。一天,吉鸿昌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邮局职员却以轻蔑的口气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随同的参赞对他说:“你干吗要说你是中国人?你可以说你是日本人,这样你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在一块小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佩于胸前。

193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吉鸿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吉鸿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蒋介石恨入骨髓。为了除掉这一极其危险的政敌,国民党策划暗杀吉鸿昌。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特务刺伤被捕,后来又被押往北平受审。在法庭上,吉鸿昌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反动派慌忙结束了会审,并决定处死吉鸿昌。

11月24日,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走上刑场。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做笔,在地上写了气壮千古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敌人:“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高呼抗日口号,英勇就义。

本文讲了吉鸿昌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写对28-3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24-2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20-2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1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1-12个评为“优”;组对9-10个评为“良”;组对7-8个评为“合格”;组对6个以下(含6个)的评为“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部分四句算四处,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11-12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9-10处评为“良”;填对7-8处评为“合格”;只填对6处(含6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短文,任选一组(两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短文一:

1. 山谷里的回声、原野里的回声、雷声

2.A、B、D

3.(1)回声的形成原理。

(2)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回声。

(3)天坛里的圜丘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回声的原理建造的。

短文二:

1. 不可能完成(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 时间

3. 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给予评定。如,今天我们觉得不可能乘坐火箭上天,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4. 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表达,如“勇于创新”等)

短文三:

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

2. 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1)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打比方。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3)作比较。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短文四:

1.鹅卵石的形状是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2.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或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语)

3.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每组文章共有6-7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7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习作: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四、快速阅读

教师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对学生进

『柒』 简单的阅读短文(小学五年级语文)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渐行渐盛和中高考语文阅读分析题目量的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本人以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复阅读选文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

浏览,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细读,即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检测题细细阅读选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

品读,就是要求学生带着对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点品读检测题的题干,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选文,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二、抓住文体特征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方式、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三、准确把握材料

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答题就会吃力不讨好。怎样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呢?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区别题型作答

读懂文章、明辨文体及基本概念,其目的还在于运用,在于答题。学会区分不同题型,巧妙处理也很重要。

1、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阅读分析题的内容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内容,有时对课内知识也多有勾连考查。因此对课内掌握的知识如能或排除或选择,就无形中降低了知识的选择难度。

2、延伸题。如根据有关内容默写名句等,对此要避难就易,写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则容易吃力不讨好。

3、基本概念题。要做到抓住语段的主要内容来答题,不能捡芝麻,丢西瓜,更不能一页障目,不见森林。

4、综合分析题。对于这类题,则要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扣住命题内容解答,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答非所问。这类题往往是最能见学生语文能力高下的题,答题应努力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30字;句子要通顺,语言表达没有漏洞,符合逻辑推理;要围绕文章内容,突出重点,不能信马由缰,胡乱扯谈。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要求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同时掌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http://wshp.ntzx.cn/jxyj.htm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

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

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真题。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

二.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同学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

同学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英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三.文章归类阅读,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从有限中把握规律才是关键。阅读文章总是按照每套试题四篇文章分布,于是众多学子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以上是就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浅见陋识,权当诸君笑资谈助。惟信:考试多变化,惟能者胜出。

『捌』 《冰雪的启示 》短文答案 (小学每日语文六年级下册)

1、遭冰雪侵蚀的 2、.有些看起来不起眼、渺小的人或物,将来也许就会带给我们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每一个事物

『玖』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短文《忽略》阅读答案

答案:
①母亲认为瓜苗过几天会死的,孩子则认为瓜苗会长成大苗,会结出专西瓜的。
②属a
母亲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
b
拔了,这有什么哭的;
c
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呀,真厉害,得了满分。”
③表现了孩子坚定的信心,透出惹人喜爱的稚气。
④老师惊讶他的想法,给了满分。她们的区别在于为何对待孩子的想法。
⑤表现了孩子失望的心情。
⑥《忽略》以“母亲”为主体。《十三岁的际遇》以“我”为主体。《伟人细胞》以贾里为主体。共同点都将孩子作为叙述的主体。可改为“遗憾”等。
应该是吧!希望采纳^_^

阅读全文

与短文马的答案小学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